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源和目标
《人文地理学》第5章农业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人文地理学》第5章农业起源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b72a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7.png)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与分布
特点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生产结构、技术水平、经营方式、经济 效益等。
分布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地域 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草原和荒漠地区。
0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供了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农业起源也有重要影响, 如平原、河谷等地区具有适宜农作 物生长的土地和水源,成为农业起 源的重要区域。
文化传承的影响
文化传承对农业起源也有影响,如 古代文明中的农耕祭祀、水利建设 等文化传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 起源。
02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农业起源
人类从狩猎采集转为农耕生活,开始种植作物和养殖家畜。
早期农耕文明
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形成了各自的农业技术 和文化特点。
早期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开垦土地、破坏植被,导致土壤侵蚀和环境恶化。
农业发展的中期阶段
1 2
农业技术的进步
如轮作制、灌溉系统、农具改进等,提高了农业 生产效率和产量。
市场需求。
提高农业产量的对策
科技创新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产量。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 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规模化经营
政策扶持
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
场竞争力。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提供政策优惠和资金支
持。
改善农业结构的对策
调整种植结构
农业起源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f1c66f5fab069dc50220184.png)
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启示美国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不仅是首届一指的经济大国.而且是世界农业强国。
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却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世界领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作为美国农业领域中发展较快的分支,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美国有机农业发展概况(一)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从美国有机农业的起源、生产现状、市场现状和价格现状作一介绍。
1.美国有机农业的起源。
早在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局局长兼著名土壤学家F.H.King 来到中国,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在其编著的《四千年农民》一书中,积极倡导向中国农民学习,认为中国传统农业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豆科植物为中心的合理轮作、施用厩肥、堆肥等多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借鉴。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一些有见地的农场主受有机农业启蒙思想影响.支持并开始身体力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罗代尔(J.I.Rodale),在1945年创办了Rodale有机农场。
美国有机食品生产从20世纪40一70年代开始引入登记制度.80年代之后开始转入迅速增长期。
2.美国有机农业的生产现状。
美国有机农业以家庭经营的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较高,大都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方式。
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公布的统计数据.美国2005年有机农业面积为160万hm2.世界排名第4位。
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生产者约有11 000家。
较之1997年翻了一番.占到美国220万农民的0.5%.而有机农场为20 437个.有机农业面积已达103万hm2。
目前全美的50个州均已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其中加州作为美国最大和最发达的农业州.有机农业面积占全美有机总面积的14.4%.有机农产品商品总价值亦占全美的38.4%。
3.美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现状。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行以工具作物文明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行以工具作物文明为题写一篇小短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f6ee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3.png)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行以工具作物文明为题写一篇小短文1. 引言1.1 概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农业生产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着生存和发展,培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地位,以及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阐述:首先,我们将回顾中国农业在历史上的发展,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深远的原因。
接着,我们将研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分析其对提高产量和效率方面的贡献。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和方法以及文化对于农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随后,我们将转向当代中国农业现状与挑战。
这部分内容将包括现代科技与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失对农业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最后,我们将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解决挑战的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了解中国农业的历史背景、重要性以及工具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农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贡献。
同时,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农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支柱。
在中国的历史上,农业发展经历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早期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简单工具进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进步,农业生产逐渐引入了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机械设备。
2.2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地位在中国,农业生产一直被视为国计民生之本。
农业不仅提供了人们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4be740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7.png)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演变)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农业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农业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
早期农业
早期农业起源于人类定居下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
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而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最早的农业形
式包括采集和原始农耕,主要种植谷物和蔬菜。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5000年间,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耕生活。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培育和选育农作物,并发展了灌溉系统和农耕工具,提高了农
业生产力。
农业的商业化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农业逐渐商业化。
经济上富余的农产品开始流通和交易,农民成为农业生产者和商人。
在这个时期,农业的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
科技革命和现代农业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农业通过应用农业科技、机械化和化肥等手段,大规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农业科技的应用包括基因改良、现代化灌溉、精细化施肥等,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现代农业也在朝着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可持续农业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壤质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倡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
虽然农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农业始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将继续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支持社会的发展。
农业概论(第三章)
![农业概论(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120f2cabfd0a79563c1e72d8.png)
公元前9000年-8000年,在西亚的“新月形地带” (约旦和叙利亚的西部和北部),最早开始了原始农 业的发展期,公元前8000年-6000年,这个地带形成了 定居的农村,有了种植业并饲养家畜,公元前6000年5000年,这里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 公元前7000年-5000年,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开 始种植水稻谷子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公元前5000年,埃及尼罗河流域出现灌溉农业。 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经普遍种植稻麦。 正是种植业的发展,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强 ,并且因此促进了劳动的分工(种植、饲养、制陶、 打磨石器等)。在这种农业基础上,出现了古代文明 的若干中心。
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使新石器时期 的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形成村落。当代考古学 家已在世界各地多处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证明人类的祖先是在新石器时期开始定居生活 的,标志着人类文件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 蛮时代的开始。 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主要出现在南纬 10°到北纬40°之间的地理气候条件大体相似 的几个地方,并且是各自独立地、自发地发展 了原始农业。由于驯化的动植物种类不同,特 别是后来青铜器和铁器冶炼技术上的差异,使 这些地区发展的道路也各不相同。
氏族所有制 原始农业的发 展阶段
野 蛮 时 期
定居或 游牧
部落联盟 奴隶开始出现 牧畜归氏族家庭 家长私有
高级阶段
开始使用铁器、畜 耕出现
向传统(古代)个体耕作开始代替 农业过渡 共同耕作
四、对原始农业的简单分析
基本特征:使用简陋的农具、采用刀耕火种 或火垦方式的耕作制度等。 原始农业技术是建立在原始的直接经验 基础上的技术。 原始的直接经验,是指缺乏广泛交流, 只是在个别原始部落内部产生和流传的有限 的粗浅经验,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都十 分低下。
世界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动态
![世界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575f9b19227916888486d782.png)
设的“农业发展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其理论核心 为:人类作为宇宙平衡的一部分,为了生存必须与环 境协调一致;企业作为个体和有机体:要求饲养反刍 动物;使用生物动力制剂;重视宇宙周期。20世纪30 年代,瑞士的汉斯•米勒(Hans Mueller)积极推进有机 生物农业(organic-biological agriculture)。他的目标是: 保证小农户不依赖外部投入而在经济上能独立进行生 产,施用厩肥以保持土壤肥力。玛丽亚•米勒(Maria• Mueller)是将汉斯•米勒的理论应用到果园生产系统的 先锋。汉斯•拉什(Hans Peter Rush)强调厩肥对培肥地 力的作用,丰富了通过土壤生物保持土壤肥力、促进 有机物质循环的理论。汉斯•米勒和汉斯•拉什为有机 生物农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有机生物农业在德语国 家和地区得到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25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1.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
目前世界上约有120个国家在进行有机农业生产, 全球有机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份额约占1%左右。
目前全球有机农业的统计工作主要是由一些研究 机构进行的,由于缺乏各国官方有机农业统计数据, 因 此 资 料 和 信 息 的 收 集 工 作 具 有 相 当 的 复 杂 性 。自 1999年开始,德国的生态和农业基金会SOEL和瑞士的 有机农业研究会FiBL开始进行全球有机农业数据的统 计,并每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召开的全球性的BioFach展 会上公布年度最新统计数据。自2003年开始,IFOAM 开始与这两个机构合作进行数据统计方面的工作,并 每年公布最新的统计结果。
第三阶段:增长阶段(1990~2000)
00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00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84c41d528ea81c758f578cc.png)
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中东地区被认为是驯化动、植物最早的地区。山
羊、绵羊的驯化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一般认为 狗是最早被驯化的动物。牛的驯化首先出现与欧 洲或俄罗斯草原。猪的驯化最早出现在中东。驴 子最早于公元前3000年驯化于北非。双峰驼大约 于公元前4000年或5000年驯化于中亚。单峰驼被 驯化于北非和中东地区。马是公元前3000年驯化 于里海东岸的草原上。
(二)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农业劳动基本上是靠体力和经验,依靠畜力和简 单器械,生产方式稳定,变化不大。
传统农业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其产量受环 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
事二、三产业的人不多。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加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和类型
一、农业的类型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原始自给式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以自给自足为目的,是原始社会农业的代表。 游耕是热带森林中极其外围热带草原上落后民族 最普遍的耕作方式。土人在选定的地点上,焚林 取土,故称“火耕” 。周而复始,耕者为工作 方便,家屋常随耕地迁建,是以人称“这种没有 固定的耕地,甚或没有固定的村落,村随地移的 耕作方式”为“游耕”或“移耕” 。 游耕因经营方式简陋,而动员人力少,且使易竭 的土力,能保持自然的均衡。但只能在地广人稀 的地区进行,且单位面积生产量极低是其缺点。
(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
混合农业(Mixed Agriculture)是农场中除种 植作物之外,尚饲养牲畜作物用途。与混做
(Mixed cropping)有别,可以说是纯畜牧业与 纯耕种业的过渡型,纯属于西方形式。 混合农业的农场耕地通常划分成饲料作物区、牧 草区、牧场区及现金作物区等四部分,采取轮种 制度。轮转作物的种类,常包括马铃薯及芜菁、 牧草、牧场及豆科、根茎或谷类作物等,以四年 轮种循环最常见,称之为诺福克(Nolfolk)。 欧洲实行此制度,作物产量、生产价值及牲畜豆 增加许多。 这种农业以欧洲分布最广,西北欧最盛,美国东 部玉米带和南美阿根廷的彭巴区,以及南非等地 均盛行。
“农业”简介、跟义、起源、历史跟发展文档
![“农业”简介、跟义、起源、历史跟发展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1d1b7ac6f1aff00bfd51e3f.png)
农业农业是人类的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都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生长繁殖。
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对它们的生长繁殖过程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干预,从而取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国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在其所撰《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辟土殖谷曰农”之说。
这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以种植业为主的朴素的农业概念,亦即当今所称的“狭义农业”。
其实,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的活动孕育而产生的。
后来,种植业和畜牧业也相依发展,至今仍以种植业和以它为基础的饲养业作为农业的主体。
天然森林的采伐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天然水产物的捕捞和野生动物的狩猎,主要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生物资源;但由于这些活动后来仍长期伴随种植业和饲养业而存在,并不断地转化为人工的种植(如造林)和饲养(如水产养殖),故也被许多国家列入农业的范围。
至于农业劳动者附带从事的农产品加工等活动,则历来被当作副业。
这样,就形成了以种植业(有时称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为其结构的广义农业概念。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依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密切联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从而形成了多专业、多方面联系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体系。
生态学的发展,还揭示了农业的每一构成部分实际上都是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还必然会进一步拓宽、深化。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在人类的一切生活资料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食物。
中国有句古语,叫“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
马克思的论断是“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按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人只有从食物中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从事劳动和繁衍后代。
探索农业的奥秘了解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探索农业的奥秘了解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3972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a.png)
探索农业的奥秘了解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探索农业的奥秘:了解农业的发展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之一,承载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从远古时代的原始耕种到现代科技农业的崛起,农业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
同时,不断进步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也是农业发展的核心。
本文将探索农业的奥秘,了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2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采集和捕猎转向种植和畜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原始农业阶段: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开始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
原始农业的代表是中国的华北黄土高原早期农业文化。
2. 农耕文明的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逐渐掌握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技术,建立起农耕文明。
例如中国的齐、楚、秦、汉等古代文明。
3. 中世纪农业革命:欧洲在中世纪出现了农业革命,包括农田改良、耕地扩张、新型工具和机械的引入等。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为欧洲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4. 现代科技农业: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开始崭露头角。
以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使用和基因改造作物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技术,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规模化和可持续。
二、农作物的种植技术1. 耕作技术:耕作是农作物种植的第一步,它包括耕地、犁地和松土等。
通过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2. 施肥技术:植物生长需要吸收养分,因此适量施肥对于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常见的肥料有化肥和有机肥,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3. 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是作物生产中的一大威胁,对农业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损失,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
4. 水利技术:农作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生长。
合理的灌溉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有机农业基本知识》课件
![《有机农业基本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e701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2.png)
详细描述
传统农业通常采用大规模机械化和化学合成物质来提 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而有机农业则强调采用自然和 生态的方法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在技术手段上, 有机农业注重土壤养护、生物防治和天然杀虫等传统 农业技术,而传统农业则更依赖于化肥和农药。此外 ,有机农业的产品标准更加严格,需要经过认证才能 贴上有机标签,而传统农业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有机农业助力市场拓展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对有机产品的需求也将 持续增长。
各国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 加大,包括提供补贴、减税等政策优 惠,将有利于有机农业市场的拓展。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
未来,随着有机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 和改进,将进一步提高有机农业的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有机农 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感谢观看
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收获与加工
遵循有机标准,避免使 用任何化学物质,确保
产品的有机认证。
有机农业的养殖技术
01
02
03
04
动物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有机养殖的品种,具 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
饲料管理
采用有机饲料,避免使用化学 添加剂和抗生素,确保饲料安
全。
疾病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中草药等措施 ,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确保
《有机农业基本知识》ppt课 件
目 录
• 有机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 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 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与技术 • 有机农业的认证与监管 • 有机农业的市场与前景 • 有机农业的实际应用与案例
01
有机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有机农业的定义
总结词
有机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天然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牧结合的意义发展历程及前景
![农牧结合的意义发展历程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21421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9.png)
农牧结合的意义发展历程及前景农牧结合是指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同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农牧结合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农牧结合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农牧结合的意义:1. 资源互补、循环利用。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副产品可以相互利用,形成循环生产体系,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农牧结合,农田可以用于种植和放牧双重用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农牧结合可以通过农业与畜牧业的相互作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4.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牧结合可以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农牧结合起源于古代的农牧经济时期,古代农民在耕作同时也开始养殖家禽和动物,实现了农牧相结合,这是中国农牧结合发展的起源。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历经了农民自耕自养、家庭生产、个体经营、合作社化、企业化等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牧结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980年代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牧结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设立农牧业服务站、推行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农牧结合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提升,农牧结合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农牧结合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1. 农牧结合的产品多样化。
未来农牧结合将通过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2. 农牧结合的产业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牧结合将会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引入,促进农牧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
3. 农牧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
![2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c6759a51e79b89680226b1.png)
• 2001年度,4个主要国家种植了全世界99%的转基因作物。其中,美国种了 3570万公顷(占全球总量的68%),接下来是阿根廷的1180万公顷 (22%)、加拿大的320万公顷(6%)以及中国的150万公顷(3%)。而 中国的年间增长率最高,BT棉花的种植面积2000年仅为50万公顷,2001年 达到150万公顷,增长了3倍。 • 全球范围内的主要GM作物为GM大豆,2001年达到3330万公顷,占全球 GM作物总量的63%;其次是GM玉米,达980万公顷,占19%;转基因棉花 为680万公顷(13%),GM双低油菜270万公顷(5%)。 • 从1996至2001的6年间,抗除草剂连续占据主导特性之位,而抗虫性位居 其次。 • 2001年:抗除草剂的大豆、玉米和棉花占全球GM作物5260万公顷中的 77%,面积达4060万公顷。其中780万公顷(15%)种植的是BT作物以及 用于棉花和玉米上的抗除草剂与抗虫的多基因转接体---占8%,达420万公 顷。 • 2001年的两种主要GM作物/特性组合为:抗除草剂大豆占全球总量的63%, 达3330万公顷,种植在7个国家;BT玉米590万公顷占11%,在6个国家种 植;其它6种GM作物占了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不足5%。
• 2001年全世界7200万公顷大豆中的46%为GM品种(2000年是 36%);全球3400万公顷棉花中的20%是GM品种(2000年为 16%);而GM油菜和玉米的全球种植面积没有发生改变,依然为: 油菜2500万公顷中的11%与玉米1亿4000万公顷中的7%是GM品种。 这四种主要GM作物的全球种植 面积(传统与转基因品种)达到2 亿7100万公顷,其中19%为GM品种---2000年是16%。 • 1996至2001年,全球总共种植了1亿7500万余公顷(将近4亿4000 万英亩)的GM作物。 • 自GM作物中获益的农民数量从2000年的350万增加到了2001年的 550万。2001年度从GM作物中获益的农民有3/4以上是资源贫乏地 区的种植者,他们种植了BT棉花,主要是在中国与南非。
有机作物的概念
![有机作物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6b4d0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f.png)
有机作物的概念有机作物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产品。
其种植采用自然生态法,注重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推崇农田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有机作物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各地的农民相继意识到传统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人们健康的潜在危害。
有机农业的发展宗旨是坚持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机作物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有机作物的生产过程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的维护。
在有机农业中,农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土壤调理、循环利用和自然现象的协调解决上。
有机作物的种植强调自然生态学的原理,采取了一系列最佳农业实践,包括旋耕、轮作、绿肥、混种、循环农田管理、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料的应用等。
有机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肥料或化学农药。
相比传统农业,有机农业利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有机农业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种植不同的作物和进行合理的轮作,防止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的产生,提高耕作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有机作物的产出受到了许多认证机构的严格监管。
目前,各国都设有有机认证标准和机构,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机性。
有机产品的认证是通过对农田和农产品的实地检查、抽样和化验等方式进行的,以确保其符合有机农业标准。
认证的有机作物会通过特定的标签或包装来标识,方便消费者进行辨识。
有机作物的概念的出现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
有机作物种植不仅能够减少对人体的毒害风险,还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由于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所以有机作物的食品安全性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此外,有机作物还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如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含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机作物的种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人文地理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人文地理农业的起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655e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9.png)
04 农业对人类社会影响及意 义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推动
农业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农业生产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能够提供剩余产品,这些剩余产品为城市 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来的机遇和挑战。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未来农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生产的可 持续性,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社会公正等方面。
农业的多功能性
未来农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农业的多 功能性,包括生态保护、文化传承、 休闲旅游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农业功能更加多元化
农业将不仅提供食品,还将承担更多生态、文化等功能。
农业国际化程度加深
国际农业合作和竞争将更加激烈,农业市场将更加开放。 同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关注和战略部署也将持续加强, 以保障全球人民的口粮需求。
06 总结:人文地理视角下农 业起源和发展重要性
回顾本次课程主要内容
农业的起源
介绍了农业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文化的关系。
02
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
民对工业品的需求增加,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03
农业的现代化推动了产业升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升级。
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形成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棉花也是重要农产品。
世界农业发展重要年表
![世界农业发展重要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d1dc3b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d.png)
世界农业发展重要年表- 10000年前:人类开始定居并进行农业生产,将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小麦、大麦、稻谷等。
- 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如灌溉系统的建立和稻谷种植的发展。
- 公元前8-5世纪:古希腊农学家赫西奥多特(Hesiod)发布了《農事誌》(Works and Days),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介绍了农业栽培和管理的知识。
- 公元前1048年:中国宋代统治者农民科学家萧子显所著的《三略》中详细介绍了农业栽培技术,对后世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1700年代:农业革命在欧洲兴起,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变,如耕地整治、轮作制度的推进等。
- 1843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勒发明了化学肥料,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 1924年:农业科学家罗伯特·巴克发现了维生素的存在与作用,为畜牧业发展和动物营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1930年代: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推行机械化农业,如拖拉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
- 1960年代:墨西哥农业学者诺曼·博洛格和菲利普斯发明了高产品种的小麦和稻谷,推动了"绿色革命",解决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 1970年代:日本农业科学家中村悌三发明了液氮冷冻保存的技术,保鲜了农产品,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 2000年: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2020年:全球范围内开始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农药使用和推动有机农业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
以上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年表概述,从人类文明初期的农业起源到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发展,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明都对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产量和农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绿色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绿色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910fa9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c.png)
绿色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绿色有机农业是指以有机农业理念为指导,在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等化学合成物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生物有机肥料、有机农药和合理耕作等方式种植农作物的农业方式。
这种农业模式的发展起源于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和食品安全问题等诸多因素。
绿色有机农业的出现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介绍绿色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一、起源绿色有机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早期。
在那个时候,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传统农业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效果在一些地区已经逐渐显现问题。
不断增加的农药使用量导致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给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重大危害。
同时,在这个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对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发展1. 有机农业理论的形成20世纪初,一些农学家和环保专家开始关注传统农耕的缺陷和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他们提出了有机农业的理念,主张通过合理耕作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有机农业理论的出现奠定了绿色有机农业的理论基础。
2. 有机农业实践的兴起有机农业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有机农业实践的兴起。
各国开始对有机农业进行试验和推广,许多农民和农业企业开始尝试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于有机农业的定义、标准和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并逐渐建立了有机农业的管理体系。
3. 绿色有机农业的推广与应用随着对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绿色有机农业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广。
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和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许多农民也转向了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
同时,绿色有机农业也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2年发布了《全球有机农业运动行动计划》来推动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三、演变1. 技术进步与科学研究的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新的推动。
有机农业 目标 -回复
![有机农业 目标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abaf37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b.png)
有机农业目标-回复有机农业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消费者选择有机农业?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些问题。
有机农业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保护环境生态系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
有机农业强调避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和基因改造技术,而采用自然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控制方法来管理土壤和作物。
通过这种方法,有机农业旨在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以及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消费者选择有机农业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 环境保护: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会导致水源和土壤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健康。
有机农业通过避免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自然资源。
2. 农产品质量: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更加健康、营养丰富。
有机农民遵循一系列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保证他们的农产品没有残留农药和化肥,而且采用传统种植方式可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成分。
3. 人体健康: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农药和化肥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有机农产品则减少了致病微生物和化学残留物的风险,因此消费有机农产品被认为有益健康。
4. 理念转变: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有机农业理念。
人们逐渐认识到,选择有机农产品不仅仅是对自己和家庭健康的关心,也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在实现有机农业目标的过程中,农民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举措。
首先,他们需要转向使用有机肥料和自然农药,避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
其次,农民需要注重土壤健康,通过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和保持土壤覆盖来改善土壤质量。
此外,合理的灌溉和节水措施也是有机农业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有机认证,农民还需要遵循一些认证标准和规定。
有机认证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颁发,并需要农民遵守一系列的规定,如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限制使用基因改造技术等。
总而言之,有机农业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保护环境生态系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
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
![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78f3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0.png)
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总结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民生的命脉,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发展经历了各种变革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对农业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并总结出其中的一些经验。
Ⅰ. 农业发展的初期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最早的农业起源于农耕,人们开始在土地上种植各种作物,以满足粮食需求。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简单粗糙,农作物品种有限,产量低下,完全依赖自然条件发展。
然而,农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Ⅱ.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人类对农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重要的农业革命如下:1. 农业机械化革命工业时代的到来,农业机械逐渐应用于农田的生产活动中。
农业机械化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为农民增加了财富,为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 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先进的育种技术和农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保证了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农业科技的进步还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了农产品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的发展。
Ⅲ.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各国开始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要加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 农业产业的转型农业产业的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方面。
国家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向以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种植、农业旅游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为了确保农业的长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基本理论
![农业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a582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6.png)
农业的基本理论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产业。
作为世界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东亚地区早期农业的起源、传播与发展备受学术界关注。
千百年来,我国一直以一个农业大国立足于世界,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亦是广大民众的最主要衣食之源,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资料记载,如各种劝农文、农书、农事政令等。
第一节农业概述一、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是指包括农业(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上述行为提供辅助性活动的行业。
农业是一种基于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受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不同的农业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习俗和传统。
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农业生产是支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信仰、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虽然农业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农业依然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
农业生产受季节、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相对工业生产等其他生产形式而言,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积累和沉淀,以获得良好的效益。
农业是一种创新、进步和发展的产业。
农业生产中,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在新技术、新品种、新耕种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掌握了新的科学方法,改进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种植、养殖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
二、农业政策与管理(一)农业政策的演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农业政策发生了重大的演变。
最初的时候,农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和劳动力的分配上以及对个人生产的价格和销售的控制上。
后来,政策重点逐渐转移到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农业的起源和原则
1.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源
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肆发展“石油农业”,造成全球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沙化和盐渍化问题日益加剧。
为此,1931年英国的农业专家霍沃德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罗代尔农场开始了有机农业生产实践,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有机农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达国家自发建立有机农场,有机食品市场逐渐形成,1972年全球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法国成立。
这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
目前世界有机产品生产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形成澳洲、北美、欧洲和亚洲4大生产区域和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4大消费市场,每年的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美元。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5年4月颁布并实施了有机产品
国家标准(GB/T19630-2005),对有机生产、加工、标志和销售以及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11年又重新修订了有机标准,对种植、养殖、加工三大农业板块生产、加工、销售、追溯体系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逐步建立了与世界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机标准。
2.有机农业发展的原则
发展有机农业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旨在建立一种综合、健康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资源实现再生利用,最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世界有机农业的原则为:
健康(health) 有机农业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和整个地球的健康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加以维持和加强。
在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中关注从土壤中的微生物直到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的健康,强调生产高质量和富有营养的食品,避免使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肥料、农药、兽药和食品添加剂,为预防性的卫生保健和福利事业作出贡献。
生态(ecology) 有机农业强调以生态平衡和循环利用为基础,在维持生产环境生态的同时实现营养和福利方面的需求。
有机管理必须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生产条件、生态、文化和规模相适应,所有从事有机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消费有机产品的人都应为保护包括景观、气候、生境、生物多样性、大气和水在内的公共环境做出贡献。
公平(fairness) 强调所有有机农业的参与者——包括生产者、加工者、分销者、贸易者和消费者建立公平的关系,同时应根据动物的生理和自然习性来
提供其必要的生存条件和机会,以对社会和生态公正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方式来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
关爱(care) 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给予充分关注,以一种有预见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当前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福利,同时保护环境;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拒绝使用无法预知其危害的转基因工程技术,以防止发生重大风险。
这四项原则是有机农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根基,也体现了有机农业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在全世界范围都能被接受;有利于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和统一不同地区和国家发展有机农业的目标和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