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推荐)
四川省遂宁市最新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最新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2d16155fbfc77da369b193.png)
四川省遂宁市2021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有错选的给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哥白尼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开普勒提出日心说,并指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是椭圆C。
牛顿通过“月-地”检验验证了重力与地球对月亮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牛顿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详解A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故A、B错误;C.牛顿通过“月一地”检验验证了重力与地球月亮的引力是同一种力,故C正确;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学史,较为简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B。
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就是动能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解析分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运动物体可以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详解A.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A正确;B.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但运动的物体还可以同时具有势能,故B错误;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C错误;D。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与力是否恒定无关,即: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以做直线运动,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常见的物理规律,较为简单.3。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沿倾角为粗糙固定斜面加速下滑,在滑块由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的机械能守恒B。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59982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7.png)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末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A.水喷出后经过约3s到达最高点B.在最高点相遇前的瞬间,水柱的速度约为0C.水喷出的瞬间,速度水平方向分量约为30m/sD.水喷出的瞬间,速度竖直方向分量约为15m/s7.如图,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高宏博带伤比赛,以顽强的意志致敬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
若高宏博(可视为质点)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滑雪道上保持同一姿势由静止开始下滑,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滑过程中高宏博的动能k E、重力势能p E、机械能E以及重力的功率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8.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卫星相对于地球和月球基本保持静止的一个空间点,即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与月球地球总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处在月球背面,如图所示.则与月球相比始终处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卫星在地球和月球共同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的周期比月球大月球大B.向心加速度比月球大C.线速度比月球小D.所受合外力比月球大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拉至A点,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O点正下方与A点的竖直高3A.电瓶车以匀加速和恒定功率两种模式启动最终达到的最大速度不同B.若小明以21m/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电瓶车,匀加速阶段电瓶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 m/s C.若小明以21m/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电瓶车,匀加速阶段电瓶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1000 J D.若小明以额定功率启动电瓶车,当电瓶车的速度大小为4 m/s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1.25m/s 12.2021年1月,“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
发射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先把卫星送上轨道1(椭圆轨道,P、Q是远地点和近地点)后火箭脱离;卫星再变轨,到轨道2(圆轨道);卫星最后变轨到轨道3(同步圆轨道)。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02eff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3.png)
四川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其加速度可能减小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C.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反2.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C.风速越小,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D.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与风速无关3.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a,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处于超重状态B.如图b,一圆锥摆增大 ,但保持圆锥的高度不变,则圆锥摆的角速度一定变化C.如图c,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位置小球所受筒壁的支持力等于在B位置时的支持力D.如图d,火车转弯超过规定速度行驶时,内轨对内轮缘会有挤压作用4.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3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5.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卫星相对于地球和月球基本保持静止的一个空间点,即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与月球地球总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处在月球背面,如图所示.则与月球相比始终处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卫星在地球和月球共同引力作用下绕地球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的周期比月球大月球大B.向心加速度比月球大C.线速度比月球小D.所受合外力比月球大6.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上面站着质量为m的人,当自动扶梯以加速度a加速向上运动时,人相对扶梯静止。
下列关于人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人处于超重状态B.人只受重力和支持力C.人所受支持力对人不做功D.人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7.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质量为m,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A.物块和软绳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8.一质量为0.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它在x、y轴的两个正交分速度图像分别如图甲、mgθsin三、实验题12.(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抛运动的装置。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4a81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4.png)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物 理 试 卷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对得3分, 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 属于矢量的是(A ) A. 向心加速度B. 功C. 功率D. 动能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哪个量是不变的? (B ) A. 线速度B. 角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向心力3. 水滴从高处自由下落, 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 则水滴下落的时间将(B )A. 增长B. 不变C. 缩短D. 无法确定4.在下列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则机械能守恒的是 (C )A. 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B. 电梯中的货物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C. 被投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 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加速上升5.大小相等的力F 按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使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相同的距离, 其中力F 做功最多的是(A )6. 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 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
如图2所示, 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B ) A .车的加速度为零, 受力平衡 B. 桥对车的支持力比汽车的重力大A B CD图1C. 桥对车的支持力比汽车的重力小D. 车的速度越大,桥对车的支持力越小7.假设两颗近地卫星1和2的质量相同, 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3所示, 卫星2的轨道半径更大些.两颗卫星相比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较小B. 卫星1的线速度较小C. 卫星1的角速度较小D. 卫星1的周期较小8.“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实验或现象, 下列四个实验可以在“天宫一号”舱内完成的有(D)A B C D图4A. 用台秤称量重物的质量B. 用水杯喝水C. 用沉淀法将水与沙子分离D. 给小球一个很少的初速度, 小球即可以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9.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1, 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D)A. B. C. D.10.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 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90472250e2524de4187e83.png)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功率公式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2.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3.“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己成功实现了自动交会对接.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一起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可视为圆周轨道·轨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运行周期为T,则A.地球质量为B.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里的宇航员受到的重力为零C.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线速度为D.对接成功后,“神舟九号”飞船的加速度为g4.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有众多卫星.观察测出:木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周期为;木星的某一卫星绕木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周期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中给定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求出木星的质量B.能求出太阳与木星间的万有引力C.能求出木星与卫星间的万有引力D.可以断定5.质量为的汽车,以速率通过半径为的凹形桥,在桥面最低点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是()A.B.C.D.6.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7.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人们登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A.8倍B.4倍C.2倍D.0.5倍8.质量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P/mv B.2P/mv C.3P/mv D.4P/mv二、不定项选择题1.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比,转过的圆心角比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的线速度比2:3B. 它们的角速度比2:3C. 它们的周期比2:3D. 它们的周期比3:2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正上方有一金属块从高处自由下落,从金属块自由下落到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A.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弹力一直做负功B.金属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金属块的动能最大时,弹力与重力相平衡D.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3.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和b质量相等且小于c的质量,则A.b所需向心力最小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4.如图所示一小球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将小球从最低点拉至P点,并使细线保持绷直状态.然后在P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球经过最低时细线恰好被拉断.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A.细线断前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B.细线断前瞬间小球受到的拉力大小C.细线断后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细线断后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三、实验题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L,且L=1.25cm,如果取g=10m/s2,那么:(1)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___Hz;=______(用L、g表示),其大小是________m/s.(2)小球运动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四、简答题1.在用高级沥青铺设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设计时速是108km/h,汽车在该路面上行驶时,它的轮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1)如果汽车在该路面的水平弯道上拐弯,假设弯道的路面是水平的,其弯道的最小半径是多少?(2)事实上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是外高内低的,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且;而拐弯路段的圆弧半径.若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侧向摩擦力等于零,则车速,应为多少?( )2.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开始了深空探测新时代.已知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地球半径.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近似等于,求绕月球飞行卫星的周期最短为多少?3.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匀速运行,将一质量为2kg的工件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设传送带的速度不变),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放手后工件在内的位移是多少?摩擦力对工件做功为多少?(g取)4.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粗糙半圆形导轨在B点平滑连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A点以的速度向B点运动,如图所示,AB=4R,小物块沿圆形轨道通过最高点C后做平抛运动,最后恰好落回出发点A.(g取),求:(1)小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在C点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小物块从B到C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功率公式和P=Fv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C.从P=Fv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从P=Fv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答案】D【解析】公式求解的是一段过程中的平均功率,A错误;公式中v对应的是瞬时速率,则求解的是瞬时功率,如果对应的是平均速度,则求解的是平均功率,B错误;从知,当F不变的时候,汽车的功率和它的速度是成正比的,C错误;从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D正确。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63e5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5.png)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4年7月3日上午9:00—10:15〕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本试题卷共四个大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不准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认识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许多物理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运用了“放大”的思想B .托勒密提出了日心说开辟了科学的新时代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大小D .开普勒通过数据测算推断了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2.如图,乐山某中学举行运动会,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高空拍摄。
该无人机在竖直匀速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势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B .重力势能减小,合外力做正功C .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 .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3.如图,一根张紧的绳上悬挂3个单摆,摆长关系为,摆球质量关系为。
当A 摆振动起来,通过张紧的绳迫使B 、C 也振动起来,达到稳定后有()A CB l l l =<A BC m m m >=A .A 摆的摆球质量最大,故振幅最小B .B 摆的摆长最大,故振动周期最长C .A 、B 摆振动周期相同,振幅不同D .A 、C 摆振幅不同,振动周期相同4.如图,两颗质量不同的人造卫星M 、N 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 的向心加速度B .M 的运行周期小于N 的运行周期C .M 的线速度小于N 的线速度D .M 的机械能小于N 的机械能5.如图,一质量为m 的汽车驶上半径为R 的拱桥,到达拱桥最高点时的行驶速度为v 且不腾空。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4fd5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e.png)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A.位移的增量减小B.速度的增量减小C.速度的增量增大D.速度的增量相等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铁路的转弯处,外轨比内轨高的原因是为了利用轮缘与内轨的侧压力助火车转弯B.“水流星”表演中,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C.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D.脱水桶的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的离心力大于它受到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3.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发射的“嫦娥”号其发射速度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质量无关C.我国今年5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其发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D.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不可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4.如图所示,小明同常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恰好越过了高度为2米的横杆,获得了校运动会跳高冠军,若小明体重为60g,身高为1.8米,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跳离地在上升过程,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约为1200JB.达到最高点时,小明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C.起跳离地前,地面支持力对小明做功约为660JD.起跳时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5.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A .如图甲,物体随水平圆盘匀速转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作用二、多选题8.小明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电瓶车的铭牌如下表所示。
已知小明的体重为60 kg,A.电瓶车以匀加速和恒定功率两种模式启动最终达到的最大速度不同B.若小明以21m/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电瓶车,匀加速阶段电瓶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 m/sC.若小明以21m/s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电瓶车,匀加速阶段电瓶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1000 JD.若小明以额定功率启动电瓶车,当电瓶车的速度大小为4 m/s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1.25m/s9.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使我国具备在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的能力,若在将来某次登月过程中,先将一个载人飞船送入环月球圆轨道Ⅲ,飞船绕月球运行多圈后,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Ⅱ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飞船送入圆轨道Ⅰ,轨道Ⅰ、Ⅱ相切于Q点,轨道Ⅱ、Ⅲ相切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P点应点火加速使飞船从轨道Ⅲ进入轨道ⅡB.飞船在Q点的加速度大于在P点的加速度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的角速度D.飞船从轨道Ⅱ上的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10.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成都七中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成都七中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f71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2.png)
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 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选择题的作答: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一、选择题(1-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9-13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4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天文学大成》中构建了地心宇宙体系:B .哥白尼在著作《天球运行论》中,提出了日心说:C .第谷20余年对天体系统观测的数据和牛顿创立的天体力学理论,为开普勒三大定律奠定了基础;D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线度1010m −>)、低速(c )、弱引力场(例如地球附近)的范围。
超出以上范围,经典力学不再适用,要由相对论、量子论等来取代。
2.在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U 形滑板A ,A 的上表面有一个静止的物体B ,左侧用轻弹簧连接在滑板A 的左侧,右侧用一根细绳连接在滑板B 的右侧,开始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各表面均光滑,剪断细绳后,则( )A .弹簧原长时B 动量最大 B .压缩最短时动能最大C .系统动量变大D .系统机械能变大3.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
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900km 。
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km ,周期约为24h 。
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 )A .周期约为144hB .机械能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的机械能C .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D .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4.太空探测器常装配离子发动机,其基本原理是将被电离的原子从发动机尾部高速喷出,从而为探测器提供推力,若某探测器质量为490kg ,离子以30km/s 的速率(远大于探测器的飞行速率)向后喷出,1s 内自发动机尾部分出电离的原子质量为33.010g −×,则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为( ) A .1.47NB .0.147NC .0.09ND .0.009N5.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运动,为了研究跳跃者的运动情况,研究者在弹性蹦极绳上端加装了力传感器。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21eb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5.png)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与物体 A 相连的绳端速度 v 分解为沿绳伸长方向的速度 v1 和垂直于绳方向的速度 v2 ,
则物体 B 的速度
vB v1 v sin
在 t=0 时刻 0,vB 0 ,之后随θ增大,sin 增大,B 的速度增大,但开始时θ变化快,速度增加得快,
图线的斜率大,若绳和杆足够长,则物体 B 的速度趋近于 A 的速度,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8. 关于铁轨转弯处内、外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事故
都不能求解地球的质量,若已知核心舱的绕地线速度和绕地半径可求解地球的质量。
故选 D。 4. 2020 年 11 月 24 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并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设该探测器被月 球引力捕获后,经历三次变轨过程,最后在月球表面附近的圆轨道 A 上运动以备着陆,其中变轨过程如图 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 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在三个轨道上运行时,运行周期关系为 TA>TB>Tc B. 探测器在轨道 A 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 B 上的机械能 C. 探测器在 P 点从轨道 B 变轨到轨道 A 上时,需要在 P 点朝速度的反方向喷气 D. 若已知探测器在轨道 A 上运动的周期,可推算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答案】D 【解析】
A. 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 物体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C. 在 0~0.2m 内力 F 所做的功为 3J
D. 物体在经过 x=0.2m 的位置时速度大小为 3 m/s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在 0~0.1m 内,拉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a,加速度逐渐增大,故 A 错误;
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cefe1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a.png)
2022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A.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B.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C.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2. (多选题)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其中正确的()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C. 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 t=4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参考答案:BC3. 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参考答案:A 4. (多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 ,设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 ,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为v2 ,则()A.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v2 B.物体作匀加速运动时,v1< v2C.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v2 D.物体作匀减速运动时,v1< v2参考答案:BD5.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m/sD.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6分)如图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点电荷a与b相距L,在a与b间放置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P.当导体P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时,感应电荷在a、b连线的中点c处(c在导体P内)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为______参考答案:7. 在理想斜面实验中,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钢珠,如果忽略摩擦力带来的影响,我们发现钢珠从左边滚下后,再从右边的斜面滚上,钢珠将上升到与左边释放高度相同的点;若将右边的倾斜角减小,钢珠还是上升到原来的高度,但通过的路程比原来更长;假设右边的轨道为水平,钢珠想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钢珠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钢珠将永远运动下去。
四川省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84ae6eda38376bae1fae82.png)
四川省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球,手触到球瞬间顺势后引.这样可以减小 A .球对手的力的冲量B .球对手的力的大小C .球的动量变化量D .球的动能变化量 【答案】B【解析】球对手的力的冲量0P mv mv =-,不变,A 错误;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球,手触到球瞬间顺势后引,增加了手与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时间,根据0Ft mv mv =-可知,减小了球对手的力的大小,B 正确;根据动量变化0P mv mv ∆=-可知,动量变化量相同,C 错误;球的动能变化量2201122k E mv mv ∆=-,相同,故D 错误.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人身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物体的几何线度长为L ,当L 改变时,其他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度律,它们是由纲量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S=kL 2,所以身高变为1.5倍,所用的布料变为1.52=2.25倍.以跳蚤为例: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mm ,质量为0.2g ,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m .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E ∝L 3(L 为几何线度),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身长变为2m ,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 )A .0.3mB .3mC .30mD .300m【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3E kL =,依据能量的转换和守恒,跳蚤上升过程中:33E kL mgh gL h ρ===, 可得:k gh ρ=,k 是常数,由于g ρ、不变,所以高度h 不变,故A 正确,BCD 错误.点睛:该题的关键依据题意分析出h 的相关表达式,这是开放性的题目,应注重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 (本题9分)如图,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足够长斜面体,下端固定有挡板,用外力将轻质弹簧压缩在小木块和挡板之间,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00J .撤去外力,木块开始运动,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滑到某一位置后,不再滑下,则A .木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100JB .木块运动过程中,斜面体的支持力对木块做功不为零C.木块、斜面体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木块运动过程中,发热量为零【答案】B【解析】【分析】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足够长斜面体,下端固定有挡板,用外力将轻质弹簧压缩在小木块和挡板之间,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00J.撤去外力,木块开始运动,斜面体也会运动,木块沿斜面向上滑到某一位置后,不再滑下,说明木块和斜面体有共同速度,根据功能关系分析力做功和能的转化.【详解】对整个系统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还有木块和斜面体之间的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00J转化为木块重力势能以及动能和斜面体动能及内能,故木块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小于100J,故AC错误;斜面体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木块运动的方向不是沿斜面,故力与位移不垂直,可以做功,故B正确;木块运动过程中,与斜面有摩擦,则发热量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那些力做功,知道力做功对应的能力转化关系,注意地面光滑这个条件.4.(本题9分)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持有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块静止,d1<d2B.木块静止,d1>d2C.木块向右运动,d1<d2D.木块向左运动,d1=d2【答案】A【解析】【分析】对两颗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而言,合外力为零,总动量守恒,可求出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木块的速度.先以左侧的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研究,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到d1与子弹速度、质量和木块的关系,再对两颗子弹和木块系统为研究,用同样的方法研究d1,再比较它们的大小.【详解】设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大小为v0,子弹的质量为M,子弹受到的阻力大小为f。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8ea8f871fe910ef02df865.png)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运动中加点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A.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B.乘客..随摩天轮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C.物体..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滑行D.重物..被起重机悬吊着匀加速上升2.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3.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4.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B.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5.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在B点上方的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点与圆柱体相切,OD与OB的夹角为60°,则C点到B点的距离为()A.B.C.D.R6.地球绕太阳运行到图中A、B、C、D四个位置时,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由夏至运行到秋分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大B.地球由春分运行到夏至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C.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长D.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短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 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8.地球上极地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1.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需达到ω2.则ω1与ω2的比值为()A.B.C.D.9.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初始时刻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沿凹槽下滑不可能到达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不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10.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一小球从斜面上P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是x1,若将初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是x2,不计空气阻力,假设小球落下后不反弹,则x1和x2的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x2=3x1B.x2=4x1C.x2=5x1D.x2=6x111.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圆筒和小球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是()A.等于B.大于C.等于2R D.小于2R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经过B处速度最大,到达C处(AC=h)时速度减为零.若在此时给圆环一个竖直向上的速度v,它恰好能回到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B.上下两次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D.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mgh﹣mv213.传送带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T,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为m.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B.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时间为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D.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4.某学习小组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细线、复写纸、纸带、长木板、滑块、沙及沙桶,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装置.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为了完成该验证实验,(1)你认为还需要的器材有;(2)实验时为了使得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作为滑块受到的合外力,应做两方面减少误差的措施:a.细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b.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15.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如图1),并选得一条如图2所示的纸带.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2中(单位cm),重锤质量为0.5kg,重力加速度g=9.80m/s2.(1)根据图2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J,动能的增加量△E k= J.(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 p往往大于动能的增加量△E k,这是因为.(3)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设计出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 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h,用精密仪器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题中所给的d、t、h、g应满足关系式,方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4)比较两个方案,改进后的方案相比原方案的优点是:.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滑小孔O,一根轻绳穿过小孔,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 的小球A,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4kg的重物B,已知g=10m/s2,则(1)当A球沿半径r=0.1m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ω1为多大时,B物体处于将要离开、而尚未离开地面的临界状态?(2)当小球A的角速度为ω2=10rad/s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率v=3m/s匀速运行.工件(可视为质点)以v0=1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A,在传送带的作用下继续向右运动,然后从传送带右端B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工件的质量m=1kg,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抛出点B距地面的高度h=0.80m,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1.2m,g=10m/s2.传送带的轮半径很小.求:(1)工件离开B点时的速度;(2)在传送工件的过程中,a.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b.传送此工件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18.如图所示,半径R=1m的光滑半圆轨道AC与高h=8R的粗糙斜面轨道BD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BD部分水平长度为x=6R.两轨道之间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相连,水平轨道与斜轨道间有一段圆弧过渡.在水平轨道上,轻质弹簧被a、b两小球挤压(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释放两个小球,a球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最高点A,b球恰好能到达斜面轨道最高点B.已知a球质量为m1=2kg,b球质量为m2=1kg,重力力加速度为g=10m/s2.(sin37°=0.6,cos37°=0.8)求:(1)a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2)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3)小球与斜面间动摩擦因素μ19.如图甲所示,一长为l=1m的轻绳,一端穿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整个装置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给系统输入能量,使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不断加快,通过传感器测得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F与小球在最高点动能E k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若要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对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有何要求?(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2)请根据题目及图象中的条件求出小球质量m的值.(g取10m/s2)(3)求小球从图中a点所示状态到图中b点所示状态的过程中,外界对此系统做的功.(4)当小球达到图乙中b点所示状态时,立刻停止能量输入.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在绳中拉力达到最大值的位置,轻绳绷断,求绷断瞬间绳中拉力的大小.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运动中加点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A.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B.乘客..随摩天轮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C.物体..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滑行D.重物..被起重机悬吊着匀加速上升【考点】6C: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解答】解:A,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乘客随摩天轮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故机械能变化,故B错误;C、物体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滑行时,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重物被起重机悬吊着匀加速上升时,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故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C.2.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物体的动量不变,其动能一定不变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其动能一定相等D.两物体的动能相等,其动量一定相等【考点】52:动量定理;66: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动能,动量P=mv,动能与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一个物体的动量不变时,动能一定不变,动能不变时,动量的大小一定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两个物体的动量相等时,只有当质量相等时,动能才相等,两个物体的动能相等时,也只有质量相等时,动量大小才会相等.【解答】解: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P=mv,动能与动量之间的大小关系:,A、一物体的动量P不变,其动能E k一定不变,故A正确.B、一物体的动能不变,其动量大小一定不变,但速度的方向可以变化,即动量的方向可以变化.故B错误.C、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当两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其动能一定相等,当两物体的质量不等时,其动能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D、两物体动能相等,而质量不等时,其动量也是不相等的.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压力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考点】4A:向心力;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车在最高点时,若恰好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当速度更大时,人更不会掉下来.当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就产生压力.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解答】解:A、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临界速度为v0=.当速度v≥时,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故A错误.B、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时,人对座位就产生压力.故B错误.C、D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B.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篮球做平抛运动,根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抓住水平位移相等,比较撞墙的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篮球抛出时的速度.【解答】解:AB、将篮球的运动反向处理,即为平抛运动,第二次下落的高度较小,根据t=知,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由于水平位移相等,可知第二次撞墙的速度较大,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v y=gt知,第二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较小,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不能确定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动能大小不能确定,故C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在B点上方的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点与圆柱体相切,OD与OB的夹角为60°,则C点到B点的距离为()A.B.C.D.R【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由几何知识求解水平射程.根据平抛运动的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得到初速度与小球通过D点时竖直分速度的关系,再由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位移公式列式,求出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即可得到C点到B点的距离.【解答】解:由题意知得:小球通过D点时速度与圆柱体相切,则有v y=v0tan60°小球从C到D,水平方向有Rsin60°=v0t竖直方向上有 y=联立解得 y=R故C点到B点的距离为 S=y﹣R(1﹣cos60°)=故选:A6.地球绕太阳运行到图中A、B、C、D四个位置时,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由夏至运行到秋分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大B.地球由春分运行到夏至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C.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长D.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短【考点】4D:开普勒定律.【分析】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然后结合图象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近日点D连线短,速度大,远日点B连线长,速度小.A、地球由夏至(B)点运行到秋分(C)点的过程中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减小,所以速率逐渐增大.故A正确;B、地球由春分(A)点运行到夏至(B)点的过程中距离增大,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地球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C、D、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A→B→C)的过程中地球的线速度小,而且距离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C→D→A)的路程大,所以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长.故C正确,D错误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D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 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 两球在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因此可根据两球质量关系,碰前的动量大小及碰后A的动量增量可得出A球在哪边,及碰后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解答】解:光滑水平面上大小相同A、B 两球在发生碰撞,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P A=﹣△P B由于碰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负值,所以右边不可能是A球的,若是A球则动量的增量应该是正值,因此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所以碰后B球的动量是增加的,为10kg?m/s.由于两球质量关系为m B=2m A那么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2:5故选:A8.地球上极地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1.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需达到ω2.则ω1与ω2的比值为()A.B.C.D.【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当物体“飘”起来时,不受地面的支持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增大了g,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ω2r即可求解.【解答】解: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时,有a=;物体随地球自转时,赤道上物体受万有引力和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重力,即:F﹣mg=ma;物体“飘”起来时只受万有引力,故有:F=ma′故a′=g+a,即当物体“飘”起来时,物体的加速度为g+a,则有g+a=解得:()2=解得:故选:C9.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初始时刻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沿凹槽下滑不可能到达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不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考点】6C:机械能守恒定律;6A: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甲与乙两小球系统,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还可以将甲与乙当作一个整体,找出重心,机械能也守恒.【解答】解:A、甲与乙两个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故甲减小的机械能一定等于乙增加的机械能,故A正确;B、甲与乙两个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甲球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乙的势能和动能以及甲的动能,故B错误;C、若甲球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乙则到达与圆心等高处,但由于乙的质量比甲大,造成机械能增加了,明显违背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故甲球不可能到圆弧最低点,故C正确;D、由于机械能守恒,故动能减为零时,势能应该不变,故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故D错误;故选:AC.10.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一小球从斜面上P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是x1,若将初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是x2,不计空气阻力,假设小球落下后不反弹,则x1和x2的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x2=3x1B.x2=4x1C.x2=5x1D.x2=6x1【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可能两球都落在斜面上,可能两球都落在水平面上,可能一球落在斜面上,一球落在水平面上.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x1和x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若两球都落在水平面上,高度决定时间,h相等,则时间相等,水平位移x=v0t,水平初速度之比为1:2,则水平位移之比也为1:2.即X2=2X1.若两球都落在斜面上,有tan,解得t=.则水平位移x=,水平初速度之比为1:2,则水平位移之比为1:4.则X2=4X1若一球落在斜面上,一球落在水平面上,水平位移之比可能介于1:2和1:4之间.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11.半径为R的圆桶,固定在小车上.一光滑小球静止在圆桶的最低点,如图所示.小车、圆筒和小球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小球在圆桶中上升的高度可能是()A.等于B.大于C.等于2R D.小于2R【考点】6C:机械能守恒定律;4A:向心力.【分析】小球和车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小球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可以分析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解答】解:原来小球和车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小球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小球冲上圆弧槽,则有两种可能,一是速度较小,滑到某处小球速度为0,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v2=mgh,解得 h=可能速度v较大,小球滑到与圆心等高的平面上方,未到达圆轨道最高点时离开轨道,则h<2R.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mv2=mgh+mv'2,v′>0,则 h<.也可以速度v足够大,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h=2R,故ACD可能,B不可能,故选:ACD.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后,经过B处速度最大,到达C处(AC=h)时速度减为零.若在此时给圆环一个竖直向上的速度v,它恰好能回到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增大B.上下两次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D.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mgh﹣mv2【考点】6B:功能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圆环的运动情况分析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研究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C和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两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求解;研究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过程和圆环从B处上滑到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比较两次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解答】解:A、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所以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B、研究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mgh′﹣W′f﹣W′弹=﹣0研究圆环从B处上滑到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mgh′﹣W′f+W′弹=0﹣即得mgh′+W′f﹣W′弹=由于W′f>0,所以>,可知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故B错误.C、研究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C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mgh﹣W f﹣W弹=0﹣0=0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mgh+W弹﹣W f=0﹣mv2解得: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mv2,故C正确.D、由上解得 W弹=mv2﹣mgh,所以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mv2,故D正确;故选:CD13.传送带是应用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在一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相同的时间T,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工件质量为m.经测量,发现前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均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B.工件在传送带上加速时间为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D.传送带因传送每一个工件而多消耗的能量为【考点】6B:功能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精选】.doc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精选】.doc](https://img.taocdn.com/s3/m/86d2c558a8114431b80dd824.png)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年级(下)物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小铁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做直线运动,当它经过磁铁附近后的运动轨迹可能是A.Od B.OcC.Ob D.Oa2.“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铁丝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则A.t1=t2B.t1>t2C.v1=v2D.v1>v23.若航天飞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它不断地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C.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也不变D.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4.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OA .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B .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所以木块不受摩擦力C .因为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同D .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所以木块所受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5.一艘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方向行驶,如图所示。
已知: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v 1,水流速度为v 2,河宽为d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船渡河时间为2d v B .船渡河时间为2212v v +C . 船渡河过程沿河岸移动的距离为21v d v D . 船渡河过程沿河岸移动的距离为22212v v v+6.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下端分别系一小球,现使两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两小球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B . 线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C . 受到细线拉力的大小一定相等D .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B .加速度一定不为零C .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D .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得越快 8.已知万有引力常量是G ,在下列各组物理数据中,能够估算月球质量的是A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地中心距离B .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C .绕月球表面运行的飞船的周期及线速度D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9.如图,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A .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B .支持力对人做正功,人的动能增加C .合外力对人不做功,人的动能不变D .合外力对人不做功,人的机械能不变1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B 处于同一高度,A 自由下落,B 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A .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相同 B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C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A 等于P BD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A 大于P B11.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和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 紧靠竖直墙壁。
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f2ce1f9b6648d7c1c74698.png)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2.关于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地面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在不太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D.严格来说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除两极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外,在地球其他各处的重力都略小于万有引力3.某小船常年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但是某次横渡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大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到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B.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4.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υP和υQ,则()A.ωP<ωQ,υP<υQ B.ωP=ωQ,υP<υQ C.ωP<ωQ,υP=υQ D.ωP=ωQ,υP>υQ 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发射一颗卫星,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其发射速度()A.等于7.9km/sB.大于16.7km/sC.大于7.9km/s,小于11.2km/sD.大于11.2km/s,小于16.7km/s6.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被起重机拉着向上做匀速运动的货物B.在空中向上做加速运动的氢气球C.沿粗糙的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的木块D.一个做平抛运动的铁球7.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8倍和2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4g B.2g C.0.4g D.0.2g8.下列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B.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C.把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9.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相距为r,相互作用力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仅使q1增大为原来的2倍B.仅使q2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使q2和q1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D.仅使r减小为原来的一半10.下列关于场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E=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B.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k,式中Q是检验电荷的电量C.由E=k可知,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D.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仍成立,式中的Q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11.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它们的落地时间相同B.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C.它们的落地时的动能相同D.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12.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下滑,当滑到最低点时速率为v,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A.加速度为B.向心力为m(g+)C.对球壳的压力为m 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13.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A.6.0N的拉力B.6.0N的压力C.24N的拉力D.24N的压力14.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 B.0.25m C.0.10m D.015.如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与摩擦),下悬重为G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人用力向后蹬传送带,使水平传送带以速率为v逆时针转动,则()A.人对物体重物,做功功率为G vB.人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方向水平向右C.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为GvtD.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不变16.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倾角α=60°B.A获得最大速度为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18分)17.如图,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1)打点计时器应接(填“交流”或“直流”)电源.(2)实验时,释放纸带让重物下落的步骤应该在接通电源之(填“前”或“后”)进行.(3)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应选择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B.必需使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C.必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4)测量发现,下落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通常略大于增加的动能,这是由于A.重物质量过大B.打点计时器的电压偏低C.重物下落的初速度不为零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18.如图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的撞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空中飞行的时间为s.( g取9.8m/s2)19.如果是,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三、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34分)20.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用一根绝缘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带正电,电量为q,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所加匀强电场的场强最小值为多少?方向怎样?21.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22.在宇宙中有一个星球,半径为R=105m,在星球表面用弹簧称量一个质量m=1kg的砝码的重力,得砝码重力D0=1.6N,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求: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和该星球的质量.2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粗糙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BC为导轨的直径,与水平面垂直,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和落到水平面时离B点的距离;(3)小球在由B到C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合外力方向、大小不一定变化;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变加速运动是指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只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解答】解:A、无论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变了,还是速度的方向变了,都说明速度是变化的,都是变速运动;若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而方向不变,则物体的运动仍然是直线运动,所以A错误.B、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因此圆周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所以B错误.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可知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不能等于0,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所以C正确.D、只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所以D错误.故选:C.2.关于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地面附近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万有引力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在不太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D.严格来说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除两极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外,在地球其他各处的重力都略小于万有引力【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知道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忽略地球的自转,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解答】解:A、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称为万有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A错误.B、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B正确.C、在不太精确的计算中,可以认为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C正确.D、严格来说重力并不等于万有引力,除两极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外,在地球其他各处的重力都略小于万有引力,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3.某小船常年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但是某次横渡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大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船到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B.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根据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可以确定渡河的时间,根据沿河岸方向上位移确定最终的位移.【解答】解:A、因为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t=,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知运动的时间不变.在沿河岸方向上x=v水t.水流速度加快,则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增大,根据运动的合成,最终的位移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如图所示,当用扳手拧螺母时,扳手上的P、Q两点的角速度分别为ωP和ωQ,线速度大小分别为υP和υQ,则()A.ωP<ωQ,υP<υQ B.ωP=ωQ,υP<υQ C.ωP<ωQ,υP=υQ D.ωP=ωQ,υP>υQ 【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物体在做转动时,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然后结合线速度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v=ωr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于P、Q两点属于同轴转动,所以P、Q两点的角速度是相等的,即ωP=ωQ;同时由图可知Q点到螺母的距离比较大,由可知,Q点的线速度大,即υP<υQ.故选:B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发射一颗卫星,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其发射速度()A.等于7.9km/sB.大于16.7km/sC.大于7.9km/s,小于11.2km/sD.大于11.2km/s,小于16.7km/s【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本题需掌握:卫星发射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宇宙速度的意义可知,在地面上发射一颗卫星,要进入椭圆轨道Ⅱ运行,其发射速度大于7.9km/s,小于11.2km/s.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被起重机拉着向上做匀速运动的货物B.在空中向上做加速运动的氢气球C.沿粗糙的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的木块D.一个做平抛运动的铁球【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机械能的概念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各力做功情况,根据机械能守恒条件或机械能的概念分析机械能是否守恒.【解答】解:A、匀速上升的物体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不断增加,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在空中向上做加速运动的氢气球动能及重力势能不断增加,故机械能增加,故B错误;C、沿粗糙的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的木块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D、做平抛运动的铁球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故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故选:D.7.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8倍和2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4g B.2g C.0.4g D.0.2g【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据此求出重力加速度,然后求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解答】解:物体在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它的重力,即:G=mg,解得:g=,重力加速度之比: ===2,则有:g行星=2g;故选:B.8.下列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B.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可以视为点电荷C.把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D.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考点】元电荷、点电荷.【分析】点电荷是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而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值,它不是电荷,所有带电电荷量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答】解:A、当两个带电体形状和大小及电荷分布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不是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故A错误,B正确;C、把1.6×10﹣19 C的电荷量叫元电荷,故C正确;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元电荷又称“基本电量”,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9.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相距为r,相互作用力为F.为了使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仅使q1增大为原来的2倍B.仅使q2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使q2和q1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D.仅使r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考点】库仑定律.【分析】根据库仑定律公式F=k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为F,即为F=k;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2F,则有:A、保持距离不变,仅使q1增大为原来的2倍,或使两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倍,则库仑力变为2倍,故A正确;C错误;B、仅使q2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库仑定律可知,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故B错误;D、保持两点电荷的电量不变,使r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库仑力变为4倍,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关于场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E=可知,某电场的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B.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k,式中Q是检验电荷的电量C.由E=k可知,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D.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仍成立,式中的Q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考点】电场强度.【分析】E=是比值定义法,E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无关,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适用于任何电场.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k,式中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解答】解:A、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E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无关,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所以不能说“场强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故A错误.B、在真空中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E=k,式中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故B错误.C、由E=k可知,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Q成正比,与r2成反比,故C正确.D、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仍成立,式中的Q是检验电荷,故D错误.故选:C11.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它们的落地时间相同B.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C.它们的落地时的动能相同D.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功的计算.【分析】a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是自由落体运动,c是平抛运动,根据它们各自的运动的特点可以分析运动的时间和末速度的情况,由功率的公式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A、bc运动的时间相同,a的运动的时间要比bc的长,故A错误;B、a、b、c三个小球的初位置相同,它们的末位置也相同,由于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三个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所以B正确.C、由动能定理可知,三个球的重力做功相等,它们的动能的变化相同,但是c是平抛的,所以c有初速度,故c的末动能要大,所以C错误.D、三个球的重力相等,但是它们的竖直方向上的末速度不同,所以瞬时功率不可能相等,所以D错误.故选:B12.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球壳下滑,当滑到最低点时速率为v,如图所示,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A.加速度为B.向心力为m(g+)C.对球壳的压力为m D.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滑到半球形金属球壳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a n=,此时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由公式f=μN求出摩擦力.【解答】解:A、物体滑到半球形金属球壳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半径为R,向心加速度为a n=,但是由于受摩擦力,水平方向还有切向加速度,故合加速大于.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向心力为:F n=ma n=m.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得到金属球壳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金属球壳的压力大小为:N′=m(g+).故C错误.D、物体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f=μN=μm(g+).故D正确.故选:D.13.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A.6.0N的拉力B.6.0N的压力C.24N的拉力D.24N的压力【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在细杆的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对最高点受力分析,找出提供向心力的来源,结合已知量可求出最高点小球速率为2m/s时的细杆受到的力.【解答】解: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在最高点小球与细杆无弹力作用时,小球的速度为V1,则有mg=m得:v1==m/s∵>2m/s∴小球受到细杆的支持力小球在O点受力分析:重力与支持力mg﹣F支=m则F支=mg﹣m=6N所以细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6N.故选B.14.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A.0.50m B.0.25m C.0.10m D.0【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对小物块开始运动到停止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求出小物块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再由几何关系分析最后停止的地点到B的距离.【解答】解:设小物块间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物块在BC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f=μmg,对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得到S===3m,d=0.50m,则S=6d,所以小物块在BC面上来回运动共6次,最后停在B点.故选D15.如图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装置,轻绳拴在腰间沿水平线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与摩擦),下悬重为G的物体,设人的重心相对地面不动,人用力向后蹬传送带,使水平传送带以速率为v逆时针转动,则()A.人对物体重物,做功功率为G vB.人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方向水平向右C.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为GvtD.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不变【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通过在力的方向上有无位移判断力是否做功.人的重心不动,则知人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根据恒力做功公式可以求得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功率为P=Fv.【解答】解:A、重物没有位移,所以人对重物没有做功,功率为0,故A错误;B、根据人的重心不动,则知人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拉力平衡,传送带对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所以人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G,方向水平向左,故B错误.C、在时间t内人对传送带做功消耗的能量等于人对传送带做的功,人的重心不动,绳对人的拉力和人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平衡,而拉力又等于G.根据W=Fvt,所以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为Gvt.故C正确.D、根据恒力做功功率P=Fv得:若增大传送带的速度,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增大,故D错误.故选:C16.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倾角α=60°B.A获得最大速度为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分析】C刚离开地面时,物体A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应该等于弹簧原来被压缩的长度再加上后来弹簧被拉长的长度,B获得最大速度,B应该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B受力分析,可以求得斜面的倾角α;对于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列出方程就可以求得B的最大速度.【解答】解:A、设当物体C刚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C,则kx C=mg ①物体C刚刚离开地面时,以B为研究对象,物体B受到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 C、细线的拉力T三个力的作用,设物体B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有T﹣mg﹣kx C=ma ②对A有4mgsinα﹣T=4ma ③由②、③两式得4mgsinα﹣mg﹣kx C=5ma ④当B获得最大速度时,有a=0 ⑤。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cf2bc1a32d7375a51780e3.png)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垂直的作用力而运动,已知力F1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力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 ( )A.14J B.10JC.2J D.-2J2.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6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60m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2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80mD.河水的流速越大,渡河的时间一定越长3.如图,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 m/s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面行驶至桥顶时,对桥面的压力为零,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 g取10 m/s2A.15 m/s B.20 m/s C.25 m/s D.30 m/s4.如图,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b→c的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弹簧和地球构成的系统总机械能守恒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先减少后增加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D.到c点时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B.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之比为1∶1C.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6.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A.运动时间相同B.落地时的动量相同C.落地时的动能相同D.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7.人用绳子通过动滑轮拉A ,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 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求A 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是A .B .v 0sinθC .v 0cosθD .8.(多选)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B 球在前,A 球在后,,,当A 球与B 球发生碰撞后,AB 两球的速度可能为:( )A .B .C .D .9.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cb8698ddccda38366bafe4.png)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A.质量B.时间C.位移D.速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率和速率都是矢量B.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跳水比赛时,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两句诗的前半句是以诗人自己为参考系的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小球仍向上运动是因为小球还受到手对它的作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D.马拉车做加速运动,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5.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点,绳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绳3的另一端吊着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处于静止时,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1受到的拉力用F1表示,绳2受到的拉力用F2表示.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F1=F2=B.F1=mgsinθ F2=C.F1= F2=mgsinθD.F1=mgcosθ F2=6.“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环境下,物体的重力变为零B.重的物体加速度大C.轻的物体加速度大D.两个物体同时落到底端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反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加速度比后4s内的加速度大C.前6s内质点的位移是24mD.前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4m/s8.如图所示,小物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斜面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BC,仍能保持平衡的是图()A. B. C. D.10.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物体甲和乙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在t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大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比甲物体的大,绳BC的11.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BC栓住一个重球,绳BC呈水平状态,绳AB的拉力为T1.若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左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拉力为T2A .T 1变大,T 2变小B .T 1变大,T 2变大C .T 1不变,T 2变小D .T 1变大,T 2不变12.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 A =1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 )A .若F=1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1.5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C .若F=4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 .若F=8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1m/s 213.两个力F 1和F 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就越大B .合力F 总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 .合力F 可能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D .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14.从高度为125m 的塔顶,先后落下a ,b 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A .b 球下落高度为20m 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10m/sB .a 球接触地面瞬间,b 球离地高度为45mC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D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15.如图,用OA 、OB 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 绳水平.现保持O 点位置不变,改变OB 绳长使绳右端由B 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 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OA 、OB 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 、F O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OA 一直减小B .F OA 一直增大C .F OB 一直减小D .F OB 先减小后增大二、实验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a )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 )所示的弹力大小F 与弹簧长度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 0= cm ,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 )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2.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 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x 1=2.21cm ,x 2=3.00cm ,x 3=3.81cm ,x 4=4.63cm ,x 5=5.45cm ,x 6=6.28cm .(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5=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求:(1)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2)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3)汽车刹车停止前2秒内滑行的距离.2.如图所示,质量为0.7kg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未施加其他力时物体恰好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37°=0.6,cos37°=0.8)(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对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刚好可使A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水平推力力为多大?3.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两个中央有孔的小球A 和B ,A 、B 间由原长为R 的轻弹簧连接,它们处于如图位置时恰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时B 球与环心等高,AB 与水平成30°夹角.已知B 球质量为m ,求A 球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A .质量B .时间C .位移D .速度【答案】D【解析】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摩尔、开尔文、安培、坎德拉.其它国际单位为导出单位. 解:质量、时间、位移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速度单位为导出单位.故D 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率和速率都是矢量B.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跳水比赛时,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两句诗的前半句是以诗人自己为参考系的【答案】D【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根据有无方向确定.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看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不能忽略.解:A、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速率是标量.故A错误;B、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B错误;C、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故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此两句诗的前半句是以诗人自己为参考系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及联系,掌握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能抓住矢量与标量的区别.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在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可能增大【答案】C【解析】加速度是物体的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解:A、加速度的方向为速度变化的方向,故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必为正,故A错误;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运动初位置,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错误;C、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D、初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当速度减为零后会方向增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加速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减速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变化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发生变化.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小球仍向上运动是因为小球还受到手对它的作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D.马拉车做加速运动,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答案】B【解析】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性质不同的力不能说压力就是重力,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解:A、用手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小球仍向上运动是因为惯性的原因,故A错误;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B正确;C、书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受力方向相同,不是同一力,故C错误;D、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比如惯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分类和摩擦力的方向,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点,绳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绳3的另一端吊着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处于静止时,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1受到的拉力用F1表示,绳2受到的拉力用F2表示.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F1=F2=B.F1=mgsinθ F2=C.F1= F2=mgsinθD.F1=mgcosθ F2=【答案】A【解析】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点的拉力等于mg.作出力图求解.解: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三根细线的拉力.重物对O点的拉力等于mg.作出力图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F1=F2故选:A.【点评】本题是常见的绳子悬挂物体的类型,常常选择结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研究.比较容易.6.“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两个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环境下,物体的重力变为零B.重的物体加速度大C.轻的物体加速度大D.两个物体同时落到底端【答案】D【解析】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管中,不受阻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比较运动的时间.解:真空中轻重不同的两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均为g,高度相同,根据h=知,运动时间相等,即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在真空中不受阻力,由静止释放仅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反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B.前2s内的加速度比后4s内的加速度大C.前6s内质点的位移是24mD.前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4m/s【答案】B【解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解:A、由图知,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则知前2s内的加速度比后4s内的加速度大,故B正确.C、前6s内质点的位移是 x=×4×6m=6m,故C错误.D、前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是===1m/s,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8.如图所示,小物块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斜面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B.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答案】A【解析】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知,三个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由于物体静止,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故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分析受力情况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进行,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BC,仍能保持平衡的是图()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轻绳与带铰链轻杆的施力特点结合平衡条件即可做出判断.解:根据(轻)绳子只能提供拉力的特点和对B点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可知图甲、乙、丁中的BC不能用绳子代替,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轻绳只能提供拉力不能提供支持力,带铰链的轻杆即可产生拉力也能提供支持力且弹力方向沿着杆.10.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物体甲和乙的位移﹣时间(x ﹣t )图线,由图可知( )A .在t 1时刻,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在t 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大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比甲物体的大【答案】B【解析】位移﹣时间(x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位移等于x 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根据这些知识分析.解:A 、根据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在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说明运动方向相同,故A 错误.B 、在t 1时刻,乙图象的切线斜率大,说明在t 1时刻,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大,故B 正确.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乙图象的斜率先正后负,则乙物体先沿正向运动,后沿负向运动,故C 错误.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两个物体的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关键要明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11.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 、BC 栓住一个重球,绳BC 呈水平状态,绳AB 的拉力为T 1,绳BC 的拉力为T 2.若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左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A .T 1变大,T 2变小B .T 1变大,T 2变大C .T 1不变,T 2变小D .T 1变大,T 2不变【答案】C【解析】本题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绳AB 的拉力T 1和绳BC 的拉力T 2与加速度的关系,即分析两绳拉力的变化情况.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mg 、绳AB 的拉力T 1和绳BC 的拉力T 2,如图.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 ,绳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 1sinθ="mg" ①T 1cosθ﹣T 2=ma ②由①得 T 1=,由②得 T 2=mgtanθ﹣ma可见,绳AB 的拉力T 1与加速度a 无关,则T 1保持不变.绳BC 的拉力T 2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则T 2变小.故C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在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正交分解法研究两绳拉力的变化.12.一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 A =1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都为μ=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 )A .若F=1N ,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B .若F=1.5N ,则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C .若F=4N ,则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D .若F=8N ,则B 物块的加速度为1m/s 2【答案】D【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A 、B 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比较拉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而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 的加速度.解:A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A =μm A g=0.2×1×10=2N ,B 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μm B g=0.2×2×10=4N ,A 、F=1N <f A ,所以AB 即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 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故A 错误;B 、若F=1.5N <f A ,所以AB 即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整体在F 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m A a ,所以A 物块所受摩擦力f <F=1.5N ,故B 错误;C 、B 的最大加速度a=,对AB 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2m/s 2,所以AB 相对木板静止,B 的加速度为1.33m/s 2,B 受到的摩擦力f=m A a′=2.66N ,故C 错误;D 、F=8N >f A ,所以A 相对于木板滑动,B 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2N ,轻质木板,质量不计,所以B 的加速度a=,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常见的运动模型为核心,考查了摩擦力、牛顿第二定律、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应用等知识.解决的关键是正确对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13.两个力F 1和F 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就越大B .合力F 总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 .合力F 可能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D .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答案】AC【解析】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二力合成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两力合力的范围|F 1﹣F 2|≤F 合≤F 1+F 2;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解: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越大,故A 正确;B 、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力合力的范围|F 1﹣F 2|≤F 合≤F 1+F 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故B 错误;C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此时合力F 比分力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故C 正确;D 、如果夹角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可以减小,也可以增加,故D 错误;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能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合力的范围在两个分力之差与之和之间.二力合成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14.从高度为125m 的塔顶,先后落下a ,b 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A .b 球下落高度为20m 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10m/sB .a 球接触地面瞬间,b 球离地高度为45mC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D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答案】BC【解析】A 、求出b 球下落20m 所用的时间,从而知道a 球运动时间,根据v=gt 求出a 球的速度.B 、求出a 球与地面接触所用的时间,从而知道b 球运动的时间,根据求出b 球下落的高度,从而得知b球离地的高度.C 、求出两球速度变化量与时间是否有关,从而确定速度差是否恒定.D 、求出两球下落的高度差是否与时间有关,从而确定高度差是否恒定.解:A 、根据知,b 球下落的时间.则a 球下落的时间t 1=3s ,速度v=gt 1=30m/s .故A 错误.B 、a 球运动的时间,则b 球的运动时间t′=4s ,b 球下降的高度,所以b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45m .故B 正确.C 、设b 球下降时间为t 时,b 球的速度v b =gt ,a 球的速度v a =g (t+1),则△v=v a ﹣v b =g ,与时间无关,是一定量.故C 正确.D 、设b 球下降时间为t 时,b 球下降的高度,a 球下降的高度,两球离地的高度差等于下降的高度差,,随时间的增大,位移差增大.故D 错误.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中,相隔一定时间释放一个小球,在小球落地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不恒定.15.如图,用OA 、OB 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 绳水平.现保持O 点位置不变,改变OB 绳长使绳右端由B 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 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OA 、OB 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 、F O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OA 一直减小B .F OA 一直增大C .F OB 一直减小D .F OB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D【解析】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轻绳在B 和B′两个位置时受力图,由图分析绳的拉力变化. 解: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G 、绳OA 的拉力F OA 和绳BO 的拉力F OB ,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知,两根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轻绳OB 在两个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由图看出,F OA 逐渐减小,F OB 先减小后增大,当θ=90°时,F OB 最小. 故选:AD .【点评】本题运用图解法研究动态平衡问题,也可以根据几何知识得到两绳垂直时,轻绳OB 的拉力最小来判断.二、实验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a )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 )所示的弹力大小F 与弹簧长度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 0= cm ,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 )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 【答案】(1)竖直;(2)4,50;(3)10.【解析】(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竖直;(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F=k △x 求解劲度系数;(3)直接从弹簧秤得到弹力,再从图象b 弹簧弹簧长度.解:(1)弹簧是竖直的,要减小误差,刻度尺必须与弹簧平行,故刻度尺要保持竖直状态;(2)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4cm ;弹簧弹力为2N 时,弹簧的长度为8cm ,伸长量为4cm ;根据胡克定律F=k △x ,有:;(3)由图c 得到弹簧的弹力为3N ,根据图b 得到弹簧的长度为10cm ;故答案为:(1)竖直;(2)4,50;(3)10.【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根据胡克定律F=k △x 并结合图象列式求解,不难.2.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 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x 1=2.21cm ,x 2=3.00cm ,x 3=3.81cm ,x 4=4.63cm ,x 5=5.45cm ,x 6=6.28cm .(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5= 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0.10(2)0.59;(3)0.8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某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1)从O 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s ,(2)(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5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 5==0.59 m/s(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 4﹣x 1=3a 1T 2x 5﹣x 2=3a 2T 2x 6﹣x 3=3a 3T 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 1+a 2+a 3)==0.82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规律得: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6=v 5+aT="0.67" m/s故答案为:(1)0.10(2)0.59;(3)0.82【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纸带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问题,要注意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计算中注意单位换算及有效位数的确定.三、计算题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求:(1)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止;(2)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3)汽车刹车停止前2秒内滑行的距离.【答案】(1)汽车刹车后6s 停止;(2)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为90m ;(3)汽车刹车停止前2秒内滑行的距离为10m【解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得减速时的时间(2)有位移速度公式求得位移(3)反向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位移解:。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2fd9811711cc7930b71634.png)
四川高一高中物理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B.物体的速度大小时刻在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实验精确测定了引力常量B.牛顿最终给出了在科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牛顿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3.汽车以一定速率沿桥面通过拱桥的凸形桥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汽车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B.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汽车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下C.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汽车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下D.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汽车所受的合力可能向上4.如图所示是一个内壁光滑的锥形漏斗,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锥形漏斗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球A、B紧贴着漏斗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线速度必小于球B的线速度B.球A的加速度必小于球B的加速度C.球A的角速度必小于球B的角速度D.球A所受合力必大于球B所受合力5.卫星电话在雅安地震的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
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
它由4颗同步卫星与12颗中轨道卫星构成。
中轨道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分布在几个轨道平面上(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由于地球的作用使中轨道卫星处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B.C.4g D.9g6.如图所示,两段长为L的轻质线共同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距也为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考试内容:功和功率、机械能、曲线运动、天体运动、电场1、本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10分,时间为100分钟2、本试题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对应规定的位置,不能使用添卷纸。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40分)一、单选题。
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B.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C.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不变D.动能不变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不变2、经典电磁理论指出:氢原子核外的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电子在运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需要的向心力是氢原子核对它的万有引力,而不是库仑力B.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变化C.若仅已知元电荷的电量和轨道半径,据所学知识可以求出电子运动的周期D.任意的一段时间内,电子所受的合外力不做功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以恒定额定功率行驶时,牵引力与速度成正比B.汽车匀加速运动时,若阻力恒定,当发动机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速度达最大C.汽车受到阻力f恒定时,汽车匀速运动速度的最大值v m与额定功率P m满足P m=fv mD .当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4、如图1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质量相同,且小于c 的质量,则( )A 、b 、c 周期相等,且大于a 的周期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b 、c 的向心力大小也相等C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D 、因c 的质量最小,所以发射C 最容易,但三个的发射速度都必定大于11.2 km/s5、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体(当作质点).从同一高度h 同时开始运动,A 做平抛运动,B 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两物体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 )A .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同B .两球落地时动能相等C .从开始到刚落地的过程中,两球的动能增量相同D .若落地后速度均变为零,则落地过程中两球机械能的减少量均为mgh6、如图2所示,真空中绝缘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左右水平直线上有A 、B 两点,在A 固定一可看成点电荷的带电金属球甲,现进行如下操作:操作1、把电荷量为+q 的检验电荷放在B 点,所受的静电斥力的大小为F 1; 操作2、把另一也可看成质点与甲完全相同但不带电的金属球乙直接放在B 点, 设金属球甲在B 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1;操作3、若把金属球乙先与金属球甲接触一下,再把金属球乙拿走,设此时金属球甲在B 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2;操作4、若把电金属球乙先与金属球甲接触一下,再放在B 点,然后把操作1中的检验电荷从A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某点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电场力大小设为F 2。
根据上述操作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图2A.金属球甲的电性不能确定B.E1为零C.E1=2 E2=F1/q,方向均向右D.在操作4中,检验电荷将在中垂线上做远离连线中点的运动,且F2大小一定逐渐减小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4个小题,选对不全得2分,不选或有错的0分,全选正确,每题4分,共16分。
7、如图3所示,曲线AB是一带电粒子在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未画出)的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为该电场中的四条电场线,这些电场线互相平行且等间距,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A.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B.此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C.该粒子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图3 D.粒子在电场中的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8、如图4所示,水平圆盘上有一个木块P,在木块P随圆盘一起绕过O点的竖直轴转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O点B.圆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P受到的静摩擦为零图4 C.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不管P到O的距离如何,P的运动周期不变D.在转速一定的条件下,不管P到O的距离如何,P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9、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时间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5中的甲、乙所示,则物体质量以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取g=10 m/s2) ( )A.m=1㎏,μ=0.4B.m=2㎏,μ=0.2C.m=1.5㎏,μ=0.2D.m=0.5㎏,μ=0.4图510、如图6所示,一质量为1kg 的滑块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 点开始弹回,测得c 点弹簧的弹性势能为6J ,ab =1m ,bc =0.2m ,g =10m/s 2,那么在a →c 的这一过程中( )A .滑块的动能在c 点最大B .滑块重力势能减少了6JC .滑块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 .滑块克服弹簧的弹力做了—6J 的功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70分)三、实验题(本题两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某实验小组用图7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1)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选好器材并安装好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操作或步骤,其中需要且正确的是( )A .利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为200 g 和一组钩码的质量:5 g 、10 g 、40 g 、50 g ;B .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不挂钩码,用小垫块调整木板左端的高度,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C .他们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 g 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上,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D .再在小车里放上30g 的砝码,接着该组同学又重复了步骤B 、C 一次。
(2)比较(1)问中的两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他们选取第二次(即步骤D )得到的纸带.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①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为40.0 cm ,②打下第N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 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取g =10 m /s 2,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_ J ,小车和小车中砝码的动能增量为________ J. 钩码 图8 图7 ab c 300 图6 图612、如图8所示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1)现把两个小铁球分别吸在电磁铁C 、E 上,然后切断电磁铁C 的电源,使一只小铁球从轨道A 射出,并在射出时碰到碰撞开关S ,使电磁铁E 断电释放它吸着的小铁球,两铁球同时落到地面。
这个实验( )A .只能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只能说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C .不能说明上述AB 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 .能同时说明上述AB 两条规律(2)若在实验中利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还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9是小球实验中的部分位置的频闪照片。
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 、c 、d 所示,已知小方格的边长L =1.6 cm ,频闪的频率为f =25Hz ,则:①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 0=__________m/s 。
小球在b 点的速率为__________ m/s(两空都取二位有效数字)。
②设小球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为验证小球从b →c 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则应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___ (用L 、f 、m 、g 表示),然后比较二者是否相等。
图10 图9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2分、15题题16分,16题16分,共54分)13、某行星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2,质量为地球的1/10,,已知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0=10m/s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试问:(1)该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2)在该行星表面距水平面高度为2m的位置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将经多长时间落回水平面?(3)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大?14、如图10所示,悬挂在OL、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A。
当另一带电小球B缓慢移动到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时,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450,静电力常量为k。
(1)试分析电小球B的电性,并求出它的电荷量大小。
(2)现撤去B,同时又施加一个平行于竖直面、方向垂直于细线的匀强电场,发现A仍能静止在原位置,试求所加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具体的方向。
图11图1015、如图11所示,BC 为半径R =0.144m 的1/4圆弧,AB 为光滑水平轨道,两轨道在B 处相切连接;AB 轨道上的滑块P 通过不伸长的轻绳与套在竖直光滑细杆的滑块Q 连接;开始时,P 在A 处,Q 在与A 同一水平面上的E 处,且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固定的小滑轮在D 处,DE =0.4m 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现把Q 从静止释放,当下落h =0.3m 时,P 恰好到达圆弧轨道的B ,且对B 无压力。
取g =10 m /s 2。
试求:(1)在P 到达B 处时,P 的速度大小;(2)在P 到达B 处时,Q 的速度大小;(3)滑块P 、Q 的质量之比,即P Qm m ?。
16、如图12所示,BCD是光滑绝缘的、竖直固定的半径r=2.0m的圆轨道的一部分,CD为竖直直径,仅在BC间有方向竖直向下、高度足够高的匀强电场E,∠BOC=θ=530。
当一质量m=0.5kg的带电小球(可看成质点)P从距水平面AB高为h的地方以v0=7.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恰能无碰撞的从B点进入圆轨道,并从D点离开圆轨道,取g=10m/s2。
已知:sin530=0.8,cos530=0.6。
(1)试求:小球从B点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v B;(2)若小球沿BC轨道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
试问:①小球刚到达D点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②小球离开D点再经多长的时间到达水平面AB?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三、实验题(本题两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1)AB (2)0.20J 0.115J12、(1)B(2)①0.80 m/s 1.0 m/s;②2mgL 2mf2L2四、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2分、15题题16分,16题16分,共54分)13、(1)4m/s2(3分)(2)1s (3分)(3)1.585km/s (4分)14、(1)正电(2分)2BmgLQkq(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