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翻译、背景
15从军征译文
15从军征译文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
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翻译: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知识点
九年级十五从军征知识点《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诗,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在归家途中和到家之后的所见所感,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原文及译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二、作者及背景这首诗的作者不详,它是一首民间流传的诗歌。
其创作背景是在封建社会中,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无数青壮年被迫从军,背井离乡,很多人战死沙场,即使有幸生还,也是历经沧桑,家园荒芜。
这首诗正是通过一个老兵的遭遇,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诗歌主题1、反映战争的残酷和罪恶诗中的老兵十五岁就被征去当兵,历经六十五年才得以归家,这漫长的岁月充分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命的无情剥夺和对正常生活的巨大破坏。
2、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老兵归家后,看到的是家破人亡、田园荒芜的惨状,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3、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人通过对老兵的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劳动人民在战争和封建制度双重压迫下的痛苦和无奈,从而引发人们对他们的同情。
四、诗歌艺术特色1、以小见大全诗通过一个老兵的经历,反映了整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以个体的遭遇展现了时代的悲剧。
古诗十五从军征翻译赏析
古诗十五从军征翻译赏析《十五从军征》作者为战国时代诗人、文学家汉乐府。
其古诗全文如下: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前言】《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翻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赏析】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从这句话中还可看出:本诗主人公的年龄是80岁。
正因为“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其间数十年与家人失去联系,对家中情况一无所知,老兵才急切地想知道家中的情况,于是,这也就极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
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反映其在久别家乡之orG后、返乡途中的矛盾心理,与此诗笔法有别,却殊途同归。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相关推荐《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3]。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4]。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5]。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6]?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ā):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2]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
累累(léi léi):连续不断的样子。
[3]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雉(zhì):野鸡。
[4]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5]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6]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本篇出自《乐府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见《无名氏·长歌行》篇。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该诗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老兵的思想感情。
老兵还乡,得知亲人尽亡、目睹家园荒凉后,不禁悲从中来、泪沾衣襟。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几乎被迫服役终生的老兵形象,揭示了他凄楚、迷惘的内心世界,从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下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全诗突出写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和赏析
十五从军征【作者】佚名【朝代】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创作背景《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当时繁复的兵役使得那个时代充满了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
没有马革裹尸,却也垂垂而暮。
作品鉴赏《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
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百感交集,催人泣下。
作品开篇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一去就是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八十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的繁重。
乐府简介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1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翻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野鸡。
旅谷:野生的谷子。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葵:即野葵。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沾:渗入。
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精品诗词背景与历史解读
十五从军征精品诗词背景与历史解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细儿女。
自小齐说管,将军何故然?求人不得愿,於人亦告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余行,赏赐百千强。
可怜白发生,长为病所伤。
出门白头翁,归来健妇儿。
愿得一家书,长为谢公门。
《十五从军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以十五岁少年从军征战为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离散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将从诗歌背景和历史解读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诗歌背景1.1 唐代的战争背景《十五从军征》创作于唐代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一时期正值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之一。
然而,同时也伴随着频繁的征战与战乱,战争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1.2 少年从军的现象在这首诗中,岑参以少年从军为主题,折射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唐代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军役制度的存在,年轻人在十五岁左右就需要服兵役。
因此,十五岁从军是当时少年常见的现象。
二、历史解读2.1 诗中的主人公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士兵,他离开家乡,投身于战场。
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家乡人的相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种思念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割裂和痛苦的体现。
2.2 战争的悲剧诗中的十五岁少年从军,经历了百战的生死考验,最终在战场上牺牲。
这揭示了战争的悲剧性,年轻的生命就此消逝,无法再与家人团聚。
2.3 回归与重建诗中提到少年士兵归来见天子,并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这一情节表现了对忠勇士兵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主人公归来时已是满头白发,身体受到疾病的折磨。
这暗示了战争给个人身心造成的伤害。
2.4 家国情怀诗中亦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的结尾提到主人公期望家人能给他写信,这是他重返家乡后的期望。
同时,这也彰显了对家族文化传承和重建的渴望。
三、结语通过对《十五从军征》的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战争的残酷。
初中语文文言文《十五从军征》原文和译文(含赏析)(最新整理)
《十五从军征》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上录《十五从军征》,《古今乐录》、《古诗源》等均作古诗。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注释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松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旅葵(kuí):即野葵.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羹(gēng):菜。
糊状的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沾:渗入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十五从军征》浅析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饭),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翻译、背景、主题
《十五从军征》翻译、背景、主题
【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作者】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背景】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中考文言文《十五从军征》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十五从军征》全文详细翻译导读:十五从军征
选自《汉乐府民歌》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十五从军征》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首史诗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十五从军征作者: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
阿(a):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的看柏(bǎi):松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野的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
旅生的谷叫“旅谷”。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作羹(gēng):糊状的菜。
一时:一会儿就贻(yí):送,赠送沾:渗入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这首乐府诗不仅抒发了这一老兵“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该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作品原文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ē)谁?”“遥看是君家,松柏(bǎi)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dòu)入,雉(zhì)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kuí)。
舂(chōng)谷持作饭,采葵(kuí)持作羹(gēng)。
羹(gēng)饭一时熟,不知贻(yí)阿(ē)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作品注释1、始:才;归:回家。
2、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4、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松柏(bǎi):松树、柏树。
6、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zhǒng),坟墓、高坟。
累累(léi léi),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7、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dòu),洞穴。
8、雉(zhì):野鸡。
9、中庭:屋前的院子。
10、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11、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12、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3、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14、一时:一会儿就。
15、贻(yí):送,赠送。
16、看:一说为“望”。
17、沾:渗入。
作品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十五从军征原文及翻译
原文: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望: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十五从军征译文翻译
十五从军征译文翻译
《十五从军征》译文翻译是: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十五从军征》原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全诗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十五从军征》全诗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十五从军征》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十五从军征》的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十五从军征》朝代:汉朝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古诗简介《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
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十五从军征》翻译/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十五从军征》注释⑴始:才。
归:回家。
⑵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⑶阿(ē)谁:古人口语,意即“谁”。
阿,发语词。
⑷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⑸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累(léi)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坟墓、高坟。
累累,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⑹狗窦(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洞穴。
⑺雉(zhì):野鸡。
⑻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⑼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
⑽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十五从军征》的译文
《十五从军征》的译文
十五从军征选自《汉乐府民歌》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鉴赏《十五从军征》译文及赏析
《十五从军征》鉴赏《十五从军征》译文及赏析《十五从军征》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十五从军征》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遥看一作:遥望)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十五从军征》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持:用。
作:当做。
羹(gēng):就是饭菜的意思。
一时:一会儿就。
饴:同“贻”。
送,赠送。
沾:渗入。
《十五从军征》赏析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佚名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标签乐府、民歌、战争、苦难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松树、柏树。
冢累累:坟墓一个连着一个。
冢,坟墓、高坟。
累累,与“垒垒”通,连续不断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窦,洞穴。
雉: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葵:葵菜,嫩叶可以吃。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羹:用菜叶做的汤。
一时:一会儿就。
贻:送,赠送。
望:一说为“看”。
沾:渗入。
赏析《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65年返回故里时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也同时说明了作者讨厌战争,渴望和平,关心劳动人民。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从军征》翻译、背景
【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作者】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背景】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