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本文旨在总结传播学概论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学科,涵盖了广告、媒体、公关等多个领域。

正文1. 传播学的定义和重要性•传播学研究信息的传递、传播和接受过程,关注信息在社会中的流动和影响。

•传播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沟通机制,促进有效信息传递和交流。

2.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信息:传递或交换的各种符号、观点、想法等。

•媒介:传播信息的渠道,比如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受众:接收和理解信息的个体或群体。

•传播过程: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包括编码、传递、解码等环节。

3. 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模型•传统线性模型: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单向传递模式,如拉斯韦尔模型。

•双向模型:强调接收者对信息的反馈和影响,如媒体效应研究中的媒介-使用与满足模型。

•多步流程模型:考虑信息传播的多个阶段和环节,如多步流程理论。

媒介效果理论•媒介效果研究探讨媒介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利用和满足模型: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对受众决策与行为的影响。

•感知理论:媒介对受众感知的影响,如选择性暴露、注意和记忆。

•媒介心理学:研究媒介对受众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如刺激反应、认知色彩等。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人际关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强关系和弱关系: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对信息流动的影响。

•六度分隔理论:任何两个人之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建立联系。

结尾•通过本篇文章,我们简要了解了传播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信息传递的规律,有助于有效传播和理解信息。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传播学有所帮助,激发对传播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4.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受众的意见和反馈,了解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态度。

•实地观察:观察受众在实际场景中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探索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环境控制变量,揭示媒介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1.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是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

传播可以是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甚至是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化、技术等方式进行。

2.传播理论:传播理论是对传播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的理论体系。

常见的传播理论有:(1)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

(2)传播过程理论:研究信息从源头到接收者的传播过程。

(3)传播行为理论:研究个体和群体的传播行为。

3.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

传播媒介有多种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印刷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传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4.传播研究方法:传播研究方法用于收集和分析传播数据,研究传播现象和效果。

传播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验、观察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对象。

5.传播伦理:传播伦理强调在传播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和伦理原则。

传播伦理要求媒体和传播者遵守新闻道德准则,尊重受众权益,提供准确、公正、客观的信息。

6.传播效果评估:传播效果评估是对传播活动结果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对传播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传播活动的效果和影响,为改进传播策略提供依据。

7.媒介与社会变迁:媒介和社会变迁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媒介的发展和变革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社会的变迁也促进了媒介的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传播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传播媒介等内容。

通过学习传播学概论,可以深入了解传播现象及其效果,为进行传播活动和媒介创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必备知识点总结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

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下面将对传播学概论的必备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对传播学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传播概述传播是信息、思想、观念、情感等在人际关系中传递交流的过程。

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是传播的四要素,是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传播学主要关注传播现象和规律,研究传播现象的基本特征、传播的基本规律和传播的影响力等问题。

2.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传播学的特点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传播学的理论1. 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传播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播效果阶段、传播过程阶段和传播系统阶段。

传播效果阶段主要关注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斯维尔、拉萨韦尔和拉萨维尔等。

传播过程阶段主要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信息传递和交流等问题,代表人物有香港、香港等。

传播系统阶段主要关注传播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变等问题,代表人物有盖尔考恩、纽曼等。

2. 传播行为的理论传播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动机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3. 传播效果的理论传播效果的理论主要包括了受众反应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受众认同理论、受众影响理论等。

4. 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信息传播理论、信息交流理论、信息传递理论、媒介传播理论、传播行为理论等。

5. 传播系统的理论传播系统的理论主要包括了传播媒介理论、传播渠道理论、传播网络理论、传播结构理论等。

三、传播学的方法和技术1. 传播研究的方法传播研究的方法包括了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研究等。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24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24

引言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人类传播行为的各个方面,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上一篇《传播学概论知识点(一)》中,我们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点,从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伦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展对传播学的认识。

概述正文内容一、传播媒介1.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区别a. 传统媒介的特点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b. 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传播行为的影响2. 传播媒介的类型a. 印刷媒介:报纸、杂志等b.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等c. 数字媒介:互联网、社交媒体等3. 传播媒介的选用原则a. 适应受众需求b. 效果评估与调整c. 综合利用多种媒介4.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互动关系a. 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介的冲击b. 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5. 传播媒介的未来发展趋势a.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影响b.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前景二、传播效果1. 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a. 调研和统计分析b. 实验和观察c. 社会网络分析2. 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a. 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b. 传播内容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定制3. 传播渠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a. 传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b. 社交网络和口碑传播的特点和影响4. 接收者对传播效果的影响a. 受众特征和需求分析b. 个人和社会因素对信息接受的影响5. 传播效果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a. 传播效果的延续和传递b. 传播活动的效果评估和改进三、传播伦理1. 传播伦理的重要性a.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b. 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和谐2. 传播伦理的原则a. 真实性和可信度原则b. 公正和平等原则c. 敏感信息和个人权益保护原则3. 伦理规范在传播活动中的应用a. 自律和规范化管理b. 伦理审慎和道德约束4. 伦理决策的困境与挑战a. 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平衡b. 媒体道德与商业利益的冲突5. 伦理批评与改进a. 伦理教育与意识培养b.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四、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选择、加工和呈现1. 信息选择的原则和机制a. 个人兴趣和需求的选择b. 媒介编辑和推荐的选择2. 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a. 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注意机制b. 信息选择和理解的认知过程3. 信息呈现的方式和效果a. 文字、声音和图像的呈现方式b. 多媒体信息对接收效果的影响4. 信息平台和传播环境的影响a.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对信息选择和呈现的影响b. 传播环境对媒介效果和受众反馈的影响5. 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率评估a. 信息传播的影响和传播力度的评估b. 传播效率和成本效益的评估总结通过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伦理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选择、加工和呈现等方面的深入阐述,我们对传播学的相关知识点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传播学概论是一门涉及人类传播行为与沟通的学科,对于从事媒体、广告、公关等相关行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大一学习传播学概论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大一学习传播学概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研究的是人类传播行为,包括信息传递、意识形态传播、文化传播等。

传播学的定义是指通过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规律性、机制性、效果性的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传播的源头、传播的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等。

二、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传播学有多个理论体系,其中包括:1. 传播模式理论:传播模式理论主要研究传播的整体模式、传播的过程和结构。

2.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主要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

3. 传媒与社会理论:传媒与社会理论主要研究传媒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4. 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

三、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在传播过程中,有多种角色与责任,包括:1. 传播者:负责信息的发送和传递,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受众:负责接收和解读传播信息,要理性、明辨和判断。

3. 媒介:作为信息的承载器,要确保信息的忠实传递。

4. 社会:负责监督传播过程,维护传播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四、传播媒介与技术传播媒介与技术是指用于信息传播的各种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1. 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等,是最早的传媒形式。

2. 电子媒体:如电视、广播等,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3. 数字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是现代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4. 移动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是传媒技术的新应用。

五、传播伦理与法律传播伦理与法律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包括:1. 信息准确性:传播者应该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

2. 个人隐私:传播者应该尊重个人隐私,不侵犯他人权益。

3. 著作权保护:传播者应该尊重著作权,不侵犯他人的创作权益。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点总结一、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它以人类社会中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为研究对象,涉及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传播方式。

传播学源自美国,最早由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提出并形成系统。

传播学早期着力于新闻媒体和广播电视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信息传播、国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个领域。

传播学不仅研究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的规律,还关注传播技术和传播效果,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源期、形成期、创新期和多元化发展期。

起源期是指传播学的初期阶段,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代表,主要研究新闻、广播、电影等传播媒体。

形成期是指传播学逐渐形成学科体系,以50年代至70年代为代表,出现了以拉斯维尔·麦尔等人为代表的传播学重要思想和理论。

创新期是指传播学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期,以80年代至00年代为代表,出现了符号学、认知传播学、后现代传播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多元化发展期是指传播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以21世纪至今为代表,涉及更多的领域和内容,传播学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三、传播学的主要理论1.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是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传播对接受者的影响和效果。

代表作品有拉斯维尔·麦尔的“媒介感染”理论、保罗·拉托尔的“媒介是信息”论等。

2. 传播过程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关注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加工过程。

代表作品有沙农与韦纳的传播模型、宾厄姆的媒介效应理论等。

3. 传播媒介理论:传播媒介理论是研究传播媒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关注媒介的特点、功能和效果。

代表作品有麦尔的媒介感染理论、哈维洛克的媒介地域理论等。

4. 传播符号理论:传播符号理论是研究传播符号的含义和作用,主要关注符号的符号化、解码和再编码过程。

代表作品有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墨特的符号交互理论等。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过程和影响的社会科学。

以下是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指人类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和分享的过程。

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非面对面交流。

2. 传播的基本模式:传播的基本模式包括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施拉姆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等。

这些模式描述了传播行为的基本过程和要素,对于理解传播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传播的类型:传播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

每种类型的传播都有其特点和功能,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交流和信息流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渠道,包括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等。

每种媒介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对于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

5. 受众:受众是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群,包括大众受众、分众受众等。

受众是传播行为的重要参与者,对于传播效果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影响。

6.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行为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包括认知效果、行为效果、态度效果等。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理解和改善传播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而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现象。

跨文化传播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对于理解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知识点涵盖了传播的定义、类型、媒介、受众、效果以及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对现代社会的信息流动和交流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传播学概论还包括以下内容:1.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需要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研究假设和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现象。

以下是对传播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和记录。

一、传播的定义和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动物之间的信号传递等。

传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人际传播: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电话沟通等。

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2、群体传播:发生在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的传播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3、组织传播:在组织内部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包括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4、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模式1、直线模式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代表,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忽略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反馈。

2、循环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认为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来回流动。

3、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将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传播的功能1、监测环境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2、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例如通过传播达成共识、解决冲突等。

3、传承文化传播能够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使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消遣和娱乐。

四、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决定了传播的内容,还影响着传播的方式和效果。

传播者的角色包括:1、信息的收集者和筛选者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传播。

传播学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传播学概述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播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结合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解析了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影响。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播媒介、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以及信息内容等。

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传播理论、传播技术、传播行为、传播效果等方面。

二、传播学的历史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以文字、书籍、信件等为主要媒介。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了革新,使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更加广泛。

20世纪初,传播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

20世纪40年代后,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流行文化理论、媒介效果理论、社会信息处理理论等。

同时,新媒体的兴起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对象。

三、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 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媒介和渠道中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信息传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2.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包括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力,对信息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3.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指信息传播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反应,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等。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4. 传播行为:传播行为是指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和信息传递等。

传播行为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四、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传播效果理论、传播认知理论、传播行为理论、传播情境理论等。

1. 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效果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传播学的概念和范畴1.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递和观念传播的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1.2 传播学的范畴传播学涵盖的范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传播理论、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伦理、传播政策等内容。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2.1 传播学的发展阶段传播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传播、现代传播和后现代传播。

传统传播强调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现代传播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影响,后现代传播强调传播的多样化和非线性特点。

2.2 传播学的流派和学派传播学发展出了多个流派和学派,主要包括传统传播、行为主义传播、符号学传播、建构主义传播等。

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3.1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传播、媒介、受众、效果等。

3.2 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传播学有多个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传播模式理论、双向传播理论、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理论等。

四、传播媒介与技术4.1 传播媒介的种类传播媒介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互联网媒介等多种类型。

4.2 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印刷技术、电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传播的受众与效果5.1 传播受众的特点和分类传播受众具有多样性和特定性,主要包括:个体受众、群体受众、大众受众、特殊受众等。

5.2 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两部分。

研究主要关注信息接收效果、态度改变效果等。

六、传播伦理与政策6.1 传播伦理的理论基础传播伦理主要受到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的影响,主要包括:真实性、公平性、公共利益等原则。

6.2 传播政策的制定传播政策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维护传播秩序和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政策。

主要包括:信息管理政策、版权保护政策、传媒监管政策等。

七、传播学的应用领域7.1 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编辑发布、新闻写作等。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复习2023年修改整理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复习2023年修改整理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一)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1、媒介背景:(1)政治:①在美国,传媒一直在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

美国的政治家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②在战争时期,媒介对群众的发动、对士气的鼓舞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变得十分突出。

(2)经济:①媒介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美国的广告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的大多数业务由媒介承担。

②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成为一种企业,为媒介资本家制造出丰厚的利润。

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协作,媒介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滋养。

(3)社会: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

①一方面,大量有用信息快速传播,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各种娱乐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能够从更多的渠道猎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

②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峻阻碍着受众,特别是青年儿童,这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学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背景:(1)美国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得学术氛围以及雄厚的物质与技术力量的作用下,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方沃土,各地区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2)欧洲学者流亡美国,造成各种人文社会学科和领域的繁荣,如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等,直接导致了传播学那个边缘学科的诞生(二) 传播的类型1、符号角度:分为口语、文字、图像、实物等类型。

进一步划分为语言传播(包括口语、文字)和非语言传播(包括图像、实物)性质角度:人类、非人类、社会、非社会2、划分人类传播:•• 二分法: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以传播的技术、手段为着眼点。

(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要紧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

大众传播: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大一知识点归纳
1.传播的概念:传播是信息、观念、价值等在社会中传递的过程,涉
及到传播者、媒介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

2.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传播学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媒介技术发展、社会学研究影响、多学科合作等多个阶段。

3.信息传播模式:线性传播模式、交互传播模式和文化传播模式是信
息传播的三种基本模式,分别强调了信息传播中的不同要素和互动方式。

4.传播理论:包括的传播理论有:传播效果理论、依附理论、社会认
知理论、框架理论、媒介依存理论等。

这些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信息传播过
程中的不同方面。

5.传播研究方法:调查、实验、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是传播研究中
常用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深入了解特定
问题。

6.媒介与传播:媒介是传播的工具,通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电视、
广播、互联网等)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的增加。

7.传播的影响:传播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个体受到传播的
信息和观点的影响,而社会受到大众媒体的塑造和传播的文化的影响。

8.大众传播与新闻传播: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媒体向广大群众传播信息
和观点,而新闻传播则是大众传播中特定领域的传播,即新闻传媒的传播。

10.传播伦理:传播伦理要求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如保护隐私、真实报道等。

这些是传播学概论中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对信息传播的本质、过程和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掌握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传播现象的观察和研究。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缩印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缩印版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序1.传播的定义及特征A定义国内学者:强调“共享”,强调“符号”,强调“互动”,强调“关系”,强调“目的”,强调“影响”;国外学者:传播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是社会信息的传递传播是社会性行动、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B特征共享性、社会关系性、双向互动性、意义空间的共通性、系统性。

2.传播学流派和奠基人欧洲批判学派VS美国经验学派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890—1949)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1912—1961)二3.内向传播的定义与形式内向传播的定义A所谓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是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

B内向传播形式正常形式: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情绪和感情异常形式:入睡状态和做梦,催眠,酒精中毒与毒品服务,高峰体验,沉思状态4.内向传播的核心自我管理(目标,心理,时间,信息管理)5.人际传播定义&特点A定义:人际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个人性媒介(自身感知器官、电话、信函等等)所进行的信息交流,都是人际传播的范畴。

具体而言,广义人际传播可以具体分为三种:两人间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

B特点:直接传播,随意性大,保密性强,反馈迅速,传播速度可以控制6.约哈里之窗的启示我们在改善自己的人际传播状态时,应该积极扩大开放区域(强化公关意识);适当调整秘密区域(该扩大的扩大,该缩小的缩小);尽量缩小盲目区域;注意开发未知区域。

7.法瑞斯网络网络中:组织中的人际传播具有群体性,组织内部群体间互动频繁;组织内各群体间有“联结者”。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一、传播学的定义和范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效果的学科,涉及信息的传递、接收和影响等各个方面。

二、传播学的历史1.印刷术的发明和电报的出现标志着传播学的起源。

2.传播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取得了较为系统的发展,以美国和英国为主要发展地区。

3.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播学经历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多个不同的传播学派别和理论。

三、传播过程模型1.马斯洛的传统线性模型:源头→编码→媒介→解码→接收者。

2.舆论导向模型:意见领袖/门户→传播渠道→公众。

3.交互模型:源头与接收者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4.文化+符号-行动模型:传播过程中包含多个要素,如文化、符号和行动。

四、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1.信息传播与接收:涉及信息的编码、传递、解码和接收等环节。

2.意见领袖理论:指导性影响人群的关键人物。

3.媒介效应理论:研究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4.种族主义理论:在社会中存在的种族不平等与歧视现象。

5.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社会群体的成员如何建立和维持自我认同。

6.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传播。

7.传播伦理学:传播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五、传播学的应用方向1.媒体与传媒公司:如新闻机构、广告公司等。

2.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部门:帮助组织管理与公众的关系。

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利用传播手段进行宣传与信息传递。

4.教育与学术机构:培养传播学专业人才。

六、传播学的发展趋势1.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传播学的影响。

2.国际传播学的发展:关注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

3.传播学与社会变革:关注社会问题、公众参与和社会变革。

以上是对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的大致整理。

传播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因此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基础概念和理论,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

对于进一步学习传播学领域,推荐进一步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论文,深入学习和研究。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它涉及到信息的传递、接收、理解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传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传播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整理。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传播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等。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反馈及时等特点。

群体传播则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传播,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它能够形成群体共识和群体规范。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常见的有企业内部的通知、公关活动等。

大众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力大等特点。

二、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描述。

常见的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明确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

香农韦弗模式则引入了“噪音”的概念,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表明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三、传播的功能传播具有多种功能,如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和娱乐等。

环境监测功能让我们能够了解周围的世界,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社会协调功能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共识,协调社会行动。

文化传承功能使前人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得以传递给后代,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娱乐功能则为人们提供了消遣和放松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第一章1.传播的三种定义①共享说②劝服说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

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4.传播的四种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印刷术的影响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一、施拉姆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二、拉斯韦尔1.5W模式传者(控制分析)内容(内容分析)媒介(媒介分析)受者(受众分析)效果(效果分析)2.传播三功能说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三、拉扎斯菲尔德1.伊利县研究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

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说服力。

3.意见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

他们既是受传者又是传播者,他们提供的信息实际上加进了各自的见解、理解,和信源发出的信息有很大差异。

4.有限效果论大众传媒对选民意图和行为的直接影响是非常微小的,决定人们选举意图和行为的是其不同的社会特点。

四、勒温1.群体动力学研究群体生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群众能改变其成员的个体行为。

他还研究民主的、专制的和自由放任的体制对人们的影响。

2.把关人①定义:把关人是内部的工作人员。

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②发展该理论的四人勒温:提出“把关人”概念怀特:在研究报纸的采编时采纳并运用了这个概念(电讯稿的研究)麦克内利:提出把关的模式,要多重把关,多个门区。

巴斯:把“把关”分为两个阶段,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五、霍夫兰1.新兵军事电影教育研究:影片有利于士兵“了解”战争,但在鼓舞士气和唤起憎恨方面却影响微弱。

电影效果与士兵受教育程度有关。

2.睡眠者效应: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说话者如果威信高,他刚说完时对受众影响大,但久而久之人们忘了说话者只记得内容,然而影响力有了降低;反之说话者威信低,刚说完时对人们影响小,久而久之人呢们忘了说话者只记得内容的时候,反而影响力得到提升。

1.心理学家眼中的传播的功能①皮亚杰:儿童社交和自我中心②托尔曼:工具论③斯蒂芬森:游戏论④魏斯:幻想逃避性、消息教育性2.传播的四功能(赖特、施拉姆)①赖特总结:社会雷达、管理、指导、娱乐②施拉姆把传播的四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分三方面对传播四功能分别进行了解释。

3.舆论监督、舆论引导(联系案例)①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的方向运作。

具体案例:“表哥”杨达才②舆论引导: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具体案例:柴静纪录片→两会4.拉扎斯菲尔德传播负功能1)大众传媒持续不懈的宣传将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服从现状。

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4)麻醉精神: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人的行动力。

5.李普曼与拟态环境①概念:媒介通过模拟现实而营造的环境。

②特点:符号化、标签化,对事实的选取与组合。

③后果:受众对现实的感觉完全来源于媒体,生活在媒介提供的和自己设想的一种“假环境”中。

6文化殖民的概念西方国家将廉价文化产品“倾销”至第三世界国家,使本土文化遭受冲击。

这些外来文化的介入会导致某些国家发生重大变化,最终达到根本上消灭另一国文化自主性的目的,淡化其民族意识。

1.内向传播的六个环节感觉、表象、判断、推理、概念、知觉2.米德主我与客我的特点主我:主动性、生物性客我:被动性、社会性3.库利“镜中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镜中我即社会我具有被动性、社会性。

(金晶老师课上让我们发的朋友圈即为一次镜中我实验)4.约哈里窗口①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②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③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

即不便或不需要他人知道的隐私。

④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

是潜意识、潜在需要。

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1.报刊四种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集权主义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2.以下五人的主要观点或成就①柏拉图哲学王、集权制、审查制②马基雅维利帝王术、代表作《君主论》③洛克自然权利说、政权民授说④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主张“放手”让各种思想观点在大地上传播⑤杰弗逊a.推动新闻自由的政治实践;b.促成《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的通过;c.对美国报纸的推进(拨款等措施);d.完善法规保障。

3.美国报纸发展的三个阶段政党报刊阶段:17~18世纪廉价报纸阶段:19世纪30年代起垄断报纸阶段:20世纪4.自由主义报刊①主要观点a.人是理智的动物,个人的成长就成为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最终目标;b.政府有可能犯错误,应该受到监督,报刊批评政府和管理是正当的;c.任何人拥有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及讨论的自由;d.新闻传播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接受任何强制;e.人们具有判断力,应允许意见自由市场的存在,真理能接受谬论。

②积极意义a.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集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b.它奠定了新闻媒体在西方民主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传媒业的繁荣;c.它消除人们心灵中的桎梏,推动社会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新的远景。

③消极后果a.资本特权取代政府权力,控制报刊;b.垄断取代自由竞争,传播自由化、多样化发生了动摇;c.新闻传播异化,媒体道德危机。

5.黄色新闻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

6.哈钦斯报告哈钦斯等人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7.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a.闻是真实的、概括的、全面的、理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论述;b.报刊要说明事件的意义(即提出意见,意见和事实论述必须分开);c.报刊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发表不同的意见;d.正确描述每个社会集团、帮助人们作出正确判断、消除偏见;e.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f.充分接近受众,成为受众的代理人,破除一切阻碍,新闻自由的障碍自由主义理论下报刊的发展。

第六章1.传播过程&信息传播①传播过程的四要素:传者、受者、内容、媒介②信息传播的三环节:信息传达、信息接收、信息反馈2.编码与译码编码:按照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把信息转换成可供传输的符号。

译码:受传者接收信息,按共同理解的“代码”解释符号。

3.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特征(联系案例)①传播者(案例:大众传媒)1)具有政治倾向性;2)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和内容(控制分析);3)受教育程度较高;4)大都受过专业训练;5)有机会对成千上万人产生影响;6)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7)能得到特殊的双重报酬(社会知名度和他人的尊重);8)工作紧张程度高(需面对受众的监督和负面评价)。

②受传者(案例:课上讲的“黑杨幂”帖子中回帖人的心态)1)人数众多,不计其数;2)差异显著、层次丰富;3)没有组织、没有纪律;4)分布散乱、个别接收;5)接收自愿、选择自由;6)目的多样、动机复杂;7)时空分离、无缘见面。

4.沉默的螺旋(联系案例)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5.三模式①单向线性模式1、反映了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单向传播的特点:传播者即“把关人”,过滤信息,左右信息去留;受众则处于被动地位。

2、将复杂的人类传播简单化。

3、忽略受众的反馈,受众的意见显得弱小。

②双向循环模式1、突破单向线性模式的局限,注重受众反馈,注重传播效果,注重受者地位。

2、使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不再固定化,角色可以发生转换:传者可变为受者,受者也可变为传者。

3、反馈可使传播者不断地改进传播方式以适应受传者,传受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传播、分享、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的。

③社会系统模式1、传者和受者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都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和其它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

6.三画法①香农模式②施拉姆两个模式③奥斯古德模式7.德弗勒所说的三种大众传媒内容低级趣味内容、无争议内容、高级趣味内容整理:高海彬2015/6/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