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作文
屠呦呦作文有关屠呦呦作文(通用12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屠呦呦作文(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屠呦呦作文篇1她被人戏称“三无科学家”,没有留洋背景,没用博士学位,没有院士头衔。
她默默无闻地努力,起早贪黑地工作着,夜以继日地钻研着……她就是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儿时的她,家乡正流行着疟疾。
幼小的她目睹了一个又一个人倒下,亲人们悲痛不已。
疟疾是危害甚是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几亿人民都为此丧生。
屠呦呦不忍看到人们生离死别,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治疗疟疾的“神奇子弹”。
毕竟,科学这条路太狭窄了,太陡峭了。
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陈旧的设备。
屠呦呦和团队在工作室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亲自服用药物,将自己的健康、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药物研发。
因为环境简陋,放着药物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他们在长满荆棘的科学道路上艰苦卓越的前进。
1972年,她和同事在青蒿中提取的无色结晶物体命名“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在原有的基础上合成了“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全球上百万的人民,上百万人民免遭疾病的折磨。
“青蒿素”被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世界上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面对如此严谨认真的屠奶奶,我们不禁由衷地敬佩她。
可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工作一丝不苟的屠奶奶生活中却是一个粗线条的人。
有一次出差时她的东西丢了,让同事帮忙寻找,同事打开行李箱,眼前的画面让他惊呆了,东西摆的乱七八糟,凌乱不堪,哪像个女生啊。
虽然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屠呦呦仍与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继续投入新的研究。
心目中的英雄屠呦呦作文
心目中的英雄屠呦呦作文篇一心目中的英雄屠呦呦嘿,你知道屠呦呦吗?那可是我心目中的超级英雄!说起英雄,可能很多人会想到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或者是在荧幕上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但对我来说,屠呦呦才是真正的英雄!也许你会问,她既没有身披铠甲,也没有超能力,凭啥是英雄?我告诉你,就凭她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为人类健康做出的巨大贡献!你想想,疟疾那家伙多可恶啊!每年不知道夺走多少人的生命。
而屠呦呦奶奶呢,一头扎进了研究里,那过程,难啊!一次次的失败,换做是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可她没有,我觉得她心里肯定有个声音在说:“我就不信搞不定你!”那时候,条件艰苦得很,设备啥的都跟不上。
但屠呦呦奶奶不怕,她就像个战士,在实验室里冲锋陷阵。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个普普通通搞研究的,可在我眼里,她就是在跟病魔拼命!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处在她那个位置,能不能像她一样坚持下去?可能我早就打退堂鼓了。
但屠呦呦奶奶没有,她成功了,发现了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难道还不算英雄吗?你说,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呢?难道只有会飞檐走壁的才是英雄?我看呐,像屠呦呦奶奶这样,为了人类的福祉默默奋斗的,才是真正的大英雄!篇二心目中的英雄屠呦呦咱今儿就聊聊我心目中的英雄——屠呦呦!说起屠呦呦,那可真是了不起!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无数被疟疾折磨的人的道路。
你们可能不知道,疟疾这玩意儿,曾经可是个大恶魔,到处肆虐,让人闻风丧胆。
但是屠呦呦出现了,她就像是专门来收拾这个恶魔的大侠!你知道她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有多难吗?那简直就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她可能无数次地想过放弃,毕竟困难太多了,压力太大了。
但她愣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这是为啥?我觉得就是因为她心里有一股信念,一种对拯救生命的执着。
有人说,她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哼,说这种话的人,简直就是瞎扯!运气?哪有那么多运气!那是人家日日夜夜的努力,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堆积起来的成功。
2016高考作文新素材: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
[2016高考作文新素材]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热点素材三维透视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就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物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
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
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直到第191次试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
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里,满身都是酒精味。
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和安全,她以身试毒,弄坏了肝脏。
她的同事们也都愿意在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多年来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她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的。
”“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素材解读:“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个昔日里少为人知的任劳任怨、执着坚持、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一时名声大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其实,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并非偶然。
窥探屠呦呦数十年来的科研之路,她的敬业、奉献、坚持、合作,都为她今日获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她摘取世界大奖做了最好的注脚。
1、勤于钻研,敬业奉献。
对于“三无教授”屠呦呦荣获诺奖,不少人表示惊讶,不可思议。
然而,了解了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这样的惊讶就可以悄然消失,这样的疑问自可以烟消云散。
屠呦呦作文素材(6篇)
屠呦呦作文素材(6篇)屠呦呦作文素材1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
虽然生活很拮据,但父母依旧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和哥哥一样接受了从学校到高校的完好教育。
14 岁时,屠呦呦的哥哥给她写了一封信,告知她说:“学问是无止境的。
当你局部胜利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满意;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
学问绝不能使诚意求她的人绝望。
”1951年屠呦呦报考了北京高校医学院药学专业,高校毕业后被安排到中医讨论院中药讨论所工作。
作为新中国首批女高校生,屠呦呦参与了为期两年半的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
1969年1月,屠呦呦第一次接触了“523”的神奇抗疟药物讨论项目,认准了“523”任务就是她自己的担当,屠呦呦以“发觉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殊是进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屠呦呦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猎取灵感,先驱性地发觉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典范。
,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屠呦呦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讨论奖。
屠呦呦,她把学问的冷凳子坐热了。
更不易的是,荣誉接踵而至,在屠呦呦身上,我们仍能清晰地观察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品质。
屠呦呦作文素材2情景聚焦失败190 多次后提取青蒿素20世纪60年月,全球的疟疾疫情难以掌握。
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讨论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23”就成了当时讨论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
彼时,全球的疟疾疫情都难以得到掌握。
两年后,39 岁的屠呦呦加入“5·23”。
她经过200 多种重要的380 个提取物的筛选,最终将焦点锁定在了青蒿上。
又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她确定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受了190 多次的失败之后,在试验室里,屠呦呦最终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中华文明之光屠呦呦作文
中华文明之光屠呦呦作文篇一中华文明之光屠呦呦嘿,朋友,你知道屠呦呦吗?那可是咱中华文明的一道耀眼光芒啊!屠呦呦,这个名字,在当今世界,那是响当当的!也许你会问,她到底厉害在哪儿?我告诉你,她可是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疟疾,那可是个可怕的家伙,不知道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我觉得啊,屠呦呦就像是一位超级英雄,在黑暗中摸索,为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她在无数次的实验失败后,可能也会想:“哎呀,这啥时候是个头啊?”但她没有放弃,硬是凭着那股子倔劲儿坚持了下来。
她一头扎进古老的中医药典籍里,寻找着可能的线索。
那场景,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可她还真就捞出了“针”!你说神奇不神奇?她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一下子,疟疾可算是遇到了克星。
想象一下,那些被疟疾折磨的人们,在服用了含有青蒿素的药物后,重新恢复了健康,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景啊!屠呦呦的这一发现,难道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吗?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为之骄傲的吗?我就想问了,要是没有屠呦呦的坚持和努力,那得有多少生命还在疟疾的阴影下苦苦挣扎?她的成就,难道不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吗?不过话说回来,她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经历了多少坎坷和挫折啊。
也许在旁人看来,她就是个“倔老太太”,可就是这股子倔劲,成就了她,也照亮了我们。
屠呦呦,她就是中华文明之光,照亮了人类对抗疾病的道路,让我们为她点赞!篇二中华文明之光屠呦呦说起屠呦呦,那可真是咱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啊!你想啊,疟疾这玩意儿,多吓人!在过去,它就像个恶魔,肆无忌惮地夺走人们的生命。
可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屠呦呦站了出来,她就像一位英勇的战士,要和疟疾这个恶魔大战一场。
我有时候就在想,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过程得有多难啊?那得是怎样的一种毅力和决心,才能让她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放弃呢?也许她自己都无数次地怀疑过:“我真的能行吗?” 但最终,她还真就做到了!她翻阅那些厚厚的医书,在古老的智慧中寻找着答案。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
关于屠呦呦的作文素材屠呦呦,中国著名的药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以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作用而闻名于世,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她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青蒿素,是一种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药物,被证实对疟疾有着极佳的疗效。
而青蒿素的发现者,正是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勤奋好学,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家。
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期间,通过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并证实了其抗疟作用。
这一发现不仅在医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为世界范围内的抗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呦呦的发现,拯救了无数患有疟疾的人们的生命。
在她的努力下,青蒿素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治工作中。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的品德。
她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为了发现青蒿素,她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险,不懈努力。
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年轻科学家,成为了他们的楷模和榜样。
屠呦呦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科学家中的骄傲。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的品德。
她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为了发现青蒿素,她历经千辛万苦,不畏艰险,不懈努力。
她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年轻科学家,成为了他们的楷模和榜样。
屠呦呦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她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科学家中的骄傲。
她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医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添了光彩。
屠呦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她的发现不仅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呦呦突破自我作文素材
屠呦呦突破自我作文素材《向屠呦呦学习,突破自我的“魔法”》嘿呀,说起屠呦呦,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她就像拥有神奇魔法一样,突破了自我,还做出了超级厉害的事情。
屠呦呦啊,面对疟疾这个大怪兽,她可没退缩。
她就像个勇敢的战士,一头扎进了寻找疟疾解药的战斗中。
想想看,那得有多难啊,但她就是不怕!她一点一点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简直就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跟疟疾较劲儿。
咱就说这事儿要是放咱普通人身上,可能早打退堂鼓了。
可屠呦呦不,她心里估计就想着:“我就不信我搞不定这个疟疾!”她呀,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界限,去学习那些复杂的医学知识,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而且她的这种精神,特别接地气。
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
她就是给我们示范了,只要有决心,咱普通人也能做出大事情。
就像咱平时做事一样,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多学学人家屠呦呦,咬咬牙,坚持一下,说不定就突破自我了。
我有时候就在想,如果我遇到屠呦呦面对的那种难题,我会怎么做?估计我先得犹豫半天,然后说不定就找个借口溜了。
但屠呦呦不是,她是勇往直前。
她让我明白,突破自我就是要勇敢面对困难,不能退缩。
还记得有一次我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怎么都解不出来,当时我都想把书扔一边去了。
可突然就想到了屠呦呦,她面对那么难的疟疾问题都没放弃,我这小小的题目算个啥呀!于是我又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嘿,你还别说,真让我给解决了。
屠呦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突破自我的道路。
她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困难,只要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我们也能像她一样,发挥出自己的“魔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呀,让我们都向屠呦呦学习,在生活中努力突破自我,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吧!。
2016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分析-屠呦呦_
2016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分析:屠呦呦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2015年10月5日,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
分析及点评:科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既可以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对发现的兴趣,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给人民带来福祉。
但现在是越来越多地将科学发现与金钱,地位,利益挂钩。
使得潜心钻研的人少了,弄虚作假的人多了;低调务实的人少了,逐名逐利的人多了。
屠呦呦获奖无疑在拷问着我们的灵魂。
适用主题:潜心研究,扎实做事;低调务实与喧哗浮躁;内容与形式190次失败之后的成功六十年代,屠呦呦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文革”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派拎着大棒捣乱。
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分析及点评:正是由于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默默奉献的信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适用主题:顽强毅力、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奉献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屠呦呦的事例作文素材
屠呦呦的事例作文素材标题一:《了不起的屠呦呦奶奶》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的故事,她叫屠呦呦奶奶。
屠呦呦奶奶可了不起啦!她一直在努力寻找能治好疟疾的办法。
疟疾是一种很可怕的病,会让很多人生病甚至失去生命。
为了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奶奶不怕困难,一直在做实验。
她读了好多好多的书,试了好多好多的草药。
有时候实验不成功,她也不放弃,继续努力。
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屠呦呦奶奶终于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治好疟疾的大门。
因为屠呦呦奶奶的发现,好多好多得了疟疾的人都被治好了,重新过上了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们要向屠呦呦奶奶学习,遇到困难不害怕,坚持努力,说不定我们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呢!作文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屠呦呦奶奶吗?她是一位非常非常厉害的人!以前,疟疾这个大坏蛋让很多人难受极了。
屠呦呦奶奶看到大家这么痛苦,心里可着急啦!于是,她就钻进实验室里,天天研究怎么打败疟疾。
她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但是,屠呦呦奶奶可勇敢啦,她从来不说放弃。
有一天,她发现了一种叫青蒿素的东西,就好像找到了超级厉害的武器,一下子把疟疾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屠呦呦奶奶的努力,好多生病的人都好起来啦。
我们也要像她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做个坚强的孩子!标题二:《向屠呦呦奶奶致敬》作文一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屠呦呦奶奶。
屠呦呦奶奶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她为了让大家不被疟疾伤害,一直在努力。
她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忙来忙去,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试试那个。
有好多时候,她都累得不行了,可是她还是坚持着。
有一次,她做了好多次实验都没成功,但是她没有哭鼻子,而是继续加油。
她终于找到了能治好疟疾的青蒿素。
我们要谢谢屠呦呦奶奶,也要向她学习,不怕吃苦,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作文二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屠呦呦奶奶吗?她可棒啦!疟疾这个坏家伙到处捣乱,让人们生病。
屠呦呦奶奶可生气了,她决定要把疟疾赶走。
屠呦呦作文素材
屠呦呦作文素材屠呦呦,一个名字在中国医学界闪耀着光芒,她是中国科学家、药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更是因为她对青蒿素的发现和研究,为世界各地的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
屠呦呦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家境贫困,但她却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艰苦的环境中,她顽强地学习,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系。
在大学期间,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教学的同时,她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致力于中药的研究。
屠呦呦的成名之作是对青蒿素的研究。
青蒿素是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疟疾药物,历经数千年的验证,被证实对疟疾的治疗效果显著。
然而,其提取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
屠呦呦花费多年时间,深入研究,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并发现了其抗疟机制,为疟疾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药物基础。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她的科研成果,更在于她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
她深知青蒿素的重要性,但也深知其在贫困地区的传播和应用困难重重。
因此,她不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了世界卫生组织,还积极推动青蒿素的生产和应用,使更多的疟疾患者受益于此。
她的努力使得青蒿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抗疟药物之一,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屠呦呦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医学事业,她的成就不仅仅为中国医学界带来了荣耀,更为世界各地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希望。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医学工作者,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索,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屠呦呦,她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医学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作文屠呦呦人物事例
作文屠呦呦人物事例屠呦呦,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不简单。
说起她,那可真是一位传奇人物啊!想想看,她可是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搞得我每次提到她的时候,都忍不住想要竖起大拇指。
你知道吗?屠呦呦是个“药学女神”,她的成就简直可以用“卧虎藏龙”来形容!她凭借青蒿素,成功对抗疟疾,简直是人间的“药神”!要知道,在她的努力之前,疟疾可是让无数人饱受折磨,像个难缠的“死对头”。
屠呦呦从小就对药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直像是生来就注定要当科学家。
她不仅聪明,还很勤奋,拼命学习,真是个“学霸”呀!在她的研究过程中,屠呦呦遇到的困难可不少,有时候实验失败,搞得她心里七上八下。
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反而像个“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女孩,继续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
让人佩服的是,屠呦呦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踏实细致地探索。
在她的眼中,实验室就像个“宝藏”,每一个小发现都让她兴奋不已。
她不仅关注科学研究,还特别关心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真是“慈母心肠”呀!为了让更多人摆脱疟疾的困扰,屠呦呦加班加点,几乎是废寝忘食。
这种奉献精神,真让人感动得想流泪!屠呦呦也特别喜欢分享她的经验。
在一次次的学术会议上,她就像个“分享大师”,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传授给年轻的科研人员。
她总是耐心地解答问题,毫不吝啬自己的知识,完全是一位“传道授业”的好老师。
那些年轻的科学家们都对她充满了敬仰,仿佛她是那种“点石成金”的神奇人物。
不过,屠呦呦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她也遭遇过质疑,有些人对她的研究成果并不看好,甚至嘲讽她。
这时候,她却表现得异常淡定,像“风吹雨打不改初衷”的英雄,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
最终,她的努力和坚持打脸了所有的质疑,让那些不相信她的人都感到汗颜。
屠呦呦的事迹告诉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咱们难免会遇到坎坷,甚至会有人对你冷嘲热讽。
但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迎来成功的曙光。
她真的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勤能补拙”的道理,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得五体投地。
屠呦呦作文素材
屠呦呦作文素材屠呦呦,中国科学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药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她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化学专家,以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她的事迹和成就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屠呦呦,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她的成就不仅是对中国科学家的崇敬,更是对中医药的尊重。
屠呦呦以她对中药的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发现了青蒿素,这一发现不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也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一种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她的坚持和执着,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屠呦呦的成就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其次,她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就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仅是在于她的勤奋和执着,更在于她的创新和突破。
她在研究中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青蒿素。
她的成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有所成就。
屠呦呦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更是中医药界的骄傲。
她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巨大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屠呦呦的成就,为中医药在国际上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也为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的成功,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荣誉,更是对中医药的认可和尊重。
她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无限魅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无限前景。
屠呦呦的成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她的勤奋和执着,源于她的创新和突破。
议论作文屠呦呦素材摘抄
议论作文屠呦呦素材摘抄一、屠呦呦的坚持与奉献屠呦呦,这位杰出的药学家,在抗疟药物研究的道路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坚持与奉献精神。
在那个科研条件艰苦的年代,屠呦呦带领着她的团队,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却从未放弃。
她遍阅古籍,尝试了无数种草药组合,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一心只为找到对抗疟疾的有效药物。
这种坚持,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源于她对拯救生命的坚定信念,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无私奉献。
她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更是为了千千万万饱受疟疾折磨的人们。
二、勇于创新的精神屠呦呦在研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观念,勇于创新。
当常规的研究路径陷入困境时,她从古老的中医药文献中汲取灵感,另辟蹊径。
她大胆地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成功地提取出了青蒿素,为疟疾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这种创新精神,使她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创出全新的研究方向。
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发现和突破。
三、团队合作的力量屠呦呦的成就并非一人之功,背后是整个团队的协作与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正是这种团队合作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在漫长而艰辛的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追求伟大目标的过程中,团队的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四、屠呦呦的成就对社会的影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在疟疾肆虐的非洲地区,无数患者因她的研究成果而重获新生。
她的成就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实力和智慧,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树立了典范。
屠呦呦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而努力拼搏。
她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科学的史册上,成为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源泉。
五、淡泊名利的品质尽管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至高荣誉,但她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品质。
屠呦呦申论作文素材
屠呦呦申论作文素材
1.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科学家。
2. 中国抗疟药:屠呦呦与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中国传统药材青蒿,并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成功研制出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数以亿计的生命。
3. 国际贡献:屠呦呦的研究成果改变了传统抗疟药物的疗效,受益人口遍及非洲等疟疾流行地区,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草根科学家:屠呦呦从农村出身,没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但凭借其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成为了中国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
5. 科学家的艰辛:屠呦呦在科研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包括资源缺乏、技术突破等问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为了科学事业默默奉献,展现了科学家的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6. 科学成果的推广:屠呦呦对于她的研究成果并不满足于仅仅舒适于实验室,她坚持将青蒿素的疗效向全世界推广,使得更多患者受益,同时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7. 屠呦呦的影响力:屠呦呦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她也成为了一个引领时代的女性典范,激励了无数的年轻科学家坚持追求科学事业,努力创新。
8. 科学与人文:屠呦呦的研究成果,无疑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草药疗法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屠呦呦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
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
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
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
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屠呦呦等3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北京10月5日电(赵竹青)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
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负责评选,大会由50名选举出来的卡罗琳医学院名教授组成。
1901-2014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总共颁出了105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年因一战或二战中断。
从10月5日起,2015年诺贝尔奖将陆续揭晓。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通用10篇)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通用10篇)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篇1“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
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
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
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
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
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
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
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
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
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
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
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屠呦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屠呦呦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人物故事】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
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
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
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
高考素材人物类:屠呦呦(附:佳句积累和真题点击)
高考素材人物类:屠呦呦(附:佳句积累和真题点击)话题词面对挫折、安静与喧嚣、责任感、奉献、创新人物介绍屠呦呦屠呦呦,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后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
1969年1月底,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抗疟中草药的研发。
经过无数次失败,屠呦呦终于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获得高效的青蒿提取物。
典型事例1.寻药之旅最初,课题组只有屠呦呦一个人。
阅读大量历代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她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基础上编辑成包含640个方药在内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此后,屠呦呦以常山、胡椒、青蒿等为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研究。
截至1971年9月初,她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各种实验,但结果都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脾气倔强的屠呦呦又开始用心阅读中医典籍,从中寻找灵感。
一天,她在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被其中的一段话“醍醐灌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经过周密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案,从1971年9月起对既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十种后补药物,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10月4日,在历经数百次的失败后,“幸福终于来敲门”: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2.以身试药获得有效样品只是第一步,要应用还必须先进行临床试验,这就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
关于屠呦呦成功的作文
关于屠呦呦成功的作文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成功引起国内热烈讨论。
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屠呦呦成功的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屠呦呦成功的作文篇1:呦呦鹿鸣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
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
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
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
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
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
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
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
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
作文中使用屠呦呦的例子
作文中使用屠呦呦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闪耀着光芒,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屠呦呦,就是这样一颗耀眼的星。
说起屠呦呦,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你知道吗,她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
那时候,疟疾在全球肆虐,无数的生命受到威胁。
屠呦呦毅然投身到抗疟药物的研究中。
她所面临的困难,可不是我们能轻易想象的。
当时的科研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充足的资金,甚至连最基本的实验材料都匮乏。
但屠呦呦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为了寻找有效的抗疟药物,她翻阅了大量的古代医书,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筛选出可能有用的线索。
那一本本泛黄的古籍,不知道被她翻了多少遍,书页的边边角角都起了毛边。
她就那样坐在堆满书籍的桌前,逐字逐句地研读,眼睛里透着坚定和专注。
有了线索后,屠呦呦就开始着手实验。
实验的过程那叫一个曲折啊!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新开始,要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可她没有,她就像一个永不言败的战士,一直冲锋在前。
记得有一次,实验进行到了关键阶段,需要对大量的样本进行检测。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
那几天,实验室的灯光几乎就没灭过。
屠呦呦亲自操作着各种仪器,眼睛紧紧盯着数据的变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异。
累了,就靠在椅子上眯一会儿;饿了,随便吃几口面包充饥。
她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在一次实验中,他们发现了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那一刻,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大家欢呼雀跃。
可屠呦呦却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她马上又投入到后续的研究中,因为她知道,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要真正把青蒿素应用到临床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后续的研究中,屠呦呦遇到了更多的挑战。
药物的毒性、稳定性、临床效果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大山,横在她的面前。
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一个一个地攻克了这些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屠呦呦
2011年发现青蒿素获拉斯克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
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她创制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生命;她曾获拉斯克奖,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该奖;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三无”科学家。
经过调查研究后,确认屠呦呦为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屠呦呦获奖感言
在一个有众多院士出席的晚会上,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2015生物医学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拄着枴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
主持人开口问道:“您一直在申请院士资格吗?”
“是的,一直申请。
”“为什么没有当选呢?”
“因为诺贝尔奖一直等着我!”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主持人接着问:“您获得了诺奖,可直接晋级院士,您愿意吗?”“不,我不愿意,因为院士们要活下去!”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您今年85岁高寿,经常喝牛奶吗?”
“不,我不喝牛奶。
因为我也要活下去!”
台下更是哄堂大笑。
主持人最后说:“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老人答道:“别客气,我知道,你也要活下去!”
台下哄堂大笑声、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全场暴棚!
“向默默追求人生理想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