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卫生法律法规常识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常识题库一、概述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

而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法律常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事业单位法律常识题目,供大家参考。

二、题目练习1. 职业病防治法施行的目的是什么?答:职业病防治法的施行目的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2. 关于劳动合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B. 劳动合同一般包括用人单位名称、用人单位地址、劳动者姓名、劳动者性别等基本内容;C.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条件一般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D. 劳动合同中不得规定劳动者应当承担的违法责任。

答:选C。

3. 下列关于用人单位应履行的健康管理职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人单位应当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B. 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依法向其支付工资、医疗费和护理费等;C.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指定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D. 用人单位不需要为劳动者组织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答:选D。

4. 下列关于劳动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中,正确的是?A. 投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B.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应在每个班组、车间、部门及用人单位、相关部门等做出明确规定;C. 采用本公司的防护用品可以替代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防护用品;D. 未经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不得擅自改变工作任务及工作方式。

答:选A、B、D。

5. 下列关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产事故发生后,应当先对人员进行抢救,待抢救结束后再处理事故原因;B. 生产安全事故中涉及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超过一定标准的,当事人应当在24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C.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救援预案进行救援;D.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做好安全生产数据的处理,包括断电等措施。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法律法规正文开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范卫生工作,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卫生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提高保健、抢救、诊疗和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二章公共卫生第五条国家支持和组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采取预防为主、综合干预、应急处理等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第六条国家鼓励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环境治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卫生监测和卫生宣传等公共卫生服务。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履行和工作协调,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第八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授权和规定,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认真处理卫生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九条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医疗卫生第十条国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得违反医疗纪律和伦理规范。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落实各项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优质医疗资源。

第四章药品和医疗器械第十四条国家实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制度,保障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国家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效果。

第十六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处方和购销等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第五章卫生监督第十七条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助理机构,担负卫生监督和监察责任。

第十八条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卫生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题库卫生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题库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篇卫生法律法规1.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CA.爆发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2.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其时间为CA.每3个月1次B.每6个月1次C.每12个月1次D.每18个月1次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4.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应DA.处以警告B.停产或停止营业C.吊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D.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5.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有下列哪项行为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十万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BA.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B.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照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C.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D.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未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6.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前已开业的单位应当DA.无需补办卫生许可证B.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C.重新办理营业执照D.经卫生防疫机构验收合格;补发"卫生许可证"7.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A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B.丢失放射性物质C.人员超剂量照射D.放射污染8.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C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9.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职度是C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B.考试上岗制度C.许可登记制度D."卫生许可证制度"10.有关食品错误的是CA.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属于食品B.食品也包括半成品C.食品原料不属于食品D.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11.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之一是DA.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D.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12.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中对非卫生技术人员CA.可以使用B.尽量不用C.不得使用D.在次要的科室可以使用13.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BA.立即抢救B.及时转诊C.继续观察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14.下列属于母婴保健法规定可以申请医学技术鉴定的是 CA.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有异议的B.对婚前卫生咨询有异议的C.对孕产期保健服务有异议的D.对医学指导意见有异议的15.用工单位招用流动人员多少人以上;就应对流动人员集中生活起居的场所及使用的物品定期消毒BA.100人B.200人C.300人D.400人16.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A.罚款B.吊销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C.民事赔偿D.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17.某县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医师胡某;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而且情节严重..该县卫生局应依法给予胡某的处理是CA.罚款B.警告C.取消执业资格D.降职降薪18.按照母婴保健法规定;必须经本人同意并签字;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字的手术或治疗项目是CA.产前检查、产前诊断B.产前检查、终止妊娠C.终止妊娠、结扎D.产前诊断、终止妊娠19.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20.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DA.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B.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C.科室全体医师讨论通过后实施D.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批准后实施21.医疗事故鉴定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A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D.高级人民法院22.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C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23.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24.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25.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B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26.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CA.麻醉药品B.精神药品C.进口药品D.医疗用毒性药27.医疗事故是指CA.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B.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C.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D.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28.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不包括 CA.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不在范围之内B.进行食品卫生监测、检验和技术指导C.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D.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取控制措施29.卫生行政复议;是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要做出行政复议裁决;该审查主要是CA.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B.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理C.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进行审理D.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不进行审理30.对于生产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的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应给予的处罚中;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 CA.责令停产;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并销毁B.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C.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千元以下罚款D.吊销卫生许可证31.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病分为AA.9大类100余种B.10大类50余种C.3大类35种D.9大类35余种32.某青年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因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察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四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青年BA.不能结婚B.应当暂缓结婚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D.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33.用人单位应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除了DA.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D.只聘请临时工34.生育过严重缺陷患儿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夫妻双方应到以下哪一部门接受医学检查AA.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B.省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C.当地卫生所D.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35.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A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36.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指导的是AA.性卫生知识教育B.遗传病诊察C.传染病诊察D.心理健康指导37.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D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C.严重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D.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38.那类消毒产品可以生产销售AA.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B.没有产品备案凭证的C.没有卫生许可批件的D.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3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符合要求的是C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高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不分C.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D.工具、用具等设施只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健康的要求40.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施行日期是BA.1999年10月1日B.1998年10月1日C.1997年12月29日D.1998年12月29日41.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要求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将以下项目悬挂于明显处;除了B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诊疗医生C.诊疗科目D.收费标准42.下列哪种人群不能注册执业护士DA.无完全民事能力者B.色盲C.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的D.以上都是43.医师经执业注册后CA.只准从事医疗业务B.只准从事预防业务C.可以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D.可以重新申请医师执业注册44.医疗事故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违反CA.法律B.行政法规C.技术操作规程D.和院方的约定45.对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DA.允许申请注册B.重新注册登记C.试用半年D.允许继续执业46.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BA.1年B.2年C.3年D.4年47.医疗机构为死因不明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AA.只做是否死亡的诊断B.只做死亡原因的诊断C.可同时做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诊断D.既不能做是否死亡的诊断也不能做死亡原因的诊断48.学生甲从医学院口腔专业1999年6月毕业;因对所分配单位不满意;便在7月28日向当地区卫生局申请个体行医;当即答复不准..未准该申请是因为甲应AA.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B.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C.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一年D.毕业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三年49.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或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以下证明文件;除了DA.疾病诊断书B.死产证明书C.死亡证明书D.医疗纠纷分析证言50.由卫生部门予以取缔的是AA.非法从事护理工作的B.非法获得执业证书的C.在执业中违反医疗护理规章的D.在执业中违反技术规范的51.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错误的是BA.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B.临时参加工作的不需要健康证明C.患有伤寒、痢疾的病人不得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D.每年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53.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BA.鼠疫、霍乱和炭疽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54.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投放市场前应向哪个部门备案A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公安部门C.省级工商管理部门D.卫生部55.以下不是禁止生产的食品是AA.未经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批准而生产的食品B.掺假、掺杂、伪造;影响食品营养、卫生的C.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样感官性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D.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做食品的56.不得出现在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中的内容有BA.价格便宜B.有医疗作用C.明星代言D.进口或民族产业57.下列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要求的是 DA.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可将手洗净后拿取B.为保证干净;可用高毒性的洗涤剂、消毒剂C.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混放D.餐具、炊具合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58.有关职业卫生培训;正确的是BA.用人单位负责人无需接受职业卫生培训B.劳动者上岗前应进行职业病卫生培训C.劳动者上岗后无需进行培训D.劳动者没有主动履行职业病卫生培训的义务59.城乡集市贸易的卫生管理工作应由哪一部门负责CA.卫生防疫站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60.学校哪项措施不符合卫生工作要求CA.不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B.定期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学生进行体格检查C.对男女同学一视同仁D.普通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62.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构成犯罪的AA.给予刑事处罚B.开除C.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D.责令暂停执业活动3~6个月63.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B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64.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D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65.下列哪项不属于食品卫生法对食品提出的要求BA.食品应当无毒无害B.食品中不应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C.各种时食品应当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D.食品应当具有香颖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66.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C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67.我国卫生法的体系组成部分有DA.传染病防治法规和职业病防治法规B.医疗保健服务法规和职业与公共场所监督法规C.公共卫生法规和医疗保健服务法规D.公共卫生法规、医疗保健服务法规和中医药法律、法规6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布和实施的时间为DA.1982年10月30日B.1987年10月30日C.1994年10月30日D.1995年10月30日69.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什么BA.疾病与血型的关系B.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C.血液传播性疾病的症状D.血液的采集与保存70.某乡卫生院医生甲在实行阑尾手术时;误将结肠切断;因条件差;急将患者送往县医院..因延误了时机;县医院医生乙在助手配合下;也没处理好;最终造成永久造瘘;该结果是BA.医生甲的医疗差错B.医生甲的医疗事故C.医生乙的医疗差错D.医生乙的医疗事故71.卫生防疫机构对公共场所得卫生监督职责有DA.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测和卫生技术指导B.监督从业人员的健康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宣纸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D.以上都是72.公共场所的特点不包括BA.公共性B.开放性C.流动性D.固定性73.职业病的报告制度内容有BA.用人单位和医疗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B.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C.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的;不应告诉劳动者本人D.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80%有用人单位承担74.有下列哪一情形的;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和备案凭证的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DA.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真实性受到质疑的B.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C.产品宣传内容、标签含说明书受到质疑的D.以上都是75.消毒服务机构应接受哪个部门的监督AA.当地卫生行政部门B.当地工商部门C.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D.上一级工商部门76.职业卫生培训不包括DA.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B.劳动者应进行上岗前;岗位上的职业病卫生培训C.劳动者有主动履行职业病卫生培训的法定义务D.医生都应接受职业病卫生培训77.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母婴保健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DA.做产前诊断B.做医学技术鉴定C.做终止妊娠D.做胎儿性别鉴定78.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母婴保健指导服务的是AA.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B.对产妇提供营养方面的咨询和指导C.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D.为新生儿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79.医生甲在为一孕妇检查高血压原因时;怀疑胎儿可能有先天缺陷..患者的高血压缓解后再没有就诊..该患者后生育一畸形儿..医生在怀疑有先天缺陷时 DA.可以不诊察B.患者有要求时给诊察C.患者有要求时给产前诊断D.应当进行产前诊断80.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内容包括DA.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B.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C.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D.孕产妇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母婴保健指导81.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按假药论处的下列药品中不包括DA.变质的B.被污染的C.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D.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82.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给患者造成损害的DA.吊销其执业证书B.追究刑事责任C.罚款D.承担赔偿责任83.受理执业医师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应当准予注册的;准予注册期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DA.7日内B.10日内C.15日内D.30日内84.护士注册的条件包括DA.专业条件B.身体条件C.品行条件D.以上都是85.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除了BA.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B.可以部分在市场销售C.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D.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86.患者要求术前自身贮血和术野自身血回输时;输血科医生的职责是AA.采血和贮血B.输血C.向患者说明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D.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87.亲友互助献血;在输血科填写登记表后应如何CA.护士负责采血B.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C.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无偿献血D.经治医师负责采血和贮血88.因医疗事故赔偿被抚养人生活费时;正确的是AA.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岁B.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30年C.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20年D.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0年89.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不包括DA.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当时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的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本医疗单位负责人报告B.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位;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有关的各种原始资料..C.医疗单位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D.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都必须进行尸检..应在患者死亡24小时以内进行..90.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适用于DA.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B.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专业医务人员C.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医疗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D.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9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遂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后由谁核准签字AA.主治医师B.其他医生C.院长D.护士长92.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时;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 BA.孕妇健康诊察B.胎儿发育诊察C.胎儿先天性缺陷诊断D.对孕妇进行遗传病诊察93.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时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BA.职业登记B.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D.重新登记94.以下情形中不予医师执业注册的是BA.受过刑事处罚的B.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三年的C.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D.受过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95.医疗机构的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违反条例的是DA.未将执业许可证、收费标准等悬挂于明显处所B.工作人员上岗未按规定佩戴标牌C.未按规定办理检验手续D.擅自增加医师人数96.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必须符合以下规定DA.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单采血浆站B.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C.由血站自主决定D.必须用于临床97.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的;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CA.半年B.1年C.2年D.3年98.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可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CA.工作人员未接受消毒技术培训B.未及时报告;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C.购进消毒产品未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D.一次性使用物品回收重新消毒使用99.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承担以下法律责任;除了AA.警告B.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C.对医师吊销执业证书D.给患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一、卫生法律法规概述卫生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维护公众健康、预防疾病和促进卫生保健事业发展而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

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爆发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卫生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知识点。

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机制,并规定了食品的安全标准、检验检疫制度等内容。

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细化和补充,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明确了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并制定了处罚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是针对食品和药品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用于保障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安全。

该法规定了食品药品的生产、流通、安全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防止和控制食品和药品造假、夹杂、欺诈等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三、环境卫生法律法规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基本环境保护法律,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该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责任和监督管理机制等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2. 垃圾管理条例垃圾管理条例是针对城市垃圾处理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用于规范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

该条例规定了居民、单位和相关管理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垃圾处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资源化利用。

3. 环境保健法环境保健法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等方面。

这些法规明确了环境监测、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要求,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四、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1.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保护公众免于传染病侵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传染病的预防、报告、隔离、治疗等方面的要求。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单选题1.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期限是()A.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B.1年以上2年以下C.6个月以上1年以下D.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E.2年以上3年以下参考答案:C2.某患者因医疗事故起诉某医院,该患者举什么证。

A.无需证明医院有过错B.必须证明医院有过错C.必须证明医师有过错D.必须证明自己无过错E.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3.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患者后,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对甲类传染病患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确诊前,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实施隔离治疗D.对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E.对拒绝隔离治疗的甲类传染病患者进行强制隔离参考答案:E4.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参考答案:A5.以下不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规则的是()A.积极救治B.根据患者要求出具医学证明C.积极报告和合法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D.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管理E.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参考答案:B6.卫生行政法规应由以下哪个机关制定和颁布的()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地方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E.国家卫计委参考答案:A7.医师中止执业活动二年以上,当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下列哪种手续()A.变更注册手续B.注销注册手续C.中止注册手续D.重新注册手续E.准予注册手续参考答案:D8.制定精神卫生法的目的有规范精神卫生服务.发展精神卫生事业以及()。

A.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B.规范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C.保障精神卫生医务人员权益D.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E.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参考答案:A9.当出现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情形,卫生监督机构可以()A.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限期改进,并罚款B.追究刑事责任C.罚款2000元D.停产停业E.吊销供水单位许可证参考答案:A10.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目的是()A.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B.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C.保护血液资源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11.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A.工商机关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D.公安机关E.行政机关可以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对其行政处罚参考答案:C12.张某是某市中医院的一名注册执业医师,具有处方权,现在他开具了以下处方,其中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是()A.在一张处方上开具了两名患者的用药B.处方上药品用法上写的是“自用”C.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开具在一张处方上D.在一张处方上开具了六种中成药E.患者年龄填写的是实足年龄参考答案:E13.黄某,2003年11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4年11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一)传染病的预防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卫生法学知识点归纳概要

卫生法学知识点归纳概要

卫生法学知识点概要一、名词解释1、卫生民事责任:指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卫生法律、法规造成的他人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构成要件:具有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方面有过错。

2、传染病:一般认为,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和人、动物与动物或者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3、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共分四级,一级甲等是死亡。

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或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5、医患合同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就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医疗费用支付所订立的合同。

在医患合同关系中,医方的主要义务就是提供医疗服务,而患方的主要义务就是支付医疗费用,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医患合同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而订立。

医患合同关系是最基本的医患关系。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具备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公共性,危害性。

7、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解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

8、医师:执业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执业医师执业证书,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来华暂时行医的外国医师,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医师。

9、卫生法律责任: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卫生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或者约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否定性法律评价后果。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以下哪项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 制定卫生标准B. 监督卫生法规的实施C. 审批药品生产D. 组织卫生宣传教育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二类、三类B. 甲类、乙类、丙类C. 普通、严重、非常严重D. 轻度、中度、重度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哪些规定?A. 遵守食品安全标准B. 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C.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A. 尘肺B. 放射性疾病C. 职业性皮肤病D. 职业性眼病答案:ABC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遵守哪些规定?A. 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查B. 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C. 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为一级至四级,一级为最严重。

()答案:√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有药品都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含哪些内容?答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含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食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导致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事件。

请分析该公司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答案:该公司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公司可能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食品;2) 可能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确定;3) 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4) 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公司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5) 如果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卫生法学重点必考

卫生法学重点必考

卫生法学1、卫生法的概念: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P22、卫生法的特征:P6①卫生法以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②卫生法与自然科学尤其是医学紧密相关,具有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③卫生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调整手段需要综合性和多样性④卫生法是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国内法,具有社会共同性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一般出简答题)P7①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权原则②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原则③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④全社会参与原则⑤国家卫生监督原则4、卫生法律关系:由卫生法构建或调整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P125、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执业规则:P256、医师的权利:P497、医师的义务:P49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专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8、医师的执业规则:P509、捐献人体器官的条件:P7010、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P88①主体的特殊性:主体是合法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②损害的客观性:出现损害结果③行为的违法性:行为具有违法性④因果的必要性: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⑤主观的过错性:主观方面为过失11、医疗纠纷的预防:P93①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日常管理②强化医疗服务关键环节和领域的风险防控③加强医疗服务中的医患沟通12、医疗纠纷的处理原则:P94①公平②公正③及时13、医疗纠纷处理途径:①自行协商②人民调解③行政调解④民事诉讼14、《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原则》亮点:①确定了一和解两调解的非诉讼处理机制②修改了部分医疗纠纷预防处理制度16、临时采集血液:P13817.中医药法律制度立法亮点:①保护: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②扶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③发展: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地位和发展方针④规范: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

省考--卫生法规考试重点知识

省考--卫生法规考试重点知识

卫生法规1、卫生法使用原则:1.卫生保护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公平原则 4.保护社会健康原则 5.患者自主原则2、卫生法具备的特点:①保护人体健康为根本宗旨②为卫生权益法③综合多样性④科学技术性⑤社会公共性3、卫生法律救济:指卫生行政主体在卫生监督过程中侵犯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时,相对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卫生行政诉讼等方式,请求有关国家机关给与法律上的补偿,有关国家机关受理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4、卫生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是:卫生行政复议、卫生行政诉讼和卫生行政赔偿。

5、医师:指依法取得专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6、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是在我国取得医师资格的唯一方式。

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4类。

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7、医师执业应当遵守的规则: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8、母婴保健方针: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预防为主。

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物质帮助,对边远贫困地区的母婴保健事业给予扶持。

9、医疗废物: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0、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11、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的要求:①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③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④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⑤易于清洁和消毒⑥避免阳光直射⑦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卫生法规考前必背要点(考前看看提高15分)

卫生法规考前必背要点(考前看看提高15分)

卫生法规考前必背要点(考前看看提高15分)田博士团队预祝大家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欢迎加入田博士医考交流群:242151736卫生法规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考点1★★ 卫生法的渊源卫生法的渊源亦称卫生法的法源,是指卫生法来源于哪些法,其表现形式及效力是怎样的。

我国卫生法的渊源主要是宪法、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卫生规章、卫生标准、卫生国际条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所有立法的依据,也是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

考点2★★★卫生法的基本原则1.卫生保护原则2.预防为主原则:无病防病,有病治病,防治结合,是预防为主原则总的要求。

3.公平原则: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合理配置可使用的卫生资源。

4.保护社会健康原则5.患者自主原则:患者自主原则是患者权利的核心。

患者自主原则包括患者有权自主选择医疗机构、医生及其医疗服务的方式;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有权自主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某一项医疗服务;有权拒绝非医疗性服务等。

第二单元卫生法法律责任考点1★★★ 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1. 卫生民事责任的概念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或从事与医药卫生事业有关的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公民的健康权利时,应对受害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2.卫生民事责任的特征(1)主要是财产责任;(2)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3)是补偿当事人的损失;(4)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民事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考点考点2★★★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以赔偿损失为主要形式。

考点3★★ 卫生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卫生行政责任是指卫生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考点4★★★ 卫生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等。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医师的职责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挽救生命和保护人民健康。

2.中专毕业后需从助理医师做起,经过5年后才能成为执业医师;大专毕业后需从助理医师做起,经过2年后才能成为执业医师;本科毕业后需经过1年的实才能成为执业医师。

医师需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注册需要在30天内完成,变更注册也需要在30天内完成。

如果医师曾被刑事处罚或被吊销执照,需要满足2年以上才能重新注册。

如果医师中止执业满2年,也需要注销注册。

重新注册需要进行3-6个月的培训并通过考核。

如果医师不同意注册结果,可以在15天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个体行医需要执业满5年才能申请。

3.医师需要立即抢救急危患者,并及时转诊。

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需要定期考核,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要暂停执业3-6个月,再次不合格则需要注销注册。

违反规定的医师一般需要暂停执业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需要吊销执照,如果犯罪则需要刑事处罚。

非法行医会被取缔,没收相关物品,罚款,吊销执照,并需要赔偿造成的损害,如果犯罪则需要刑事处罚。

阻碍医师执业的行为也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事处罚。

4.医疗机构需要在明显的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等信息。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医德教育,并佩戴载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胸牌。

如果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的意见,需要得到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

5.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发现医疗事故需要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进行医学考试。

医疗机构需要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事故。

6.根据患者人身损伤程度的不同,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是指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是指中度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三级是指轻度残疾或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是指明显人身损害。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1.为加强临床护理管理、保护护士权利,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责任不包括()[单选题]*A.配备护士数量不低于国家标准B.不得让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人员、未变更执业地点护士从事临床工作C.人员缺乏时可让未延续执业注册的护士从事临床工作VD.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采取有效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E.执行国家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2.某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阴性,护士随即遵照医嘱给药。

几分钟后患者突然发生休克。

这种状况应判定为()[单选题]*A.护理事故B.医疗事故C护理差错D.意外事件VE护理缺陷3.以下护士在执业活动中的表现,错误的是()[单选题]*A.发现患者病情危急,立即通知医师B.抢救垂危患者时,不能实施紧急救护,必须遵医嘱VC.医师不能马上赶到时,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D.发现医嘱违反诊疗技术规范规定,如有必要,向该医师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E.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岀4.血站对献血者两次采集血液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几个月()[单选题]*A. 2B. 3C. 4D.6VE.125.在以下的护士享有的权利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的权利B.获得与其所从事的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权利D.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的权利E.获得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津贴的权利V6.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单选题]A.处罚措施B.行政拘留C.强制措施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VE.消毒、隔离措施7.《母婴翩法》所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不包括()[单舰]*A.母婴保健指导B.孕妇、产妇保健C.胎儿保健D.孕妇耳保健。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考试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考试

2013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证书应由哪一部门签发 AA.同级人民政府B.同级卫生行政部门C.上一级人民政府D.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2.我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 B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C.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D.每100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3.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的任务不包括 DA.实施学校卫生监测B.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C.开展学校卫生服务D.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施行卫生监督4..《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某些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下列五组疾病中,哪一组是符合规定的 BA.霍乱、鼠疫、肺炭疽、黑热病B.霍乱、鼠疫、肺炭疽、艾滋病C.霍乱、鼠疫、肺炭疽、登革热D.霍乱、鼠疫、艾滋病、布氏杆菌病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不适用于 DA.宾馆B.舞厅C.教室6.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执行部门是 C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C.各级卫生防疫机构D.同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中至少应保存多少天 DA.4天B.5天C.6天D.7天8.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权的单位是 B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C.医师所在地的医学会或者医师协会D.医师所工作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9.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母婴保健指导的内容包括 DA.对孕妇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B.对孕妇提供营养方面的指导C.对指定传染病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D.对碘缺乏症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提供医学意见10.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必备知识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必备知识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必备知识公共卫生管理(一)高频考点总结科目高频考点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政策母婴保健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红十字会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卫生常识及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相关知识、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二)重要考点介绍考点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卫生法规常考考点与口诀

卫生法规常考考点与口诀

卫生法规常考考点与口诀1.《宪法》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母法。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如《传染病防治法》等。

3.卫生行政法规:国务院发布,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4.行政许可:题眼:颁发《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5.行政强制:题眼:冻结、扣押6.行政处罚:警告、没收非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

(4—6对于普通公民)7.行政处分:题眼: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对于领导和负责人)8.传染病防治法方针:预防为主。

原则: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9.传染病分为甲、乙、丙类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乱窜的老鼠)(2)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风病、风疹;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包虫病、丝虫病,黑热病。

口诀:留守(儿童)塞马蜂,谢班(长)红了眼,包(老)师黑了(脸)(3)乙类甲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肺)10.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转运菌种、毒种,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11.传染病报告时间:甲类、乙类甲管2小时内上报;乙类和丙类24小时内上报。

12.疫情控制(甲类、乙类甲管)(1)病人/病原携带者:隔离治疗。

(2)疑似患者:单独隔离。

(3)密切接触者:指定场所医学观察(留验)(4)拒绝隔离治疗者:公安机关强制隔离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间:只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务院上报为1h,其余都为2h。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且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

(四早三就)15.疫苗接种:接种记录保存至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5年备查。

16.一类:免疫规划疫苗(免费)。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医师职责: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

2.中专1年→助理5年→执医,大专1年→助理2年→执医,本科1年→执医。

3.医师执业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30日内准予注册。

30日内变更注册。

刑法完毕或决定吊照起不满2年不予注册。

中止执业满2年注销注册。

重新注册:3~6个月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申请个体行医须执业满五年。

4.对急危患者应当立即抢救,及时转诊。

5.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对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执业3~6个月,再不合格注销注册。

6.违反规定一般暂停执业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吊照,犯罪刑事。

7.非法行医:取缔,没收,罚款,吊照,造成损害赔偿,犯罪刑事。

8.阻碍医师执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犯罪刑事。

9.医疗机构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悬挂明显处。

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加强医德教育。

佩戴载有姓名、职务或职称的胸牌。

10.无法取得患者或家属意见,须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

11.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非法行医不属于。

12.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身损害。

13.抢救病历可在抢救竣事后6h内补记。

14.病历复印:客观可复印,主观不复印。

15.医务人员在医疗进程中发现医疗事故向科室卖力人报告,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在12h内)。

16.尸检:48h内,最多7日。

尸体火化后:让院方拿出充分证据证明自己的医疗行动无过错。

17.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不平:15日内再次申请鉴定。

18.鉴定的回避原则: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近亲属;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事业编考试法律法规医学常识(10分)
1.发生医疗纠纷后,需进行尸检的,时间时间应在48h内。

2.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在2~6℃冰箱中至少应保存( 5天)
3.发生医疗纠纷,对鉴定结论或卫生行政部门处理不服的(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4.对甲类传染病,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的时间为(城镇和农村最迟不超过24h )
5.《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已明确规定的"检疫传染病(鼠疫、霍乱、黄热病)
6.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院对参加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的损失赔偿人数不超过2人
7.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8.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依照对医疗机构执业要求的规定,医疗机构有以下义务:
①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工作和保健工作
②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的任务
③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任务
10.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其实行封锁的地区是(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疫区)
11.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应每年一次进行健康检查
12.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不享有的权利是(对病人进行无条件临床实验治疗)
13..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过失)
14.属于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的卫生法规包括:
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②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5.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16.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的是(预防接种)
1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预检)(分诊)、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到仙姑底格里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18.医疗废物暂是贮存时间不能超过(2天)
19.《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20.发生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h)内向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21.发现肺炭疽疑似病人时,应于(2h)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22.医疗法规中有关时限的具体分类
(1)1小时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2小时内:①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疫情报告时限;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的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的网络直报时限;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6小时内:抢救急危患者,抢救结束后病历补记时限。

(4)12小时内: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时限。

(5)24小时内:①入院记录书写时限;②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疫情报告时限;③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用量时间。

(6)48小时内:①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一般尸检时间;
(7)3日:①上级医师修改住院病历或入院记录的时限(病人入院后);
(8)5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会通知医疗事故双方提交材料的时限;
(9)7日:①护士变更执业地点有关部门的手续办理时限;②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延长时限;
②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时限;③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其他剂型用量时间。

(10)10日:①收到医学会通知,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时限;②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符合临时采血情况者,医疗机构采集血液后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限。

(11)15日:执业医师不予注册或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时限。

(12)30日:医师执业证书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准予注册时限。

(13)3-6个月:学习培训、重新注册、执业医师暂停执业活动。

(14)6-12个月:护士执业活动。

(15)2年:①护士吊销不得申请注册年限;②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16)3年:①护士执业注册申请年限;②师承;③100张床位校验年限;④《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17)5年: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

(18)其他: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30年)。

2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①预防为主原则
②卫生保护原则
③公平原则
④患者自主原则
⑤保护社会健康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