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巨人孔子——中庸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文化巨人——孔子》有感
——论孔子的中庸之道引: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几千年来,孔子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他的思想核心是“和”,就像大家看到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术的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流传至今的“和”字,如此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孔子提倡“礼”和“正名”,主张“中庸之道”,发展了"仁者爱人"的仁德学说,孔子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他对一个民族乃至世界的贡献是不可置否的,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时就提到过: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学习孔子的智慧。以下,本人就对体会较深的“中庸之道”谈谈个人的看法。
中庸至德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
要理解中庸至德的涵义首先要对“中庸”有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会错误的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立场的墙头草。郑玄说:“中庸,中和之为用也”;焦循说:“盖凡事皆有两端……而借有宜,得所宜则为中”,这种理解才是正确的。
所谓“至德”,德是广义的德,而至的理解很重要,不是到达的意思,而是“最合适,恰到好处”的意思,中庸至德就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不左不右,不高不低,不前不后,不急不缓,以中为用,以和为贵。这也是哲学中很重要的观点,在我国的《易经》中也是强调阴阳平衡,包括人的本身,以中间为界,左右对称;中国的建筑风格、室内装修亦是如此,厅堂中物品的摆放常以对称为美。
按照不同的方式,对中庸的理解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但所阐述的道理都完全一致。其实中庸之道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可以说它存在于每一个角落,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中,人类要度好度,把动物、植物、矿产、空气等都当作有限的资源,平衡好科技发展与资源再生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国家之间建立各种关系都要在国家平等、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下;话说回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发展的进程,如何掌控前进的步伐;再回归到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当你陷入低谷,或是正值高峰,如何拿捏与人相处的分寸,我们说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伤悲,都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少走了那一步,就与成功失之交臂,若是偏偏又多走了一步,又会失势而下,这就又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大概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谁更贤德?孔子说:“颛孙师常常做的有些过头,卜商常常达不到要求。子贡说:如此说来,那么是不是颛孙师要好一些呢?孔子说:过头和达不到同样不好。
说到底,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认为,“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界限,它深刻反映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凡事都会有一个数量的界限,超过了会引起质的改变。所以过犹不及实质上还是一个中庸的问题。
我曾尝试着不断的变换角度,把中庸之道和哲学思想更多的联系起来,发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断的印证这两者的正确性,到最后还是绕回来。哲学中讲事物之间都是矛盾的,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那么找到事物的最恰到好处的一点,这一点的左右两边就是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变化的,矛盾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中庸之道是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矛盾,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共进的正确途径,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中庸哲学的无处不在,矛盾的永恒性决定了中庸哲学的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