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
北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https://img.taocdn.com/s3/m/b374901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0.png)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见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的方法。
2、了解更大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情感。
5、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大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感受认识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验生活中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更大的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学校升旗仪式图片及问题。
人民路小学有学生 1000名,裕安区有10所这样的学校,你知道裕安区大约有小学生多少名吗?10个裕安区会有多少名小学生?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生:人民路小学有学生1000名,裕安区有10所这样的学校,也就是有10个 1000,10个一千是一万,因此裕安区大约有小学生10000名。
10个一万是十万,因此10个裕安区大约会有 100000名小学生。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更大的数”。
( 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叙述自己计算的结果。
通过出示图片,开启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回顾了旧知,又顺利地引入了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就在我们身边,明白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为学习更大的计数单位做好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看一看,说一说。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情境图(文字不呈现)。
(2) 学生自学课本第四页情境图,思考数学问题计算并汇报各类数据。
你知道人大约有多少根头发吗?你知道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吗?你知道截止世界上人口总数大约是多少吗?(3) 交流讨论: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下面的结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62f6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我们将学习如何比较和理解较大的数,并学会用数位顺序表来表示这些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位顺序表,并能够用它来表示较大的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位顺序表,并能够熟练运用它来表示较大的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的构成,以及如何用它来表示较大的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屏幕、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用大屏幕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人数、家庭人数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数位顺序表来表示这些数。
2. 讲解数位顺序表:我会用PPT展示数位顺序表的构成,并详细讲解每个数位的位置和意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演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用数位顺序表来表示较大的数。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认识更大的数2. 板书内容:数位顺序表的构成,以及如何用它来表示较大的数。
七、作业设计2. 答案:3000:三千;5000:五千;8000:八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我会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思考哪些地方讲解得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
2.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调查和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大数据,如城市人口、国家人口等,并尝试用数位顺序表来表示这些数据,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二、数位顺序表的讲解在教案中,我提到了讲解数位顺序表的构成和意义。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大数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用PPT展示数位顺序表,并详细讲解每个数位的位置和意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0c31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7.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教案: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2章的课文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更大的数,如千、万、亿等;了解数位的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掌握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更大的数,理解数位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位的理解和多位数的读写法。
教学重点:认识更大的数,掌握数位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给学生讲解生活中的一些大数,如人口数量、国家面积等,让学生初步感受更大的数。
2. 数位概念:讲解数位的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
3. 多位数的读法:讲解多位数的读法,如千、万、亿等,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练习。
4. 多位数的写法:讲解多位数的写法,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练习。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位的概念、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填入适当的数位名称,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读写练习:根据所给的多位数,进行读写练习。
2. 答案:(1)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等。
(2)读写练习:如321读作“三百二十一”,写作“32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数位的概念,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大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国土面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精品教学方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精品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5118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c.png)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回顾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了解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认识生活中比十万更大的数,感受认识大数的意义和必要性,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个问题是在计数器上用迁移的方法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第三个问题是拓展整数数位顺序表,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认识数级(个级、万级1/ 7和亿级)。
教学目标:1.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2.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2/ 7教学过程:认识更大的数)。
1.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人大约有()根头发。
3/ 7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千米。
据2010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是()。
教师用课件边演示边让学生说一说。
2.数一数,想一想。
师: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用计数器拨数,学生一起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反馈,课件演示。
师:通过刚才的拨数、数数活动,小组合作,请思考回答问题:十万是一万的()倍;一百万是十万的()倍;4/ 7一千万是一百万的()倍;一亿是一千万的()倍;一百万是一万的()倍;一千万是一万的()倍;一亿是一万的()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反馈,课件演示。
1.2《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2《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7ce71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5.png)
1.2《认识更大的数》-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更大的数的概念。
2. 整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1. 更大的数的概念的理解。
2. 整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数字卡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卡片上的数字。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更大的数。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更大的数,如人口数量、物品数量等。
2. 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的读、写方法。
三、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更大的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更大的数。
2. 教师讲解整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读、写整数。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更大的数,让学生尝试读、写。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读、写中的问题。
五、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人口数量、物品数量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更大的数的概念和整数的读、写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七、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更大的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更大的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更大的数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讲解”部分,即教师对更大的数的概念和整数的读、写方法的讲解。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1章《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教案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1章《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ef7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3.png)
教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p4-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百万—千亿这些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数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2)感受大数的大小并理解大数所表示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2)在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认识新的数位,进一步结合数位顺序表,感受大数的大小及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大数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加深对“满十进一”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大数的大小及在学习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谁知道咱们学校有多少名学生?(2163人)2.复习数位和计数单位(1)谁来说一说3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意思?剩下的这些数呢?(2)除了这几个,你们还学过哪些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3.揭题(1)请生汇报课前调查到的开化县人口总数(三十七万一千五百五十)(2)揭题:认识更大的数(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数据引入,自然达到复习旧知的效果,再与收集的全县人口数据作对比,既凸显了大数,也设疑激发孩子兴趣,体会到学习新知的重要性。
)二、探索新知(一)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
1.重温认识十万位,巩固“满十进一”。
跟着大屏幕数一数,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1)10个一万是十万;(2)万位满十向十万位进一。
2.方法迁移,认识百万位。
如果继续往下拨,会有更大的数位吗?(一生上台拨,全班数。
)(1)10个十万是一百万;(2)十万位满十就向百万位进一;(3)一百万是十万的10倍。
3.同桌合作认识剩下的数位。
(1)从百万位开始研究,一个人拨、另一个人数。
(2)说一说,我们认识了新的数位?(3)想一想,还有什么发现?汇报交流4.整理数位顺序表,加深理解“满十进一”。
四上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优秀教案
![四上数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603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4f.png)
《圆的认识(一)》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3.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满十进一,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中能主动迁移类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
【教学准备】计数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导入。
问题:猜一猜我们的头发大约有多少根?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有根据的猜测。
2.出示情境图。
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数有多大呢?谈感受。
3.引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一)问题: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复习“10个一万是十万”。
教师活动:借助计数器演示操作拨珠子从一万拨到十万。
提问:(1)再拨一颗珠子是多少?万位上满了10颗,怎么办?(体会满十进一)(2)十万里有多少个一万?师生小结:10个一万是十万。
3.认识一百万。
教师活动:借助计数器演示操作在十万位一颗一颗拨珠子。
提问:(1)90万再拨一颗珠子是多少?怎么拨?(2)一百万是多少呢?师生小结:10个十万是一百万,或100个一万是一百万。
3.迁移类比认识更大的数。
问题:一千万,一亿,十亿,百亿,千亿你能像刚才那样,边拨边想边说吗?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互相补充,完善结论。
师生小结: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发现规律。
问题: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师生概括: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f063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4.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更大的数。
2.学会读写大数。
3.将大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大数、读写大数。
2.教学难点:将大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老师拿出一个装有许多小球的瓶子,向学生们展示。
2.老师问学生这个瓶子中有多少个小球,学生看到瓶子中小球的数量非常多,不知道该如何算。
3.老师提示学生,可以先将小球分组,每组10个小球,然后再统计有多少组。
4.老师统计出小球的数量并告诉学生:这瓶子中有286个小球。
2. 学习新知识1.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认识到的数已经不仅限于百以内的数,现在我们要认识更大的数。
2.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字:1000,10000,100000,1000000,并询问学生他们知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3.老师向学生介绍千、万、十万、百万等单位,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是用来表示更大数的。
4.老师让学生做几道读写大数的练习,帮他们熟悉这些数字。
3. 拓展练习1.老师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大数来表示,比如我们的年龄、学校的面积、城市的人口等等。
2.老师让学生自由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大数表示的事情,并且让他们试着用大数来描述这些事情。
4. 讲解比较大小1.老师让学生思考一下:1000和10000哪个大?2.老师教给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千、万等单位来判断哪个数更大。
3.老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
5. 总结归纳1.老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认识大数、读写大数、用大数描述实际生活中的事情、比较大小等。
2.老师让学生将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总结起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更大的数,学会读写大数,同时将大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本节课采用了组织学生做实验、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了解什么是大数,并且懂得如何去读写大数。
在教学难点方面,通过和学生讨论如何将大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来达到这个目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f12b6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2.png)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大的数:亿以上的数。
2. 大数的读写方法。
3. 大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识别和读写更大的数。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大的数。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更大的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更大的数。
然后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读写更大的数。
3.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更大数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让学生读写一些更大的数,或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小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
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更大数概念和读写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互动交流中深化对更大数的理解。
以下是对“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读写练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更大数的卡片,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dc1e079b6648d7c1c7466a.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大数。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像十二万、三十八万四千和六十九亿这样的数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在哪见到过吗?学生举例。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
(揭示课题:认识更大的大数)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探究一: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万”与“十万”(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十万”,那么几个一万是十万呢?预设:10个一万是十万。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之间的进率师:照这样继续数下去,还有没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利用计数器分组探究。
反馈结果: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师:像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预设:由于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千万是一亿,则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探究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1.认识数位师: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不同的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位置叫做数位,在整数中的数位是从右往左,逐渐变大: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出示数位顺序表)问题:你能说说每个数位所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预设: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个(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2.认识数级师: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比如: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就是个级,那么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呢?(万级)亿位在哪一级?(亿级)3.体会“位值”的含义师:北京有13819000人,你能把这个数据填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吗?问题:这个数中的8表示什么?预设:表示8个十万。
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e6431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c.png)
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知道更大的数是什么,能够运用排列、比较、组合等方法多方位认识更大的数,初步感受和理解数的无限性。
2.能够通过寻找、发现规律,初步掌握快速判断更大的数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4.学习兴趣和自学技能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认识更大的数,初步掌握快速判断更大的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来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识更大的数,掌握“更大”的含义。
2.通过阅读、游戏、比较等方式多角度认识更大的数。
3.寻找规律,掌握快速判断更大的数的方法。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阅读故事和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比较大小及排列组合,引导学生探索更大的数。
3.通过创意启发、提出问题、探究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层次认识更大的数。
1. 课前准备1.翻转教室,让学生提前观看教学视频,预习本节内容。
2.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提前准备好游戏需要用到的物品或器材。
3.准备练习题目和一些思考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2. 导入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阅读故事的方式,引出“更大”的概念。
3. 讲解1.通过比较大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什么是更大的数。
2.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让学生发现更大的数是如何产生的。
4. 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学生对更大数的认识:1.通过玩猜数字和开方格子等游戏,让学生认识到更大的数是如何产生的。
2.通过创意游戏,扩展学生对更大数的观察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引导探究1.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更大的数。
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寻找规律,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
3.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2e2e652d380eb63946d18.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3.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1.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数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复习导入1.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2.口答。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读出下面各数。
475960580700209000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数据。
(1)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可容纳10万名观众。
(3)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每分钟约为47万米。
师:十万并不是最大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
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二、获取新知1.回顾“个”“十”“百”“千”“万”“十万”的关系。
师:在你学习的几个计数单位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认识“百万”“千万”。
师:猜一猜,10个十万是多少?生:10个十万是一百万。
师:比“十万”再高一位的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多少?生:是百万位,计数单位是“百万”。
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千万。
3.认识“亿”。
师:比千万位再高一个数位是亿位,你知道多少个一千万是一亿吗?生: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师:亿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生:亿位的计数单位是“亿”。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教师用课件呈现下列表格。
(2)填一填。
①学生思考、交流。
二、获取新知(续)②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ccdd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d.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概述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是《认识更大的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3位数和4位数,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培养学生数的感觉和判断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1.知道3位数和4位数的名称及其组成;2.能对3位数和4位数进行比较和排序;3.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3位数和4位数,并能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排序。
难点:如何让学生体验到3位数和4位数的数量变化,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1.4 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款APP工具呈现一个车站以及每个车站的人数,然后让学生对不同车站的人数进行比较和排序,让学生体会到数量的巨大差异并引出3位数和4位数的概念。
2.观看视频(5分钟):播放有关3位数和4位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数位表示法、数的大小关系和比较方法。
3.基础操练和示范(25分钟):将10张卡牌分为两组,一组为3位数,一组为4位数。
让学生两两组合,进行比较和排序。
设立几组数,让学生分析、比较大小,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在小组内分享结果。
例如:数组合比较符号结果359,“>”,790706,“=”,706956,“<”,34184.拓展练习(15分钟):引导学生自己制定数,并进行比较和排序。
例如:数组合比较符号结果4287,“<”,58219733,“>”,69928116,“=”,81165.总结归纳(5分钟):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强调知识的运用。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主要包括:1.导入采用呈现有趣的APP工具;2.观看视频介绍知识点;3.小组合作完成操练任务;4.通过示范让学生感受数的巨大差异;5.引导学生设计并比较自己制定的数;6.教师进入小组调查学生的思考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监督。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3.1 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地认识3位数和4位数,并能够进行比较和排序,同时能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运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认识更大的数1.2认识更大的数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认识更大的数1.2认识更大的数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10ba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a.png)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认识更大的数1.2认识更大的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了解什么是大数。
2.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够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从而认识更大的数。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数的概念。
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尺子测量长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大数”这个概念。
2.如何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比较两个数的方法。
3.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尺子测量长度这个概念。
三、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和图形来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并且了解测量长度的方法。
2.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通过数字卡片游戏,让学生感性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通过比大小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3.通过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3. 尺子测量长度1.通过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让学生估算它们的长度。
2.通过实物演示测量长度的方法。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4. 小结通过问题和图形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2.提问学生,考查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数字卡片。
2.图形绘图。
3.尺子、纸张等实物。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如何把“大数”的概念传达给学生,毕竟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
我在课堂上通过数学游戏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概念,这样他们更容易理解了。
此外,关于尺子测量长度的教学,我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使用尺子的方法,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如何测量长度。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以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44b7e680203d8cf2f245f.png)
第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课题
认识更大的数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课知识的延续,因此教学要充分考虑上节课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学情
分析
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大数,是对万以内数读写的巩固和扩展。
教学
策略
教学
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4页
教学
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分级。
生2: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一个一个数需要在个位上依次加一就变成99997,99998,99999这个时候个位上有九个珠子,再加一个的时候就需要往前进一位,而十位上本来就有九个珠子,进一位以后够十个珠子,又该往百位上进一。百位上也有九个,进一位后变成十又该往千位上进一,千位上也有九个,珠子需要往万位上近,1万位上也有九个,珠子需要往10万位上进,一所以99999,之后就是十万。
2交流拨珠的发现。
师:说一说,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你有哪些发现
无论一个一个地数,还是一千ー千地数、一万万地数,都是满十进1
3归纳总结:我们在拨珠和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一个数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就是十进制计数法。
4感知十万的实际意义。
1说一说: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体会大数的意义
(2)一千ー千地数,数到十万。
(3)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六万零五。
3读一读,并与同伴说一说,不同数位上的“5”分别表示什么?
4把100张纸摞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ddac5783d049649a66589b.png)
《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等计数单位,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和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同学们,愉快的一节课开始啦!你们做好准备了吗?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有趣的事物呢,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请这位靠窗的男生你起来说一说吧!师:嗯,他发现了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这些数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师:好!大家都很细心啊!都发现了这些数感觉比我们之前遇到过的数更大!我们把这样的数称为大数。
生活中这样的大数你们认识吗?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在摇头,有的在点头。
不知道也没关系啊,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熟悉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更大的数。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师:首先请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从一千开始,一千一千地数,开始吧!师:大家数得很清楚!那10个一千是多少?10个一万是多少?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是知道的。
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
那我们认识大数需要用什么工具帮忙?师:都还记得用的是计数器。
老师今天也把咱们计数的好朋友请来了,请看!师:现在请大家动动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拨一拨!先从十万位开始拨,先拨一颗,表示多少?师:嗯,十万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十万。
再拨一颗呢?师:对!二十万。
那如果拨九颗呢,对,是九十万,那再增加一颗珠子就是多少呢?也就是10个十万是多少呢?请这位戴眼镜的女生你起来说一说吧!师:她说是一百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44bbb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c.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能够正确地读写更大的数。
2. 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大小、数位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4.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整数的数位顺序,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 理解数的组成,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大小、数位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的数位顺序,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大小、数位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的组成。
3. 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大数,如人口、面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读写这些数?2. 讲授新课(1)整数的数位顺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位顺序,从个位、十位、百位到千位,然后介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和亿位。
让学生明确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讲解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重点讲解“零”的读写规则,如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等。
(3)数的组成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数的组成。
例如,一个数为3456,可以表示为3个千、4个百、5个十和6个个位。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更大的数,并互相交流读写方法。
(2)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数的大小、数位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和数的组成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3fff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7.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说出、认读、认写十万以内的任何一个数;2.能够感受更大数的大小和数位的不同表现;3.能够运用更大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1.十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特点;2.更大数与更小数的比较;3.口算运算。
教学难点1.数的口算运算;2.类似数字的字符辨别。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笔、万位以上纸牌、工具、口算表等;2.学生需要携带笔、笔记本等教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拿起万位以上的纸牌问学生:“你们看看这张纸牌上写的是什么数?请大声读出来。
”让学生一个个读出数。
然后,再拿出一张数比刚才的数稍大的纸牌,让学生把它们两个数进行比较,分析比它小一点的数和比它大一点的数有什么不同。
2. 认识数的读法、写法和特点教师先出示一个运算式“20 + 430 = 450”,然后要求学生快速口算,询问答案,再将问题逐一引入、展开,利用教具辅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十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
3. 更大数与更小数的比较教师展示一组数字“42, 24, 34, 23”,让学生自己进行组合,从大到小排列。
然后,让学生确定每个数字的位数,把它们补充成足够长的数,再从大到小进行比较。
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数位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数值变化。
4. 口算小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口算的小技巧,例如:利用乘法交换率进行大数口算或者对数字分解,先算比较简单的部分,再把结果合并,更好的辅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
5. 课堂演练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效果。
课堂小结通过对十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特点、更大数与更小数的比较、口算小技巧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更深入的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和解决,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59fb6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4.png)
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2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亿以上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亿以上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感,增强对大数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亿以上数的认识2. 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上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亿以上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数的存在。
2.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亿以上数。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人口数量、GDP等大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亿以上数a. 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亿以上数。
b. 引导学生观察亿以上数的组成,理解亿以上数的意义。
(2)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a. 讲解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b. 学生自主练习读写亿以上数,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反馈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练习题的正确率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数的存在。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对大数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8057070722192e4536f6bd.png)
《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更大的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内容,本课时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
从观察思考相邻计数单位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体会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展示生活中的大数图片,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你能用计数器拨出图片中的数字吗?二、自主探究,感知十进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探究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教师引导总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交流讨论,归纳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规律完成整数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观察并组内讨论,谈谈发现,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四、练一练课本第5页习题:第1题解答时,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从计数器上拨出每个数,看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2题在现实情境中加深对大数的认识。
第3题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抽象的程度提高了。
学生先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再借助计数器来试试,最后写出得数。
第4题可先在计数器上把这个数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内容:
见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个级数的基础上,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的方法。
2、了解更大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情感。
5、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大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认识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验生活中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更大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校升旗仪式图片及问题。
人民路小学有学生 1000名,裕安区有10所这样的学校,你知道裕安区大约有小学生多少名吗?10个裕安区会有多少名小学生?
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生:人民路小学有学生1000名,裕安区有10所这样的学校,也就是有10个1000,10个一千是一万,因此裕安区大约有小学生10000名。
10个一万是十万,因此10个裕安区大约会有 100000名小学生。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更大的数”。
( 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叙述自己计算的结果。
通过出示图片,开启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回顾了旧知,又顺利地引入了新课,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就在我们身边,明白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为学习更大的计数单位做好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1) 课件出示教材第 4 页”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情境图(文字不呈现)。
(2) 学生自学课本第四页情境图,思考数学问题计算并汇报各类数据。
你知道人大约有多少根头发吗?
你知道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吗?
你知道截止2010年世界上人口总数大约是多少吗?
(3) 交流讨论: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下面的结论。
(4) 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大数,大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师引导:你还收集了哪些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讨论自己收集让学生通过教材情境图和自由表述自己收集的大数,进一步感受大数与生活的联系和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指名说一说自己课前收集的大数的信息。
2、操作感知:认识”百万”
(1) 课件出示:北京鸟巢能容纳十万名观众,十个鸟巢能容纳多少名观众?说一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
(2) 引问。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万吗?
当十万位上有十个珠子时,应该怎么办?
指名上讲台用计数器操作演示。
交流小结:当十万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即向百万位进一。
(师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
3、操作感知:认识“千万”“亿”。
(1) 课件出示:10个一百万又是多少?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计数器拨一拨,边拨珠边数。
(2) 课件出示:()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指名回答。
(3) 课件出示:10个一千万又是多少?你能为它取个名字吗?
让学生继续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10个一千万是一亿。
4、探究各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尝试独立完成填空。
(2) 看一看,想一想。
小组讨论交流:观察计数单位万与百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计数单位“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十万”和“百万”之间的进率也是10,“万”和“百万”之间的进率则是10×10=100。
小组讨论: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推出“万”与“千的数据?
小组讨论规律并得出结论,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万”与“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10×10=1000,“万”与“亿”之间的进率是10×10×10×10=10000。
(3) 小结:计数单位之间有几个间隔,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是几个10连乘的积。
5、学习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指名说一说:你知道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同小结,课件出示: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
(2)师:在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我们了解了一些数位和计数单位,你能将这些数位和计数单位一一对应起来吗?指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数位和对应的计数单位。
(3)课件出示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小组讨论:从这个完整的数位顺序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4)介绍数级。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课件出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1、填空题。
( 1 ) 一万里有()个一百;一万里有( ) 个一。
( 2 ) 一千万里有()十万;一亿里有()个一百万。
( 3 ) 一亿里有()个十万;一亿里有()个一万。
2、判断题。
(1)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都是计数单位。
()
(2) 百万位的右边是千万位,左边是十万位。
()
(3) 每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
(4) 由8个百万,6个万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8060500。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经历了较大数的认识过程,体会了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3、了解了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同学们,大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边学边用,在应用中不断巩固。
教学过程:
设计本节课时,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借助实物进一步理解千、万、十万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
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利用想象理解一亿的意义。
在建立了“十万、一亿”的表象后,就要学习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记数法、数位分级等知识,让学生通过举例、交流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