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推荐文档

力的相互作用一、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位移。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叫力的图示。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3.重力,重心(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

(2)测量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弹力,胡克定律(1)弹力的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2)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的大小——胡可定律: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 ,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 ,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5.静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大小:(1)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0≤F≤F max;(2)最大静摩擦力F max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2)动摩擦因数μ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 N为正压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1)遵循规律:力的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即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讲义(完整资料).doc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讲义(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1 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注意以下几点】:①力的物质性:有力发生则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②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给予受力物体作用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受力物体的反作用力,即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③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④力的独立性: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每个力产生独立的作用效果。

【例】以下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种要素D.在各种力中,只有重力没有施力物体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 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

②同一个力按性质命名有一个名称,按效果命名可能有不同名称,如马拉车的力按性质叫弹力,按效果可以叫拉力或动力。

③对力进行分类时,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标准,一般按性质来分。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

【例】关于力的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4 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心:由于地球吸引,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把各部分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注意以下几点】:①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集中于重心。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相互作用力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相互作用力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1.重力与弹力...................................................................................................................... . - 1 -2.摩擦力........................................................................................................................ - 10 -3.牛顿第三定律............................................................................................................. - 17 -4.力的合成和分解......................................................................................................... - 25 -5.共点力的平衡............................................................................................................. - 33 - 1.重力与弹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重力产生的缘由,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2.通过试验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了解科学争论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相互作用教案、讲义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相互作用教案、讲义

高三物理相互作用【知识点】1、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①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弹力方向轻绳的弹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簧两端的弹力F=kx 沿弹簧而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面(或点)与面(或点)接触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杆的弹力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弹力③两物体有相对运动大小①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力无关,满足0《f静《f max②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f=μN方向跟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跟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重点近似理解为:f max>f滑=μN2、受力分析步骤:先重力,后弹力、摩擦力,最后才考察其它力(如电场力、磁场力)【典例精析】1、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

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a≠0,b所受摩擦力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a大小不变B、f a方向改变C、f b仍然为零D、f b方向向右2、如图所示,轻质暗黄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

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绳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A、18N和10NB、4N和10NC、12N和2ND、14N和2N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完成α角的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是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①小车静止②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木块,如图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增大),另一端不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角度α的变化图像是下列选项图中的()5、如图所示,物体A、B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6、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全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全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从O点竖直向上画一段(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为了简便也可以照图乙那样不画物体,而用质点来表示物体,画出力F的图示.学生活动: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师: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生:根据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平衡,拉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绳子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重心的位置,两条直线的交点来确定薄木板的重心.师:很好,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大家分组进行实验,同时,也可以现象了,这里面包括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支持这种说例1,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例图3三、重力和重心的特点例3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图4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师:在这个例子中,倾斜的墙面对小球有没有弹力的作用呢:墙和小球之间好像应该有弹力.:不好判断,因为二者虽然接触但是它们的形变情况从图中观察不: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接触,充分条件是挤压产生形变.在上图建议做法:选择器材:从弹簧组中选择一只弹簧(实验桌上有的钩码各一盒,选择50g的钩码质量比较小,容易调节,另外增加一个不会损坏弹簧首先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距离是否合适,标尺面与弹簧上的指针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便于读数一、弹力的产生例1例2图7支持力、压力的方向都要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见解析图分别画出图8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例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图9放着三个质量和直径均相同的光滑图10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图11师:用弹簧测力计轻图3一、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例1例例例4图7图8例1图1.2个例2图2例图3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与压力大小无关.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例图4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B对它的压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图5 .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如图6所示是工厂传输货物的装置,物体在皮带的带动下,以速度v沿直线匀速向右运动,物体图6B.2个图7方木板、白纸、弹簧秤90°角的同学图3 .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图4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图5 图6=120°,则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如图6所示)..共点力: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例1例2图7点引两条有向线段OC和OD,夹角为的长度都是3个单位长度,例3图8.两绳对日光灯拉力的合力大小为G.两绳的拉力和重力不是共点力且都与竖直方向成45°F2=22G,C图9B.50 3 ND.100 3 N30 N,方向水平向与分力F1的夹由题图可知,D项中手臂受力是B项中的2倍,肯定不是最小,排除,得到F=2cos最大,F最小..知道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生:可以看到薄木片被压弯,这一个效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是由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引起的,它产生了一个使物体向下压的效果.师:我们能不能把木片竖直放置而使物体静止呢?如果不能,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它静止?当然不能,应该用一个绳子拉住物体才能使它静止.。

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

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汇总

力的相互作用一、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位移。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叫力的图示。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3. 重力,重心(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

(2)测量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弹力,胡克定律(1)弹力的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2)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的大小——胡可定律: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5. 静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2)动摩擦因数μ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 N为正压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1)遵循规律:力的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即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合成: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均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合,当夹角θ变化时,合力的取值范围是丨F1-F2丨≤F合≤ F1+F2。

高中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标要求【知识和技能】⒈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⒉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和符号,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⒊知道按力的性质和力的效果对力分类,能正确区别力的类别⒋知道重力的产生原因,正确理解重力的定义,能确定物体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⒌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能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会分析一般物体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的关系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和方法】⒈通过研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⒉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⒊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的物体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知道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力、重力、重心的概念。

力的图示和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力、重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具弹簧、弹簧秤、木块、海绵、不规则的薄板、细线、曲尺…教学过程新课准备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学生看书P54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看书P后举例。

54【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其它物体对它作用。

新课教学1.力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力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N测量:测力计(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例】木块浮于水面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

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2.重力(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分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是矢量,会做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分类方法,弄清力的作用效果。

4.知道重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及位置的确定方法。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难点】1.力的概念,图示及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3.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①物质性:一个力联系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受力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是施加力的物体。

即产生的作用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③同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因此即使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不同,所以说一个力一定要指明其方向。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物体竖直上抛时受到上冲力的作用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两个物体D、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例2: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疼,而甲未感觉疼,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对甲未施加力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足球离开脚后,施力物体不再是脚。

例3: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疼,而甲未感觉疼,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对甲未施加力B、甲打了乙一拳,所以先有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再由乙对甲的反作用C、马拉车向前走,则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物体的重力没有施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v大小变,方向不变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v方向变,大小不变 a 0 ②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小和方向都变3.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二、力的表示方法1.什么是力的图示:小结步骤3.(1)选定研究对象,标出作用点;(2)选取适当长度,作力的标度;(3)沿着力的方向,画出作用线;(4)依据力的大小,画有向线段;(5)标明箭头指向,写力的符号4.什么是力的示意图?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有什么区别:三、力的种类按性质分类:按效果分类:同一性质力可以有效果,同一效果力可以有性质。

高中物理必修三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三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三相互作用及其应用讲义一、引言本讲义将介绍高中物理必修三课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我们将探讨各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的相互作用1. 力的概念: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2. 重力:重力:- 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重力。

- 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地球的中心。

3. 弹力:弹力:- 当物体之间发生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物体间的变形程度有关。

4. 摩擦力:摩擦力:- 当物体间相对滑动或准备相对滑动时,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压力和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三、电磁相互作用1. 电荷:电荷:- 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属性,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静电力:静电力:- 当带电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或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 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3. 电场:电场:- 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使其他带电体受到力的作用。

- 电场的强弱由电荷量和距离的平方倒数决定,电场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四、相互作用的应用1. 力学应用:力学应用:- 应用力学原理解析物体的平衡、运动和变形。

- 描述机械系统的稳定性和运动规律。

2. 电学应用:电学应用:- 利用电磁相互作用实现电路的工作原理。

- 应用电场和电荷作用分析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电学现象。

3. 磁学应用:磁学应用:- 利用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实现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的现象。

- 应用电磁相互作用制造电磁铁、电动机等设备。

五、结论此讲义介绍了高中物理必修三课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力的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并掌握应用这些相互作用的技巧和方法。

物理必修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教案

物理必修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教案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 只是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距离 增大到2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 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表现
2.电磁相互作用—— 1)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 种电荷相互吸引。 2)磁体之间存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 磁极相互吸引 3)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 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 称为电磁相互作用。
再见!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
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练习3、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注意: 联系G与g随纬度、高度的变化
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 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
3、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说明: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物 体的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量分布及 物体形状都有关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思考: 质量均匀分布、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如何
导入新课
设问:1.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别? 2.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 3.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 4.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 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教案
主题:相互作用
目标:学生理解相互作用的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入相互作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相互作用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相互作用在我们周围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引力:讲解引力的概念和定律,以及引力的计算公式。

举例说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2. 电磁力:介绍电磁力的概念和表达式,讲解静电力和磁力的作用原理,以及电磁感应和库仑定律。

3. 核力:简单介绍核力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核力在原子核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有关相互作用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相互作用的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问题讨论(10分钟)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应用练习(10分钟)
布置相互作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继续学习和巩固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相互作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相互作用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相互作用教案设计

物理相互作用教案设计

物理相互作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互作用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基本力的概念和特点。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相互作用的概念2. 重力3. 弹力4. 摩擦力5. 力的示意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互作用的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

2. 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类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拉扯弹簧,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引出相互作用的概念。

2. 新课: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力的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力的作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力的示意图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力的作用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a. 相互作用的概念理解程度。

b.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情况。

c. 力的示意图的绘制能力。

d. 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a.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b.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难易程度是否适中。

c.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d.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八、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a. 力的合成与分解。

b.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第三章力课件讲义教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力课件讲义教案

方法指导
一、形变与弹力 例1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压力、支持力在性质上均为弹力 B.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会对使其发生弹性形变 的物体施加弹力作用 C.对于同一根弹簧,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许多物体可以在不发生形变的条件下对物体施以弹 力作用
解析 准确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是解答此问题的关键,具体分析见下表所示:
错误
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
错误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相互接 触.如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确
误区 本题易误选B.误认为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物体力,
警示
则一定能找到施加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据此可判断B是错误的.
三、重力与重心 例3 关于重力的大小与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 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 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 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 力物体是地球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弄清楚两点: (1)重力的大小由m、g共同决定,而g的值又与物体所处 的地理位置有关.
图14-1
3.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这一点与滑 动摩擦力是不同的,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相对运动趋势强弱 变化而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变化,跟接触面相互挤 压的力无直接关系,求解大小时一般用平衡条件(当然,当我 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也可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而最 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无特殊说明时,可认为它们 的数值相等.
图13-2
3.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析 如图13-3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球靠在竖直面上静止, 竖直面是否对球产生力的作用?假设竖直面对球产生了力的 作用,由力的作用效果可知,球不会静止,故可判定没有水 平弹力产生.

力的相互作用全章教案

力的相互作用全章教案

第一节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二)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要求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受力分析(能够根据力的性质进行受力分析)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图示教学用具:磁铁、铁钉、弹簧秤、钩码、三角板(教师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平常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力的现象相当多,打过篮球吗?提过水吗?举过哑铃吗?帮人推过车吗?……都干过,这些事情通俗的话就是出点力(气),可在物理学里力是一个什么概念?产生力的条件又是什么?本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力的概念板书:第一节力二、新课教学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学生实验:①磁铁吸引铁钉②用手拉弹簧秤的挂钩引导回答出:磁铁对铁钉施加了力,同时,铁钉也在吸引磁铁;用手拉弹簧时,手也被弹簧所拉。

(2)事例分析引导学生回答: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强调: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4)巩固训练(出示小黑板)找出下列带“·”的物体所受的力,指出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 木块..飘浮在水面上B 手.里托着一本书2、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验:(1)在弹簧的弹性限度以内轻轻地拉一下弹簧的挂钩,测一下拉力的大小。

(2)测钩码的重力的大小引导得出: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提问:在初中学习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回答:竖直向上1老师归纳:所以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板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方向由具体的作用去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相互作用一、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位移。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叫力的图示。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3. 重力,重心(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

(2)测量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弹力,胡克定律(1)弹力的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2)常见弹力的方向:(3)弹力的大小——胡可定律: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5. 静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2)动摩擦因数μ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 N为正压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1)遵循规律:力的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即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合成: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均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合,当夹角θ变化时,合力的取值范围是丨F1-F2丨≤F合≤ F1+F2。

力的分解:(1)遵循规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分解原则:分解某个力时,一般要根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

(4)分解步骤:①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坐标系,②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沿坐标轴方向分解,③分别算出x轴和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合力等于在该方向上所有力的代数和,④求出合力的大小,⑤求出合力与x轴方向夹角。

8. 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共点力平衡: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使F合=0。

(3)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4)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通过平移可构成封闭三角形。

(5)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二、常规题型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 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是人C. 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练习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A. 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D.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存在例2.如图中各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接触面光滑,(c)中木块匀速向上运动,试画出(a)(b)中小球和(c)中木块的受力示意图.(要求注明力的符号)练习1. 对以下物体受力分析:小结: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

例3.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一个挂在绳子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它对绳子的拉力B. 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就越大C. 重力不存在反作用力D.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练习1.关于重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A. 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面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某物体受到的重力相同C. 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D. 重力的方向总与支持重物的支持面相垂直练习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用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B.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D. 弹力和摩擦力可以找到施力物体,重力则没有施力物体练习3.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 600 N。

如果此人在g′=g/6的月球上,他受到的重力是 100 N。

(g=10m/s2)例4.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能反映正确的探究结果的是( A)A. 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B. 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反比C. 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的平方成正比D. 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无关练习1.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C)A. 0.75cmB. 1.5cmC. 3cmD. 6cm练习2.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测力计外壳重0.1N(其他部件重力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B)A. 0.2N,0.3NB. 0.3N,0.2NC. 0.3N,0.3ND. 0.4N,0.3N练习3.在弹性限度内,一个原长为20cm的轻质弹簧,受到50N的拉力时,总长度为22cm,试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2)当弹簧总长度为19c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1)根据胡克定律得:F=k x,解得:k=F1/(L1-L0)=2500N/m(2)当弹簧总长度为19cm时,根据胡克定律得F2=k (L0-L2)=25N例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货物,货物受的重力G=1000N.某人用F=180N的水平力拉货物,没有拉动.则货物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是(B)A. 0B. 180NC. 820ND. 1000N练习1.如图所示,一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置于地面上重为200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作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B)A. 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B. 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100NC. 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ND. 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练习2.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有四块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 由于甲端比较轻,甲容易将凳子拉向自己B. 由于乙端比较重,凳子和手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C. 谁用的力气大就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D. 拔河过程中乙的手和凳子之间不会有相对滑动,甲的手可以和凳子间有相对滑动,也可以没有相对滑动例6.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F0=1N的作用力.假设取向右为正方向,取g=10m/s2,则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下图中的(D)A BC D练习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练习2.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加速拖出过程中(D)A.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C. 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练习3.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 1=0.5kg ,m 2=0.1kg ,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 ,取g=10m/s 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m ,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1)砝码和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分别为f 1=μm 1g ,f 2=μ(m 1+m 2)g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 1+f 2=μ(2m 1+m 2)g(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有:f 1=m 1a 1 F-f 1-f 2=m 2a 2发生相对运动需要a 2>a 1 解得F >2μ(m 1+m 2)g(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x 1=12a 1t 12,纸板运动距离d+x 1=12a 2t 12 纸板抽出后砝码运动的距离x 2=12a 3t 22,L=x 1+x 2 由题意知a 1=a 3,a 1t 1=a 3t 2 代入数据联立的F=22.4N例7-1.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 F1>F2>F3B. F3>F1>F2C. F2>F3>F1D. F3>F2>F1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 1=F 3cos30°=32F 3 F 2=F 3sin30°=12F 3练习1.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a )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 、a 、b 、c 、d …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停止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为120° 张角,如图(b )所示,此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A )A. 12mgB. 32mg C.2mgD.mg因每根绳的合力应为12F ;而绳受力后成120度角,作出平行四边形可知,由几何关系可知:当合力为12F 时,两分力也为12F ;故每根绳承受的压力大小为12F ; 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故安全网受到的压力为F=mg ,故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12mg练习2.如图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相同圆柱体固定在同一水平高度处,一轻绳套在两圆柱体上,轻绳下端悬挂一重物,绳和圆柱体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现增加轻绳长度,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 BD )A. 轻绳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将变大B. 轻绳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将不变C. 轻绳的张力将变大D. 轻绳的张力将变小AB 、对重物受力分析可知,左右两根绳对重物的合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轻绳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所以A 错误,B 正确;CD 、以重物和绳子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圆柱体A 对绳子的作用力F A ,圆柱体B 对绳子的作用力F B ,根据对称性可知,F A =F B ,由平衡条件可得2F A cos α=G ,α是圆柱体对绳子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夹角,G 是物体的重力.绳越长时,α越小,cos α越大,则F A 越小.所以绳越长时,轻绳的张力将变小,所以C 错误,D 正确.故选BD练习3.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A. GB. GsinθC. GcosθD. Gtanθ例7-2.小东在体育课上做单杠练习时,两臂伸直,双手平行握住单杠,之后逐渐增加双手间距,此过程中手臂上的拉力变化情况为( B )A. 逐渐变小B. 逐渐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练习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有一竖直挡板,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N,小球的重力按照产生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A)A.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N=GcosθB.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N=GcosθC.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N=GcosθD.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N=Gcosθ三力平衡,组成封闭直角三角形,N为斜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