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传感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T0
e R0 e
B T
1 1 B( ) T T0
只要知道常数B以及T0温度时的电阻值R0,就可知道电 阻值R与温度T的关系。式中常数B可通过实验获得,即只
要测定温度分别为T1和T0时半导体的热敏电阻的阻值R1和R0,
代入上式
R1 R0 e
1 1 B( ) T T0
两边取对数(自然)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一节 概述
温度是用来定量地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热力学 里已经学过,温度概念的建立是以热平衡为基础的。当两个物 体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就具有某一共同的物理性质,表征这 个物理性质的量就是温度。对于如何测量温度,人类是一直在 探索的,人体本身就可以做一种测温仪,但很不精确,人体是 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冷热,但难以精确地判定多少度,而且量程 也比较小,因而超过了有限的温度范围以后,无论是冷还是热,
测量端(工作 端、热端)
A
自由端(参 考端、冷端)
B
结论:当两个结点温度不相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动势。
温差电势是如何产生的? 温差电势是由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珀耳贴电势)与
同一种导体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所组成的。
1.接触电势(珀耳贴电势)
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不同导体里自由电子的密度是不同的,当两种 不同导体接触时,在接触面上将产生电子扩散,电子扩散的速率与自由电 子的密度以及接触区的温度成正比,现设金属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密度分 别为nA和nB,且有nA>nB,密度大的电子气压强也大,在接触面上A扩散到B
并且将其密封起来了,做成了一个真正不受气压影响的温度计。 随后又经过许多科学家如开尔文、牛顿等一大批人的努力, 建立了各种温标(绝对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发明了 各种测温原理,温度的测量在科研、生产的各个领域里都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温度测量方法可分为:
接触式:基于热平衡原理
非接触式:利用物质的热辐射原理
B T
B
由此可知,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不是常数,而 和绝对温度的平方成反比,实际上可解此方程组而获得B。 当T=T0时有电阻R0 当T=T时有电阻R
B B R0 Ae T0 A R0 e T0 (1) B T R Ae (2)
将A代入(2)中,
R R0 e
作为热电阻材料的金属应具备以下性质:
(1)电阻温度系数α要大,这样可以增加灵敏度; (2)在测量范围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不随时间
变化,不受腐蚀氧化;
l (3)电阻率ρ要大,由 R ,对同样的R,ρ大则可 S 以减少元件的体积,也就可以减小质量m,热惯性就小,可提高
温度计的动态响应;
(4)电阻温度关系近似线性,便于数据处理; (5)材料要容易制作,价格便宜。
常用材料有:铂、铜、铁、镍等。 热电阻的制作是用上述金属的细丝绕在云母、石英或陶瓷等 绝缘支架上。
薄膜型及普通型铂热电阻
小型铂热电阻
防爆型铂热电阻
汽车用水温传感器及水温表
铜热电阻
二、半导体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是由金属氧化物(NiO,MnO2,CuO,TiO2)的粉 末按一定比例混合烧结而成的半导体,其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
接触式测温:基于热平衡原理,即测温敏感元件必须与被 测介质接触,使两者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具有同一温度,如
水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电阻温度计。
非接触式测温:利用物质的热辐射原理,而测温元件不需与 被测介质接触,如辐射温度计,红外热象仪等。 本课程主要介绍接触式测温方法中所使用的传感器。
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通 常热电式传感器将温度量转换为电势和电阻较为普通。
在同一导体中,存在温度梯度时,会产生温差电势,两端 的温度不一致时,高温端的自由电子具有的平均动能大,将 向低温端扩散,跑到低温端去堆积起来,并在导体内形成一 个静电场,阻止电子扩散,当两者的作用相互抵消时,在导 体两端就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差,就是汤姆逊电势。
作为热电偶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
1)物理性能稳定,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热电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2)化学性能稳定,在测量范围内,不易被氧化或腐蚀; 3)灵敏度要高,且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4)电导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小; 5)材料的复制性和工艺性能良好。 二、热电偶的基本实验定律 前人根据对热电偶性能的大量实验研究,总结出了 以下几条热电偶的基本实验定律,这些定律对热电偶的 实际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回路中是否存在温 度梯度,都不会产生热电势。
它说明:
①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热电极组成; ②提供了一种检查热电极材料均匀性的办法,如果由一种
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因温度梯度而产生热电势,则材料必
须是不均匀的。
2.两种均质材料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势只和接点温度有关, 而和其它部位的温度无关。
的感温元件,时间常数可以小到毫秒级。
缺点是:电阻温度特性分散性大,即同样形状,同样材
料的电阻性能可能不一致,稳定性差,非线性较严重,要
限制使用范围。
热敏电阻的外形、结构及符号
a)圆片型热敏电阻 d)铠装型 1—热敏电阻
b)柱型热敏电阻
c)珠型热敏电阻
e)厚膜型 f)图形符号 2—玻璃外壳 3—引出线 4—紫铜外壳 5—传热安装孔
ln R1 ln R0 B 1 1 T1 T0
B的范围一般为1500-50000K。 与金属丝热电阻相比,半导体热敏电阻有以下优点:
1)电阻温度系数的绝对值较热电阻大一个数量级,即灵
敏度高,可测到0.001-0.00050C的微小温度变化; 2)电阻率大,可以制成体积小,热惯性小,响应速度快
它说明:用热电偶测温时,只需要关注接点温度,其
他部位以及引线所处的温度环境,都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3.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加入第三种均质材料,只要它
的两个接点温度相同,则对回路的热电势没有影响。 第三种均质材料可以是接在两个热电极之间,也可接
在某个热电极之中,于是在用热电偶测温时,只要
保证热电偶和连接后续测量电路或仪表的 引线的两个接点温度相同,接入电路或仪
该分度表,如用铜-镍热电偶测定某未知温度,冷端温度取
200C,测得的热电势E2为6.418mV,而当接点温度为200C和00C 时可查表得热电势为E1=0.789 mV,则接点温度为00C和未知测 量温度时有E3=E1+E2=7.207 mV,由此可查出响应的温度值为 1600C。 (2)使用补偿线法 测温时,冷端必须固定,为了使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 不受热源的影响,往往需要使冷端远离工作点,为了不使用 过多的贵重的热电偶导线,往往采用价格低廉的导线来替代 部分热电偶导线。
表都不会影响热电势的数值。如果热电偶
采用焊接的方式,焊点金属实际上也等于 是第三种金属。只要焊点温度均匀,就不 会影响热电势的数值。如果没有此定律, 热电偶是无法工作的。
4.标准电极定律或参考电极定律 三种金属材料之间的热电势关系:有三种金属A、B、 C两两相接,如果当接点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金属A和C的 热电势为EAC,金属C和B的热电势为ECB,则金属A和B的热电 势为EAB=EAC+ECB
式中:EAB(T)—导体A和B的接点在温度为T时形成的电位差; e—电子的电荷 e=1.6×10-19库仑 k—波尔兹曼常数 k=1.38×10-23(焦耳/库仑)
EAB(T)和连接点的温度T有关,因此当两种金属接成闭 合回路而连接点的温度又不同时,回路中将形成接触电势。 2. 同一种金属的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
由于负载的输入阻抗都很大,r3则可忽略不计,这样就可 以减少由引线电阻造成温度误差了。
第三节 热电偶
热电偶是将温度量转换为电势大小的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偶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热惯性小,可测局部
温度和便于远距离传送与集中检测。
一、工作原理 热电偶测温是基于两种不同材料的热电效应。两种不
势只和接点的温度有关。可用函数关系式表示:
EAB=f(T,T0) 若知道EAB,T0,就可知道T了,即可利用热电效应来测温度
或温度差。
定义:这两种不同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
两个连接端点,一个称为工作端T,另一个称为自由端
或参考端T0或冷端,两根金属丝称之为热电极。
热电偶工作原理演示
热电极A
热电势
热电极B
R R0 [1 (t t 0 )] R0 (1 t )
(将非电量转化为电量) R、R0分别表示温度为t和t0时的电阻值。α为材料的 电阻温度系数,对于大多数金属来说,α=(4-6)×10-3/0C,
实际上,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电阻温度系数α是不同的,
我们总希望在测量温度的范围内α是一个常数,所以一定 材料制成的热电阻都有一定的测温范围。
阻值,热电阻的电阻值的测定一般是通过电桥,将由温度
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 注意:将热电阻接ຫໍສະໝຸດ Baidu电桥的导线会产生附加电阻r1、r2,
这是电阻温度计的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采用三线式接法消除这一误差原因。其方法是: 如图,用具有相同温度特性的导线r1、r2分别接到两个邻
臂上,因而可互相抵消,而第三根线与负载电阻RL相串联,
同材料的导体A和B串联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个
接合点的温度不同,一端的温度为T,另一端的温度为T0, 那么电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并形成电流,这个电动势
的大小和材料的性质以及接点的温度有关,这就是温差热
电效应,也称之为热电效应。
该现象是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席贝克(Secback)发现的, 所以也称之为席贝克效应。若组成这一回路的材料一定,热电
B T
下降,具有负温度系数,电阻温度关系可以用经验公式表示为:
R Ae (此式中电阻温度系数不明显)
式中T是绝对温度K,A是欧姆,B是常数,单位是K,由电阻
温度系数的定义有:
dR 1 dR R (单位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的相对变化) dT R dT
由
dR B B T R Ae Ae ( 2 ) R( 2 ) dT T T 1 dR B 2 R dT T
常用热电式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
热电阻:将温度转换为电阻阻值之变化
热电偶:将温度转换为电势之变化
第二节 电阻温度计
电阻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 度变化的性质,构成电阻温度计的测温敏感元件有金属测温与 半导体热敏电阻。
一、金属测温电阻 有时也称金属丝热电阻,在物理学中学过,一般金属导 体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电阻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的电子将比B扩散到A的多,于是金属A失去电子而带正电,金属B则因获得 电子而带负电,在接触面上就形成了静电场,这个静电场将阻止扩散过程 的进行,当由于自由电子密度的不同引起的扩散能力与静电场的作用相互 抵消时,达到了动平衡,在接触面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接触电位差,可表为:
E AB (T )
kT n A ln e nB
热敏电阻外形 MF12型NTC热敏电阻 玻璃封装NTC热敏电阻
聚脂塑料封装热敏电阻
其他形式的热敏电阻
带安装孔的热敏电阻
贴片式NTC热敏电阻
大功率PTC热敏电阻
其他形式的热敏电阻(续) 非标热敏电阻 MF58型(珠形)高精度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MF5A-3型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体温表
三、电阻的测定 用电阻温度计来测温,实际上要测定的是热电阻的电
在热电偶测温中,经常使用此定律 进行标准电极间的热电势的换算。
5.中间温度定律
某热电偶接点温度为T1和T2时的热电势为E1,接点温度为
T2和T3时的热电势为E2,则当接点温度为T1和T3时的热电势 为E1+E2。
以上定律的启发:
(1)热电偶的分度一般都是在冷端为00C的条件下制定的,有 了中间温度定律,当冷端温度不是零度时,我们也可以使用
人体能感觉到的都是疼,也分不出冷热了,所以要借助于仪器
来测量。
大约在1592年底,伽里略发明了第一个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际上就是一根玻璃管里放了水,有点象今天使用的气压温 度计,而温度计这个名词,一直到1624年才第一次正式在文献
里出现。
1654年意大利的公爵费迪南德二世温度计
他对伽里略的温度计作了些改进,在玻璃管中放的是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