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暨南大学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暨南大学
4.检验判断。由于 统计量的实际值为7.520809在1.689869和16.0127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总体方差没有变化。
(2)由于本题要求调查净重是否符合规定,实际上是看袋子的平均净重是否为0.5千克,所以这是一个双侧检验,由于总体标准差已知,所以用z检验
1.×2.√3.√4.√5.√7.√
(二)单项选择题
1.②2.③3.①4.②5.③④6.④7.①8.③
(三)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④⑤2.②③④⑤3.③⑤4.①②⑤
(四)填空题
1.资料所属时间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2.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3.时间长短可比4.年距发展速度-15.14.87%6.207.2
(2)
4.(1)
产量
员工人数
组中值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
260
150
50
45
55
65
75
85
2700
7700
16900
11250
4250
合计
660
—
42800
产量
员工人数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众数所在组的前一组次数
260众数所在组的次数
3.由题意
令这个数为a。则
4.由题意
5.
销售额
售货员人数
组中值
20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重要简答题与答案1.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0第3题答案)
2.简述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作业(一)简答题1答案)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区别并举例说明。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1第2题答案)
4.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并指出统计分组可以如何分类。
(参考学习指导书P323第1题上半部分答案)
5.简述变量(数量标志)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见06.07试卷简答题第3题答案)
6.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见学习指导书P329第13题上半部分答案)
7.简述平均指标的特点和作用。
(见教科书P85)
8.变异系数的概念及应用条件。
(参考作业(二)简答题4答案)
9.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见作业(三)简答题2答案)
10.相关的种类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判断标准。
(见学习指导书P70最后一段及作业(三)简答题5答案②、③)
11.同度量因素的概念及编制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见学习指导书P372第6题答案)
12.简要说明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概念及特点。
(见学习指导书P394简答第9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解读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附录: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3、调查;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4、总体单位(个体);总体5、性质相同;总体6、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提供信息7、数量;品质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B5、A6、B7、A8、B9、C 10、A三、简答题1、所谓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是对总体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具。
统计通常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中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2、统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和指标没有差异(变异),其具体表现都一样,那么只要调查一个便可知全体,这样就用不着统计了。
只有变异才能统计,变异是统计的前提。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
区别:⑴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⑵标志中的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所有的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不存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⑶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而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
⑷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而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有时间、地点、范围。
联系:⑴一般来说,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值汇总而来的;⑵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第二章一、项选择题1.B2.B3.D4.A5.B6.C7.B8.C二、判断题1.(×)2.(×)3.(×)4.(×)5.(√)6.(√)7.(×)8.(×)三、简答题1.相同点:三种调查都是一时性的非全面调查,都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大专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
大专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综合练习项目一认识统计第一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项目学习,要求对统计的含义、基本研究方法有明确的了解,掌握统计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的职能、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统计工作过程;统计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以后各项目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一、填空题.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和等四个阶段。
.统计一般有、、及三个含义。
.标志是说明的名称。
统计指标是反映现象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 统计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二、判断题.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
(). 统计学的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统计总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来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与平均数。
()..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所有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纯数量关系,而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数量关系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与方法. 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进行交流认识社会.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真实性.及时性总体性.连续性..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分,则“成绩”是()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标志值数量指标.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每个工业企业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要了解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统计学原理》册及标准答案
第1讲统计学原理导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学、统计资料等二种含义。
(×)2、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统计研究使用大量观察法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决定的。
(∨)4、统计研究对象具有大量性、总体性、社会性的特点。
(×)5、统计工作就是各种统计活动。
(∨)6、统计资料就是统计工作完成时,以图表等形式提供的结果。
(∨)7、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8、统计学和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9、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10、统计的研究对象社会性、总体性、客观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 A )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A、统计的研究对象B、统计的特点C、统计资料D、统计学2、统计工作就是各种(B )。
A、统计资料B、统计活动C、统计学D、理论和实践3、(A )就是对统计活动所做的事先的全面计划和安排。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4、(B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5、统计整理能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 C )。
A、完整B、准确C、系统化、条理化D、及时三、多项选择题(从下面每小题的被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统计工作过程的四个环节包括(ABCD )A、统计整理B、统计调查C、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2、统计整理可以使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AC )。
A、分组、汇总B、完整C、系统化、条理化D、准确3、统计分析是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深入加工处理,产生(BD )。
A、分组B、综合指标C、汇总D、统计活动的最终结果4、统计调查是(CD )。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05
第五章平均指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读者明确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各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条件,了解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以及几种平均数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难点是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以及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总体平均数时权数的选择。
三、授课时间本章授课时间为6学时。
第一节平均指标的基本内容⏹(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同质总体某一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它描述分布数列的集中趋势。
如:足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代表了该球队队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平均入球数代表了球队整体的技术水平。
⏹(二)平均指标的特点⏹1、同质性⏹2、代表性⏹3、抽象性⏹(三)平均指标的作用⏹1、可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的平均水平。
⏹2、可以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水平。
⏹3、可用于研究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4、利用平均数还可以进行推算和预测。
(四)平均指标的种类⏹算术平均数(数值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数值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数值平均数)⏹众数(位置平均数)⏹中位数(位置平均数)第二节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算术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平均数。
⏹ 算术平均数=标志总量÷总体总量⏹ (二)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比较⏹ 1、概念不同。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体对比而形成相对数指标。
算术平均数是反映同质总体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指标。
⏹ 2、主要作用不同。
强度相对数反映两不同总体现象形成的密度、强度。
算术平均数反映同一现象在同一总体中的一般水平。
⏹ 3、计算公式及内容不同。
算术平均数分子、分母分别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数,分子、分母的元素具有一 一对应的关系,即分母每一个总体单位都在分子可找到与之对应的标志值,反之,分子每一个标志值都可以在分母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总体单位。
《统计学原理》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给定显著性水平。取显著性水平 ,由于是双侧检验,因此需要确定上下两个临界值 和 。查表得到 ,所以。拒绝区间为小于-1.96或者大于1.96。
3.检验统计量
4.检验判断。
由于z的实际值在-1.96和1.96之间,没有落入拒绝区间,所以接受原假设,认为净重是符合规定
(五)计算题
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
实际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
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
2.(1)
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则
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 2.① 3.③ 4.④ 5.④6.②7.②8.④
2.由题意
=8.89
3.由题意
令这个数为a。则
4.由题意
5.
销售额
售货员人数
组中值
20000-30000
30000-40000
4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70000
70000-80000
80000以上
8
20
40
100
82
10
5
25000
35000
《统计学原理(暨大版)》综合自测题参考题答案
第一章×√①②③④⑤(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② 2.② 3.④ 4.④ 5.①6.③(三)多项选择题1.②③④⑤ 2.①③⑤ 3.②③⑤ 4.②③⑤ 5.②③④ 6.②④(四)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数字统计学 2.数量性 3.同质大量差异同质 4.总体单位品质数量 5.总体数量数字第二章(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② 2.③ 3.② 4.② 5.③6.④(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 2.①②③④⑤3.①③④ 4.①②③④⑤ 5.③④ 6.②③⑤ 7.①③⑤(四)填空题1.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2.选区样本依据不同 3.明确调查目的 4.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向上级报告统计资料的单位第三章(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④ 2.④ 3.② 4.③ 5.④ 6.③ 7.② 8.①(三)多项选择题1.①③ 2.①②④ 3.①②③④ 4.②⑤ 5.③④⑤ 6.①②7.②③⑤ 8.①②④⑤(四)填空题1.分组汇总 2.汇总制表 3.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4.相同点差异性 5.分组标志 6.主词宾词第四章(一)判断题1.×2.√3.√4.× 5.√(二)单项选择题1.② 2.② 3.④ 4.④ 5.③(三)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 2.①②③④⑤3.②③⑤ 4.①②③④⑤ 5.①②③④⑤ 6.③④ 7.①②③④ 8.②③④⑤(四)填空题1.总体总量 标志总量2.时期 时点 3.价值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 4.性质不同但有联系 5.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6.强度(四)计算题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实际产值=1188%1101080=⨯=⨯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1000%811080=+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8.181%10010001188=-⨯ 2.(1)%100⨯=计划数实际数计划执行进度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176********=+++ 则%5.103%100170176%100=⨯=⨯=计划数实际数计划执行进度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课后答案1. 平均数和样本均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 样本均值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样本数据的平均数,用于估计总体的平均值。
-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将所有数据求和,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 计算样本均值的方法是将样本数据求和,然后除以样本的个数。
- 平均数和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为:平均数 = 总和 / 数据个数,样本均值 = 样本总和 / 样本个数。
2. 中位数和样本中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用于描述数据的中间值。
- 样本中位数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样本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用于估计总体的中位数。
- 计算中位数的方法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序,然后找到中间位置的数值。
- 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位置的数值。
- 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 计算样本中位数时,首先将样本数据排序,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3. 众数和样本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用于描述数据的主要趋势。
- 样本众数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样本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用于估计总体的众数。
- 计算众数的方法是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 计算样本众数时,首先统计样本数据中每个数值的出现次数,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4. 方差和样本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值,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 样本方差是从总体中选择的一部分样本数据与其样本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值,用于估计总体的方差。
- 计算方差的方法是将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平方后求和,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 计算样本方差的方法是将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平方后求和,然后除以样本的个数。
5. 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暨南大学统计学原理复习
第七章 抽样调查
• 1、抽样调查的特点与原则 • 2、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 3、随机抽样的分类,及各种使用范围 • 4、几类概率分布(离散和连续型变量) • 5、标准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公式 • 6、大数定律
• 7、抽样平均误差实际运用公式 • 8、样本个数(重复) • 9、极限误差的计算 • 10、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 11、统计量的优良标准
统计学原理
总复习
第一章 绪论
• 1、统计学定义 • 2、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定义、联系与区别 • 3、标志与指标的定义、联系与区别 • 4、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 5、统计学的特点
第二章 统计调查
• 1、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区别与联系 • 2、调查误差的分类与产生原因 • 3、全面与非全面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 4、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每种形式的使用
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 7、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平均增长速度) • 8、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公式
第十一章 时间数列预测方法
• 1、时间数列的四个因素——长期趋势 (T)、季节变动(S)、循环变动(C)、 不规则变动(I)
• 2、四个因素的各种含义 • 3、长期趋势预测的方法 • 4、对于乘法型时间数列季节变动因素,若
没有此因素的影响,该因素的比率
第五章 平均指标
• 1、平均指标的定义 • 2、算术平均数的相关性质 • 3、 (简单和加权)算术平均、几何平均、
调和平均的计算,分单项数列和组距式 • 4、中位数的计算 • 5、众数的计算 • 6、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程度)
第六章 变异度指标
• 1、变异度的定义 • 2、总体的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及计算(简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暨南大学出版社)
一单项选择题⒈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C 实质性的科学D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2、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3.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性别B工人年龄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一致的B是无区别的C 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D 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5.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A 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 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 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 以上答案都对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重点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7.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8.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概率抽样调查D非全面统计报表9.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层叠起来分组的统计方法是()A 品质标志分组B复合标志分组C混合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10、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1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B 510C 500D 49012、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3、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01
第一章统计的基本问题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读者明确统计的含义,统计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本章学习重点是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难点是各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授课时间本章需要2个学时。
一、统计的含义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在不同的场合,统计一词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
二、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2、具体性3、综合性三、统计的作用1、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2、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3、是统计研究的有效工具四、统计工作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概括而言为服务与监督。
五、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1、总体和总体单位(1)总体: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简言之总体是同质个体所组成的整体。
总体的三大特征:①同质性②大量性③差异性总体的分类:①有限总体:指总体单位数有限而可以计数的总体②无限总体:指总体单位数无限不可以计数的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统计研究的客体。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的。
例1:工业普查总体:工业企业总体单位:每一个工业企业共性:从事工业生产活动例2:某省乙烯企业调查总体:某省烯企业总体单位:某省乙烯企业内部每个部门2、标志和指标(1)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由标志名称+标志值组成。
标志的分类①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标志。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
②不变标志:指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可变标志:指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总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公民总体单位:每一位公民标志名称标志值国籍:中国(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姓名:张三(品质标志、可变标志)性别:男(品质标志、可变标志)民族:汉(品质标志、可变标志)婚姻状况:已婚(品质标志、可变标志)家庭成员数:4人(数量标志、离散变量)年龄: 50 (数量标志、连续变量)身高: 172cm (数量标志、连续变量)体重: 72.5kg (数量标志、连续变量)收入: 2000元/月(数量标志、连续变量)(2)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490
500
510
520
次数的多少
变量的大小
组数的多少
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
组距
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
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
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
分组标志的多少不一样分组数目的多少不相同分组的方式不一样
研究目的和对象不相同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④
2.④
3.②
4.③
5.④
6.③
7.②
8.①
(三)多项选择题
1.①③
2.①②④
3.①②③⑤
4.②⑤
5.③④
6.①②
7.①②
8.①④
(四)填空题
1.分组;汇总
2.汇总;编表
3.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4.同质性;差异性
5.分组标志
6.主词;宾词。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第八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第八版课后答案1、33、点P(-5,-7)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单选题] *A. (-5,-7)B. (5,7)(正确答案)C. (5,-7)D. (7,-5)2、8.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图形,则∠BFD 的度数是( ) [单选题] *A.15°(正确答案)B.25°C.30°D.10°3、47、若△ABC≌△DEF,AB=2,AC=4,且△DEF的周长为奇数,则EF的值为()[单选题] *A.3B.4C.1或3D.3或5(正确答案)4、16.我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若气温升高时,气温变化记作,那么气温下降时,气温变化记作()[单选题] *A.-10℃(正确答案)B.-13℃C.+10℃D.+13℃5、若2? =3,2?=4,则23??2?等于( ) [单选题] *A. 7B. 12C. 432(正确答案)D. 1086、6.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 [单选题] * A.1B.3C.6(正确答案)D.97、4.在﹣,,0,﹣1,4,π,2,﹣3,﹣6这些数中,有理数有m个,自然数有n个,分数有k个,则m﹣n﹣k的值为()[单选题] *A.3(正确答案)B.2C.1D.48、13.设x∈R,则“x3(x的立方)>8”是“|x|>2”的( ) [单选题]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第三象限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单选题] *A. {α|180°<α<270°}B. {α|180°+k·360°<α<270°+k·360°}(正确答案)C. {α|90°<α<180°}D. {α|90°+k·360°<α<180°+k·360°}10、在0°~360°范围中,与-940°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 140°(正确答案)500°-220°320°11、23.若A、B是火车行驶的两个站点,两站之间有5个车站,在这段线路上往返行车,需印制()种车票.[单选题] *A.49B.42(正确答案)C.21D.2012、5.如果某商场盈利万元,记作万元,那么亏损万元,应记作(??)[单选题] *A-8B-8万元(正确答案)C.8万元D.813、49、如图,在△ABC中,∠A=30°,∠ABC=50°,若△EDC≌△ABC,且A,C,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BCE=()[单选题] *A.20°(正确答案)B.30°C.40°D.50°14、6、已知点A的坐标是,如果且,那么点A在()[单选题] *x轴上y轴上x轴上,但不能包括原点(正确答案)y轴上,但不能包括原点15、下列各角中,与300°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A、420°B、421°C、-650°D、-60°(正确答案)16、2.当m=-2时,代数式-2m-5的值是多少()[单选题] *A.-7B.7C.-1(正确答案)D.117、5. 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2+x﹣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 *A.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正确答案)B.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18、若a=-3 ?2,b=-3?2,c=(-)?2,d=(-)?,则( ) [单选题] *A. a<d<c<bB. b<a<d<cC. a<d<c<bD. a<b<d<c(正确答案)19、9.(2020·课标Ⅱ)已知集合A={x||x|<3,x∈Z},B={x||x|>1,x∈Z},则A∩B=( ) [单选题] *A.?B.{-3,-2,2,3}C.{-2,0,2}D.{-2,2}(正确答案)20、7. 3位同学准备去学校饭堂吃午饭,学校饭堂有2个,则不同的去法共有( )种.[单选题] *A. 2+3=5种B.2×3=6种C.3×3=9种D.2×2×2=8种(正确答案)21、8.修建高速公路时,经常把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从而缩短路程,其道理用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单选题] *A.线段可以比较大小B.线段有两个端点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答案)D.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2、二次函数y=3x2-4x+5的二次项系数是()。
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1、以最低限度为任务提出的计划指标,计划完成程度以不超过100%为好。
()2、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3、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4、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唯一只有强度相对数。
()5、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
()1、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
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2、绝对指标的基本特点是计量单位都是()无名数有名数复名数无名数和有名数3、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无名数有名数复名数无名数和有名数4、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减小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5、 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 )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比例相对数1、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年末职工人数年初职工人数月末设备台数年国民生产总值 月销售额2、 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消费量人口自然增长率3、时点指标的数值( )可以连续计量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只能间断计数其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直接相加没有独立的实际意义4、 时期指标的数值( )可以连续计量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状况的总量相邻两时期指标有可加性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 有时可以间断计量,一般是连续计量5、 计算相对数指标的可比性原则大致可以归纳为( )时间、空间可比计量单位可比价格可比计划和统计的口径可比 计算过程可比6、 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是()计划完成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比例相对数强度相对数总体单位与标志结构相对数7、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 )小数百分数千分数倍数 学名数8、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相对指标是计算总量指标的基础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相对指标能表明总量间的对比关系1、 按总量指标的总体内容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单项选择题
1.②2.③3.①4.②5.③④6.④7.①8.③
(三)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④⑤2.②③④⑤3.③⑤4.①②⑤
(四)填空题
1.资料所属时间一定时间条件下的统计指标数值2.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3.时间长短可比4.年距发展速度-15.14.87%6.207.2
(五)计算题
1.(1)Y=1.21333+0.59x
(2) ,所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3)0.361017
(4)10.059~12.4272
2.(1)y=-0.38591+2.2932x
(2)r=0.9874 ,所以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3)估计标准误为0.8627
(4)20.82~24.27
第十章
(一)判断题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②2.③3.③4.④5.①6.④7.④8.② 9. ② 10.②
(三)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③④2.②④3.①③④4.①②⑤5.③④
(四)填空题
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2.权数3.权数4.加权调和5.指数化同度量6.个体7.因素8.经济数学
(四)填空题
1.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2.乘法型加法型乘加型3.同期水平平均法长期趋势剔除法4.加法型乘法型乘加型
(六) 计算题
1.趋势值的方程式为:
趋势值的二次曲线模型是:
2.41.13(万元)
3.91.435(万人)
4.(1)二次曲线方程式是
(2)2001年销售量48.35(万架)
第十二章指数
依题意,该同学成绩在82分以上的概率为
令所抽取的九个同学的成绩为
他们都为服从均值为70,标准差为12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其平均成绩 为服从均值为70,标准差为4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注意若 为独立同分布n个正态随机变量, 则其平均数服从均值为 ,标准差为 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所以其平均成绩在82分以上的概率为
(四)计算题
1.因为2000年计划完成相对数是110%,所以
实际产值=
2000年计划产值比1999年增长8%,
所以1999年的计划产值=
那么2000年实际产值比1999年计划产值增长=
2.(1)
从第四年第四季度到第五年第三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则
这一题规定年末产量应达到170,所以提前时间按照水平法来算。
6.(1)这是一个总体成数指标估计问题。
样本中居民收视率为
抽样平均误差的估计值,因为没有给出总体单位数的值,所以当作重复抽样来计算
对应于95.45%的概率度t的值为2,即是正态分布双侧检验的临界值
,
抽样极限误差
总体成数区间估计
即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居民收视率在0.278287到0.361713之间
(2)
4.(1)
产量
员工人数
组中值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
260
150
50
45
55
65
75
85
2700
7700
16900
11250
4250
合计
660
—
42800
产量
员工人数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众数所在组的前一组次数
260众数所在组的次数
150众数所在组的后一组次数
50
合计
700
代入公式
产量
员工人数
累计次数
以下累计
以上累计
40-50
50-60
60-70
70-80
80以上
60
140
260
150
50
60
200
460
610
660
660
600
460
200
50
第六章变异度指标
(一)判断题
1.×2.√3.×4.√5.×
(二)单项选择题
1.③2.③3.②4.②
3..根据题意,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根据样本信息,计算统计量
4.检验判断。因为 ,所以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含量是超过规定界限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
1.×2.√3.√4.√5.×6.×7.×8.×
(二)单项选择题
1.①2.①3.③4.④5.④6.②7.②8.④
(三)多项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
1.√2.√3.×4.×5.×
(二)单项选择题
1.②2.②3.④4.④5.①6.③
(三)多项选择题
1.②③④⑤2.①③⑤3.②③⑤4.②③⑤5.②③④6.②④
(四)填空题
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2.数量性3.同质大量差异同质4.总体单位品质数量5.总体数量数字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判断题
(三)多项选择题
1.①③2.①②③④3.③④⑤4.②③5.①②③④ 6.②④⑤
(五)计算题
1.
因为 ,所以第二组变异程度大
2、
.
因为第一组的离散系数小于第二组的离散系数,且第一组的合格率要高于第二组,所以第一组质量较稳定。
3.因为
因为 ,所以第二组稻子值得推广
4.(1)由题意,是求
2.由题意
=8.89
非国有类型的平均数及方差为
则
抽样平均误差
对应于95.45%的概率度t的值为2,即是正态分布双侧检验的临界值
,
抽样极限误差
区间估计
即在95.45%概率保证程度下,该市职工月平均收入的区间范围为698.45~757.80元
该市职工月收入总额为
在95.45%概率保证程度下,该市职工月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为55876.00~60624.00万元
从第四年第三季度到第五年第二季度这一年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年的产量达到
刚好,计划规定5年即60个月完成,而实际在第五年第二季度就完成了,提前了二个季度即6个月。
则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2)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第五年第四季度完成多少,所以实际上没法给出实际数与计划数的对比,但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从第一年开始到第二年第三季度,累计产量为
六、计算题
可以计算计划执行进度
由于这一题规定五年累计的产量应达到640,所以提前时间应按照累计法计算
从第一年开始到第二年第三季度,累计产量为
刚好完成计划规定数额,所以提前时间为一个季度即三个月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①2.①3.②4.③5.④6.④7.④
1.②③④⑤2.①④⑤3.③⑤4.②③④5.①④⑤6.①②③④⑤
7.①②③④8.①④
(四)填空题
1.相关关系2.直线相关曲线相关3.负相关正相关4.不相关,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5.回归变差与总变差6.精确7.无直线相关完全线性正相关,完全线性负相关8.原数列的观测值与方程的估计值离差的平方和最小,原数列的观测值与方程的估计值离差的总和为0
2.由于本题要求含量是否超过规定界限,因而属于右侧单侧检验。
1.设立假设。根据题意,如果调查结果与规定界限相比有显著的提高,我们就拒绝原假设,所以我们以等于或小于规定界限为原假设,而以大于规定界限为备择假设
2.给定显著性水平。由于要求检验含量是否超过规定界限,这是个右侧单侧检验,我们只需要找右边的临界值,又由于我们的样本容量只有5,样本单位数为5小于30,不是大样本,所以必须用t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 ,以及样本单位数5得到t检验的自由度为n-1=5-1=4,所以我们要找的值为 ,查表得到 。所以拒绝区间为大于2.131847。
-3
-2
-1
0
1
2
3
-24
-40
-40
0
82
20
15
72
80
40
0
82
40
45
合计
265
—
13
359
第七章抽样调查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单项选择题
1.④2.②3.③4.③7.④8.②9 ①10.②11.②12.②13.②
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③4.②③④⑤5.①④⑤6.②④⑤7.①②③④⑤8.①②③④⑤9.①②③④⑤
抽样区间
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批茶叶的零件的平均重量在 克之间。
8.
按人均月收入分组
组中值
国有职工人数
非国有职工人数
400元以下
400-550
550-700
700-850
850-1000
1000以上
325
475
625
775
925
1075
4
12
18
10
4
2
5
10
18
40
25
12
国有类型的平均数及方差为
(六)计算题
1.(1)7.424%
(2)61.05%
2.(1)514.265亿元
(2)1.488%
(3)8019.55元/人
3.2.72万元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预测
(一)判断题
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①2.④3.④4.③5.②6.④7.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