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齿轮传动

合集下载

第八章齿轮机构案例

第八章齿轮机构案例
第八章 齿轮机构
§8-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
优点:1)传动效率高 2)传动比恒定 3)结构紧凑 4)工作可 靠、寿命长 缺点:1)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2)不适于中心距a较大两轴 间传动 3)使用维护费用较高 )精度低时、噪音、振动较大 二、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平面齿轮机构: ①外啮合;②内啮合; 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直齿轮)—— ③齿轮齿条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斜齿轮):①外;②内;③齿轮齿条 空间齿轮机构: 圆锥齿轮机构—— ①直齿;②斜齿;③曲线齿 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蜗杆机构:两轴垂直交错
二、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1、模数m
d zp
d p
分度圆就是齿轮上 具有标准模数和标 准压力角的圆。
p

z
定义模数 m


p m
∴d=mz 单位:mm ; 2、分度圆压力角α
rK rb cos K
m标准化。
分度圆和节圆区别 与联系
rb r cos
mz cos (α 是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一个基本参数) 2
O P r r i12 1 2 2 b 2 常数 2 O1 P r1 rb1

1 r'1
O1
rb1 g' 2
' N1 P g2 g' 1 rb2 r'2 K g1 ' t
t II N2
' 2 O2
§8-4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和几何尺寸
一、齿轮各部分名称和基本参数
GB1356-88规定标准值α=20° 某些场合:α =14.5°、15°、22.5°、25°。
3、齿数z
d mz 表明:齿轮的大小和渐开线齿轮 mz rb cos 2 形状都与齿数有关

第八章 齿轮传动(1,2概论,啮合几何学)

第八章 齿轮传动(1,2概论,啮合几何学)
rA rb cos A DF rb A AF rb A tg A A inv A
α A A rA F α A D
A
θ A
O
这就是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极坐 标方程。见图8-3。 说明: (1)invα=tgα-α=θ称为渐开线函数, θ 叫展开角,α为渐开线压力角.
证明:
2 O 2 K 2
1 O 1 K 1 .......... .......... .(1)
因两齿廓接触,则在齿廓法线方向无相对运动,只 在切线方向有相对滑动。 因此1、 2在 NN方向的投影相等:
v1 v2
n n
v 1 cos k 1 v 2 cos k 2 .......... .........( 2 )
r1
'
a 1 i12 ai 12 1 i12
' '
,
r2
'
a r1 r2 r1
cos cos
'
r2
cos cos
'
( r1 r2 )
cos cos
'
B.齿条
1.齿条同侧齿廓是相互平行的直线 2.与齿条移动方向平行且齿厚等于齿间的直线为模数线 3.模数线的垂直线与直线齿廓的夹角为齿条齿形角 特点:(1)与模数线平行的任一直线上模数相等 (2)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相等,且在数值上等于齿形角

1 2
O2P O1 P

r2 r1
' '
两齿廓公法线与连心线的交点P点称为节点;它 的特点是在这点上两齿轮上有相同的速度(大小,方 向),即
1

8-齿轮传动-2

8-齿轮传动-2
② 啮合特点
• 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时,齿廓曲面的接触线是与
轴平行的直线。
• 啮合情况是沿着整个齿宽突然同时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
• 传动平稳性差,冲击和噪声大。
2020/5/3
第八章 齿轮传动
24
①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
k
渐开线形成2
k0
N' k'
k'0
当发生面沿基圆柱作纯滚动时, 若平行于齿轮的轴线的直线kk’在空间 的轨迹为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
2020/5/3
第八章 齿轮传动
28
二、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
(一) 基本参数
1. 螺旋角:
• 斜齿圆柱齿轮的各圆柱面上的螺旋角 不同
• 通常指分度圆上的螺旋角,用β表示
2. 齿距和模数
① 斜齿圆柱齿轮有法面和端面之分
• 法面:与分度圆柱螺旋线垂直的平面, 参数mn、n、han*、cn* ,法面参数 为标准值。
▪ 第八节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 第九节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 ▪ 第十节 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 第十一节 圆锥齿轮传动 ▪ 第十二节 蜗杆传动 ▪ 第十三节 轮系 ▪ 第十四章 齿轮传动精度 ▪ 第十五章 齿轮传动的空间 ▪ 第十六章 齿轮传动链的设计
2020/5/3
第八章 齿轮传动
3
第七节 变位齿轮
2020/5/3
第八章 齿轮传动
5
二、变位齿轮及其特点
2. 与标准齿轮相比,变位齿轮的特点
① 两者截取的渐开线区段不同。各区段渐开线的曲率半径 不同,可利用变位的方法改善齿轮传动质量。
② 标准齿轮分度圆齿厚s=齿槽宽e;正变位齿轮s>e,负变 位齿轮s<e。

机械设计综合大作业 林武深AP0908217

机械设计综合大作业 林武深AP0908217

第八章齿轮传动一、知识要点本章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为主线,阐述圆柱齿轮传动的运动设计和承载能力设计。

运动设计主要包括啮合原理及啮合特点、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等内容;承载能力设计主要包括设计计算准则、齿轮失效、力分析和强度计算等内容。

在此基础上,简明介绍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及齿轮润滑设计。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

齿轮技术科达到的指标为:圆周速度v=300m/s,转速n=100000r/min,传递效率P=100000Kw,模数m=0.004~100mm,直径d=1mm~152.3m 。

1、 齿轮传动的分类① 按传动形式分② 按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分:闭式传动、开式传动、半开式传动 ③ 按齿面硬度分:齿面硬度≤350HB 或38HRC 时,称为软齿面齿轮齿面硬度>350HB 或38HRC 时,称为硬齿面齿轮2、 齿轮传动的优缺点优点:1) 齿轮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很大,功率可从很小到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从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

齿轮尺寸可从小于1mm 到大于10m 。

2) 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齿轮齿廓为特定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且传动平稳、可靠。

3) 齿轮传动结构紧凑、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 齿轮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各种传动形式的需要。

缺点:1) 齿轮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制造齿轮需要有专门的设备。

齿轮传动 平面齿轮传动空间齿轮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传传递相交运动 传递交错轴运动 内啮合 外啮合直齿圆锥齿轮 斜齿圆锥齿轮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蜗杆蜗轮准双曲面齿轮 曲齿圆锥齿轮 人字齿轮运动 齿轮齿条 内啮合外啮合2) 啮合传动会产生噪声。

3)当两轴距离较远时,须用一系列齿轮来传递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增加了机器的复杂程度和重量。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1)轮齿折断:轮齿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部位,齿根部位的弯曲应力最大,且齿根过渡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的突变,以及沿齿向的加工刀痕均会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的。

齿轮传动分析

齿轮传动分析
但需指出,中心距增大,将使两轮齿廓的间隙增大, 从而带来传动时的冲击、噪音等。因此,中心距不可 任意增大,而应有一定的公差。
齿轮传动分析
四、渐开线齿廓间的相对滑动
由 图 7-2 知 , 两 齿 廓 接 触 点 在 N1N2上的分速度必定相等,但在齿 廓接触点公切线上的分速度不一 定相等,因此,在啮合传动时, 齿廓之间有相对滑动,这将引起 齿廓的磨损。
变。当不考虑齿廓间的摩擦力影响时,齿廓间的压力是
沿着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作用的,即渐开线齿廓间压力
的作用方向恒定不变。故当齿轮传递的转距一定时,齿
廓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也不变。
齿轮传动分析
三、渐开线齿轮的可分性
由式 i rb 2 rb 1
知:
两渐开线齿廓的传动比恒等于其基圆半径的反比。 因此,当由各种原因使两渐开线齿轮实际中心距与原 设计中心距产生误差时,其传动比仍将保持不变。将 这一特性称为渐开线齿轮的可分性。这对实际使用带 来很大的方便。
齿PK槽宽SeKK ,e齿K, 距P PK K ;Z dr,
Z为齿数。
齿轮传动分析
• 为了计算齿轮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在齿轮上取一直 径为d的基准圆,对标准齿轮而言,其上齿槽宽齿厚相 等,并使该圆上齿廓压力角为一规定数值,将这个圆 称为分度圆。在分度圆上用S,e,P分别表示齿厚、齿 槽宽和齿距,
传动。分直齿,斜 齿和弧等。 (见图7-1f)。
齿轮传动分析
③螺旋齿传动: 用于空间既不平行又 不相交的两交错轴间 的 传 动 ( 图 7-1g ) 。 只能传递小功率,一 般传递运动。
齿轮传动分析
④蜗杆传动: 用于交错轴间 传动(图7-1h), 轴交错角通常 为 90∘
齿轮传动分析
二、按工作情况可分为: ①开式齿轮传动。②闭式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第八章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第八章 齿轮传动
2.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磨损、弹性变形计算尚不成熟;胶合计算复杂且无必要
主要针对轮齿疲劳折断和齿面疲劳点蚀这两种失效形式 齿轮工作时,要保证足够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闭式软齿面 主要失效:疲劳点蚀
一对齿轮啮合,材料相同,谁更容易受到疲劳破坏? 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校核弯曲疲劳强度
2、闭式硬齿面
9
一、齿轮传动概述
1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与特点 (2)齿轮传动特点——缺点 ①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成适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10
一、齿轮传动概述
2 齿轮传动类型 (1)按轴的相互位置 (2)按工作条件
(3)按齿面硬度
(4)按齿形分 (5)按使用功能分
11
受力:像悬臂梁一样承受弯矩,齿根处弯曲应力最大,且 齿根处本身存在应力集中。 疲劳断裂:循环变化的弯曲应力(什么类型?) →疲劳裂纹 脉动循环 (哪一侧?) →裂纹逐渐扩展→齿根弯曲疲劳折断。 受拉侧
过载折断:轮齿过载或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突然弯曲折断。 尤其是脆性材料
直齿轮易发生全齿折断,斜齿轮易发生局部折断。 如何改善或避免?
主要失效:轮齿折断
再校核sH≤[sH] 先按sF≤[sF]算出齿轮的主要尺寸m,
先按sH≤[sH]算出齿轮主要尺寸d,再校核sF≤[sF]
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校核接触疲劳强度
一、齿轮传动概述
2 齿轮传动类型 (1)按轴的相互位置 (2)按工作条件
(3)按齿面硬度
(4)按齿形分 (5)按使用功能分 (6)其他 高速
圆周速度
中速 低速
重载
承 载
中载 轻载
21
一、齿轮传动概述
1、在机械传动中,理论上能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是 。

齿轮传动基础知识

齿轮传动基础知识

(3)轮齿抗折断后果:传动失效
(4)提高轮齿抗折断能力的措施
1)d一定时,z↓,m↑; 2)正变位; 齿根厚度↑ ↑抗弯强度
3)提高齿面硬度(HB↑)→[σF] ↑;
4)↑齿根过渡圆角半径; 5)↓表面粗糙度,↓加工损伤; ↓应力集中
6)↑轮齿精度;
7)↑支承刚度。 改善载荷分布
2.齿面点蚀 常出现在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传动中。 (1)现象:节线靠近齿根部位出现麻点状 小坑。 (2)原因:轮齿啮合时为线接触,产生较大 的接触应力,脱离啮合后接触应力消失,因 此接触应力脉动循环变化。当接触应力超过 接触疲劳极限时,齿面受多次交变应力作用 后,因节线处常为单齿啮合,接触应力大, 并且节线处为纯滚动,靠近节线附近滑动速 度小,油膜不易形成, 摩擦力大,易产生裂 纹。润滑油进入裂缝,形成封闭高压油腔, 楔挤作用使裂纹扩展。裂纹扩展致使表层金 属微粒剥落,形成小麻点。
(2)原因:高速重载传动中,齿面间压力大,瞬时
温度高,润滑油模被破坏,齿面间会发生粘接在一起 的现象,在轮齿表面沿滑动方向出现条状伤痕。 (3)后果:引起强烈的磨损和发热,传动不平稳,导致齿轮报废。 (4)提高抗齿面胶合措施
(硫化油) 。 1)增加油的粘度、选用有抗胶合添加剂的合成油
2)加强散热措施;
5.齿面塑性变形 齿面塑性变形主要出现在低速重载、 频繁启动和过载场合。
(1)现象:主动齿轮齿面在节线附近 下凹;从动齿轮齿面在节线附近上凸。
(2)后果:轮齿失去正确的形状而失效 。 (3)提高抗塑性变形的措施:提高齿面硬度; 增大润滑油粘度。
二、齿轮传动的维护 在起动、加载、换挡及制动的过程中应力求平稳,免产生冲击载荷 经常检查润滑系统的状况。润滑工作要求定点、定质、定量、 定期,定人。 定期检查油面高度,油面过低则润滑不良,油面过高会增加 搅油功率的损失。

第八章 齿轮传动

第八章  齿轮传动

m n
0 . 318 d z 1 tan
8-10 齿轮的结构设计 (1)齿轮轴 如果圆柱齿轮齿根圆到键槽底面的径向距离 e2.5m(mn),则可将齿轮与轴做成一体称为齿轮轴.
(2)实心式齿轮
当da 200mm,且e>2.5m(mn),则可做成实心 式
(3) 腹板式齿轮
当da 500mm时,为了减少 质量和节约材料,通常采用 腹板式结构
B
机械性能 屈服极限σ s ( M Pa) 硬 度 HB、 HRC 调质 调质、表 面淬火
580 640
290 350
H B 162~217 H B 217~255 H R C 40~50( 齿 面)
低中速、中载的 非重要齿轮 低中速、中载的 重要齿轮 高速、中载而冲 击较小的齿轮 低中速、中载的 重要齿轮 高速、中载、无 剧烈冲击的齿轮 低中速、中载的 重要齿轮 高速、中载、无 剧烈冲击的齿轮
一、使用系数KA 使用系数KA是考虑由于齿轮啮合外部因素 引起附加动载荷影响的系数。
影响KA的主要因素:原动机和工作机的工作特 性。
二、动载系数K
动载系数K是考虑由于齿轮制造精度、 运转速度等轮齿内部因素引起的附加动载荷 影响系数。
影响K的主要因素:基节和齿形误差产生的 传动误差、节线速度和轮齿啮合刚度等。

2 ( u 1) cos b d 1 u sin t
接触线长度L
KF t Z u 1
2
L
br cos b

F

M W

F n cos F h F bS 6
2 F

Ft bm
6( (
hF m
) cos F ) cos

第八章 齿轮传动

第八章 齿轮传动

1 O2 P i12 2 O1P
瞬时传动比等于齿廓接触点的公法线 将连心线截为两段线段的反比。
传动比恒定的条件: 不论两齿廓在何位置接触, 过其接触点所作两齿廓的公法线 均须与连心线交于一定点P 。
a b n
O1
1
v2 v1
P
n
K
c
节点
节圆
2
Z O2
§6-3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轮
一、渐开线的形成
O
d
m, α, ha*,c*等于标准数值, s=e
三、几何尺寸计算(P75表6-3) 1)分度圆直径 d=mz 2)齿顶高 ha=h*am 3)齿根高 hf=(h*a+c*)m 4)全齿高 h=ha+hf=(2h*a+c*)m 5)齿顶圆直径 da=d+2ha=(z+2 h*a)m 6)齿根圆直径 df=d - 2hf= mz -2(h*a+c*)m =(z-2 h*a -2c*)m 7)基圆直径 db= dcosα= mzcosα 8)齿距 p =πm 9)基圆上的齿距 pb=πdb / z =πmcosα =pcosα 10)齿厚 s=πm/2 11)齿槽宽 e=πm/2 12)中心距 a=(d1+d2)/2=m(z1+z2)/2
αK1
n
K P N1
vK1 cosK1 vK 2 cosK 2
b
N2
因为PO1N1∽PO2N2,则 瞬时传动比
n
c
αK2
O 2 K cosK 2 O 2 N 2 O 2 P i12 2 O1K cosK 1 O1N 1 O1P
2
Z O2
二、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P

第八章 齿轮传动

第八章 齿轮传动

二、齿轮的设计准则
闭式齿轮传动: 1)软齿面(≤350HBS)齿轮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 故可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按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校核。 2)硬齿面(>350HBS)或铸铁齿轮,由于抗点蚀能力 较高,轮齿折断可能性较大,故可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 行设计计算,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开式齿轮传动: 齿面磨损为其主要失效形式,故通常按照齿根弯曲疲 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齿轮的模数,考虑磨损因素, 再将模数增大10%——20%,而无需校核接触强度。
五、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视齿轮为悬臂梁,其危险 截面用30°切线法确定
假设
总法向力作用在轮齿齿顶, 全部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
总法向力沿作用线移至轮齿对称中心线处,按这样假设求得 的轮齿根部的弯曲应力——名义弯曲应力
强度条件:齿根危险截面处的最大计算弯曲应力应小于或 等于轮齿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F [ F ]
设计公式:
m
2KT1 YFa ( YSa ) 2 d Z1 [ ]F
说明: 1、配对齿轮∵z1≠ z2 ,∴Y Fa1≠ Y Fa2 ∴ σF1 ≠ σF2,但两齿轮的 材料及热处理方式不同,则[σ] F1 ≠[σ] F2 ,
YFa 2 YSa 2 YFa1YSa1 及 所以 取二者中较大值公式进行设计。 F1 F 2
措 施
齿面胶合
原 因 措 施
高速重载或润滑不良的低速重载齿轮
齿面局部温升过高,润滑失效,润滑不良,导 致两齿面粘结,当两齿面分离时,粘接点撕破,齿 面留下沟纹。 轮齿修形,减小啮入始点和啮出终点的滑动系数。 保证良好润滑。 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 减小m,降低齿高,以减小齿面间滑动速度。 限制齿面温度。 开式齿轮传动或润滑油不洁的闭式齿轮传动 灰尘、金属屑等杂物进入齿面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 齿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第8章 齿轮系
z 2 z3 1H 1 H H i13 H 3 3 H z1 z2
48 24 4 48 18 3
250 H 4 100 H 3
H 2
2
1
2‘ H
3
3H
3
1

H 1
H 50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小结:
定轴齿轮系
平面定轴齿轮系 空间定轴齿轮系
二.行星齿轮系
1. 定义
在齿轮系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 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该齿轮系称为行星 齿轮系(如图8-3)。它主要由行星齿轮、行星架(系 杆)、和中心轮所组成。
2. 基本构件
行星齿轮系中由于一般都以中心轮和行星架作 为运动的输入或输出构件,故称它们为行星齿轮系 的基本构件
上角标 H
周转轮系
-w
H
正负号问题
转化机构:假想的定轴轮系
i1H n 1 n H i1n
计算转化机构的传动比 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
1H z 2 z n i H z1 z n1 n
H 1n
i1 n 1
n
例题8-2 :
一差动齿轮系如图 所示,已知个轮齿数为: z1 16, z 2 24, z3 64, 当轮1和轮3的转速为:
式中:G为主动轮,K为从动轮,中间各轮的主 从地位也应按此假定判定。m为齿轮G至K间外啮合 的次数。
求行星齿轮系传动比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nG , K ,nH 必须是轴线平行或重合的相应齿轮的 n 转速。 (2)将nG,nK,nH 的已知值代入公式时必须带正 号或负号。
H (3) i GK i GK。 i GK为转化机构中轮G与K的转速之 比,其大小与正负号应按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方法确定。

机械设计-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齿轮传动
从动轮 的方向与其转向相同。
径向力 Fr 的方向指向各自的轮心(外齿轮)。
1. 直齿圆柱齿轮
(8-1)
§8-4 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载荷计算
用集中作用于分度圆上齿宽中点处的法向力 代替轮齿所受的分布力,将 分解,得:
啮合传动中,轮齿的受力分析
2. 斜齿圆柱齿轮
切向力:
径向力:
轴向力:
(8-2)
斜齿轮受力
轴向力Fx的方向:用“主动轮左右手法则”判断。
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载荷计算
1 主动
2
1 主动
2
1 主动
2
二级受力分析
练 习
K 为载荷系数
上述Fn 为轮齿所受的名义法向力。实际传动中由于原动机、工作机性能的影响以及制造误差的影响,载荷会有所增大。
轴交角为90º的直齿锥齿轮传动:
§8-8 直齿锥齿轮传动
一、主要参数和尺寸
直齿锥齿轮的大端参数为标准值。
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
令 R = b/R--齿宽系数,设计中常取R =0.25~0.35。
齿数比:
锥距:
C
t
二、轮齿的受力分析
用集中作用于齿宽中点处的法向力 Fn 代替轮齿所受的分布力。 将Fn分解为:切向力Ft,径向力Fr和轴向力Fx。
第八章 齿轮传动
§8-1 概述
§8-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8-3 齿轮的常用材料
§8-4 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计算载荷
§8-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8-6 齿轮的许用应力
§8-8 直齿锥齿轮传动
§8-10 齿轮的结构
§8-9 齿轮传动的润滑与效率
§8-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

2
一、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长周期误差:影响齿轮传动准确性 短周期误差:影响齿轮传动平稳性
2019/8/15
第八章 齿轮传动
3
一、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3.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 要求齿轮啮合时齿面沿齿高 和齿宽方向都接触良好。
• 齿面接触精度差会引起载荷 集中,使齿面局部失效,影 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一对齿轮的侧隙最大值 jt 2 Esi1 Esi2
3. 基圆偏心、齿形误差
jt 3

(Ft1''

Ft
'' 2
)
tan
Ft'', 径向综合误差
2019/8/15
第八章 齿轮传动
22
二、空回误差的估算
(二)齿轮与轴的配合间隙
jt4 2(e1 e2 ) tan
e1,e2,两齿轮偏心量
轮精度的工作,可以提高检验效率,使之经济合理。
③ 齿轮和齿轮副的检验
根据工作要求和生产规模,对每个齿轮须在三个公差组中各选一个检 验组进行检定和验收
同时另选一个检验组来检定齿轮副的精度及侧隙的大小。表8-24
2019/8/15
第八章 齿轮传动
12
二、齿轮及其传动的误差来源和精度要求
3. 侧隙
由于侧隙引起的从动轮滞后角(空回误差角)

' 12

2
jt
d2
d
,从动轮分度圆直径。
2
两级传动链输出轴空回误差角

' 13
'2'3


' 12
i2'3

第八章 齿轮传动

第八章 齿轮传动

rk
)
θk αk
rb
O
N
θk =invαk =tgαk-αk
5、渐开线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 如图: ① 基圆-----rb1, rb2 ②K-----齿廓交点(啮合点) ③N1N2---- 过 k 的 两 齿 廓 的 公 法
N2
ω1
O1
N1 K C2 C1
rb1
K’
P
ω2 P O2
要使两齿轮作定传动比 传动,则两轮的齿廓无 论在任何位置接触,过 接触点所作公法线必须 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一 个定点。
§8-1 概述
三.缺点: 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加工成本高、不 适宜远距离传动(如单车)。
分类:
齿 轮 传 动 的 类 型
直齿 圆柱齿轮 斜齿 齿轮齿条 平面齿轮传动 人字齿 (轴线平行) 非圆柱齿轮 直齿 按相对 圆锥齿轮 斜齿 运动分 两轴相交 曲线齿 球齿轮 空间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 (轴线不平行) 两轴交错 交错轴斜齿轮 渐开线齿轮(1765年) 准双曲面齿轮
αk Fn
③离中心越远,渐开线上的压力角越大。 vk
k
压力角αk :啮合时K点正压力Fn与速度vk 所夹锐角为渐开线上该点之压力角αk。 ∆KOB中 cosαk = rb/rk
④渐开线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 当rb→∞,渐开线变成直线。(齿轮变成 什么?)
⑤ 基圆内无渐开线。 K
A
rk
θk αk
O
B
rb1
ra1
P N2 B1
B2 N 1
B1B2 -实际啮合线 N1N2 :因基圆内无渐开线 理论上可能的最长啮合线段-理论啮合线段 N1、N 2 -啮合极限点
N
si
s Sb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第八章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第八章 齿轮传动

8-20 直齿圆锥齿轮齿面上所承受的法向载荷Fn通常被视为集中作用在_______, Fn可分 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分力,三个分力的方向的判定法则为 _______,其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平均分度国上;径向力 Fr 、圆周力 Ft 、轴向力 Fa;径向力 Fr指向轴心、 主动齿轮的圆周 Ft切于分度圆且与其转动方向相反、轴向力指向大端;所传 递的功率、转速、平均分度圆直径、压力角、分度圆锥角。
8-16 斜齿圆柱齿轮的节点处的法面曲率半径n与端面曲率半径t的关系是 _______,在综合曲率计算时,使用的是______曲率半径。
答案:n=t/cosb;法面。 8-1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面的接触疲劳强度应取决于_______,实用的许用接触应力 约可取为________。
答案:大、小齿轮;[]H =([]H1+[]H2)/2 8-18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以_______端参数为标准值。在强度计算时,以______作为计
8-3 在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一般选择保证_______作为设计准则;对于闭式 较齿面齿轮传动,通常以保证______为主,校核其________。
答案: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第二页,共66页。
8-4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为_______、________;齿轮材料的选择原 则______、_______。
答案:载荷作用于单齿对啮合的最高点;全部载荷作用于齿顶。
第四页,共66页。
8-10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引入了齿形系数Y Fa和应力校正系数Y Sa,随着齿轮齿数的增多, Y Fa 的值。将_______, Y Sa 的值将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渐开线(involute)函数
齿轮齿廓的设计小结
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二、渐开线齿廓
Vk
(一)渐开线的形成 (二)渐开线的性质
k
发生线
K
((21))N渐K开= 线N 上K0任意一点的法线必
Pk rk
切于基圆,与基圆的切点N 为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心, 而线段NK是渐开线在点K
N
rb k k
A
invk— 渐开线函数
(k NOA K
Pk rk A
N rb k k
O
基圆
(
NA
rb

K tgKK)
三、渐开线齿廓满足啮合基本定律的证明 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
N1N2为C1法线→切于基圆1 N1N2为C2法线→切于基圆2
N1N2必于两基圆同时相切,
N1N2为两基圆内公切线
∵N1N2为定直线(基圆大小、位置固定) O1O2为定直线
齿轮传动类型如图
双曲线锥齿轮、蜗杆 蜗轮传动
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和特点
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 1、两轴线平行的圆柱齿轮机构
外啮合直齿轮1002直 齿圆柱外啮合.avi
内啮合直齿轮4-02.avi
直齿轮的啮合
内齿轮啮合
斜齿圆柱齿轮 1005斜齿圆柱外啮合.avi
人字齿圆柱齿轮 1008人字齿圆柱齿轮.avi
4)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于基圆的大小
5)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二、渐开线的方程
rK——K点的内径 rb——基圆半径 αK——m-m与NK的夹角
称为压力角
rK∴
rb
cos K
或cosk
rb rK
tg K
NK ON
AN rb
rb ( K K ) rb
K K
rK
rb
cos K

K K
tgKK in(vK)tgKK

i1212
O2k.cos k2 O1k.cos k1
O2N2 O1N1
O1PN1 ~O2PN2

i12
1 2
O2P O1P
讨论:欲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定值,P点应为连心线上的定
点。P——节点
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不论两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
点(啮合点)的公法线必须与两齿轮的连心线交于一定点P。
∴其二者的交点P为固定节点→节圆( r1, r2 )

i 1 2
O2Pr2 O1P r1
rb2 rb1
常数
第四节 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 齿轮的尺寸
一、齿轮各部分名称
齿数Z,
齿顶圆ra (da ) 齿根圆rf ( df) 任意半径rk的圆周上:
p
齿顶圆
分度圆
h
齿根圆
r rf ra
e s
齿轮轴线 O
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共轭齿廓 常用的共轭齿廓——渐开线,摆线,修正摆线
第三节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K廓
渐开线齿廓
发生线
(一)渐开线的形成
直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1025直齿 轮齿廓曲面.avi
渐开线形成2
N
rb
rk K0
k
O
基圆
当直线沿一圆周作相切纯滚动时,直线上任一点在与该 圆固联的平面上的轨迹k0k,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处的曲率半径。
渐开线上点K的压力角
O
(3在)渐不开考线虑齿摩廓擦各力点、具重有力不和同惯的性
力的条压件力下角,,一点对K齿离廓基相圆互中啮心合O时,
齿轮上愈接远触,点压K力所角受愈到大的。正压力方 向与受力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
基圆
NOK=
k
角,称为齿轮齿廓在该点的压力角。
cos k
rb rk
(4)渐开线的形状取 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 越平直,当基圆半 径趋于无穷大时, 渐开线成为斜直线。
第八章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分类: 按齿廓曲线形状:渐开线齿,摆线齿,圆弧齿
按齿线相对齿轮母线的方向:直齿,斜齿,人字齿,
曲线齿
平面齿轮传动 (两轴平行)
按两轴相对位置
圆柱齿轮传动:直齿、 斜齿、人字齿、齿轮 齿条传动
两轴相交:直齿、斜
齿、曲齿 圆锥齿轮传
空间齿轮传动 动
(两轴不平行) 两轴相错:螺旋齿轮、
第三节 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及其性质 1.圆的渐开线的形成
AK--渐开线
θK——渐开线AK段的展角
2.渐开线的性质
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
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KN AN
渐开线形成1015渐开 线的形成.exe
2)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3)渐开线离基圆愈远,其曲率半径(NK)愈大,渐开线 愈平直
p——p=s+e分度圆上的齿距
分度圆上——s=e
齿顶(齿顶高 )——分度圆与齿顶圆之间的部分(ha)
齿根(齿根高 )——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部分(hf )
蜗轮传动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齿轮机构的传动类型
齿轮机构传动的特点
①传动比稳定;
① 制造和安装精度
②传动效率高; 缺点: 要求较高;
优点: ③工作可靠性高;
④结构紧凑;
②不适宜用于两轴间
⑤ 使用寿命长。
距离较大的传动。
三、齿轮机构设计内容
内容包括
①齿轮齿廓形状的设计 ②单个齿轮的基本尺寸的设计 ③一对齿轮传动设计
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瞬时传动比保持恒定→否则从动轮 变速,惯性力,强度↓振动↑传动精度↓
如图:齿廓c1,c2在K点接触 主动轮1:ω1,从动轮2:ω2
两轮在K点处的线速度:vK1, vK2 相对速度:vK2K1
作:NN——公法线,则vK1,vK2在 NN 方向上分速度应相等
vK1cosK1vK2cosK2 vK11O1K vK22O2K
端面
hf ha
齿槽宽ek 齿厚 sk 齿距pK pk=ek+sk
1)模数m
任意圆直径dk
d k z.pk
dk
pk .z
p 规定为一系列简单数据,并令 m p
模数(取标准)
该圆上: d=mz
分度圆
2)分度圆—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计算的基准
d(r)——分度圆的直径(半径) s——分度圆上的齿厚 e——分度圆上的齿槽宽
斜齿轮的啮合
人字齿轮啮合2
齿轮齿条传动1004直齿圆柱齿条啮合.avi
齿轮齿条啮合
2、相交轴齿轮传动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1009直齿圆锥齿轮.avi
圆锥齿轮机构
3、交错轴的齿轮机构
两轴相交错的斜齿 圆柱齿轮机构
蜗轮蜗杆传动 1013蜗杆蜗轮传动.avi
1012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avi
交错轴齿 轮传动
(5)基圆内无渐开线。
Σ3 Σ2
Σ1
N1 N2
r b2
K
AO1
o1 AO1 o2
齿轮齿廓的设计
一、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二、渐开线齿廓
Vk
(一)渐开线的形成 (二)渐开线的性质
k
发生线
K
(三)渐开线的方程式
以0为中心,以OA为极轴
的渐rk 开线c上osrKb点κ的极坐标方程: θk inv κ tg κ 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