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a4d9d86bceb19e8b8f6ba99.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首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展开了论述。
它预测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各民族在全球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启迪了落后国家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理论界所忽视,只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陷入困境,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对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促进了科学世界历史理论在现时代的建立。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成果作一下述评。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范畴的含义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条件及其内涵的界定,学术界大都是从马克思原著中搜寻不同的史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做出的。
其主要的界定有一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指各民族和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使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
其形成取决于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
[1]牛菲指出,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与交往的分离、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些导致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而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2]何颖认为,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有三层含义:生产力的世界化,生产、交往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各民族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强。
[3]蒋中挺指出,从生产力角度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的普遍发展而引起的。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4]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二者的范畴不同,不可混淆。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既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也不是世界各民族历史的抽象和概括,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普遍交往,打破民族封闭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40c6168a98271fe910ef902.png)
六、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全球化问题
近年来,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了,以致全球化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而强烈的关注。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普遍加深,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依存和影响的统一的历史。
而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日益扩展和加深的过程。
那么世界历史和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是不是一个过程呢?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奔走于世界各地的资本家、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日益成为世界性的。
加上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普及与广泛应用,使得科学技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具有普遍性。
科技革命在极大地改变整个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使整个世界前所唯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此外,现代人所面临的一系列决定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如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以及放射性污染、核威胁、基因技术、“克隆人”的负效应等问题,要求全世界采取联合、协
调一致的行动,
杨学功.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教学与教育.2001(4).教育文化。
[马克思,述评,理论研究]述评近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马克思,述评,理论研究]述评近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04ff53bceb19e8b9f6baad.png)
述评近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影响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热潮。
众多学者围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和考察,促进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股研究热潮,在这股热潮中都研究了哪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回顾和反思。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自年轻时起一直到晚年都在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活动,世界历史理论是他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总结,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的世界历史理论。
可以说,不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就不可能真正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有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和被忽视的状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人类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广泛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全球化体系之中。
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定内外政策时,都不能不考虑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是在科学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从而造就了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是当代全球化的发起者,也是主导者和受益者,它们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和资本优势,通过不平等交换,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资源,推销其剩余产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同时,它们利用全球化的机会,不断推销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力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全球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3d57f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a.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一、本文概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篇旨在深入剖析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文章。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解读,结合历史与现实,阐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
文章将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背景、主要观点、方法论特征以及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框架。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包括世界历史的概念、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观点。
我们还将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后续的详细论述奠定基础。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特征,从而为我们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把握时代潮流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探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背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这种社会变革为马克思提供了观察和思考世界历史的广阔舞台。
在学术背景上,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
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特别是其辩证法的思想,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
同时,马克思也深入研究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的著作,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还积极参与了工人运动,亲身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苦难和斗争。
这使他更加关注社会阶级问题,深入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开始构建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
他认为,世界历史不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孤立发展,而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相互交往和互动中形成的整体。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4d76e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5.png)
物质生产观点
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是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进步。
阶级斗争观点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世界历史发 展的动力,阶级社会的历史就是阶 级斗争的历史。
民族与国家观点
马克思分析了民族、国家在世界历 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民族解 放、国家独立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 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基础
关于马克思“世 界历史”思想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概述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主要内容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价值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实
践启示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概述
“世界历史”思想的定义与起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思想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04
CATALOGUE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实 践启示
对全球化的理解与应对
全球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强调,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 往日益紧密,最终走向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
社会形态更替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等社会形态的更替,这种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是客 观规律的表现。
深化了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本质的认识
资本逻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 最大化,不断扩大市场,掠夺资源,导致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580d85af111f18583d05aa2.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作者:李丹妮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8期在国内,关于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发表的论文已有八百多篇,其中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专著也不乏其数,对于原著的主要研究学者有丰子义、叶险明、马俊峰、何颖等专家学者,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的学者有刘敬东、赵甲明、田鹏颖,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夯实理论基础,从而扩宽研究视野,创新思想。
一、以经典著作为基础的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内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为基础的,而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的生产关系则是资本,并大量阐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历史起的基础性作用。
[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世界历史是由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所创造的。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和劳动价值论的分析,以对劳动、资本的批判,开始对世界历史内部机制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内涵[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和世界历史的内在共生关系,一方面始终立足于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来考量世界历史的动态,另一方面又始终在世界历史的维度上来考察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命运[4]。
立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相关经典文本,能够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和现实价值有更加全面系统的概括,为本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架构。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诠释疏漏”、“诠释错误”和“过度诠释”等问题,因此,只有更大程度地结合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文本的理论性研究,将现有的研究结论、方式与马克思的文本悉心对照,才会使世界历史的研究更加贴近实际。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思想渊源学界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思想渊源主要集中在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学者们虽然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论述角度有所不同,但是论述的观点大体一致。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毫无疑问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和进步的思想,这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而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在超越黑格尔的过程中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使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变成了科学;这也说明了只有马克思才第一次真正从全世界的视野出发,而不是任何“欧洲中心論”,或是片面的“普世价值观”,来关注人和人类的解放,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并从全人类的解放出发,来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跳出了资产阶级的狭隘视野。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9ac0a84bed5b9f3f80f1c3e.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一、阐释世界历史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研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克思晚年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所形成的诸多著作和论述中更得到了集中表现。
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该理论的的最重要文本依据。
(对全球化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最早探讨,后来的研究均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因此,是现时代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1、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
世界历史的现实基础在于物质生产实践,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世界历史开始形成。
大工业首次创造了世界历史。
2、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首先是指向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转变。
就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而言,资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形成世界历史。
这不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而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使世界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结果。
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新纪元源于资本的本性,资本追逐增殖的冲动和扩张不自觉充当了世界历史的推动力量。
3、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直接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
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与地域交往到普遍交往的演变进程是一致的。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下的分工不断发展,增强了现实的个人相互依赖的程度,即人与人的联系具有了普遍性。
从而民族或国家的层次,这种普遍性的联系就是世界性或全球性的联系,这是世界历史的表现形式。
在生产力推动下,人类交往逐渐由最初的个人彼此间关系发展为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人类正是在交往范围日益扩大、普遍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中踏上世界历史征程。
4、各民族文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呈不平等发展格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各民族各国家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洪流,自觉不自觉的成为一体化世界的一部分,但由于起点不同,导致卷入世界历史洪流后所处的坐标存在巨大差异。
马克思指出,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_世界历史_理论研究综述
![马克思_世界历史_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a84ffd0975f46527d3e14a.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综述倪建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北京 100000)[摘 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最早研究“全球化”的理论之一,尽管他在其著作中没有使用“全球化”一词, 但是他的世界历史理论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全球化的实质和全球化的趋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宝藏和科学的方法论武器。
深刻学习世界历史理论在当前全球化大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思想;全球化一、“世界历史”理论概况(一)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学术界也被称为“世界历史”思想。
有关世界历史的思想历史上曾经不断的出现并被逐渐完善。
早期的论述可以追溯到17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科在他的《新科学》一书中提到“理想的永恒的历史”。
此后,圣西门、傅立叶、康德、黑格尔等人都留下了类似的论著。
然而,这些学者的理论都没能脱离狭隘的、民族的观念。
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这些学者的成就的基础上,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提出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世界历史理论。
随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世界历史思想做了较为系统地论述。
(二)世界历史的含意。
概括地说,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世界历史”,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打破封闭、普遍交往从而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历史阶段。
它主要强调各民族国家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世界一体化的历史。
然而,就世界历史的具体范畴和含意,学界还有一些争论。
在这些争论中,有的学者强调“世界历史”与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差别即它指的不是整个世界的历史,而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导致的整个世界紧密联系以来的历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9a4beee518964bce847c1e.png)
社会视野农家参谋-219-NONG JIA CAN MOU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曹亚蒙 庞燕燕(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 要】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康德的历史哲学理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并且他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预测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理论是对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直至今日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实现共产主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代价值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任何思想都是其时代精神的反映,马克思的伟大思想也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可以通过该时代的发展状况来把握。
1.1.1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也就是从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最初航海家和探险家是为了开辟欧洲人未到达过的新的陆地和海域而进行的世界航行,后来伴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洲商业船队便寻找新的贸易航线和合作伙伴,来发展欧洲资本主义,这对于世界历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历史发展缓慢,在各民族内部,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并且农业发展还处于自产自足的农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较少。
1942年的地理大发现便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它打破了各州之间孤立封闭的状态,各洲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和文化交流增多。
地理大发现也加速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使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争夺土地,并将其作为纳入自己殖民地范围。
另外,一些欧美国家在对亚洲和非洲殖民掠夺的过程中也将其拉进世界历史的进程,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财富,给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地理大发现也引发了商业革命,发达国家对落后殖民地国家物资进行掠夺,使殖民地国家负担不断加重,但这有利于商品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095d2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7.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思想与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
史的发展。
他的思想理论旨在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动力,探究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并以此
为基础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是在其重要著作《资本论》中得到表现的。
他认为,历史
是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是人的劳动和物质生产关系的演化过程。
历史的发展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演化,社会生产关系的演化又进一步
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原始公社、奴隶制、
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直观表现。
这些社会形式的演化
从根本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表现。
历史上的社会制度的演化过程,都是阶级矛盾激烈发展
的结果,社会制度也是在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中建立和崩溃的。
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趋势和内在矛盾,提
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理论,并预言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后必将演变为社会主义
制度。
这个理论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得到了验证,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同时,也启
示我们要深入探究社会制度的本质、制度变迁规律及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涵盖了生产关系、阶级斗争、社会制度演变的规律,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趋势,对我们深刻理解和审视历史,以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
来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4b153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a.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他对世界历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他深刻地分析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趋势。
他的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张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他认为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他试图以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认为物质条件是决定上层建筑的根本,而上层建筑包括法律、道德、宗教以及政治等等。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是由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所决定的。
他指出,封建社会时期是封建主义阶级与农奴阶级之间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
而无产阶级的胜利将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
这个理论在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剥削和压迫会导致无产阶级的觉醒和革命,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历史发展的规律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胜利。
这也是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大预见。
在当今世界,虽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依然对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历史具有巨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改造世界历史,必须抓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找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创造历史。
阶级斗争理论启示我们,要认识历史的真相和本质,必须深入揭示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找准社会变革的动力和路径。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609aa6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9.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马克思是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世界历史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探讨和对于历史进程中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
下面通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来探究其贡献和影响。
首先,马克思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探讨是其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的结果,其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关注的不是社会现象的表象,而是其背后的本质。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造成了劳动者的剥削和贫困,世界各地的社会阶级斗争都是这种矛盾的反映。
这种学说对于当时欧洲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无数人对于社会变革的呼声和行动。
其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其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通过对于社会阶级斗争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即物质条件决定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这个学说中,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被看作是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包含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律。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阶段中,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是相应存在的。
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巨大,成为人们理解和解释历史进程的重要工具。
最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其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阶级斗争和剥削,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
因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认为只有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制度改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消除剥削和阶级矛盾,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理论成为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探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理论工具。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51df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8.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马克思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通过深刻的历史分析和哲学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进行综述,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他后来的历史理论提供了基本的哲学基础。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各种制度和观念形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一种新的生产力可观时就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基本的解释。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由于生产力的突破而产生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分析为后世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以剥削为基础的制度,它产生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持续的,它会自我瓦解。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为后世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马克思也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制度,它将是人类社会的归宿。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为后世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对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研究和哲学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世界历史思想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对历史和社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https://img.taocdn.com/s3/m/e67ad8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6.png)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正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
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
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
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
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
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
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
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7f3d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2.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1. 引言1.1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性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揭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性,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重要性,指导人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引导社会转型和变革。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理论上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更在于其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指导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念。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是对现代世界历史观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进行,对于世界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也日益受到重视。
马克思作为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对于理解和解释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张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影响深远。
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背景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幸福做出贡献。
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探讨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现实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背景和意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的独特见解,揭示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以及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解释,为当代世界历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dabfa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7.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摘要】20世纪后半叶,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标志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全球化不仅给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
想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我们就必须要依靠相应的科学理论。
而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期间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所做出的科学论断与预测,是对整个世界自15世纪末以来发展新趋势的理论概括,虽然形成于全球化尚未完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但其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深刻,对研究全球化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资本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的存在形式与活动方式,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全球化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先后被卷入全球化大浪潮中。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全球化现象的大讨论,要想在这场论战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我们必须依靠相应的科学理论,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现象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其全球化理论。
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们正确、客观地理解全球化,对我们在当代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也一样,它的创立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其所处时代的必然产物。
一方面,十五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序幕。
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外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才使得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以往长期存在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人类历史才得以向世界历史转变。
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促进和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ccee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c.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摘要】马克思是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探讨了他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对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进行了分析。
结合当代社会现状,探讨了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启迪和指引。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资本主义批判、革命理论、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发展、当代价值、展望。
1. 引言1.1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的思想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张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前进的,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深刻而犀利,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注定了它的崩溃。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他主张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乌托邦式憧憬,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平等、自由、和谐。
马克思的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认识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也需要反思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应用与局限性。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的展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探寻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正文2.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按照一定规律和必然性进行的,而这种规律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变可以被看作是生产方式的演变,不同的生产方式将会引起不同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矛盾。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2bfc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d.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综述》是一本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
的学术著作。
本书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总共约一千字。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导实
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这一思想,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
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
本书介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析与思考。
马克思通过对资
本主义社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为社会主义的胜利提供了
理论依据。
本书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通过对各国社会主义
革命的研究,本书总结了实践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验证和丰富。
结论部分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书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
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7f554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7.png)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开题报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经过多年实证和理论探讨,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对世界历史的演进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随着现代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性认识日益深刻。
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命运,以及探寻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和方向。
为了深入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概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它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内在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逐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命运。
本研究将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意义进行阐述。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历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本文将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观点,以及它与其他理论的异同。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的本质是无止境的剥削和压迫,内在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本文将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矛盾和历史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和转型路径。
四、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必经历程。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历史阶段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和方向,为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总之,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中国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正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
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
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
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
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
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
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
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
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
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
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
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
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
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
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
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
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
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
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
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
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
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
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
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
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它构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整体的规定性。
二、世界历史与“三阶段”、“五阶段”的划分(一)“三阶段”和“五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是苏联和中国理论界根据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有关论述所做的传统的划分。
长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的理论曾被我国理论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或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经典表述。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马克思的“伦敦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社会发展“三阶段”或“三形态”理论的提出,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学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或“五形态”理论提出了疑议,其主要理由如下:1.“五形态”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附加和曲解。
2.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实质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
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阶段”或“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
4.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五阶段”理论一方面虽然比较好地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主义“早产儿”、资本主义“补课论”提出的理论根据。
5.“三阶段”说与“五阶段”说相比,一方面它较好地说明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避免了“五阶段”说所造成的认识混乱,另一方面它还能更好地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对上述观点持不同意见的观点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地准确地表述过社会历史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阶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奠定的。
其理由如下:1.“五阶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书中提出的,虽然存在着用“部落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术语来表述原始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具有不确切性。
2.斯大林关于“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的经典表述渊源于马克思。
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指出人类的社会有五个发展阶段的不是斯大林,也不是马克思,而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
他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和阶级关系的状况,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神学和封建的社会、过渡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即15世纪以来破坏神学和封建体系的时代)、未来的“实业和科学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但因圣西门根本不懂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动力,坚持唯心史观,这种历史分期只是一种猜测,而没有作出理论上的阐述。
马克思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指出了更替的内在依据。
3.对单个的社会有机体(民族和国家)来讲,在历史上是很少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
但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用五种社会形态来概括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却是成立的。
因为在一定时代,总有一定所有制的社会有机体,用为世界性的体系,位于该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到当时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
例如,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可就人类历史发展整体而言,却意味着封建时代已告结束,世界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经降临人间。
所以,对人类社会五种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过程及其规律的把握,只能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总体或“类”出发,而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现象。
4.“三阶段”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在马克思著作中只占有次要地位。
“五阶段”说与“三阶段”说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前者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后者则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超越商品经济阶段。
“三阶段”说中的第二种形态属于商品经济,马克思的本义也是指资本主义,而不包括社会主义。
我们今天以“三阶段”说作主题来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只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运用,而不是马克思的“本义”;如果把这说成是马克思的“本义”,即把马克思理论同对这一理论的运用不加区别,硬把二者说成是一致的东西,就不对了。
(二)“三阶段”与“五阶段”划分的视角及其关系有的论者认为,“三阶段”说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依次演进的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五阶段”说则是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划分的。
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生产的“普遍的光”的观点的论述认为,“三阶段”和“五阶段”的划分是马克思分别从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不同视角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概括。
社会生产虽然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即“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的方式、大小、范围的不同,从而使整个世界的历史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来。
“三阶段”与“五阶段”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深化。
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98页注32的有关论述认为,“三形态”是从“社会生产类型”的角度来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实质上是社会生产的不同类型。
“五形态”则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展开来说,生产方式=社会生产类型+基本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类型是生产方式的抽象形态;生产方式是社会类型在逻辑上和历史上的展开。
并且一种生产类型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关系,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
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是理解“三形态”和“五形态”关系的枢纽。
“三形态”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个别劳动与社会总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五形态”说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微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人们对个别劳动占有关系的历史变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