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的笑
婴宁人物形象鉴赏
• 卢昱如:文中描写的狐女婴宁,天真烂漫,敢说敢笑,
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生活。她的笑不顾一切,含着对封建礼 教的蔑视,她的蔑视除了是“不知者无畏”,还与她从小 的环境密切相关。那里犹如世外桃源,寂无人行,止有鸟 道,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意甚修雅。这里不受世 俗气息的污染,纯净而充满生机,正式这样的环境孕育了 一个纯真美丽的婴宁。正是这样的婴宁挣脱了封建礼教的 桎梏,粉碎了一切教条和虚伪,赢得了幸福生活。
婴宁人物形象鉴赏
一、爱花成癖
——突出婴宁圣洁无暇的心灵
• 文中二十五处写到花,其中梅花八处,桃花两 处,杏花三处等等,如: • 婴宁出场:“拈梅花一枝”,“遗花地上,笑 语自去” • 居所:门前细柳、墙内桃杏、门内红花夹道、 满庭豆棚花架、窗外海棠掩映、舍后花木满园 • 动作:未嫁则“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 “含笑拈花而入”;已婚尚攀登花架,摘花簪 玩
• 牟越:婴宁的形象,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 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既天 真又狡猾。婴宁由笑到不笑是其对个人人生命运 的一种把握,是婴宁自身主观意识使然。她的笑 外在表现为天真烂漫,率性坦然,内在上是她用 笑声蔑视,动摇一切封建礼教的束缚。 笑是她试 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 • 李天天:婴宁她天真烂漫,爽朗喜笑,憨态可掬, 是那个时代不太可能出现的新人。这一人物真切 地寄寓了蒲松龄的生命智慧与痴情诗意,表达了 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体悟和向往。其中婴宁具 有鲜明的个性: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亦憨亦黠, 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 活。
☆讨论总结☆
• 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她一个天真烂漫、爽朗喜笑、圣洁无暇、 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女子,也是一个聪慧狡黠的小狐狸。她的笑声 不分场合不分地点,贯穿了整篇文章的始末,文中写了她含笑,隐笑, 痴笑,复笑,狂笑,憨笑,浓笑,忍笑……嫣然却不媚俗,恣肆却不 狂妄,从中表现出她的真性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出自她本能 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反应,也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 段。然而她也有狡黠的狐性一面,这是婴宁的陋处,也是婴宁的真处, 她用恶作剧的手段处理了不法之人,这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作者通 过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世外桃园与现实的差距,致使婴宁从笑到 不笑的巨大性格变化,让人不得不觉得遗憾,随性自然却抵不过封建 礼教的束缚,使读者知道了婴宁对于纯净美好世界的渴望,表现了作 者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总的来说,婴宁是纯真美丽的,她除了有独特 的性格,还有孝心痴心,对自由幸福的爱情大胆追求。蒲翁称之为 “我婴宁”,口吻相当亲切,就像是在称呼自己的女儿,而“撄宁” 指合乎天道、保持自然本色的人生,足可见作者对她的真实自然、追 求真璐:婴宁本是一个狐狸生、鬼母养育的可爱少女,她
试析《聊斋志异》中婴宁的笑
言 , 当像 婴宁 一样 真 实 , 能活 出真 我 的人 能有 几人 。 人应 然而
2愤恨 与反抗 的笑
1至真至美 的笑
笑 是 婴宁 的 美处 , 的 笑 , 她 不但 不损 其 美 , 反而 更添 了 她 的美 。 先 看 看 她 的 出场 , 中写 道 “ 女 郎 携婢 . 书 有 拈梅 花一 枝 , 华 绝代 , 容 笑容 可掬 。” 里作 者 不仅 借梅 花 来 衬托 出 婴 宁 的外在 美 , 且更 这 而 巧 妙 地是 作 者借 她 的 笑声 来展 现 婴 宁的 内在 美 。一 个 清纯 可 爱 的
“ 笑而立 ” 王子 服 问鬼 母 “ 子 年 几何 矣?” 宁又 “ 笑 , 可仰 忍 . 妹 婴 复 不
在 小说 《 宁 》 婴 中作 者 不仅 用大 量 的笔 墨从 侧面 塑 造了 一位 美 轮 美奂 , 人见 人 爱 的清纯 少 女 , 而且 在她 的 笑声 里也 充 满了 对虚 假 的. 不合 理 的社 会 的愤 恨与 反抗 。婴 宁 自从 几 乎与 世隔 绝 , 半真 半 幻 的环 境 , 世外 桃源 般 优美 的 自然 环境 走进 充 满虚 伪 、 狡诈 、 婪 、 贪
光女 孩 ” 一样 清 纯可人 。其 中《 宁》 婴 一篇 中的 笑女婴 宁便 是 一个 十
放 声 大笑 。 满室妇女 , 为之 粲然 ” 在此 处可 以说 塑造 了一 个精 灵般 。 的女 孩 , 爱笑 , 笑不 停 口 。 有爱 笑本性 的 婴宁 , 具 笑声 不仅 让她 变得 更 加可 爱 、 丽 , 且通 过 笑 获得 了王 母 、 美 而 少女 、 妇 、 婢 的 的接 邻 奴 纳和 喜 爱 。 笑声 由远 及进 , 有层次 地描 写 , 人 觉得如 闻 其声 、 这 极 使 如见 其人 。 整篇 小 说 中描 写婴 宁 笑 的地方 有 二十 九处 之 多 , 作 者笔 下 , 在 婴 宁 的 笑是 丰 富 多 彩 的 , 微 笑 , 有 有大 笑 , 有嗔 笑 , 含 情 脉 脉 的 有
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婴宁作者:蒲松龄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父亲很早就死去。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
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
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
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
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
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
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
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
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
”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
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
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
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
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
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
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
婴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课本中的语句举例
婴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课本中的语句举例
婴宁的性格特点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爱笑:蒲松龄对婴宁的笑进行具体细致,生动传神的描画的。
在作者笔下,婴宁的笑是多侧面的。
有微笑,有大笑,有非笑而似笑,有嗔笑,有含情脉脉的笑。
例如:媪日:“唤宁姑来。
“婢应去。
啟,闻户外隐有笑声。
媪又唤日:“婴宁,汝姨兄在此。
“户外嗤嗤笑不已。
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
媪嗔目日:有客在,咤咤叱叱,影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
媪日;“此王郎,汝姨子。
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
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
言之。
复笑,不可仰视。
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
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大笑,顾婢日:“视碧桃开末?"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
至门外,笑声始纵。
2、天真浪漫:这和婴宁自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养成了这种性格。
3、勇敢:婴宁敢说敢笑天真烂漫,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扫封建闺阁女子形象。
婴宁“隐于笑”的深层解读
婴宁“隐于笑”的深层解读2019-10-26【摘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学短篇⼩说的⾼峰,作者塑造了许多性格丰满的光辉形象,婴宁就是其塑造的众多形象中⽐较突出的⼀个。
婴宁爱笑的性格在其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隐于笑”中的深层性格也得以充分体现。
本⽂通过笑中隐智、痴中带真、笑中含讽、笑中现善、笑中隐悲等五个⽅⾯予以深刻的分析,在笑得帷幕后,隐藏着⼀个聪明,勤劳,知礼,思虑缜密⽽⼜具有深沉的感情的婴宁,作者通过缜密的构思,塑造了⾎⾁饱满的婴宁形象,是中国短篇⼩说发展史上的“性格⼩说”的先驱。
【关键词】《聊斋志异》;婴宁;婴宁形象;隐于笑《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学短篇⼩说的⾼峰,作者蒲松龄在⼴泛收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许多性格丰满的光辉形象,婴宁就是其塑造的众多形象中⽐较突出的⼀个。
她⽣活在⼀个“乱⼭合沓,空翠爽肌”的⼩⼭村⾥,嗜花爱笑,天真⽆邪成为其性格特征的表现,但在其纯洁烂漫的表⾯背后⼜含有⽆限深情。
婴宁为狐母所⽣,⿁母所养育,从⼩⽣活在⼀个世外桃源式的⼭村中,不受世间教化和尘事繁俗的束缚,她崇尚⾃由,天真活泼,思想清明澄澈,爱花,爱笑,是健康的使者,是⽣机的象征,以⾄于作者都亲切的称之为“我婴宁”。
笑是表现其性格特征的主要⼿段之⼀,她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繁规的束缚,不守“⾏莫回头,语莫掀唇,出必掩⾯,窥必藏形” [1] (卷⼀)等闺门旧俗,⽽是尽情舒展其天性,以千姿百态的笑展⽰在吐着⾯前。
因⽽把握其性格特点的关键也就是作者所谓的“隐于笑”,婴宁作为《聊斋志异》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之⼀,是情与智⾼度统⼀的⼥性形象。
明伦认为“此篇以笑字⽴胎,⽽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即处处以花映带之。
”因此,在表现其主要性格特征的花与笑中,在其给⼈整⽇“孜孜憨笑,似全⽆⼼肝者”的表⾯印象下,作者却强调“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即笑中隐藏其性格特点。
作者对婴宁爱笑,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婴宁⼈未到笑声先闻,在相见过程中,她时⽽“嗤笑不已”,时⽽“笑不可遏”,受到母亲斥责后“忍笑⽽⽴”,但转瞬“复笑不可仰俯”,这⼀系列关于笑的描写,声态并作,使婴宁爱笑的性格得到了最为集中的表现,⽽“隐于笑”中的深层性格也得以充分体现。
《婴宁》译文
《婴宁》译文【译文1】王子服,是莒县罗店人。
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
母亲十分疼爱他,平时不许他到荒郊野外去游玩。
和萧家的女儿订了婚,还没嫁过来姑娘就去世了,所以他还没有娶亲。
【译文2】正值上元节(元宵节)这天,舅舅的儿子吴生邀他一块出去游览。
刚到村外,舅舅家里来了个仆人,把吴生叫走了。
王子服看见游玩的女子很多,便乘着兴致独自游逛。
有个姑娘带着婢女,手里捏着-枝梅花,容貌绝世,笑容满面。
王生看得目不转睛,竟然忘记了男女间的避讳。
姑娘走过去几步,回头对婢女说:“这小伙子两眼发光,像个贼!”将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径自走了。
王生捡起那枝花,心里十分怅惘,像丢了魂似的,闷闷不乐地走回来。
【译文3】到了家,把梅花藏在枕头底下,耷拉着头躺下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很是担忧,请人祭祀求神,驱邪赶鬼,他的病却更加沉重,身体很快地消瘦下去了。
请医生为他诊治,让他服药使他出汗让体内的邪毒发散出来,他却变得神情恍惚,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
母亲关切地问他怎么得的病,他只是沉默着不回答。
刚好吴生来了,就嘱咐他私下问问。
吴生到了床前,王子服一看见他就流下眼泪。
吴生坐在床边安慰劝解了一番,慢慢地问起他得病的原因。
王生把实情都告诉他,并且恳求他想办法。
吴生笑着说:“你也实在太傻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实现呢?我一定替你去查问。
在野外徒步游玩,必定不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如果她还没有许配别人,这门]亲事定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多花些彩礼,估计也一定会应允。
只要你病痊愈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王子服听了,不觉露出了笑容。
吴生出来告诉了姑母,寻访那女子的住处。
但是到处都探听访查过了,也没有一点踪迹和头绪。
母亲十分发愁,.又想不出什么办法。
然而自从吴生走后,王子服变得面容开朗,也开始吃下点东西了。
【译文4】过了几天,吴生又来探望。
王生问他事情办得怎样。
吴生骗他说:“已经打听到了。
我以为是谁家的人呢,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也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未订婚。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笑如风铃的婴宁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笑如风铃的婴宁婴宁,嘤咛也。
也就是纯净如风铃的笑声。
《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婴宁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里最会笑,笑得最美的女性形象。
花好月圆,谁来伴穷困潦倒的书生?做一个桃花般的春梦如何?狐鬼花妖如梦境,几分温存,几分缠绵,满足在一个朦朦胧胧的梦幻中,醒来有了一种精神的慰藉。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大都对婴宁印象极深。
未见其人,先听笑声。
那个看似憨憨的、傻傻的笑痴,实则是大智若愚之辈,憨气里透着慧根。
笑是一种迷人的语言,就如一剂麻醉药,让人神魂颠倒。
迷死人不偿命,正如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
婴宁的笑勾走了几人的魂魄,那只有崇拜者心知肚明。
婴宁一出场就笑靥如花,如风铃一般让人心悦诚服。
笑声清脆、欢快。
她轻轻地把手中的梅花抛地。
梅花落地,一世的情缘升起。
王子服的白天黑夜都是一片笑声,满脑子的婴宁,翻滚在心头,不能释怀。
一次偶遇,让这个七尺男儿,茶饭不思,思念着了魔一般的疯长。
相思比梦长的日子,实在是难捱,一场相思病悄然而至。
试想婴宁的笑声若没有倾国倾城的威力,怎能穿透王子服的五脏六腑。
那个年代,只要家庭好一点,想娶几房太太,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婴宁灿若朝霞的笑一直深映在他的心间,这王子服发誓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非婴宁不娶。
这就是一见钟情的魅力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一对好姻缘在彼此的欣赏中拉开了帷幕。
深山出俊鸟,青山翠竹,悬泉飞瀑,鸟语花香,烟雨迷蒙的山野荒郊生活,孕育了婴宁不识人间烟火的纯洁心灵。
尘世的功名利禄,人世的勾心斗角,她是闻所未闻。
她是自然的、干净的一狐仙,她的心灵如深涧的泉水般纯净,她的笑声如山间的云雀样无忧无虑。
婴宁的迷人在于她的完美。
外表如花,内表纯美。
《聊斋志异》里的婴宁怎一个笑字了得!她曾"笑容可掬"、"含笑捻花"、"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狂笑欲堕"、"笑又作,倚树不能行"、"孜孜憨笑" 、"浓笑不顾",书中字里行间有笑声流动,笑声就如一串风铃,走到哪里,都要摇出一串清脆悦耳的响声,回荡在人的耳边,久久缠绵到梦里,甜在人的心里。
聊斋志异——论婴宁的笑
亦花亦狐笑人生——《婴宁》浅析《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里面有很多故事是以狐狸精为女主角的。
在作者的笔下“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鲁迅全集》第九卷),可见作者对狐狸精自有偏爱。
众多色彩缤纷、仪态万千的艺术形象, 显示出其作品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其中《婴宁》一篇中的笑女婴宁便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狐女。
婴宁是一个狐狸精与人所生的狐女,她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爱笑。
为了使婴宁形象鲜明感人,作者抓住了婴宁爱笑的典型特征进行反复的描写,从而塑造出了一个仪态万千,性格复杂的典型狐女形象。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段名言, 大意是未出嫁的女儿是颗宝珠, 出了嫁的女儿就变成了死珠,再老些竟成了鱼眼睛, 连珠子都算不上了。
这段名言可与另两段名言结合着理解。
其一: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 我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其二:“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 须眉男儿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贾宝玉对女儿推崇备至, 然其珍爱的女儿多是未嫁之女, “无价之宝珠”应是贾府中那些未嫁的姑娘和丫头们, “竹篱茅舍自甘心”的李纨应属于“死珠”之列,而“鱼眼睛”当指那些骂骂咧咧的老婆子们。
宝玉的这段话道出的不仅是女性容颜不断衰老的自然历程, 更是女性纯洁之性灵一步步丧失的可悲过程。
《聊斋志异·婴宁》篇中的婴宁从初始的“笑容可掬”到终尾“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的逆转故事, 正是婴宁的纯洁性情不断遭世俗侵袭的渐进过程。
婴宁可说是“美”的代言和化身。
这种美首先体现在其惊鸿照影的外表之美先看看她的出场,书中写道“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这里作者不仅借梅花来衬托出婴宁的外在美,而且更巧妙地是作者借她的笑声来展现婴宁的内在美。
一个清纯可爱的少女婴宁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其次体现在其居住环境之美: “乱山合沓,空翠爽肌, 寂无人行” , “门前皆丝柳 , 墙内桃杏犹繁 , 间以修竹”,“门内白石砌路, 夹道红花片片坠街上; 曲折而西, 又启一关, 豆蓬花架满庭中。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翻译
聊斋志异《婴宁》原文翻译《婴宁》的译文:王子服,莒县罗店人。
父亲很早就死去。
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
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
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
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
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
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
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
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
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
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
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
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
身体很快消瘦下去。
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
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
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
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
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
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
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
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
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
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
”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
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
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
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
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
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
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
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
”王生高兴的神色充满眉宇间,问吴生说:“住在什么地方?”吴生哄骗说:“住在西南山中,距这里大约三十余里。
从婴宁的“笑”看道家思想对《婴宁》篇的影响
从婴宁的“笑”看道家思想对《婴宁》篇的影响作者:朱春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3期摘 ;要:“笑”是婴宁最大的特征,然而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会发现其“笑”不仅仅是天性使然,还隐藏了智慧在其中,而从其“嬉不知愁”到“竟不复笑”之转变,更可见道家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婴宁;笑;道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3-0-01《婴宁》篇的命名出自于《庄子》,其《大宗师》篇有言:“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其名为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这是《庄子》对其直接影响的一个表现。
而纵观全文则会发现,以“笑”为线索,整篇文章都有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一、“笑”是婴宁的天性使然整篇小说似乎都充满了婴宁的笑声,初遇王子服,她“笑容可掬”;王子服访西南山,她“含笑撚花而入”;甚至成婚时,她也“笑极不能俯仰”。
笑是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人性的正常表现,但封建社会要求女子笑不露齿,更不能放声大笑。
而婴宁却不予理会,依从心性纯真而笑。
恰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也提出:“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
”(《庄子·骈拇》)两者都主张遵从自然的方式来自由运行。
而这一自然天性,蒲松龄就将其充分发挥在婴宁身上,她肆意地笑,甚至“笑不可遏”、“狂笑欲堕”,我们不但没有觉得有失礼教,反而感到一种清新自然之美,这是道家思想带给蒲松龄也是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隐智于笑但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其“笑”不仅是天性,还有更深层的意蕴。
先是其“笑”之“痴”,如王子服对她表示爱慕时,她颇为不解。
而当王子服更明确表达:“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我所谓爱……乃夫妻之爱”,并说明要“夜共枕席耳”时,她则更为呆痴,说自己“不惯与生人睡。
”并且,西人子见之,对其有意,她却不知,仍“不避而笑”。
对男女之情全然不知,由此可见其痴之甚。
聊斋志异婴宁赏析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婴宁》一文中,描写婴宁的形象十分生动,也隐隐吐露着作者的心意。
婴宁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文中用“笑”来刻画其天真烂漫共26处.出游时“笑容可掬”,见有人挑逗她时是“笑语自去”在园内是“含笑捻花”,见客人时是“笑不可揭”,下树时是“且下且笑”,行婚礼时是“笑极”.与王子服正是初见时的婴宁是这样的: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象?”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生曰:“小于甥一岁.”曰:“阿甥已十七矣,得非庚午属马者耶?”生首应之.又问:“甥妇阿谁?”答曰:“无之.”曰:“如甥才貌,何十七岁犹未聘?婴宁亦无姑家,极相匹敌.惜有内亲之嫌.”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似乎这样频频的笑在众人眼中是痴,可她真的痴傻吗?如若她真的痴傻作者也不会如此偏好她了吧。
不似小倩的鬼魅,如一颗明珠般存于世间,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
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媚”的性格,而且着力描出了那山中“笑矣乎”生活的环境。
她诞生在比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要美艳的园圃之中。
园外“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园内“细草铺毡、杨花糁径”。
蒲松龄《婴宁》教学要点解析
蒲松龄《婴宁》教学要点解析1、作家作品简介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
《聊斋志异》,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2、作品分析《婴宁》是《聊斋志异》中最为优秀的篇章之一。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可爱的狐女形象,最美的要数婴宁。
他称这女孩儿是“我婴宁”,口吻之亲密真像是称呼自己的女儿。
文章内容层次分析第一部分从开篇到“怏怏遂返”,初见婴宁;第二部分从“至家”到“惟日盼吴”,思念婴宁;第三部分从“伶仃独步”到“犹依稀倚门北望也”,重见婴宁;第四部分从“抵家”到“然竟日未尝有戚容”,婚后婴宁;第五部分从“一夕”到“亦大有母风云”,婴宁来历与结局;第六部分即最末一段,作者议论。
结构解析开端:上元邂逅(1--4),遇美女,王子服相思成疾。
发展:山中恋情(5--9),寻婴宁,王子服巧遇姨亲。
高潮、结局:喜结连理(10--14),娶美女,婴宁性格改变。
作者评论:(15),强调“孜孜憨笑”不染尘埃。
小说的几条线索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王子服:遇婴宁——想婴宁——寻婴宁——重见婴宁——带回婴宁——娶婴宁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及特点自然环境:第一:清幽的山中、修雅的茅舍(外部)第二:别致的庭院、洁泽的居室(内部)第三:绚烂的花朵、优美的后园(后园)作用:一、为主人公婴宁提供了一个自由自在、美好清雅的生活世界。
二、更好的衬托出婴宁纯真自然的性格。
三、反衬出现实世界的黑暗,体现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3、人物分析婴宁的形象(1)爱花,突出其形象美鲜花配美人,美丽清新(2)爱笑,突出其心灵美爽朗率真,天真烂漫,纯真可爱.不受礼法约束。
婴宁最大的特点是“笑”,用笑声塑性格。
婴宁“笑”表层意义:无时无地地笑,千姿百态的笑;深层意义:表现了主人公痴憨,不解人情,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
自然天性是婴宁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婴宁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颂与向往。
婴宁的原文及翻译
婴宁的原文及翻译婴宁的原文及翻译《婴宁》是清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卷二,约康熙十八年(1679)初步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婴宁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
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秘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
而探访既穷,并无踪迹。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生问所谋。
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之女,即君姨妹,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枯,未便雕落,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浅析《婴宁》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浅析《婴宁》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魅的形象,有浓厚的人情味,各具姿态,在这些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婴宁,一位最爱笑的奇女子。
她敢说敢笑,天真烂漫,亦憨亦黠,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人物的性格包含着后天环境的作用,而婴宁的人物性格内涵中则寄托了蒲松龄对人间悲剧、人的生存困境等终极命题的思索。
婴宁人物的魅力正在于其性格的明晰而又模糊,现实而又高远。
一、爱花的婴宁文中婴宁第一次出场,只见她“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再次出场是“执杏花一朵”,见到王子服后是“含笑拈花而入”。
婴宁的住处,“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豆棚花架满庭中”。
和王子服成亲以后,“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更加相映成趣的是,蒲松龄在文中特地为婴宁设置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
其居所离城三十多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门前皆丝柳。
墙外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花已经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爱花象征着她的心灵美,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文学理论认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内涵以及整个文本所致力表现的人物性格和审美意蕴。
古人爱花,花本身就象征了女子的美好,而婴宁的爱花,相比之下内涵更加丰富:爱花的婴宁多了一丝追求的意味,是对美好的品德、高尚的人格等的追求。
二、爱笑的婴宁纵观古典小说,没有一篇能把少女的笑写得那么美,那么多姿多彩。
婴宁是笑得最美的少女。
《婴宁》全文四千字,涉及到“笑”竟然达到四十处之多。
含笑、隐笑、嗤笑、可笑、复笑、纵笑、狂笑、微笑、憨笑、忍笑、浓笑……真是笑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婴宁是笑着出场的,“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使书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婴宁看到书生的呆状,笑吟吟地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遂“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
《聊斋志异》之《婴宁》赏析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蒲家庄人,出身与"书香"家庭。
父亲蒲磐科举不遂,后经商致富。
但到蒲松龄尚年时家境渐趋衰落,生活一比较困苦。
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
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
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
四年后,蒲松龄去世。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从二十多岁时开始《聊斋志异》的创作,四十岁左右初集成帙,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
这部书花费了蒲松龄的毕生心血,包含了他对黑暗世界的全部认识和体会。
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科书,代表了蒲松龄的最高文学成就。
如果把《聊斋志异》比作我国古文小说之桂冠,《婴宁》则是这顶璀璨桂冠上的明珠。
《聊斋志异》所塑造的流光溢彩的绝妙女子当中,婴宁以其真、纯、自然之美卓然独立。
我认为婴宁是个很憨、很可爱的狐女,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笑声。
看似是没有心肺的人,可是墙角一戏却可以看出她机灵得很,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婴宁的至孝精神,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就是《婴宁》所要表达的主旨。
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
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
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
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小说开头只用“容华绝代”来概括,并没有具体描写婴宁的美貌,而是通过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寻找等细节,从侧面来描写,衬托出婴宁的沉鱼落雁、钩人心魄的美貌,使人感到呼之欲出。
王子服初遇婴宁,在婴宁美貌之前,如醉如痴,忘记男女之别“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婴宁离开后,他“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恹恹而行”,达到失魂落魄的地步;回到家里,因思念婴宁,茶饭不思“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被其表兄哄骗得知婴宁消息后,“喜溢眉宇”、“饮食渐加”;久不得婴宁消息,他又把玩婴宁遗弃的梅花,睹物思人,陷入无限思念中,难以忘怀。
《婴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婴宁原文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
绝惠,十四入泮,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zhi郊野。
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
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
方至村外,舅家有仆来,招吴去。
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遨。
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
女过去数武,顾婢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
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
不语亦不食。
母忧之。
醮禳益剧,肌革锐减。
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
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
适吴生来,嘱密诘之。
吴至榻前,生见之小下。
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
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
吴笑曰:“君意亦复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
徒步于野,必非世家。
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
但得痊瘳,成事在我。
”生闻之,不觉解颐。
吴出告母,物色女子居里,而近代访既穷,并无踪绪。
母大忧,无所为计。
然自吴去后,颜顿开,食亦略进。
数日,吴复来。
生问所谋,吴绐之曰:“已得之矣。
我以为谁何人,乃我姑氏子,即君姨妹行,今尚待聘。
虽内戚有婚姻之嫌,实告之,无不谐者。
”生喜溢眉宇,问:“居何里?”吴诡曰:“西南山中,去此可三十余里。
”生又付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生由是饮食渐加,日就平复。
探视枕底,花虽柘,未便雕落。
凝思把玩,如见其人。
怪吴不至,折柬招之。
吴支托不肯赴招。
生恚怒,悒悒不欢。
母虑其复病,急为议姻。
略与商榷,辄摇首不愿,惟日盼吴。
吴迄无耗,益怨恨之。
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怀梅袖中,负气自往,而家人不知也。
伶仃独步,无可问程,但望南山行去。
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
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
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意其园亭,不敢遽入。
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据坐少憩。
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
“笑”看憨黠同体美婴宁
婴宁善笑与爱花性格特征解析
婴宁善笑与爱花性格特征解析作者:陈会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4期摘要: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的花精树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善笑爱花的狐女婴宁。
婴宁天生善笑爱笑,笑得无拘无束、千姿百态;婴宁爱花成癖,所居之处“无非花者”。
婴宁的天真烂漫、纯洁美丽、肆意言笑,不受礼教束缚,大胆追求爱情,均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但更令读者感慨深思的,则是封建礼法影响之下婴宁由笑到不笑的改变。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作者简介:陈会丽(1971-),女,河南西平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4-0-01蒲松龄不朽名作《聊斋志异》通过赋予花妖狐魅以人类的情感,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子形象。
其中,狐女婴宁的形象独具特色,其善笑爱笑的行为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其爱花成痴的性格特点更令读者难以忘怀。
蒲松龄一生熟读经书却始终科举不第,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介文人,他对封建礼教的腐朽性及其对封建女子的毒害体会更深。
婴宁善笑爱花,敢笑敢为,天真无邪,不受任何封建教条的束缚;她对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爱情生活大胆追求,毫不做作。
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完全不符合封建卫道士心目中封建淑女的标准,可以说,蒲松龄笔下的婴宁形象是对封建礼教束缚下淑女形象的完全颠覆。
因此,婴宁这一文学艺术形象的塑造,令人耳目一新;善笑爱花婴宁形象的出现,令读者感觉如入福地洞天,如登仙界,如进梦乡,别有一番境界。
一、婴宁善笑爱笑,她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婴宁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一样纯洁天真,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
她善笑爱笑,她的笑无拘无束,千姿百态。
不言不语之时,她时时“笑容可掬”;遭陌生男子王子服注视之时,笑语之后自去;鬼母让婢女小荣唤其出来见过姨兄,则“嗤嗤笑不已”;被婢女推入屋门时,则“掩其口,笑不可遏”;当王生问其“年几何矣”,则笑不可仰视;当婢女语“(王生)目灼灼,贼腔未改”之时,则大笑;笑掩口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在树上玩耍之时,见王生到来仰视自己,则“狂笑欲堕”;下树之时,也笑不可止;下树及地之时失手摔倒,王生扶之,“阴捘其腕”,婴宁“笑又作”,且“倚树不能行,良久(笑)乃罢”;当王生急目瞪之不该对母亲说“共枕席”之类的私房话时,婴宁则微笑着不以为然;当鬼母让其与王生同归时,则“笑至”;返王家后,但满室“吃吃”,皆为婴宁笑声;王母入室,婴宁犹“浓笑不顾”;在行新妇礼时,因其笑极不可俯仰,也只好作罢;当王母忧怒之时,只需婴宁一笑即解。
婴宁隐于笑的深层解读
婴宁隐于笑的深层解读
婴宁隐于笑的深层解读
“婴宁隐于笑”是一句古老的中国谚语,它突出了婴儿的独特性格,代表了对婴儿和幼儿的尊重和敬意。
这个谚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有机统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持久热爱。
英文“婴宁隐于笑”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最常见的意思是,一个
婴儿可能微笑,但内心如此的安静,以至于旁人无法察觉。
比喻婴儿
有着崇高的思想性,可以自我静心,无关尘嚣与情绪波动,获得清贫
者的真空宁静,改变自身状态,超越人类创造的生活系统,运行真空
奥义。
另一方面,“婴宁隐于笑”也启发着我们,世界不属于我们,应
该去拥抱新生命,学习婴儿的谦卑、美好、勤奋和戒骄戒躁。
因为婴
儿象征着未知世界的机遇和希望,他们会教会我们无畏开放,不断地
探索,用心倾听和领悟,给我们以新的想法和力量,去追逐自己真实
的梦想。
此外,这句古老的中国谚语还提醒人们注意珍惜家庭所有的成员,尤其是婴儿。
婴儿作为家庭的未来,应当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培养,才
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均衡发展,以及良好的品格形象,建立和谐
的家庭,传递爱和光明。
总之,“婴宁隐于笑”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也是一
句带有深刻蕴义的古老谚语,它提醒我们保持对婴儿的尊重和珍爱,
给他们一片真实世界,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创造美好家庭的
精神氛围。
婴宁笑的音容姿态1000字
婴宁笑的音容姿态1000字
婴宁是一个可爱的宝宝,他的笑容总是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每当他微笑时,他的眼睛会弯成两个弯月亮,眼角处的小皱纹也跟着出现,让人忍不住想去捏一下他的小脸蛋。
婴宁的笑声也是非常可爱的,他的喉咙发出的声音像是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叫,是那么的清脆悦耳。
每当他笑得特别开心时,他的身体也会随之颤抖,就像是一个小丑在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婴宁的笑容总是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他的笑容是那么单纯和真诚。
他的笑容让人忘记了一切烦恼和不开心的事情,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婴宁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他的微笑是那么的天真和无邪,让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拥有的纯真和善良。
婴宁的笑容是如此的美好和动人,它让人感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和追求的东西。
他的笑容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它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婴宁的微笑常常会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的速度。
他的笑容是那样的珍贵和难忘,让人永远不会忘记。
婴宁的微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让人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它是
一份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婴宁的笑容是那样的美好和动人,它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和幸福,它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婴宁的笑容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它是一份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宝贵的礼物,一起享受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宁的笑
婴宁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
文中用“笑”来刻画其天真烂漫共26处。
出游时“笑容可掬”,见有人挑逗她时是“笑语自去”在园内是“含笑捻花”,见客人时是“笑不可揭”,下树时是“且下且笑”,行婚礼时是“笑极”。
也许,在许多人的眼中,婴宁的笑已被归入了傻大妞的行为表现当中。
那么,婴宁到底傻不傻呢?实际上婴宁不傻。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婴宁一露面,捻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她看到王子服对自己一个劲地盯着看,笑吟吟地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
”却大大方方地把花丢到地上,跟丫鬟有说有笑的走了。
婴宁说的“贼”不是“小偷”,是淄川方言,淄川人叫心爱的小男孩是“小狼贼”。
婴宁似乎无意的丢花,其实是丢的是爱情信物。
婴宁再露面,执杏花一朵,她爬到树上摘花,看到王子服,哈哈大笑,差点儿从树下掉下来。
王子服拿出珍藏的花给婴宁看,婴宁说:“枯矣,何留之?”王子服说,他保存花是为“相爱不忘”,婴宁说:这好办啊,等你走的时候,让老奴把园中花折一巨捆负送之。
王子服说:我非爱花,爱捻花之人,并进一步表白,这种爱不是亲戚间的爱,而是夫妻间的爱。
婴宁问:“有以异乎?”夫妻之爱和亲戚之爱有什么区别呀?王子服回答:“夜共枕席耳。
”婴宁低头寻思许久,回答:“我不惯与生人睡。
”婴宁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表面看,她憨极了,简直是个傻大妞,实际上她假装不懂王子服的爱情表白,是为了让他把爱情表达得更热烈,更赤诚。
她说折一巨捆负送之,就是让王子服进一步把爱捻花之人的话说出来,婴宁还把“大哥欲我共寝”这句话,当着王子服的面说给母亲听,吓得王子服魂飞天外。
其实,她说“大哥欲我共寝”的话时,丫鬟出去了,而她母亲是个聋子!听到这个话而且着急得不得了的,只不过是王子服。
婴宁是在跟王子服进行妙趣横生的爱情逗乐,想看看王子服窘迫难当的可爱样子,让王子服把爱情表白得更炽热一点。
所以我们说,在婴宁极其憨直的外表下,实际掩藏的是一颗及其聪慧的心。
那么,婴宁为什么如此爱笑呢?这就要从婴宁生活的内外环境说起了。
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婴宁生活所处的自然环境。
婴宁从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谷之中。
那里山峦起伏却寂无人行。
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如婴宁般美丽;洁净的空气,朴素的摆设如婴宁般无邪。
由于这是一个世外桃源,所以没有礼教的熏染,也没有世俗风气的浸浊。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女,不懂人情事故,只有自然与清纯。
这时的婴宁是自由的,她那爱美爱笑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伸张。
当然,在我过的文学作品宝库中,在如此绿色环保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女性形象并非是绝无仅有的。
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城》中的翠翠,汪曾祺《受戒》中的小英子,不都是纯朴的自然环境影响下而形成的典型女性形象?
再看她的内部环境。
也就是作为自身主体的内在条件。
在那个受封建礼教的枷锁牢牢束缚的时代,现实世界中的少女永远也无法像狐女那样去寻找自己的爱恋者。
假如婴宁,作为一个闺中少女,逢人就笑,在户外“哧哧笑不已”,在树上“狂笑欲坠”,笑得“不能自止”,笑得“不可仰视”,甚至笑掉了自己的婚礼,这种行为岂能为世人所容?然而婴宁是狐,那么一切都可以原谅,一切都可以通过,封建礼教对于她而言,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然而,在《婴宁》浪漫故事的背后,有一个现实主义的背景。
作者丛来也没有忘记现实,婴宁最终被王子服带入了现实社会,并且始不复笑,笑是人的本性,天赋性情,竟为世俗所禁锢,这无异于失去了精神与灵魂。
这种不笑看似一种成
熟,其实是人性之花的凋谢。
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最可恶的是莫过于一个才女成为少奶奶。
”婴宁出嫁是一个悲剧,她的婚姻代表她从世外走入尘世,一个可爱的美丽的女孩儿成为人妇,成为只知相夫教子男性的附庸。
于是她的性情,梦想也就随之而泯灭了。
蒲松龄希望人性完美,期盼人性复归,以便实现人性的重建。
这种愿望不仅可以理解,而且令人钦敬。
他试图以鬼、狐、仙去改造世人的灵魂,劝说人们远离污浊的现实, 即使身不能远离,心也要远离,以此摆脱现实给人们所带来的压抑、屈辱和烦恼。
当然,这是种乌托邦似的幻想,但不能嘲笑这种幻想;如果你嘲笑了,说明你已在现实中沉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