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单元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估测经验最接近实际的是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 cm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 gC.成年人正常行走1 m用时约1 sD.近几年兰州冬季平均气温约10 ℃2 . 因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3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将其向右匀速拉出一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变小C.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拉力F不变D.木板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拉力F变小4 .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物理教材的宽度是26 dm B.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为1.0 m/s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 s跳动6次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mm5 . 关于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B.误差和错误可以互相转换,当误差较大时就是错误,当错误测量结果接近于真实值时就成了误差C.误差是受测量仪器、测量手段和测量者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误差不可消除,但可以通过使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技能来减小误差D.测量值有时候和真实值相同,这说明误差是可以避免的6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km B.m C.cm D.μm7 . 用加热后的金属尺测量物体长度时()A.测得的长度比实际小;B.测得的长度比实际大;C.测得的长度比实际相同;D.测得的长度与实际无法比较。
8 . 某同学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正确的结果是 1.273米,那么他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A.毫米B.厘米C.微米D.分米9 .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停表在使用前需先调零B.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后不能继续使用C.任何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应先观察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D.刻度尺测量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10 . 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普通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2mB.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中学生光脚的长度约为45cm11 . 下列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5cm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1s二、填空题12 . 刻度尺分度值_____.纸带中AD两点的距离_____cm13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夏天把大块冰放在玻璃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在冰变成了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将______(填“不变”或”升高”).(2)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0.3-0.4nm,那么0.4nm=_______m.(3)如图所示,橡皮擦的长度是_______ cm.14 . 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宽为 7.00cm,他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为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在裂缝的________(同一/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从冬季到夏季,由于温度升高,该缝隙会变________(宽/窄).为便于车辆通行,裂缝内应填补________(硬度大/弹性好)的材料.15 . 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16 . 小明同学酷爱物理,对新买的《趣味物理学》的厚度进行了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73cm、1.74 cm和1.75 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三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三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
1.青蒿素的提取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而青蒿素因高温易失去活性,所以应采用的措施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升高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降低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液化成微小的冰晶,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飘落大地3.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必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4.关于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B.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C.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都不同D.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不同5.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久的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只有液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的两种方式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凝华现象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湿衣服变干C.树上结霜D.冰雪消融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8.两盆水里都装有冰块,甲盆里冰块比乙盆里冰块少,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两盆水中的冰都没有熔化完以前,则()A.两盆水的温度相同B.乙盆中的水温度高C.甲盆中的水温度高D.无法确定9.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那么在0℃时,水的状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都有可能10.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
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实像B.倒影是虚像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3.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B.光从空气进人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糖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5.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
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6.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7.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A.小于10cm B.等于10cmC.在10cm到20cm之间D.大于20cm2.下图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A.u>2f B.f<u<2f C.u=f D.u<f3.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15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时,则()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5.2021 年12 月9 日,“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水球光学实验,她在水球里注入一个气泡,产生了双重成像,我们能看到一个正立的像和一个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其中水球的外圈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A.该水球外部成所的倒立的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如果向水球继续注水,外部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焦距变长C.当王亚平向靠近“水球”,“倒影”会变小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
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制噪声B解析:B【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多的瓶子振动慢,发声的音调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来控制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A解析:A【分析】玻璃杯中装有水,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是杯子和水一起振动;用嘴向杯口吹气时,是杯子里的空气柱振动;振动物体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A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子和水一起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杯子越难振动,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A正确、B错误;C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子中空气柱振动,杯子里装进水越多,空气柱越小,空气柱越容易振动,空气柱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杯子里装进水越少,杯子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C、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选择题。
1.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A.弹簧测力计B.台秤C.电子秤D.天平2.小明利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杯75%医用酒精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酒精的总质量()A.80g B.77.6g C.83g D.82.4g3.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加减小砝码无法使用天平平衡时,需要向右移动游码,其作用是()A.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4.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2,质量之比是3: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A.2:1B.1:2C.9:2D.2:95.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2kgB.同种材料密度一定相同,不同材料密度一定不同C.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内氧气密度不变D.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6.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³kg/m³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7.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球升空后随着海拔升高,球内的氢气密度将会变小B.建造机床设备的底座时应该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轻便且容易移动C.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也一定能装的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比水小)D.由于铁的密度大于水,因此铁制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会下沉8.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其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所示,体积如下图所示。
八年级最新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初二物理上册章节练习题带图文答案100篇第二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声音的产生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1. 下列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A. 夜空中的雷鸣B. 静静挂在床头的吉他C. 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D. 正在挥舞的手臂2. 正在发声的物体是声源,关于声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源只能是固体B. 声源只能是液体C. 声源只能是固体和气体D.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成为声源3.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 手指B. 琴弦C. 弦柱D. 空气4. 如图,小华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在振动,此现象主要说明()A. 声波具有能量B. 固体能够传声C. 空气能够传声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5.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6. 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已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绕梁”,分析其原因是()A.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仍能发出很弱的声音B. 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 因为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D. 因为大钟在继续振动7. 如图所示,敲击音叉,音叉会将泡沫塑料小球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在实验中,塑料小球的作用是。
8. 敲击音叉,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水面有大量水珠被激起来,如图所示。
以上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住后,发声停止,这是因为。
9.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这说明。
为了看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里利用了法。
10.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会发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你会发现。
(2)此装置还可以用来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则通过实验得出的具体结论是。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B解析:BA.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错误;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紫外线看不到,故C错误;D.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A.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B.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C.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D.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D解析:DBC.由于水面是水平的,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故BC不符合题意;AD.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故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实像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反射角是40°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40cmD.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变小A解析:AA.烛焰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倒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故A正确;B.一束光线与镜面夹角是40°,则入射角为50°,与其对应的反射角为50°,故B错误;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像距等于物距则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20cm,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大小一致,人远离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保持不变,故D 错误。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C解析: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B解析:BA.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量,即响度,故A错误;B.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3.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A解析:A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一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少了0.34s D.多了0.34s A解析:A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传播的快,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减少的时间为 100m 0.294s 340m/ss t v ==≈ 故选A 。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前3s 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 .当t =3s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D .当t =5s 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D解析:D【详解】 A .由s -t 图象可知,甲、乙两车运动的图象都是一条斜线,表示其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 错误;BC .由s -t 图象可知,前3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s 甲=90m ,乙车运动的路程为s 乙=90m-60m=30m则甲车的速度90m 30m/s 3ss v t ===甲 乙车运动的速度 30m 10m/s 3s s v t ===乙乙 比较可知,前3s 内,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BC 错误;D .当t =5s 时,甲车通过的路程s 甲=v 甲t =30m/s×5s=150m乙车通过的路程s 乙=v 乙t =10m/s×5s=50m由s -t 图象可知,两车同时运动,且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s 0=60m ,故甲、乙两车相距0150m 60m 50m 40m s s s s ∆=--=--=甲乙故D 正确。
故选D 。
2.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B解析:B【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s v t=可知 v v <甲乙故选B 。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B解析:B【详解】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5、观察图中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图是()6、观察实验现象: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
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
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10、破镜难重圆,其原因主要是()A.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B.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C.玻璃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打碎的玻璃片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塑料是导体,把电荷传给了头发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及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物理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 量筒B. 秒表C. 刻度尺D. 天平2.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其顺序正确的是( )A. 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B.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C.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D.分析和论证、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A.dm B.m C.cm D.mm4.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接近0.1 m的是( )A. 钢笔的直径B. 火柴盒长度C. 手掌的宽度D.纸张的厚度5.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 min D.1h6.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 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
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
“型号20cm”指( )A.锅身的直径是20 cm B.锅身的周长是20 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 cm D. 锅的容积是20 cm7.下列有关纸飞机能掷得更远的猜想中,不合理的猜想是( )A. 与折叠纸的硬度有关B.与纸的折叠方式有关C. 与掷出的速度、风向有关D.肯定与纸的价格有关8.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2 cm B.25.82 dm C.25.81 D.25.861 cm9.用同一刻度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有误的是( jA.0.56m B.4.2dm C.0.00078km D.630mm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我们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填上适当的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斜面长为s,且s=2h,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 )A.F=16G,f=23G B.F=23G,f=16GC. F=23G,f=38G D. F=12G,f=23G2.消防安全,人人有责。
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做法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钓鱼竿很长,是为了更省力B.菜刀的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C.轮胎上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D.茶壶盖上有个小孔,是为了让壶内的液面总是低于壶嘴处的液面4.姚锦煜同学进入初三后非常努力,也非常爱思考,一次他研究水桶的构造时,不小心将水桶弄掉进水里,在他打捞时桶里带些水.下列所述中属于有用功的是A.把桶中水提高所做的功B.把桶提高做的动C.提起桶和桶中的水做的功D.手对绳子拉力做的功5.如图所示是一种塔式起重机的上滑轮组,在把重600N的货物匀速吊起5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g取10N/kg,则该过程中()A.绳端的拉力F为250NB.所做的有用功为3750JC.所做的总功为3000JD.减小起重货物的重量可以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100N的拉力拉着重180N边长为0.2m的正方体匀速上升,物体在10s内上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B.动滑轮的重力是20NC.拉力的功率为1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7.如图所示是一根轻质粗细均匀的杠杆,支点为O并标有A、B、C、D四个点。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三章 声的世界一、选择题1.妈妈买瓷碗经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利害主假如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量2.环保型住所多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代替传统玻璃窗中的单层玻璃,这样做的利处是( ) A.拥有更强的安全性 B.拥有更强的拉伸性 C.拥有更强的透光性 D.拥有更优秀的隔音性3.因为部分中国旅客就餐时大声说话,影响其余人,一些欧洲国家辟出特意餐厅供中国人就餐 .这里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哪一特点?( )A.音调B 振.幅C 响.度D 频.率4.诗句“不敢大声语,惊恐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频次高B.音色好C.速度快D.响度大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经过科学研究,使全部声源都不发生振动将全部噪声源都隔绝在真空容器中,以防止噪声传出在穿过住所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一样意使用大型机械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荒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色B 响.度C 音.调D 频.率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特别喜爱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所楼歇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两方的利益都获得尊敬,和睦相处,你以为采纳下边哪一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所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严禁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所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8.以下对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真空中声音流传得最快B.声源振动的频次影响声音的响度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假如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9.(2015?常州)如下图,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一样.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由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解频次的关系D.声音的流传能否需要时间10.对于如下图的四个情形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达能量不可以听到真空罩中闹铃声,说明声波的流传需要介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同样玻璃瓶装不一样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作声音的音色不一样11.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次,使音调变高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别,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2.北岳恒山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位与山西浑源县境内.小明暑期旅游到了这里,对着远处的高峰大叫“”)一声我来了,不久山谷中传来了回声,对于小明的原声和回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声和回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原.声和回声不需要介质也能流传C.原声和回声的振动频次不一样D.原声和回声的流传速度同样二、填空题1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表示声音能够在________中流传;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能够依据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来加以鉴别.14.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下图的现象,这现象说了然声音是因为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够在________中流传。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及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像如图所示。
若两人运动了30s后相遇,则乙的速度为()A.一定是1m/s B.可能是0.6m/sC.可能是2.2m/s D.一定是1.6m/s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A.24m/s B.48m/s C.50m/s D.100m/s3.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A.2m/s B.1.5m/s C.1.6m/s D.1.8m/s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5.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坐标纸移动的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小博同学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 由此可知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1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s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7.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8.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9.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1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练习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行船B. 远树C. 河岸D. 山峰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一天某市的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行.某人走进一座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移动.该大厦其实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造成此人错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面B. 商业大厦C. 蓝天D. 飞行的白云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B. 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C. 误差是由测量者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5.在超市里,顾客将选购的商品放在购物车里,推着购物车往前走。
我们认为“购物车里的商品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购物车C. 超市里的货架D. 超市里的收银员6.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 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7.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8.60cmB. 1.69cmC. 1.6cmD.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8.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量程3 m,分度值1 mm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9.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30m路程,则第2s的速度是( )A. 15m/B. 5m/C. 10m/D. 无法确定10.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11.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 上升的电梯B. 地面C. 商场内的收银员D. 货架上的商品12.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7.82cm、17.80cm、17.81cm、17.28cm、17.81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A. 17.71cmB. 17.704cmC. 17.8cmD. 17.81cm二、填空题13.在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07•哈尔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玻璃是晶体C.当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时,其热值较小D.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化学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2010•阜新)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一盆鲜花使满屋充满香气B.沙尘暴天气,沙尘漫天浮动C.金块和铅块压在一起多年,彼此进入对方1mmD.鸡蛋淹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3.(2010•广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4.目前航天飞机都是绕地球做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在地球上空300km~700km的范围内飞行,如图所示,设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min左右,则航天飞船里的宇航员在24h内看见日出的次数约为()A. 0.38 B. 2 C. 8 D. 165.(2010•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6.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C.一些地方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D.小王炒菜时,厨房内外香气弥漫7.(2007•山东)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8.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B.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C.电饭锅能煮饭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如果发热体改用超导材料,效果会更好D.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9.(2010•南昌)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10.“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的历程中,人们对两极世界有很多的说法,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B.谱线“红移”可以作为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证据C.宇宙是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D.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组成11.(2005•徐州)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表明()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存在引力12.(2008•钦州)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2008•黄石)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B. C. D.14.(2005•辽宁)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的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16.如图,图①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②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③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④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C.分子之间有空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17.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降低B.瓷碗碰碎不能复原,是因为分子间斥力大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炒菜时闻到香味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8.(2003•苏州)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春天,黄沙扑面 B.夏天,雷雨交加 C.秋天,瓜果飘香 D.冬天,雪花飘飘19.(2008•广安)下面一些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膨胀表明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 B.分子个数越多的物体,质量越大C.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0.(2004•青岛)下列知识结构有错误的是()A. B.C.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依次为:D.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21.(2012•本溪)诗句“捧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身”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2.(2011•贺州)迷人的钟山荷塘是贺州著名的自然生态景观.盛夏初秋,荷塘水面如镜,清澈见底,似箭的荷蕾倒映在水中,妩媚的荷花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荷蕾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荷花淡淡的芳香是属于_________现象.23.(2010•荆门)我市城区的天鹅湖水上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走在湖边,常能闻到阵阵花香,这是由于分子做_________运动的结果;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夏天可明显感觉到湖边比马路上凉爽,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且在蒸发时会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24.(2010•哈尔滨)五月的哈尔滨,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_________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_______.25.(2009•义乌市)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1)现代的日全食研究课题大都集中于太阳物理学领域,如日冕温度反转、太阳磁场、太阳射电、太阳活动等,其中常见的太阳活动有_________、耀斑、日珥等.(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三、解答题(共1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6.(2012•常州)2012年5月,日本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单元测验】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07•哈尔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看上去晶莹剔透的玻璃是晶体C.当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时,其热值较小D.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化学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燃料的热值;热机.分析: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有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热机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分子之间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正确.B、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非晶体.错误.C、某种物质的热值是定值,不会因为没有完全燃烧而发生变化.错误.D、热机内部的能量转化是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点较全,需要学生掌握分子动理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热值和热机的相关内容.这种类型的题目容易出现在综合试卷中进行考试.2.(2010•阜新)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一盆鲜花使满屋充满香气B.沙尘暴天气,沙尘漫天浮动C.金块和铅块压在一起多年,彼此进入对方1mmD.鸡蛋淹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考点:分子的热运动;机械运动;分子的运动;扩散现象.专题:推理法.分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而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注意二者的区别.解答:解:A、闻到香味,这是花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合题意;B、沙尘漫天浮动,这是沙土的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C、金块和铅块压在一起多年,彼此进入对方,这是铅分子和金分子之间的扩散现象,属于分子的运动,故C不合题意;D、鸡蛋淹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鸡蛋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属于分子的运动,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及其与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3.(2010•广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考点:扩散现象;机械运动.专题:推理法.分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物体发生的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注意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解答:解: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A错误.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是废水分子进入水库的水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B 错误.C、闻到花香味,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错误.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水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目前航天飞机都是绕地球做近轨道飞行的,即一般在地球上空300km~700km的范围内飞行,如图所示,设航天飞船在赤道上空绕地飞行一周的时间为90min左右,则航天飞船里的宇航员在24h内看见日出的次数约为()A. 0.38 B. 2 C. 8 D. 16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专题:应用题.分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升起,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出的次数.解答:解:24h内飞船转动的圈数n= =16圈;因飞船每转一圈都会看到太阳的升起,故将看到太阳升起16次;故选D.点评:本题应理解在飞船转动时,飞船、地球及太阳所处的位置关系,从而可知飞船每一圈都能看到太阳的升起.5.(2010•南京)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扩散现象.专题:学科综合题.分析: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一种扩散,扩散现象利用的是分子的运动;B、我们能够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解答:解:A、红墨水在水中会散开,是因为墨水分子运动到水中,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A是错误的;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B是正确的;C、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所以C是错误的;D、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恒星相对于从它旁边运动过的流星而言就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此题的难点是选项D,有些同学可以不知道该用什么知识来解答,这就考查了我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C.一些地方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 D.小王炒菜时,厨房内外香气弥漫考点: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解答:解:A、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B、雪花飞舞,这是物质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飞沙满天是沙子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D、厨房内外香气弥漫,是香气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注意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是看得见的.7.(2007•山东)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应用题.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把瓶盖打开后,因为酒分子的运动使香气四溢,故A可以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后,由于分子的运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间的空隙,故B能解释;C、尘士虽小,但仍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故无法用分子动理论解释;D、樟脑球由于分子的运动,外层分子慢慢扩散到空中则使体积减小,故可以解释;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情况,需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后进行解答.8.下列由做饭所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B.煮饺子过程中,饺子刚入锅时重力大于浮力而下沉;煮熟时,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C.电饭锅能煮饭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如果发热体改用超导材料,效果会更好D.在客厅就闻到厨房饭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超导体的特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 A选项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B选项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C选项考查了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D选项考查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沸点越高,食物就容易煮烂了,不符合题意;B、因为饺子熟了后,里面的空气膨胀,浮力大于重力就向上浮了!这句话是对的,不符合题意;C、电饭锅能煮饭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如果发热体改用超导材料,电阻为0,产生热量为0,这句话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厨房的饭香四处飘逸,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句话是对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厨房的有关物理知识,此题是综合题型,考查了物理生活中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仔细选择.9.(2010•南昌)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 A、实验室中的温度计,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上有一个缩口,当离开人体时,水银柱不会收缩回去,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在使用之前应把水银柱甩下来.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但是水往低处流,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在使用体温计测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在使用之前应把水银柱甩下来,故A错;B、水往低处流,是整个物体水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所以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故C正确.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在增加,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分子的运动与机械运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晶体熔化的规律,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思想,好题.10.“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的历程中,人们对两极世界有很多的说法,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B.谱线“红移”可以作为星系远离我们而去的证据C.宇宙是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D.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组成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扩散现象.专题:学科综合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现象;(2)哈勃发现了谱线的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解答:解:A、香气扑鼻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而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外在表现.B、哈勃最先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种现象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从而证实了大爆炸理论.C、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D、原子核中的中子是不带电的,所以此选项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模型及谱线红移的意义,要求能熟记谱线红移的意义,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式,并能了解原子结构发现的物理学史.11.(2005•徐州)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表明()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实验分析法.分析:正如一桶大石块和一桶小石块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桶,因为彼此进入了空隙.这个实验是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也说明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解答:解:A、不正确,分子由大量分子组成可以由一滴水中含有1021个分子来证明;B、不正确,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可以由扩散现象来证明;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隙,故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正确;D、分子间存在引力可以由两滴水靠近变成一大滴来证明.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哪些实验现象证明的,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2.(2008•钦州)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B.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考点:扩散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1)物质是有分子组成;(2)分子之间有作用力;(3)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但是扩散现象表明的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正确B、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才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故B不正确C、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才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故C不正确D、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运动,故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扩散现象的特点,是中招的热点.13.(2008•黄石)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B. C. D.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以及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解答:解:A、两种溶液加在一起,总体积小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不正确.B、B图展示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不正确.C、两块表面平整的铅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D、经过一段时间两瓶都变为红棕色,说明扩散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4.(2005•辽宁)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的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考点: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扩散的定义,判断是否是扩散现象,如果是扩散现象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这种现象是因为胶带分子和纸分子之间分子有引力作用造成的,不是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B、清凉油和空气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修正液和空气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D、鸡蛋放在茶水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摩擦起电的实质.分析:(1)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故光年是长度单位,则1光年=365×24×3600s×3×108m/s=9.4608×1015m;(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