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区域作业规程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安全作业标准
煤气危险作业安全技术标准
一、凡在有煤气设施和煤气气体的现场作业均属于煤气危险作业。
二、从事煤气作业者,必须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煤气危险作业现场人员,应会鉴别煤气污染程度,在污染的地点作业必须佩戴防毒工具,并遵守下列规定。
1、距作业现场十米内,严禁有火源,并保证消防措施齐全。
2、应使用铜质工具,或涂有润滑油的工具。
3、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在有煤气的作业现场同时进行作业,并监护。
4、使用的防毒面具,必须进行气密实验,以防中毒。
5、严格禁止不懂煤气知识、未受过煤气危险作业培训、未经过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培训的人进行操作。
6、任何地方严禁用明火检漏。
7、煤气作业现场严禁闲人入内,禁止工作人员在煤气污染内,休息睡觉。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煤气设备维护、检修、操作人员安全使用规定在企业内,煤气的危险作业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煤气,需佩戴呼吸器在煤气外泄环境中作业,如抽堵盲板、关开眼镜阀、插板阀、带煤气设施上堵漏、煤气接管等作业;二是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煤气,但有发生煤气三大事故的可能性的作业,如煤气管道及设施停送煤气、在运行的煤气设备区域动火作业和停运的煤气设备上检修、进人等作业。
以上两大方面均都属于一类煤气危险作业,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危险作业许可证”,经HSE办公室审批;重大危险作业必须经公司安全主管领导审批。
同时提前做好煤气作业的准备工作,落实完善可靠的作业安全措施。
制定的操作步骤,人员组织、施工作业方案,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知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时服从统一指挥。
对重大煤气危险作业必须要制定相关事故预案。
一、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1)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2)煤气工程设计,应由持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
设计审查应有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气设施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
煤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
(3)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煤气工程的焊接、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235的规定。
(4)施工应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工程的隐藏部分,应经煤气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封闭。
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5)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后,才能投入运行。
煤气设施的验收必须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6)现有企业的煤气设施达不到本规程要求者,应在改建、扩建、大修或技术改造中解决,为解决前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0.0024%
30 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50 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08%
100 mg/m3
80ppm
吸入0.5小时,无明显后果;
绝对禁止作业
0.64%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0.0004%
4mg/m3
3.2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无害
0.0006%
6mg/m3
5ppm
绝对禁止作业
0.08%
1000 mg/m3
800 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0.16%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
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与要求.1、煤气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且熟悉煤气特性及煤气中毒救护知识,无证人员严禁在煤气区域作业。
.2、检修、清理设备,必须携带一氧化碳报警仪,有2人以上在一起工作。
.3、进入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地沟、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煤气易积存区,低凹处等),必须了解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超过最高允许浓度30mg/m³时,必须采取措施。
.4、使用的照明灯,应采用密闭防爆型,其电压不应超过安全电压,工作行灯不应超过12V。
.5、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动火许可证”,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有关操作。
.6、检修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拆卸安全阀并敞口,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良好。
.7、每次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及工作中每小时均应监测分析一氧化碳含量,符合安全规定。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在特殊情况时,如果一氧化碳含量在50mg/m³时进设备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在100mg/m³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一氧化碳含量在200mg/m³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min。
.8、每次进入设备内工作,必须设专人监护,无监护者,操作工人应拒绝作业。
.9、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必须备有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
并应规定必要的联系讯号。
作业使用工具应防止火星(如使用铜工具或涂抹厚润滑脂)。
.10、在进入有煤气设备管道内工作或大量煤气漏泄事故处理时,一般应有4人以上在场(包括防护人员),以便适时轮换,工作时必须戴氧气呼吸器,工作场地40m内为危险区,不准有明火,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燃气行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作业步骤燃气行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类型名称号名称危险源或潜在事件风险分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调压室内通风不良类型:中毒或窒息后果:人身伤害1、确保通风孔畅通2、用检漏仪检测无泄漏后方可进入作业活动调压设备巡检进入调压站调压站无警示标志或警4示标志不全调压器及管道锈蚀类型:其他伤害后果:人身伤害类型:中毒或窒息、其它爆定期除锈防炸腐后果:人身伤腐害、财产损失检查阀门的开关状态阀门开关处于错误的状态或指示错误类型:中毒或窒息、其它爆悬挂阀门状后果:人身伤态指示牌害、财产损失检查调压器的运行调压器的运行压力不稳定类型:中毒或窒息、其它爆对重点调压炸器安装压力后果:人身伤监测系统害、财产损失管控措施培训教育措施1、持证上岗2、调压站巡检维护操作规程培训调压站外悬挂调压站编号牌及有“严禁烟火、禁止入内”等内容的警示牌制定巡查及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巡查进行实施过程检查及时调整调压器的出压力(运行压力范围:2.0-3.0KPa)个体防护措施穿戴工作服、手套、安全鞋、安全帽应急处置措施1、采取安全方式强制通风2、出现人身伤害时紧急送医并上报上级定期巡查,发现缺失后应立即补齐1、指示牌指示错误及时更改为正确的指示牌2、阀门处于错误的开关状态应按程序恢复为正确状态启用备用调压器,维修故障调压器责任单位责任人管网部调压管理中心管网部调压管理中心管网部调压管理中心管网部调压管理中心管网部调压管理中心调压管理中心主任调压管理中心主任调压管理中心主任调压管理中心主任调压管理中心主任。
煤气区域作业规程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1、煤气及附属设备,每班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煤气区域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人.2、煤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应作出定期的检修计划,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禁在煤气设备和管道附近设置易燃及有腐蚀液体的管道。
4、煤气管道发生冻结或堵塞时,可用蒸汽加热管道,绝对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发生起火或爆炸.5、煤气设备停用时,应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道1。
5~2小时,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气切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CO临测装置。
8、在有煤气的情况下,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的使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
9、凡处理煤气设备内部时,要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10、凡处理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时,当放散管开着时,不准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
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可靠隔断装置:插板阀、眼镜阀、盲板、双板切断阀(平行式双插板水封闸阀,要求腹腔注水型,能完全关闭到位保证煤气不泄漏,注水压力为煤气。
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设施内的自然通风。
12、每次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一氧化碳含量与可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0.5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13、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1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取样分析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误.15、带煤气作业时,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10米内,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设备维护、检修、操作人员安全使用规定在企业内,煤气的危险作业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煤气,需佩戴呼吸器在煤气外泄环境中作业,如抽堵盲板、关开眼镜阀、插板阀、带煤气设施上堵漏、煤气接管等作业;二是操作人员不直接接触煤气,但有发生煤气三大事故的可能性的作业,如煤气管道及设施停送煤气、在运行的煤气设备区域动火作业和停运的煤气设备上检修、进人等作业。
以上两大方面均都属于一类煤气危险作业,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危险作业许可证”,经HSE办公室审批;重大危险作业必须经公司安全主管领导审批.同时提前做好煤气作业的准备工作,落实完善可靠的作业安全措施.制定的操作步骤,人员组织、施工作业方案,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知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作业时服从统一指挥。
对重大煤气危险作业必须要制定相关事故预案。
一、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1)煤气工程的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对于笨重体力劳动及危险作业,应优先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2)煤气工程设计,应由持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审查应有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气设施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设计和制造应有完整的技术文件。
煤气工程的设计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独立进行设计工作。
(3)煤气设施的焊接工作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担任,煤气工程的焊接、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50235的规定。
(4)施工应按设计进行,如有修改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
工程的隐藏部分,应经煤气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检查合格后,才能封闭。
施工完毕,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说明书及竣工图,交付使用单位存档。
(5)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经过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后,才能投入运行。
煤气设施的验收必须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6)现有企业的煤气设施达不到本规程要求者,应在改建、扩建、大修或技术改造中解决,为解决前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煤气作业操作规程
煤气作业操作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煤气区域巡检和作业时必须携带CO报警器,两人同行,不得单独一人进行。
2、煤气区域巡检和作业时,不准吸烟,不准用铁棒或其他黑色金属敲打煤气设施。
3、煤气设施检修时,检修段必须堵上盲板,并置换掉残余煤气。
4、送煤气作业必须做爆发实验,3次合格方可批准使用。
5、接到煤气事故抢救通知时必须立即戴好防毒面具,迅速赶到现场。
6、煤气压力低于1500pa时应停止使用。
7、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严禁完全切断煤气源。
8、煤气管道、阀门、防爆板、水封等必须维护正常,不得有煤气泄漏。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煤气安全操作作业规程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一、煤气设施操作:1、除有尤其要求外,任何煤气设备晕必需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时而又保压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起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2、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煤气,应用蒸汽、烟气或氮气为置换介质。
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周围40m严禁烟火。
3、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成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标,依据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4、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含有一定负压,点火程序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炉子,其炉膛温度超出800度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
5、送煤气时不着火或着火后又熄灭,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要求程序重新点火。
6、凡强制送风炉子,点火时应开鼓风机但不送风,但点火送煤气燃着后,在逐步加大供风量和煤气量。
停煤气时,应先关闭全部烧嘴,然后听鼓风机。
7、直立炭化炉操作时必需预防炉内煤料“悬料”。
炉底要保持正压。
8、煤气系统多种塔器和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若用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但检验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管,但严禁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骤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设备。
9、送煤气后应检验全部连接部位和隔断装置是否泄漏煤气。
10、各类离心式或轴流式煤气风机均需采取有效防喘振方法。
除应选择符合工艺要求,性能良好风机外,还应定时对其动、静叶片及防喘振系统进行检验确保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煤气风机在开启、停止、到机操作及运行中处于或进入喘振工况。
二、煤气设施检修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需可靠地切断煤气起源并将内部吹扫洁净。
长久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需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自然通风。
12、进入煤气设备内工种时,应取空气样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出30mg/m3时,可工作较长时间,一氧化碳在50mg/m3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小时;一氧化碳在1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30分;在2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出15—20分。
一氧化碳环境中作业允许值及中毒症状
容器内作业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一
氧
化
碳
达
到
多少ppm值会对人身危害
CO空气中的含量吸入时间和CO中毒症状
50ppm 成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
200ppm (2至3)h后,有轻微头痛,头晕,恶心
400ppm 2h内前额痛,3h后将有生命危险
800ppm 45min内头痛,恶心;(2至3)h内死亡
1600ppm 20min内头痛,恶心;1小时内死亡CO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
CO在空气中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CO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如果考虑体力消耗,正常人接触1小时为35ppm。
所以36ppm对人体显然是有害的,并且不能超过1小时,36ppm浓度的CO若超过1小时,会有明显中毒反应。
2017年2月13日。
煤气站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站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煤气站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煤气特性及煤气中毒救护知识:(1)进入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应佩带氧气呼吸器,严禁用纱布口罩及其他不适合的抢救器具;(2)中毒者抢救出来后,现场应通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送医院途中,不得中断);(3)有条件的地区,应送至高压氧仓及时抢救。
2.检修、清理设备,必须有2人以上在一起工作。
3.煤气站在岗人员,不准穿戴化纤衣物。
4.进入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地沟、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煤气易积存区,低凹处等),必须了解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超过最高允许浓度30毫克/米3时,必须采取措施。
5.值班及工作场所,不得堆放、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抽烟,严禁用明火照明。
6.使用的照明灯,应采用密闭防爆型,其电压不应超过安全电压,工作行灯不应超过12伏。
7.有关电器设备故障,应由电工处理。
严禁装设临时电源线。
8.一切小沟、小池、楼板留孔及防护栏杆应完好,禁止在盖板上行走、跳跃。
9.煤气设施的接地连接线应保持完好,各种防护罩应完好。
严禁在运转部位进行擦拭。
10.对煤气管道、部件、做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操作时,应配合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对不属于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断。
对安全阀、泄漏阀应拆卸。
对设置盲板的部位应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关闭人孔前,应确认里面无人。
11.煤气设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有特别规定者除外)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12.煤气炉点火时:(1)应充分通风,检查防爆装置、点火、熄火保护装置是否可靠,使炉膛内保持负压;(2)应使用专用工具点火。
点火程序是先点燃火种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再去点燃;(3)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应迅速关闭煤气阀门,保持通风,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查清原因,排除故障,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
13.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待点火送煤气燃着后,逐步增大风量和煤气量。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4%
30 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50 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08%
100 mg/m3
80ppm
吸入0.5小时,无明显后果;
绝对禁止作业
0.08%
1000 mg/m3
800 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绝对禁止作业
0.16%
2000 mg/m3
1600 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0.32%
4000 mg/m3
3200 ppm
吸入5~10分钟头痛;吸入3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0.64%
8000 mg/m3
6400 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 mg/m3
12800 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 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0.0004%
4mg/m3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8000mg/m3
6400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吸入5~10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1.28%
16000mg/m3
12800ppm
吸入即昏迷,1-2分钟,死亡;
绝对禁止作业
备注:1煤气体积浓度与质量浓度换算说明:煤气1ppm=1.25mg/m3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煤气浓度换算、吸入时间、人体中毒危害程度症状、允许工作时间表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ppm(报警仪显示信号)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允许接触时间最大值
(min)
体积浓度
(%)
质量浓度
(mg/m3)
0.0004%
4mg/m3
3.2pp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无害
0.0006%6mgBiblioteka m35ppm健康接触值
长期吸入并非无害
0.0024%
30mg/m3
24ppm
国家规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值)
8小时内无明显生理反应
0.005%
50mg/m3
40ppm
吸入1小时,无明显后果;
60分钟无明显后果;注(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08%
100mg/m3
80ppm
吸入0.5小时,无明显后果;
3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16%
200mg/m3
160ppm
吸入0.25小时,无明显后果;
15-20分钟(每次工作时间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0.02%
250mg/m3
200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严禁作业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Humans cannot create opportunities, but they can seize those opportunities that have already appeared.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煤气安全操作规程煤气设备附近应设有明显危险警告标志,如“煤气区域当心中毒”,以引起过往行人高度重视。
(1)石灰窑车间的主要煤气区:①煤气排水器和水封放散阀附近;②主煤气阀门及中心煤气阀门平台;③煤气烧嘴平台及其以上各平台;④炉顶平台及以上;⑤炉底排料口附近。
⑥停止运行的各个风机附近(在燃烧系统连锁被解除或失效时存在)。
⑦煤气加压站。
⑧窑顶废气所能到达的区域。
(2)建立健全煤气安全组织机构提前明确每个岗位工在特殊炉况操作或事故时的煤气安全工作职责,并做好培训和演练,每班至少要有五人会使用氧气呼吸器、救人常识和切断煤气的全部操作。
在特殊炉况操作或事故时,按提前分工,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完成如下工作:①先撤出危险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②凡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向生产调度室、消防安全科、保卫科、煤防站报告,并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和医院。
③积极组织(佩戴呼吸器) 切断煤气、抢救伤员、处理事故。
但在抢救伤员处理事故中,主控室人员和司炉工不得跑去救人,而以处理炉况为主,要妥善处理好炉况。
以免事故扩大。
④严禁在煤气管道下面及危险禁区内(管道两侧5米之内)盖小房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用煤气设备作起重装置用。
⑤煤气管道的氮气(蒸汽)引入管使用后必须断开连接(自动充氮气系统可以始终连接,但在氮气管道压力低于50KPa时,必须关闭充氮管道截止阀,等压力回升后再开启),凡煤气设备的上下水道,蒸汽设施,禁止与生活用上下水蒸汽设施相通。
为防止煤气串入蒸汽管内,只有在通蒸汽时,才能把蒸汽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时必须关闭阀门,撤掉胶管连接部分。
⑥煤气设施附近的生活设施、体息室、办公室等地点设置一氧化碳警报器监测。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1.煤气及附属设备,每班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煤气区域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人。
2.煤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应作出定期的检修计划,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严禁在煤气设备和管道附近设置易燃及有腐蚀液体的管道。
4.煤气管道发生冻结或堵塞时,可用蒸汽加热管道,绝对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发生起火或爆炸。
5.煤气设备停用时,应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道1。
5~2小时,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气切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CO临测装置。
8.在有煤气的情况下,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的使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
9.凡处理煤气设备内部时,要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10.凡处理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时,当放散管开着时,不准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
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可靠隔断装置:插板阀、眼镜阀、盲板、双板切断阀(平行式双插板水封闸阀,要求腹腔注水型,能完全关闭到位保证煤气不泄漏,注水压力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设施内的自然通风。
12.每次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一氧化碳含量与可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0。
5小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13.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煤气作业安全规范7.1.3
煤气作业安全规范1 目的为保障人身安全,实现安全用气,依照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和相关煤气方面规章制度,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2 煤气危险区域划分标准煤气危险区域根据危险程度划分为三类:2.1 一类危险区域:该区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才能进行工作的地点,如不带防毒面具,即使极短时间也有生命危险,包括带煤气抽、堵盲板、更换孔板;带煤气接管,检修更换阀门;其他带煤气作业。
2.2 二类危险区域:凡没有监护人员在场,即能进行工作的地点,但在此地点工作时,也应佩戴或准备防毒面具,包括停送煤气操作、开关眼镜阀。
2.3 三类危险区域:凡不需要监护人员在场,即能进行工作的地点,但应定期监视检查,包括煤气设施附近、煤气污染区域,但不严重超过标准。
3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3.1 凡在一类煤气危险区域作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3.1.1 必须有救护人员在场。
3.1.2 所有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会使用防毒面具。
3.1.3 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有煤气工作合格证。
3.1.4 必须有批准的煤气作业确认单,内容包括:作业名称、地点、时间、准备工作、指示图表、安全措施和负责人等。
3.2 凡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便携式煤气报警仪,时刻注意周围CO 浓度。
CO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不超过5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CO浓度超过200mg/m3时应戴空气呼吸器工作,空气呼吸器使用压力应大于20MPa,当压力低于10MPa或感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离开煤气区域,空气呼吸器一次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40分钟。
3.3如发生事故或其他特殊原因,煤气需大量放散时,应遵守下列安全要求:3.3.1必须在煤气放散总管放散,同时点燃。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噪声、高温、电离辐射、煤气)
XXX企业规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XXX企业目录一、XXX(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二、XXX(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三、XXXC(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四、XXX(电离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五、XXX(煤气)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XXXA(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1 粉尘2 术语2.1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5.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燃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燃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 燃气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必须持证上岗。
2 燃气设施停燃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燃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燃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3 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取空气样作一氧化碳含量分析。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5ppm 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在40ppm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在80ppm 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160ppm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
天然气含量在小于0.04‰才能作业。
4 作业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5 进入燃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二小时必须重新分析。
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当燃气比重大于空气时,取中、下部各一气样;燃气比重小于空气时,取中、上部各一气样。
6 经一氧化碳含量或天然气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燃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7 带燃气作业或在燃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要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8 带燃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工作,不宜在雷雨天进行;作业前应办理“煤气危险作业申请许可证”、制订相应对策,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氧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须遵守下列规定:9。
1 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燃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9。
2 距工作场点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9.3 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的铁工具。
9。
4 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9.5 不得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如需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区域作业注意事项
1、煤气及附属设备,每班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拖延时间,煤气区域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人。
2、煤气设备、管道和阀门应作出定期的检修计划,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禁在煤气设备和管道附近设置易燃及有腐蚀液体的管道。
4、煤气管道发生冻结或堵塞时,可用蒸汽加热管道,绝对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发生起火或爆炸。
5、煤气设备停用时,应用氮气(或蒸汽)吹扫管道1.5~2小时,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气切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7、煤气危险区的CO浓度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CO临测装置。
8、在有煤气的情况下,抽、堵盲板、修理阀门、导管时,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呼吸器的使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
9、凡处理煤气设备内部时,要取空气样作CO含量分析。
10、凡处理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时,当放散管开着时,不准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
1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可靠隔断装置:插板阀、眼镜阀、盲板、双板切断阀(平行式双插板水封闸阀,要求腹腔注水型,能完全关闭到位保证煤气不泄漏,注水压力为煤气。
计算压力至少加5000Pa),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煤气设施,必须打开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设施内的自然通风。
12、每次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时间间隔至少在2h以上。
一氧化碳含量与可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长时间工作;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100mg/m3(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0.5小时;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00mg/m3(16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5-20分钟;
13、经CO含量分析后,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
14、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取样分析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误。
15、带煤气作业时,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距工作场所10米内,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
距作业点10米以外才可以安设投光器。
16、进入管内检查前要先将管内有害气体吹扫干净,要设专人看管入口,检查完毕经检验人数,以防误封入口。
在管内工作,管内温度不得超过40℃,要打开两头入孔,将露在外面的皮肤涂上防护油、戴上风帽、风镜和面罩。
17、在煤气区动火时,在有安全动火证的前提下,在动火前必须准备好蒸汽管、黄泥和沙袋子等防火用具,并将易燃物带走,用黄泥和石棉绳将泄露煤气的地方堵严,才允许动火。
并且由煤气负责人、安全员等有关人员检查工具、设备和空气呼吸器等。
18、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要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
压力表必须有专人看守,而且必须用电焊,严禁用气焊动火。
19、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取空气分析以外,还应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或通上蒸汽,确认在动火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0、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氮气,但煤气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 H2O)。
严禁关闭煤气阀或封水阀,以防回火爆炸。
21、当直径小于或等于10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2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残余煤气处理干净。
(保护现场)
23、抢救煤气事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服从统一领导和指挥。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
布置岗哨,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
进入煤气危险区的抢救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严禁用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24、排放冷凝水注意事项:(分:单式、复式、卧式)
(1)不要将煤气放出,以防中毒。
(2)经常定期排放,以保证煤气质量及安全,排放完应将阀门关死。
(3)非工作台保员严禁进入冷凝水排放小房,防止煤气中毒。
25、长期停用,大、中修或改修的煤气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作严密性试验,试验前做到以下几点:
(1)检查确有盲板,切断煤气管道。
(2)在检查管道内部时,必须有安全照明。
(3)检查所有水封,排水器进水,排水管上的开关位置,测量水封排水器,水位高度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26、煤气检修高空作业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
27、冬季对煤气设备要采取蒸汽保温措施,以防冻结。
28、煤气设备、设施抢修作业,应做到“五个必须”
(1)、参加抢修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如空气呼吸器,不穿带钉的鞋,不穿化纤服装,不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
(2)、必须携带一氧化碳报警仪
(3)、动火前,必须用防爆测定仪测定合格;只许用电焊,不许用气焊。
(使用防爆测定仪,被油的煤气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线的20%;如使用取样分析,爆炸下即大于4%的煤气含量应小于0.5%,爆炸下即小于或等于4%的煤气含量应小于0.2% 注:煤气种类,爆炸极限高炉煤气30.84-89.99;转炉煤气18.2-83.2;焦炉煤气4.5-35.8;发生炉煤气21.6-67.5)
(4)、必须严禁抢时间,抢进度蛮干;
(5)、必须由安全处或煤防站人员在现场统一指挥。
29、动火检修作业
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正常生产和使用的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另一种是在停煤气的设备、管道上动火。
不管哪一种动火,都是极其危险的作业,极易造成煤气中毒、着火和爆炸事故。
因此,必须强化管理,采取各种相应的安全措施。
(1)在正常的生产和使用的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
①安全管理。
在生产和使用煤气的设备、管道上动火,又称为“正压不置换动火法”。
因为此时的煤气未混入空气,煤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即使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下焊接,煤气也不会燃烧或爆炸,其理由是:
—处于密闭设备、管道内的正压状态下的煤气,一旦泄漏,只会是煤气冒出而空气不能由此进入。
因此,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管道、设备内的煤气不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由补焊处泄漏出来的煤气,在动火补焊时,只能在动火补焊处形成稳定式的扩散燃烧,由于管道、设备内的煤气处于其着火、爆炸极限含氧值以下,失去了火焰传播条件,火焰不会向内传播。
—由于管道、设备内的煤气处在不断流动状态,在外壁补焊时产生的热量传导给内部煤气随即被带走,而外壁的热量便散失于空气之中,不会引起内部煤气受热膨胀而发生危险。
②正压动火法的安全对策。
—必须办理动火证,制定动火方案、安全措施,明确动火的地点、时间以及动火作业负责人、动火人、监护人、安全员等人的职责,取得安全处和消防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必须严格做到“三不动火”:没有动火证的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
—保持管道、设备内的煤气处于压力稳定的流动状态。
如果压力较大,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可适当降低(压力太高会给焊接造成困难),以控制在1500—5000Pa 为宜。
煤气压力表,应派专人看守。
如煤气压力低于200Pa,严禁动火。
—从需动火的管道、设备内取样做含氧量分析,小于1%为合格;周围的空气中煤气的含氧量不得超过0.5%为合格。
—在有条件和生产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动火处的上侧加适量蒸气和氮气,以稀释煤气中的含氧量。
空气中不同浓度的氧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