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名词解释高频词汇
外建史名词解释(资料整理版,古代外近现)
63----------------------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1——牌楼门(sjtu-07)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4——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5——山岳台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6——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爱琴文明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古希腊建筑8——古典建筑(tj-97)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作,在建筑学术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2、帆拱:拜占庭建筑中的代表结构体系;它是指在穹顶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代表建筑为圣索菲亚教堂3、“少就是多”:1928年,由密斯提出;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代表建筑有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
5、雅典卫城:古希腊纪念希波战争胜利在雅典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修建;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庙、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等建筑组成;各个建筑居于不同的位置上,考虑到游行庆典时的视线;卫城整体构图和布局自由,各建筑间形成呼应对比,突出帕提农神庙的主体地位;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最高成就的代表,伊瑞克提翁则其代表着爱奥尼柱式。
6、哥特建筑:中世纪西欧代表建筑形制;它的结构特点为:使用过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使用飞券抵挡中厅十字拱起脚处侧推力;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拱和尖券;代表建筑为巴黎圣母院。
7、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追求自然及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代表作有韦布设计的“红屋”;其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8、典雅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设计倾向;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有斯通、雅玛萨奇等;代表建筑有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等。
外建史名词解释
外建史名词解释1. 弗赖堡和东庞纳尔学派:弗赖堡学派是古代哲学流派,以德国哲学家康德和弗里德里希·舍琴为代表,强调人类理性无法直接认识物外的事物,只能通过思维的方式对现象进行认识。
东庞纳尔学派是后来发展出来的一支弗赖堡学派,主要关注现象学和存在论。
弗赖堡和东庞纳尔学派对现象和存在的研究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哈诺威学派:哈诺威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一个文化和思想运动,以哈诺威大学的教授为中心,对当时的哲学、文学和艺术进行了革新。
哈诺威学派通过批判性分析,对传统哲学观念和价值进行了质疑和否定,提倡对个体经验和感知的重视。
3.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和科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经验和观察,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实证主义主张科学理论应该以实证为基础,即只有验证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事实才能被认为是真实和科学的。
实证主义对于科学研究和认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语言分析学:语言分析学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和语言学研究方法,主张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来揭示概念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语言分析学主要关注语言的语义和逻辑结构,通过研究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意义来解决哲学和语言学的问题。
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关于世界本质和存在形态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最基本实体,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思想、意识和精神是世界的最基本实体,物质只是思想的产物。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流派,对人类思维和认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认为行动的价值应该通过实际效果来衡量。
实用主义主张以实用和实际效果为导向进行决策和行动,而不是仅仅追求某种理论的正确性。
实用主义对伦理学、政治哲学和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7.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社会科学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结构和关系的重要性。
(完整word版)中外建筑史名词解释
1.飞券(飞扶壁): 是由侧厅外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的侧推力。
为了增强稳定性常在柱墩砌尖塔。
2.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
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拱”。
3.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4.凯旋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的一种,为炫耀对处战争的胜利而建。
常位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上有大量雕刻装饰。
:5.推山: 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
6.礼制建筑:礼制建筑不同于宗教建筑,但与宗教建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并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能够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就称为礼制建筑。
7.三合院: 三合院是东西厢房和北面正房,南面一堵墙。
因为南面没房,所以称三合院8.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与比较隆重的建筑。
21.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
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
22.《园冶》: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外国古代建筑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建筑型制: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某一类型建筑物在平面、空间布局、材料、结构方式及造型艺术处理上的英武格局。
建筑型制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有定型性和稳定性。
2.玛斯塔巴(Mastaba):埃及早期的国王陵墓,其形式源于对当时国王长方形平台式住宅的模仿。
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地上部分是用砖或石砌成的长方形台状,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上下有阶梯或斜坡通道相连。
后来的金字塔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3.牌楼门(Pylon) :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厚重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楣梁,刻有双翼的太阳,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可通置门楣。
门的两侧紧贴墙向处插长予及旗杆等装饰物,墙面阴刻象形文字及图画。
4.方尖碑(Obelisk):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大下小,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石制成,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5.柱式(Order):长时期希腊建筑艺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石头的梁柱结构的柱子、额枋和檐部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到公元前6世纪,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做法,即各部分之间以及柱距均以柱身底部直径为模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套做法被后来的罗马人称为柱式。
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特点,发展至文艺复兴时期,经维尼奥拉的总结而程式化。
6.希波丹姆模式: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采取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并进行适当功能分区的结构模式,以取得秩序和美,并最早在理论上予以阐述,而称为希波丹姆模式。
希波丹姆也被后人誉为“城市规划之父”。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较小。
典型城市是希波丹姆设计的米利都城。
这种模式对后世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方尖碑:2.泰姬马哈尔陵:3.典雅主义: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手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饰,不用柱式,以传神代替形似;建筑作品有谢而顿艺术纪念馆(约翰逊);4.希腊十字式:中央的穹顶和它四周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其十字的四个边长相等5.罗马万神庙: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新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万神庙平面是圆形的,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也是43.3m。
6.粗野主义:保持建筑自然本色,混凝土的不加粉饰;构件直截了当,生硬;毛躁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粗鲁组合。
建筑作品有马赛公寓(柯布西埃);谢菲尔德大学(史密森夫妇);7.密斯风格:8.巴西利卡: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共建筑。
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是群众聚会的场所。
其代表作:拉丁十字式巴西利卡(圣约翰教堂,圣保罗教堂)9.哥特式建筑: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11.坦比哀多:12.巴洛克建筑:1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14.朗香教堂:15.水晶宫:16.红屋:17.《建筑十书》:18,地方主义和人情化:19.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20.罗马风:21.哥特式建筑:22.巴洛克建筑:23.洛可可:24.浪漫主义:艺术创造主张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形式,建筑上前期(1760-1830)表现为“先浪漫主义”,追求中世纪田园情调和异国情调,如模仿中世纪寨堡、东方做法等;后期(1830-1870)模仿哥特风格建筑,又称为哥特复兴25.全面空间:26.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中外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外建筑史名词解释1.飞扶壁:是一种起支撑作用的建筑结构部件,凌空跨越下层附属空间(如走道、小祈祷室等)连接到顶部高墙上肋架券的起脚部位,用于平衡肋架拱顶对墙面的侧向推力。
由于飞扶壁通常以半个拱券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飞券。
2. 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
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拱"。
3.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碑高度不等,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
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埃及的方尖碑后被大量搬运到西方国家。
5.昂:贯通斗拱斜着放置的组件,位于斗拱中线处,前尖端斜向下,后头上伸进屋内。
6.罩:为中国古建筑小木作构件之一,是对柱、梁两侧的两个空间的界划7.银匠式:1520年前后的西班牙建筑和装饰风格,它结合了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特点。
这种风格的建筑和装饰常常十分精致,使人联想起的不是石雕,而是精细的银器。
8.阿布辛波:是古埃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的尼罗河畔。
它是古埃及闻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阿布辛波凿岩所建的神庙。
四尊高19.8米的法老雕像占满了石窟的外立面,而在其内部则设有各种完间,用于祭奠和存放庆典用品。
9.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檩间斜置的木件,是用来扶持脊檩的斜撑10.表现主义派:二十世纪前期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流派之一。
表现派音乐在德国表现绘画(其代表人物为诺尔德、基希纳、恩斯特)的影响下形成。
与印象派音乐相反,其创作特点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内省,运用变化、夸张、象征等手法创作题材。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玛斯塔巴:玛斯塔巴是模仿住宅设计的供皇族和贵族使用的古埃及砖墓,造型简单,长方形的平台略有收分,内有厅堂,平台下方安放死者的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这种玛斯塔巴陵墓后来演化为阶梯型金字塔。
2.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50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3.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庙塔或庙台合一的阶梯型的宗教建筑物,有宽大庄严的阶梯通向塔顶,塔顶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4.美加仑室:是爱琴文化时期宫殿的一种平面形式,平面长方形;入口做“H”形,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房间起两坡顶,山面向前;房间内有象征民族崇拜的火塘,这种形制后来成为希腊神庙的雏形。
5.母度:母度是假定的度量单位,用来表示古典建筑各部分的尺寸,1母度等于柱子的底半径。
6.券柱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作为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作用叫券柱式。
7.巴西利卡:一种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大厅常被2排或者3排柱子纵分成3或5部分;当中宽而高的部分称为中厅;两侧狭而低的部分称为侧廊;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和礼拜寺均有影响。
8.帕拉第奥母题:帕拉迪奥创造的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具体做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根独立的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上开圆洞,每个大开间有三个小开间。
它影响到后来许多的大型建筑设计。
9.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纯形式的美。
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
10.维也纳分离派: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部分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
外建史名词解释高频词汇
历年外建史名词解释真题精华版1.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特点是由高大的台基、台阶、坡道和庙宇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可避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和纪念性的追求。
2.新巴比伦城: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都城,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来。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
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相互垂直的道路。
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连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3.窣堵坡:佛教的纪念性建筑,主要进行圣骸崇拜。
由基座、栏杆、门架、实心半球体和顶部(嵌有宝顶)组成。
成为后来塔的原型。
4.支提窟:佛教中特指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石窟佛殿),主要用于举行宗教仪式。
5.米利都城: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一次性规划的希波丹姆式的城市。
它采用了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将几何形式和棋盘式道路网作为城市骨架。
广场取代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周边有神庙、商店。
6.视差矫正法:古希腊造型艺术上的一种处理手法。
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美感结合在一起。
具体手法有:内部倾斜和柱子侧脚、柱子卷杀、水平中线升起、高处放大和角处加粗。
7.凯旋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之一,为炫耀对外战役胜利而建。
一般由矩形厚重的体量、女儿墙、券柱式门组成。
其上刻有大量铭文,常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出入口。
8.纪功柱:罗马帝国时期,为宣扬皇帝战功而修建的石柱。
高度一般为20-30米,多由大理石建成,里面是空心,可以登上柱顶。
柱身上叙述功绩和胜利的浮雕,柱顶上是被纪念的人的雕像。
9.巴西里卡: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
特点是平面一般呈矩形,端部设半圆形龛,内部由柱子分为中厅和侧廊,主入口在长边上。
其建筑体量大,结构简单,对后来基督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影响较大。
10.卡瑞卡拉浴场:古罗马时期一座以浴场为中心的建筑综合体,也是古罗马最发达、功能空间最复杂的建筑类型。
特点是平面近似方形,有纵横轴线,对称布局。
外建史名词解释汇总版
外建史名词解释汇总版1.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台式陵墓,地上部分用石块或砖砌成长方形陵台,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设入口,称为“玛斯塔巴”,意为凳子。
2.卡宏城:为修建金字塔专门为工人修建的一座城市。
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工人住宅,东部有一条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贵族区,南部为中产阶级。
3.德·埃·巴哈利崖墓: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重要的建筑,曼都赫特普庙和哈特什帕苏庙两座陵墓兼神庙组成,它们都是平台式,后面是陡峭的山崖,远远伸开,气势雄伟。
4.方尖碑: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崇拜太阳神的石制柱式纪念碑,常成对出现,置于神庙之前。
断面呈方形,上小下大,顶端为金字塔形,细长比通常为1/9到1/10,碑身上刻有象形文字。
5.牌楼门:古代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高大厚实的墙,中部凹下作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作为门楣,墙身两侧向内倾斜,内部中空,有楼梯可直达门楣作为观礼台,墙身刻有象形文字等装饰。
6.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由高大台基、坡道和台阶、庙宇等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主要流行于两河流域,可避免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的纪念性追求。
7.萨尔贡王宫: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帝国时所建造,宫殿和城市同时建造,城近于方形,四个城角朝着东南西北的正方位。
宫殿建于西北城墙的中段,一半凸出城墙外面,一半在城墙内。
宫殿和观象台建在方形土台上,通过大坡道或台阶可达。
整个宫殿有30多个庭院,200多间房子,功能分区明确,房间跨度小、墙身厚、平面多为狭长形。
王宫正门两边是高大塔楼,中间夹着圆形券门,正门有著名的人首翼牛像。
8.新巴比伦城:建于公元前7~6世纪,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首都,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成。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是相互垂直的道路,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联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外建史名词解释
1.主流建筑风格:由主流建筑文化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建筑型制和建筑风格。
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性、统一性和稳定性三大特征。
2. 吉萨金字塔群:建造于埃及古王国时期,由门卡乌拉、哈夫拉、胡夫三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组成,其中三座金字塔都是精确的正方锥体。
建筑特点:强调建筑的外部空间形象3. 克诺索斯宫殿:建造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克里特岛,是克里特岛的建筑的代表作,最早大门和庙宇形制、最早露天剧场和柱式建筑特点: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形式玲珑、变化突兀、富于装饰、典雅秀美4. 山岳台建筑:土坯或夯土建造的多层高台建筑代表作:乌尔山岳台5. 萨艮二世王宫:亚述帝国时期建造,宫殿前半部在城内,后半部凸出在城外,墙为土坯,土坯墙下部砌一段大石基墙,是一座防御性很强的城堡。
6. 帕赛玻里斯:波斯帝国时期建造的宫殿建筑,土坯或夯土建造、装饰豪华。
由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由两个继位人基本完成,是礼仪中心,帝国的象征。
7. 新巴比伦城: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土坯和夯土建造、外贴琉璃面砖代表作:伊什达城门8. 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代表着男性的阳刚之美爱奥尼柱式-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代表着女性的阴柔之美科林斯柱式-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代表着生命的华贵之美9.雅典卫城:雅典卫城,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雅典卫城遂成为国家的宗教活动中心,自希腊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雅典卫城的建设目地:赞美雅典;纪念胜利;炫耀地位;繁荣宗教和文化;给自由民提供就业机会雅典卫城的组成:卫城山门、胜利神庙、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空间特色:建筑群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
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为构图中心。
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则,继承了古希腊优秀的文化传统。
10. 叠柱式立面:希腊化时期创建的建筑形制,下层用比较粗壮质朴的多立克柱式,上层用比较颀秀华丽的爱奥尼柱式。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玛斯塔巴:玛斯塔巴是模仿住宅设计的供皇族和贵族使用的古埃及砖墓,造型简单,长方形的平台略有收分,内有厅堂,平台下方安放死者的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
这种玛斯塔巴陵墓后来演化为阶梯型金字塔。
2.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高度不等,最高者达50余米,一般修长比为9~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3.山岳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庙塔或庙台合一的阶梯型的宗教建筑物,有宽大庄严的阶梯通向塔顶,塔顶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4.美加仑室:是爱琴文化时期宫殿的一种平面形式,平面长方形;入口做“H〞形,正中设门,门前一对柱子;房间起两坡顶,山面向前;房间内有象征民族崇拜的火塘,这种形制后来成为希腊神庙的雏形。
5.母度:母度是假定的度量单位,用来表示古典建筑各局部的尺寸,1母度等于柱子的底半径。
6.券柱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作为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作用叫券柱式。
7.巴西利卡:一种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大厅常被2排或者3排柱子纵分成3或5局部;当中宽而高的局部称为中厅;两侧狭而低的局部称为侧廊;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堂和礼拜寺均有影响。
8.帕拉第奥母题:帕拉迪奥创造的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具体做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根独立的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上开圆洞,每个大开间有三个小开间。
它影响到后来许多的大型建筑设计。
9.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纯形式的美。
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
10.维也纳别离派: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局部成员成立的建筑派系。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相关部分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相关部分第一章1、史前建筑:史前时期是指人类在有文字记载之前的漫长历史阶段,通常分为旧石器时代(约4万—1万年)和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千年)。
史前建筑主要指新石器时代的建筑,因为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居住于天然洞穴中,即便是以树枝搭建的临时住所一般也不能称为“建筑”。
2、洞穴艺术:指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天然洞穴深处的岩壁上绘制、雕凿或刻画的图像,以动物为主。
洞穴艺术的创造并非为审美之目的,一般认为与巫术活动、图腾崇拜或记事有关。
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艺术是法国南部绍伟洞穴中发现的绘画,距今约3万年。
其他著名的还有西班牙北部的阿尔泰米拉、法国的多尔多涅地区的拉斯科洞穴艺术。
3.巨石建筑:指新石器时代和早起青铜器时代以巨型石头垒建起来的建筑,它出现于世界各地,多为墓葬。
4、石阵:该术语来源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的巨石阵,而巨石阵的意思是“高悬之石”,指横置于石柱之上的巨石横梁。
该术语指史前广泛分布于不列颠,爱尔兰和欧洲的史前巨石阵建筑。
石阵平面通常为圆形,其形制来源于类似的木结构建筑,通常有壕沟和土堤环绕。
第二章5、塔庙:约公元前3千纪——前500年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兴建的一种宗教性建筑,平面通常为方形,立视为阶梯式金字塔,顶部平台上建神庙。
塔身是以砖与夯土筑成的实心体,有三面的阶梯可达平台。
各层平台上种植树木和花卉(hui),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即由此而来。
6、扶垛:指建筑外墙面凸起的砖石砌体,以加固墙体或者抵消由拱或屋顶产生的侧推力。
扶垛广泛运用于各种建筑之上,既有结构作用,又作为装饰。
在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中发展出飞扶垛的形式。
7、多柱式大殿:指主要由柱子支撑屋顶的建筑样式,在古代多用于神庙与宫殿建筑中,在古波斯与古埃及的建筑中最为常见。
第三章8、塔门:埃及神庙高大雄伟的入口建筑,两侧为塔楼,中央有两扇对开的木头大门,通常以金属覆面。
塔楼内部有楼梯可上达顶部,外侧常常装饰着消灭敌人题材的浮雕。
外建史最全名词解释
1.建筑符号学—Semiology of Architecture是人文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新理论。
符号学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
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于符号的表现而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2.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是在建筑哲学领域出现的新理论。
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场所精神》一书正式命名。
对建筑现象学的研究一般都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的。
它是目的是要去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的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就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
舒尔茨创立的建筑现象学不仅是考察建筑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建筑理论来认识深刻的建筑意义,达到保护和创立有意义的建筑环境的目的。
3…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e Psychology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并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
建筑师可以将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到舒适优美的建筑效果。
4…环境心理学----Enviromental Psychology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新理论。
是研究人们心理与其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从心理学研究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展,它主张利用科学手段,探讨解存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问题的方法。
最新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
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
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
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
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
地下为墓室。
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道相连。
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型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
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
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
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
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
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
屋顶为木构架。
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建筑十书:是对罗马建筑的总结,奠定了欧洲建筑体系,成为文艺复兴后建筑教学上的基本教材。
拜占庭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券的定点作水平切口,余下的四个角上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外建史名词解释(最新版,古代+外近现)
63----------------------名词解释------------------------------------古埃及建筑1——牌楼门〔sjtu-07〕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4——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5——山岳台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6——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爱琴文明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出色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古希腊建筑8——古典建筑〔tj-97〕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XX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开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开展扩大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根本组成局部。
外国建设史 名词
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 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外建史名词解释真题精华版1.山岳台:又称观象台,古西亚时期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天象的高台建筑。
特点是由高大的台基、台阶、坡道和庙宇组成。
它是古西亚最有特色的建筑,可避水患,也反映了古西亚人对集中式高耸构图和纪念性的追求。
2.新巴比伦城:古西亚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都城,由旧巴比伦扩建而来。
平面近似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
城外有护城河,城内有相互垂直的道路。
南北向大道上依次串连着,伊什达门、空中花园、观象台、庙宇、郊外园林等。
3.窣堵坡:佛教的纪念性建筑,主要进行圣骸崇拜。
由基座、栏杆、门架、实心半球体和顶部(嵌有宝顶)组成。
成为后来塔的原型。
4.支提窟:佛教中特指供奉窣堵坡和佛像的佛殿(石窟佛殿),主要用于举行宗教仪式。
5.米利都城:古希腊希腊化时期一次性规划的希波丹姆式的城市。
它采用了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将几何形式和棋盘式道路网作为城市骨架。
广场取代卫城成为城市中心,周边有神庙、商店。
6.视差矫正法:古希腊造型艺术上的一种处理手法。
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美感结合在一起。
具体手法有:内部倾斜和柱子侧脚、柱子卷杀、水平中线升起、高处放大和角处加粗。
7.凯旋门: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之一,为炫耀对外战役胜利而建。
一般由矩形厚重的体量、女儿墙、券柱式门组成。
其上刻有大量铭文,常位于城市中心或重要出入口。
8.纪功柱:罗马帝国时期,为宣扬皇帝战功而修建的石柱。
高度一般为20-30米,多由大理石建成,里面是空心,可以登上柱顶。
柱身上叙述功绩和胜利的浮雕,柱顶上是被纪念的人的雕像。
9.巴西里卡:古罗马用作法庭、议事和商业贸易的综合性厅堂建筑。
特点是平面一般呈矩形,端部设半圆形龛,内部由柱子分为中厅和侧廊,主入口在长边上。
其建筑体量大,结构简单,对后来基督教堂和伊斯兰礼拜寺影响较大。
10.卡瑞卡拉浴场:古罗马时期一座以浴场为中心的建筑综合体,也是古罗马最发达、功能空间最复杂的建筑类型。
特点是平面近似方形,有纵横轴线,对称布局。
由中部结构空间(冷热温水浴大厅)、大型开敞空间(运动场、花园)、外围辅助空间(图书馆、商店)三个部分组成。
结构为全混凝土砖石拱券结构。
其规模庞大、空间丰富、装饰华丽、序列严谨。
11.罗马万神庙:古罗马时期的圆形神庙。
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典范。
由方形门廊和圆形神殿组成。
集希腊式柱式与罗马式穹顶于一体。
混凝土浇筑,砖和连续墙承重结构。
内部光影变幻,外观雄伟壮观,是现代建筑结构出现之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
穹顶直径43.43米。
12.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时期最大的斗兽场。
平面为椭圆形,由表演区、观众席、服务性地下室三部分组成。
立面为叠柱式,结构为混凝土交叉拱和筒形拱。
其体量宏大、细部精美,是古罗马竞技类建筑的杰出代表。
13.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时期集中式教堂的最著名实例。
平面上采用希腊十字,结构上创造了大穹顶并用帆拱承重;空间上通过竖向轴线和采光窗口营造出神秘的宗教氛围。
其恢宏无比、造型精美、内饰华丽。
14.飞扶壁:哥特教堂用来支撑由拱顶体系产生的水平侧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一种结构构件,由墙墩和飞券构成。
作用是减轻了墙体的负担,使侧廊的高度降低,从而增加开窗面积。
它是哥特建筑在结构上的一大创造。
15.帕拉第奥母题:文艺复新时期,建筑师帕拉第奥在修复维琴察巴西里卡时创造的一种新型券柱式构图。
它的每个单元近似方形,由两个大柱子划分,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小立柱上,小立柱和大立柱之间有矩形门洞,其上有圆形门洞。
整个构图细腻有序,韵律感强。
16.坦比哀多: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典型代表。
由伯拉孟特设计。
集中式构图,纪念碑式造型,穹顶统帅整体。
平面为圆形,柱廊开敞,虚实对比强烈,体积感极强。
整个教堂比例和谐,形体饱满,体现出宏伟壮观。
其极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对世界影响极大。
如: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17.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含有稀奇古怪的意思。
它是17世纪意大利等地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艺术手法,形式可以看做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和支流。
它善于运用矫揉造作的手法、运用自由的曲线和穿插的椭圆形空间、强烈的装饰色彩雕刻,来追求自由、动感和神秘感。
其手法和形式丰富了古典建筑语汇。
18.泰姬马哈尔陵:皇帝沙叶汗为其妃泰姬·马哈尔建造的陵墓。
被称为“印度的珍珠”。
是伊斯兰建筑的集大成者。
集中式纪念性园林建筑,中轴对称,布局完整。
南北主轴线上布置着第一道门、小广场、第二道门、花园、陵墓。
整体造型优美、比例和谐、色彩纯净。
19.寝殿造:8-11世纪,贵族府邸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组成正式、讲究对称。
20.田园城市: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她的著作《明日——一条引向真正革命的和平道路》提出的城市规划设想。
它的内容是:城市由同心圆组成,道路分等级,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居住—工业—农业),城市外围建绿化带。
它是想解决在大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理想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环境都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并对城市规划科学的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
21.工业城市:19世纪末,法国建筑师嘎涅提出的理想城市规划模式。
他对大工业化发展引起的城市功能分区(中心区—居住区—医疗区—工业区)、道路系统(快速干道、地铁)、住宅组群(街坊作为邻里单位)等进行明确划分。
强调规划的灵活性,并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2.伦敦水晶宫: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的代表性建筑。
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
因为大部分为铁结构,外墙和屋面全为玻璃,整个建筑通体通透,宽敞明亮,被誉为“水晶宫”。
其形式、结构、功能完美统一;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娴熟;模数制装配,施工速度快,造价低。
它的设计思想和建造方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建筑形式新纪元。
23.古典主义: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考古运动的影响,最早出现的复古思潮。
它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为主,讲究简洁和和谐之美。
英国、德国以复兴古希腊形式为主;法国、美国以复兴古罗马形式为主。
例: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大英博物馆24.浪漫主义: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国家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强调艺术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艺术风格相抗衡。
建筑上追求超凡脱俗的艺术趣味,时间上可以分为先浪漫主义时期和哥特复兴时期。
例:英国国会大厦25.折中主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
为了弥补建筑风格上的局限,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又称为“集仿主义”。
折中主义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究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26.德意志制造联盟:19世纪初在德国成立的民间组织。
由企业家、技术工人、艺术家等组成。
旨在提高德国工业产品质量,以达到国际水平。
它提倡使用新技术、新材料,追求规整简洁的建筑形象,肯定机器化大生产的方式。
27.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批致力于高层建筑结构形象研究的技术人员而创立的学派。
他们在设计上强调功能的作用,明确提出形式服从于功能。
在结构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和箱型基础;在造型上主张简洁和独特,符合时代工业精神。
28.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比利时。
它的特点是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式,创造适合工业精神的简化装饰。
代表人物有奥泰和费尔德。
29.维也纳学派: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认为建筑创作来源于自然与生活,建筑师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适应新功能、新形式。
提倡装饰简洁。
例: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30.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学派中一些成员成立了分离派,以瓦格纳学生奥尔布里希为首。
意思是与正统、传统艺术分离,“装饰就是罪恶”,提倡造型简单和集中装饰。
运用简单立方体、大片光墙面、直线等来弱化装饰性,强调整体性。
31.有机建筑: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种创作思潮。
代表人物F·L·赖特。
它主张建筑是由内而外的,它的目标是整体性与统一性。
建筑必须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在结构和材料上要力求表达自然的本色。
空间则主张开放式布局,追求自由、连贯、一体性。
例:流水别墅32.风格派:20世纪初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的造型艺术团体。
代表人物蒙特里安。
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
在建筑上表现为运用几何形体空间,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平面和立面设计模式。
例:乌得勒支住宅33.构成派(构成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艺术家把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机械艺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先锋派。
它主张采用抽象的建筑形式,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表现运动、空间、物质结构等,认为建筑的形成必须反映出构筑手段。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34.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简称。
1928年在瑞士成立。
其成员都是现代建筑的倡导者。
其目的是反抗学院派势力。
讨论科学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讨论培训青年一代等问题。
为现代建筑确定方向。
35.《走向新建筑》:1923年柯布西耶发表的论文集。
他激烈地否定了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反对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的建筑风格。
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提倡用简明的几何形体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36.雅典宪章:1933年CIAM关于城市规划问题的宣言。
认为现代城市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休息和交通4大问题,应该科学的制定城市总体规划。
反映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
37.新建筑五点:1926年,由柯布西耶提出。
具体内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带型长窗。
38.隐喻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今都流行的一种建筑设计倾向。
建筑师通过特殊的建筑造型和空间处理手法,或者利用历史片断来暗示建筑与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历史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
又可分为具象象征和抽象象征。
例:悉尼歌剧院39.新理性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理性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筑思潮。
对逐渐教条和僵化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修正。
主张关注建筑的历史、传统,希望以历史和传统的逻辑简历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建筑多以纯粹的几何体量组成,体现强烈的秩序感和古典感。
40.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起的流派。
在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在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美感。
其新发展是致力于运用现代工艺技术的新成就创造更加理想的人居环境。
41.极少主义:90年代后,继承和发展站带建筑简约特征,以尽可能少的方式感知和创造,要求去除一切多余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42.白色派:以“纽约五”为核心的建筑创作组织,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
他们的建筑思想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幻十分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