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余者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郁达夫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郁达夫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形象的社会价值与审美意义】郁达夫零余者形象郁达夫是位多产作家,在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作品里,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弥散着一种感伤的氛围,有一颗伤感的灵魂总在那里时而低诉、时而狂喊,时而自嘲,这是他的灵魂,是他为自己塑造的“零余者”的自我抒情形象。

“零余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郁达夫的译作中,他是第一个将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译为《零余者日记》,后来又写有一篇名为《零余者》的散文。

“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则于世无损”是零余者的生存处境。

“零余者”是郁达夫自我的角色定位,但“零余者”不仅仅是郁达夫的一个自我形象,借着他的笔说话的,是彷徨,求索的大批知识青年。

在他的作品中,他以“自叙传”的口吻,以自我的切身体验为基础,真实地表现了当时青年们的种种苦闷。

“零余者”是一群五四知识青年的弱者形象,是一群踽踽而行的孤独者,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有着他独特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

一自从郁达夫在东京第一次读到屠格涅夫的小说之后,俄国多余人形象对他的影响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俄国多余人形象始终没有离开过郁达夫的视线。

屠格涅夫在一篇题名为《多余人日记》的小说中,曾描写了一位家道败落、身染沉疾、身世飘零、性情抑郁的贵族青年的形象,这个名叫朱尔卡都林的贵族青年由于在生活中找不到出路,终于成了社会的“多余人”(即郁达夫所说的“零余者”)。

在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曾先后出现过一系列类似于朱尔卡都林的青年贵族形象: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与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

这些人物出身贵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他们对俄国当时的现状十分不满,有着远大的理想,想在改造社会方面有所作为,但出身贵族的他们意志又非常薄弱、缺乏毅力,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付诸实践,终其一生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郁达夫塑造的“袋里无钱,心头多恨”、“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形象显然和“多余人”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谈谈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与俄国文学中零余者形象的区别

谈谈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与俄国文学中零余者形象的区别

谈谈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与俄国文学中零余者形
象的区别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一种与主流社会矛盾的孤独存在,具有了高度的代表性。

他通过他的主题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将人与他的社会的矛盾的表现的极致化,从而呈现了文学中典型的零余者类型。

而俄国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可追溯到19世纪法国传教士杰孔瑞洛夫斯基的小说《阿莎利集》中,他将零余者作为社会孤立的出路,得到了虚无主义、冷血主义者的普遍推崇。

在此之后,俄国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随着普希金的诗歌作品的显现更多的体现出文学创作中的凄凉、孤独与衰败的意味,其个体的孤独存在被极度展现出来。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强调的是主体的对抗与社会的夹缝中的存在,而俄国文学中的零余者形象则侧重于个体的孤独存在与精神痛苦。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具有鲜明的社会关怀和反抗性,而俄国文学中的零余者则方向更加凄凉,被更加深刻呈现出无尽的痛苦与孤立的精神。

谈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审美意义

谈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审美意义

腔苦 闷只好 向妻 子 发 泄 。审 视 自己 生计 无 着 落 ,
婚姻 不美 满 , 自怨 自艾 , 活脱 脱 “ 个 生 则 于世 无 一
“ 零余 者 ” 象是 普 希 金 《 甫盖 尼 ・ 涅 金 》中 形 叶 奥 的 主人公 奥涅 金 。而 “ 零余 者 ” 一称 谓 的 流行 , 这 主要是 在 屠格 涅夫 的《 零余 者 的 日记》出版 之后 。 这篇 小说 的 主 人公 是 一 个 患 痨 病 的 破 落 贵 族 青
第 三 次 了 , 作 家 作 品 , 嚼 橄 榄 , 嚼 愈 有 回 大 像 愈 味 。 _在 郁 达 夫 的笔 下 , ”1 零余 者 呈 现 了那 个 时代
的特有 的气 质 , 特有 的灵 魂 , 凝 聚 了这 个忧 郁作 也
《 日》 落 的主人公 Y, 为失业 所 困, 每天 睁开
年 , 孤 独 内向 、 恼 悲 怆 , 以死 前 的二 十 天 的 他 懊 他 日记 回顾 自 己短 促 的三 十 岁 的生 涯 , 自叹 自悼 : “ 在我 这 一 辈 子 里 面 , 发 觉 我 的位 置 给 人 家 占 我
补, 死亦于人无损 的零余者 ” 非但 如此 , ; 这个人
眼睛 首 先 想 到 的 是 “ 天 的 一 天 , 何 消 磨 过 今 如 去” 。有 钱 时 , 坐 车 看 市 场 , 之 为 “ 马 看 他 称 走
家 心 中的许 多怨 愤 。翻 阅郁 达夫 的作 品 , 我们 发
收 稿 日期 :0 1 1 8 2 1 —1 —1
花 ”, 漫游 看人 群 , 或 称之 为 “ 步旅 行 ” 徒 。钱 花 完
己是 “ 么也 没有 ” “ 什 , 眼泪 也 没 有 , 叹 也 没 有 , 悲 称心 的事 业 , 己 的朋 友 , 点 也 没 有 , 有 , 知 一 没 没 有, 没有 … …什么也 没有 , 有 的就是 一个 空洞 的 所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最终版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最终版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作多余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

在中国文坛上,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王蒙等作家都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但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了。

[关键词]:零余者郁达夫孤独无奈零余者,又叫做“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零余者形象最早出自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而“多余人”这一称谓被广泛认知则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从而创作除了一大批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

1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形象,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背景,可以把他们归为以下三类:1.1弱国子民的留学生《南迁》中的伊人期望从女学生O处获得同病相怜的温情,然而却因为是支那人而自惭形秽备受歧视,最终处于苦闷彷徨的心境。

《银灰色的死》(1921年)中的“Y君”也是留日学生,在异域承受不起亡妻后“北极雪地里的漂泊者”的孤寂,承受不起对静儿的单恋破灭后的恍惚,承受不起生计无着,更承受不起弱国子民的自卑,爱和同情都不可得,最终死在洒满了银灰色的月光的空地上。

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时时为自身的茕茕孓立,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境遇深感痛苦,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零余者形象相当浓厚的感伤色彩。

1.2时代的隐退者但人生坎坷磨灭不了她永久的小孩子天性,善良质朴且单纯天真,透出的成熟美和青春美令人心动。

“我”应邀贺婚,偶逢莲妹。

在山中游玩一度忽生妄念,但继而又幡然悔悟,用理性克制情欲与莲妹结成兄妹而后欣然远去。

“他们是被挤出社会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⑶1.3社会的遗弃者第二,周身所处环境不同。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零余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称,是一代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他们孤独、彷徨、沉沦,经历了从忧伤走向病态,从自怜转为自虑的心路历程,最终陷入了痛苦而绝望的深渊。

鲁迅和郁达夫分别塑造的“孤独者”和“沉沦者”就是“零余者”的典型形象。

本文通过对鲁迅与郁达夫笔下“孤独者”和“沉沦者”的比较来解读中国式的“零余者”形象。

一、“零余者”的简介(一)“零余者”“多余人”是最早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他们属于接受了新的思想,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的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其他贵族子弟,因为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愤世嫉俗,对腐朽的黑暗社会深恶痛绝,同时又非常的脆弱,他们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而“零余者”是“多余人”的同义词,即俄文汉译,只有郁达夫这样译。

“零余者”作为一个外译词,它极具生命力,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式的“多余人”的专有名称,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中国的“零余者”处在民族觉醒的特殊地位,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每一种压力都让他们无法摆脱,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弱者,他们的身上具有不无悲哀的声调及宿命的色彩。

“‘零余者’可理解为:一个觉醒了的充满自我的知识分子却被社会所疏离的失落感,爱而不得只是“零余”的一个具体而微,恒长尖锐的表现方式罢了,所以,生而无为,生而自哀,生而不能为自己的精神找到理想的家园,才是他们苦闷的原因所在”。

①郁达夫与“零余者”有着名副其实的不解之缘,他对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三读不厌,第一个把它译为《零余者的日记》,不只透出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这位中国夫子对屠格涅夫其书其人一见钟情,一拍即合,找到了“知音”和宣泄自我感情的“替身”,不必讳言,郁达夫本人就是个“零余者”。

然而,有些常到魏连殳家做客的朋友,“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者‘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吸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鲁迅笔下的魏连殳这个“孤独者”招徕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宾客,其实,他们都是那个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觉醒的“呐喊者”和“彷徨者”。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摘要: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多余者原指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产生的一种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他们不满现实生活,又无法脱离社会现实,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因而堕落、沉沦,在苦闷中浪费生命,沦为社会的弃儿。

郁达夫在《创作生活回忆录》中曾借鉴一句话写道:“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序传。

”因此,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可谓是将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群悲剧色彩浓厚却内心彷徨不安的可悲人!
关键词:矛盾纠结软弱
郁达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他曾以自己大胆的反封建思想,积极的爱国意识和杰出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坛享有崇高的声誉。

在日本留学期间,虽日本友人欣赏他的才华,但不可避免的还是有很多狭隘民族主义的日本人轻视甚至蔑视在日的留学生。

因此,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也是作者自己在时代的镜子里的投影,普遍遭受悲苦,在社会备受歧视而显得孤苦落寞,他们对金钱、爱情和荣誉无法遏制的向往而又在追求中显得无能为力,他们灵魂和弱体的被摧残造成了心理状态的扭曲,从而陷入苦海无边的肉欲,因此“零余者”才会不融于当时的社会,到最后都是遭到了遗弃背叛,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他们悲剧的原由。

一、零余者,不可否认的卑微身世
郁达夫在自传中有这样几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远远。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

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零余者形象高中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去看看他的小说。

说实话,我当时是很勉强,很痛苦地看完了他的几部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银灰色的死》等。

为什么这么讲?当时,我真的不能理解他小说里主人公的心理为什么会那么孤独、苦闷甚至变态。

我也看不透他为什么要自我沉沦,自我残害。

我也读不懂那个时代为什么那么阴暗,冷漠。

到了大学,再次学习到郁达夫及他的小说。

说实话,我很庆幸有这次机会,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及他小说里的人物,高中时候留下的迷渐渐清晰了些。

“零余者”,亦称“多余人”,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在不幸的社会中被压抑,受阻,理想幻灭,心理上无法释放,最终选择自我沉沦和自我残害的道路。

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

一.零余者,作者自己在时代的镜子里的投影。

“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

”这是鲁迅对郁达夫先生的评价,这句话概括而形象的总结了郁达夫的一生。

正如郁达夫在《零余者》一文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他”孤独如沙漠中的旅人,与社会的不相容使他永远处于“走来走去”的状态。

总观郁达夫的全部作品,总有一个清瘦的、孤独的、而又含着淡淡忧郁的青年茕茕行走于文本之中。

他笔下的一系列零余者形象,普遍遭遇悲苦,在社会上备受歧视而显得孤苦落寞;他们对金钱、爱情和荣誉无法遏制的向往而又在追求中显得无能为力;他们灵魂和肉体的被摧残造成了心理状态的扭曲,从而陷于苦海无边的肉欲……尽管在各篇中代称不一:《沉沦》中的“他”,《南迁》中的“伊人”,《茫茫夜》和《风铃》等篇中的于质夫,《过去》中的李白时,《迷羊》中的王介成,《烟影》中的文朴……但作者以露骨的坦率、大胆的自我暴露的方式表达出来,几乎毫不迟疑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他自己的个人写照。

他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叙传。

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anada123456.student@略论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二(2)班宋娜叶论文指导冯凌关键词: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分析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种种内涵和表现,探究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作家个性因素,肯定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郁达夫的小说,以“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他笔下的主人公,个个害着忧郁病,徘徊于历史岔道口,郁达夫称之为“零余者”。

他们在当时经济、政治地位低下,不满现实,叛逆心理由是滋生。

由于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导致反抗失败,故他们觉得飘零无依。

从这些形象,可见郁达夫真诚而痛楚的内心世界;拂去形象外在的忧郁、伤痕、颓废色彩,则可见“时代病”在“弱国子民”身上烙下的深深伤痕;从这些伤痕更可以把握时代、社会脉络,挖掘那业已远去的年代里知识分子心灵被扭曲的深层因素。

一.“零余者”的表现纵观郁达夫不同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迷恋秀丽山水的文弱书生,到日本留过学,回国后靠教书、买文为生,生活窘迫,颇不得志;多愁善感,忧郁软弱,甚至有点神经质,心理变态。

在《银灰色的死》、《沉沦》、《人妖》中称“他”;在《南迁》中称“伊人”;在《烟影》、《秋柳》、《离散之前》中称“文朴”;在《茫茫夜》、《茑萝行》、《怀乡病者》、《空虚》中称“于质夫”;在《胃病》、《血泪》、《青烟》中称“我”……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数“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勇毅,哀哀切切”,但细细品味,那些“零余者”的表现远不止这些,其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1. 地位的相似性这些形象有一共同特征:政治、经济上处于低下地位,他们与当时的社会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

《茑萝行》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正好到社会去奋斗。

况且又在外国国立大学里卒了业……”但是“我们的国家社会,不能用我去作他们的工”,等待着自己的是失业,失业!找不到工作,就在黄浦江边流浪,或上公园坐冷板凳,甚至几次到江边想自杀。

关于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关于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关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2007年06月27日星期三3:03关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在古今中外大家笔下都不乏零余者的形象。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还有老舍笔下那个最后成为个“人主义末路鬼”的骆驼祥子。

而真正对零余者自我剖析将零余者内心和魂灵深处呼声大胆直白的表达出来的恐怕也只有郁达夫一人了。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多为失意落魄的知识分子。

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能触摸到零余者内心深处的性灵,倾听他们性灵深处的呼声。

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绝望,无助,矛盾,无奈,自叹与自怜。

达夫笔下就是这样一群被赋予悲剧色彩的零余者。

零余者,隐形透明被排斥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里,他们有的是有心自省却无力自拔,有的是麻木的受命运的摆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总之郁达夫笔下就是这样一群被离弃的可怜者。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也许是零余最好的诠释了吧。

关键词:多余无用矛盾无能自省命运束缚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

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1而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则是一群有心自省无力自拔,最后被遗弃的人物形象。

他们身上有着人性中善美的一面,他们坦诚,如在《沉沦》中“他”发自心底对真爱的呼唤。

他们偾世嫉俗,如《杨梅烧酒》中不满当时中国社会而几乎失态的痛骂。

《微雪的早晨》中痛骂军阀“们这些狗东西,我总得杀你们这些狗东西。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对女主人公凄惨境遇的同情与怜悯。

就是这样一群有着善美一面的人物最后遭到了遗弃,从他们悲剧性的命运中也许我们会有所反思。

一、精神上的“瘾君子”“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零余者形象、零度幽默与美学实践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零余者形象、零度幽默与美学实践

阿基·考里斯马基电影中的零余者形象、零度幽默与美学实践作者:孟欣来源:《电影评介》2021年第15期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是当代世界影坛著名的芬兰籍电影导演,也是欧洲艺术电影的代表性大师,曾被瑞典名导英格玛·伯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誉为“北欧最具大师潜质的导演”[1]。

考里斯马基的影片通常以庸庸碌碌、生活不幸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在独特的冷幽默中进行美学实践。

尽管很多芬兰人由于考里斯马基对社会问题的发现和放大认为他丑化了祖国芬兰,但他的影迷仍遍及欧洲乃至全世界。

一、滑稽、荒诞而可亲的零余者形象阿基·考里斯马基于1957年4月出生于芬兰奥里马蒂拉,在投身电影事业之前,他立志成为作家,曾经从事过送信件、洗碗等底层工作。

这些工作经历使他充分体会到世俗社会的酸甜苦辣,令他明白即使是在福利制度完善、人均收入排名欧盟前列的芬兰,也存在许多脱离社会体制的零余者。

在与哥哥米卡·考里斯马基(Mika Kaurismäki)一起成立影视制作公司后,考里斯马基将自身对芬兰的体会拍成了电影,并在其中着重关注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命运,以充满幽默而饱含同情的方式展示他们失败又倒霉的人生经历,并借此赞美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顽强。

阿基·考里斯马基在数十年漫长的电影生涯中,拍摄电影长片、纪录片与短片共计将近40部,所制作的影片数量一度达到芬兰电影生产总数的1/5。

考里斯马基的电影经常以批评性眼光看待芬兰政治和社会,无论是“失业三部曲”,还是“工人三部曲”,片中的人物在生活的重压下卑微胆小、唯唯诺诺,与社会格格不入;外国观众在观看考里斯马基的电影时,有时将它们视作芬兰国民生活的范例,这也招致部分芬兰观众对考里斯马基的批评。

事实上,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中永远涌动着一种来自零余者的暖流,可親可爱的角色透露出导演的平民意识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多余人”,在大家笔下的零余者更是数不胜数,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还有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等,但是敢于对零余者的内心大胆剖析的也只有郁达夫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大多数为失意落魄的五四知识分子,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能触摸到零余者内心深处的灵魂,倾听他们灵魂深处的呼声。

郁达夫将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透明,脆弱,敏感,绝望,无助,矛盾,无奈,自叹与自怜都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郁达夫笔下的一群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零余者。

总的来说,在郁达夫的笔下,这就是一群悲剧色彩浓厚却内心彷徨不安的可悲人!关键词:多余矛盾无能郁达夫零余者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的流行,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则是一群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但是他们身上有着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他们都是很真实的,如在《沉沦》中“他”发自心底对真爱的呼唤;如《茑萝行》中的“他”对旧式婚姻的不满的一种表现;他们还是偾世嫉俗,如《杨梅烧酒》中不满当时中国社会而几乎失态的痛骂。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他”对女主人公凄惨境遇的同情与怜悯,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这么美好的一面,他们才会不融于当时的社会,到最后往往都遭到了遗弃背叛,所以他们的悲剧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零余者们的内在因素“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都是情感上那些往往不得志的人。

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①“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

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②《沉沦》中的“他”就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心境就是很孤独的,而且又是被日本所唾弃的一个国家的人民,所以又在无形之中自卑之心又笼罩在了这个青年身上.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文学综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

文学综述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性格的根源探究文献综述摘要:郁达夫笔下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曾受过良好的教育, 具有过人的才华, 看不惯黑暗的现实社会,想逃脱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 却又感到个人力量的微弱, 于是格外感到忧郁苦闷, 在悲观绝望中, 自我放逐, 变得颓废消沉。

忧郁、软弱、坦率、自卑是“零余者”形象总的心理特征。

他们经济拮据,而更致命的是精神贫乏。

他们虽有强烈的欲望,却没有实现这种愿望的毅力和行动。

现实的一切都是触动他们愁绪的因子。

他们的悲鸣透着渴求,夹着热望。

忧郁自卑和变态的心理的后面是期待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和真挚的爱。

而理想的破灭,生活的贫穷,使他们对人生不再抱希望,只是诉说压抑的心灵感伤和绝望中的痛楚,诉说人的个性在社会的强力压迫下的扭曲以及自我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同的悲哀。

那么,形成这样的性格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通过阅读分析十篇文献资料,对这些原因进行综述。

关键词:郁达夫;零余者;性格;影响因素一.外国文学影响有学者认为“在郁达夫的小说中, 那种赤裸的心灵告白、对人性欲望的大胆歌颂, 那种对忧郁心境的赏玩, 那种孤傲愤世与凄苦自卑情绪的苦闷交织也正是卢梭忏悔录的中文翻版。

”①也就是说,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受卢梭作品的影响。

卢梭是郁达夫最崇拜的外国作家,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和遭遇,有着相近的精神个性和内在气质。

郁达夫小说表现自我抒发苦闷是受卢梭的影响的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普遍认同。

有学者认为,零余者的形象的塑造是“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②郁达夫留学时的日本,私小说十分流行。

欲与理的心灵冲突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自我道德谴责,无疑是郁达夫自身的体验自我的表现,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零余者中对性的追求这一特征也是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就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私小说强调细腻的性描写的文学特征则更为深入地走进了郁达夫自叙传体例小说的内在艺术世界。

”③也有学者认为,“郁达夫的这些“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受到了19 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影响。

漂泊的“孤独者”——试论郁达夫自传体散文中的“零余者”形象

漂泊的“孤独者”——试论郁达夫自传体散文中的“零余者”形象

《 的 青 春 , 我 的 梦 》 写 了 一 个 被 隔 离 的 小 孩 与 一 个 之 外 ,以上这些 特征都表现 不典型 ,最 明显地是他 少年时 我 普 通 的 小 孩 的 交 往 。郁 达 夫 把 仅 仅 大 他 一 岁 的 阿 千 看 成 了 期 自卑 与 自尊 的 对 立 统 一 , 既 与 人 群 隔 离 又 渴 望 温 暖 的 矛
关键词 :郁 达夫 自传体散文 “ 零余者”
“ 余 者 ” , 即 剩 余 的 人 ,没 有 用 的 人 。 “ 着 与 世 零 活
无补 ,死 了也 与世无损 ” ( 郁达夫 《 零余者 》) ,他们才 达夫的 自传 体散文虽然 写于他近 四十岁的 时候 ,记述的却 华过人 ,却与社 会人群格格 不入 ,想 逃脱令人 窒息 的社会 是他 小 时候 到二 十 出头 的事 情 ,所 以 “ 零余 者 ” 的 “ 零 环境却 又感到个 人力量 的微 弱,忧郁 苦闷 ,悲 观绝望 ,颓 余”感要轻弱得多,但是抑郁感伤如常,人格分裂如常。 废 消沉 。 “ 零余 者”是郁达 夫作 品中重要 的主 体形象 ,而 在他 的小 说中表现得 更为丰满 立体些 ,评论界对 之也论述 郭沫 若在 《 再谈郁达 夫》一文 中曾经说过 : “ 鲁迅的
中 的 “他 ”, 《 茫 夜 》 中 的 于质 夫 , 更 多 小 说 中 的 而 尚未 完成的悲剧 ”。 自从呱 呱落地 ,他最 初的感觉便是 茫
I9 “ ”……而这些 “ 我 零余者 ”最后都选 择 了 自杀、 自虐 的 饥饿。孤儿寡母的人家,总要时不时受邻居亲戚的欺凌,嚣 3
英雄 ,他之于 阿千 ,就 是胆 怯之于勇敢 ,忧郁之于 乐观 , 细腻 之于粗条 ,孤僻之 于世 俗 。普通 的阿千之于他这 样一 个 几乎与世 隔绝的小孩 来说却是 “ 高人 ”了,阿千 可 以像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

鲁迅与郁达夫笔下“零余者”形象分析“零余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称,是一代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他们孤独、彷徨、沉沦,经历了从忧伤走向病态,从自怜转为自虑的心路历程,最终陷入了痛苦而绝望的深渊。

鲁迅和郁达夫分别塑造的“孤独者”和“沉沦者”就是“零余者”的典型形象。

本文通过对鲁迅与郁达夫笔下“孤独者”和“沉沦者”的比较来解读中国式的“零余者”形象。

一、“零余者”的简介(一)“零余者”“多余人”是最早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他们属于接受了新的思想,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

他们的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其他贵族子弟,因为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愤世嫉俗,对腐朽的黑暗社会深恶痛绝,同时又非常的脆弱,他们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而“零余者”是“多余人”的同义词,即俄文汉译,只有郁达夫这样译。

“零余者”作为一个外译词,它极具生命力,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式的“多余人”的专有名称,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中国的“零余者”处在民族觉醒的特殊地位,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每一种压力都让他们无法摆脱,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歧视的弱者,他们的身上具有不无悲哀的声调及宿命的色彩。

“‘零余者’可理解为:一个觉醒了的充满自我的知识分子却被社会所疏离的失落感,爱而不得只是“零余”的一个具体而微,恒长尖锐的表现方式罢了,所以,生而无为,生而自哀,生而不能为自己的精神找到理想的家园,才是他们苦闷的原因所在”。

①郁达夫与“零余者”有着名副其实的不解之缘,他对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三读不厌,第一个把它译为《零余者的日记》,不只透出译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这位中国夫子对屠格涅夫其书其人一见钟情,一拍即合,找到了“知音”和宣泄自我感情的“替身”,不必讳言,郁达夫本人就是个“零余者”。

然而,有些常到魏连殳家做客的朋友,“大抵是读过《沉沦》的罢,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者‘零余者’,螃蟹一般懒散而骄傲地堆在大椅子上,一面唉声叹气,一面皱着眉吸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鲁迅笔下的魏连殳这个“孤独者”招徕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宾客,其实,他们都是那个历史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觉醒的“呐喊者”和“彷徨者”。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水样的春愁——浅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汉语言文学师范李建培开篇:华丽、黯淡间郁达夫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与鲁迅先生齐名的一位大家,这是无可争议的。

就如唐朝的李白与杜甫。

最富盛名的要数他的短篇小说和散文了。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流丽,抒情率真浓烈,具有浪漫主义的感伤颓废气息。

在其自传中郁达夫这样形容自己的出身:“一出结构并不很好而尚未完成的悲剧产生了。

”【1】郁达夫是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

他出生在浙江富阳的知识分子家庭,虽是小城的中产阶级,但是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

只有孤儿寡母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难熬。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一个悲剧的出生。

童年的他是不快乐的,姐姐被送去当人家的童养媳,家中更是经常断炊少粮。

唯一给他安慰的是使女翠花。

童年的困苦与孤独伴随他一生。

四处游荡,只有黯淡的冷色调。

“儿时的回忆,谁在也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

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郁达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后来出外念书,先是杭州府中学,再是嘉兴府中学。

小小的他早有主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

然而,世事难料,好多事其实很清晰地摆在面前,可是却无力达到。

最让他悲伤的莫过于此。

看得太清也未必是好事。

留学日本的八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八年。

他作为一个所谓的“弱国子民”来到日本,这求学的道路有多艰难。

如水样的春愁笼罩着这个青年。

他爱书的习惯,经常为了买书而放弃其他的东西。

日后,他因为天生的资质与后天的努力成了我国一代大文豪。

他在文坛上的生命从开始的暗淡走向了华丽。

爱情真的是一种很美的感情。

经久不衰。

而我们的大文豪也不能免俗。

与邻居赵家小姐的初恋,轻轻如流云飞过,没有了一丝痕迹,只剩淡淡、淡淡的忧伤。

记得郁达夫先生有一方印“生怕情多累美人”。

这是他的一首诗中的,前一句是“曾因酒醉鞭名马”。

他的情感是那么的纤细、丰富。

是一个多情的才子。

浅析郁达夫与他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浅析郁达夫与他笔下的“零余者”形象

浅析郁达夫与他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作者:李艳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和鲁迅齐名的文学大家,郁达夫因其具有的天生悲观精神使得他创造了众多的沉沦者的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命运悲惨,他的作品也常常流溢出世纪末的感伤情绪和颓唐气息,因此这些形象被统称为“零余者”。

本文就对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和“零余者”的形象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郁达夫零余者形象分析一、作者生平1、简介郁达夫(1896.12.07~1945.09.17)是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郁文,幼名荫生,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生平经历郁达夫于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

年仅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这是一个悲剧的出生。

家庭的窘迫不断地逼迫着兄弟三人。

大哥和二哥分别要干农活和打工维持家用。

郁达夫七岁入私塾读书,九岁的时候便能赋诗,然而童年的他是不快乐的,姐姐被送去当人家的童养媳,家中更是经常断炊少粮。

因此童年时期的困苦与孤独伴随深植进了他的内心,他后来四处游荡,内心充满的只有黯淡阴冷的灰色苦楚。

郁达夫于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

毕业后被分发至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三部。

留学日本的八年,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八年。

作为一个所谓的“弱国子民”来到日本,求学的道路非常的艰难,愁苦可谓时时刻刻伴随着这个青年。

郁达夫精通五门外语,分别为日语、英语、德语、法语、马来西亚语,又因他爱好读书,他在文坛上的生命从开始的暗淡走向了华丽。

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担任《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编辑,同年10月,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虽然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名士”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因为生存处境的世界化与现代化,不得不卷入现代的世界性格局之中在民族、阶级、个人等之间所发生的现世生存斗争轨道上感受其生存状态与人生变迁,也因为佐藤春夫、屠格涅夫、卢梭等外国作家的近现代小说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再重复名士的思想、追求与人生道路,其思想情感与人生追求由此突破中国古代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新的现代性特征,其现代性特征集中表现为现代“知识分子”思想与品格的形成。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具有如下四点特征:一,在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上,知识分子扬弃了君父至上的人伦观念,代之以个人为本位的人道主义;二,在人格类型上,知识分子摆脱了由“圣人”之“弟子”与“君王”之“臣民”的双重身份带来的依附型人格,代之以由“自由”的思想者、国家“公民”的现代社会身份而来的自由型人格;三,在社会角色上,“名士”凭借言、行合一的双重方式进入官僚系统来达成其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不仅是现实社会行为的实践者,也是其批评者,现代知识分子则既拒绝了政治、经济圈的诱惑,放弃了社会实践者的角色,又放弃了代“君父”立言的代言者角色,而选择了独立于现存政治权力、商业利益圈的自由、公正的社会言论者角色;四,在生存方式与生存心态上,“名士”等传统读书人选择了以出、入世相兼的生存方式,形成了进退裕如的生存心态;现代知识分子则以入世为主,在个体与社会的动态关系中寻找平衡点,追求个体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心态的积极与否都是其在世生存状态的反应。

如果以上述标准来衡量,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显然已经具备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与特征。

一、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从其足迹的世界性范围与否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留学生身份的现代知识分子,分布在《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胃病》《空虚》等留学生小说,以及《茑萝行》《血泪》《茫茫夜》《秋柳》《离散之前》《十三夜》《杨梅烧酒》《瓢儿和尚》等书写留学生归国生涯的现世生存小说中;另一类是不具有留学背景的现代知识分子,分布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微雪的早晨》《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描写国内漂泊的现代游子小说中。

透析抗战时期的“零余者”形象

透析抗战时期的“零余者”形象

形象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 零余者”人物的画廊,显示了中国文学史上 “ 零余者”形象的流变 。
纵观文学史 上对 于 “ 零余者 ”的研 究 ,可以发现 主要集 中于对 “ 零余者 ”形象的整体研究 、
分 析具体 小说 的 “ 零 余 者”形 象 、文 本 的比较研 究 等等 ,但 对于 具体 集 中研 究抗 战 时期 “ 零 余
第5 卷第 2 期 2 0 1 5 年4 月
福 建 江 夏 学 院 学 报
Vo1 . 5 NO. 2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J i a n g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Ap r . 2 01 5
内在精神受到 巨大 的压抑 ,产生扭 曲。
从 自我认 同危机 这一方面入 手可 以发 现 ,根据 自我 认 同危机产 生的不 同原因及表现 ,抗 战时 期的 “ 零余者 ”形 象可 以大致分 为三种类型 。


传 统 文化 困居 下 的牺 牲 者
在 中国这样 一个 具有 五千 多年 文化 的古 国中 ,古 代男 耕女 织 的生存 方式 决定 了男性 在社 会 中居于主导 地位 ,女性 则是从 属于男性 的。从这一点 出发 ,男性 在家庭 中的身份 地位也是有 着相 对 的权威和 主导地位 ,其身份可 以扮演儿 子 、丈夫 、父亲等 角色 ,而这几个 角色就代表 了男 性的 身份 。但文 学作 品中有些男性 知识分子形 象的塑造却 是对这种 既定形象 的背 离 ,他们深受传 统文
涵 为 中 国文 学 的发 展 做 出 了贡 献 。
关 键 词 :抗 战 时期 ; “类号 :1 2 0 6 . 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2 0 9 5 — 2 0 8 2( 2 0 1 5) 0 2 — 0 1 O 2 一 O 6

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

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

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嘿,咱来说说这零余者形象的现实意义哈!你看,这零余者就好像是生活中那些总觉得自己有点多余的人。

咱身边说不定就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这个热闹的世界里找不到特别明确的位置。

想想看啊,这不就跟咱有时候的感觉差不多嘛!有时候咱也会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重要,在人群中不太起眼。

但这又怎么样呢?这零余者形象其实能给咱好多启发呢!它让咱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有那种迷茫的时候,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这很正常啊!咱不能因为这样就灰心丧气不是?就好比走路,有时候会走进一条小巷子,感觉走不出去了,但只要咱坚持找找,说不定就找到出口啦。

零余者还提醒咱要关注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

你想想,要是大家都只关注那些闪闪发光的人,那那些觉得自己是零余者的人该多孤单呀!咱得时不时地关心关心周围这样的人,给他们一点温暖和鼓励,说不定就能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呢!而且呀,零余者形象也让咱明白,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低谷的时候。

可这低谷又不是永远的,只要咱不放弃,总能慢慢走出来。

这就跟爬山似的,有上坡也有下坡,不可能一直都在山顶风光呀,但下山也不代表就完了呀,还能再爬上去嘛!咱可不能小瞧了这零余者形象,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咱自己有时候的迷茫和困惑。

但咱得勇敢面对,不能因为觉得自己像个零余者就退缩了。

咱得告诉自己,咱都是有价值的,哪怕现在还没发现,以后肯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你说,要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零余者形象的意义,那这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温暖呢?大家就不会那么容易觉得孤单和无助了。

咱得学会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形象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也让身边的人感受到咱的关爱和支持。

这不就是生活的意义之一嘛!所以啊,别小看了这零余者形象,它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和地位
1,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 画廊,是新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 题材。 2,用异域文化作参照,大胆 挑战传统,揭示了他们的处境, 启发他们去反抗社会现实,寻找 出路。 3,透过零余者形象,让我们 探测到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 心灵深处的思想,再融入郁达夫 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作者巨大的 情绪感染,浇筑成复杂的审美体, 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意义和地位
4,使新文学向现代转变达到一个 新的层次。开创了小说新体式, 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
THANK YOU
14 汉语言 刘荣
时代的病儿
零余者们生活的时代造成了他们 ,性的苦闷,社会的苦闷,生的 苦闷,这群患着时代病的零余者 像被命运操纵的木偶。即作了中 国人,而又偏受了那些不彻底的 欧洲世纪末的教育,《沉沦》中 “他”视自己本能的情欲为犯罪 。
矛盾的结合体
零余者自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 体。既慷慨激昂又软弱无能;他 们既热爱生活又逃避生活,既极 积向上又消极隐退;既愤世嫉俗 又随波族流;既自愈多才又自轻 自贱。例如在《沉沦》中,他在 早熟的性情的涌动下,一方面他 窥视浴女,窃听男女野合私语; 一反面又在冲动过后,产生一种 强烈自省与忏悔,尤其在窥浴旅 馆女儿后转换住处,更为明显。
第一节 郁达夫“零余者”形 象分析,以及这个形 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 的意义和地位
精神上的“瘾君子”
零余者形象
时代病儿 矛盾的结合体
一个人的抒情歌
精神上的“瘾君 子”
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大多是 情感的缺乏者,《沉沦》中的“ 他”身为一个弱国子民,独自漂 泊在陌生的国度,本来心境就是 孤独的,“他何尝不渴望得到和 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爱情。情感 是沉沦主人公一直追寻的归宿和 寄托,无能面对现实,最后只能 躲藏在自己想得到的爱情中。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的抒情歌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 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这些零余者们都是当时的知 识分子,他们不仅承载了知识分 子的痛苦也承载了他们的无力反 抗。郁达夫在《茑萝集自序》中 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 不信世界上有快乐的两字。向我 们展现了那个时代零余者特有的 ,还有一个及其虚弱的声音在向 你求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