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现在工程施工现状(3篇)
![现在工程施工现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3d54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8.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当前工程施工的现状。
一、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各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
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3D打印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施工成本,改善了建筑质量。
二、施工管理逐步完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施工管理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我国对施工合同的管理日益规范,有效保障了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2.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我国政府加大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力度,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3. 施工质量控制:我国施工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安全形势严峻尽管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施工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
2.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3. 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环保施工成为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施工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趋势。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绿色施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如:使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等。
五、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如: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监控等。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总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呈现出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施工管理逐步完善、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环保施工成为趋势、信息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等特点。
土木工程知识点-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土木工程知识点-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https://img.taocdn.com/s3/m/41711e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土木工程知识点-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1、一、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工程大国而非工程强国从总体上, 可以充分肯定地说, 我国已经是工程大国。
目前我国几乎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和最多的工程量, 如有最大量的建设工地, 有最大量的年在建和年竣工的建筑面积, 每年消耗最大量的建筑材料, 拿钢铁和水泥这两种最主要的建材来说, 2004年我们就消耗了世界钢铁的27%, 消耗世界水泥总量的40%以上,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 水泥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 2004年产量更是达到了近10亿吨, 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 预计今后的需求, 将占全球一半以上。
此外, 在一些具体的工程领域中, 也可以看到我们在工程量上的世界第一位置, 例如, 在当今世界拥有的40多万座水坝中, 我国有86000多座, 居世界第一;又如隧道及地下工程, 作为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 近20多年来快速发展, 截至2003年, 我国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领域已建成隧道近万座, 总延长达到6000多公里, 目前每年仍新增300公里, 建成规模及数量已名列前茅, 因此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
从总体上看, 我们的在建工程不仅数量多, 而且还有许多工程规模大、周期长, 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像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 更是举世瞩目。
可以说, 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同时在建这么多的大型工程。
甚至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总数(1000万) 和工程师总数(210万)也位居世界首位。
从这些方面足见我们是世界工程量最大的国家。
另外, 从工程在国内的地位来看, 全社会目前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约占当年GDP的一半, 因此工程事业也是经济活动中比重最大的一项事业。
虽然我们已经是世界的头号工程大国, 但我们并不是工程强国。
尽管对于32程强国还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标体系去衡量, 但从一些重要的维度至少也反映了这一状况。
工程施工现状介绍(3篇)
![工程施工现状介绍(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b376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1.png)
第1篇一、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方面,引进和研发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BIM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通过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二、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程规模不断扩大。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房地产开发,从公共服务设施到工业项目,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同时,我国工程建设的地域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从城市向乡村地区辐射。
三、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为适应市场竞争,施工企业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一方面,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一些企业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如工程总承包、PPP模式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尽管我国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是当前工程施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工程施工领域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如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噪声控制、废水处理等,以实现绿色施工。
六、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我国工程施工领域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国际合作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中国施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建设。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还有利于推动全球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工程施工现状呈现出技术进步、规模扩大、管理创新、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环保要求严格、国际合作深入等特点。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工程施工领域还需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5f04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f.png)
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一、工程行业现状分析1.1 工程行业背景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涉及建筑、机械、土木、电力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程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2 工程行业的特点工程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领域。
在中国,工程行业涵盖了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机电工程等多个领域。
1.3 工程行业现状当前,工程行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等都在稳步推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程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1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行业也在不断吸纳新技术,如工程建模、虚拟设计等,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2.2 可持续发展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工程行业将逐渐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2.3 产业升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行业将逐渐向技术密集型、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4 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工程行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合作,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
三、工程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1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工程行业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3.2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 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4 加强行业监管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行业的良性竞争环境,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语工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展潜力巨大。
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共同推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报告
![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a67a4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e.png)
工程施工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施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我国工程施工行业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我国工程施工行业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能源等领域,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推进,为工程施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工程施工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国工程施工行业在技术研发、施工工艺、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施工行业呈现出一定的集中度,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
此外,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小型企业也在特定领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4. 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得到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和环保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企业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在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工程施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水平下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争取项目,不断降低报价,导致利润水平下降。
此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忽视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尽管我国工程施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企业过于依赖传统技术和低价竞争,缺乏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战略规划。
3. 行业监管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工程施工行业监管体制尚不完善,部分地方政府对工程施工市场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存在无序竞争、违法经营等问题。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8bf1d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b.png)
国内建筑发展的概况及改善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推进,国内建筑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改进。
本文将就国内建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一、国内建筑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建筑产业总规模达到14.4万亿元。
建筑产业不仅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其层次也日趋多元化,涵盖了住宅、商业、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
2、建筑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技术是推动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国内建筑产业技术不断创新,如钢结构、预制装配式、绿色建筑等。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建筑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发展。
3、建筑产业链日趋完整建筑产业链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环节。
随着建筑产业技术的创新和规模的扩大,建筑产业链条越来越完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二、国内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1、质量问题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一些不良厂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己的盈利空间,从而忽略了建筑的质量,甚至采用了低劣的建材和施工工艺,给建筑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
2、安全问题建筑安全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实践中,一些人为因素和不完善的建筑制度,导致建筑安全问题在国内时有发生。
3、环境保护问题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中国建筑业的大量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三、改善对策1、加强监管加强建筑行业的监管力度,对于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和企业实施进一步打击,从而提升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维护、使用和翻新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更便于生态与社会需求的概念。
推进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和浪费,提高建筑物的效益。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建筑行业人才培养,提升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现在工程施工现状
![现在工程施工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ef6dd5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当前工程施工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程施工行业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对当前工程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工程施工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推动了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水利、城市轨道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纷纷上马,工程量逐年攀升。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程施工市场规模已居全球首位。
2.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在工程施工领域,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工程施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绿色施工、智能施工、精益施工等新型施工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3.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工程施工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同时,工程施工企业开始寻求跨界合作,以拓宽业务领域,提高市场份额。
4. 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国家对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工程施工企业也开始注重绿色施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减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工现场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5. 人力资源紧张随着工程施工市场的繁荣,人力资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熟练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现象,尤其是高端人才。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施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施工将成为未来工程施工的主要趋势。
智能化施工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智能化施工的应用。
人生感悟之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
![人生感悟之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https://img.taocdn.com/s3/m/ec9acd100b4c2e3f572763ae.png)
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摘要:如今,中国正在逐步迈入世界工程大国的行列,拥有者许多世界震撼的项目工程。
中国当前的工程现状的主要体现是创新力度不够,项目工程质量有待提高,环境污染较严重,经济效益低等方面。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变成工程强国、造福人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国;中国工程;现状成因一、中国工程的现状从现在的工程体量上来讲,我国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工程大国了。
目前有着让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项目体量,着得益于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从建筑材料方面的消耗来看,我国建筑材料所耗费的材料占世界总体的一半以上。
大型的项目有例如水坝,铁路、隧道等都在数量、长度、质量上不断增加和发展。
例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大型项目更是让全世界的人民为之惊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工程。
我们的土木工程就业人数也是世界之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超过1200万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300万的工程师,从这一点來看,也是一个工程强国。
通过笔者的观察,我国工程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我们的最大的工程量中并没有产生出最大的价值或财富,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数量之间极不相称,工程中我们在资源和劳动上的付出和收益之间极不相称,这和我们的许多产品的状况非常相似,虽然我们拥有这些产品的世界最大产量,但由于其价格低廉,所以其销售份额在世界的排位中远不靠前,因此可以说我们是这类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这类产品的生产强国;第二,我国工程项目的创新性不够,技术水平还有望提高。
目前,我国主导的项目中传统产业还是占比较重,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技术有所创新也是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上面,在有的关键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并创新。
比如我们的原煤、水泥等领域,从业人数和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从我国的发展规划来看,国家正投入以及将规划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在工程的建设方面。
工程经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是我国党和国家经济活动中一项重大的事业。
国内工程施工现状研究(3篇)
![国内工程施工现状研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04a7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3.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工程施工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工程施工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工程施工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方面,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涌现,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另一方面,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渐应用于施工领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超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二、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部分施工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质量意识薄弱等问题。
为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
三、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
然而,我国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如违规操作、违章指挥、设备老化等;2. 施工质量不达标,如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质量问题;3. 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如坍塌、火灾、高空坠落等。
四、施工环境保护问题严峻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施工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我国施工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1. 施工扬尘污染严重,如工地周边道路扬尘、工地内部扬尘等;2. 施工废水、废气排放不规范,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3. 施工噪声扰民问题突出。
五、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为规范工程施工行为,我国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工程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总之,我国工程施工现状喜忧参半。
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我国工程施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现状(3篇)
![浅析工程施工管理现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90f90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f.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进行浅析。
一、施工项目管理规范化近年来,我国施工项目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
同时,施工企业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施工技术进步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与创新。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施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如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新型建筑方式逐渐兴起,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
三、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安全一直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施工企业也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开展安全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质量水平提高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
近年来,我国施工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一方面,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加大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施工进度控制加强施工进度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
施工企业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资源配置等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同时,政府也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管,确保工程进度符合合同要求。
六、施工成本控制优化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任务。
施工企业通过加强成本预算、合理控制材料采购、优化施工方案等措施,降低施工成本。
此外,政府也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防止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然而,我国工程施工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 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意识。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678e11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c.png)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
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和各类建筑项目。
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建筑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庞大首先,中国的建筑业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建筑行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住房需求急剧增加,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
从高速公路到地铁,从住宅小区到商业中心,建筑行业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们每天经过的街道、看到的建筑,都是这个行业辛勤工作的结果。
1.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其次,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
过去我们常说的“粗制滥造”,现在已经大为改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日益成熟。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大数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比如,利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模拟整个建筑过程,提前发现问题,避免了很多返工现象。
这样的技术进步,让建筑不仅美观,而且更加安全耐用。
二、面临的挑战2.1 环境问题尽管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是环境问题。
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常常看到工地上的扬尘、噪音,甚至是建筑垃圾的堆积,这些都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人才短缺其次,行业内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建筑工人需要进行再培训,掌握新的技能。
而许多年轻人对这个行业的兴趣不高,导致一线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行业内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激励措施,吸引年轻人投身建筑行业。
2.3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各大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来争夺项目。
这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订单,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损害企业的信誉。
浅谈当前中国的建筑工程现状
![浅谈当前中国的建筑工程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e423ca858fafab068dc0227.png)
浅谈当前中国的建筑工程现状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建筑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定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最终建设出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建筑工程。
关键词:当前中国;建筑工程;现状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1.1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不够国家积极的开始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当前社会持续进步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可是,在当前进行建设项目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筑管理岗位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来讲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基于这种情况下相关的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不明确,并且针对管理相关的项目运营理论相对匮乏。
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项目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并未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相关管理人员也并未深刻的认识到项目管理在当前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因此也就无法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对于避免建设项目中的一系列后续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是推动建筑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途径以及管理文化,其只是注重技术上的发展,或者仅仅是对成本管理问题给予关注,并未切实的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只是运用一些行政人员或者是派遣人员去对其给予临时的管理。
1.2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目前的建筑市场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所以与其相对应的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仍然不够完善。
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当前我们国家中的建设体系仍然缺少法律作为管理支撑,同时也并未设置一套相对统一和规范的实施标准。
例如,当前一些建设项目在管理内容的设置上无法与时代发展脚步保持一致,管理方法缺少创新,现代管理系统缺少先进性,这样的一种情况令项目管理无法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1.3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项目管理体系当前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这样的一种情况涉及到了施工项目的管理以及管理秩序是不是能够真正对于施工企业基础性以及实施水平起到作用。
我国桥梁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我国桥梁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f6c03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1.png)
我国桥梁工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我国桥梁工程的现状是在过去几十年里,经过大规模建设和发展,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有许多世界级的大桥和重要的桥梁工程,如港珠澳大桥、长江大桥等,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工程项目。
然而,我国桥梁工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老旧桥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一些桥梁的设计和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维修和更换。
为了进一步发展桥梁工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思路。
首先,加强桥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修老旧桥梁,并建立桥梁维修基金,投入足够的资金保障维护工作的进行。
其次,加强桥梁设计和建设的质量监控,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工程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同时,加强工程施工和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和质量。
此外,推动桥梁工程的创新发展也是重要的思路之一。
通过引进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桥梁的抗震、防风、防水等性能,逐步实现桥梁建设的绿色、智能化。
同时,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桥梁工程的科技创新。
总之,我国桥梁工程虽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维护和保养、提高设计和建设质量以及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提升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
工程项目施工国内现状(3篇)
![工程项目施工国内现状(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77d1a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d.png)
第1篇一、工程项目施工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施工规模逐年扩大,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工业项目等多个领域。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1.9万亿元,其中工程项目施工投资额占比超过5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工程项目施工市场不断拓展,海外业务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工程项目施工领域,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技术:我国在深基坑、超高层、大跨度、高精度等复杂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南京江北地下空间二期工程中央商务区站的基坑主体结构顺利封底,为国内深基坑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2. 材料技术:我国建筑材料产业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高性能混凝土、钢结构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施工机械:我国施工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自主研发的施工机械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施工设备。
三、市场环境日益完善1. 政策法规: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工程项目施工领域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施工质量。
例如,《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出台,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市场竞争:随着工程项目施工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3. 产业链协同:我国工程项目施工产业链日趋完善,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例如,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环节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工程项目施工面临的挑战1. 资源环境约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实现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成为工程项目施工面临的重要挑战。
2. 技术创新需求:工程项目施工领域的技术创新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工程施工现状及改善
![工程施工现状及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700757d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3.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扩张,工程施工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及改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施工现状及改善进行探讨。
一、工程施工现状1. 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施工单位引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2. 施工现场管理有待加强尽管我国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施工现场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
如施工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仍需加强。
部分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 人才培养和引进不足工程施工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我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高校相关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引进高端人才。
4. 施工成本控制难度大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施工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工程质量,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二、工程施工改善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监管机制,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2. 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优化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投身于工程施工领域。
3. 优化施工成本控制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加强对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结算等环节的管理。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施工方案等手段,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4.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与建议
![论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dbe5dc084254b35eefd34c4.png)
论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与建议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涉及面宽、影响重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长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相关企业和我国政府迎接国际化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理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invol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id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ensure the project entity quality, is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 China a long-term and significant and urgent task and is also related enterprise and our government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equest inevitably.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0引言对于建筑工程,研究如何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工程质量事故,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一项长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相关企业和我国政府迎接国际化市场挑战的必然要求。
1建筑工程质量现状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稳步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同时,却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此不相协调的质量问题工程,如被称“楼歪歪”之称却一度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等。
如此数量庞大、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甚至产生严重质量问题的建筑工程项目短期内接连出现,既危害广大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破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影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更严重影响了我国倡导诚信的国际形象。
我国国企工程施工现状
![我国国企工程施工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8f2d63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b.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在工程施工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国企工程施工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国企工程施工的现状、挑战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企工程施工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国企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领域。
据数据显示,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规模和速度均居世界首位。
此外,国企在国外的工程施工项目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诸多国际合作项目。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国国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高铁、桥梁、隧道、港口等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已经达到或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大隧道通风技术、高铁无砟轨道技术等在国内外均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国企工程施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从传统的土木工程向环保、节能、智能化等领域转型。
例如,新能源工程、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等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此外,国企还积极布局BIM技术、3D打印、无人机等先进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企业实力不断提升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我国国企工程施工企业实力得到了提升。
许多国企工程施工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工程承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数据显示,我国国企工程施工企业在全球工程承包市场的排名不断上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二、国企工程施工挑战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国内私企、外企等竞争对手的崛起,对国企工程施工市场地位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企需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施工企业。
2. 成本压力增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人工、能源等成本不断上升,加之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国企工程施工成本压力不断增大。
介绍施工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
![介绍施工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38a35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e.png)
介绍施工现状,提出问题和建议在施工行业中,施工现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施工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施工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施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施工现状的评估1. 施工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施工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的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使得施工行业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施工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2. 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然而,与施工规模的扩大相比,施工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速度和利润,却忽略了质量的要求,导致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3. 施工环境污染严重施工现状还面临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水和噪音污染,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
二、问题和建议1.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针对施工质量问题,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
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项目,应及时予以处罚和整改,以维护建筑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推行绿色施工理念针对施工环境污染问题,应推行绿色施工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强化施工人员素质培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有必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施工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对施工现状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向充满信心。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施工行业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施工现状一定能够取得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总结回顾通过全面评估施工现状,我们了解到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行绿色施工理念,以及强化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建设美丽的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业的问题原因和改善意见
![建筑业的问题原因和改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529d3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8.png)
建筑业的问题原因和改善意见一、问题原因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业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
1. 人才短缺建筑行业需要掌握复杂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建筑专业的培养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的人才供给相对不足。
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更加严重地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 工艺水平落后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施工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而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在应用上存在较大的滞后。
这种落后不仅使得建筑成本较高,还导致建筑质量和工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 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在建筑行业中,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建筑资质假冒、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工程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建筑项目的质量和信誉,也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
二、改善意见为了解决建筑业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善举措,以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改善建筑业的意见。
1. 加强人才培养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建筑专业的培养力度。
应该加强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合作,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训方案,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此外,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奖励,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建筑行业。
2. 推广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为了提高工艺水平,我们需要加大对先进建筑工艺和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相关技术创新研究。
同时,建筑企业也应该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内外的先进建筑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工期效率。
3.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为了解决违法违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建筑行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
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增加违法成本,以此来震慑违规行为的产生。
4. 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筑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a0442b984254b35eefd3477.png)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有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建筑市场的规模、企业的数量、资质等级、技术力量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确决策,宏观调控的结果,建设行业也成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优先发展和巨大的税收来源。
但同时建筑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必将对这个行业乃至带来工程建设不可挽回的遗憾。
(一)建设单位我认为,建筑业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建设单位的问题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是“龙头”,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
同时许多建设单位为了恶意逃避责任,当然也有项目所在地的基层政权为了税收,而成立项目公司,一旦工程结束后,立即注销项目公司,使得许多责任无从追溯。
(微文:建设领域成了危害党和政府信誉的重灾区)1质量责任远未落实。
虽然在《建筑法》中明确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但几乎没有一个建设单位真正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使得所谓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五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形同虚设,无一可以真正落实到位。
所以我国房屋建筑的平均寿命仅30年(当然也有规划、大拆大建等原因。
我认为,这也是建设单位其他各项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
2在工程工期方面。
永远把追求工期放在第一位,一是提前开工,在建设手续未办理完毕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施工、监理企业进场;二是违背客观规律和合同约定,强行压缩工期。
以上行为导致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产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
3在工程资金方面。
一是强行压低工程造价,迫使施工单位低于成本价进行低价竞标;二是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将资金压力转嫁到施工单位;三是拖欠工程款。
以上行为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了隐患,更因工程款被拖欠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频发。
4在工程发包方面。
一是将工程未经招标程序直接发包或只招标部分项目;二是组织施工单位围标串标或内定中标企业;三是将工程中的部分利润高的专业工程项目肢解发包;四是强行指定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言1、一、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工程大国而非工程强国从总体上,可以充分肯定地说,我国已经是工程大国。
目前我国几乎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和最多的工程量,如有最大量的建设工地,有最大量的年在建和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每年消耗最大量的建筑材料,拿钢铁和水泥这两种最主要的建材来说,2004年我们就消耗了世界钢铁的27%,消耗世界水泥总量的40%以上,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水泥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产量更是达到了近1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预计今后的需求,将占全球一半以上。
此外,在一些具体的工程领域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在工程量上的世界第一位置,例如,在当今世界拥有的40多万座水坝中,我国有86000多座,居世界第一;又如隧道及地下工程,作为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近20多年来快速发展,截至2003年,我国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领域已建成隧道近万座,总延长达到6000多公里,目前每年仍新增300公里,建成规模及数量已名列前茅,因此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在建工程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许多工程规模大、周期长,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像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更是举世瞩目。
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国这样同时在建这么多的大型工程。
甚至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总数(1000万) 和工程师总数(210万)也位居世界首位。
从这些方面足见我们是世界工程量最大的国家。
另外,从工程在国内的地位来看,全社会目前用于工程建设的资金约占当年GDP的一半,因此工程事业也是经济活动中比重最大的一项事业。
虽然我们已经是世界的头号工程大国,但我们并不是工程强国。
尽管对于32程强国还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标体系去衡量,但从一些重要的维度至少也反映了这一状况。
例如,从我们的最大的工程量中并没有产生出最大的价值或财富,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数量之间极不相称,工程中我们在资源和劳动上的付出和收益之间极不相称,这和我们的许多产品的状况非常相似,虽然我们拥有这些产品的世界最大产量,但由于其价格低廉,所以其销售份额在世界的排位中远不靠前,因此可以说我们是这类产品的生产大国,但并不是这类产品的生产强国。
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工程状况的应该是由其工程所形成的主导产业,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仍是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中我们的一些产品虽然从产量上达到了世界领先甚至第一的地位,但在技术上远不及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产业中技术装备水平低,设备陈旧老化,工艺和技术手段落后,产品成本高,增值率和竞争力低,传统产业中的低技术水平必然造成低劳动生产率。
我国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40,同样生产9000万吨钢 (1995年我国生产9 400万吨钢,美国9 300万吨),美国从业人员为16.8万,我国为380万。
美国生产10亿吨煤,从业人员15万,我国生产13 亿吨煤,从业人员700万;汽车实物劳动生产率我国为日本的1/60;纺织印染业实物劳动生产率,我国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3。
我们的主导产业还具有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特点,我们以消耗全球原煤的31%、石油的7.4%、钢铁的27%、水泥的40%以上等资源,只创造出占世界总产值4%的产值。
可见我们虽然工程总量和建造规模巨大,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有效的产出并不理想,因此远没有形成经济上的强势,具有大而不强的特点。
此外,我们的工程在先进性、独特性等方面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从总体上,我们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大国,但还远不是工程强国。
这一点,许多具体工程领域的业内人士也承认,如认为我国已经是钢铁大国,但还不是钢铁强国;我们已经是水泥大国,还不是水泥强国;我们已经是造船大国,但还不是造船强国,如此等等。
二、成因简析我国在工程建设上的大而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工程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效益水平普遍较低,此外在生态和环境效应、人文和社会效应等方面也不理想,这些都造成了我们在工程建设上的大而不强。
1.工程的创新水平低工程强国必须在工程建设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工程的创新上有较高的水平,能建造许多世界第一甚至独一无二的工程来,由此实现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但我国的工程建设目前在这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工程创新能力和成果不够多,大量的工程是所谓常规的基本建设工程,即使是这样的工程,也会在设计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上表现出差异,所以一些重大的标志性的新建筑工程也不得不依靠外国人来设计,如国家歌剧院以及奥运的两大主场馆鸟巢和水立方等都是如此。
工程中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含量是工程创新的内在标志,这方面的情况更不容乐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文庆院士在参观了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后,一方面为此感到令人鼓舞,另一方面则深感忧虑:但我想问一下,在这些重大工程里我们产生了多少专利?我们保持了多少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应该是知识产权文化中第一位的事情。
我们要尊重国外的,也要尊重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
面向21世纪,我们的重大工程、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业发展,都必须重视知识产权。
我们作为一个缺少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大国,理所当然也就是一个缺少创新能力的工程大国,而非工程强国。
2.工程的技术水平低低创新水平的工程是与低技术水平的工程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大量的工程的技术含量低,多属劳动密集型工程,而非技术密集型工程,甚至将工程等同于工地,以为工地越多经济越繁荣。
于是工程遍地开花,到处都是烟尘滚滚的土木施工场所;而工程中的劳动者大都是无需任何技术培训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在工程的后续制造行业中也是如此,我们在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主要是充当世界工厂和承担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职能。
当然,我们的工程中也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但这样的技术大多数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而是从国外买来的。
目前,我们在工程制造中对国外的技术依存度达到了80%左右,有的领域甚至达到了100%,1:255于有的行业,如果离开外国的技术就不可能生存。
如日本右翼分子、国际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在日本《呼声》月刊2005年 5月号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的文章,说中国的汽车制造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如不从日本把汽车用钢板、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机床买到手的话,就生产不出来所必需的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零部件和车体。
如不具备上述资财,中国制造的汽车别说打人外国市场,就连在本国市场也绝对卖不出去一辆车。
尽管其中不乏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但所影射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
3.工程的质量水平低工程的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程水平的重要维度。
但作为工程和制造大国,我们的质量水平令人担忧,最显着的是豆腐渣工程的不时曝光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充斥市场。
工程质量差导致相应产品的寿命短,如我们制造出来一颗螺丝钉的使用寿命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显然是因其中的工艺和技术水平低下而造成的,因此工程的技术状况是与质量状况必然联系在一起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的质量实际上最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制造水平,也折射了我们的建造和工程的质量状况。
工程及其产品的质量低劣,轻则损害消费者的物质利益,重则危及百姓的身家性命,这在大桥和楼房因质量而垮塌的事故中不乏其例。
粗放式的发展也凝固在了我们所建造的一个个工程上,其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工程质量的这种现状不仅与我们在创新和技术水平上的欠缺相关,而且还与管理和工程腐败等因素紧密相关。
鉴于工程质量的状况,有的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过去我们往往更注重是否搞好了工程,而现在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加注重是否搞了好的工程,我们应该有新的工程决策程序和新的工程评价标准,应该努力把好工程搞好。
而好工程的首要标志显然就是高质量的工程,而不是劣质工程。
一个国家,只有高质量的精品工程大量涌现出来之后,才可能被认可为工程强国。
4.工程的经济效益低工程强国由于其工程的高质量、先进性而在经济上获益,形成一种工程上的优良资产,使得工程与经济效益之间互惠互促,良性互动。
而缺少创新、技术和质量为基础的工程,在经济效益上也常常处于劣势。
一方面,缺少创新和技术水平的工程活动,即使想追求经济效益也很难,因为这样的工程或建造或者本身就是附加值极低的低端产品,或者是低水平重复,属于毫无新意的复制,结果是加剧同类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大于求,造成新的积压,也造成资源、人力和资金的浪费,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
工程就是建造,而低技术的建造,或没有自主创新的建造常常就是低效益甚至无效益的建造。
例如,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
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 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 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
尽管每年全球DVD出货量的8000万台中有6500万台是由我们来制造的,尽管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是,我们的企业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相关统计显示,2004年下半年,由于高额专利费再加上DVD价格一降再降,中国内地的DVD 厂商数量已从高峰时期的 500多家锐减至100家,平均每天都有DVD厂商倒闭。
DVD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产业不能自主创新、缺乏核心技术的发展悲剧,而更无奈的是,这种悲剧在其他的产业依然上演着。
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或观念的原因,一些工程决策或管理者缺少经济成本意识,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短线工程、国外淘汰产品的工程等,这样的工程被公众斥为劳民伤财的富官工程,这样的工程不计效益,尤其是不计国家和社会效益,工程只是个人或小团体敛财的手段或载体。
还有些工程盲目追求气派和豪华,不计投入,只因花的是国家的钱,而最后是为自己的脸上贴金,所以常常以争到的国家投资越多越光荣,而建成后的工程又常常因为设计的缺陷或意外的新问题而不能发挥功能,造成极大的浪费,以至于工程浪费成为国家的最大的浪费,阻碍我们无论是向工程强国还是向经济强国的目标迈进。
5.工程的环境与生态效应差工程强国必须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为此工程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与生态效应,而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工程不仅损害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工程自身的功能也会丧失,如我们的某些水利工程最后被泥沙所淤积,我们过去曾经搞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工程,后来带给了我们深重的生态灾难,至今我们仍然在品尝其苦果。
不仅如此,今天的部分地区为了片面追求产值,不顾环境和生态效应上项目,将发达国家淘汰的产业大量引入,只向工程要GDP,结果造成局部甚至整体的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
因为这样的工程所形成的产业,是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粗放型生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由此使我们单位 GDP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单位GDP的能耗为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印度的1倍;每1万美元GDP的原材料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是 2~4倍,水泥是2~11倍,化肥是2~13倍,工程建造和使用所形成的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