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地理气象科普小知识
09年高二地理知识点
09年高二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属性、自然现象、环境问题以及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以下是09年高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1. 地球形状和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壳和海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软流动的岩石层,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
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是液态铁和镍的混合物,内核则是铁和镍的固态。
2.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球表面有70%的海洋和30%的陆地。
陆地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北半球。
北半球陆地多为大陆性气候,南半球陆地多为海洋性气候。
海洋的分布更为均匀,大洋盆地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附近。
3. 大气层和气候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气体包围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逆温层等。
气候是指地球表面某地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受经纬度、地形、气候系统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4. 水循环和水资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冻土水等。
5.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自然灾害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飓风和干旱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环境问题包括土壤退化、水污染、空气污染、资源浪费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6. 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它受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和人口结构等影响。
经济发展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活动的发展水平,包括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7. 区域划分和地理特征地理学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区域划分,研究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和相互联系。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气象科普小知识气象科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气象要素、气象现象、天气变化过程、气候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身处于大气之中,气象科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变化,还可以指导我们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气象科普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大气层。
大气层是指地球表面向上延伸到约1000公里的地方,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对流层是我们生活的最下面一层,大约0-15公里高。
这一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活跃。
再往上是平流层,高度15-50公里,这一层的大气稳定,飞机多在此飞行。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50-80公里,气压极低,大气密度很小,各类气象现象基本不存在。
热层是最高的一层,大约80-1000公里高,电离层就位于此层之中,因此也称为电离层。
我们经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气压”指的是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标准大气压强是在海平面上的平均气压,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25帕斯卡(Pa)。
大气压强的变化会导致气压系统的形成,从而引发各种天气现象。
当气压升高时,通常天空晴朗,气温较低;反之,气压降低时,通常阴天或多云,气温较高。
气温是表征空气热度的主要指标。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压强、纬度、地形、地表状况以及热量的吸收与释放等。
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和对流。
辐射主要是指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传导是通过物质直接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对流是指流体内部的能量传递。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倾斜,不同地区的气温也存在差异。
赤道地区气温高,而南极和北极地区气温则较低。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通常以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是实际水蒸气含量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含量的比值。
当相对湿度接近10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形成云、雾、露水等。
水蒸气的凝结释放出潜热,进一步影响气温和天气变化。
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总结一、气象科普知识点1、气象学概述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及其内在现象的一门学科,涉及大气的物理、化学和动力等方面的知识。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气,它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
2、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可以测量或观测到的与气象有关的一切物理量。
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量、能见度等。
3、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上相对的大气状态,包括晴朗、多云、阴沉、雨、雪、雾、霾、霜冻、雷电等。
4、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和气候状况进行科学预测。
气象预报主要包括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5、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发生的持续一段时间内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和气候灾害等。
6、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大风、冰雹、暴雪、干旱等。
二、气象教育知识点1、天气图解读天气图是一种用符号和曲线图示地球各地缺风速、气压和降水等气象要素的专用图。
通过天气图,可以掌握地球各地的大气环流情况和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2、气象观测与预报气象观测是指根据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分析出天气状况和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过程。
气象预报是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模型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科学预测。
3、气象灾害防范气象灾害防范是指通过科学预测气象灾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4、气象科普宣传气象科普宣传是指通过媒体、教育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提高大众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5、气象科普教育气象科普教育是指将气象知识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和社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和公众对气象的兴趣和认识,提高气象科学素养。
6、气象环保意识气象环保意识是指通过气象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2009年山西高考地理大气部分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图6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 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27~28题
27.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 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
49.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1.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读表1数据,回答7~8题。 表1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纬度 经度
北京
兰州 福州 甲地 乙地
31
1517 84 110 1891
39°55′N
36°03′N 26°02′N 34°44′N 25°04′N
116°24′E
103°49′E 119°19′E 113°42′E 102°42′E
A
图 2 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 , 图中N 地气 压高于P地.
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 C. 东北风 西北风 B. 东南风 D. 西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C. P地
B. N地
气象知识科普
气象知识科普气象是研究大气状态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生活中,天气对我们的旅行、工作、生产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天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是指描述和度量大气状态和变化的各种物理量。
常见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它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用相对湿度来表示,即空气中所含水汽与空气中可能含水汽的最大量之比。
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以地面上的北为参考方向,顺时针方向计算。
风速是指风吹来的速度,常用的单位有米/秒和千米/小时。
了解了气象要素后,我们来认识一下常见的气象现象。
首先是晴天,通常指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没有云朵遮挡太阳。
接下来是多云,表示空中有一定数量的云朵,但阳光仍然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地面。
阴天是指云层很厚,太阳无法透过云层照射到地面,天空显得灰暗。
刮风时风力较大,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会带来舒适或不舒适的感觉。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空中落下来的过程,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
暴雨则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量较大的降水现象,有时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了解了气象要素和气象现象后,我们还应了解一些气象仪器和预报方法。
常见的气象仪器有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力风向计等。
气象仪器可以帮助气象工作者测量和记录气象要素的数值,从而研究气象现象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预报天气常用的方法有气象卫星观测、雷达观测、地面气象观测等。
这些观测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处理,得出未来天气的预报结果。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些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炎热的天气会影响人们的体力活动和工作效率,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湿度较大的天气容易引发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水等。
刮风的天气会影响户外活动和交通出行,需要注意安全。
高三地理课件:09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详解课件
0乡年爲考地理必备考丘祥解(十八丿—世界地理[n]第三部分世界地理147.®地地形V.世界的气候:A.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⑴热雨:南北纬10°之间。
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新加坡、印尼等地。
⑵热草: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
⑶热季: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显著。
⑷热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非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沙漠。
v.世界的气候:A.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⑸亚季:南北纬25° -35°之间大陆东部。
秦岭以南, 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⑹地中海:南北纬30。
-40°之间大陆西部。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西岸、澳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
⑺温海: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部。
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⑻温季:北纬35。
-55°之间的大陆东部,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v.世界的气候:A.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和具体分布地:⑼温大:温带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1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纬50。
-70°之间。
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11) 苔原气候: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12) 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延伸归纳]①六大洲都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②没有热带气候的洲是:欧洲;③有寒带气候的洲是:非、南美;④热雨最大洲是:南美。
热草最大洲: 非洲。
热沙最大洲:非洲。
B.七大洲的气候特征:⑴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特有的气候是: 温季、热季。
⑵非洲「气候呈带状,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气候炎热,干燥地区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⑶欧洲:深受大西洋影响,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
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气象科普知识资料大全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预测的科学,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天气对我们的出行、衣着和农作物生长等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气象的基本知识,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气象的重要概念和现象。
1. 大气层结构大气层结构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大部分天气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发生地,平流层是其中的上一层,在这里飞机和风筝可以自由飞行。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能够有效阻止过多的紫外线射入地球,保护生物免受伤害。
热层是大气的最外层,温度逐渐升高,因此也被称为“热层”。
2. 气温和气压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热量,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垂直于该面积的力,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气温和气压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不同的气候和天气特征。
3. 湿度和降水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度量,通常以相对湿度(RH)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湿气与该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最大湿气量的比值。
当空气饱和时,相对湿度达到100%。
降水是指水分从大气中凝结为水滴或固体形式(如雨、雪、雾等)并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4. 云和天气现象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冰晶的集合体,主要分为低云、中云和高云三类。
低云通常在海拔0-2千米之间形成,中云在2-7千米之间,高云在7-13千米之间。
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这些天气现象的变化与云的类型和气压分布密切相关。
5. 风和风力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产生风的原因有两个主要因素:温度差异和气压梯度。
风的强度一般用风速来描述,单位是米每秒(m/s)。
气象学中常用的风力等级是根据风速范围确定的,从0级(无风)到12级(飓风)。
通过了解以上的基本概念和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状况。
同时,掌握这些气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这些科普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09年高考地理中国的天气与气候课件
高原、干旱气 候区不利于农 业发展。
空间定位、量算距离、绘剖面图、 分析气候直方图及人地关系、 提出对策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 直线距离为
A、50 km B、110 km
C、160 km D、300 km 答案:B
2绘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
地形剖面示意图
(3)判断甲、乙两幅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一
读图回答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800毫米等降水量 线通过_秦__岭、淮__河 附近至__青__藏_高原东 南边 缘。它与我国 一月份的_0_℃_等温线 大体是一致的。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二
读图回答
。 。 张家口 。
降水量 (毫米) 1600
4500 ℃
~
>8000 ℃ <2000 ℃
8000 ℃
作物 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两年五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二熟 (水稻油菜 (水稻) 小麦棉花) 橡胶
(青稞)
主要自 针叶林 针阔混交 落叶阔叶 常绿阔叶 季雨林
然植被
林
林
林
荒漠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
农业上,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大__兴__ _安_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降水量 (毫米) 1600
高考地理气象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气象学基础知识清单气象学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天气现象和气候规律。
高考地理考试中,气象学是必考内容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高考地理气象学基础知识,下面给出了一个清单,涵盖了常见的气象学基础知识点。
1. 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天气变化和气候规律的科学。
2.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余的是氩气、二氧化碳等。
3. 大气的层次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跨音速层、跨音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外中层和外层等不同层次。
4. 大气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大气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气象、能量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保持适宜的温度、调节能源分配、维持水循环等。
5. 大气压力和密度:大气压力是大气对单位面积垂直作用的力,大气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个数。
6. 大气压力的测量单位:大气压力通常使用毫米汞柱、帕斯卡等单位来表示。
7. 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在地球表面,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递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8. 气温的概念:气温是大气中空气分子热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空气的热度。
9. 温度的测量单位:气温通常使用摄氏度、华氏度、开氏度等单位来表示。
10. 温度的变化规律:气温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等。
在白天和夜晚、夏季和冬季,温度会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11. 降水的概念: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后以固态或液态形式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12. 降水类型和形式:降水主要有雨、雪、冰雹、冻雨等形式,根据降水的强度和范围可分为小雨、阵雨、暴雨、阵雪等类型。
13. 降水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受到地球的纬度、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从赤道向极地逐渐减少。
14. 气候类型: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可以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将气候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寒温带气候等类型。
09年高考地理简答题满分技巧
夏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 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 战。冬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 于渡海作战。
( 06北京文综)读图,回答:
(1)指出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6分)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山西南向东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简述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相橘生产 的影响。(8分)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柑 橘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市பைடு நூலகம்地域扩展。
(3)按加工层次,柑橘加工业划分为以罐头生产、原汁榨 取为主的初级加工业,以饮料生产、香精与色素提取、果 胶加工为主的中高级加工业。 分析甲地柑橘加工业的区位优势,说明不同加工层次的布 局指向。(10分)
原料丰富、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等。初级加工 业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中高级加工业是市场指向 型工业。
.
.
.
.
.
.
.
;烫金纸 烫金纸
气象科普知识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科普知识问答气象科普知识气象科普知识问答1. 什么是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观测、实验和模型等手段,研究天气、气候、大气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2. 什么是天气?天气指地球大气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气候现象,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力等因素。
3. 什么是气候?气候是地球某个特定区域较长时期(通常是30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它包括季节性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等。
4. 什么是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和气象要素,如空气质量、大气污染、大气循环等。
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有重要影响。
5. 如何预测天气?天气预报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气象数据,运用气象模型和算法,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这包括观测气象要素、分析气象图表、运用统计学等方法。
6. 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出错?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气象模型的精度、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等。
虽然科技进步提高了准确度,但天气预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7. 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期时间和小范围内的气候现象,而气候则是更长时间和广泛地区的天气表现的统计平均。
天气和气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8. 气候变化与人类是否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引起了地球气候的变化。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类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影响。
9. 为什么需要关注气象科普知识?了解气象科普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原因,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引导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0. 如何获取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您可以通过阅读气象科普书籍、咨询专业气象人员、关注气象科普网站和APP等多种方式获取更多的气象科普知识。
以上是关于气象科普知识的问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2009年高考地理小专题答题要点梳理
2009年高考地理小专题答题要点梳理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在图中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先判断地势的高低,再判断河流流向;②根据河流的宽度,一般上游河道窄,下游河道变宽;③根据水系的形态,从干流的下游往上游看,河流的水系像一棵大树一样。
根据支流和干流的关系,即可判断流向。
7.水系特征:指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其分布、河流的形状(如树枝状、扇形等)、河道宽窄曲直等方面。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外流河水文特征及原因①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水位和流量大小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高考地理基础气象学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地理基础气象学基础知识点清单地理基础气象学基础知识点清单气象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大气的运动、变化和相互关系。
高考地理中,气象学是不可忽视的考点之一。
下面是高考地理基础气象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清单。
1. 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变化,如晴朗、阴天、雨天等。
-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一定区域内的天气特征,如温带气候、热带气候等。
2. 大气层结构-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四个部分。
- 对流层是地球上空0-12公里的大气层,气温逐渐下降。
- 平流层是地球上空12-50公里的大气层,气温保持稳定。
- 跳跃层是地球上空50-80公里的大气层,气温逐渐上升。
- 外层是指地球上空8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气温保持稳定。
3. 气象要素- 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 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表示。
- 风是指空气的运动,可以分为风向和风速两个要素。
-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而下落的现象,如雨、雪、冰雹等。
4.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空气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两种形式。
- 纬向环流是指赤道附近的热气上升,向两极降温下沉的运动。
- 经向环流是指赤道附近大气的东西方向运动,如季风和西风带。
5. 气象灾害- 台风是指热带地区海洋上的强烈风暴,会带来极强风力和暴雨。
- 龙卷风是指旋转强烈的气旋风暴,通常出现在午后和夏季。
- 干旱是指一定时期内降水明显不足,导致土壤湿度下降。
- 暴雨是指短时间内的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以上是高考地理基础气象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清单。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规律,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希望这份清单对你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总结
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总结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气象科普与教育是将气象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和学生的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的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1.气象观测与仪器:气象观测仪器包括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风向仪等。
了解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观测和预测天气变化。
2.大气层结和天气系统:大气层结指的是大气中不同高度上的气温和湿度分布情况。
了解大气层结和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3.云的形成和分类: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而成的水滴或冰晶的集合体。
了解云的形成过程和不同类型的云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天气状况和预测降雨量。
4.降水和降水现象: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在地面降落的过程。
了解不同类型的降水和降水现象,如雨、雪、冰雹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5.风和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风是大气中气压差导致气体运动的结果。
了解风对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6.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是指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情况。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的气候情况和做出适应性调整。
7.气象灾害与防护: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干旱、霜冻等极端天气现象。
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可以帮助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救援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8.气象服务与预报:气象部门通过气象预报和服务,向公众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
了解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气象预报信息,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生活和工作安排,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气象科普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和学生对气象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了解上述气象科普与教育知识点,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提高自身的气象素养。
气象问答知识点总结高中
气象问答知识点总结高中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的科学。
气象学依靠观测、理论和实验等手段,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大气与地球表面相互作用的规律。
气象知识不仅关乎人类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航空、海洋、能源等领域重要的学科。
下面将以常见的气象问答知识点为主题进行总结:一、气象基础知识1. 什么是大气?答: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氩、氦等)和少量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2. 大气的分层结构是怎样的?答:大气按照温度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外部层。
其中对流层是地球上最底层的大气层,是我们居住的主要区域。
3. 什么是气压?答:气压是空气对地面或其他物体的压力。
常用的气压单位为帕斯卡(Pa),1帕等于1牛顿/平方米。
4. 什么是气压变化?答:气压随着大气运动、气体密度和地形的变化而变化。
高气压区域气压较大,低气压区域气压较小。
5. 什么是气温?答:气温是空气的热度,是描述大气热力状态的物理量。
6. 气压和气温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气温升高时,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互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大气压力增大;气温降低时,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减弱,相互之间碰撞频率减小,大气压力减小。
因此,气温和气压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7. 什么是湿度?答:湿度是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衡量。
8. 什么是露点温度?答:在一定气压下,空气饱和时的温度,即气体冷却至饱和水汽压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9. 什么是降水?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10. 什么是大气环流?答:大气环流是指地球大气中不断发生的气流活动,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11. 什么是季风?答: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和海洋的温度差异造成的周期性气流,表现出一年四季内的风向、风速和降水量的变化现象。
12. 什么是天气?答:天气是大气状态的一种表现,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等各种现象。
气象科普小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王玉龙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
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
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
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
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
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
2009年江苏高考地理说明考点解读.doc
人教版地理1考点解读一、宇宙中的地球【天体系统】概念: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高低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低④日照时间长短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
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
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周期11年)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地轴 太阳—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034ˊ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
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026ˊ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科普知识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
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
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5.城市气候在大气候或区域气候的背景条件下,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局地气候或小气候。
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五岛”的特征,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6.热岛效应热岛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
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幅射,造成了同一时
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
产生的压力。
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
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
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
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什么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预报是根据现有的天气状况和已知的初
始条件,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热力学方程,从而得出一段时期内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客观定量预报方法。
数值天气预报是当今天气预报的基础,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9.气候变化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
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
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10.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
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
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1.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12.太阳黑子:太阳光球上经常出现的阴暗斑点。
它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根据统计,地球上天气或气候反常均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密切关系。
13.气候异常: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
主要由气候因子的配置发生较大变化所致。
常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相适应,而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等。
14.气候因子:形成气候的基本因子。
主要有三个主要方面: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
15.气候预报:指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制作的预报。
制作方法与“长期天气预报”相似。
它是从气候演变规律出发预报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16.生物气候学:研究生命有机体与气候环境条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
属于应用气候学范畴。
17.季风与季风气候: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被称为季风。
受季风支配的区域里的气候又被称为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区一般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主要特征为冬干夏湿。
18.雾与城市雾:雾是悬浮在近地面层大气中大量微细水滴的可见集合体。
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华的结果。
城市雾是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的城区及其相关设施(机场、港口及高速公路等)的雾,城市雾的出现往往叠加了城市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雾本身就具有局地性的特征,而城市雾则是发生在局地性极强的城市环境中的雾。
19.全球变暖:近年来全球气候普遍偏暖,且气温有持续逐年升高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气温已经连续20年高于正常值,其中最暖的10年全部发生在1983年以来,而其中7年又发生在1990年以来。
近年来的气候变暖,不仅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20.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 Nino”的音译。
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
气象科普小知识
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
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
21.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
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
从近50年的结果来看,这种现象发生频率少于厄尔尼诺,强度也比厄尔尼诺弱,持续时间则大多数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