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审核意见表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细则的通知-成办发〔2020〕13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细则的通知成办发〔2020〕13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成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细则》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2月11日成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27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9〕63号)等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第三条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规定。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政府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市和区(市)县司法局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以及本级政府机构设置情况编制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以及本级政府机构改革情况予以动态调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04•【文号】国办发〔2018〕115号•【施行日期】2018.12.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是确保行政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的重要措施。
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违法文件出台、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核制度。
为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范围、主体、程序、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审核工作要求,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确保所有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保证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合同(协议)法律审核表

合同(协议)法律审核表甲方(买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卖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同条款审核1. 双方权利义务:- 甲方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2. 合同金额及支付方式:- 总金额: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款时间节点:____________________3. 交货/服务时间与地点:- 交货/服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货/服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4. 质量保证与验收标准:- 质量保证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收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5. 违约责任:- 违约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6. 解决争议方式:- 协商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裁或诉讼:_____________________7. 合同变更与解除:- 变更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8. 保密条款:- 保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密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9. 附加条款:- 附加条款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条款生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合同生效条件:- 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同附件审核1. 附件清单:- 附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2. 附件内容与合同一致性:- 一致性确认: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法律合规性审核1. 法律法规适用性:- 适用法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法规:_____________________2. 合同条款合法性:- 合法性确认: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法条款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合同风险评估:- 风险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险防范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审核意见1.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审核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3. 审核意见:- 审核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签字盖章1.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2.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4.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5. 审核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本审核表仅为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合同审批表范本

合同审批表范本
合同名称:
合同编号:
起草部门:
起草人:
合同金额:
拟定合同期限:
对方单位名称:
对方单位地址:
对方单位联系人:
对方单位联系方式:
一、审批流程
1. 部门审核:
审核要点: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
审核意见:[具体审核意见]。
2. 分管领导审核:
审核要点:合同的重要条款、风险防范等。
审核意见:[具体审核意见]。
3. 总经理审核:
审核要点:合同的整体利益、审批流程等。
审核意见:[具体审核意见]。
二、合同主要条款
1. 合同主体:明确合同各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2. 合同标的:详细说明合同的标的,包括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等。
3. 价格及支付方式:明确合同的价格、支付方式、时间等。
4. 交货及验收:约定交货时间、地点、方式以及验收标准等。
5. 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明确质量保证期限、售后服务内容等。
6. 保密条款:如有需要,约定保密条款,保护各方的商业秘密。
7. 违约责任:明确各方的违约责任,以及违约金的计算方式等。
8. 争议解决: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仲裁、诉讼等。
9. 其他条款: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其他需要明确的条款。
三、注意事项
1. 合同起草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 合同审核应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确保合同的质量和风险可控。
3. 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存档,并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管理。
隧道安全施工方案审核意见

隧道安全施工方案审核意见1. 引言本文档对隧道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隧道安全施工方案是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文件,本次审核旨在确保施工方案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 审核概述本次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审核:1.方案的合法性: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2.安全性评估:方案的安全性评估是否充分,是否完善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的控制措施;3.专业性评估:方案的技术性和可行性是否足够,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 方案合法性审核意见根据我们的审核,隧道安全施工方案在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方面基本符合要求。
然而,我们对以下几点提出一些建议:1.方案中应明确规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引用;2.应在方案中明确表明所参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版本和适用范围;3.方案中应明确的列出和说明可能涉及的特殊场景,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和安全措施。
4. 安全性评估审核意见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中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然而,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仍需改进:1.方案应更加具体地描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类;2.方案中的控制措施应更加明确和详细,包括执行的具体步骤、所需的资源和责任分工;3.应在方案中明确规定监测和报警机制,以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方案。
5. 专业性审核意见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性和可行性较为合理,但我们仍针对以下几点提出改进建议:1.方案中应明确列出所需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合理的配备和安排;2.应进一步完善方案中所涉及的工序和施工方法的详细说明,以确保实施的顺利进行;3.方案应考虑不同情况下的备用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不可预见的情况。
6. 总结综上,隧道安全施工方案在方案合法性、安全性评估和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改进。
我们建议方案负责人根据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1号——中国银保监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1号——中国银保监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1.03•【文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1号•【施行日期】2020.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0年第1号《中国银保监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已经2019年8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第7次委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主席郭树清2020年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和依法监管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除部门规章外,由银保监会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银行业保险业监管行政相对人等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第三条下列公文不属于本办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范围:(一)组织人事、财务、外事等内部公文;(二)党务、纪检监察公文;(三)发送上级机关的请示和报告;(四)落实上级文件、未提出新的实质性内容的转发性公文;(五)不作为监管依据的事务性公文;(六)涉及行政相对人有关具体事项的决定、批复、监管意见、风险提示、行政处罚文书、行政复议文书、现场检查文书;(七)其他不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或者不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四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文件等(下称“上位法规”)关于立法的规定,严格遵守本办法规定的管理规则和制定程序。
第五条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严格执行评估论证、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公开发布等程序。
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 表

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审核管理,保障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社会秩序,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规章制度是指由国家机关和有权机构在行政管理范围内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法规、规章、决定等。
第三条规章制度的审核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的原则,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条规章制度的审核主要由国家法律人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实施,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责。
第五条地方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应当合法、合理、符合法律法规,并经过审核后方可发布施行。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权向监管机构提出规章制度的审核申请和意见建议,监管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作出审核决定。
第七条对违法、无效或不适当的规章制度,监管机构应当责令修正或废止,对相关责任人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八条监管机构应当建立规章制度的宣贯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并完善对规章制度的解释和解读。
第二章规章制度审核机构第九条设立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统一负责对规章制度进行审核管理,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查。
第十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组成,主任由最高法院任命,其他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名产生。
第十一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应当独立、公正、专业,依法行使审核职能,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第十二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统一各级审核机构的工作,积极开展协调合作,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严禁违规行为的发生。
第十四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应当定期向国家最高法院通报审查情况,接受法院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审核工作符合法律规定。
第十五条对于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应当加强审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十六条规章制度审核委员会应当建立审核决定的归档制度,确保审核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2023年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

2023年合法性审查事项目录清单
其他类其他符合《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第三条19
文件I规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说明:区政府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机构编制、会议纪要、工作方案、请示报告及表彰奖惩、人事任免等文件,不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
说明:政府采购合同、劳动合同以及科技、课题合同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重大行政执法决定
(一)区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拟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国家有关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要求开展行政合法性审查:
1.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者引发社会风险的;
2.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第三人重大权益,需要经听证程序作出的;
3.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二)区政府拟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目录,按照《市区政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规程》(洞政办发〔2023〕36号)、《关于印发市区政府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事项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洞司[2023)22号)确定。
说明: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执法事项名称、依据
有调整的,按调整后规定执行。
报送单位职能因机构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调整的,按照机构改革方案、部门“三定”方案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方案确定的职能实施。
五、其他行政涉法事项。
自治区住建厅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表、审查标准

附件1: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附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平竞争自查表附件2:公平竞争审查标准一、审查标准(一)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1、不得设置不合理和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设置明显不必要或者超出实际需要的准入和退出条件,排斥或者限制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对不同所有制、地区、组织形式的经营者实施差别化待遇,设置不平等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以备案、登记、注册、名录、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指定、配号、换证、要求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市场准入障碍;(4)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规定,设置消除或者减少经营者之间竞争的市场准入或者退出条件。
2、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包括但不限于:(1)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实施特许经营或者以特许经营为名增设行政许可;(2)未明确特许经营权期限或者未经法定程序延长特许经营权期限;(3)未采取招标投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直接将特许经营权授予特定经营者;(4)设置歧视性条件,使经营者无法公平参与特许经营权竞争。
3、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1)以明确要求、暗示、拒绝或者拖延行政审批、重复检查、不予接入平台或者网络等方式,限定或者变相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2)在招标投标中限定投标人所在地、所有制、组织形式,排斥或者限制潜在投标人参与招标投标活动;(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通过设置项目库、名录库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潜在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4、不得设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或者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事前备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1)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增加行政审批环节、条件和程序;(2)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置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前置性备案程序。
5、不得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设置审批程序,主要指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决定,采取禁止进入、限制市场主体资质、限制股权比例、限制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等方式,直接或者变相限制市场准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2.31•【字号】京政办发〔2019〕23号•【施行日期】2019.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9〕2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精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维护法制统一,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总体要求1.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范围、主体、程序和责任,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
2.坚持“谁制定、谁负责”,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单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合法性审核工作的领导。
3.坚持应审尽审,确保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实现审核全覆盖。
4.坚持底线思维,严格审核要求,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二、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机制(三)审核范围1.行政规范性文件是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行政机关或者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2.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均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其可以采取“决定”、“命令”、“公告”、“通告”、“通知”、“意见”等文种。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意见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国烟法〔2019〕51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意见国烟法〔2019〕51号各省级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推进烟草行业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快法治烟草建设,提高烟草行业依法治理能力。
二、审核范围凡行政规范性文件均要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烟草专卖局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是各级烟草专卖局,公文种类包括公告、意见、通知和批复等,管理的事项类别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执法检查等各类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事项。
不包含各级烟草专卖局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机构编制、会议纪要、工作方案、请示报告及表彰奖励、人事任免等文件。
国家局过去发布的文件中对规范性文件定义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各级局各部门、各单位起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要统一以“某某烟(法)某某号”发布,国家局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使用“国烟法”的简称代字。
三、审核主体各级烟草专卖局的法规工作部门承担本单位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
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19.03.01•【文号】农法发〔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农法发〔2019〕1号部机关各司局、派出机构: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我部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进一步明确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范围、主体、程序、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所有规范性文件均经过合法性审核,保证我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二、明确审核范围我部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以农业农村部名义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文件,都应当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
下列文件不纳入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范围: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会议纪要、工作方案、请示报告及表彰奖惩、人事任免等文件;标准、规程等技术性文件;单纯转发的文件;与其他国家机关商洽工作的文件;行业发展规划或计划;对具体情况的通报和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行政或民事合同;其他不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文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9〕2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9〕25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全面推行我省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重要意义制定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确保行政机关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的重要措施,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违法文件出台、促进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科学准确界定规范性文件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37号)对规范性文件的定义,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决定、公告、通告、意见、通知,以及标题采用“规定”“办法”“细则”“规范”“规程”“规则”等字样的公文,一般情况下属于规范性文件。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的通知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0.20•【字号】鄂府发〔2020〕66号•【施行日期】2020.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的通知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现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0年10月20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15号)、《内蒙古自治区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监督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91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规定》(内政办字〔2019〕47号),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拟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类文件、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请示和有建议事项的报告类文件(下称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及市人民政府拟签订的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审核。
市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拟制发的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机构编制、会议纪要、工作方案、总结报告、表彰奖惩和人事任免等文件,不纳入合法性审核范围。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二)维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三)坚持程序与实体审核并重;(四)坚持合法、合规性与合理性审核相结合;(五)坚持高效便捷和权责统一。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由文件内容涉及的工作部门负责起草,文件内容涉及两个及以上工作部门职能的,有关部门应当联合起草,并明确牵头起草部门。
第五条起草市人民政府行政文件,起草部门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听取公众意见,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11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法制统一、政令统一,保障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范围、主体、程序、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审尽审、合法有效。
二、工作措施(一)明确审核范围。
各地各部门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X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16号)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文件内容涉及不特定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和可以反复适用为主要认定标准,辅以制定主体、公文种类、管理事项等认定标准,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更加精准。
1.编制制定主体清单。
县级以上政府负责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以及本级政府机构改革情况,及时编制本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报本级政府同意后印发,并根据制定主体变动情况,及时按程序予以相应调整。
未列入制定主体清单的部门、单位和组织,不得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2.严格制定公文种类。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公文种类和适用的规定,制定主体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在规范名称的同时,对使用的公文种类进行严格限定,一般应当限于公告、通告、意见或者通知。
3.明确行政管理事项。
制定主体可以就下列事项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的规定;(2)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3)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或者本行业、本系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进行规定。
行政机关内部执行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机构编制、会议纪要、工作方案、请示报告及表彰奖惩、人事任免等文件,不纳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范围。
2.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

程序审查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是看逻辑,时空逻辑顺序,不前后矛盾 二是看权利,是否侵害相对人合法权利 三是看时间,是否违法法律的严格规定,如强制措施的天数 四是看证据,主要看证据入卷环节
6、裁量 指罚还是不罚,罚多还是罚少。 注意的问题: 主观要素 客观要素 在哪些文书中体现
处罚种类审查提示: 警告 看执法文书《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决定 书》等文书中的处罚种类是否有:通报批评、责令改正。 罚款 看计算依据是否真实完整,全面准确。 重大数额,是否有集体讨论程序和文书
个人: 执法证件 社会公益岗位与临时工
行政相对人主体注意的问题: 1、名称的规范,以许可证、营业执照为准 2、是否能够承担独立责任 营业执照复印件、许可证复印件 3、单位的签字人、被调查人是否具有法定授权 非法定代表人、非主要负责人的 授权委托书 身份证复印件 4、职务,不能随意,如老板、老板娘
有关人的资格证明证据 见证人:身份证复印件、职务证明 见证人条件: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非利害关系人 3、出于自愿 关于见证人库的建立、基层组织的作用
二、依据 指实施的有关食品药品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委会制定 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规章,国家局、省级政府、较大市以上城市政府制定 注意的问题:1、效力等级。2、适用原则。3、特别法与一般法。 4、机构改革中其他机关有关规章的适用
关于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适用 首先,规范性文件不能与法律法规规章抵触 其二,当心擅自设定的许可、行政处罚 其三,作为自由裁量从重情节的把握
送达的要求: 直接送达 留置送达 邮寄送达 公告送达
其他问题的注意 1、审批,各环节的审批,如强制措施的实施与审批 2、签字,不能打印 3、法律效力,复印件必须法律效力确认 4、制作的规范,如以下空白 5、签字要求,一个人签字 6、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