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08-20
作者简介:季祝平(1963-),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讲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N o.6,2001JOURNA L OF S OUTH CHI NA NORM A L UNI VERSITY (S OCI A L SCIE NCE E DITI ON )2001年12月Dec.,2001
试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
季祝平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京211800)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他是继苏、辛之后把词的创作题材从狭窄闺阁庭院中解放出来的又一人。他笔下的边塞景物处处蕴含着兴亡之感和羁旅愁怀,景凄情真,既有凄婉迷离之美,又有沉郁豪放之气,婉约与豪放融为一体。
关键词:纳兰性德;边塞词;吊古兴亡;伤离恨别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1)06-0046-05
我国古代的词始兴于隋,经唐、五代,至宋达于鼎盛。到元、明时,小说、戏曲成为文学代表,词道衰微,词作庸靡平淡。直至清代,据胡薇元所言:“依声之学,国朝为盛,竹土宅、其年、容若鼎
足词坛。”①词作方出现短暂的中兴气象。其中,纳兰性德贡献最大,成就最高,一扫元明以来浮艳颓靡之风,为沉落多年的词坛,注入了一股生机活力。他的词在清初,“都下竞相传写”,②国中
“家家争唱”,③况周颐称他为“国初第一词手”,④王国维誉之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⑤一提到纳兰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他的爱情词。的确,爱情词可以说是纳兰词中数量最多(三分之一),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词人呕其心血,掬其泪水,和墨铸成的珍品。
陈维崧说:“《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⑥顾梁汾说:“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能
卒读。”⑦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纳兰的边塞词。这种词的数量也不算少,约占其词数的12%左右。更重要的是,它同样颇具特色,不乏艺术精品。纳兰在这些词中,以边塞为题材,抚今追昔,纵横驰骋,意境阔大,意气横逸,有雄浑沉郁之风,成为继苏、辛之后把词的创作题材从狭窄的闺阁庭院中解放出来的又一人,填补了词史的一大空白。
一
纳兰在《原诗》里说:“人必有好奇缒险,伐山通道之事,而后有谢诗;人必有北窗高卧,不肯折腰乡里小儿之意,而后有陶诗;人必有流离道路,每饭不忘君之心,而后有杜诗;人必有放浪江湖,骑鲸捉月之气,而后有李诗。”纳兰认为作诗填词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个性,才能写出独具特色的作品。纳兰之所以能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出大量精美的边塞词,是与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文学素养有密切关系的。
纳兰性德(1655—1685),“纳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子允礻乃嫌名改,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6
4
明珠子也。”⑧他既是天潢贵胃,又是位相国公子。据说他自幼聪敏好学,17岁补诸生,贡入太学;十八九岁联举京兆礼部试;22岁殿试,名在二甲第七,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 31岁猝然病逝。
纳兰性德自22岁至31岁担任康熙皇帝的侍卫。“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⑨他在御前任职,能应付自如。皇帝诗兴大发,他随声唱和;皇帝著书立说,他受命译制;皇帝行猎,他则执弓冲突,跃马随围;皇帝每次出巡,他都是“日侍上所,巡幸无远近,必从”。⑩9年之中,他扈从皇帝“数尝西登五台,北陟医巫闾山,出关临乌喇,东南上泰岱,过阙里,度江淮,至姑苏”。 λϖ而且,康熙十七年(1678)皇帝巡视京畿和塞外;康熙二十一年(1682)皇帝东出山海关,到清朝发祥地巡视,祭长白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皇帝二月赴五台,登长城,七月巡古北口;康熙二十三年(1684)五月,皇帝再一次往古北口。纳兰均随侍巡幸。因此,他有机会走出京城,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扩大了其视野和胸襟,为其创作边塞词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还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二十一年九月,纳兰奉命单独出使西域,“觇”如梭龙部落尚未臣服或表面臣服暗中捣乱的“诸羌”,“宣抚”那些已经臣服的部落和藩镇。这次远行历时五个月,行程千万里,途径阴山、天山直至碎叶,不仅有机会领略和观察西域的风光景色,而且也使其亲身体验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为其创作边塞词蓄积了大量的素材,成为纳兰能写出大量边塞词的重要原因。
作为游牧的蒙古族后裔,纳兰善骑射,喜自然,对一切描述自然的诗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喜爱,在《绿水亭杂识(四)》中,纳兰曾慨叹唐宋两代边塞诗为数不多,甚为可惜,在列举王之涣、窦巩、马戴等人的边塞诗后,赞赏其“诗辞俱工”。纳兰还征引了汉及宋的13位诗人的“杂见于出塞、送行之作”中的涉及边塞的诗句,称其为“皆善状燕中风景者”。在这些作品中,纳兰涉取艺术养份,为其写边塞词提供了借鉴,引发了创作边塞词的热情,成为他创作边塞词的艺术渊源。
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纳兰的边塞词既是其扈驾巡边生活的写照,也是其奉使西域生活的实录。塞外日落的悲笳,西风的夜哭,牧马的长嘶,塞雁的哀啼,古戌的烽烟,羌城的夕照,连天的衰草,茫茫的黄沙……无不给其视觉、听觉以强烈的刺激,在其灵魂深处留下绵邈的余响,一旦形诸笔端,即成为境界壮阔又情致绵绵的边塞词。这些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风格方面,都给人与前人诗迥然不同的感受,可谓独具一格。
吊古之思,兴亡之感,是纳兰边塞词内容的一个主要方面。纳兰出塞行经古战场时,在翠华旗下,鹅黄队里,不时发出阵阵悲叹,写下数量颇多的凭吊兴亡的词。如《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何处淬吴钩,一片荒城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词的开头,以设问的形式起首,已见悲凉凄怆之情调。何处是当年令吴钩染血的争战之地呢?难道就在那一片荒原上,那个被绿水长绕的孤城边,它真的曾经是当年的古战场吗?《易・坤》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后人用龙战指代争雄称霸的割据战争。当年的繁华的市井,人烟稠密,到如今却荒芜至极,空寂无人,有的只是秋阳下满地憔悴的衰草,飕飕的霜风,一派萧瑟荒凉,这就更加突出了迷惘哀伤的情调。下片以“霸业等闲休”为起句,足见在纳兰看来成就霸业又如何,一个“休”字便道破了一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们曾经跃马横戈,在战场拼死嘶杀,换来赫赫伟业,成就了一家天下,结果依旧灰飞烟灭,寻踪于累累废丘。这可谓充分表达了人生若梦的悲哀感,其落句则是这种悲情的点睛之语。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