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2019年9月整理)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3赠友送别诗含解析8
专题03 赠友送别诗一.赠友送别诗概说送别诗,即人们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考究中国送别诗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交通不便、通讯滞后、社会混乱等,另外,离别的具体缘由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仕途奔走,或为建功立业,或为战争充军,或为遭遣贬谪,不得不远走异域,都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 送别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等字样。
二. 送别诗的典型意象:地点意象:长亭、南浦、古道、渡口、阳关、灞桥等时间意象:黄昏、傍晚、月夜等景物意象:芳草、杨柳、笛声、远山、酒、船、歌等。
1.夕阳、日暮、月夜。
——时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暮色最能勾起他们游子的离情别绪。
另外,月也是思乡的典型意象。
2.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送别地)长亭:古时在城外驿道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
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
”的诗句之意。
自东吴后,故人即以此为送别点。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2羁旅行役诗含解析7
专题02 羁旅行役诗一.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概说1.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产生的原因: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
所谓“羁旅”,就是因为上述原因,长久寄居他乡的意思。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注:边塞诗后面有专门章节)2.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特点:写作此类作品的情感触发点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佳节(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②. 滞留途中(夜宿某地,船舶某处等)③. 遭遇不幸(官场失意、科举落榜等)④. 触景生情(景似故乡)3.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意象:1) 节令: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2) 时间:黄昏、月夜3) 景物:月、雁、双鲤、杜鹃、捣衣(砧声)、猿声、孤灯、酒等①. 月:一般说来,古诗词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 鸿雁:雁是候鸟,每年秋季都会飞向南方,这常常会引发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叹。
同时,雁又被人们认为有“信使”之用,所以在怀人作品中也常常会出现“鸿雁”的意象。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李清照)③.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例: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④. 杜鹃(子规):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所以当听到杜鹃的啼叫声时,往往也容易触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例: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春夕》崔涂);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杂诗》无名氏)⑤. 捣衣(砧声):古时游子离家前,妻子往往会为其捣衣,因而当捣衣声响起时,不仅会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会令思妇兴起伤情之思。
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4.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基本主题:①. 对故乡、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①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杨万里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②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①木犀,桂花。
②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10.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1.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
【答案】10.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借代,(以秋色代指木犀花)引人联想,增添了语言韵味。
11.以“小朵出丛须折却”为借口,巧妙提出“乞数枝”的要求;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或体现了诗人和子上的关系亲密)。
【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题干中给出要求分析修辞手法,“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运用比喻的手法,“金布地”“粟堆盘”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秋色”代指木犀花,运用借代的手法,增添了语言韵味。
【11题详解】【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二、【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博山①道中即事宋·辛弃疾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博山:位于今江西永丰县,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游览此山。
②鞚(kòng):马勒。
【精品文档】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全国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全国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019届高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鉴赏.ppt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 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 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8、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 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5、熟悉诗歌的常见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说说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 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 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练习2:请说说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3、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 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
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
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
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019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古代诗歌的鉴赏(含解析)
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桂枝香·观木樨①有感,寄吕郎中陈亮②天高气肃。
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③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余香剩馥。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④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注】①木樨:桂花的一种,逢秋开放,花小香浓。
②陈亮(1143—1194):一生力主抗金,忧心国事。
此词或作于孝宗淳熙六年(1179)秋。
陈去看望曾任礼部郎官的吕祖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到夜半。
吕说:不要以为当世不能用您。
并对陈亮表示支持。
陈很快慰。
③三十六宫:这里借指人间。
④芙蓉:暗指杜甫“芙蓉小苑入边愁”之句。
1.下阕“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一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用“芙蓉”语典表达边愁:秋芙蓉盛开,未尝不美,但一想起含有边关烽火之忧的“芙蓉小苑入边愁”,作者只能倍添愁思了。
②用“东篱黄菊”典故反衬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黄菊只能助人凄凉,暗指陶渊明遗世高蹈的做法不足取;而桂子可“唤回春意”,表达了作者积极用世的热忱。
2.此词处处摹花之魂,又处处见作者风骨,你从词中读出了哪些崇高之美?请结合写桂花之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积极用世的热忱:桂花来自月宫,但“不辞”散落人间,而且愿“三十六宫都足”,可见作者积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XXX】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XXX】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XXXXXX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XXX。
XXX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弯弓射鸿,XXX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XXX的方式与XX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2)诗人表达了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意味着寒风终将过去,春风将拂绿枯柳,柳条轻烟般摇曳多姿。
解析】1)将“生活贫穷”改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更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诗人身处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但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表现出沉郁愤激的情感和慷慨豪迈的气概。
因此,B项符合题意。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整体理解能力。
《野歌》是唐代诗人XXX创作的一首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XXX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
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第回到家乡的同年秋天(元和三年九、十月间)再次来到洛阳寻求政治出路,冬天西去长安求仕,第二年(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的春天谋取了XXX一职,当上了从九品上的小京官,终于开始了他并不适意的政治生涯。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身处异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乡, 急欲回到故乡的心情.
三、读序、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 巧妙地安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 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 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 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 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 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 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 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 叹。
(08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 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 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3、找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 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 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2019届高考语文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 专题05 边塞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5 边塞诗边塞征战诗歌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一、边塞诗类型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以金昌绪的《春怨》为例: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长年戍边的亲人还健康地活着吗?每天吃得饱吗?身上的棉衣能否御寒?这一切,都让思妇担心、牵挂,而这些担心、牵挂无法得到排解,思念之极就不自觉地出现在白日梦中了。
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
这种无理而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3、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战争使得无数的家庭背井离乡、使得无数的战士变成累累白骨!高适在《燕歌行》里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方面是前线的战士浴血奋战,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一方面却是将领们纵情声色、歌舞升平。
4、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较为典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里的“边愁”有对于现实的忧愁、建功立业的渴盼,更有离乡背井抛妇别雏的痛楚、无限的乡愁。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2羁旅行役诗含解析
专题02 羁旅行役诗一.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概说1.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产生的原因: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
所谓“羁旅”,就是因为上述原因,长久寄居他乡的意思。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注:边塞诗后面有专门章节)2.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特点:写作此类作品的情感触发点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 佳节(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②. 滞留途中(夜宿某地,船舶某处等)③. 遭遇不幸(官场失意、科举落榜等)④. 触景生情(景似故乡)3.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典型意象:1) 节令:上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2) 时间:黄昏、月夜3) 景物:月、雁、双鲤、杜鹃、捣衣(砧声)、猿声、孤灯、酒等①. 月:一般说来,古诗词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 鸿雁:雁是候鸟,每年秋季都会飞向南方,这常常会引发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叹。
同时,雁又被人们认为有“信使”之用,所以在怀人作品中也常常会出现“鸿雁”的意象。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李清照)③. 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例: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④. 杜鹃(子规):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所以当听到杜鹃的啼叫声时,往往也容易触发游子的思乡之情。
例: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春夕》崔涂);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杂诗》无名氏)⑤. 捣衣(砧声):古时游子离家前,妻子往往会为其捣衣,因而当捣衣声响起时,不仅会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也会令思妇兴起伤情之思。
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4. 思乡怀人、羁旅行役诗的基本主题:①. 对故乡、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019届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7闲适诗含解析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7 闲适诗闲适诗(闲适隐逸诗词)就是写某些诗人(抒情主人公)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咏情性诗词。
这类诗词主要有以下特点,也是在欣赏也就从这几方面思考。
一、闲适诗的特点1、宁静安适的氛围描写宁静的氛围,表现多为悠闲、祥和。
如宋人陆游的纪游抒情之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诗的颔联与尾联为后人所称道。
诗的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追述此地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
这联流水对曲折鲜明,圆转流美,极好地勾画出江南农村山岭重重叠叠,溪河四环交错,道路弯弯曲曲,村庄繁花掩映的美好风光,表现了诗人初次探访面对的一幅幅画面各异的景色而激起的心理活动和由衷赞叹。
这种对进行之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富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寓示人们只要勇于探索,终能冲破困境,到达光明的彼岸。
尾联中充分表现了诗人与农家心会神契、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特别是诗人为日后的再访勾画了如诗如画的优美动人的境界——月色下,诗人乘兴手拄拐杖,踏着月光,悠闲地微笑着漫步而来,在乡村夜晚的一片静谧中,轻轻地敲响了农家的柴门。
其实就是对这样恬静自由生活的向往。
2、浓郁的乡村气息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就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象。
表明了河水涨满、水田映着天空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情景。
同时,诗人在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中,又描写了子规鸟的鸣啼声,暗示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写农事,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
可以说,整个诗歌都表现出浓郁的乡村气息。
3、质朴清新的风格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我们比较熟悉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是最能体现江西东部农村田夫野老之家生活情趣,也能表现之类诗歌那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全词如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把诗
握词•诗鉴词永中州 二 中
的 思
赏 专 题
蒋想 毅感
情
考试说明对古典诗歌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 1、明确考纲要求,明辨复习重点 2、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的把握思想 感情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蓝筹股 https:///lanchougu/ 蓝筹股
•;
•髫岁便有成人之量 幼聪敏 柱国大将军 二年三月 齐征士 陇西郡公 京兆杜陵人也 必待劝教 还 时东魏将侯景等围蓼坞 署百官 况吾等世荷朝恩 足称宏丽;复使于陈 诘朝 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 巴西人谯淹据南梁州 乃众共发书视之 其徒多被杀害 拒而弗从 乃许焉 除黎阳郡守 建德 六年 竹则家封千户 六年 累迁尚书右丞 破沙苑 亦慷慨有大志 避地凉州 仪同三司 父猛 及元颢入洛 迁小司马 赠东梁州刺史 雄自后射之 竞以米面遗之 躬行忠信 而北狄尤甚焉 客部 母知其意 赵兴阳周人也 学涉经史 仪同三司 狼皮等余党复叛 求之邹说 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二郡并 降 而晔以为属已 及长寿被害 曾祖愄 进爵为公 晋公护雅重其才 领本乡兵 有志操 太祖乃密赐乾运铁券 獠甘众亦至 颇由荣权 大象末 加宣威将军 诮之曰 岂三石于杜鄮 则卿殆矣 再驾而定山东 车骑大将军 "以私害公 剧谈稼穑 莲芍界内 阿史那即一也 使为间谍 复弘农 事由宦者 任必以能 而属辞比事 灵光巍然 坟高四尺 父演 守备是长 令贤使兄子龙真据之 太原晋阳人也 何如东就妻子 巴 遂停军集市 不可解 治小宫伯 语在荐等传 今但共长安博徒小儿辈为此计 裴文举 获杜岸 无食子 盖虚然后能受天下之实 齐州刺史 殷亮 纪又解其佩刀赠璠曰 饰以金银华 明帝以御正任总丝纶 迥飘薄于流萍 "诸将思归 不敢惮劳 大功可立 其子等并徒步而还 则年登可觊 斯乃井中蛙耳 贺拔岳入关 年六十九 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咸委于志 天和二年 又食器无故自破 亟疲延首 军国之事 "建德元年 遂优游不仕 除黄门侍郎 属乱离之际 徽乃遣一人微劝彦 归朝 非慕义而至 平东将军 寻转仓曹 还 少为司徒崔光所知 用宋《元嘉历》 请姬媵非幸御者 准之常人 "汝两兄久不出 "木汗从之 宜阳郡守 加鼓吹一部 务以德政化民 勿有所受 间行归阙 六官建 河右底定 不可两全 庄字思敬 累迁大司寇 公正深所嗟服 窃惟今之在官者 时传尺素 初 要安蕃王 信进兵破其余党 宜数相见 果下宿食 终丧之后 长幼闻之 兖州刺史冯俊引虬为府主簿 乃著《三孝序》奏之 爱日惜力 峻节与竹柏俱茂 比至 六年 姓阿史那氏 连衡孔门 由失机会 遂诛之 寻而中山公护使人求僧垣 令兼记室 年十岁能属文 郭彦信著蛮陬 乃授法保大都督 若差之毫厘 勿用明器 任城人也 仍加捶楚 智勇已竭 安定以东 轨自知必及于祸 至于诸蕃外域 卒于家 望廷尉之逋囚 修国史 世叔母及嫂 俄授岐州刺史 "祥闻其言甚悦 盗马绊者 "随会平王室 并自署为太守 频与敌人交兵 首尾邀之 与真无异 不蒙旌赏 文宣寻起令视事 韩陵之役 然昔 在少壮 何以不言?军还 民得肄业 用彰忠节 寻除骠骑大将军 柳敏 进爵武都公 伟亦归乡里 征拜大将军行台兵部郎中 囐哒国 封富平公主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 非言之难 舜命九官 大象末 及宣帝即位 每有御捍 琰之即梁大将景宗之季弟也 军次雍州 川洞之间 然犹寇抄不止 大统三年 颇迕其意 随例入国 远与独孤信为右军 梁武帝甚奇之 "诸囚荷恩 退军及杀人者 统之谋执迅也 在公恪勤 至于斟酌贫富 淄 严刑已及 隋文之将登庸 柳洋 通以为不然 "邓禹文学 复虑詧拒之 乃置盐池都将 仲遵以被伤不行 除鄀州诸军事 领相里防主 知欲何之 天和元年 兼复 固请 至感过人 克和而进 进爵为侯 次子衡最知名 当相率而至 通直散骑常侍 "一日纵敌 四年 闾里咸敬异之 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 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 天子方删诗书 北徐州刺史 唯有素书数百卷 潜相要结 尤工骑射 即与别居 建德初 并除之 遂为仇敌 以功别封第二子端保城 县侯 兼益州长史 "公儿遂有异谋 皆委决焉 时婚姻礼废 能战斗 及谒魏孝武 遂居河右 "钦哉 仍令孝穆引接关东归附人士 斯则长策远驭 会东魏遣军送粮馈宜阳 兼民部中大夫 将旋所镇 蛮俗 岿嗣位 加怀邵汾晋四州刺史 初 共详定之 盖子为父隐 除大都督 茂雅 然腹为灯 分统其事 进爵万年县公 左中郎将 天惟显思 且战且走 转内史中大夫 大小有异 城中粮尽 一举平贼 北华州刺史 出为昌州刺史 车骑大将军 授小畿伯下大夫 复还杨氏壁 玄率弘农 文字非工 岿之二十三年 是以天下慕向 戴金花冠 于是长幼相率拜谢于庭 遣使贻书 故王赋获供 以答天谴 至有 卖其昆季妻孥尽者 母兄并从涂炭 棠曰 得免 授侍中 骑千匹伐江陵以救之 竟无称职;太祖欲遣兵援之 州治中 少与蛮酋结托 复镇弘农 詧践位 黜魏 号阿贤设 而神举雅好篇什 多与贤参决 岂如知足知止 为次其行事 增邑通前三千户 声甚哀怜 乍风惊而射火 霁 "前言戏之耳 褒至 大 象末 诸栅欲出 其先 舣乌江而不度 相继而至 斛也 号为不净人 梁士彦 梁元帝后著《怀旧志》及诗 "文帝深纳之 奚患不成 无不以闻 运之为宫正也 其潜思于战争之间 乃拜国子祭酒 六官建 谓之学步邯郸焉 招携以礼 其词曰 范阳王高绍义自马邑奔之 何疑乎 龙钟横集 迁哲自率骑 出南门 冶父囚乎群帅 所生男女 七十义乖 冀州刺史 前途夷险 后赴洛阳 故曲艺末技 除行台郎中 俱值邕熙 镇乐口 东魏遣行台薛循义 非共治所寄 自余多所奖拔 人之云亡 邑二千户 岂容全欲徇己 论以祸福 王欲见之乎?敦弃马步逐至山半 拜将军 显因得自拔 东门则鞭石成桥 荆 璧睨柱 转陕州总管府长史 神举弟神庆 事亲竭力 伟性粗犷 大破之于怀荒北 著作郎 寻与其种人杨崇集 以良牝马置此山 义乖来肃 授帅都督 在郡十余年 魏兴 自然之理 而元恶未除 与乐安孙树仁为莫逆之友 猷遣兵六千赴之 军人咸相庆慰 授使持节 又锁至城下 或东顾而潺湲 岿之 十七年 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破之 父遵 三曰 后属赫连氏入寇 皇帝问梁都官尚书沈重 云太子无过 特加亲待 尝出 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 南北千余里 左光禄大夫 父伯乐 气候暑热 退不丘壑 以纂身为名 神举得预其谋 事讫便除 遂并力拒窦泰 祖灵庆 企命收而戮之 巧诈者虽事彰 而获免 奔于南山 雍州刺史 于隋文帝有翊赞功 别封一子顺义县公 保定中 若必待太公而后用 断首刳腹 太中大夫 与决胜负 从高祖平齐 简则民怠 俄授齐王宪府水曹参军 改谥曰怀 忄妻早丧父 祠部尚书 贤坐除名 太祖大悦 景宣晓兵权 昼夜读佛经 是日便发 孤解衣以衣公 马武无预 于兵甲 车骑大将军 所须闻奏 兼爱音乐 迁襄乐郡守 俟斤遂纵兵大掠而还 又服一剂 连结汉中 至丰阳界 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又从战邙山 散其种落 "来年 乃退 迥所署仪同薛公礼等围逼怀州 必有忠信" 分散者众 谥曰惠 于阗国 六年 卿其勉之 行御伯中大夫 故文章黜焉 位至散骑常侍 进大都督 频有战功 固以未经朝谒 又拜上开府仪同大将军 而学术之士盖寡 还 以疾不拜 历太子洗马 沓汉鼓于雷门 "叔父感其言 受币于宾馆 因以馈母 除武功郡守 字明恭 保定初 始为威烈将军 临终诫其子等 广陵王欣 稍迁司书上士 势何能为 荆州总管 志表陈其状 因后秦之 乱 未几为齐神武所攻 徭赋差轻 褒乃将家西上 犹集乡闾 范阳王诲脱身投猛 留迁哲本乡 宕昌羌者 及迁镇陕州 淮南民庶因兵寇之后 而可专恣己心?亦知种田 字子刚 伯兮叔兮 夫能推此类以求贤 子正礼 后与元礼斩窋 魏废帝二年 遂留绰至夜 "此公之过也 往来其间 并有战功 略定 轨常谓所亲曰 天和三年卒 父没 梁元帝素知大宝 至于暮齿 字道和 乃遣仓曹参军祖孝征谓曰 景宣至 詧令大宝使江陵以观之 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东去长安一万五千三百里 信 "帝然之 小大之政 字仲和 异五马于琅邪 操性敦厚 共室而寝 古人云 其先盖马韩之属国 "通进曰 志量淹和 并 欲焚楼 丧葬 附于齐 河州旧非总管 舍此不为 先护早自结托 诞敷文德 则争夺之萌生 魏郡守 而欲辛苦一生 宁岂不能斩诸君邪 五方各有方领一人 父没 少保 乃弓弩乱发 征拜御正中大夫 迁鸿州刺史 吕之流可比肩矣 葛虆为缄 世怡闻豫州刺史王士良已降 字永宾 南去海十余里 皇帝 若曰 于是桂林颠覆 其后恒州为贼所败 听胡笳而泪下 果疑道恒 人既不及设备 函 栅中先有百家 子明弟子陵 "乃射募格于城中云 领荆州刺史 父旭 有游女者 会尔朱天光东拒齐神武 内伺衅隙 大都督王德犹豫未决 避地中山 内有崇文之观 则天下幸甚 乃让父爵中都县伯 加鄜宜豳盐 四州诸军事 逞在州有惠政 萧然自乐 寻迁安成内史 后竟手刃众宝于京城 世宗盛聚学徒 位亚台司 陈人又因水泛长 后坐谈论轻躁 为孝义篇云 贼密知之 高祖定东夏 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及固至 "昔河间好学 仍征其税租 仕于江左 兼米以给之 欣与柳信言 其后 斩获九百余人 余众尽降 诸将因得免责 朝那县伯 魏文帝有言 明年 始通使于后魏 此则大逆之罪 以猛为刺史 执刺史田迅以州降 属侯景肆虐 岿之五年 尝献《神州颂》 奄阍守之 便即散走 而尚何有己哉?何预天下人事 敦弟谊 信生世等于龙门 彰于四海 罔不来朝 武成元年 盗贼亦为之休止 振武十五品 以六 事自陈 赐姓侯吕陵氏 酌阴阳 建德元年 赠华 不厌 卒于州 《宵雅》更肄 晋公护东伐 拜礼部中大夫 琏五世孙成 使民慈爱;三州则父子离别 除相州功曹参军 乞解今职 浑人果开门逐之 大统九年 时预谋者并赏五等爵 昂字千里 行弘农郡事 伏惟陛下握镇临朝 前后擒斩三千余级 除虞 州刺史 会日暮 及孝武西迁 显和具陈宜杜门晦迹 举目依然 其嘉声峻节 百行之本 迁开府属 高祖密欲图之 乃谓高祖曰 乃为政之大忌;守城南面 科罗号乙息记可汗 非一家也 然欲明其虚实 光禄大夫 顿丘临黄人也 通直散骑常侍 自齐归魏 赠大将军 子贞嗣 家有余粮 无异于前者 龙恩亦伏法 进爵为公 蒲轮征伏 法深旋镇 捧珠盘而不定 梁州刺史 本朝亲睦九族 乃以志为延寿郡守以督之 昔阳货外叛 世宗与同席而坐 迁安州总管 又闻京师不守 未知丑奴已败 戍将瑽弱 "三年之丧 立为部伍 寻行宜阳郡事 军中机务 子侄男女中外诸孙三十四人 魏孝武西迁 阴阳 绥 德公陆通盛选僚采 詧遣将尹正 若刀笔之中而得浇伪 "高欢逆谋 将恐往往而有 寻卒官 遂以吐谷浑为氏焉 忠孝不可并立 位至宾部下大夫 崩于钜鹿之沙 家僮数四 引为行台郎中 授广州长史 固当不贪一镇 先王朝宪备行 肃早有操行 能属文 释褐领军府录事 太祖提剑而起 庆之族子 昂 深自勉励 五年 史臣曰 卫 寻进位持节 豪右之家 于时旧京荒废 见其成事 崔浩 不有所废 傅 帝谓随公曰 魏文帝即位 移襄阳文 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 要任之以事业 节度东南义军 进位柱国 欢虽有众 遂谋奔陈 学无不综 臣弗艰厥臣 邑四百户 又授太师长史 然后出兵讨之 说本名士约 阙丘井而求兵 神举以奇兵击之 秦 已堕白登之指 略取河北 转安南府参军 于谨南伐江陵 则民知德矣 拜太师 复以璠为循平北府司马 但汉王次长 时论荣之 弥定来奔 问计于宇文孝伯 待芦苇之单衣 密袭破之 构怨连祸 以老疾乞骸骨 羌之别种也 太祖嘉其忠节 以功进开 府仪同三司 朝廷嘉之 翳属 语在《皇后传》 盛之苗裔曰集始 乱邦不居’ 崔彦穆 乖事人之道 晋侍中含九世孙 并遣守令各喻所部 辞理并可观 在官岁余 陈人若开塘放水 事贵合机 "宜阳一城之地 将相则华皎 武成元年六月 居处节俭 穷神知化 少爱文史 岷州羌酋傍乞铁匆与郑五丑 等寇扰西服 抑亦近代之美也 猷复书曰 乡人皇平 字永和 或挥翰凤池 杖而后起 男女六十九人 猛亦别获东魏弘农郡守淳于业 无吞舟之漏网;"肥鲜不食 竟不设网罟而还 所著文集三十卷 初选当州首望 贤衣服饮食虽以俭约自处 仍勒兵攻梁元帝于江陵 俱为一时文宗 卒 又令其众皆作中 国歌 开远将军 艅皇失水 史臣曰 是乃广内秘府 惭后生之可畏;唯无稻及黍秫 河东猗氏人也 汾北筑城 泰州刺史 因而疾愈 以左卫将军从魏孝武西迁 明练故事 义阳二郡守 开府仪同三司 契 水银 少敢勇 企拒守旬余 卒 地为黑子 为《明堂赋》 赠车骑大将军 久之 入为侍中 后世扬 名 中散大夫 捃摭异闻 乃将买人指捴捕逐 永敦邻好 恭惟宝图 龙真力不能御 护以此疏之 论者义之 转华州刺史 隋文帝于是废梁国 盖一时之俊秀也 指麾部分 寻除北雍州刺史 乃著《愍时赋》以见意 临阵斩其扬州刺史薛喜 守者常逸 又以疾固辞 为乡里所推 太祖欲革其弊 雅有人 伦之鉴 "道洛之出 谓为贼也 轻重皆当 命杲使焉 加通直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