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2008 年第 1 期
陈盼, 等: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59
3 月出版
荧光成比例, 生物细胞中 ATP 的数量多, 发出的荧 光就多, 因此, 反应产生的荧光定量地反映系统中 代谢活细胞水平。
目前生物荧光反应法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条件 的快速评价和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同时在 HACCP 管 理 中 也 被 广 泛 用 于 关 键 控 制 点 检 测 , 与 传统检测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几分钟内可获得结果, 而且荧光光度计是便携式的, 使用方便, 适合现场 检测, 不仅可以检测微小的污染物水平, 还能检测 食品加工设备及其表面的清洁程度。
5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gene chip) 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兴 起 的 前 沿 生 物 技 术 , 也 叫 DNA 微 阵 列 (DNA mi- croarray)、寡核苷酸阵列(oligonucleotide array)。采用 原位合成(in situ synthesis) 或显微打印手段, 将数 以万计的 DNA 探针 固 化 于 支 持 物 表 面 上 , 产 生 二 维 DNA 探针阵列, 然 后 与 标 记 的 样 品 进 行 杂 交 , 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实现对生物样品快速、并行、 高效地检测或医学诊断, 由于常用硅芯片作为固相 支持物, 且制备过程运用了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 术, 所以称之为基因芯片技术。
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的表面酶标记物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后形成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遇到相应底物时结合物上的酶催化底物产生水解氧化或从而生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色物质可用肉眼或酶标测定仪判定结果
!"
!!!!!!"
58
食品工程
FOOD ENGINEERING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微生物大肠菌群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微生物污染物。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传统的培养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利用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灵敏度低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监测的需求。

其次,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逐渐成为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的主流。

PCR法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它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对DNA进行扩增,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等优点,已经成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外,免疫学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

ELISA法是其中的代表,它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大肠菌群。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领域。

除了上述方法外,近年来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检测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与传感器进行特异性识别,通过信号转导来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MPN法测定食品中大肠杆菌群数

MPN法测定食品中大肠杆菌群数

知识点:MPN法测定大肠杆菌群数情境:微生物检测技术任务:MPN法测定大肠杆菌群数课程:食品微生物技术MPN 法测定大肠菌群原理一、大肠菌群什么叫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h内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

二、MPNMPN❞食品中大肠菌群数是以每100 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表示。

❞据此含义,所有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大肠菌群均应以每mL(g)食品内允许含有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为报告标准。

三、MPN法测定原理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

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大肠菌群测定步骤1.液体样品稀释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或其他无菌容器中充分振摇或置于机械振荡器中振摇,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2.梯度稀释❞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混匀或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作成1:100的样品匀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 mL灭菌吸管或吸头。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五、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证实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9.6.186.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大肠菌群快速检测

9.6.186.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大肠菌群快速检测
食品中大肠菌群快速测定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依据
检样 无菌称取25g(mL)样品于225mL稀释液中,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GB 4789.3-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 大肠菌群的计数
选择适宜3个连续稀释度h
演示完毕,感谢您的聆听
不产气
产气
BGLB肉汤
36℃±1℃
48h±2h
不产气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阳性
查MPN表 结果报告
结果判读
1 大肠菌群在测试片上生长后产酸。 2 pH指示剂使培养基颜色变深,在红色
菌落周围有气泡者为大肠菌群。 3 记录每个稀释度大肠菌群阳性纸片数。 4 根据大肠菌群MPN表查出相应的大肠菌群数。
是微生物检验诸多快速方法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
已被广大卫生检验者所接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 餐饮业、卫生、环保、水质检验等。
总结
思考题
1.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检测方法的异同? 2.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的测试片为什么会使产生使纸片颜 色加深周围并有气泡的菌落? 3.如何对测试片的生长结果进行计数? 4.大肠菌群快速检测适合在那些领域使用?
测试片结果解读
测试片可能会出现如下现象
1)没有任何菌落生长,不要计算圆形培养基外的菌落。因为泡棉上 已不含选择性培养基。
测试片结果解读
测试片可能会出现如下现象
2)当菌落数超过220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方格,计算 平均菌落数,再乘以20得到整个测试片的菌落数。当有许多气泡,培养基 颜色变深暗,有很多小菌落时,记为多不可计。
测试片结果解读
测试片可能会出现如下现象

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简述大肠杆菌作为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指标,其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肠杆菌的生物检测方法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和灵敏度,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污染途径。

本文将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新型生物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如多管发酵法和平板计数法,虽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存在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易受干扰等缺点。

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生物检测方法,以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

基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原理的新型生物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如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可变数衔接重复序列分析(MLVA)、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TP生物发光技术、PCR检测技术等。

这些新型生物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大肠杆菌的准确检测。

PFGE和MLVA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肠杆菌的分子分型,有助于追踪污染来源和传播途径;GC和HPLC等色谱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来评估其污染程度;ATP生物发光技术和PCR检测技术则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大规模筛查。

新型生物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对实验条件要求严格等。

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优化这些技术的性能,提高实用性。

加强食品中大肠杆菌的生态学研究和风险评估,对于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新型生物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我们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和控制大肠杆菌污染,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1. 大肠杆菌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在《食品中大肠杆菌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大肠杆菌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这一段落内容可以如此撰写:大肠杆菌在食品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存在与否往往直接关联着食品的卫生状况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进展

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进展

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进展摘要: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是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检验迫切需求,本文从免疫学技术,酶学的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传统检测方法改进技术,物理化学技术,其它技术方面对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高,无法区分死活菌;酶学的技术和物理化学技术特异性好,省时省力,但这些方法成本较高,不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传统检测方法改进技术结果准确,但费时费力。

因此,仍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方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要真正实现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还需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以寻找一种能够真正实现成本低、灵敏度好、准确性高并且检测速度快的更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食品;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研究1引言大肠菌群为一群在37C、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的统称。

这些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中,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存在的主要原因。

因此,大肠菌群被国际上公认为检测各种水质、医药及食品在流行病学上安全性的指示菌。

如果检测到大肠菌群呈阳性结果,那么便表明食品、药品或者水质存在大肠菌群,已经被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的数量与受到的污染程度成正比,数量越多,受污染越严重。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主要用多管发酵法来检测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已沿用多年,其准确性、权威性无可质疑,但该方法费时费力,而且检测所需的费用较高,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现场监测的要求,因此,现在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检验迫切需要一种更加有效、快速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大肠菌群的快速、定量检测技术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2大肠菌群主要的快速检测方法2.1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方法检测原理是依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反应。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及分离纯化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及分离纯化

实验8: 食品(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滤膜法)及分离纯化(6学时)一、目的要求1.利用滤膜法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

2.掌握分离微生物的基本操作。

二、基本原理1.滤膜法是采用过滤器过滤水样,使其中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大肠菌群可直接在膜上生长,从而可直接计数。

所用滤膜是一种多孔硝化纤维膜或乙酸纤维膜,用水系过滤膜即可,其孔径约0.45μm。

2.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

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为分离纯化。

三、试验原料及器材实验原料:伊红美蓝琼脂平板或远藤氏琼脂平板,乳糖蛋,蛋白胨,灭菌水,饮用水等;器材:镊子;夹钳;烧杯;真空泵;滤膜;过滤器等。

四、操作步骤1.大肠菌群的检测(1)滤膜灭菌将滤膜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煮沸15分钟,共煮沸三次,前两次煮沸后换水洗涤2—3次再煮,以洗去滤膜上残留的溶剂。

(2)过滤器装置用无菌手续将已灭菌的过滤器基座、滤膜、漏斗和抽滤瓶安装好,其中滤膜用灭菌镊子(浸在95%酒精内,用时通过火焰灭菌)移至过滤器的基座上。

其他可直接用手或夹钳操作,但不要碰到伸入抽滤瓶的橡皮塞部分,以免染菌。

(3)将抽滤瓶接上真空泵。

(4)加水样过滤直径50mm的滤膜,所过滤的水量以培养后长出的菌落数一般需要较多过滤器装置,多于50个为适宜,所以采用多联过滤器最好,可以减少误差。

一般清洁的深井水或经处理过的河水与湖水等可取样 300—500 ml;对比较清洁的河水或湖水,可取样1-100ml;严重污染的水样可先进行稀释;未知的水样可做三个稀释度,选择菌落数合适的稀释度进行计算。

本次实验于过滤器漏斗内加入比较河水或湖水100ml,加盖。

(5)开动真空泵进行油滤。

(6)抽完后,加入等量的灭菌水继续抽滤,目的是冲洗漏斗壁。

(7)滤毕,关上真空泵,用灭菌镊子取滤膜边缘,将没有细菌的一面紧贴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

滤膜与培养基之间不得有气泡。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

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尽管大肠杆菌是正常肠道菌群的一部分,但有些菌株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感染。

因此,准确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在鉴别大肠杆菌时,通常需要从样品中分离出细菌,并进行初步的鉴定。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1. 培养基选择:大肠杆菌可以在普通富营养的培养基上生长,如营养琼脂和TSA 寒天琼脂。

与其他致病菌不同的是,大肠杆菌具有乳糖发酵能力,因此可以使用含有乳糖的培养基如EOH(大肠杆菌溶血素乳糖琼脂)、MacConkey琼脂和XLD (硫代硫酸亚铁氧化琼脂)来选择性培养大肠杆菌。

2. 形态学特征: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后,大肠杆菌形成小型、粉红色的圆形菌落。

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肠杆菌呈革兰阴性,为杆状细菌,长度约为2微米,直径约为1微米。

此外,大肠杆菌具有移动性,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现出活跃的运动。

3. 生化特性:通过测试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可以进一步鉴别该菌株。

常见的生化试验包括蔗糖发酵试验、气体发酵试验、硫化试验和尿素酶试验等。

大肠杆菌通常可以产生气体和酸,而不产生硫化物,同时具有尿素酶活性。

4. 分子生物学方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测序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大肠杆菌。

通过特定引物放大大肠杆菌特有的基因片段,再进行测序比对,可以确定分离菌株是否为大肠杆菌。

5.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通过对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的测试,可以确定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大肠杆菌通常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也能产生耐药株。

通过该方法,可以观察和评估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鉴别大肠杆菌的方法包括培养基选择、形态学特征观察、生化特性测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配合,提供准确和可靠的鉴别结果,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厌氧菌,常常被用作指示性微生物来评估食品和水源的卫生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1. 培养基方法:将样品接种在包含大肠杆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EC培养基等。

大肠杆菌能够利用琼脂中的乳糖发酵产生酸,导致培养基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此外,EC 培养基还包含了可以检测大肠杆菌β-葡萄糖苷酶的亚甲基红试剂,如果大肠杆菌存在,则培养基呈现金属光泽。

2. 确认方法:对落有培养基上的鲜艳深色菌落进行进一步确认。

典型的确认方法包括革兰染色、目测观察形态特征、氧化发酵试验和测试产气杆菌酶试验。

3. PCR检测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样品中扩增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片段(如16S rRNA基因),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4. 快速方法:如免疫层析试纸法和光学组织测定法。

免疫层析试纸法利用抗大肠杆菌抗体与大肠杆菌特异性抗原结合生成可视化结果。

光学组织测定法利用大肠杆菌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比色底物产生颜色变化。

这些方法都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在食品和水源中的存在及其数量。

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实验室操作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检测步骤

大肠杆菌菌落总数检测步骤

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为了对鸡精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微生物的检测就显的十分重要。

下面是鸡精产品的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实验检测方法。

一、大肠杆菌:1)培养基准备(以3.5g乳糖胆盐发酵琼脂为例)双料试管配制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7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三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三根为双料试管,即双倍原料)。

单料试管配制A、用量杯量取加热的100ML蒸馏水(实验前需对蒸馏水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处理方法详见注一)。

B、用0.1g称量天平秤取3.5g乳糖。

C、将A、B混合均匀,并用10ml吸管各取10ml混合液分别注入六根装有小导管的试管中(此六根为单料试管,即单倍原料)。

2)将配制好的试管放入灭菌锅进行115℃进行灭菌10min。

3)将灭菌过后的试管放置在无菌室,常温保存一周。

4)若要对生产的样品检测其大肠杆菌,其步骤如下:A、量取灭菌后的蒸馏水225ml加温后及25g样品混合均匀。

(样品需要在无菌室中,有封盖的塑料杯中进行混合)B、取三个玻璃培养皿,分别标上-1、-2、-3标记。

C、取两根新试管取9ml蒸馏水分别标为a、b。

D、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1培养皿中,并盖上盖子。

E、用吸管吸取1ml样品液体,注入a试管中,记为-2培养基液。

F、用吸管吸取1ml a试管中的液体,注入到b试管中,记为-3培养基液。

G、用1ml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3根单料试管中,用10ml吸管取样品液体分别注入双料试管中H、用1ml吸管取-2培养试管液体,分别注入到单料试管中。

I、装好液体的试管,用试管塞封好,放到36℃±1℃的恒温培养箱中24小时培养。

J、24小时培养后,取出并用肉眼观察试管的颜色及冒气泡情况,若有其中的任意状况,说明有大肠杆菌,需要通过美兰做进一步的检测。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探析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探析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探析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是一种有潜在危害的细菌,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一、传统方法:传统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标定菌、判断菌的方法。

传统的培养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常需要24至48小时,而快速检测方法通常可以在1至2小时内提供结果。

因此,传统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已逐渐被快速检测方法所取代。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1.PCR检测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

PCR 可以复制和扩增DNA序列,对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特异性检测。

PCR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PCR法常用的目标基因是与大肠杆菌特异性相关的基因,如16s rRNA基因和uidA 基因等。

PCR法的结果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是一种相对于传统PCR法的改进和升级。

该方法可以在DNA合成的同时进行荧光信号的拓展,实现实时监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基因序列。

该方法基于DNA的指数级增殖,因此对样本中的少量目标序列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已经在食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用于定量测定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含量。

三、免疫学方法: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ELISA是一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可以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可以在几小时内得出。

然而,ELISA法的检测结果可能受到食品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此在使用ELISA法时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2.免疫免融诊断法(LFD):免疫免融诊断法是一种新兴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实现快速检测。

光电型传感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

光电型传感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

Abstract:E. coli secretes β-galactosidase under the induction of 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 The
β-galacosidase catalyzes chlorophenol ReD-β-D-galactopyranoside (CPRG) to form chlorophenol red (CPR) along with
饮水和食品中大肠杆菌(E.coli)污染的监测是目前食 品卫生安全控制过程中必检的指标[1]。当前大肠杆菌的检 测技术有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如细菌直接计数法、微生 物培养法,检测效果准确,但是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耗 时长;生物学法如ATP生物发光法、免疫学方法、PCR技 术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但需要专业人员和专业设 备,且无法满足食品中常见大肠杆菌污染菌大批量快速 检测的需要[2-3]。对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首先要满 足方法的可靠性和检测的灵敏度,如果能够快速检测, 同时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则更加实用和易于普及推广 等[4-7]。近年来,国内外在研究使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法检
使用光电型传感器检测已知含有大肠杆菌的50个阳 性样品与不含大肠杆菌的50个阴性样品,按照公式(1)计 算该方法的准确率。
检出阳性样品数+检出阴性样品数
准确率/%=
样品总数
×100 (1)
1.3.5.4 回收率的测定 配制细菌群落数为105CFU/mL的大肠杆菌溶液,在
光电型传感器上进行检测,平行10次,记录光反射信号
收稿日期:2012-07-28 基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科委共同资助的“世博专项”项目(06dz05825);上海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0890259) 作者简介:叶雨丹(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E-mail:yoyoleaf@ *通信作者:柴春彦(1969—),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E-mail:cychai88@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

从 样 品 中 快 速 分 离 出 来 。 与 快 速 检 验 方 如 法 相 结 合 ,可数 倍 提 高 效 率 并 节 省 大 量 时 间。 ih 、 b o  ̄ Ch p n Wrg t Cu b n H a ma 用免疫 磁珠 分离法对 食品标本 大肠杆菌进行 检测 , 达
到 很 好 检 验 效 果 , PCR符 合率 高 。 与 () 2 生化 反应 大 肠 杆 菌0l 7: 卫生 威 H7 5 胁 人 类 健 康 ,目 前 许 多 国 家 使 用 0 l 和 7 5 H7 异 性抗 体 与 极 少 数细 菌 具 有 不 同程 度 特
技 术 运 用 特 定 荧 光 标 记 特 异抗 体 , 滤 后 过 菌细咆 与荧光标记 特异抗体 作用 , 只对 被 检菌被染色, 对于 本 底 杂菌 不 染 色 , 服 因 克 其 他 杂 质 被 染 色而 导 致 问 题 。 此技 术 由于
无 需 培 养 或分 离 过 程 因此 检 测 非 常 快 速 。 ( ) 合 酶 链 反 应 技 术 。 去 大 肠 杆 菌 5聚 过 肠 毒 素 检 测 多 采 用 乳 鼠 灌 经成 为世界 性 问题 , 国情况也 不容 乐观。 我 本文 分析 几种有效检 验 大肠杆 菌方法 为大肠杆 菌检 验奉献徽
薄 力量。 关 键 词 : 肠 杆 菌 检 验 方 法 食 品 检 验 微 生 物 大
中图 分类号 : 2 4 TS 7. 0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0 x( 0 ) () 0 1 1 I 4 8 2 1 l c- 3 —0 6 9 0 0 2
果 更 加 准 确 , 此 在 大 肠 杆 菌 检 测 中 抗 体 因 定位荧 光技术实用性更 好。 实验主 要步骤 是对 样品进 行过滤 , 用

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进展

简述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相关研究进展

科技文苑Sep 2020 CHINA FOOD SAFETY67大肠杆菌是两端钝圆、无芽孢且能运动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寄生部位主要是生物的大肠内,约占肠道菌的1%。

大肠杆菌可合成维生素B、K,正常栖居条件下无致病的可能性。

但是,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后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严重时还会致死。

因此,为保障国人身体健康,有必要对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展开研究。

1 食品中大肠杆菌传统检测方法1.1 多管发酵法该方法是以大肠菌群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特征为依据来检测大肠菌群——大肠菌群阳性管在44.5℃培养基内持续培养24h 后会产生荧光产物,培养基在紫外光源照射下会有荧光出现。

具体方法步骤为:将一定量水样加入土壤蛋白胨培养液内,随后分步骤展开初发酵实验、平半分利、复发酵试验鉴定;然后参照最可能数(MPN)表,结合各稀释度发酵管数,对每升或每10mL 水样内的大肠菌群数进行收集。

多管发酵法无需耗费太多成本,且实验要求相对简单;不足之处在于其他因素极易对其构成影响,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

1.2 平板计数法该方法首先需要稀释食品样本,即将其中的微生物分散为单个细胞组织,减少一定量的稀释液,以便通过肉眼观察,并计算稀释液浓度与样本数量来得到菌落数量。

菌落通常为紫红色,经培养后会有气泡产生,表示大肠杆菌阳性。

平板计数法不但能将大肠杆菌数量计算出来,还可对其特征进行观察,操作相对简单。

但是,该检测方法会使样本中的大肠杆菌肉眼辨识度偏低,需借助放大镜进行。

1.3 测试片法该方法是在国外纸片检测技术的运用下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国内外学者围绕测试片进行了深入研究。

蔡军[1]对平皿计数法与测试片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发现测试片法特异性较强,且检出限度较低,诊断效率接近于平板计数法。

文霞等[2]采用3M Petrifilm TM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对大肠菌群进行了检测,发现3M Petrifilm TM 大肠菌群测试片法在计数方面与传统平皿计数结果相比无差异。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简介大肠菌群是指含有大肠菌属(Escherichia coli)和奇异变形杆菌属(Coliform bacteria)的细菌群体。

它们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也可以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食品中。

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是导致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因此,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非常重要,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流程。

方法和步骤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是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的第一步。

根据需要检验的食品种类,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常见的食品样品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和乳制品等。

采集样品时,应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并避免污染。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避免极端状况下的取样,如选择已烂的水果或有明显变质的食品。

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为了提取样品中的菌群以进行后续的检测。

处理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部的污染。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加入盐水:将样品加入含有氯化钠的缓冲液中,以便菌群的释放。

•搅拌和均质:使用搅拌器或者均质器将样品搅拌均匀,以确保菌群的均匀分布。

•过滤:通过滤膜将样品过滤,以分离固体物质和悬浮物。

3.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是进行大肠菌群检验的关键。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大肠杆菌选择琼脂(MacConkey Agar)、经典蓝琼脂(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等。

不同的培养基适用于不同目的的检验。

PCA适用于总菌群计数,MacConkey Agar适用于大肠菌群的选择性检测,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适用于大肠杆菌的计数和鉴别。

4. 培养和孵育将样品处理后的培养基平板进行孵育。

孵育的时间和温度根据菌群的生长特性而定。

一般情况下,孵育时间为24小时,温度为37摄氏度。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每个样品应使用独立的培养基平板进行孵育,且标记清楚以区分不同样品。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常用于食品安全和水质检测,以下是常见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1. 营养琼脂平板法:将样品接种于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平板上是否有典型的大肠杆菌菌落形成。

2. MPN法:通过连续稀释法,将样品分别接种到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根据样品最终的阳性管数,使用MPN表进行计算,得到大肠杆菌的数量。

3. PCR方法:利用特定引物和酶对大肠杆菌的DNA进行扩增反应,通过检测PCR产物是否存在来判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4. 发酵管法:将样品接种到含有大肠杆菌发酵底物的管内,根据产气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5. 荧光定量PCR法:通过特定的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结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可定量检测大肠杆菌的存在情况。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大肠杆菌的检测。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班级:食科114姓名: 张花学号: 114031431组长: 张军玲成员:张花赵晶郁朱娟娟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摘要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

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

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法1设备和材料1。

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 :44。

5±0。

2℃。

1.4天平:感量0。

1g.1.5均质器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

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

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1。

11试管架.2. 培养基和试剂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2。

3蛋白胨水.2。

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

5磷酸盐缓冲液。

2。

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2。

71mol/L氢氧化钠(NaOH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2.81mol/L 盐酸(HCI ):移取浓盐酸9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3检验程序4.样品稀释4。

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的无菌均质杯内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锥形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实验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实验二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②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 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混匀,制成1 :100的稀释液。
③另取1mL灭菌吸管,按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
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 mL灭菌吸管。
2)乳糖发酵实验 接种1mL待检样品于乳糖胆盐 发酵管内。接种3个稀释度,每一 稀释度接种3管,置(36土1)℃
汤),36℃±1 ℃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
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
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LST结果判断
大肠菌群的产气量,多者可以使发酵倒管全部充 满气体,少者可以产生比小米粒还小的气泡。如 果对产酸但未产气的乳糖发酵如有疑问时,可以 用手轻轻打动试管。
阳性管 10m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ml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0.1ml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3 6 9 3 6 9 12 6 9 12 16 9 13 16 19 4 7 11 15 7 11 15 19 MPN 10ml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阳性管 1ml 2 2 2 2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0.1ml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11 15 20 24 16 20 24 29 9 14 20 26 15 20 27 34 21 28 35 42 29 36 44 MPN 10ml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阳性管 1ml 3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0.1ml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53 23 39 64 95 43 75 120 160 93 150 210 290 240 460 1100 1100+ MPN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国标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国标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国标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可用于评价食品和水的卫生质量。

因此,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水处理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国际上常见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国标。

一、 ISO 9308-1:水质–检测和计数大肠杆菌–第1部分:膜过滤法
该标准适用于检测与供水、游泳池、浴缸等有关的水样中的大肠杆菌。

该标准使用膜过滤技术,将水样过滤通过0.45微米的滤膜上的杆菌层,然后将滤膜培养在培养基上,检测和计数大肠杆菌的数量。

该标准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等特点。

二、ISO 21150:食品和饲料–检测和计数大肠杆菌和厌氧菌–气相培养法
该标准适用于肉、肠衣、豆腐等食品样品,通过瓶内培养的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数量。

该标准使用培养基使大肠杆菌产生二氧化碳,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二氧化碳的量,以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该标准的优点是能在单一瓶中同时检测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数量。

三、ISO 9308-2:水质–检测和计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第2部分:多管发酵管技术
该标准适用于检测污染水样和废水样品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该标准使用多管发酵管技术,将水样转移到多个管子中,这些管子中的培养基不断地搅拌,检测管子中产生的气体,以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

该标准较为耗时,但能同时检测两种菌群。

以上三种标准是国际上常见的用于大肠杆菌检测的方法。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选择适宜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并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执行测试,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浅议如何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

浅议如何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

浅议如何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作者:王泽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1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日常的食品安全问题。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食品问题开始出现在大众眼前,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综合食品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大肠杆菌,其属于食品污染程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那么如何才能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将食品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检测出来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关心的问题。

大肠杆菌指的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无芽孢、两端钝圆、能运动,是动物以及人肠道中最鲜为人知的细菌,在所有的肠道菌中大肠杆菌约占1%。

虽然大肠杆菌在正常的条件下并不会致病,而且能合成维生素K和B,但是大肠杆菌一旦进入到人体中的膀胱、胆囊等处,就很可能会引发炎症。

在实际的检测中,一旦在食品、水中检测出含有大肠杆菌,即可被认为是被粪便所污染的指标。

不仅如此,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其还常被作为药物、食物、饮水中卫生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由于食品安全信息与大肠杆菌息息相关,因此在食品监管中有效检测大肠杆菌非常重要。

那么在食品检测中,如何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呢?一、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现状在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时,主要的方式包括分离、生化试验以及增菌三种,传统用于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平板计数法、滤膜法以及多管发酵法等等[1]。

虽然多管发酵法相对来说具有明显的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但具有检测时间长的缺点,一旦检测时间过长还会影响结果的准确程度;相对多管发酵法来说,滤膜法操作更为简单,但如果在检测浑浊度较高或者细菌密度较大的水样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平板计数法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以及成本都相对较低。

综合来看,传统的三种检测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灵敏度低、程度较繁琐、检测周期较长等缺点,越来越无法满足如今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