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学教案[1]

基础会计学教案[1]

《基础会计学》教案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学学时: 64适用专业: 管理类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根据会计学科体系的特点,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为学习会计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从事会计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

通过基础会计的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用会计符号和语言反映经济业务的能力, 对实务中企业披露的信息能予以理解和利用。

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 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 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 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 要求学生: 了解会计的起源、发展与现状;了解会计的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由单式簿记发展为复式簿记, 会计方法也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

2、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通过专门的方法, 对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或称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

(二)会计的对象1、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扩大再生产过程、资金运动、经济业务、会计事项、会计要素、会计对象。

2、会计对象是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1、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2、会计核算职能(1)会计核算的概念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完整的记录、计算和报告。

(2)会计核算的内容(3)会计核算的要求(4)会计核算的程序3、会计监督职能(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依据监督标准, 通过会计的专门方法, 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的指导、控制和检查。

会计学教案

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作业布置第一章课后习题一七、板书设计图一第二节会计的对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四、课时安排2次课(4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2、多媒体六、教学步骤第一次课(2课时)(一)明确目标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总论

会计基础教案-第一章-总论
2、《会计基础》考试题型
3、学习要求
4、《会计基础》课程结构
Step2:讲授新课: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历史
1、我国“会计”一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3、中式会计发展的里程碑: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
4、现代会计之父:意大利卢卡.帕乔利,编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板书设计:
1、会计基本假设
2、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后记
课堂教学安排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授课章节名称
第一章总论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授课
课时
二课时
授课
形式
新授课
教学
资源
教材、教参、PPT、网络资源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锻炼及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情感目标:强化专业概念,深化职业从业资格意识;
教学
重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内容
教学
难点
会计核算具体内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外
作业
习题集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含师生活动)
Step1:1、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学生回答:a.什么是会计?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的概念: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基本原则: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主体假设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财务报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应用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理解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2.2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内容,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等式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三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3.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意义和应用3.2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反映会计要素的变化和结果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会计账户的定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户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四章: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4.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4.2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应用:记载经济业务、传递信息、控制责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会计凭证的分类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分录和会计凭证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5.2 教学内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会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根据会计账簿记录编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分类和编制过程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账簿6.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理解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借方栏、贷方栏、余额栏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逐笔登记、汇总登记账户式会计账簿的作用:反映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提供账户余额信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账户式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账户式会计账簿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账户式会计账簿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七章:日记账和总账的登记7.1 教学目标掌握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理解日记账和总账在会计记录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时间顺序登记经济业务、提供日常会计信息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按会计科目分类登记经济业务、提供科目汇总信息日记账和总账的作用: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提供会计信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记账和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日记账和总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日记账和总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八章:会计报表的编制8.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理解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作用8.2 教学内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编制、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收入、费用、利润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类编制、提供企业现金流动情况信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反映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提供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化信息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作用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报表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第九章:会计循环与会计分期9.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9.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经济业务、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将经济业务划分为一定期间、提供期间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影响:分期确认收入、费用、资产、负债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分期的意义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循环和会计分期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第十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理解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10.2 教学内容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可比性会计制度的概念和内容:企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规范企业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准则的概念和内容,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记录和报表编制的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理解课后作业: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的讲解:这是理解会计学基础的关键,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功能1.2 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准则概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强调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第二章:会计记录和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会计记录方法强调连续记录和系统记录的重要性2.2 会计科目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解释科目的作用: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2.3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借方和贷方的原则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3.1 会计凭证介绍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类型和作用强调凭证的重要性:确保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2 账簿解释账簿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类型和使用方法3.3 账簿的登记演示如何登记账簿:凭证的审核、科目的借贷方向、金额的计算等强调账簿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四章:财务报表和会计循环4.1 财务报表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财务报表强调财务报表的作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2 会计循环解释会计循环的步骤: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强调会计循环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介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致性和真实性第五章:会计软件和电子会计5.1 会计软件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5.2 电子会计解释电子会计的概念和特点强调电子会计的优势:信息共享、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5.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护、系统更新等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记账法6.1 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账户式会计记账法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6.2 账户的开设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账户的开设、使用和关闭流程6.3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强调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决策的重要性7.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解释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方法7.3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进行财务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第八章:成本会计8.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强调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介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解释成本计算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8.3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第九章:管理会计9.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9.2 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介绍预算编制、成本效益分析、目标成本法等工具和技术解释这些工具和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9.3 管理会计报告解释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等第十章:会计伦理和法规遵循10.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解释会计伦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诚实、公正、保密等10.2 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解释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了解和遵守的法规和准则:税法、审计准则等10.3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解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继续教育、自我监督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是构建财务报表的基础,正确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课程名称课时安排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环境与媒体的分析使用教学反思基础会计授课专业及班级4授课类型讲授设计者基础会计的授课对象是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会计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

对如何学习基础会计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另外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不喜欢理论说教,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本节主要介绍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的概念;2.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3.了解会计的目标;4.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技能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会计知识打下基础。

三、情感目标:1.帮助学生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2.培养锻炼学生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会计的概念、特征;2.会计的职能;3.会计的质量要求。

教学难点:会计的质量要求。

解决措施:举例说明。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节又属第一次课,因而讲述会计的概念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可照本宣科。

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导入新课】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讲授新课】一、会计的概念 (重点)(一)会计的发展历程从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二,会计的发展是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条件;第三,社会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范本模板】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范本模板】

基础会计教案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

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本课程的总要求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会计通常被称为商业语言,企业与其交易对象及资金提供者等利益团体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会计这种特殊的语言来完成,如果不熟知这种语言,人类的商业活动将会受到极大限制。

⏹会计又被视为是一种信息系统,企业通过这个信息系统,向企业管理当局及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种外部集团或个人提供对其经营、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又被称为对外报告会计,其主要目的是依据公认会计准则,对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状况的信息,以满足其决策需要,及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也被称为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目的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特定要求,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以供决策。

(如何分配资源的决策权、如何进行日常及长期的具体经营决策、如何进行内部各部门的业绩评估等)二、会计的职能:核算和监督三、会计的目标: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人员|职工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会计核算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要素:1.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一)资产⏹资产(Asset)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获得的。

❑(2)资产应能被企业所实际控制或拥有。

❑(3)资产应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资产的分类;❑(1)流动资产❑(2)非流动资产⏹(二)负债⏹负债(Liability)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学习目标◆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什么是会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

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2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会计案例1.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等式练习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理解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2.2 教学内容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实践操作2.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软件:用于实践操作2.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练习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记录方法练习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3.1 教学目标掌握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理解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2 教学内容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法:分析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3.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资料:相关资料和案例3.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练习第四章:财务报表4.1 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4.2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财务报表案例材料:相关案例和数据4.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财务报表练习第五章:会计循环5.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理解会计循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会计循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循环的概念和步骤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循环的实践操作5.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会计循环实践操作软件:用于实践操作5.5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循环的练习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循环练习第六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6.1 教学目标掌握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理解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学会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货币资金的分类和核算,应收账款的确认和计价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6.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案例6.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练习第七章:存货与成本计算7.1 教学目标掌握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7.2 教学内容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讲授法:讲解存货的分类和计价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7.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存货和成本计算案例7.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存货和成本计算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存货和成本计算练习第八章:固定资产与折旧8.1 教学目标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理解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2 教学内容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折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8.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固定资产和折旧案例8.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固定资产和折旧练习第九章:投资与融资活动9.1 教学目标掌握投资的分类和核算理解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学会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2 教学内容投资的分类和核算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投资的分类和核算,融资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9.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投资和融资活动案例9.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投资和融资活动的审计方法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投资和融资活动练习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教学目标掌握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理解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学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2 教学内容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会计政策的定义和选择,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审计方法10.4 教学资源教材:基础会计教材案例材料:相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案例10.5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会计政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的定义和职能会计的定义和职能是理解会计基础的关键。

基础会计教案etga

基础会计教案etga

银行存款
中行
出纳编号 18
凭证编号
6

记帐


符号
50000
合 主管会计
计 审核
¥5 0 0 0 0 ¥5 0 0 0 0 0
填制
附件 1

20
会计科目 银行存款
1995 年
记帐凭证


字号
摘要


总页
1 分页 2
借 (增) 方
贷 (减) 方


千百十元角分千百十元角分 贷


万 千 百 十元角 分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14
所有者权益确认与计量
分类
实收资本
所有者 权益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15
收入
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 其他销售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16
费用
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费用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17
第五章 会计凭证
自制凭证
分类
外来凭证 按填制
一次凭证
按方法
会计 帐簿
成本 计算
利润 计算
财产
清查
7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帐户
会计科目的概念
总帐科目 (一级)
明细科目 (二级)
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
子目 细目
车床
借贷记帐法 会计分录
8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帐户
会计科目的概念
总帐科目 (一级)
明细科目 (二级)
固定资产
机器设备
子目 细目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 会计概述

《基础会计》教案 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章会计概述【本章课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第二节会计的职能第三节会计的对象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会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等内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会计产生兴趣,了解如何学习会计理论和方法,了解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具】挂图: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史【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计概念2.会计特征3.会计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对象【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内容广泛抽象,教学时应理论联系实际讲授。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会计概念及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时间分配】本章共6学时。

【导入新课】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有人说会计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介绍本课程:《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学科,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是以后各专业学科的基础。

本节重点和难点: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简单刻记的出现就是会计产生的萌芽阶段。

(二)会计的发展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1)原始社会阶段: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

2)奴隶社会后期: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

西周时代出现了“会计”一词。

3)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清代焦循)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导入新课】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
【讲授新课】
一、会计的概念(重点)
(一)会计的发展历程
从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会计的发展是以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条件;
第三,社会生产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过渡:什么是会计?这是学习、研究会计这门学科和做好会计工作首先应当了解的一个问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的本质:它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3、会计反映的范围:特定的经济单位(会计的主体);
4、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5、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综上所述,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那么,会计这种管理活动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有什么不同呢?
会计有如下特点(板书):
1.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3.有一套专门的会计方法;
4.会计核算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重点)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1.事后核算: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是会计的基础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分析、考核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2.事前核算:其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与决策。

3.事中核算:其主要形式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真实性: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
合法性: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
合理性: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三)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1.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2.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会计的目标
1. 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2. 反映受托经营责任。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点及难点)
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提出了八项质量要求,即可靠
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
会公众等。

(一)可靠性
也称客观性、真实性: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弄虚作假。

交易:指发生在两个不同企业之间的价值转移,比如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

事项:指发生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的转移,比如管理部门领用办公用品,车间领用原材料等等。

外部的叫交易,内部的叫事项,统称为经济业务,也叫经济事项。

会计就是用来记录这些经济业务的。

(二)相关性
也称有用性: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简明扼要,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1.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要求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相同会计事项可比。

要求不同企业对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以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
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

(八)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课堂练习】
给学生时间记忆,抽查提问。

【巩固新课】
教师演示配套教学课件,师生共同回忆,对所学知识要点加以巩固。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共同学习了会计的概念、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布置作业】
1.什么叫会计?
2.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