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话诗-湖畔剖析

合集下载

早期白话诗-湖畔

早期白话诗-湖畔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赠朱经农》片断 旧事三天说不全, 且喜皇帝不姓袁, 更喜你我都少年, 辟克匿克来江边。
寄给北平的一个朋友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 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潇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大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诗集《女神》中的代表性篇目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 《太阳礼赞》《夜步十里松原》 《凤凰涅槃》《炉中煤》 《地球,我的母亲》《晨安》
天 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繁星· 二五 死呵! 起来颂扬他,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远的安息。
春水· 二八
影儿欺哄了众生了, 天以外—— 月儿何曾圆缺?
春水· 三八 秋深了! 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她是多么害怕风雨啊!
宗白华《夜》 一时间 觉得我的微躯 是一颗小星, 莹然万星里 随着星流。
一会儿 又觉着我的心 是一张明镜, 宇宙的万星 在里面灿着。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1,30

早期白话诗创作语言特征初探

早期白话诗创作语言特征初探
早期白话诗创作语言特征初探
胡姗姗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摘要] 文章从文本入手,用“细读法”浅要分析早期白话诗的部分语言特征。 分析认为,语言是诗歌本体的基础,早期 白话诗人在诗歌的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革命,以口语、虚词、外来语入诗,为后期白话诗的写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早期白话诗语言口语虚词外来词
[作 者 简 介] 胡 姗 姗 (1981-)女 ,安 徽 泾 县 人 ,硕 士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文艺理论
(宋·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 都以 “蝶”“迷蝶”“粉蝶”“黄蝶”“乱蝶”“冷蝶”等单音词 或“形容词+名词(单音词)”式的偏正结构词语出现。 也有直 接写双音词“蝴蝶”的,如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 心托杜鹃”,但这里的“迷蝴蝶”也不是“形容词+名词”式的偏 正结构,而是“动词+名词”的动宾结构。 像“黄蝴蝶”“粉蝴蝶” 这样直白的语词是口语化了的。 后面“不知为什么”这句也是 接 近 白 话 的 说 法 ,完 整 句 应 该 是 “不 知 道 为 什 么 ”, 胡 适 在 这 里还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统一,而将“不知道”文言化为“不 知”“为什么”就是彻底的白话了,历来的古诗词中也不会出 现“为什么”这一问。 还有“怪可怜”“太孤单”都是口语化的短 语,古诗词中是没有这样写法的。 无论是“诗界革命”还是白话诗运动,二者都强调语言的 口语特性,但都忽视了诗的诗性成分。 这也是早期白话诗被 学界所诟病的重要部分。 胡适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话怎么 说,就怎么写”的创作论,对当时的白话诗创作起了非常大的 影响。 胡适的《蝴蝶》因为是白话诗的开端之作,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其缺乏“诗性”,也为大家所公认。 二、虚词的出现 以沈尹默的《月夜》为例,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在 这 首 仅 仅 三 十 一 个 字 的 词 )、和 (连 词 )、顶 (副 词 )、却 (副 词 )、没 有 (副 词 )六 个 虚 词 加 上 特 殊 词 类 “呼 呼 ”(拟 声 词 ), 共 十 四 字 , 几 乎 占 了 一 半 的 篇 幅。 这在以实词,单音词为主的旧体诗中是难以想象的事。 如 果将这些虚词、特殊词类都去掉,这首诗就变成“霜风吹,月 光明明照,我(和)一株高树并排立,(没有)靠”,不但是语句上 不通顺,也毫无“诗性”可言。 “霜风吹”和“霜风呼呼的吹着” 前一句类似于“雪花飘”“泉水流” ,只是一个简单的叙述句, 而 后 一 句 传 达 出 的 信 息 就 完 全 不 同 ,“霜 风 ”是 “呼 呼 的 ”,拟 声词“呼呼”的使用让我们似乎亲身感受到了那种刺骨的寒

早期白话诗-湖畔剖析共68页

早期白话诗-湖畔剖析共68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早期白话诗-湖畔剖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

将要披在伊底额上看见了。
我心儿慌急, 夜风吹开我衣裳。
尽情落下我底眼泪,
给伊们随水流去; 明天流经伊底门前时,
月儿光光了,
这使我失望了。 伊被荆棘挂住伊底衣了。我垂 着头儿, 噙着泪珠,
值伊在那儿浣衣,
伊于是可以看见, 我底泪可以滴上伊底心了。
诗歌鉴赏:

诗中表现的青年男女真挚相爱的决心,就像那清彻 的溪水,“青山关不住,毕竟东流去”。全诗以焦 急的等待为线索,表现出爱心的炽烈,以溪水传递 情意而作别样的两心台,表现出爱心的执著坚定。
被拒绝者底墓歌
他死了,人把他葬在山里, 在墓上开放烂漫的花;
连他底幽恨葬在一起。 小山底脚下,靠着衰林, 春风吹送出迷人的幽香, 他不能忘情的姑娘会重新 诱上。 等她姗姗地步来撷花的时 候,
是他底坟儿,低低的。
他底爱情未曾死;
也有春风在墓头吹来荡去。 花刺儿已把她底裙裳钩住 了。 只是那无情的樵女们 清丽的歌声,却总隔着林 呵,他将钩住不放, 儿的。 等她业已懊恼了。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比喻贴切,诗人在三节诗 中分别将姑娘比作清溪里、温泉 里、荷塘里的水,富于诗情的意 境。
以雁来雁去、灵秀传情的眼睛和乌 黑寓意的头发等具象,将恋爱者的 心理体验表现得既有起伏变化,又 有活泼生动的形象性。

月光
月光撒满了山野, 我在树荫下的草地上, 踯躅,徘徊,延伫; 我数数往还于伊底来路, 想着飞蓬的发儿, 双手褰着裳儿, 踏过茂草, 将月光也踏碎了。 我跑到溪边, 睁大我底眼眶,

二十年代新诗

二十年代新诗
《我是个偶像破坏者》。
《女神》的思想艺术特征:
1.歌颂“偶像破坏者”,塑造了富有叛逆精神的自 我形象;
2.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渴望祖国和自我的新生; 3.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 4.对大自然的礼赞; 5.泛神论思想; 6.代表着真正的诗体大解放,形式绝对 自由、绝对自主; 7.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十年代新诗
一、初期白话诗
1、重要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
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
2、初期白话诗的特点:
–明白平实、偏于说理; –在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基 本 不 用 韵 , 不 顾 及 平 仄 , 随 情 感 的 起 伏
变换长短句式; –采 用 欧 化 语 法 , 以 清 晰 的 语 义 逻 辑 联 结 诗
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食客与凶年》 《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 受法国象征派波德莱尔、魏尔伦的影响,崇尚直 觉,否定现实,沉醉于内心世界,他的诗歌是对 生命意识张扬的“生命的寓言”。李金发被誉为 “东方的波德莱尔” 。
在诗歌的形式上,李金发追求新奇、怪异和 突兀;在意象上追求奇特意象组合的暗示的力量, 色彩浓重,意象重叠,重视暗示与联想;艺术上 重视诗歌的表现;在手法上用省略法,陌生化, 以增加晦涩感;情感上具有浓烈的颓废情绪。

沙扬挪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06现代文学史-第五章初期白话诗(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郭沫若、冯志)

06现代文学史-第五章初期白话诗(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郭沫若、冯志)

第五章初期白话诗胡适《尝试集》1920;郭沫若《女神》1921;湖畔诗人《湖畔》1922;汪静之《蕙的风》1922;湖畔诗人《春的歌集》1923;冰心《繁星》《春水》1923;宗白华《流云小诗》1923;冯至《昨日之歌》1925 一、白话诗运动(一)“五四”新诗运动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是新诗的先声。

1.新诗的主张:胡适在《论新诗》中明确提出新诗的主张:“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作,就怎么作。

”后又将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

“作诗如作文”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二”是以白话写诗,以白话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在某种意义上,“五四”新诗运动是从宋诗对唐诗的变革里,取得自身的变革与创造的历史依据与启示的。

“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

2.诗的经验主义新诗运动中,胡适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论点的核心是要求新诗必须“言之有物”,即强调“有我”与“有人”,前者强调创作中知识分子的自我(作者的主体性情与见解),后者则强调新诗要强化与普通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

虽然遭到诗词界传统势力的抵制和反对,但是新诗仍然站住了脚跟,在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的新诗讨论阶段,至1920年白话新诗已经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相当的青年读者。

(二)胡适胡适:在文学史上的主要功绩,是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在白话诗、话剧等方面有开创性贡献。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他率先发表《白话诗八首》。

《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

独幕剧《终身大事》是现代第一部创作话剧。

胡适是“五四”白话新诗的第一位大胆尝试者。

1920年他出版了《尝试集》。

作为新诗的尝试,《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新旧参半,亦文亦白,《尝试集》里“真白话的新诗”不过几首,显示出一种新诗试验的性质。

5. 湖畔、小诗和初期象征诗派

5. 湖畔、小诗和初期象征诗派



补充: 3, 以爱情诗的面目参与了对传统的反动 4,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空间
新诗发生期的爱情诗写作
胡适《应该》 郭沫若《Venus》
鲁迅《爱之神》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俞平伯《怨你》 刘大白《邮吻》 康白情《窗外》
鲁迅 《爱之神》
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
在天空, 一手搭箭,一手张弓, 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 着前胸。“小娃子先生, 谢你胡乱栽培! 但得告诉我:我应该爱 谁?” ……(略)
把残壳都会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十四行诗之五

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 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 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 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 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 是为了丈夫的死亡, 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 啼哭得那样没有停息, 像整个的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我觉得他们好象从古来 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 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
汪静之《蕙的风》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 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你应当爱谁,我怎么知道. 总之我的箭是放过了! 你要是爱谁,便没命的去爱他; 你要是谁也不爱,也可以没命
的去自己死掉.”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湖畔诗人名词解释

湖畔诗人名词解释

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他们的诗作中的词句赞美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抒发缠绵的爱情、歌颂纯真的友谊,多带有清新自然、青春亮丽、富有哲理的特点。

也指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一个与前者有着一定相似性的诗派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四人,是中国20年代新诗一团体。

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同年五月出版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后1927年出版《寂寞的国》。

1923年出版诗歌集《春的歌集》。

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内容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赞美友情、爱情的纯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幸福爱情的憧憬,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朱自清称他们是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年轻人,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

他们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

湖畔派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受周作人所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等人的小诗也曾风行一时。

其中,冰心的《繁星》、《春水》两集和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影响较大。

稍后于"湖畔诗人"出现的浅草-沉钟社成员之一冯至,是现代诗坛的又一重要抒情诗人。

他的诗采取半格律体诗的形式,具有一种整饬、节制的美。

其诗意象明净简约,于平易淡泊之中蕴含激情,并富于哲理性。

20年代他即以《昨日之歌》一集获得了鲁迅给予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评价。

40年代,他更进一步探索诗艺,写出了更具开创意义的《十四行集》。

英国流派流派简介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

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

爱情诗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分野——从《诗经》到《湖畔》(一)

爱情诗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分野——从《诗经》到《湖畔》(一)

爱情诗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分野——从《诗经》到《湖畔》(一)【内容提要】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历史上先后出现三次高潮:《诗经》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代中晚期。

进入20世纪,在“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下,爱情诗经“湖畔派”诗人的倡导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走了一条不同于古典形态的开放、自觉道路。

【摘要题】思潮与流派【关键词】爱情诗/古典形态/现代分野/《诗经》/《湖畔》【正文】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历史上先后出现三次高潮:《诗经》、汉魏六朝、唐代中晚期。

长期以来,诗歌界之所以有“中国无情诗”这一说法,主要原因在于中西诗观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

进入20世纪,在“五四”启蒙思潮的影响下,爱情诗经“湖畔派”诗人的倡导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对中国爱情诗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存在进行梳理、评析,寻绎其诗学传统的衍变和爱情观念的差异。

一、爱情诗的古典形态分析中国爱情诗源远流长,《诗经》的开头篇《关雎》就是一首地道的爱情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从比翼双飞的鸟儿很自然地联想到人间的男女婚嫁,这种表面看来的比兴手法,显然是源于人类的生命本能,即异性之间的吸引与追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简单的生理联想上升为男子对女子复杂的心灵倾慕,淑女“窈窕”,不仅赞美女性体态,而且也是男子对女子“审美”的结果。

以《关雎》为先导,《诗经》时代的民间诗人从各个方面表现爱情的人生体验:男女相恋、夫妇相思、婚姻破裂、妇女遭弃……。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简单之极的叙述与描写,却表达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一副夕阳近山羊牛归圈的晚照图,一幕天人合一的人生爱情剧。

这种“情以物迁”、“感由时兴”的心灵效应被钱钟书先生非常精彩地概括为“暝色起愁”,所谓“日夕添相思”,“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1]。

《诗经》之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使得“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念流布深远,“诗经体”的质朴率真不复存在,爱情在文学中的地盘日渐缩小。

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

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

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作者:罗燕玲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3期罗燕玲内容摘要:相较于早期新诗人的“放脚体”,湖畔派诗歌因其新鲜大胆的特色被胡适誉为“天足”。

然而,他们的诗中亦浸润着古诗的营养,只是以现代人的情思、现代人的手法“与古为新”,从而展示出新鲜活泼的诗歌风貌。

本文主要以湖畔派早期诗歌为例,考查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借鉴与创新。

关键词:湖畔派诗歌意象比兴成立于1922年4月的湖畔诗社,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个诗歌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与冯雪峰。

他们以“放情歌唱”的姿态,在当时的新诗坛上崭露头角。

他们的新鲜诗风更得到了朱自清、胡适、废名等文坛大家的肯定与欣赏:朱自清认为他们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废名称许他们“无所为而为”的作诗态度,胡适则形象地将他们的诗歌喻为“天足”。

诚如胡适所言,相较于早期新诗人的“放脚体”,湖畔派诗歌的新鲜特色是可以“天足”喻之的。

然而,读过私塾的他们,亦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他们的诗便自然地浸润了古诗的营养。

只是深受新思想影响的他们,又以现代人的情思、现代人的手法“与古为新”,从而展示出新鲜活泼的诗歌风貌。

本文主要以他们的早期诗歌,即《湖畔》、《惠的风》、《春的歌集》中的诗歌为例,来考查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借鉴与创新。

一.古诗意象的现代抒写在湖畔派诗人的早期诗歌里所吟咏的意象:或是娇舞的柳丝,或是乱飐的晓风,或是纷飞的落叶,或是恋花的蝴蝶,无一不是传诵千年的古典意象。

然而,在他们的放情抒写下,这些古诗意象都蕴含了新鲜的现代意涵。

本文不妨以典型意象——“柳”为例,来论述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

在湖畔诗人的早期诗歌里,“柳”也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一。

他们的笔下不时抒写着柳树的倩影:或是着了春色,还只“抽出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新柳》);或是弯着身侧耳“听湖里鱼们底细语”(《杨柳》);或是“几天不见”,便换了更清丽的新装(《柳》)。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摘要】小说《湖畔》是一部具有深厚艺术魅力的作品,作者背景不详,但其成功和影响仍然深远。

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精彩细腻,叙事手法和写作风格独特而引人,展现出丰富的人性和情感。

该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表现令人称道,对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和情感共鸣。

总结来看,《湖畔》蕴含着巨大的艺术价值,对文学影响深远,值得推荐和高度评价。

这部作品在揭示人性和情感方面有着极大的触动力,对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欣赏和深入了解《湖畔》,并从中获得丰富的启示和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说《湖畔》,艺术魅力,探析,背景,作者,成功,影响,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叙事手法,写作风格,人性,情感,文学价值,艺术表现,启示,情感共鸣,结论,价值,影响,意义,推荐,评价。

1. 引言1.1 介绍《湖畔》的背景和作者《湖畔》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张三丰所著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于2010年出版并广受好评。

张三丰是一位生于山东的作家,曾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其作品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展示著称。

《湖畔》是张三丰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发生在湖畔小镇的故事,通过描绘人性和情感的复杂关系,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挣扎和困惑。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宁静的湖畔小镇,主要围绕着一对年轻情侣的爱情故事展开。

作者通过精湛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情感冲突的世界。

《湖畔》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张三丰的写作风格独特而深沉,他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和对话交流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湖畔》的成功在于作者对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探讨,以及对生活的真实呈现,这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对人物的描写,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和感人,令读者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

1.2 阐述《湖畔》的成功和影响《湖畔》的影响也延伸至文学领域。

它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销量和口碑上,更在于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和影响。

湖畔儿语赏析

湖畔儿语赏析

湖畔儿语赏析
湖畔儿语是一首古代文学作品,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情趣的描写方式展现了湖畔的美景和人们与自然的交融。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湖畔儿语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情感和意境的传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种表现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诗人通过对湖畔美景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湖畔儿语在语言运用上非常简练,但却能够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诗人通过精选关键词语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将湖畔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审美价值,也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有情感力量。

最后,湖畔儿语在结构安排上非常精巧,以点睛之笔在末句,使整首诗更加凝练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种结构安排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巧,也使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湖畔儿语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它以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情趣的描写方式展现了湖畔的美景和人们与自然的交融。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是著名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对人物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湖畔小镇上不同阶层人物的种种相遇和遗憾,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变迁和人生困境。

这部小说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下面从叙事结构、人物刻画以及意象与主题等方面对其进行探析。

《湖畔》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结构,通过回忆、跳跃和闪回等手法,将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巧妙地交叉在一起,使得情节更加丰富多样。

这样的叙事方式既增加了小说的悬疑和吸引力,又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小说融入了大量的诗歌和歌词,并以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和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细腻而生动。

主人公静秋是一个独立自主、思想独立的女性形象,她渴望爱情却又害怕爱情,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掣肘,展现出现代女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而静秋的情感纠葛正是小说的核心,通过她与各种男人的交往和爱情的追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欲望、矛盾以及难以实现的理想。

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如江浩是一个有教养又玩世不恭的文人,他和静秋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出不同阶层人物的价值观之争;宋律师是一个沉默寡言、内心活动复杂的中年男子,他的形象揭示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小说中出现的意象和主题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水、雨天、月光等自然景物成为小说中的重要意象,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内心变化得以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

小说中的主题也贯穿于整个作品,如失落与遗憾、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困境等。

这些主题既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命运的无可逆转性,又通过对内心独白的描写,呈现了人类共同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摘要】《湖畔》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小说,通过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与主题、风格特点以及情感共鸣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之处。

作者运用精致的叙述技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使读者身临其境。

人物塑造深入细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角色形象,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小说中的意象与主题饱含深意,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风格特点独具一格,独特而富有内涵。

最令人动容的是小说中的情感共鸣,触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与思考。

《湖畔》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出其价值与意义,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小说作品。

【关键词】小说《湖畔》,艺术魅力,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主题,风格特点,情感共鸣,总结,价值,意义,独特之处。

1. 引言1.1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小说《湖畔》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其深邃的内涵和细腻的描写令人心驰神往。

通过对《湖畔》的独特解读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蕴藏的魅力所在。

本文将通过对叙事手法、人物塑造、意象与主题、风格特点以及情感共鸣等方面的分析,揭示《湖畔》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和领略这部小说带来的美感和思想感悟。

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通过阅读《湖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悠远情感。

小说《湖畔》的艺术魅力探析,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作品,也能引发我们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探讨,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学视野和审美境界。

2. 正文2.1 小说《湖畔》的叙事手法分析小说《湖畔》的叙事手法是其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手法,使故事情节生动丰富,引人入胜。

小说《湖畔》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

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回忆,读者可以感受到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复杂关系。

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故事背后的情感纠葛。

作者在叙事中运用了回忆和倒叙的手法。

通过对主人公过去的回忆和描写,读者可以逐渐了解主人公成长背景和内心矛盾,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抉择。

湖畔儿语赏析

湖畔儿语赏析

湖畔儿语赏析摘要:1.作品背景介绍2.内容概述3.语言风格赏析4.主题思想分析5.艺术表现手法评价6.作品价值与启示正文:一、作品背景介绍《湖畔儿语》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佳作。

散文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宁静的湖畔与孩子们的一段美好时光。

通过这篇散文,贾平凹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内容概述散文《湖畔儿语》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讲述了作者在一个初春的时节,带着儿子来到湖畔寻找春天的故事。

在湖畔,作者与孩子们一起观察自然、倾听鸟语、感受春风,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散文通过描绘孩子们纯真的言行,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出成人在繁忙生活中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三、语言风格赏析贾平凹的散文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湖畔儿语》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描绘性词语,如“绿得发亮”、“笑得灿烂”等,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散文采用口语化表达,使文章更加贴近生活,富有亲切感。

四、主题思想分析《湖畔儿语》的主题思想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纯真、和谐生活的向往。

散文通过描述湖畔的美好景色和孩子们的天真言行,传达出成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悠闲、宁静生活的渴望。

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五、艺术表现手法评价贾平凹在《湖畔儿语》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首先,散文以景物描绘为主线,通过对湖畔春光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好。

其次,作者善于抓住孩子们的典型言行,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最后,散文采用对比手法,凸显出成人在湖畔的悠闲与城市生活的忙碌之间的反差,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六、作品价值与启示《湖畔儿语》作为一篇描写人与自然、成人与孩子之间和谐关系的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品不仅展示了贾平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传递出对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

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

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

内容摘要:相较于早期新诗人的“放脚体”,湖畔派诗歌因其新鲜大胆的特色被胡适誉为“天足”。

然而,他们的诗中亦浸润着古诗的营养,只是以现代人的情思、现代人的手法“与古为新”,从而展示出新鲜活泼的诗歌风貌。

本文主要以湖畔派早期诗歌为例,考查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借鉴与创新。

关键词:湖畔派诗歌意象比兴罗燕玲试论湖畔派早期诗歌对古诗的借鉴与创新成立于1922年4月的湖畔诗社,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个诗歌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与冯雪峰。

他们以“放情歌唱”的姿态,在当时的新诗坛上崭露头角。

他们的新鲜诗风更得到了朱自清、胡适、废名等文坛大家的肯定与欣赏:朱自清认为他们是第一批专心致志做情诗的诗人,废名称许他们“无所为而为”的作诗态度,胡适则形象地将他们的诗歌喻为“天足”。

诚如胡适所言,相较于早期新诗人的“放脚体”,湖畔派诗歌的新鲜特色是可以“天足”喻之的。

然而,读过私塾的他们,亦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他们的诗便自然地浸润了古诗的营养。

只是深受新思想影响的他们,又以现代人的情思、现代人的手法“与古为新”,从而展示出新鲜活泼的诗歌风貌。

本文主要以他们的早期诗歌,即《湖畔》、《惠的风》、《春的歌集》中的诗歌为例,来考查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借鉴与创新。

一.古诗意象的现代抒写在湖畔派诗人的早期诗歌里所吟咏的意象:或是娇舞的柳丝,或是乱飐的晓风,或是纷飞的落叶,或是恋花的蝴蝶,无一不是传诵千年的古典意象。

然而,在他们的放情抒写下,这些古诗意象都蕴含了新鲜的现代意涵。

本文不妨以典型意象———“柳”为例,来论述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以其独有的特质,点缀着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符号化的重要意象。

在湖畔诗人的早期诗歌里,“柳”也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之一。

他们的笔下不时抒写着柳树的倩影:或是着了春色,还只“抽出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新柳》);或是弯着身侧耳“听湖里鱼们底细语”(《杨柳》);或是“几天不见”,便换了更清丽的新装(《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曲
除夕将尽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1,30
凤凰涅槃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 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潇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大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藏晖先生作一梦, 苦雨庵中吃茶僧。 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潇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苦? 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披衣开窗坐, 谁人知我相思情!
繁星· 二五 死呵! 起来颂扬他,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远的安息。
春水· 二八
影儿欺哄了众生了, 天以外—— 月儿何曾圆缺?
春水· 三八 秋深了! 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她是多么害怕风雨啊!
宗白华《夜》 一时间 觉得我的微躯 是一颗小星, 莹然万星里 随着星流。
一会儿 又觉着我的心 是一张明镜, 宇宙的万星 在里面灿着。
2、反抗、破坏、创造、新生 的时代精神 《女神》体现了破旧立新的时 代精神。
3、热烈的爱国之情 抒情主人公自觉地将自己与祖 国联系在一起,具有传统知识分子 忧国忧民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女神》以浪漫主义为主调,以象 征为主要手法,充满理想主义精神。
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奇特的想 象,大胆的夸张,瑰丽的色彩,华 美的语言,急遽的旋律,烘托、渲 染了诗歌的浪漫激情。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1978年病逝
诗集 《女神》(1921年) 《星空》(1923年) 《前茅》(1928年) 《瓶》(1925年) 《恢复》(1928年)
《女神》 郭沫若第一部诗集,1921年出 版。收入诗歌54首、诗剧3篇,多 数创作于“五四”高潮时期的1919 至1920年。
刘半农《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呼“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 中更生”的凤凰是全诗的中心意象, 具有高度象征意义。
它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创 造一个理想、完美的新世界的“五 四”精神。
一般认为凤凰新生后的图景是 诗人对“五四”以后崭新的中国的 创造性想象;也可以理解为旧我毁 灭和新我再生的象征。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伦敦
郭沫若与《女神》
1913年赴日留学 1921年出版《女神》
小诗运动 “五四”之后出现的诗歌创作 潮流。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 思,寄情于景,变外部世界的客观 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表达 了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诗作、 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小诗代表作 冰心:《繁星》、《春水》 宗白华:《流云》
繁星· 十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
诗集《女神》中的代表性篇目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 《太阳礼赞》《夜步十里松原》 《凤凰涅槃》《炉中煤》 《地球,我的母亲》《晨安》
天 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凰 歌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尽的污浊, 浇不息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我们这缥缈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儿安宿?
凤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
凤凰更生歌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
1920年1月
凤凰意象 用典: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 尼克斯”,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 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 不再死。
《女神》的艺术成就 《女神》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部取得杰出艺术成就、产生了重大 影响的新诗集。
《女神》:情感的大解放、诗 体的大解放
1、现代“自我”——崭新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 诗中的“我”是“自由”、 “强力”的化身,表现出与传统诗 歌的抒情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现代品 格,是现代新人的典型。
唱出了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 时代最强音。
二十年代新诗
早期白话诗 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作诗 如作文”的诗学观念。 胡适是中国新诗最初的倡导者 与探索者。
胡适、周作人、刘半农、刘大 白、康白情等在《新青年》等杂志 上发表了最初的白话新诗。
胡适《尝试集》 1920年出版的胡适诗集,是早 期白话诗的尝试之作。一般认为 《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 白话诗集。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赠朱经农》片断 旧事三天说不全, 且喜皇帝不姓袁, 更喜你我都少年, 辟克匿克来江边。
寄给北平的一个朋友
藏晖先生昨夜作一梦, 梦见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 忽然放下茶钟出门去, 飘潇一杖天南行。 天南万里岂不大辛苦? 只为智者识得重与轻。 醒来我自披衣开窗坐, 谁人知我此时一点相思情!
湖畔诗社 1922年4月,潘漠华、冯雪峰、 应修人、汪静之在杭州成立湖畔诗 社,出版四人的诗歌合集《湖畔》。
“湖畔”诗人抒写五四青年对 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爱情诗是 他们对新诗的主要贡献。
汪静之《蕙的风》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