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专题辅导
分子极性判断法
分子极性判断法
1.依据共价键极性判断。
双原子分子,如果是相同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如氯分子,因两原子间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分子的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若是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如氯化氢分子中,两原子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中有正、负两极存在,所以分子为极性分子。
由此可知,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是一致的。
化学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反之化学键无极性,分子也无极性。
对于多原子分子,依据分子中共价键极性的向量和判断。
极性向量和为零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极性向量和不为零就是极性分子。
2.依据中心原子化合价判断。
如一中心的ABn型分子。
中心原子化合价绝对值等于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分子
是非极性分子如CCl4,不相等的是极性分子如NH3。
3.依据孤电子对判断。
对于一中心分子ABn型分子,依据分子中有无孤电子对判断。
如二氧化碳分子中无孤电子对,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中有孤电子对是极性分子。
4.依据分子手性判断。
若为手性分子就是极性分子。
如HCFClBr就是极性分子。
5.依据分子对称性判断。
利用对称性很容易判断分子是否有极性。
当一个分子的对称元素(对称面、对称轴等)相交于一点时,则这个分子没有极性。
例如,甲烷分子的对称轴相交于中心碳原子,分子没有极性同样,二氧化碳分子的各对称轴相交于一点,分子也无极性。
而水、氨、一氧化碳等分子的各对称元素(对称轴、对称面等)相交于一条线,这些分子有极性,就是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极性及其判断的规律高一化学教案
分子的极性及其判断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分类
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 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对称。
如等。
2. 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的分布不对称。
如等。
二. 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
常见分子的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实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
X2H2、O2、N2非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
XYHCl、NO极性键极性分子直线形
XY2(X2Y)CO2、CS2极性键非极性分子直线形
H2O极性键极性分子V形
XY3BF3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平面三角形
NH3极性键极性分子三角锥形
XY4CH4极性键非极性分子正四面体形
三. 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
1. 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2.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等。
3. 多原子分子的极性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如等是极性分子; 等是非。
极性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
极性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判断口诀如下:
1、双原子的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例如氢气,氧气。
2、双原子的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一氧化碳等。
3、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具体要看其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就是非极性分子,不对称的就是极性分子。
4、对于AnBm类的分子,n=1,m>1。
若A化合价等于主族数则为非极性。
5、若已知分子之间的键角,可对分子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零的就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C2H4等等。
扩展资料:
(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2举例说明:。
分子极性的判断
一、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方面共同决定。
1.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如HCl。
2.以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同核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如Cl2。
还有某些同核多原子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如P4。
3.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多原子分子,既有极性分子,又有非极性分子。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匀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如:AB2型的直线型分子CO2;AB3型的平面正三角形分子BF3;AB4型的正四面体结构分子CH4等。
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或中心原子具有孤对电子或配位原子不完全相同的多原子分子为极性分子,如V型的H2O、三角锥型的NH3、不规则四面体分子CH3Cl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有一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等为非极性分子,NH3、H2O、SO2等为极性分子。
二、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极性键与极性分子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即极性键是形成极性分子的必要条件,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即极性分子内不仅含极性键,而且分子结构不对称。
若分子中的键全部是非极性的,这样的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1.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CO2、CS2、CH4等。
2.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2、Cl2、N2、O2等。
3.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如H—O—O—H等。
4.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如H—C≡C—H等。
一般从溶解性从结构可以第一次判断,有暴露的羟基,暴露的羧基,暴露的氨基的物质极性可能很大然后溶解性实验,溶剂的极性一般与物质极性一致点板,看点的扩散,如果点很凝聚,那么该物质极性可能比溶剂高,随溶剂扩散那么极性可能低一些最后用展开剂试楼主将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这两本书学好就可以啦,基本原理和理论都在厘面(1)分子母核相同的成分,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亲脂性弱。
高一化学竞赛《分子的极性》讲义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你知道冰为什么在4℃时密度最大吗?这就是本讲所学内容——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有关知识。
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
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
这个四面体是经过氢键形成的,是一个敞开式的松弛结构,因为5个水分子不能把全部四面体的体积占完,在冰中氢键把这些四面体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通过氢键形成的定向有序排列,空间利用率较小,约占34%,因此冰的密度较小。
液态水不像冰那样完全是有序排列了,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无序排列,即水分子间的距离不像冰中那样固定,H2O分子可以由一个四面体的微晶进入另一微晶中去。
这样,分子间的空隙减少,密度就增大了。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
但同时,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
这两个矛盾的因素在4℃时达到平衡,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
过了4℃后,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的因素,就占优势了,水的密度又开始减小。
知识延伸一、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型物质无论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都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在分子间存在着一种较弱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也叫做范德华力。
它比分子内原子间的作用力(化学键)要小。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一个总的提法,按作用力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可分为三种力:l.取向力当两个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产生相对转动,最后必然是异极相对,同极尽量远离,这叫做分子的取向。
这种由于极性分子取向而产生的力叫取向力。
2.诱导力当极性分子接近非极性分子时,极性分子的偶极电场使非极性分子发生极化从而产生正、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这种由于外来的影响而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极,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产生的力称为诱导力。
一般说来,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大,诱导力越大。
分子的变形性越大,诱导力也越大。
3.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力,非极性分子内部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改变它们相对的位置。
高中化学 第二章_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_4
3.看分子的对称性 如CH4分子的正四面体形和BF3分子的平面正三角形都 是完全对称的立体构型,虽然分子中有极性键,键有极 性,但分子立体构型的对称性从整体看,键的极性相互 抵消,分子没有极性。而CHCl3、NH3等分子因分子立 体结构不对称而为极性分子。
4.看化合价 分子内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绝对值(或可理解为共价单键 数目,一个双键看作两个单键)等于其主族序数(即最外 层电子数)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CO2、 PCl5、SiCl4、SO3、BeCl2等均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如 NO2、CO、SO2、NH3、NF3等为极性分子。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 B.HS-和HCl均是含有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
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
D.1 mol
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
伏加德D罗2常16O数的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与分子的组成与结构。H2S、NH3的价电 子总数皆为8,H2S为V形分子,NH3为三角锥形分子,故二者皆 为极性分子,A项正确;
2.看键角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中,有些属于极性分子,有些 属于非极性分子,这取决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而键 角 是 决 定 分 子 立 体 构 型 的 因 素 之 一 。 三 原 子 分 子 CO2 、 CS2及四原子分子C2H2,虽然都含有极性键,但分子中键 角均为180°,因电荷分布完全对称,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而同样是三原子分子的H2O、H2S、HCN等分子,由于电 荷分布不对称,都是极性分子。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极性的判断:看一个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就要看 整个分子里的电荷分布是否对称,电荷均匀分布为非极 性分子,不均匀分布为极性分子。分子是否有极性,不 能仅由键的极性决定,也取决于分子的立体构型。分子 的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知识解析】分子极性的判断技巧
极性键 极性键
空间结构 直线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形
分子极性 非极性 极性 非极性 极性 非极性
极性
实例 CO2、CS2
H2O BF3、BCl3
NH3 CH4、CCl4
CHCl3、 CH2Cl2
利用分子空间结构判断
归纳总结
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键有无极性 分子空间结构
共同 决定
方法1
2 为极性分子,a错误,c正确;N—Cl为极性键,b正确。
再见
正、负电 非极性分子
中心重合 电荷 共价键形 正、负电 分布 成的分子 极性分子 中心不重合
方法2
典例详析
例4-18(2020河南林州一中月考)
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NH3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 H原子位于锥底,N—H间的夹角是107°。
(1)N4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 技巧
化合价法
ABn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层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 极性分子,此时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对称的;若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价 层电子数,则分子的空间结构不是对称的,其分子为极性分子。具体实例如表所示:
化学式
中心原子化 合价的绝对值
BF3
CO2
PCl5
SO3
H2O
3
4
5
6
2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数 3
4
5
6
6
分子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非极性 极性
NH3 3 5
极性
SO2 4 6
极性
利用分子空间结构判断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
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四步就能搞定,高一必看!化学键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概念,就是化学键的极性,如何判断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分子的极性也是高种化学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今天就给同学们汇总一下这方面的知识,高一正在学习或者刚刚学过这部分的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哦~不理解的可以在文末留言,会给大家详细解答~分子极性判断方法QINGMINGSTEP1、共价键的极性判断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的。
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有无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有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无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
从形式上讲,一般来说,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
在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判断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种误区“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为非极性键”。
对于化合物来说,象H3C-CH3中的“C-C”键、CH2=CH2中的“C=C”键、Na2O2中的“O-O”键等具有结构对称的分子中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象CH3CH2OH、CH3COOH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中的“C-C”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对于单质来说,象在H2、O2、N2、P4、C60、金刚石、石墨等共价单质中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在O3分子中的“O-O”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这是因为O3分子结构呈“V”型(或角型),键长为127.8pm(该键长正好位于氧原子单键键长148 pm与双键键长112 pm之间),与SO2结构相似,可模仿SO2把O3称作“二氧化氧”,所以O3分子中的“O-O”键是极性键,其分子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能简单的只看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而要看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
根据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可将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各类分子极性判断依据是: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无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
高中化学:高一必看,四步搞定分子极性如何判断
高中化学:高一必看,四步搞定分子极性如何判断化学键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概念,就是化学键的极性,如何判断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分子的极性也是高种化学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高一正在学习或者刚刚学过这部分的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哦~ 分子极性判断方法STEP1、共价键的极性判断化学键有无极性,是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的。
从本质上讲,共价键有无极性取决于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有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无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
从形式上讲,一般来说,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为极性键。
在学习共价键的极性判断时,一定要走出这样一种误区“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为非极性键”。
对于化合物来说,象H3C-CH3中的“C-C”键、CH2=CH2中的“C=C”键、Na2O2中的“O-O”键等具有结构对称的分子中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象CH3CH2OH、CH3COOH等结构不对称的分子中的“C-C”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对于单质来说,象在H2、O2、N2、P4、C60、金刚石、石墨等共价单质中的共价键的确是非极性键。
但在O3分子中的“O-O”键却不是非极性键,而是极性键。
这是因为O3分子结构呈“V”型(或角型),键长为127.8pm(该键长正好位于氧原子单键键长148 pm与双键键长112 pm之间),与SO2结构相似,可模仿SO2把O3称作“二氧化氧”,所以O3分子中的“O-O”键是极性键,其分子是极性分子。
二、分子的极性判断分子是否存在极性,不能简单的只看分子中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而要看整个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是否均匀、对称。
根据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可将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各类分子极性判断依据是:1、单原子分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无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之说,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
2、双原子分子: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分子的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是一致的。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2. 让学生了解极性分子的概念,能判断常见分子的极性。
3. 让学生掌握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
4. 培养学生运用分子极性理论分析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
2. 教学难点:分子极性判断的原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结构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分子结构模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图片及实例。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分子模型。
3.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分子极性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水分子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分子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吗?2. 探究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提问: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极性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讲解: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举例说明极性分子(如HCl)和非极性分子(如CO2)。
3.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提问:同学们能想到哪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性质上的差异吗?讲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溶解性、熔点、沸点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4. 实例分析提问:同学们能举例说明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吗?讲解:实例分析,如溶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和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差异。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分子极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溶剂的选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第二节分子的极性【学习目标】1、理解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概念。
2、掌握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3、了解相似相溶规则及其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
[复习][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1、O2 2 、CH4 3 、CO2 4、 H2O2 5 、Na2O2 6 、NaOH活动与探究[实验1]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新授]1、分子极性的分类及其概念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 。
2、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双原子分子: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极性分子:AB型,由构成的分子,如。
非极性分子:AA型,由构成的分子,如。
(2)多原子分子(ABm型):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1)空间构型法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2)物理模型法ABn型分子极性的判断可以转化为物理上受力平衡问题来思考。
判断中心原子是否受力平衡,如果受力平衡则ABn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分析:CO2、H2O、NH3、BF3、CH4的分子极性课本P75-4:孤对电子法在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A无孤对电子(未成对电子),则是非极性分子,若中心原子A有孤对电子则是极性分子。
例如:CO2、CH4、SO3中心原子(C、S)无孤对电子,是非极性分子。
而像H2O、NH3、NCl3中心原子(O、N)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练习:请判断PCl3、CCl4、CS2、SO2分子的极性。
课本:P73-[交流与讨论] P75-5学生完成总结: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概念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含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决定因素是否由同种元素原子形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联系 1.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必为非极性分子;2.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由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
说明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
(完整版)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分子的极性的判断方法是:①单质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②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③多原子分子如ABn型,若中心原子A中没有孤对电子,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A中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
这是因为孤对电子对邻近的电子对的斥力较大,就会把成键电子对斥向一方,从而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显示出极性来。
NH中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只有说明:孤对电子即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对。
如
3
NH分子中的N原子有孤对3个电子分别与H原子成键,剩下的2个电子叫做孤对电子。
3
NH是极性分子。
电子,所以
3。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
高中化学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解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3)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举例说明: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An型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形成的单质分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O3例外),AB型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对于ABn型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通常有以下判断方法。
1.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判断判断ABn型分子是否有极性,关键是看分子的立体构型.如果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双锥形、正八面体形等空间对称的结构,致使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这样的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
若为V形、三角锥形、四面体形(非正四面体形)等非对称结构,则为极性分子。
比如H2O分子中虽然2个H原子轴对称,但整个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不对称的:,负电中心在a点,正电中心在b 点,二者不重合,因此是极性分子。
2.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将液体放入适宜的滴定管中,打开活塞让其缓慢流下,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流,流动方向变化(发生偏移)的是极性分子.流动方向不变的是非极性分子。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ABn型分子中的中心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没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有孤电子对),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如H2O、PCl3等。
4.判断AB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F3、CO2、CH4、SO3等分子中,B、C、S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主族序数,是非极性分子;H2O、NH3、SO2、PCl3等分子中,O、N、S、P等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不等于其主族序数,是极性分子。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
《分子极性》高中化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极性的概念及其与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分子极性的能力。
3. 通过对分子极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子极性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 常见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实例分析。
3. 分子极性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分子极性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分子极性判断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分子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分子结构和极性判断过程。
3. 结合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溶解现象,引出分子极性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极性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常见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分子极性的理解。
4. 理论讲解:讲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在分子极性判断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子极性与分子性质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分子极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例分析:观察学生在分析常见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时的判断准确性。
3. 课后习题:布置与分子极性相关的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是否较高。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分子极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八、教学拓展1. 分子极性与溶解性:讲解分子极性对溶解性的影响,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2. 分子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探讨分子极性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分子极性的理解。
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重难点专题突破
4五种方法判断分子的极性分子极性的判断:看一个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就要看整个分子里的电荷分布是否对称,电荷均匀分布为非极性分子,不均匀分布为极性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不能仅由键的极性决定,也取决于分子的立体构型。
分子的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1.看化学键类型只由非极性键构成或不含共价键的分子(O3除外)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也可能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等,这些说法应准确理解。
2.看键角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中,有些属于极性分子,有些属于非极性分子,这取决于分子中各键的空间排列,而键角是决定分子立体构型的因素之一。
三原子分子CO2、CS2及四原子分子C2H2,虽然都含有极性键,但分子中键角均为180°,因电荷分布完全对称,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而同样是三原子分子的H2O、H2S、HCN等分子,由于电荷分布不对称,都是极性分子。
3.看分子的对称性如CH4分子的正四面体形和BF3分子的平面正三角形都是完全对称的立体构型,虽然分子中有极性键,键有极性,但分子立体构型的对称性从整体看,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分子没有极性。
而CHCl3、NH3等分子因分子立体结构不对称而为极性分子。
4.看化合价分子内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绝对值(或可理解为共价单键数目,一个双键看作两个单键)等于其主族序数(即最外层电子数)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CO2、PCl5、SiCl4、SO3、BeCl2等均为非极性分子,其他的如NO2、CO、SO2、NH3、NF3等为极性分子。
5.看孤电子对分子内中心原子的最外层无孤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BeCl2、CCl4、BCl3、PCl5等均为非极性分子。
另外,上述分子中除了BeCl2、BCl3、PCl5分子外,其余的分子中所有成键原子的最外层均达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分子的极性判断
分子的极性判断极性判断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分子的极性特征。
分子的极性主要通过分子中原子间的化学键的极性以及分子整体结构的对称性来决定。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极性的概念、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以及分子极性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极性的概念。
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的不对称性。
一个极性分子具有正负两极,其中正极指的是部分电子密度(电子云)较小的地方,而负极则指的是部分电子密度较大的地方。
这种电荷不平衡导致了分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静电相互作用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首先是看分子是否具有化学键的极性。
化学键的极性是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引起的。
如果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那么化学键就被认为是极性的。
例如,在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的电负性远大于氢原子的电负性,因此氯化氢分子是极性的。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分子的对称性来判断分子的极性。
对称性是指分子是否具有中心对称轴或反射面。
如果一个分子具有中心对称轴或反射面,那么它的正负电荷分布将是对称的,从而导致整体的极性为零。
例如,对于二氧化碳(CO2)分子,它具有线性结构和中心对称轴,因此整体不带电荷,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是非极性的。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判断分子的极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分子既具有极性键又具有对称结构,这样的分子被称为极性分子。
例如,三氟化硼(BF3)分子有极性键,但整体结构呈三角形,因此BF3分子是非极性的。
分子的极性对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极性分子的熔点、沸点和溶解度通常较高。
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因此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克服这些相互作用力。
其次,水是一个典型的极性溶剂,许多化学反应需要在水中进行。
极性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溶液,而非极性分子则往往不溶于水。
此外,极性分子的化学反应通常也受到极性的影响。
极性分子中的极性键容易发生断裂和形成新的化学键。
极性大小判断技巧
极性大小判断技巧
极性大小判断技巧:可以通过偶极矩来判断,偶极矩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
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极矩。
1.“键的极性”针对的是共价键。
因此离子键、金属键一般都不谈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形成共价键的两种元素是否一样。
若一样,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就是非极性键;反之,则为极性键。
因此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谈及键的极性。
2.分子的极性”的定义判断方法:就是看一个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
若重合的就是非极性分子,不重合就是极性分子。
只有极性分子才谈及极性大小。
分子极性的大小是用电偶极矩来量度的。
分子的电偶极矩简称偶极矩(μ),它等于正、负电荷中心距离(d)和正电荷重心或负电荷重心上的电量(q)的乘积:μ=q·d,其单位为10-30C·m。
电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化学上规定其方向是从正电荷重心指向负电荷重心。
高中化学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专题辅导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张素琳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 O 22、、N Cl Br CO CS CH CCl BF 22222443、、、、、、、。
2.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对外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 O NH 23、、HCl 、H 2O 2。
二、掌握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可用下表表示。
三、了解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中学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列举如下:(1)H O N 222、、双原子单质分子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2)H O 2为平面形,夹角为104.5°。
(3)NH 3为三角锥形,夹角为107°18'。
(4)H 2S 为平面形,夹角为92°。
(5)CH CCl SiH 444()、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6)CH Cl CH Cl CHCl 3223()、为四面体形,夹角不确。
(7)C H 22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8)C H 24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9)C H 66为平面形,夹角为60°。
(10)P 4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11)CO CS 22()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12)BF 3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注意:中学常见的四面体物质有①CH 4 ②CH Cl 3 ③CH Cl 22 ④CHCl 3 ⑤CCl 4 ⑥P 4 ⑦NH 4 ⑧SiH 4 ⑨SiF 4。
其中是正四面体的有①、⑤、⑥、⑦、⑧、⑨共6种。
四、分子极性判断规律。
①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 O N Cl Br 22222、、、、。
②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分子极性及其判断规律
张素琳
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 O 22、、
N Cl Br CO CS CH CCl BF 22222443、、、、、、、等。
2.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对外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 O NH 23、、 HCl 、H 2O 2等。
二、掌握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可用下表表示。
三、了解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中学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列举如下: (1)H O N 222、、等双原子单质分子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2)H O 2为平面形,夹角为104.5°。
(3)NH 3为三角锥形,夹角为107°18'。
(4)H 2S 为平面形,夹角为92°。
(5)CH CCl SiH 444()、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6)CH Cl CH Cl CHCl 3223()、为四面体形,夹角不确定。
(7)C H 22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8)C H 24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9)C H 66为平面形,夹角为60°。
(10)P 4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11)CO CS 22()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12)BF 3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注意:中学常见的四面体物质有①CH 4 ②CH Cl 3 ③CH Cl 22 ④CHCl 3 ⑤
CCl 4 ⑥P 4 ⑦NH 4 ⑧SiH 4 ⑨SiF 4等。
其中是正四面体的有①、⑤、⑥、⑦、⑧、
⑨共6种。
四、分子极性判断规律。
①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 O N Cl Br 22222、、、、等。
②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HCl 、HBr 、HI 等。
③多原子分子极性要看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如H 2O 、NH HCl H O CH Cl 3223、、、等是极性分子;CO CH CCl BF 2443、、、等是非极性分子。
④AB n 形分子极性判断: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这种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
如CO CH BF 243、、等。
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参与成键,这种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如H O NH 2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