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维定势---------第二次教案
八年级思维训练 打破思维定势教学设计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破思维定势呢?让我们通过一组训练去寻找答案。
三、(展示)智慧大闯关(20分钟)现在,每组都拿到了一张卡纸,上面有三道题,各组的题目互不相同,但相应题目的类型是一样的。
要求大家小组合作完成所有题目,记录员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写在卡张上。
完成后,每组派出三名同学进行汇报,每人负责一题。
1、火眼金睛——要求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3-2=92-3=19+5=97-11=42、浮想联翩——要求尽可能多地答出物品的用途或者图形可以代表的含义。
铅笔的用途砖头的用途回形针的用途“0”可以看做什么?3、出奇制胜——给故事添加幽默、新奇的结尾,答案不唯一,结尾越独特越好。
一个老先生在街上行走,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按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够不到。
心地善良的老先生停下来对小孩说“我帮你按吧!”于是使劲地按门铃,整个房子的人都听到了门铃声,小孩这个时候对老先生说:……一个小狼崽从出生就吃素,狼爸狼妈绞尽脑汁训练狼崽捕猎。
终于有一天,狼爸狼妈欣慰地看到儿子狂追兔子。
之间狼崽抓住兔子,凶相毕露,恶狠狠地说:…….一个人去看牙医,当他看到医生拿来的工具时,被吓坏了.医生为了使他安静下来,给他喝了一点酒,病人感觉好多了,随之又要了一杯酒喝了下去。
这时医生问他:“这次有勇气了吧?”病人这时说……一个犹太商人乘出租车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途中不巧汽车打滑,一直向前面路边的深渊滑了下去。
司机惊恐地喊道:“汽车失灵了,我控制不住了,怎么办呀?”犹太商人忙喊:……分别请负责第一题的四位同学上台汇报。
并总结出打破思维定势需要培养观察力。
第二题:尝试多角度看问题、(发挥想象力)第三题:发挥想象力大家都做得很好,给每小组加上6分。
现在一起来看一下我们提炼之后的智慧。
四、(展示)提炼智慧(2分钟)1、着力培养观察力2、尝试多角度看问题3、发挥想象力另外还要有打破固定思维方式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跳出思维定势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跳出思维定势教案名称:跳出思维定势,走向自由思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维定势的概念和危害;2.认识自己的思维定势,寻找突破口;3.学习跳出思维定势的方法,培养自由思考的能力;4.提高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思维定势,培养自由思考的能力;2.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打破思维定势。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活动一:通过日常用品的创意应用来引出思维定势的概念和危害。
活动二:用谚语歇后语和短小的故事来打破大家对某种事物的既定概念。
2.讲授环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和危害,并通过自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存在思维定势。
3.实践环节活动一:分组自由讨论,并以“新型智能手机”的故事情节,引出如何解决思维定势的方法。
活动二:卡片创意输入法,通过卡片上的创意关键词激发学生的联想和跨越思考,解决如何跳出思维定势的问题。
4.总结环节通过总结性的活动,概括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收获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跳出思维定势,拥抱自由思考的世界。
四、教学策略1.启发策略:引导学生发现、认识思维定势,并提出跳出思维定势的方式。
2.交互策略:让学生分组交互讨论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并实现跳出思维定势的效果。
3.创新策略:使用“卡片创意输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且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述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五、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及标准:通过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总体评价。
1.能否明确思维定势的概念及其危害;2.能否较为准确地找出自身的思维定势,并提出打破的方法;3.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表现及成果的优异程度。
六、教学工具1.本课件2.笔记本电脑3.投影仪4.白板、白板笔5.卡片创意输入法七、教学时间本节课需要1节45分钟的课程时间。
八、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日常用品的创意应用来引出思维定势的概念和危害。
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展示一些改造后的日常用品,如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花盆、用旧报纸制作的纸袋、废旧木材制作的家具等。
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思维
许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有时候这些定势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请结合相关理论,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引导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解决问题。
一、教学分析1、教学对象分析许多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有时候这些定势会影响他们对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能力目标:掌握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要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思维定势的作用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四、教法、学法分析:具体讨论方法有:游戏法、情景想象法、讨论法、测试法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间:1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
分别为:故事导入过程:一)故事导入1、故事: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将瓶子平放,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出口,一直到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立了出口的方位,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由于这种定势思维,他们才没能走出囚室。
而那些苍蝇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势,只是四下乱飞,终于走出了囚室。
2、活动:蜜蜂还是苍蝇?请所有同学站起来,下面的几道题目,我们回答正确就继续站着回答下一题;回答错误就不能再继续回答下一题并坐下。
当题目问完后,我们看班上有哪些是蜜蜂,又有哪些是苍蝇好不好?呈现几道由于心理定势容易答错的题目,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回答我,请听题:①一个桌子有4只角,砍去一只角还有几只角?思维定势告诉你:3只,但正确答案是5只②树上有3只鸟,用枪打下来1只,树上还有几只鸟?思维定势告诉你:2只,但正确答案0只,因为全吓走了。
③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1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很明显是111④那三个2呢?222?正确答案是2的22次幂⑤那三个3呢?你是不是在想不是3的33次幂?刚好答案就是3的33次幂。
打破思维定势,教案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
“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老头问。
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
请问:两个吵架的人与这位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二、解释概念
什么是思维势呢?
思维定势——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投影),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
教材
分析
重点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
难点
呈现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维。
教具
课件、游戏道具绳子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引导
教学导入:
指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会给你们上一堂特别的心理课,首先要问问大家,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不是好的事情呢?
脑力大激荡:
有两个房间,在A房间里有三盏灯,这三盏灯的开关都在B房间里(每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另外,只有进入A房间才能看到里面的三盏灯是否亮着。现在假设,你只能进一次A房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三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三盏灯?
打破定势,创新思维
倒水
有三只透明无刻度的玻璃杯(一只大杯8升,一只中杯5升,一只小杯3升)8升的玻璃杯装满清水。其他两只杯均为空的。问能否在这三只杯子之间倒水,使得8升的杯里只剩1升水?要求:不能将水倒向三杯之外的地方。也不能用其他工具量出来,看谁能行?(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前面解说)
三、思维训练
1、打破思维定势——跳出原来的圈子
2014-2015第一学期五六年级心理健康
班级:五六年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温彩梅
日期:9月7日第2周星期三
突破思维定势-教案
一、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并体验思维定势的影响。
(二)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意愿去突破思维定势,并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二)通过游戏,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三、活动形式:讲述引导、演示、提问、讨论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时间:40分钟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分钟)1、课前热身活动:唱反调游戏规则:改变平时习惯,改变常规思维,做出与要求相反的动作。
如教师说伸左手,学生要伸右手。
听老师口令,集体完成。
例如:向前看、举左手、向左转、抬头、男生起立等。
2、小故事导入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在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
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
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
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
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请同学们想一想,盲人会怎么做呢?有的同学做出了剪的形状,盲人可以直接用嘴说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关系到了思维定式的小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定势,争做创新小达人。
(二)、冲破思维定势(10分钟)1、小实验(1)展示一个人的图片,并告诉学生他是一名无恶不作的罪犯,请用文字描述一下他的相貌。
再展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请用文字描述一下他的相貌。
《打破思维定势让创新思维飞扬》教学设计 - 心理健康教育
《打破思维定势让创新思维飞扬》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指出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这在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创新是一把金色的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创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会灌枯涸的思想;创新是一束燃烧的火把,能照亮未来的路。
为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自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部分教学的内容重点:通过学习人物故事,深入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
难点: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部分内容分为6个课时:教材上的5课时+创新拓展活动课。
课型包括文本学习和体验活动两种类型。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打破思维定势的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途经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锻炼学生的思维,摆脱不利的思维定势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 A4纸。
教学方法:讲故事、心理学实验,问题辨析、心理训练,小组讨论,体验活动,课堂展演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 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人。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
修理工便开始说题:“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着拳的样子。
心理健康课《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创新》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创新》说课稿我将本活动从活动设计背景分析、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方式、辅导程序及要点等,环节来进行说明。
一、活动设计背景分析:思维定势指人们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对人们解决问题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的积极影响是当我们碰到与以往类似问题时,思维定势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当问题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就会束缚我们的思维阻碍我们问题的解决。
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所学知识加深,许多同学们都产生自己的脑瓜越来越不够用的感觉。
有时为一道难题急得直冒汗,甚至抱怨自己太笨。
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能很好的运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却很难适时地跳出思维定势。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陷入思维定势,甚至在对自己的学习定位的思考上也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其实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虽然与智力水平的高低有关,但关键还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力。
只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一个智力平常的人也能在处理问题上高人一筹。
因此本活动想让学生对思维定势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并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尝试着跳出思维定势拓展解题思路,并引发学生对自己学习现状的理性思考。
下面是我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的一些分析: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二、活动内容:以了解思维定势的影响和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的基础上思维训练为主。
三、活动目标:根据上述活动背景及活动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将三维目标确定如下: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知道思维定势对学习生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2、引导学生从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体会打破思维定势带来的好处和乐趣,初步培养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故事资料四、活动方式:活动体验、小组讨论、情境再现、讲授法、脑力激荡五、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一、热身导入:1、《拍手》游戏:(1)规则:主持人讲述情景时,出现1、2、3----等阿拉伯数字,同学们就拍手。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跳出思维定势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跳出思维定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
2.能够发现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打破思维定势,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认识思维定势,了解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2.学习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创新性。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在思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惯性思维,长期培养后导致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思维定势,才能够逐渐打破,去发展更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2. 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思维定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总是重复使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对新事物或新观点不愿意接受或者固执己见。
•缺乏自主创新,不善于尝试新方法和新思路。
•对已有知识体系范围内的知识和观点不加思考就接受。
•缺乏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3. 如何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为了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多角度思考学生可以采用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比如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推理思维等等。
这样可以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从而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3.2 聚焦问题本质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从问题的本质入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并采用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3.3 反思习惯思维方式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并反思这种思维方式是否有盲点。
通过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思维定势,可以更好地避免和打破思维定势。
4. 如何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打破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学会提出问题学习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解决问题的更多方法。
4.2 技能训练通过各种技能训练,比如绘画、创作、写作等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度,让学生在探索创造性思维中找到乐趣。
突破定势,创意无限教案-高中心理健康
突破定势,创意无限【课时】1课时(40分钟)【设计理念】大多数学生反映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状况,来设计本课。
由于高中生自我意识趋于完善,理性思维发展日渐成熟,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对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要求都是极高的,如若照搬之前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习惯,被以前的经验所控制,难以跳出原有的定势思维,势必导致了学生失败经验的产生,学习成绩受到阻碍,极大的打击高中生的自信心,通过发现自我的思维盲区,在本节课来感受创造性思维,是破除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使学生从其他角度来看待学习、看待事物。
【活动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并体验思维定势的影响;2、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生活中思维定势利与弊;并引出创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3、通过体验创意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创意带来生机。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思维定势的利与弊;2、难点:帮助学生体验创意,从其他角度来看待问题。
【活动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2、一张神奇的纸小视频(3分钟);3、创意体验及相关活动的背景音乐。
【活动设计】一、导入(6分钟)以观看视频的活动:《一张纸的玩法》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之前引导学生想一下一张纸能够干什么,有什么用?在你手里,一张纸能够做什么用?视频之后,通过视频有何感想?我们之前的所有想到的纸的玩法都是保留在我们脑子当中的,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势,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我们的思维定势呢?二、活动过程(30分钟)(一)Part1 初识“定势”(8分钟)通过一个小测试《公安局长》和一个小故事《大象》(ppt呈现),来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思维定势,之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积极的思维定势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思维定势的利与弊?(二)Part2 体验“定势”(12分钟)1.给绳子打个结(思维定势可能无法解决,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传统意义上考虑绳子的问题,不妨考虑一下手的姿势或摆放问题);2.看图识图(是对正确答案的一种质疑?到底正确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只追求了正确答案,那么就会停止追求其他答案,思维继续固守原本的认识);3.想象力大爆炸(想象力是怎么丧失的?我们该怎么办?来引出创意性思维)。
小学心理健康跳出思维定势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跳出思维定势教案标题:培养小学生跳出思维定势的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跳出思维定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帮助学生跳出思维定势。
一、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定势的概念和影响;2. 培养学生发现并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定势;3. 引导学生探索跳出思维定势的方法与策略;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定势的介绍1. 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在面对问题时,由于先前的经验和习惯性思维而产生的一种固定的思考方式或行为模式。
2. 思维定势的影响- 限制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 影响个人的自信与自主学习能力三、发现自己的思维定势1. 组织心理测试给学生发放一份心理测试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定势问题。
2. 分析问卷结果教师在编写该教案时参考心理测试问卷的结果,列举学生常见的思维定势问题,以便后续引导学生进行改变。
四、跳出思维定势的方法与策略1. 推动多元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比如通过讨论、分组训练等活动,激发学生多元思考。
2. 拓宽知识面通过开展有关科学、历史、艺术等多种领域的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多的资源和启示。
3. 激发创意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创意活动,如头脑风暴、绘画、写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践行实践课程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思维方式。
五、教学实施1. 单元计划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并包含不同类型的活动,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 活动设计设计针对不同学生层次和兴趣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3.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材、图片、视频和其他必要的资源,以丰富和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评估与反馈1. 课堂评价使用各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问答、小组展示、作品评比等,来了解学生对跳出思维定势的理解情况。
第二讲 思维定势及其突破
突破训练:
请试一试 ——试着倒着走路; ——习惯坐后排的同学改坐前排; ——喜欢收拾东西的同学不妨随意一下; ——下雨的时候不打伞走出去; ——改变一下到教室的路线; ——换一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或问好; ——尝试另外的运动项目; ——把吸收式读书改为批判式读书; ——以欣赏的心态看待自己曾不感兴趣的课程。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1、趋向性 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 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 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 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 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思考题: 在一块土地上种四棵树,怎样使他们之 间的距离都相等?
二、思维定势的特征
2、常规性 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 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 3、程序性 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 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 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 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 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
3.对偶然性问题应多加考虑。
突破训练: “量水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陆钦斯做过一个有名的“量 水实验”。他要求被试者根据预定的“需 水量”来考虑怎样借助A、B、C三个空钵 去将水量出来。请把解答仿例写在解答栏 上。
问题 顺序
给定空钵的容量
A
B
C
大小需 水量 D
解答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这位“足球运动员”是女的; (2)只瞎了一只眼; (3)右手; (4)等于3 如果您能够在1分钟内完整的回答出这几个问题, 说明你的思维是灵活的跳跃的、是不容易受到束 缚的,如果不能这就说明你存在根深蒂固的思维 定势,但并不是说不能突破这样的思维定势,只 不过是尚未掌握好突破思维定势的时机。
跳出定势思维圈(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通用版
跳出定势思维圈(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定势思维,认识到定势思维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跳出定势思维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定势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2. 定势思维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负面影响。
3. 跳出定势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4. 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5. 积极心态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定势思维的特点,掌握跳出定势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增强心理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出定势思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定势思维的含义、特点和负面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跳出定势思维的重要性。
3. 方法传授:介绍跳出定势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换位思考、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跳出定势思维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跳出定势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跳出定势思维圈2. 课题:心理健康3. 年级:五年级4. 日期:20232024学年七、作业设计1.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个曾经遇到的问题,尝试运用跳出定势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提出一个创新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收获,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打破思维定势,巧学二次函数
打破思维定势,巧学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贯穿初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初、高中阶段,教材对其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初中阶段,教材是在明处让学生在全体实数上感知二次函数的整体性态,而高中阶段,教材则在暗处用后继知识不断深化对二次函数的认识和运用.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用后继知识不断充实对其新的认识和理解,化暗为明,让其丰富的内涵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深化.下面就二次函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陈浅见。
一. 制造认知冲突, 强调局部形象如果说二次函数在初中是一个完美的形象,意指其图像是整条抛物线;那么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局部形象,就是说二次函数通常是定义在某个区间内,其图像是抛物线上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教学中,首先应帮助学生树立二次函数的局部形象.完成这个转变最有效的手段是布置一些针对性强,能给学生留下强烈印象和心灵震撼的问题.如:设u,v是方程的两实根,当m为何值时,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一接触该题,马上就会这样求解: 由韦达定理得u+v=m,uv=,∴=.当对称轴时, 有最小值=.此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不可能!因为0.新旧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抓住时机,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二次函数局部形象,已是水到渠成.提问学生:当m=1/4时,方程根的情况如何?原方程显然无实根.原因找到了,m不能取任意实数,必须满足方程有实根,即△0,得m-1或m2.再引导学生画出图像,把局部形象呈现出来,让学生细细品味.二 .打破思维定势,树立配方意识对于初三学生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用现存结论来求,即当x=时,y最值=,而对其解析式先配方,再求出最值,既不乐意,也有陌生感.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由于经历了用结论求最值的题海式训练,已形成强烈的思维定势,一碰到求二次函数最值,马上就机械地呈现下列求解顺序:当x=时,y最值=.因此,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牢固树立配方意识是高中二次函数教学的一个转折点.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编制相关的题组进行训练,特别是解决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问题,应凸现配方的作用.另外,在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相关问题时,其图像的特征量:对称轴、顶点坐标、与x轴的交点情况、交点横坐标等,在配方下均能清晰地呈现出来,配方式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三. 突出“顶点作用”,化解最值难点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含参数的最值问题,涉及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学生更是理不清头绪,盲目入手,容易走入歧途.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认为,应突出“顶点”作用,让学生明确二次函数的最值和它的顶点与变量取值区间的位置有关.相应的图像可划分为有顶点和无顶点两种状态:若顶点在,则最值在顶点处或区间端点处取得;若无顶点,则最值在区间端点处取得.例1 函数的最小值是( )A.2 B.0 C.4 D.6解令t=sinx∈[-1,1],得因为顶点落在区间[-1,1]的右侧,所以最小值在区间端点处取得,当t=1时有最小值0,故选B.例2 已知函数,问是否存在实数m、n,当x的取值范围是[m,n]时,f(x)的取值范围恰是[4m,4n]?解:.若顶点在区间[m,n]上,则1∈[m,n],此时最大值1=4n,n=1/4,矛盾.故顶点不落在区间[m,n]上,且n<14,则顶点落在[m,n]的右测. 依题意得f(m)=4m,f(n)=4n,解得m=-2,n=0.所以存在实数m=-2,n=0,可使函数f(x)在x∈[-2,0]时,其值域是[-8,0].例 3 已知函数在区间[a,b]上的最小值是2a,最大值是2b,求[a,b].解:①若顶点落在区间上,即a<0<b,这时=2b,∴b=13/4..若f(a)=2a,得a =,满足条件;若f(b)=2a,得a=39/64>0,矛盾.②若顶点不落在区间[a,b]上,分两种情形:(i)a<b<0,这时f(x)在[a,b]上单调递增,∴f(a)=2a,f(b)=2b,解得a=,b=,与a<b<0矛盾,此时无解.(ii)若b>a≥0这时f(x)在[a,b]上单调递减,∴f(a)=2b,f(b)=2a,解之得a=1,b=3.综上所述,得[a,b]为[1,3]或[,13/4].四. 巧学三个二次,凸显“统帅地位”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简称三个“二次”,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处理三者的问题时,应注意突出二次函数在其中的统帅地位.教材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又展示了三个“二次”的美妙联系,突出了二次函数的主角地位.建议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三者联系的过程教学,切忌将揭示三者联系的过程一笔带过,而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结果却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盲目套用,淡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曾做过这样一个练习:①已知函数f(x)=lg(),若其定义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②已知函数f(x)=lg(),若其值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问题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唾手可得:若其定义域为R,则不等式>0的解集是R,从而△=4-4a<0,得a>1;但对问题②,许多学生感到十分茫然,其中部分学生竟认为与问题①一样.此时,我先引导学生从范围a>1中取特殊值验证.如:a=2,f(x)=lg()=lg[]lg1=0,值域不是R,因此,两个问题是截然不同的.接着,引导学生考察对数函数f(x)=lgx,从图像知,其值域为R,x必需取遍所有大于0的实数.若令t=,则t必需取到大于0的所有实数,我问学生:二次函数的图像应如何?许多学生竟不知所云.究其症结,根源在三个“二次”的教学中,未能凸现二次函数的统帅地位,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的独特作用.另外,在解决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及二次不等式在闭区间上恒成立的问题时,一定要突出二次函数的统帅地位,把问题的解决转化到二次函数图像特征的识别上,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到对上述问题各种题型的结论归纳,而把美妙的数学思想淹没其中.若如此,则十分可惜!五. 把握“二次函数”,渗透数学“建模”整个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往往都有它的实际背景;反过来,模型的构造或背景的揭示又可以为数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所谓模型思想主要包括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构造模型,二是使用模型,它的实质是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经解决了的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说模型思想的渗透和应用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转化问题的能力,而“二次函数”模型可以说是高中数学中应用最广,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函数模型,其应用已渗透到高中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为高考命题者所青睐.以二次函数为模型的高考题新招迭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二次函数模型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编制新颖别致,富于变化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归纳、突破,真正达到领悟其内涵,灵活运用之境界.。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跳出思维定势 全国通用
跳出思维定势教学设计授课年级:四年级课程理念这次的心理健康的辅导是属于跳出思维定势活动课。
通过“神秘人”、“脑筋急转弯”、“看词讲故事”、“看图讲故事”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跳出思维定式。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思维定势,了解思维定势利与弊;2.能力目标培养对创新思维的热情,轻松面对思维定势的挑战;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活动进行思维训练,提高思维灵活性,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重点通过训练跳出思维定势,学会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教学准备眼罩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5分钟)师:同学们,听很多老师说,咱们8班的同学,个个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是一群特别聪明的孩子。
到底有多聪明呢?老师想考验你们一下,怎么样?敢不敢接受这样的挑战?生:敢!师:那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题目叫《神秘人》。
把咱们班同学分两组,一组为A组,另一组为B组。
先清B组的同学戴上眼罩,安静的等待老师的指令。
老师要邀请神秘人出场了,请A组同学看大屏幕。
并且一会告诉老师,你从“神秘人”的眼神和表情中看到了什么?觉得“神秘人”在思考什么问题?但有一个条件是不能说出“神秘人”的身份。
师:老师现在要求,A组同学带好眼罩。
请B组同学摘下眼罩。
同样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神秘人”,并且想一想你从“神秘人”的眼神和表情中感觉他在思考什么?师:好。
现在所有同学摘下眼罩,看大屏幕。
你们看到的“神秘人”是他吗?生:是。
师:请A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觉得“神秘人”在思考什么?生:好像在思考伟大的事情;发现了新型的药品;师:很好。
师:接下来邀请B组的同学来说一下,你觉得“神秘人”在思考什么?生:计划下一步的抢劫计划;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伟大,非常有价值。
那么老师再确认一下,A组你们看到的“神秘人”是大屏幕上呈现的吗?生:是。
师:那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你们看到了同样的人,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呢?生:……师:是不是图片上的引导语束缚住了我们的思维活动,禁锢了我们的大脑思考,使我们不由自主的顺着它的思路,一直想下去。
跳出思维的陷阱打破惯性思维教学设计-高一心理健康
总结:在寻找这个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从结果往会推就会很快找到这个答案,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打破常规
(设计意图:打破思维定势的第二个方法: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
活动三:神奇的回形针
规则:尽可能多地写出回形针的用途
(设计意图:体验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惯性思维)
(二)主题活动:打破思维定势
活动一:开关与电灯
两个无窗的房间,其中一间有三个电灯,另一间里面有三个开关,三个开关各控制三个电灯。问:每个房间只能进一次,怎样确定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电灯?
答:先打开一个开关,几分钟后关掉并打来另一个开关,随后去有灯的房间,不亮有点热的是第一次打开的开关,亮着的是第二次打开的开关,无亮无热的是剩下的那个开关。
跳出思维的陷阱——打破惯性思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有什么作用
2、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觉察自己思维定势,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3、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三个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意识地觉察自己思维定势,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活动材料、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总结升华)
总结: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知道打开开关后灯会发光,那么我们就很难想到方法,但是当我们知道灯亮久了也会发热,我们很快就能想到答案!所以要打破思维定势,首先我们要多学习,增加知识面
(设计意图:打破思维定势的第一个方法:要多学习,增加知识面)
活动二:给绳子打结
规则:两手抓住绳子的两端,在五个手指不分开,也不将自己的手捆在绳子里,不松手的前提下打出一个结。
打破定势教案
课题:打破定势教学目的:1、锻炼学生的思维,摆脱不利的思维定势。
2、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现今的学生,到了高中已经被应试教育培养成了一种定势的思维,不能发散思维的思考问题。
而且在生活学习中认定的事情不易改变。
让学生们能打开新的思维习惯,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
教学过程:1.首先做一个小游戏,看看有几个同学可以不遵守游戏规则。
(根据时间,可以放在课的开头或结尾。
)2.先以一个伦理道德题开始,开创思维。
在一个暴风雨的深夜,你行驶在路上。
你经过一个公交车站,你看到车站上有三个人蜷缩在长椅上,等待公交车的出现:一个是看上去生命垂危的老妇;一个是曾救过你的朋友;一个是你日思夜想的梦中情人。
如果你的双座跑车只允许你带一位客人,你将如何做出选择?答案不唯一,可以有多种好方法。
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可以想出不同的好方法。
3.答案少,并且没有很好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给出课题的主要内容:打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按照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做事情,没有按照要求做事情,到头来却是功亏一篑。
好的思维习惯会带来成功,而失败也常常是由许多思维定势造成的。
如果我们能从局限的思考模式中解放自己,开放我们的观念,开放我们的心怀,奇迹就能出现4.做小题目,先以一个偏向问题: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答案:米老鼠。
把同学们的思维带向动画类。
接下来问:那么,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呢?部分同学可能就会回答唐老鸭,而答案是:鸭子都是两条腿走路的。
5.继续小题目,和刚刚一个套路: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1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答案:111。
不许用任何数学符号,把三个2组成尽可能大的数,这个数是什么??答案:222看看同学们能否从上次的问题中得到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得到正确答案。
突破思维定势 教案
初一年级二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思维定势的定义;2.明确思维定势的作用;3.学会突破思维定势。
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与活动法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出感悟。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的创新思维价值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音频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突破思维定势课堂训练;
难点:突破思维定势。
(4)已将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了9次,掉下后都是正面朝上。现在你再势一次,假定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5)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二、思维定势的作用
1、积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学生讲出故事梗概3分钟合作探究分组讨论pk5分钟自主探究2分组自主探究1分钟明确全面思考的重要性明确敢于怀疑的重要性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保持自信相信自己在合作中学会突破思维定势作业布置必做选做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课题
给思维插上翅膀——突破思维定势
授课时间
2016年10月27日
课型
新授☑习题□复习□实验□阅读□其他
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358132134( )
3612 244896( )
2、消极作用:在情境发生变化时,思维定势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跳蚤效应视频(2分钟)
三、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自主探究:
画图体验思维定势(3分钟)
自主探究:
回答问题并思考(3分钟)
自主探究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1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破思维定势
教学理念:
所有人都存在某些程度上的思维定势,它可能会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而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中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问题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
同时,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习惯性思维,如和老师的关系,父母的关系,学习方法的改进等等,适当的反省自己的思维习惯是否合理,对这些刚进入高中,面临着很多新情景适应的新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思维定势以及为什么要打破思维定势。
2 使学生学会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将思维定势与现实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注意生活中的思维定势。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锻炼学生的思维,摆脱不利的思维定势
2 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惯性思维
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活动、讨论为主
教学教具准备:
准备三个钥匙圈;三个秒表。
教学课时和场地:
1个课时。
活动小教室。
教学活动过程:
⒈导入(6分钟)
教师:同学们好!昨天我的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想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在黑板上简单的画出图片,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有两个房间,在A 房间里有三盏灯,这三盏灯的开关都在B 房间里(每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另外,只有进入A 房间才能看到里面的三盏灯是否亮着。
现在假设,你只能进一次A 房间,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三个开关分别控制哪三盏灯?
(最多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
A 房间
B 房间
答案是:先在B 房间任意开一个开关,然后等5分钟,关掉这个开关,再开另一个开关,接着就到A 房间去看看亮着哪一盏灯,这一盏灯的开关就是第二次开的那一个开关;再摸摸另外两盏灯看看哪一盏灯是热的。
热的那一盏灯的开关就是第一次开的那一个开关,剩下那一盏灯的开关就是没有开过的那一个开关。
教师讲解:其实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的思维定势的问题。
平时我们都习惯于认为,灯就是用来照明的,那么自然就会想到“看”它是否亮过,再沿着这一思路去找解决方法。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这一思维定势,联想到灯不但会发光还会发热,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⒉学生讨论:什么是思维定势?(4分钟)
教师:刚才大家的发言大概说出了思维定势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思维定势呢?思维定势就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吧。
思维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头,也是
创新的源头。
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
要想拥有创新思维,首先就要打破思维定势。
3.传递游戏(15分钟)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班上有25位同学,我想请一个总观察员和三个记时员来协助我,其余21位同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要把放在地上的钥匙串捡起来,就像我这样(老师做示范),再把钥匙串从队首传到队尾。
游戏规则是必须按照顺序,并使钥匙串接触到每个同学的手。
我会告诉三个记时员一个时间要求(2秒),记时员对你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做纪录,如果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他会让你们重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不停尝试改进你们的策略,直到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尝试,并且教师可以从旁提示学生:“还可以再缩短时间,你们还有潜力可挖。
”
(最快的方法:抛开传递的方式,把手扣成圆筒状,摞在一起,形成一个通道,让钥匙串像自由落体一样地从上落下来,即按了顺序,同时也接触了每个人的手)
4 分享感受(15分钟)
4.1 请同学们谈谈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7分钟)
你们小组在游戏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策略?最优策略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有没有什么转折性的策略闪光点?
4.2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维习惯,反思并分享。
(8分钟)
引导学生向具体的问题情景及解决中思考,如
师生关系(对老师的看法是否客观,还是带有惯性情绪);
高中新生的重新定位(来到高手如云的外校,心态该有些怎样的调整);
学习方法的重新思考(高中的学习体系与初中完全不同,按以前那一套肯定是行不通的);
…………
5 总结(5分钟)
教师:现在,哪一位同学可以说说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对于我们的游戏和讨论都有一些什么感受?
让同学帮助总结,可以让同学们回顾知识,教师又可以回收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