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芽孢染色

合集下载

实验四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的芽孢染色细菌的芽孢是指在环境恶劣时,细菌会形成内部有严密壳层保护的休眠结构。

芽孢可以存活在高温、低温、干旱和化学物质等极端环境中,具有极强的耐受性。

因此,了解细菌的芽孢形态和染色技术对于临床医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知识芽孢染色是一种特殊的细菌染色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细菌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培养,诱导细菌形成芽孢。

然后用特殊染剂染色,可以使芽孢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这种染色方法可以将细菌分为两类:芽孢形成阳性细菌和芽孢形成阴性细菌。

在芽孢染色实验中,需要用到以下染剂:1. 碘液:可以使细菌和芽孢的细胞质和内浆颜色变成深蓝色。

2. 芽孢绿:能够将芽孢染成绿色。

二、实验步骤1. 准备玻璃片。

取两块无菌的玻璃片,用酒精灼烧消毒,并晾干备用。

2. 细菌培养。

取一株待检测的细菌,接到含有适当营养成分的琼脂平板上。

在适当的温度下,通常是30-37℃,使细菌生长至需要形成芽孢的生长阶段。

3. 热处理。

将培养好的细菌涂在一块玻璃片上,然后将其放置在巴氏杀菌器中,用高温(通常是80℃)处理大约5分钟。

这里的处理过程可以模拟极端环境,诱导细菌形成芽孢。

4. 染色涂片。

将热处理后的细菌涂片放置在滴定瓶中,加入碘液,在室温下静置几分钟。

不要让碘液干燥,否则会影响后续染色效果。

之后,用酒精洗去多余的碘液。

5. 脱色处理。

将染色过的细菌涂片放入酸酒精溶液中,脱色1-2秒钟。

这一步会去除多余的染料,使芽孢显现出绿色。

6. 水洗和固定。

用自来水清洗脱色后的涂片,然后用火焰进行烘干和固定。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芽孢染色的阴性和阳性结构特点如下:芽孢阳性:芽孢位置不定,涂片颜色为绿色。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认真研究操作步骤并准备好所有必需的实验器材。

2. 涂片需要在室温下进行,但不宜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以免可能的污染干扰实验结果。

3. 涂片需要在染色后及时清洗和固定,否则会有失真或污染的风险。

4. 在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其他微生物污染涂片。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芽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细菌的形态特征,进而对其进行鉴定和分类。

芽孢是一种细菌的休眠状态,它具有很强的耐热和耐干的特性,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存活很长时间。

芽孢染色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染色方法将芽孢与其他细胞成分区分开来,从而更清晰地观察芽孢的形态特征。

芽孢染色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芽孢染色的前提是要了解芽孢的结构特点。

细菌的芽孢是一种在不利环境下形成的细胞内结构,它由芽孢壁、核心和芽孢皮组成。

芽孢壁是由多层蛋白质和钙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抗干燥和抗高温的特性。

核心是芽孢内部的细胞核和胞质,是芽孢的生命活动中心。

芽孢皮是芽孢的外层膜,可以保护芽孢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其次,芽孢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染色剂对芽孢的特定结构进行染色。

常用的芽孢染色方法有热法染色和冷法染色两种。

热法染色是将芽孢在高温下用热染色液染色,然后用冷水冲洗,最后用碘液固定染色。

冷法染色是将芽孢在冷染色液中染色,然后用水洗净。

染色液中的染色剂可以与芽孢的特定结构发生化学反应,使芽孢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和形态。

另外,芽孢染色的原理还包括对染色剂的选择和处理。

染色剂的选择要根据芽孢的特性和需要染色的目的来确定,常用的染色剂有墨汁、孢子绿、马来酸甲苯和碘液等。

在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避免染色剂对芽孢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对染色后的芽孢进行固定和保存,以便后续的观察和分析。

最后,芽孢染色的原理还包括对染色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染色后的芽孢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和形态特征,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对芽孢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初步的判断。

同时,还可以通过染色后芽孢的形态特征来推测细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综上所述,芽孢染色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它通过特定的染色原理和方法,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细菌的芽孢结构特征,为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提供重要的依据。

实验四.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芽孢染色一. 目的要求:目的:掌握细菌芽孢染色方法内容: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2.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二. 基本原理: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较困难。

因此先用着色力较强的孔雀绿,在加热的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以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内的染料经水洗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如沙黄、番红、碱性复红)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色剂的颜色,此时菌体被染成红色,芽孢呈绿色。

三. 器材1.菌种:培养了16-20小时左右的枯草杆菌(37℃)2.染色剂:5%的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石炭酸复红染液0.05%碱性复红蒸馏水3.仪器或其他用品:小试管.滴管.烧杯.试管架.载玻片.木夹子.显微镜等二甲苯.香柏油四. 操作步骤:一)方法1:1.取37℃培养了18-24小时的枯草杆菌作涂片,并干燥固定。

2.于载玻片上滴入3-5滴5%孔雀绿水溶液3.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用微火加热,自载玻片上出现蒸汽时,开始计时约5min ,加热过程中切勿使染料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料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0.5%的番红溶液(或0.5%沙黄水溶液或0.05%碱性复红)复染2分钟,水洗.6.制片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二)方法2:1.加1-2滴自来水于小试管中,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挑取2-3环培养16—20小时的枯草杆菌于试管中,充分混匀打散,制成弄的菌悬液。

2.加5%的孔雀绿水溶液2-3滴于小试管中,用接种环搅拌使染料与菌液充分混合。

3.将此试管浸于沸水浴中,加热20-30min .4.用接种环从试管底部挑取数环欲洁净的载玻片上,并涂布均匀,将玻片通过微火3次固定。

5.水洗至流出的水中无孔雀绿颜色为止。

6.加复染液染2-3分钟,水洗。

7.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芽孢绿色,菌体红色。

五.实验报告:1.绘图:枯草杆菌的芽孢形态,芽孢的着色位置。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它用于检测和鉴定环境中的芽孢形成菌。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形成的一种休眠形态,具有较强的抵抗性。

通过芽孢染色,可以使芽孢形成菌与其他细菌在染色特性上产生差异。

芽孢染色的原理是利用芽孢与普通细菌在某些染色方法下的染色差异。

最常用的芽孢染色方法是格莱姆染色法,其中主要的染色剂是马来酸、苏木紫和碘液。

格莱姆染色法的原理是由于芽孢的外壁较硬,容易保持紫色的苏木紫染色,而无色的马来酸则可以与芽孢内部的钙结合生成蓝色沉淀,这样芽孢就呈现出紫色的外壁和蓝色的内部。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将待检样品进行培养和孵育,使芽孢形成。

然后将培养物涂布在玻璃片上,用热菌液固定,再用热针将固定的菌液涂成圆形。

接下来,将玻璃片放到格莱姆染色试剂中,经过一系列的染色步骤,最终得到染色好的芽孢形成菌。

通过观察染色后的芽孢形成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紫色的外壁和蓝色的内部。

而其他普通细菌则只呈现出一种颜色,如红色或粉色。

这样,就可以通过芽孢染色的特异性染色结果来区分芽孢形成菌和其他细菌。

总之,芽孢染色原理是通过染色差异来鉴定芽孢形成菌,利用芽孢外壁较硬、易于保持紫色苏木紫染色和能与马来酸生成蓝色沉淀的特性,达到区分芽孢形成菌和其他细菌的目的。

实验五 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五  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五——细菌芽孢染色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09级四班张行润200900140177 摘要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易着色,若用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孢不着色(芽孢呈无色透明状)。

芽孢染色法就是根据芽孢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色后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

所有的芽孢染色法都基于一个原则:除了用着色强的染料外,还须要加热,以促进芽孢着色,再使菌体脱色,而芽孢上的染料则难以渗出,故仍保留原有的颜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孢,便于观察。

关键词芽孢(gemma of a fungus)芽孢染色法(Spore staining)复染(counterstain)前言细菌的芽孢的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

芽孢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它对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抗性。

在合适条件下,可吸水萌发,重新形成一个新的菌体。

芽孢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是鉴定细菌的重要依据。

在一般实验室中通常用芽孢染色法来观察其形态。

此外,由于芽孢具有很强的抗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都以是否有杀死抗性最强的芽孢来评定高温灭菌及某些化学杀菌剂的效果。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2.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3.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芽孢是芽孢杆菌属和梭菌属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休眠体结构,液被称为内生孢子,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菌能否形成芽孢及芽孢的形状,着生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都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指标。

与正常细胞或菌体相比,芽孢壁厚、透性低而不易着色,但是芽孢一旦着色就很难被脱色。

利用这一特点,首先用着色能力较强的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

实验三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芽孢染色

细菌的芽孢染色一、目的要求掌握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材料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肉汁斜面培养24h;2.染料:5%孔雀绿水溶液、0.5%蕃红水溶液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等。

三、实验原理1 芽孢又叫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休眠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都是鉴定细菌的依据。

2 芽孢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

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当用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可以进入菌体及芽孢使其着色,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

若再用番红复染,则菌体呈红色而芽孢呈绿色。

四、操作步骤1.制备菌悬液加1~2滴水于小试管中,用接种环挑取2~3环菌苔于试管中,搅拌均匀,制成浓的菌悬液。

2.染色加2~3滴孔雀绿于小试管中,并使其与菌液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置于沸水浴的烧杯中,加热染色15~20min。

3.涂片固定用接种环取试管底部菌液数环于干净载玻片上,涂成薄膜,然后将涂片通过火焰3次温热固定。

4.脱色水洗,直至流出的水无绿色为止。

5.复染用蕃红染液染色2~3min,倾去染液并用滤纸吸干残液。

6.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芽孢囊和营养细胞为红色。

五、注意事项1所用菌种应掌握菌龄,以大部分细菌已形成芽孢为宜;2 注意控制水浴加热时间。

3 取菌不宜太少。

六、实验记录绘图(芽孢囊的形态;芽孢的形态;着生位置),并注明所观察菌名、各结构颜色及显微镜放大倍数。

芽孢染色法实验报告

芽孢染色法实验报告

芽孢染色法实验报告芽孢染色法实验报告引言:芽孢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方法,用于鉴定和观察细菌的芽孢形态和结构。

本实验通过对芽孢的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旨在了解芽孢的特征和鉴定微生物。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培养基、细菌液、石蜡刀、石蜡、石蜡刷、显微镜等。

方法:1. 取一片培养基,加入细菌液并充分混合。

2. 将混合液倒入培养皿中,并在培养皿中心划出一条刀口。

3.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使菌落生长并形成芽孢。

4. 取一片玻片,将石蜡刀预热至适当温度,刮取培养皿中的芽孢。

5. 将刮取的芽孢涂在玻片上,并用石蜡刷均匀涂抹。

6. 将玻片放入石蜡中,使其固定。

7. 将固定的玻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和拍摄。

结果与讨论:通过芽孢染色法,我们观察到了芽孢的形态和结构,并进行了鉴定。

芽孢的形态:芽孢是一种细菌的生殖结构,通常呈椭圆形或圆柱形。

在显微镜下观察,芽孢的外部有一个坚硬的壳,内部则是细胞质和核酸物质。

芽孢的大小和形状可能因不同的细菌而异。

芽孢的结构:芽孢的结构包括中心小体、核心区、内外壳等部分。

中心小体是芽孢的核心,含有DNA和其他重要的细胞质成分。

核心区是由中心小体周围的细胞质组成,其中包含了细胞的各种酶和营养物质。

内外壳是芽孢的保护层,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压力和不良条件。

鉴定微生物:通过观察芽孢的形态和结构,可以初步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芽孢在形态和结构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对比已知的芽孢特征,来判断未知微生物的种类。

此外,芽孢染色法还可以帮助鉴定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和适应性。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芽孢染色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高温设备。

3. 实验前要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调试。

4.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实验器材,以防止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细菌的芽孢染色

细菌的芽孢染色

若涂片中观察到的只是大量游离芽孢, 若涂片中观察到的只是大量游离芽孢 , 很少看到芽孢囊及营养细胞, 很少看到芽孢囊及营养细胞,你认为这是什么 原因? 原因
(五)注意事项
• 1、 供芽孢染色用的菌种应控 、 制菌龄, 制菌龄,使大部加热过程要及时补充 、 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六)实验作业
绘出表示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绘出表示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注 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意芽孢的形状、 意芽孢的形状、着生位置及芽孢囊的形 态特征。 态特征。
中央芽孢偏端芽孢游离芽孢末端芽孢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和脱色均较困难当用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染色时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色剂蕃红液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是芽孢和菌体更易区分
细菌的芽孢染色
(一)实验目的
1、继续学习微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继续学习微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2、掌握芽孢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掌握芽孢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三)实验器材
• 1、菌种: 、菌种: • 2、 染色液和试剂 : 5% 孔雀绿水溶液 、 、 染色液和试剂: % 孔雀绿水溶液、 0.5%蕃红溶液等; %蕃红溶液等; • 3、 器材 : 试管夹 、 酒精灯 、 接种针 、 载 、 器材: 试管夹、 酒精灯、 接种针、 玻片、显微镜、擦镜纸等。 玻片、显微镜、擦镜纸等。
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 ( 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 ) 生长到 一定时间( 对数期后期) 一定时间 ( 对数期后期 ) , 在细 胞内形成一个圆形、 胞内形成一个圆形 、 椭圆形或圆 柱形的结构。 柱形的结构。
芽孢有的长在中央或近中央, 芽孢有的长在中央或近中央 , 圆形或 椭圆形,芽孢的大小,位置, 椭圆形 , 芽孢的大小 , 位置 , 在分类鉴定 上有一定的意义,它仅仅是芽孢细菌生活 上有一定的意义, 史的一个环节, 史的一个环节 , 它还是检验培养基灭菌彻 底不彻底的依据。 底不彻底的依据。

细菌的芽孢和荚膜染色

细菌的芽孢和荚膜染色

2、芽孢菌体的特点:不能繁殖的休眠体,含水少、
含脂高、致密不透明,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有的芽孢在一定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甚至数十年 之久。条件适宜时能重新萌发。
芽孢尤其能耐高温: • 枯草杆菌的芽孢,在沸水中可存
活1小时; • 破伤风芽孢杆菌可在沸水中存活
3小时; •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芽孢可在沸水
中存活6小时,即使在1800C干燥箱中仍可存活10 分钟。 ❖ 芽孢可作为培养基灭菌彻底与否的检验依据。
3、芽孢的大小、位置具有分类鉴定上的意义:
肉毒 芽孢 杆菌
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种类
在杆菌中能形成芽孢的种类较多,在球菌 和螺旋菌中只有少数菌种属(Bacillus) 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
一、实验目的
1、继续学习微生物制片方法;
2、掌握芽孢、荚膜染色的基本原理及 方法。
二、原理:
(一)芽孢染色 1、芽孢:某些细菌(多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杆菌)在一定生长阶段或环境条件下,细 胞正常代谢、分裂停止,胞质浓缩,在细 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对 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特殊结构。由 于在细胞内,也叫内生孢子(Endospore)。
(二)荚膜染色
⑴取钾细菌一环,做成涂片,自然干燥(不能加热), 可用吹风机冷风吹干;
⑵甲醇固定; ⑶水洗; ⑷蕃红溶液1—2分钟; ⑸水洗; ⑹自然干燥、镜检;
结果:背景红色、荚膜无色、菌体红色。
五、绘图: 绘出芽孢染色、荚 膜染色的结果
菌体 荚膜
4、芽孢染色的原理:
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 用不同的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 而便于区别。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

芽孢染色原理芽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细菌芽孢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芽孢是一种细菌的休眠状态,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在极端条件下存活。

因此,了解芽孢的形态和分布对于细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步骤,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芽孢染色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染色剂对芽孢的特殊结构进行染色,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可见。

在芽孢的形成过程中,细菌会产生一种名为内芽孢的结构,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抵御外界的不利条件。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染色技术来突出内芽孢的特殊结构,以便观察和分析。

芽孢染色的步骤一般包括固定、染色和观察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将待观察的样本进行固定处理,通常采用甲醇或其他固定液进行处理,以保持样本的形态和结构。

接着,我们使用适当的染色剂对样本进行染色处理,常用的染色剂包括孢子绿、马尔尼染色液等。

染色的时间和温度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我们可以将染色后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调节放大倍数和焦距,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芽孢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芽孢染色的原理基于对芽孢结构的特殊染色处理,通过合理的步骤和条件控制,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芽孢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这对于细菌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总之,芽孢染色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实验技术,它通过对芽孢结构的特殊染色处理,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细菌芽孢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

掌握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实验五、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实验五、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芽孢染色法可用于检测食品和饮料中的耐热性细菌,如梭状 芽孢杆菌等。这些细菌在食品和饮料中形成芽孢,具有较高 的耐热性,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通过芽孢染色法可以快速 检测出这些细菌的存在。
环境样品中细菌的检测
芽孢染色法也可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细菌,如水、土壤、 空气等中的细菌。在这些环境中,一些细菌会形成芽孢以适 应不良环境,通过芽孢染色法可以快速检测出这些细菌的存 在和数量。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的基本步骤
01
02
03
准备染色剂
选择适合的染色剂,如孔 雀绿染色剂,准备好所需 的浓度。
制备菌悬液
将待染色的细菌培养物进 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得 到菌悬液。
涂片
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载玻 片上,晾干或烘干。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的基的要求进行染色。
脱色
将染色后的涂片用脱色剂 进行脱色处理,以便更好 地观察芽孢。
复染
将脱色后的涂片用复染剂 进行复染,以便更好地观 察菌体。
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的基本步骤
冲洗
用清水冲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 色剂和脱色剂。
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观察细菌 的芽孢和菌体的染色情况。
了解芽孢染色法的应用场景
食品和饮料中细菌的检测
态。
复染
用番红再次染色,番红 能够与脱色后的菌膜结
合,使其呈现红色。
镜检观察
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菌膜,寻找 芽孢的存在。芽孢在显微镜下呈现圆 形或椭圆形,颜色较深,与周围的细 菌细胞有所不同。
计数
鉴别
根据芽孢的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特征,鉴别芽孢所属的细菌种类。
对镜检观察到的芽孢进行计数,记录 每个视野中芽孢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细菌芽孢染色

细菌芽孢染色

细菌芽孢染色某些细菌在其发育的肯定阶段可以形成一个内生孢子,即为芽孢.芽孢形成后并不脱离原细菌菌体,它的外形、大小和在菌体的位置都是肯定的.老熟的芽孢可自菌体中脱落出来.芽孢结构上的特点是壁厚和细胞质深厚,所以不易着色,通常多采纳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和用加热等手段促使芽孢着色,并利用复染的方法对比原细菌菌体和芽孢,才易于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但是,若用简洁染色法使菌体着色而芽孢无色也可以衬托出芽孢的外形、大小和位置. 【试验目的】把握细菌芽孢染色的方法.【试验原理】细菌的芽孢含水量少,脂肪含量高,芽孢壁较厚,对染料的透性差,不易着色,但是一旦着色又难以脱色.通常,芽孢染色采纳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完毕,用蒸馏水冲洗.因孔雀绿是弱碱性染料,与菌体结合力较差,因此易被水冲洗掉,而进入芽孢的孔雀绿却难于溶出.水洗后,再用一种呈红色的碱性染料复染,使菌体和芽孢呈现不同颜色.【试验材料、药品及器具】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2、染液孔雀绿染液藏花红染液3、器皿显微镜、酒精灯、镊子、洗净的载玻片4 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玻璃红、洗瓶装蒸馏水、接种环.【试验步骤】1、取培育24h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分别涂片、干燥、固定.2、在涂片部分用吸水纸条盖住,然后向纸条滴加孔雀绿液至饱和.3、将涂片渐渐加热至微冒蒸汽并不时添加染液以防止吸水纸条干燥.染色2-8 分钟.4、除去吸水纸条,用蒸馏水轻轻冲洗掉多余染液.5、用藏花红染液复染30~60S.6、水洗,风干或烘干后镜检.【试验结果】1、首先用低倍镜,再用油浸镜检查制片,留意芽孢的颜色和菌体的颜色.2、绘制芽孢图.留意芽孢在菌体内的位置、大小和外形并绘制游离芽孢形态图.【思索题】1、为什么经孔雀绿染色后,水洗再复染红色染液只能染上菌体?2、用革兰氏染色能否看到芽孢,为什么?。

实验3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3细菌芽孢染色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芽孢染色方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
易着色,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孢
不着色,但是一旦染色后又很难脱色。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
亲和力不同,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
和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
二、基本原理
所有的芽孢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
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
促进芽孢着色。染芽孢时,菌体也会着色,
然后水洗,芽孢的颜色难以渗出,菌体会
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
菌体和芽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
三、实验器材
菌种 35-37℃培养20-24h的枯草芽孢杆菌 试剂 生理盐水、5%孔雀绿水溶液、蕃红染液 其他器材
干燥 过程中及时补充染液,切勿干涸 直至流出的水无色为止。 镜检
芽孢呈绿色,营养体为红色
作业
1.绘图标识枯草芽孢杆菌及芽孢形态,芽孢的着 生位置。 2.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尤其应该注意哪
些环节?
3.为什么芽孢染色要加热?为什么芽孢及营养体
能染成不同的颜色?
4.如果你的涂片未经热固定,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时间太长,又会怎么样呢?
(5)水洗,至流出的水中无孔雀绿颜色 为止。
(6)加番红染液,染2~3min后,倾去染液,不用水洗。
(7)干燥后用油镜观察。芽孢绿色,菌体红色。
2、方法三
(1)取斜面试管一支,另取9mL无菌 水的试管一支加无菌水于斜面试 管中,并用接种环充分均匀搅散 ,制成浓稠的菌液。 (2)加5%孔雀绿水溶液2~3滴于小 试管中.用接种环搅拌使染料与 菌液充分混合。

细菌的芽孢染色

细菌的芽孢染色


,然后再挑取菌液,否则菌体沉于管底,涂片时菌体太少。

(2)加热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染液,切勿沸腾或蒸干,防止加
热过度。染液被蒸干时不能立即补加染液,否则载玻片炸裂

— 1—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Nhomakorabea色
在芽孢囊内。巨大芽孢杆菌在37℃条件下以培养12~24小时
技 术
的效果最佳。
(2)涂片不宜过厚; 火焰固定温度要适宜; 控制好脱色程
度。
— 1—
• 芽孢染色关键控制点
芽 孢 染
2.芽孢染色注意事项 (1)用改良法时,欲得到好的涂片,首先要制备浓稠的菌液

,其次是从小试管中取染色的菌液时,应用接种环充分搅拌

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孢着色。

— 1—
• 芽孢染色的原理、意义
芽 孢
2.芽孢染色的意义

(1)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等是细菌分类和
色 技 术
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2)是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孢是衡量和制定各种消毒
灭菌标准的主要依据。
(3)芽孢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以保持生命力达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目录页
芽孢染色的原理、意义 芽孢染色的基本程序 芽孢染色关键控制点
— 1—
芽孢染色的原理、意义
1.芽孢染色的原理 2.芽孢染色的意义
— 2—
• 芽孢染色的原理、意义
芽 孢
1.芽孢染色的原理

芽孢染色法就是根据芽孢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色后

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
数十年之久,在自然界使细菌度过恶劣的环境,在实验室
是保存菌种的好材料。

芽孢染色实验报告

芽孢染色实验报告

1. 掌握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和区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

3. 理解芽孢在细菌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休眠体,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通透性低,对高温、冷冻、射线、干燥、化学药品和染料等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因此,在常规染色方法中,芽孢不易着色或仅显淡色。

芽孢染色法利用芽孢与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采用特殊染色方法,使芽孢和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便于区分。

三、实验材料1.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2. 染料:孔雀绿染液、番红染液、复染液(如石炭酸复红液和吕氏美蓝液)3. 仪器:显微镜、载波片、接种环、酒精灯、滴管等四、实验步骤1. 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24小时。

2. 将培养好的菌落挑取少许,制作成涂片。

3. 将涂片用火焰固定。

4. 将涂片滴加孔雀绿染液,染色5-10分钟。

5.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6. 将涂片滴加番红染液,复染1-2分钟。

7.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8. 将涂片滴加复染液,染色1-2分钟。

9. 水洗涂片,去除多余的染料。

10. 将涂片晾干,用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呈红色,芽孢呈绿色。

芽孢直径大于菌体,位于菌体中央,极端或次极端,使菌体膨大呈梭状。

六、实验分析1. 芽孢染色法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可以有效地观察和区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

2. 芽孢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休眠体,具有厚而致密的壁,对各种不利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3. 芽孢在细菌的生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保护细菌度过恶劣环境。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染色时间和染液浓度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芽孢染色法可以应用于多种细菌的芽孢观察,如枯草芽孢杆菌、梭菌等。

3. 芽孢染色法是一种基础实验技术,对于微生物学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芽孢染色的原理和方法,观察了芽孢与菌体的形态结构,了解了芽孢在细菌生存过程中的重要性。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报告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报告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报告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报告引言:细菌芽孢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鉴定细菌中是否存在芽孢。

芽孢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耐受性很强的结构,能够在干燥、高温等条件下存活。

通过芽孢染色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鉴定细菌的芽孢形态和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1. 细菌培养物:我们选择了常见的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作为实验材料。

2. 芽孢染色试剂:我们使用了石碱法染色试剂,包括马来酸、石碱和碘液。

3. 显微镜:用于观察染色后的细菌样本。

实验步骤:1. 取一小滴细菌培养物放在玻璃片上。

2. 等待培养物干燥后,加入适量的马来酸,使其覆盖整个细菌样本。

3. 在马来酸上滴加适量的石碱,使其与马来酸充分混合。

4. 加入适量的碘液,静置片刻。

5. 用水冲洗玻璃片,直至水清澈无色。

6. 将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用100倍镜观察细菌样本。

结果与讨论:在观察大肠杆菌样本时,我们发现细菌呈现出长而细的形态,没有明显的芽孢结构。

这与大肠杆菌不具备芽孢形成能力的特点相符。

而在观察枯草杆菌样本时,我们发现细菌呈现出短而粗的形态,并且有明显的椭圆形芽孢结构。

这表明枯草杆菌具备芽孢形成能力,能够在不利环境下形成芽孢以保护自身。

细菌芽孢的形成是一种适应环境的生存策略。

在不利条件下,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来保护自身免受干燥、高温、辐射等不利因素的伤害。

芽孢是一种具有高度耐受性的结构,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存活多年甚至几十年。

这种生存策略使得细菌能够在不利环境中存活并传播,从而保持种群的持续存在。

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鉴定细菌中是否存在芽孢。

通过观察细菌样本的形态和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然而,芽孢染色实验并不能提供细菌的详细分类和鉴定结果,需要结合其他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总结:细菌芽孢染色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细菌样本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细菌是否具备芽孢形成能力。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四细菌的芽孢染色生物112 周泓兆1102040226一、目的学习并掌握细菌芽孢染色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色剂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而加以区别。

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因此想要将芽孢染色需要在较高的温度(煮沸)的条件下,用强染色剂(孔雀绿)将菌体和芽孢同时染色。

而同时,实验利用了孔雀绿可经水洗脱色的特点,通过水洗将菌体的着色洗脱,而芽孢因具有致密的壁而不会被水将染色洗脱。

接下来用番红染色,将菌体染为红色,而在常温下品红无法将芽孢着色,因此在显微镜下形成了芽孢为绿色而菌体为红色的现象。

而实验中如果要观察芽孢在菌体中的着生位置,一定要根据各菌的特点来确定培养时间。

三、材料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6℃-28℃,培养2-3天。

2.染色剂:孔雀绿染液,番红染液。

3.其它:载玻片,无菌水,洗瓶,酒精棉球,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接种环,酒精灯,镊子。

四、实验步骤1.制片:将枯草芽孢杆菌涂片并干燥固定。

2.染色:撕取一块比载玻片略窄的吸水纸,覆盖在涂片出,在吸水纸上滴加孔雀绿直至饱和。

用酒精灯加热是染液保持微沸,其间不断添加适量孔雀绿染液,保持吸水纸湿润,染色5min。

3.水洗:待玻片冷却后,用镊子出去吸水纸,再用水瓶轻轻冲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4.复染:用番红染液染色1-2分钟,水洗。

5.镜检:涂片干燥后,滴加香柏油置于油镜下观察。

6.清理:用二甲苯与干净擦镜纸擦净镜头,将涂片放入废片缸,将固体垃圾放入垃圾桶,液体垃圾倒入废液缸,无腐蚀性毒性液体可倒入下水道,用酒精棉球擦洗器材将溅出的染料擦除。

五、结果与讨论:这个实验成功率很高,主要原因是步骤简单,染色效果明显而且影响因素少,洗脱时间对结果影响要比革兰氏染色中酒精脱色时间的影响小很多。

最后结果的小遗憾是孔雀绿绿色的着色较浅,我觉得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涂片的菌体密度和增加染液煮沸时间,可能会获得更好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涂片上加2~3滴孔雀石绿染色液,然后在酒精灯上缓 缓加热(注意不能使染色液沸腾),必要时可再滴加少许 染色液。加热时间从冒蒸汽时开始计算2~3分钟。
4.倾掉染色液。等待玻片冷却后,用水冲洗至无染色液为止。
5.用番红复染1~2分钟,水洗至无染色液,用吸水纸除去 残留水分。
6.用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的芽孢染色原理。 2. 掌握细菌的芽孢染色方法。
实验原理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 用不同的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分。 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 性染料如孔雀石绿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弱碱性染料不仅可以 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 进入菌体的染料通过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 用复染液(番红)染色,菌体和芽孢因呈现不同的颜色而易于 区别。
实验器材 (一) 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载玻片,镊子,酒精灯,滴管,烧杯, 接种环,5%孔雀石绿染色液,番红染色液,吸水纸。 (二) 苏云金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实验步骤
1. 取干净载玻片,加一滴单蒸水,然后用接种环挑取适量 苏云金芽孢杆菌涂片。
2. 将玻片反复在酒精灯上方通过几次(用手指触摸涂片反面, 以不汤手为宜),对标本进行干燥、固定。
蜡状芽孢杆菌

芽孢染色
注意事项
1.供芽孢染色用的菌种应控制菌龄,使大部分芽孢 仍保留在菌体上为宜。 2.染色加热过程要及时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实验思考
1.用简单染色法能否观察到细菌的芽孢?为什么? 2.芽孢染色为什么要加热?为什么芽孢和菌体能染成不同的颜色?
实验作业
1.绘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菌体及芽孢形态,芽孢的着生位置。 2.如果土壤分离的细菌有芽孢,请绘出土壤分离细菌的菌体及 芽孢形态,芽孢的着生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