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二静力学
02静力学
Fx F cos
F
A
a
α
B
b x
a
b
x
12
2、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由力矢F 的始端A 和末端B向投影平面oxy引 垂线,由垂足A′到B′所构成的矢量A′ B′ ,就 是力在平面Oxy上的投影记为Fxy。 即: Fxy F cos
A
24
P
P
A
C O B D
(a)
E
6
O
B
SB
ND
D
(b)
解: (1) 取制动蹬ABD 作为研究对象。
21
(2) (3)
画受力图 列出平衡方程:
FD
y
O
45°
FB
D
(b)
x
P
又 联立求解,得
FB 750 N
22
例题 2-4 利用铰车绕过定滑轮B的绳子吊起一重P=20kN的货物, 滑轮由两端铰链的水平刚杆AB 和斜刚杆BC 支持于点B (图(a) )。 不计铰车的自重,试求杆AB 和BC 所受的力。
⑤ M O (F ) =2⊿AOB=F· ,2倍⊿形面积。 d
30
二、力对轴的矩 定义: mz ( F )mO ( Fxy )Fxy d 2OA'B'的面积
它是代数量,方向规定 +
–
结论:力对平行它的轴的 矩为零。即力F与轴共面时, 力对轴之矩为零。
33
力对//它的轴的矩为零。即力F与轴共面时,力对轴之矩为零。
y
α
G
A
x
FA 8.66 kN
27
机械设计基础2静力学基础
利用力矩平衡原理设计各种平衡装置,如平衡锤 、平衡轮等,以抵消不平衡力矩的影响。
旋转运动分析
通过分析力矩和转速的关系,可以研究旋转运动 的特性,如旋转速度、扭矩等。
05
力的线分布与重心
力的线分布
力的线分布概念
力的线分布是指力在物体上分布的情况,包括力的方向、大小和 作用点。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不规则形状的重心计算
03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或数值分析方法计
算出其重心位置。
重心的应用
1 2 3
平衡问题
重心在解决平衡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确 定天平的平衡点时需要用到重心概念。
结构设计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重心的位置会影响到结构的 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结构以减 小重心偏移。
机械设计基础2静力学基础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12-29
目录
• 静力学基础概念 • 受力分析 • 平衡方程 • 力的矩与力矩平衡 • 力的线分布与重心 • 弹性力学基础
01
静力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
02
平衡状态
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约束反力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方向与主 动力相反。表示方法为矢量。
集中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表示为作用点 上的矢量。
分布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表示为分布载荷集 度与作用面积的乘积。
受力图绘制
画出研究对象的轮廓线
根据物体的几何形状画出轮廓线 。
画出约束反力
根据约束的类型和约束反力的方 向,画出约束反力。
静不定问题
适用于分析存在部分未知 约束反力的静不定问题, 通过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反 力。
静力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力是矢量,用 “ F ”或F 表示。(已知力的 方位和作用点,但未知它的指向和大小,这时可 以任意预设指向)
力是一个具有固定作用点的定位矢量 。
FA
或
AF
但在刚体静力学中力可以看作是滑动矢量。 (详见力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性)
1.1 力的基本概念和静力学基本公理
二、力系、合力
➢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 ➢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如果一个力和一个力系等效,则该力为此力系 的合力,
2
R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即选择研究对象;
但在刚体静力学中力可以看作是滑动矢量。
R= F1+F2 R= F11+F22
约束反力 :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反力。
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1)通过观察每根杆均为二力杆,因此各杆对结点的力的方向必定沿杆件的轴线方向;
2 约束、约束的基本类型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仍作用在该点上,其大小和方向由两个力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一类是: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约束反力方向:沿着链杆中心线,指向未定,或为拉力,或为压力,用FN表示。
两端以铰链与其它物体连接中间不受力且不计自重的刚性直杆称链杆.
Fy
F
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通常可用两个分力表示。
为了使解答唯一且计算方便, 为了使解答唯一且计算方便,一般把一个已知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称为力的正交分解。 一般把一个已知力沿两个相 α F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篇
静力学知识点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本章总结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静力学公理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原理。
3.约束和约束力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
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分离体)。
物体受的力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
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在受力图上一般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还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问题问题一画受力图时,严格按约束性质画,不要凭主观想象与臆测。
第二章平面力系本章总结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 )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 2 )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3. 平面内的力对点O 之矩是代数量,记为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或4. 力偶和力偶矩力偶是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
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力偶矩M 的大小和转向,即式中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相等,则彼此等效。
力偶矩是平面力偶作用的唯一度量。
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为7、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是力的作用线可杂乱无章分布但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当物体(含物体系)有一几何对称平面,且力的分别关于此平面对称时,可简化为平面力系计算。
工程力学静力学基本知识
课时授课计划页13 共页1 第页13 共页2 第页13 共页3 第并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这是因为一个平衡力系作用在物体上,各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可以进行力系的等效变换。
这是研究力系等效变换的重要依据。
作用在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推理: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线力的可传递性只适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
第三节力矩一、力矩的概念、概念1取决--转动效应--力对物体可以产生: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页13 共页4 第d?)??FM(F-+O式中:O——矩心,即转动中心;d——力臂,即力的作用线到矩心的垂直距离。
、单位3)。
?米(kN?m:牛顿力矩的单位?米(N?m)或千牛、特殊情况4)力等于零。
力矩为零有两种情况:(1 2)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二、力矩的计算进行讲解。
2-4、例2-5例通过讲解书P47-48三、合力矩定理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定理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页13 共页5 第)m(Q)(Fm和l, 、求:[例]已知:如图F、Q o O:①用力对点的矩法解l?F?F?d(mF)?O? sin l?m(Q)?Q?o②应用合力矩定理?ctglF)??l?F??(mF yOx l)(Q??Q?m o力偶第四节一、力偶的概念力偶: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并记作F'(F,)。
力偶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而不产生移动效应。
d 力偶中两力所在的平面叫做力偶作用面,两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页13 共页6 第m。
?力偶矩的单位与例句相同,为N?m或kN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实践证明,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由力偶矩的大小、用面的方位等三个因素决定。
三、力偶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 1()力偶无合力,即力偶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即(2计算出力偶中的两个力分别对该点欲求力偶对其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时,的力矩的代数和就等于力偶矩、)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且力偶的转向3(页13 共页7 第页13 共页8 第页13 共页9 第页13 共页10 第页13 共页11 第页13 共页12 第页13 共页13 第。
高三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三静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受力的平衡关系。
在高三学习中,静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以下是对高三静力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用矢量表示,通常用F表示。
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力的方向是力作用的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方向,力的大小是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大小。
二、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力的平衡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1.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弹力、重力、摩擦力等力互相平衡,使物体不发生运动。
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的合力为零。
这是因为物体所受的推力与阻力相互平衡,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物体做曲线运动: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平衡,使物体能够保持在曲线上运动。
三、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与坐标轴或其他方向垂直的两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按照一定规则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与合成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力。
四、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是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受力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绘制力的示意图:将物体和作用于物体的力分别用简化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2. 选取合适的坐标系:选取一个方便分析的坐标系,通常选择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作为参考轴。
3. 写出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按照示意图中的箭头方向写出,同时标明力的大小。
4. 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分别列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的方程。
5. 解方程求解:根据所列出的方程解方程组,求解未知数,得到问题的解。
五、力矩与力偶力矩是描述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M表示。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静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或平衡状态时的力和力的作用点以及力的平衡条件。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静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高一静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的特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速度或者方向。
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平衡条件1. 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的合力为零。
2. 平衡力: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存在一组相互抵消的力,称为平衡力。
三、重力和重力对物体的作用1.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垂直指向地心,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F = mg 来计算,其中 F 表示重力的大小,m 表示物体质量,g 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3. 重力对物体的作用:重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在平衡状态下,重力与物体受托力相等。
四、支持力和弹力1. 支持力:是支撑物体的力,垂直于支撑面,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2. 弹力:当物体被弹性物体(如弹簧)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弹力,大小与物体与弹性物体的形变有关。
五、摩擦力1.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2. 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六、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1. 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物体所受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以利用力的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七、物体的平衡1. 平衡的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2. 物体的平衡类型:平衡状态根据物体所受力的平衡情况可分为平衡静止和平衡转动两种类型。
综上所述,高一静力学的知识点涵盖了力的特点、平衡条件、重力、支持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以及物体的平衡。
静力学PPT课件
2、当力与某轴平行时,此力对该轴的投 影等于力的大小。
例例题题
求如图所示平面共点力系的合力。其中:F1 = 200 N,
F2 = 300 N,F3 = 100 N,F4 = 250 N。
F2 y
解: 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得合力在轴
x,y上的投影分别为:
2、约束反力特点:约束反力 F作用于柔索和物体的连 接处,方向沿柔索背离被 约束物体。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F1
F1
F2 F2
二 )光滑支承面约束 1、约束性质: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且指向接 触面的平移受到限制。
2、约束反力特点:约束反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且
指向被约束物体。
约束反力特点:一般用两个未知的正交分力Fx、Fy 和一个未知的约束反力偶M来表示。
§1-6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一、受力分析 解决力学问题时,首先要选定需要进行研究的物
体,即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已知条件,约束类型 并结合基本概念和公理分析它的受力情况,这个过程 称为物体的受力分析。
表示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力的图形为物体的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有两类:
B
Q
(2) 球A 受三个力作用:
TE
(3) 作用于滑轮C 的力:
A P
NF
E AF
P
G
C
D B
例题1-2 等腰三角形构架ABC 的顶点A、B、C 都用铰链连 接,底边AC 固定,而AB 边的中点D 作用有平行于固定边AC 的力F,如图1–13(a)所示。不计各杆自重,试画出ABx
Fx
作用点: 为该力系的汇交点 21
力的投影与分力的区别:
静力学基本知识PPT53页课件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为: (1)取隔离体。将研究对象从与其联系的周围物
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这种分离出来的研究对 象称为隔离体。
(2) 画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画出作用于研究对象 上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得到的图称为受 力图或隔离体图。
【例2-2】小车连同货物共重W,由绞车通过钢丝 绳牵引沿斜面匀速上升。不计车轮与斜面间的摩擦, 试画出小车的受力图。
2.1 力的基本概念及力的效应
2.1.1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
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分类 集中力——当力作用的面积很小以至可以忽略
时,就可近似地看成一个点。作用于一点上的力称 为集中力,单位为N(牛顿)或kN(千牛顿)。
MO(F)= MO(Ft)+MO(Fr) 因力Fr通过矩心O,故MO(Fr)=0,于是
MO(F)= MO(Ft)=-FtD2=-(Fcos)D2 =-75.2Nm
2.5 力偶及力偶矩
2.5.1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
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为(F,F′)。
力偶的作用面——力偶所在的平面。 力偶臂——组成力偶的两力之间的距离。
FT
FA
FB
(2) 光滑接触面
当两物体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就构成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接触面只能限制被约束物 体沿接触点处公法线朝接触面方向的运动,而不能限制 沿其他方向的运动。因此,光滑接触面 的约束反力只能沿接触面在接触点处的 公法线,且指向被约束物体,即 为压力。这种约束反力 也称为法向反力。
水力计算学习单元2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
学习单元二静水压强与静水压力计算【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和等压面的性质。
2.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物理意义,会用基本公式进行静水压强计算。
3.掌握静水压强的单位和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度;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和测管水头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4.掌握静水压强的测量方法和计算。
5.会画静水压强分布图,并熟练应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计算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6.会正确绘制压力体剖面图,掌握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学习重点】1.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及有关基本概念。
2.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和物理意义。
3.静水压强的表示和计算。
4.静水压强分布图和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5.压力体的构成和绘制以及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本章研究处于静止和相对平衡状态下液体的力学规律。
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静止液体作用在每单位受压面积上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强,单位为(N/ m2),也称为帕斯卡(Pa)。
某点的静水压强p可表示为:(2—1)静水压强有两个重要特性:(1)静水压强的方向垂直并且指向受压面;(2)静止液体内任一点沿各方向上静水压强的大小都相等,或者说每一点的静水压强仅是该点坐标的函数,与受压面的方向无关,可表示为p = p (x,y,z)。
这两个特性是计算任意点静水压强、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平面与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理论基础。
2.2 等压面液体中由压强相等的各点所构成的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称为等压面,静止液体的自由表面就是等压面。
对静止液体进行受力分析,导出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和压强全微方程,根据等压面定义,可得到等压面方程式:Xdx+Ydy+Zdz =0 (2—2)式中:X、Y、Z是作用在液体上的单位质量力在x、y、z坐标轴上的分量,并且(2—3)其中:U是力势函数。
等压面有两个特性:(1)等压面就是等势面;(2)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
2.3重力作用下的静水压强基本公式重力作用下的静水压强基本公式(水静力学基本公式)为p =p0+γh(2—4)式中:p0—液体自由表面上的压强;h—测压点在自由面以下的淹没深度;γ—液体的容重。
工程力学第2单元静力学概念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案首页课次2 编定月日课题:第2单元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分析教学目的:理解并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理解并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和两个推论。
理解二力杆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二力杆的概念、二力平衡公理三力平衡汇交原理。
教学措施(课型、教法、教具、参考书):新授(讲为主+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外作业(复习、练习、预习):教学后记第2单元静力学基本概念及受力分析§2–1 静力学基本概念1、刚体的概念:所谓刚体,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静力学中研究的物体均可视为刚体。
2、质点的概念所谓质点,是指具有一定质量而形状与大小可以忽落不计的物体。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可看作刚体,有时则必须看作变形体。
例如3、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这种机械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尺寸发生改变。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外效应;力使物体形状尺寸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
2)力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者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N)。
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始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
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4、力系的概念与等效力系若干个力组成的系统称为力系。
如果一个力系与另一个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应相同,则这两个力系互称为等效力系。
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称这个力为该力系的合力,而该力系中的各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其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其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力系的简化:就是用简单的力系等效代替复杂的力平面力系5、平衡的概念与平衡力系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若一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2)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系平衡时所满足的条件§2–2 静力学基本公理公理1(二力平衡条件):刚体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两力必须等值、反向、公线,即F 1=-F 2。
静力学课件
静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 亦作用于同一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由
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学 对角线来确定。
公 理
F1
R
即:R F1 F2
A
F2
它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F2
三角形法则
R F1
———————————————————
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四、支座约束
约
1、固定铰支座
束
R
与
约
束
反 力
约束反力过销中心,
Y
方向不能确定,通常
X
用正交的两个分力表
示。
方向假设
———————————————————
约束的基本类型 ——————————————————
1.3
2、可动铰支座约束
约
束
与
约
Y
束
————————————————————
1.1
力的概念
静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
力 学 的
种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变化,同时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基 本 概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 称为力的外效应或运动效应;
念
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
力的内效应或变形效应。
由于静力学研究力学模型是刚体和刚
1.2
当变形体在已知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
静 时,如果把该物体变成刚体,则平衡状态
力 保持不变。
学
公
它建立了刚体力学与变形体力学的联
2.2 静压强分布规律——学习材料
学习单元二、静压强分布规律 一、 流体静力学平衡微分方程 在静止流体中任取一边长为 d x ,d y 和d z 的微元平行六面体的流体微团,如下图所示。
现在来分析作用在这流体微团上外力的平衡条件。
由上节所述流体静压强的特性知,作用在微元平行六面体的表面力只有静压强。
设微元平行六面体中心点处的静压强为p ,则作用在六个平面中心点上的静压强可按泰勒(G.I.Taylor )级数展开,例如:在垂直于X 轴的左、右两个平面中心点上的静压强分别为:⋅⋅⋅+⎪⎭⎫ ⎝⎛∂∂-⎪⎭⎫ ⎝⎛∂∂+∂∂-3332222d 612d 212d x x p x x p x x p p ⋅⋅⋅+⎪⎭⎫ ⎝⎛∂∂+⎪⎭⎫ ⎝⎛∂∂+∂∂+3332222d 612d 212d x x p x x p x x p p 略去二阶以上无穷小量后,分别等于x x p p d 21∂∂-和x x p p d 21∂∂+由于平行六面体是微元的,所以可以把各微元面上中心点的压强视为平均压强。
因此,垂直于x 轴的左、右两微元面上的总压力分别为:z y x x p p d d d 21⎪⎭⎫ ⎝⎛∂∂-与z y x x p p d d d 21⎪⎭⎫ ⎝⎛∂∂+同理,可得到垂直于y 轴的下、上两个微元面上的总压力分别为z x y p p d d dy 21⎪⎪⎭⎫ ⎝⎛∂∂-以及z x y y p p d d d 21⎪⎪⎭⎫ ⎝⎛∂∂+垂直于z 轴的后、前两个微元面上的总压力分别为y x z p p d d dz 21⎪⎭⎫ ⎝⎛∂∂-,y x z z p p d d d 21⎪⎭⎫ ⎝⎛∂∂+流体微团上的外力除静压强外,还有质量力。
若流体微团的平均密度为ρ,则质量力沿三个坐标轴的分量分别是:z y x f x d d d ρz y x f y d d d ρz y x f z d d d ρ静止状态下的微元平行六面体的流体微团的平衡条件是:作用在其上的外力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力之和都等与零。
第二章静力学(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归纳整理) (5)老头
四.受力分析
分析AB或杆的受力情况,无特殊说明物体均静止。
N
A
G
f N
A
G
f NA
BG
N N’
分析杆子受力G情况
A
A
A
A
B
A
四.受力分析
分析ABC或1234的受力情况,无特殊说明物体均静止。
F
Af
F
Af
B
A不受摩擦力
FA B
F A
F
A
B
F
C
A静止,若A 下滑呢?
v
A
123
123 4
物体上滑,若下滑呢? ABC1234质量均为m 先整体后隔离, 先两头再中间
二.弹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①接触,②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大小:由平衡条件或者牛顿运动定律求得 作用点:接触点(球面,绳子,杆子,弹簧画在接触点,如果是平面接触作用点一般画 在作用面中点) 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形变恢复的方向): ①面面接触,点面接触,点点接触:垂直接触面或者切面,指向形变恢复方向。 ②绳子的弹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方向 ③杆子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看具体情况(分动杆与静杆) ④弹簧的弹力:与弹簧在一条直线上,指向形变恢复方向(可能是推力或拉力,看弹簧 是收缩还是拉伸) 弹力有无的判断:①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弹簧看形变),②假设法
四种特殊情况的力的分解(见几何画板) 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合成法:
六.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运动学:a=0 力学:F合=0;正交分解:Fx=0、Fy=0 平衡条件的推论: ①二力平衡: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③四力,多力平衡:以此类推。 注意:四力可以一三组合,两两组合。(四力以上一般正交分解 法处理)
静力学课件
M
i
0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 零。
M M1 M 2 M n Mi
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
§4-1 力的平移定理
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 等效地平行到任一点, 但同时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个附加力偶 的力偶矩等于原力F 对平移点之矩。
§4-2 平面任意力系向已知点简化
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主矩都等3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一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二矩式方程两矩心的连线与投影轴不垂直三矩式方程三矩心不共线3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二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33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三平衡方程的应用以ab及重物作为研究对象
工程力学
B
( 2) FCx (1) FCx
(2) FCy
C
F Ay
C
( 2) FCx
( 2) FCy
A
FAx
(1) FCx
(1) FCy
FBy
B F Bx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2、固定铰支座
A
F Ay
A
FAx FAx
A
A
F Ay
其中:FR F1 F2 ... Fn Fi
M o ( FR ) M o ( F1 ) M o ( F2 ) ... M o ( Fn ) M o ( Fi )
§3-1 力矩
例:圆柱齿轮如图,受到啮合力Fn的作用,设 Fn=1400N,齿轮的压力角α=200,节圆半径, r=60mm,试计算力Fn对轴心O的力矩。 解: 1)直接法:由力矩定义 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二:静力学1.[弹簧]:如图所示,原长L O 为100公分的轻质弹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槽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槽的O 端,另一端连接一小球,这一装置可以从水平位置开始绕O 点缓缓地转到铅直位置,设弹簧的形变总是在其弹性限度内,试在下述(a)、(b)两种情况下,分别求出这种装置从原来的水平位置开始缓缓地绕O 点转到铅直位置时小球离开原水平面的高度h o 。
(a)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原水平面的高度变化出现40公分的极大。
(b)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离原水平面的高度不断增大。
【答案】 (a)37.5cm (b)100cm >ho >50cm 2. [虎克定律]:一很轻的水平金属丝在相距为 的两个支柱上,刚好张紧,但此时张力可以忽略不计。
金属丝的弹力常数为K ,一个质量m 的质点系于金属丝中点,并令其下。
计算让质点开始回升前所下落之高度h 。
【答案】312)Kmg (=h3. [力平衡]:如图所示,AB,BC,CD 和DE 为质量可忽略的等长细线,长度均为5公尺,A 、E 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AE=14公尺,B 、D 是质量均为m o =7公斤的相同小球,质量为M 的重物挂于C 点,平衡时C 点离天花板的垂直距离为7公尺,则质量M 若干? 【答案】 M=18kg4. [弹力与张力]: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刚性光滑球体静止放置,质量为M 的圆环状均匀弹性绳水平套在球体上,已知绳环原长时的半径为a=R/2,套在球体上时绳环的半径变为b=a 2。
假设弹性绳满足虎克定律,求此弹性绳之弹力常数K 。
【答案】)RMg(π21+2=K 2 5. [弹力与张力]:如图所示,静止的圆锥体铅直放置, 顶角为α,有一质量为m 并分布均匀的细炼条圆环水平地套在圆锥体上。
忽略炼条与锥面之间的摩擦力,试求炼条中的张力T 。
O【答案】2αcot π2mg =T6. [弹力与张力]:重W 自然长度为a 弹力常数为k 的弹性圈放置在顶角为2α的光滑垂直的正圆锥体上,如图所示。
试求平衡时圈面离圆锥顶点的距离h 。
【答案】)a cot k2W(2cot h +αππα=7. [张力]:如图所示,两垂直杆MN 与PQ 相距2公尺,一根长2.4公尺的绳的两端拴在这两杆上,第一次令两拴点等高,第二次使两拴点不等高,用一光滑的钓子把一重50牛顿的物体挂在绳子上,请问那一次绳子的张力较大?又绳子张力分别为若干牛顿? 【答案】 一样大,张力N 45=T 8. [张力与力]由绳索1、2、3面。
杆AD 、BE 、与CF D 、E 、F 分别位于杆BE 、CF 和的中点,在F P ,求绳索张力1T ,2T 及3T (计)。
【答案】P 74=T 1,P 72=T 2,P 71=T 39. [张力与平衡]个小球A 与B ,置于半径为R 长度重为μ,OC 【答案】=φtan 10. [张力]:三个不相同的均质小球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根橡皮筋把三球束縳起来。
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 ,半径均为R 。
再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3m ,半径也为R 的均质小球放在原三球中间正上方,因受橡皮筋约束,下面三小球并未分离。
设系统处处无摩擦,试求放置第四个小球后,橡皮筋张力的增加量。
【答案】mg 6611. [正向抗力]:均质杆AB ,长度为a ,一端靠在光滑铅直墙上,另一端靠在光滑固定的侧面上,侧面为柱面,柱轴垂直Oxy 面。
如果要使杆子在Oxy 面内的任意位置均是平衡位置,则侧面应是什么形状的柱面?【答案】 椭圆柱面,椭圆方程为222a =)a y 2(+x -12. [正向力]等,且半径均为r ,R 个圆柱体不致被压而分开之条件为r )721(R +≤【答案】13. [正向力]: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大半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相同的球放在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K 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
求K 值。
(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 【答案】 1+132=K14. [力矩平衡]:如图所示,直径都是d 的金属球置于直径为D 的筒内,已知2d >D 试证筒的质量M 至少等于Dm )d D (2-能倒扣住两金属球而不 翻倒。
【答案】15. [力矩与平衡]:有6个完全相同的刚性长条形薄片A i B i (I=1,2……6),其两端下方各有一个小突起,薄片及突起的重力均不计。
现将此6个薄片架在一水平的碗口上,使每个薄片一端的小突起恰在碗口上,另一端小突起位于其下方薄片的正中央,由正上方俯视如图所示。
若将一质量为m 的质点放在薄片66B A 上一点,这一点与此薄片中点的距离等于它与小突起6A 的距离。
求薄片66B A 中点所受的(由另一小薄片的小突起1A 所施的)压力。
【答案】 mg/4216. [力矩与平衡]:一均匀圆桌面由三条相互等距的桌腿在圆桌边缘上支撑着,桌腿重量忽略不计。
某人坐在正对着一条桌腿的圆桌边上,恰好使圆桌以另两条桌腿着地点联机为轴而倾倒。
圆桌倾倒后他再坐到圆桌面的最高点上,恰好又能使圆桌恢复过来。
求桌面半径与桌腿长度之比值。
【答案】217. [力矩与平衡]:右图为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1的均匀圆球O 与一质量为m 2的重物E 分别用细绳AD 和ACE 悬挂于同一点A ,并处于平衡。
已知悬点A 到球心O 的距离为 ,不考虑绳的质量和绳与球的摩擦,试求悬挂圆球的绳AD 与铅直线的夹角θ之正弦值sin θ。
【答案】)m m (Rm sin 212+=θ18. [力矩与正向力]: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均匀光滑圆棒,静止在瓷盆中,与铅直线成60o角,棒的一端与盆底接触,另一端露在盆口之外,盆口外部分占捧全长的61求盆口处及盆底作用于棒的力的量值和方向。
【答案】mg 1033F 1=,mg 1037F 2=;1133tan =θ 19. [力矩与正向力]:有一半球形的光滑碗,其上搁置一长为 2的均匀细棒,如碗的半径为R ,且有2R> >R 36,求细棒平衡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为多少? 【答案】21)R 8(R 8θcos 2+±=20. [正向力与平衡]为a 直棒AB ,其A 端靠在墙上,B 棒倾斜与水平成60∘角时棒恰好静止。
求棒的长度。
【答案】a )1311(+21. [抗力与平衡]:如图所示,一根细棒,上端A 处用绞炼与天花板相连,下端B 用绞炼与另一细棒相连,两棒长度相等,两棒只限于图示的垂直面内运动,且不计绞炼处的摩擦。
当在C 端加一适当的外力(在纸面内)可使两棒平衡在图标位置处,即两棒间夹角为90∘,且C 端正处在A 端的正下方。
(1)不管两棒的质量如何,此外力只可能在哪个方向的范围内?(2)如果AB 棒的质量1公斤,BC 棒的质量2公斤,求此外力的和方向。
【答案】 (1)在角ACB 内向右上方(2) ]N [5825F =;583sin =θ22. [合力作用点]: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沿三边分别作用三个共平面力。
2F A =牛顿,4F B =牛顿,8F C =牛顿,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y 轴的交点的坐标为何? 【答案】 3323. [力矩与平衡]度均为 ,质量均为m 通过光滑铰链与铅直墙相连,状态达到平衡,是多少? 【答案】 mg 2324. [刚体平衡]:轻质横杆OB ,其O 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B 点用轻绳挂紧,使杆处于水平状态。
在B 点挂重为W 的物体,如图所示,AB 与OB 的夹角为θ。
在把重物的悬点向O 端移动的过程中,求墙对杆的作用力的最小量值。
【答案】Wcos θ25. [抗力与平衡]:如图所示,薄均质三角板,三边长AB 、BC 、AC 分别为2R 、R 3、R ,将此板板面垂直地放在光滑的、半径为R的铅直圆环中,在静止时,三角板的斜边AB 与水平的夹角θ为多大?【答案】 o30θ=26.[力矩与平衡]:如图所示,代表某一铅直平面,在此面内有两根均匀细杆AB 和BC ,质量相同,长度分别为21 , 它们共同接触水平地面,端点记为B ,各自的另一端A 和C 分别靠在相对的两堵垂直墙上。
已知墙面间距离为 ,且 >+≠>>212121 , , , ,且系统处处无摩擦,试求两杆平衡时它们与水平地面倾斜角φ1、φ2各多大?【答案】φ1=φ2= 211cos+-27. [抗力与平衡]:如图所示,一轻质木板EF 长为L ,E 端用铰炼固定在铅直墙面上,另一端用水平轻绳FD 拉住。
木板上依次放着(2n+1)个圆柱体,半径均为R ,每个圆柱体重量均为W ,木板与墙的夹角为α,一切摩擦都可略去,求FD 绳上的张力T 。
【答案】)tan n 2cos s in 1s in 1(WR L 1n 2T 22α+α∙α+α+=28. [抗力与平衡]:一空心圆环形圆管沿一条直径截成两部分,一半竖立在铅垂平面内,如图所示,管口联机在一水平线上,向管内入与管壁相切的小钢珠,左、右侧第一个钢珠都与圆管截面相切。
已知单个钢珠重W ,共2n 个,求从左边起第k 个和第k+1个纲珠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向力量值N k 。
假设系统中处处无摩擦。
【答案】)2/sin()2/sin(n wn k N k ππ=29. [重力与平衡]:用20块质量均匀分布相同光滑积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块迭一块地搭成单孔桥。
已知每一称木块的长度为L ,横截面是边长为h(h=L/4)的正方形。
要求此桥具有最大的跨度(即桥孔底宽)。
如右示意图,计算跨度K 与桥孔高度H 的比值。
【答案】 K/H=1.25830. [力矩与平衡]:如图所示,物体A 、B 及滚轮C 质量均为M 。
滚轮C 由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心圆盘组成,半径分别为2r 和r 各接触面静摩擦系数均为μ,求维持系统平衡时,μ最小值为多少? 【答案】 1/331. [力矩与平衡]: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球,球重W ,靠在铅直墙边,球跟墙面和水平地面间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现在球上加一铅直向下的力F ,如图所示。
为了使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力F 之作用线与球心O 之水平距离为何?(以F ,W ,μ,r 表之) 【答案】 F)μ1(r)μ1(μ)W F (2+++32. [摩擦与平衡]:如图所示,质量M 1之物体P与质量为M 2之物体Q 以细绳连接跨过一光滑小滑轮,放置于与水平成45∘角之两倾斜面上,呈静力平衡,设物体与斜面之摩擦系数为0.5。
问:(a)若将此系统以顺时钟方向慢慢旋转,旋转θ角时物体开始滑动, 则tan θ为若干?(b)若将此系统以逆时钟方向慢慢旋转,旋转θ角时物体开始滑动, 则tan θ为若干? 【答案】(a) 212133tan M M M M +=-θ(b) 211233tan M M M M +=-θ33. [摩擦与平衡]为μ,水平面与斜面间之夹角为Φ系统开始运动,角度Φ有一最大值试求此Φ之余弦cos Φ的值为多少? 【答案】cos Φ=1或cos Φ1μ1μ22+=-34. [摩擦与夹具]:如图所示,用夹具夹一半径为R 的球体,夹具每个臂与球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为了能够夹住球体,试问夹具的臂长L 至少应为多少?设重力的影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