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教案

合集下载

《美学教案》.

《美学教案》.

教学大纲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二章什么是美第三章自然美第四章社会美第五章科技美第六章审美门户第七章审美范畴第八章怎样审美第九章什么是艺术第十章视觉艺术第十一章听觉艺术第十二章视听艺术第十三章语言艺术第十四章美学前沿背景音乐播放器教学大纲课程主旨:1. 回顾人类在美与艺术方面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理论成就,阐明其伟大意义。

2. 突出美与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说明它们是伴随着人与社会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 论述美与艺术在人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使学员了解美与艺术,喜爱美与艺术,而且能够学会欣赏美与艺术,善于去发现美,以便更好地创造美。

基本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创新性思维。

2、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在讲解前人的观点、思想时,培养学员们的思考批判能力,从而在学知识时,注重能力培养。

3、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注重分析与综合的结合,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4、知识是凝固的,也是已经有的,然而我们不能满足前人的探索,也不要满足于现成的了解,而是要通过思考,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员的创新要求。

5、注重实例分析、讨论,贯彻启发式教学。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提高学员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教学方式:1、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学员自己读参考书,自己发现问题,教学相长。

2、充分利用讨论课时间,提倡课堂消化,重点准备发言,可以计平时成绩。

3、注重启发式、讨论式。

多出思考题,鼓励提问,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思考,参与对话,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员独立思考、分析批判的能力。

4、注重作品分析,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欣赏艺术的水平。

5、注重趣味教学,生动活泼。

参考书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79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4柏克:《崇高与美》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0黑格尔:《美学》三卷商务印书馆 1979柏格森:《笑.滑稽之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0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海德格尔:《诗.语言.思》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李泽厚:《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杨恩寰、李范:《美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司有仑:《新编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彭吉象:《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刘绕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化出版社 1982朱荻:《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 1981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 1982马奇:《西方美学思想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李建盛:《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授课老师:方珊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设计制作:费安翔Copyright 2007教学大纲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二章什么是美第三章自然美第四章社会美第五章科技美第六章审美门户第七章审美范畴第八章怎样审美第九章什么是艺术第十章视觉艺术第十一章听觉艺术第十二章视听艺术第十三章语言艺术第十四章美学前沿背景音乐播放器第二章什么是美二千多年前,古希腊贤哲柏拉图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

部编版 8下语文“美的历程-探索 小石潭之美”(公开课)

部编版  8下语文“美的历程-探索 小石潭之美”(公开课)

美的历程——探索石潭之美教学设计(一)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几句话“我想静静”“我想出去走一走”。

不管是开心时还是烦恼时,我们都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

(出示PPT)这是我去青州黄花溪时游玩拍摄的,当时我怀着宝宝5个月,来到这秀美的黄花溪,心情很是高兴!回来后,一直想把这里的游览经历记录下来,于是兴致勃勃地写下题目《黄花溪记》!可是到底怎么写,我纠结很久,没有头绪,于是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了。

幸运的是今天我们遇到了柳宗元,遇到了《小石潭记》,希望通过学习这篇游记散文,学习他的写作方法,请大家帮我完成——《黄花溪记》。

一起来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游览顺序、写景方法、情感。

———明确探究学习的重点了吗?(三)声临其境·小石潭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段进行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刚才大家读得非常投入,我也想和大家一起读。

谁和我读第一段老师读+学生读齐读学生读+学生读请学生根据“要求标准”点评我们的朗读。

生评!大家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入到小石潭清幽的环境之中,那么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那景物呢?运用哪些方法呢?请大家继续研读《小石潭记》完成活动三“探索石潭之美”的三个任务。

(三)自主合作探究1.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势→记录同游人2. 文中句子——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特点第一段: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泉水的清脆悦耳全石以为底,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动静结合视觉、听觉——闻水声,青树翠蔓第二段:“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描写——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动静结合——鱼儿活泼可爱似与游者相乐——拟人——趣味性第三段:斗折蛇行——比喻——蜿蜒曲折犬牙参互——比喻——岸势复杂多变第四段: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寓情于景——悲凉之情后黑板1,第2段,3.4段——三块黑板,中间写游览顺序。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1已完成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形容的是谁?()A、B、C、D、我的答案:C2《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A、B、C、D、我的答案:B3“审美麻木化”确实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我的答案:√1.2已完成1“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

A、B、C、D、我的答案:D2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B、C、D、我的答案:D3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B、C、D、我的答案:C4《向日葵》是闻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5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1.3已完成1审美当中最高的境遇是什么?()A、B、C、我的答案:D2审美最要紧的器官是什么?()A、B、C、D、我的答案:C3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B、C、D、我的答案:D4《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

()我的答案:√5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顶峰体验。

()我的答案:×2.1已完成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B、D、我的答案:D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美的日经常使用语分类?()A、B、C、D、我的答案:C3《美食家》是今世作家陆文夫的闻名小说。

()我的答案:√2.2已完成1玉龙是哪个地域文化的遗物?()A、B、C、D、我的答案:B2“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出自()。

A、B、C、我的答案:C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是指梅、兰、荷、菊。

()我的答案:×4“无中心之悦那么不安,不安那么不乐,不乐那么不德”,这句话出自帛书《五行篇》。

()我的答案:√2.3已完成1下面哪个不属于西方经典的美学范围?()A、B、C、D、我的答案:C2在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以下不属于比“美”高级的范围是()。

美育教案

美育教案

美育教案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掌握美的产生、真善美的关系、美育的作用、美感、审美标准。

2、熟悉美育特征、美的特征、审美条件3、了解美学概况、美育由来美育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各种审美实践活动的教育科学。

它以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提高人的审美情操为最终目的。

它的实施以美学理论为指导、美的对象为工具,特别是以艺术美欣赏为主要手段。

第一节美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美的追求史。

美引导着人们,从愚昧、落后一步步走向光明、美好。

一、美的由来美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无所谓美丑”的阶段:这阶段在人类出现以前。

美是对人而言的,美,只对人有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美为人而存在”。

(二)“有丑无美”的阶段:这阶段在人类产生之初,那时人类还没掌握自然规律,不能驾驭自然界,因此整个自然界对人类来说也是无美可言的。

(三)“功利美”的阶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也逐渐地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这时就产生了美。

这时的美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即从实用性来评价一个自然事物的美与不美。

自然物在原始人眼里先具有功利价值然后才能成为美的。

(四)“超功利美”的阶段:随着生产力逐渐发达,物质财富也日益丰富,这时人类才有心思去欣赏超功利的美。

超功利:就是指导人们不再从物质实用性上来评价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是从精神愉悦的高度来判断美丑。

从以上美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第一、美产生于劳动。

离开劳动,人类不会去探求、认识自然规律,更不能去把握、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服务,因此就不可能有美的产生。

第二、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这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明了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墨子也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美学概论》教案

《美学概论》教案

《美学》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这一章,要求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情况。

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应当深刻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美学学科的性质。

2.美学研究的对象。

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及课堂讨论为辅。

四、教学时间:4学时五、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一)“美学之父”美学界对于18世纪德国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尊称。

他最早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设想。

1750年他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美学最终诞生了,鲍姆嘉登因此被尊崇为“美学之父”。

(二)美学学科的性质1.从美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把握其性质。

美学和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这些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也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从美学与人的联系中把握美学学科性质。

审美现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是人的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美学对于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

3.美学对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最终涉及到的是人生价值、人的审美价值,所以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三)美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1.审美意识的形成。

(1)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

(2)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原始人类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的惊奇感、喜悦感便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3)原始的审美意识逐步发展导致了原始艺术的产生。

(4)从根本上说,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2.美学思想的产生(1) 美学思想是能够深刻揭示审美现象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2) 美学思想具有两个基本特点a.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藉文献之中,从而能代代相传b. 具有理论的形态3.美学学科的建立(1) 美学学科的建立以美学思想的充分发展为前提(2)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使美学理论能在其中得到独立的研究,系统的阐述;b.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以1750年鲍姆嘉顿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四)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1.美学研究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

美学原理课程教案

美学原理课程教案
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
先秦
第一个黄金时代
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发展方向
魏晋南北朝
第二个黄金时代
魏晋玄学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唐、五代、宋元时期
继续发展
儒家、道家、禅宗美学
清代前期
总结时期
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体系
1、儒家——审美价值层面
儒家美学观的最大特点是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功利性。
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丰子恺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艺术家和美育家(赤子心)
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美学热潮
1950-1960年代
讨论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主观还是客观?
《美学问题讨论集》
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范围内展开
第二次美学热潮
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初;
同整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前途和命运的反思紧紧联系;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节奏与韵律,都是指相同因素的不断出现,构成事物的整体性、秩序性、规律性、生动性。节奏是简单的重复,韵律是有变化的重复。
主从结构主次分明,突出统一性和整体性。
作业题
论主从结构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
教学小结
教 案
进度(课次)
4
授课时数
2
题目
第一章:美是什么(2)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艺术的感性-超越品质、西方哲人对美的解答。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得到了统一。

美术美感书籍教案模板范文

美术美感书籍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美感的内涵,认识美术美感的历史发展。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美感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美术美感的热情。

教学重点:1. 美术美感的定义及历史发展。

2. 《美的历程》一书中美术美感的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美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美感的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美的历程》一书的相关资料、课件、美术作品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美的历程》一书、美术作品图片、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的历程》一书,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美感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美术美感?美术美感与日常生活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1. 讲解美术美感的定义:美术美感是指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对作品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2. 介绍美术美感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美术到现代美术,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美感的演变过程。

3. 以《美的历程》一书为例,分析美术美感的实例,如古代的青铜器、绘画、雕塑等。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美感?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美术美感鉴赏的看法。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阅读《美的历程》一书,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深入学习。

2. 完成一份美术美感鉴赏报告,包括作品简介、美感分析、个人感悟等。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美术美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美术美感鉴赏报告。

二、新课讲授1. 以《美的历程》一书为例,进一步分析美术美感的内涵。

2. 介绍美术美感的分类,如形式美感、意境美感、情感美感等。

三、课堂实践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美感鉴赏。

2. 学生分组,针对所展示的作品进行美感鉴赏,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美感的重要性。

《美的历程》教学文案52页PPT

《美的历程》教学文案52页PPT
《美的历程》教学文案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以《美的历程》为例-发现美学中的美

以《美的历程》为例-发现美学中的美

以《美的历程》为例-发现美学中的美摘要:《美的历程》算是我第一次接触较为完整的阐述美学的著作,李泽厚先生的名声我也一直有听过,这次能拜读他的作品,让我很是激动。

打开了它的那一刻,便欲罢不能了。

图文结合下,有理有据,详细并且系统的解释,让美学也变得那么形象而生动。

这让我想起了《文化苦旅》,余秋雨曾赋予我极大的感官享受,一次中国古文化的酣畅游历。

同样的,在这将近一个星期里,我被李先生引领着走进了中国上至旧石器,下至清朝的“美的历程”。

关键词:文化;美学;发展1.导言全书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对一个特殊时期的特色艺术风范或者门类进行阐述,几千年的古典艺术只能对它“匆匆巡视而过”,它不属于一般意义的艺术史,或者著作,也没把重点放在对细节的评析,反而是把所有关于人类史发展,将本体论和整个艺术美学审美结合与历史的进程加以连贯,映射出一些社会的种种因素对于美术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石窟艺术中科院看到很多以故事形式题材的壁画,这又何尝不是对社会因素中:悲惨现实的镜像写照;但造型的谧静、超逸也与世间产生反向关系。

2.简要2.1重点印象《美的历程》印象深刻的是有关古诗之美的章节。

魏晋时期,诗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人们藏在诗中的感情便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急切地想要释放出来。

然而他们内心与生活中的矛盾又使他们不得不感慨生死,寄情于世外桃源。

这是一种炽烈又哀痛的错杂情感,“美”便就在这样的矛盾中闪亮。

不同于魏晋时期百姓疾苦的哀叹,唐诗如同朝气蓬勃的少年,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

尤其是经历过大漠苦寒的唐代文人,他们的豪迈风度在诗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豪迈明快爽朗的美,是唐诗独有的。

隋唐时期,宗教艺术盛行,随之而出的又是一批与宗教相关的诗歌,不同风情的美也随之被人们所发现。

普鲁斯特问卷里有一个问题:你最想拥有哪种才华?我希望拥有某种艺术的才华,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如果不能,那至少能有欣赏艺术的能力。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美学教育不像我们爸妈那个年代,对于美学可谓是一种稍微奢侈的东西,甚至遥不可及,如果可以有零零散散的关于艺术和审美的书可以观赏。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教案

美的历程-美学导论教案
第一节 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3.1美的三个用法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3.2羊大则美,羊人为 美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 看视频、 练习
理解本次
课的教学 内容、完成
课后练习
第二节 课
六、3.3美的“家族相似”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 答疑
签到、思考、 看视频、 练习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 (含实验器 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 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 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1.1我们为何对美视而 不见视频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1.2审美需求与高峰体 验视频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 看视频、 练习
职业岗位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知识分解:1、导入新课2、实践操练
教学场 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 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 (含实验器 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 动
达成目标
教学场 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 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 (含实验器 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完整版

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完整版

LOGO尔雅通识课美的历程美学导论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1《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U”形容的是谁()A、贾宝玉B、薛宝钗C、林黛玉D、王熙凤我的答案:C2《4' 33''》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A、约翰・斯特劳斯B、约翰・凯奇C、尼古拉斯・凯奇D、皮埃尔・布列兹我的答案:B“审美麻木化”就是指对“审美现象”的麻木,对“审美对象”的非关注。

() 我的答案:J31.2已完成1“事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这句话出自O OA、孟子B、孔子C、荀子D、墨子我的答案:D2按需求层次理论,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匮乏需求”()A、生理需求B、安全需求C、尊重需求D、自我实现需求我的答案:D 33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的“金字塔”理论()A、佛洛依德B、荣格C、马斯洛D、拉康我的答案:C4《向日葵》是着名画家莫奈的作品。

()我的答案:X5审美需求属于B需求,即“存在需求”。

()我的答案:X1.3已完成1审美当中最高的境界是什么()1A、养心B、养身C、养眼D、养神我的答案:D2审美最主要的器官是什么()A、味觉B、触觉C、视听D、动觉我的答案:C3以下哪部电影不是张艺谋的作品()A、《英雄》B、《红高粱》C、《活着》D、《卧虎藏龙》我的答案:D4《美学散步》是美学家宗口华先生的美学论文集。

()我的答案:J5审美不属于人类心理的高峰体验。

()我的答案:X2.1已完成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世界三大菜系之一()A、中国菜系B、法国菜系C、土耳其菜系D、泰国菜系我的答案:D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美的日常用语分类()A、美人2 B、美食C、美丽D、美德我的答案:C3《美食家》是当代作家陆文夫的着名小说。

()我的答案:V2.2已完成1玉龙是哪个地区文化的遗物()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我的答案:B“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句话出自()。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教学文案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教学文案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教学文案美的历程?读书笔记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到晚清,《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不但让人对各个时代的艺术作了一次美的巡礼,而且让人看清楚在不同时代的美学风貌中,贯穿着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的美学特征:强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忠实的模拟、可信的表达;强调情理结合,以智慧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怖和悲剧性的崇高。

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美学特征的哲学基础应追溯到先秦孔学的“实践理性”。

不象西方哲学那样作抽象的玄想,而将理性引入生活、伦理、政治。

竖立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这种哲学观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尤其在封建时代)精神基础。

这种哲学观使中国文学重情感甚于形象;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在社会为文人提供了大量的一展宏图的机会的时代,如魏晋的慷慨激昂的马上之作,如铺陈张扬的汉赋,如青春热烈的盛唐之音;在思想上多表现生活的智慧、现实人生的感悟;在内容上,逐渐顷向世俗生活,从诗歌到词到戏曲到小说,从文体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哲学精神的指导作用。

我想,明清小说虽说是反儒的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物,但仍具有“实践理性”的底蕴,比如,小说多对世俗生活的直接描绘,让人们从普通的白描的世俗生活重获得感悟,而少抽象的精神、哲学的分析和探求。

虽然明清小说的白描、世俗、重情节等特点,是因为明清小说脱胎于说唱艺术,但后来的文人小说则可说是在“实践理性”的影响下的有意识的作文。

对中国美学特征的形成还有另一必不可少的哲学思想的支撑,即与与儒家精神相互补充而协调的庄子的道家思想。

看似颓废避世的道家精神,其实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热爱,这其实是与儒家精神一致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悲歌慷慨,愤世嫉俗”一起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艺术意念。

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创作规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的无为精神,使中国艺术着重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这正是上述中国美学所特有的创作规律。

美的历程原始歌舞教案

美的历程原始歌舞教案

美的历程原始歌舞教案教案标题:美的历程原始歌舞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原始歌舞,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原始歌舞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原始歌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 掌握原始歌舞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和原始歌舞音乐。

2.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3. 学生舞蹈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原始歌舞的场景和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原始歌舞的起源和特点,解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性。

活动一:学习基本动作和节奏1. 听放原始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和氛围。

2. 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原始歌舞动作,如手臂摆动、脚步跳跃等。

3. 分组让学生模仿和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原始歌舞动作练习。

活动二:掌握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1. 向学生展示原始歌舞表演的技巧,如舞姿的流畅性、面部表情的传达等。

2.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鼓励他们展示个人特色和情感表达。

活动三:团队合作和演出准备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编排一段原始歌舞表演。

2. 指导学生在编排中注意团队合作和协调,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3. 学生进行排练和准备,包括音乐和舞蹈的配合,服装和道具的准备等。

总结:1. 回顾学生在学习中的进展和体会。

2. 强调原始歌舞对于培养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原始歌舞演出或展览。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其他文化中的舞蹈形式,比较其与原始歌舞的异同。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能力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美的历程赏析PPT学习教案

美的历程赏析PPT学习教案

第6页/共14页
关键词
物质生产 VS 物态化活动 审美或艺术
远古图腾:蛇龙和鸟凤 鸟—太阳和蛙—月亮 远古图腾歌舞: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在远古二合一
“有意味的形式”
第7页/共14页
主要视觉样式特征
这部分的概念不太了解,希望老师指 导帮助 。
第8页/共14页
精神内涵
1、美是有迹可循的。 2、社会结构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3、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 为感受 ,美之 所以不 是一般 的形式 ,而是 所谓“ 有意味 的形式 ”,正 在于它 是积淀 了社会 内容的 自然形 式。所 以,美 在形式 而不即 是形式 。离开 形式( 自然形 体)固 然没有 美,只 有形式 (自然 形体) 也不成 其为美 。 4、审美-艺术在新时期时代之前尚未 成形, 已知的 纹饰之 类也不 能称之 为艺术 ,因为 它所具 有观念 含义不 是为审 美而存 在,而 是人类 观念意 识物态 化活动 的符号 和标记 。
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
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
《论语今读》、《世纪新梦》
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
构给予了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第1页/共14页
版本概况
(以国内正式出版为准)
1981 文物出版社
1984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94 安徽文艺出 版社
2000 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1 天津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
美的历程赏析会计学源自1作者情况
李泽厚,一九三0年生,著名
哲学家,湖南长沙人,北京大
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
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
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国科罗拉
多学院哲学系讲座教授。李泽
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课
六、观看2.3身心的审美鉴赏视频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观看2.4美学与语用视频
九、完成课后练习
十、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3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3
课型
考查
日期
课题
第3章 “美”的语言描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2.1美食的味觉享受视频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2.2美德的道德品鉴视频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六、3.3美的“家族相似”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4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4
课型
考查
日期
课题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8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8
课型
考查
日期
课题
8章 丑·喜·荒诞




知 识
学生能够了解三种“美丑关系”
技 能
(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艺术中审美的美与丑的价值
态 度
使学生培养美学内涵
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教材、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了解艺术中审美的美与丑的价值 难点:三种“美丑关系
职业岗位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美言美语
态 度
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美感和对美学的敏感度。
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教材、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了解美学与语用难点:理解运用美言美语
职业岗位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知识分解:1、导入新课2、实践操练
教学场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六、小组讨论、思考鲍姆嘉通的美学理论
七、绘制大美学全息图
八、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5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5
课型
知识分解:1、导入新课2、实践操练
教学场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6.1美学与生活世界
三、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教学
回顾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六、观看7.3 “乱石穿空”的崇高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小组讨论、思考美的不同的情感呈现
九、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知识分解:1、导入新课2、实践操练
教学场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8.1 三种“美丑关系”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8.2 “撕破无价值”的喜剧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六、观看“等待戈多”的荒诞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小组讨论、思考艺术中审美的美与丑的价值
九、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场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4.1美学何为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4.2大美学的全息图景
五、完成课后练习
第4章 什么是美学




知 识
学生能够理解英美体系哲学思想下的美学定义
技 能
(能力)
学生能够掌握大美学的全息系统
态 度
使学生培养美学内涵
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教材、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了解美学的定义难点:掌握美学的出现和发展
职业岗位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知识分解:1、导入新课2、实践操练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1.1我们为何对美视而不见视频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1.2审美需求与高峰体验视频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四、小组讨论、思考美在生活中本真呈现
五、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课堂小结
课外
作业
理解新授知识点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7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7
课型
考查
日期
课题
7章 优美.悲.崇高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3.1美的三个用法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3.2羊大则美,羊人为美
五、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场景设计
本课程借助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设计
1、在线签到
2、在线视频教学
3、微信群课后练习答疑
4、练习
教学资源(含实验器材)
1、超星教学视频
2、微信群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活动
达成目标
第一节课
一、超星签到
二、观看5.1 希腊与希伯来精神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观看5.2 儒家与道家精神
教学
回顾
教案
课次
6
课时
2
执行日期
班级
周次
6
课型
考查
日期
课题
第5章回归生活的美学




知 识
学生能够理解生活的美学
技 能
(能力)
学生能够掌握美在生活中本真呈现
态 度
使学生培养美学内涵
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教材、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了解美在生活中本真呈现难点:掌握生活中的美学应该是以人为本
职业岗位需求: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举例、讲授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节课
六、观看5.3 美学的中国化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小组讨论、思考西方美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九、微信群讨论、答疑
举例、讲授、答疑
签到、思考、看视频、练习
理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