中国式教育孩子的十大弊端
中国家长的十大错觉
中国家长的十大错觉中国家长是有名的“虎妈”、“鹰爸”,他们埋头苦读,为自己的孩子奉献一切。
然而,这种狂热却在某些方面让他们自以为是,形成了一些十大错觉,这些错觉可能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这些错觉,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1. 孩子的成功必须是家长的成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觉,家长认为孩子的成就是自己天赐福分的证明。
他们常常会比较孩子和其他孩子,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期望,并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的焦虑和抑郁。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学会放松心态,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能够自行探索和学习。
2. 成功与学习成绩紧密关联父母很容易忽略的是,与好的学习成绩相关的并不是成年后的成功。
孩子需要具备的是创造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逆境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法: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教育孩子们关键的思维能力、交流技巧、社交技能,结合一些实际事例。
3. 奖励只能是物质的孩子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物质激励,比如奖金或礼物。
相反,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更多的用言语去表达自己,告诉孩子们他们做得好,告诉他们他们是值得骄傲的。
4. 长时间学习是唯一的方法一些家长认为,学生的时间管理应该是工作时间和娱乐时间的比例,其实,这两者合成一起了,有利于调节学生们的情绪。
比如,细致良好的学习和排球或者画画或者音乐都有好处。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支持他们在非学习时间进行。
长期坚持兴趣爱好不只是减轻学习的压力,还有利于儿童的性格养成,精力充沛。
5. 重视高科技的使用虽然现在很多学校推崇在线教育和授课,但是过度使用不同工具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指导孩子们如何合理地使用科技,而不是默认一切都可以委托给科技产品。
6. 家长可以替代老师一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会选择完全接管孩子的学习和事情安排,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中国式教育失败的例子
中国式教育失败的例子1.包揽一切: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习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有人形容现在的孩子,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个结果,也多半是父母“为了孩子好”的教育方式。
为了孩子,有些父母会提前扛下所有风雨,但这种包揽一切的教育方式,也让孩子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甚至丧失生活的兴趣,并且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脱离了父母的无能孩子,迎来的必是惨淡一生。
但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立思维的个体,父母应该领导孩子做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代替他们或者逼迫他们做选择,这样容易剥夺孩子的自我意识,导致孩子产生较强的依赖感。
2.予给予求: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每位父母也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可是,宠爱并不意味着予给予求。
有些父母出于宠爱,总是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就算口头上否决了,孩子撒个娇,哭诉一番,最后还是会如了孩子的愿。
这种教育方式下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感恩,甚至会把父母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当然,以后长大成人,可能也不愿意对父母尽孝。
3.惯常比较: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欢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动不动就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试图用这种对比的方式激励孩子。
但这种方式不仅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心理的反叛因子更加强烈,最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身为父母,应该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必要让孩子变得像谁,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按着框架来,有独立的思想往往更重要。
4.从不认可:国内很多父母不善于表达爱意,也很少当着孩子的面说出夸奖的话,相反,但凡孩子做错了什么事,就会非常严厉地给予批评。
“你真棒”这类认可孩子的话,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往往都是一句难以启齿的话,即使孩子做得再好,最后得到的可能也只是一句“继续保持”,这似乎是中国父母的通病。
但是对孩子来说,若是始终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那自然会产生自卑感,甚至会怀疑自我,不仅影响性格的形成,也不利于日后的成长发展。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哪些问题
针对中国家庭教育问题,这里总结了中国家长教育问题的十大弊病。
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问题篇一1、让他人带孩子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
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交流,如拥抱、关注的眼光、对他说话等。
交流会让孩子变得比较聪明、有安全感。
2、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有的父母常常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的孩子又得了什么奖。
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只能带给孩子不满和痛苦。
3、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很多父母不把孩子当成拥有完整权利的个体,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父母进入子女的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孩子的允许,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查看子女的日记。
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
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4、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上走。
在这种压力下,孩子变得不快乐。
5、把学习成绩当成唯一指标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越用功越好,以学习的成绩代表一切。
其实,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
6、以为早起才好,否则就是懒惰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而家长还在坚持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其实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发育。
7、认为孩子不该做家务,该把时间拿来学习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家常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更能面对挫折。
剥夺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就剥夺了他学习分担责任、面对问题的机会。
8、缺乏幽默和轻松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
亲子之间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的气氛中,一个小挫折就会引发冲突。
9、对子女提出不合理要求亲子之间,爱并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父母的要求应该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10、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中国父母习惯把养育孩子当成艰苦的义务,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父母,正确的态度是应该把养育孩子当作一种享受。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反思的十大问题
xx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反思的十大问题十几年前,我遇到了一个美国朋友,见到他3岁的孩子实在是太聪明可爱了,我就问他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他没对我多说什么,仅告诉了我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大脑三分之二理论”(就是婴儿在出生时的大脑重量已有三分之一,0-3岁就长到了三分之二,这意味着0-3岁是孩子的黄金教育期)。
这个理论今天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但在十几年前基本是天方夜谭,我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地意识到中国的孩子3岁前几乎全部交由老人来带了,或送回老家与父母不见面了,而年轻的父母呢,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错过了孩子一生成长的黄金教育期。
那时的我对小孩该怎么教育一无所知,但外国人的提醒使我感觉到小孩教育是一个很容易被家长搞坏的事,并使我隐隐约约地开始考虑一个较大的困惑,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教育总难培养出牛顿、爱因斯坦白、柴可夫斯基、卓别林那样众多的能成大器的人才。
我绝不是那种硬要把孩子逼迫成伟人的变态教育者,可也不甘心孩子将来就是个拿到大学毕业证的普通人。
外国人的话使我感觉到每一个新生的婴儿都有可能是伟人的苗子,但究竟是什么力量这么强大,抑制了这么多孩子的成长,使中国人整体上变得那么普通?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好多教育的困惑,中国孩子在教育上的整体平庸,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全社会普遍忽视了孩子“懂事”前的黄金教育期(特别是0-3岁,中国文化惯性里一般认为孩子懂事了才开始教育,而懂事的孩子,一般都超过3岁了),二是一代的大人们和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讨厌地扮演着劳累的干扰者的角色,强行地干扰、扭曲、绑架、践踏了孩子的成长,才使得十几亿人的中国,出像样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少。
中国也出过像样的人才,如古时候的李白苏东坡,和上世纪初的严复、梁启超等一大批世纪伟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人才,依我看主要是因为家庭贫穷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使他们摆脱了以上两大原因,从而使他们得以自然、自由地成长起来,将人的浩大潜能释放了出来。
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作文
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作文
《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教育方式叫中国式教育,很多人觉得它对我们的成长不太好呢。
比如说,很多爸爸妈妈只关心我们的考试成绩,每次考试后都问:“考了多少分呀?”要是分数不高,他们就会生气。
就像我的好朋友小明,他有一次数学没考好,回到家被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还不让他出去玩。
从那以后,小明每次考试都特别紧张,害怕考不好。
还有哦,我们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周末也不能好好休息。
我的同桌小花,每个周末都要去上各种补习班,学英语、学数学、学画画,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
小花说她觉得好累呀,都不喜欢学习了。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不太好,它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快乐,也让我们变得不喜欢学习了。
《中国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说一说中国式教育。
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学校里,老师总是让我们坐得端端正正,不能随便说话。
回到家,爸爸妈妈又总是让我们不停地学习,连看会儿电视都不行。
我有个邻居哥哥,他特别喜欢踢足球,可是他的爸爸妈妈觉得踢足球会影响学习,不让他去。
结果哥哥每天都不开心,学习成绩也没有提高。
还有啊,每次考试,如果没考到爸爸妈妈期望的分数,他们就会很失望,甚至会骂我们。
就像我的表妹,她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哭了好久好久。
这样的教育让我们压力好大,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都变少了。
小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我们社会在讨论中国教育问题时,经常会用美国教育来做对比,在中美教育对比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中国式教育,也简称中式教育。
其实,中式教育,它的全称应该叫中国式家庭教育。
孩子的教育主要分三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在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关键的,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那社会上大家经常在讲中国式家庭教育,那么你对中国式家庭教育利与弊了解多少呢?第一,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人不经意间的忽略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们的压力来自于工作、生活,而孩子的压力则来源于父母,而父母对于孩子只是关心其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很少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殊不知,无论多大的孩子,都是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关注的,而父母往往会忽略这点。
第二,总认为听话才是好孩子如果问: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会说: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听话在不自觉间变成了评判好孩子的最高标准。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生性活泼,有的孩子天生文静、乖巧。
如果父母一味对待,很有可能就扼杀了孩子独有的个性和探索能力。
如果家长真想让孩子听话,那就要自己学习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不仅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成长期,还要了解孩子的胜利成长期;孩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等等。
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能力世界,让孩子听话。
其实,中国式家庭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端,但他不是一点利也没有,我们来说一说他的优点有哪些吧!一、棍棒底下出人才首先,棍棒底下出人才并不是说父母无故殴打孩子,而是说当他做了一些事或者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时候,这个时候需给他教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他长个记性,个人认为小孩子不会记住什么事情,如果你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又或者不管不问,那么会不会助长这种行为,而导致他长大后去社会上被别人狠狠教育。
有很多孩子,喜欢欺负别人,那么这样等他长大以后会不会因为这个而去打架斗殴,又会不会导致伤残,这样带来的就是一个家庭的毁灭。
中国式教育的弊端
中国式教育的弊端中国式教育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行教育体系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亟需引起重视和改进。
首先,过度重视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
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只会机械地记忆和应对考试。
学生们为了取得高分,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题海战术上,导致身心疲惫,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此外,应试教育还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学生在高考后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并无太大用处。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依然明显。
城市学校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而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则面临师资短缺、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使得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处于劣势,难以获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
第三,教育体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现行教育体制强调统一标准和统一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学生在学校中被迫接受同样的课程和教学方式,难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发展。
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
此外,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过高期望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家长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这种观念导致学生从小就被迫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自由。
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追求,也使得许多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高薪和稳定的工作。
针对以上弊端,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首先,应逐步淡化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
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 3篇文章一:中国式教育的利与弊中国式教育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本文将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一、中国式教育的利1. 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中国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
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中屡屡获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培养高度的纪律性和责任感:中国式教育强调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律和集体意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培养强大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中国式教育的竞争激烈,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考试和选拔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这种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国学生在职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二、中国式教育的弊1. 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中国式教育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
2. 压力过大导致心理问题:中国式教育的竞争激烈,学生需要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
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缺乏个性化教育:中国式教育注重集体主义和规范化,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自己兴趣和潜能的发现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结论中国式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纪律性和竞争意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过分注重应试教育、学业压力过大以及缺乏个性化教育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教育,我们需要在保留优点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十大弊病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十大弊病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就会变成枷锁。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
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
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
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
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帮凶。
中国式教育孩子父母越骂 孩子越听不见
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资源有限,它无法不停地注意所有进到大脑里的讯息,所以它会依过去的经验,设立优先处理的顺序:比如说,动的比静的顺பைடு நூலகம்高,快的比慢的顺序高,新奇的比熟悉的顺序高,而且出于自我保护机制,大脑会特别去注意那些可能会危害你的讯息。
中国式教育孩子父母越骂 孩子越听不见
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这是最常见的中国式的管教法,但是很遗憾,这种方法完全没效,而且越大声效果越差。
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中国式教育最易毁掉孩子的八大弊病
如此,孩子容易起逆反心,家长的威严也日渐减低。李振霞就从来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做“唠叨妈妈”,所以,只要她找孩子谈话,孩子都明白:“问题严重了,得严肃对待。”问题4、父母矛盾暴露
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关键的作用。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才几率相对小得多。
中国有“棍棒下出孝子”的说法,许多家长到现在都存在“暴力教育”倾向。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不是帮助其找原因,而是当众责骂,有的还拳脚相加。李振霞教授说,美国有“赏识教育”,就是观察孩子有一点点儿优点,就及时夸奖,给以鼓励。她家虽不叫“赏识教育”却是不离其宗。有著名的“一屋”、"二实”、“三主”、“四不”。
金家的孩子个个体魄健壮,是校园时里的运动之星。他们打小晚上回家后,吃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打球、游泳、滑冰,什么都玩,一个个跑得满身汗,大脑供血供氧都足,这时候吃饭,吃过饭休息会儿再写作业,晚上10点之前都睡觉,绝不熬夜打疲劳战。二儿子金侠在剑桥大学研究艾滋病,这需要有健康的血液对比分析,而剑桥大学这么著名的名牌大学却没有血库,金侠就经常从自己身上抽血,要没有好的身体,早挺不住了,还搞什么研究。问题8、学习方法不当
李振霞夫妇几十年的“互爱、互敬、互帮、互谅、互信”,对4个孩子成长大有裨益。李振霞教授说:“现在,许多中年人,互相指责。互不信任,在孩子面前不自律,整天吵得鸡犬不宁,为日后婚变埋下了祸胎。做孩子的很痛苦,整天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有的还悄悄跟踪父母,看有没有第三者插足。你说这孩子还怎么能专心学习?又怎么能够学好?又怎么能培养成欢乐、健康的性格?”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影响1、过分溺爱:这种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有可能害了孩子。
过分溺爱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养成骄傲、任性、自私、虚荣、孤僻等特点点,产生反社会的不良行为,甚至给家庭带来不幸。
2、过度掌控:这类父母很有权威感,孩子所有的事情必须听父母的,一味地命令式教育,严重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
3、物质至上:对于物质刺激是很多父母独有的杀手锏,比如考试成绩满分,给物质奖励,感觉学习是给父母学的,没有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4、棍棒教育:部分父母还在奉行“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所谓的“至理名言”,实则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5、目标模糊: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没有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孩子动力不足。
6、使孩子功利思想重:当家长以一种功利的思维去培养孩子的时候,孩子成长为功利的人就是必然的事情。
中国式教育教出来的下一代,在学校的时候拼成绩、在社会的时候拼金钱,他们一生都奋斗在名利场上,追逐一生,劳苦一生。
7、使孩子和父母关系紧张:过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自然就会使得家长们的耐心不够,因此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经常发脾气、闹情绪。
更何况,中国式家长还不愿意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换思想,这更加深了亲子间的嫌隙,使得孩子难以甚至是不愿和父母相处。
8、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当家长们总是在“鸡娃”的时候,却没有看到孩子们已经千疮百孔的心灵。
曾有新闻报导,孩子反复做出轻生行为,就是因为父母“不理解自己”、“总是逼着我做这做那”、“从来不听我的意见”。
当家长们一味地推着孩子向前走时,孩子就可能会因为压力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出现抑郁症、焦虑症或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这些疾病会毁坏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夭折。
中国式家长,是指中国的大部分家长最关注孩子学习,专注与孩子交流的比例低。
中国式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过分注重孩子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存在亚重的,甚至是过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
中国式教育孩子的十大弊端
中国式教育孩子的十大弊端
一、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教过严被逼迫出来的“优秀”孩子,有很
大一部分有心理疾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
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当孩子关上房门,
就总觉得他肯定在里面干坏事。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
妈妈得到老师表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可以说这是
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
子,稍有不顺就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
玩”“你考上名牌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
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
行”,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
剧——粗暴的父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
中国教育十大弊端
中国教育十大弊端(转)三河家园贴吧爱吃铜锣的猫第一弊端:职员数量严重超标。
从幼儿园到大学,职员形成一个庞大的寄生群体,像吸血虫一样,在榨取着有限的教育经费。
这一现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表现尤为突出。
好多学校职员的人数比教师多。
这些人闲散无事,养尊处优,几个人干一个人的活,但是,这些人都是有背景的。
这是教育界改革艰难的主要原因。
第二弊端:教科研经费的严重浪费。
这主要表现在大学里,特别是各级重点大学。
先巧立名目,骗取国家的科研经费拨款,然后再狂花滥用。
主要用在吃喝玩乐上,这是时下某些大学人最可耻的一面。
因为,这钱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分量太重;白白的糟踏,可谓是良知丧尽。
第三弊端: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二元化使农村更加贫困。
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而国家和地方政府主要的教育资金投入却流向了城市。
中国辍学的儿童和少年主要在农村,没有良好的教育作基础,农村只能在发展中越来越落伍。
穷的更穷,落后的更落后。
第四弊端:招生的腐败贻害无穷。
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使得各级学校甚至是幼儿园的招生都充斥着暗箱操作。
使得掌握这一资源的人有了谋取私利的广阔空间。
特别是重点学校和各种艺术、体育类招生,金钱交易是赤裸裸的。
大学自主招生。
大学自主招生无可否认也可以招进一些奇才。
但是看看大学自主招生中那些怎么答都算对的“神仙题”,势必又给教育腐败制造机会。
保送制度。
保送生固然有一部分确实有真才实学,但保送制度也为教育腐败大开方便之门。
很多保送生水平一般。
南京某大学去年一名保送研究生,入学后专业不怎么样,学位英语竟然只考了30分。
据说该生父亲是江苏省某官僚。
不正派的硕士博士导师借专业课程自主命题之机营私舞弊。
第五弊端:校长负责制助长了腐败的滋生。
这一制度有其先进性和科学性,但不适合当今的中国。
因为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权力失去了有效的制约。
校长仅靠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是无法约束权力下的欲望的。
绝对权力下不可能有民主气氛,更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必须反思的十大问题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1】的十大问题十几年前,我遇到了一个美国朋友,见到他3岁的孩子实在是太聪明可爱了,我就问他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他没对我多说什么,仅告诉了我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大脑三分之二理论”(就是婴儿在出生时的大脑重量已有三分之一,0-3岁就长到了三分之二,这意味着0-3岁是孩子的黄金教育期)。
这个理论今天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但在十几年前基本是天方夜谭,我当时惊出一身冷汗地意识到中国的孩子3岁前几乎全部交由老人来带了,或送回老家与父母不见面了,而年轻的父母呢,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错过了孩子一生成长的黄金教育期。
那时的我对小孩该怎么教育一无所知,但外国人的提醒使我感觉到小孩教育是一个很容易被家长搞坏的事,并使我隐隐约约地开始考虑一个较大的困惑,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教育总难培养出牛顿、爱因斯坦白、柴可夫斯基、卓别林那样众多的能成大器的人才。
我绝不是那种硬要把孩子逼迫成伟人的变态教育者,可也不甘心孩子将来就是个拿到大学毕业证的普通人。
外国人的话使我感觉到每一个新生的婴儿都有可能是伟人的苗子,但究竟是什么力量这么强大,抑制了这么多孩子的成长,使中国人整体上变得那么普通?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好多教育的困惑,中国孩子在教育上的整体平庸,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全社会普遍忽视了孩子“懂事”前的黄金教育期(特别是0-3岁,中国文化惯性里一般认为孩子懂事了才开始教育,而懂事的孩子,一般都超过3岁了),二是一代一代的大人们和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讨厌地扮演着劳累的干扰者的角色,强行地干扰、扭曲、绑架、践踏了孩子的成长,才使得十几亿人的中国,出像样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少。
中国也出过像样的人才,如古时候的李白苏东坡,和上世纪初的严复、梁启超等一大批世纪伟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人才,依我看主要是因为家庭贫穷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使他们摆脱了以上两大原因,从而使他们得以自然、自由地成长起来,将人的浩大潜能释放了出来。
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弊端
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弊端
幼儿国学启蒙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
国学启蒙教育
的倡导者们认为,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从而更好地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人格。
然而,国学启蒙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不容忽视。
首先,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
在国学启蒙教育中,往往
只注重传统文化的灌输,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育。
这样会导致幼儿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多元化知识的了解,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存在教育方法陈旧的问题。
传统的国学教育注重死记
硬背,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由于国学启蒙教育的特殊性,需要专业的师资和教材支持,然而目前这方面的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这就导致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可能无法得到优质的国学启蒙教育。
最后,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存在教育效果难以衡量的问题。
国学启蒙教育的教育
效果往往是难以量化的,而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
这就给教育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家长和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迷茫。
综上所述,幼儿国学启蒙教育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在推
行国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加以改进,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代幼儿教育的需求,真正发挥国学启蒙教育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教育孩子的十大弊端
病,容易对父母,对社会产生怨恨。
二、不尊重孩子,为孩子做所有决定与选择这一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三、不相信孩子,不给孩子学会“自律”的机会当孩子关上房门,就总觉得他肯定在
里面干坏事。
四、不表扬孩子,以免孩子骄傲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冲回家告诉妈妈得到老师表
扬了,而妈妈却说,受表扬就会翘尾巴,你看看你的衣服多脏!
五、喜欢横向比较,说得最多的就是“你看某某……” 可以说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六、爱往孩子身上撒气,奚落孩子父母将工作生活中的情绪带给孩子,稍有不顺就
拿孩子撒气,还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七、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你考到全班前3名,暑假就带你去玩”“你考上名牌
大学,我就给你买最好的电脑”……这样的奖励方式,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
八、轻易许诺,但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没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
理解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很失望。
九、总是限制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父母总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当孩子对一
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天赋与热情,家长视而不见,将孩子的爱好和梦想扼杀在摇篮里。
十、忽略了孩子品格的培养电影《闪亮的风采》中钢琴师一生的悲剧——粗暴的父
亲只要求他单纯学习钢琴技能,最后导致他在技艺上成为大师,在精神上却变成了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