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专题

合集下载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分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分析

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
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
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
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 不胜的感伤。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 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 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 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 叫写物诗.如: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 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
操守。

松 杜荀鹤
总之,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 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 “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 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 “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 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 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 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 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 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 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等等。
中 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 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 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发问嫦娥,良 夜恹恹,不醉如何? 析:“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 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句,以“玉 露”“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侧 面烘托出月光的清朗之态。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踏雪寻梅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第一节表达方式一、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卫风·伯兮》)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题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课件(共41张PPT)

语文六年级下册专题1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课件(共41张PPT)
答: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 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 怀。 【思考】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第六课 诗歌鉴赏——表达技能题
课堂目标
1.了解诗歌常考题型 2.掌握表达技能题的答题方法 3.实战演练
一、诗歌常考题型
诗 画面描画题
歌 常
情感体会题
考 题
表达技能题
型 品味炼字题
二、表达技能 题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能。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XX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上有何特点? 5.这首诗(XX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实结合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动静结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实结合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借代
答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诗歌所用表达技能;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 第三步:组织语言,整合答案。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能及作用(①翻译②特点③情感)
三、实战演练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思考】“柳条百尺拂银塘”中的“拂”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写出了柳条什么特点?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条轻柔、优美、有动 感的特点。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结构技巧-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全国通用)
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主要采用以哀景写哀情的
写法,重在抒发其家破人亡、举目无亲的悲哀。
3、以乐景写乐情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①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局促。 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 诗的后两句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 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快乐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 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 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以小见大
文章作品中,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 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 一情一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深入发掘,展开联想,为读者 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
抑扬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 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 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 其具体手法有“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欲抑先杨”、“欲 扬先抑” 想褒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处落笔。 多用叙事来写人。
直抒胸臆:"涕泪""喜欲狂""白 日放歌"传达出了他的心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2.借景抒情: 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来委婉、含蓄、曲折地表 达感情的都可称间接抒情,感情往往隐藏于诗句的背 后。诗中最常见的,高考常考查的是借景抒情。
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冷寂、清凉的画面传达着离别者内心的凄苦之情。
四、鉴赏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思技巧。这些技巧 对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有很大帮助。

专题04表达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专题04表达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巧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 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 三)》] 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葬 于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 写出了昭君不幸的一生。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的意思叫反问。可以加 《定风波》)
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用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旷达的
激发思考。
情怀。
比拟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 拟人,把人当作物或 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 写叫拟物。比拟可以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 描写的人、物、事表 现得更形象、生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 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先偷眼”写白鹤爱梅情切, 还未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偷 看;“合断魂”写粉蝶因爱 梅而断魂。这两句诗把鹤、 蝶对梅的喜爱之情表现到了 极点。
好。(2分)
2.抒情手法
类别
特点
示例
直接 抒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
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憎、喜怒、哀乐等主观
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感情的抒情方式。包括
《登幽州台歌》) 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愤
全诗以悲凉慷慨的调 世嫉俗之情、直抒悲思
子,通过登幽州台,直 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
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 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
(二)常见表达方式
1.描写手法
(1)侧面描写
特点
示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
亦称“间接描 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
写”。通过其 篌引》)
他事物或环境 二、三两句从客体落笔侧面描写乐曲之美妙
描写对主要对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山旷野上
象加以渲染烘 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 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表达技巧专题--描写手法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含义: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作用:①让读者从虚中想象实,从实中体会虚,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②丰富诗歌内容,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增强表现力。

例句赏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前两联写实。

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禁不住“涕泪满衣裳”。

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

后两联写虚。

我们“放歌”、“纵酒”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

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

虚实结合,大大拓展了诗歌外延,表现了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强烈愿望,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动静结合】含义: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同时做动态和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作用:①突出事物特征,将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②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意境;③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使句子灵活多变,富于诗意;④烘托作者的某种心境和情绪。

例句赏析: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动静结合,相互映衬。

诗中末句对大鱼跃出的“动”态描写,更衬托出前三句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的“静”态美,一静一动,富有诗意。

抒发了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正侧结合】含义:正侧结合是古代诗文中写人、写物常用的一种手法。

“正“指的是正面描写,“侧”指的是侧面描写。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课堂示例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竹 枝 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 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奥妙心理 。
课堂示例
3、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 。
②千古长如白练飞。
3、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 伤感之情。
比喻
修辞方法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 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 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隐语(谐音)、双关
描,乐景衬哀情

赋比兴,抑扬,对照,联

想,衬托(正、 反衬)

1.修辞方法
比喻 夸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知识梳理
[考题设计]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能(或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2、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 这一手法的?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 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平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 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 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1、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2、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画了瀑布的 色彩和形态。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问: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瑾 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杰,特 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的描写,在渲染场面雄伟壮丽的同时,也为 下片写对周瑜的建立功业之情感抒发起了很 好的烘托作用。
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无人知道外边寒)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 国(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感叹王 朝兴衰(惟有树长生) 。
借代:通常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 物,可以使诗歌语言简练含蓄。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互文:言简意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反问:放在诗首多为启下,引出下文,做铺垫; 放在末尾的作用多为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 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 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故人之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 另一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 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题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本诗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手法) 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 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具体运用) 表达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作用)
.
10
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
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
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
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
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问题: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 了___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 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
20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台 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晓至湖①上
(清)厉 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第10练 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全国通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 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这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
2. 《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答案】①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 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②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 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③最后四句,诗人借典抒情, 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慎于交友 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
写景艺术: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意象 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以动 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 叙事艺术:对比衬托。如“蓑翁”与“健饭”。铺陈写实。如“高话”以 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想着过上‘骑黄鹤’而逍遥世外、逃避现实 的生活”分析错误。故选C。
4.首联是如何写景的?首联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首联通过视听结合来写景。第一句侧重于视觉描写,写天色青苍,寒气 无处不在;第二句侧重于听觉描写,描写北风“抽打”枯桑,发出凄厉的 声响。 作用:①寓情于景,通过对冬日凄寒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 与凄冷。②照应诗歌题目,奠定了诗歌凄苦的基调。
直接抒情
【识记清单】
又称直抒胸臆,即以 第一人称“我”为抒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情主体,直接表达作 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一吐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弄 两字,既写景,又写人, 答案 “掬 ”“ 弄 ” 两字 , 既写景 ,又写人 , 确是神来之笔。 掬水” 确是神来之笔 。 “ 掬水 ” 句写泉水清澈照见 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 弄花” 月影 , 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 ; “ 弄花 ”句 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 将花香衣香浑为 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 一体 。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 , 字句安排上下对 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答案:首联叙事,事中含情; 答案:首联叙事,事中含情; 颔联、尾联写景,景中含情; 颔联、尾联写景,景中含情; 颈联直接抒情。 颈联直接抒情。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故烧高烛照红妆。 问题: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 问题 :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 , 简析 它所蕴涵的 叙 描 写 议 论 抒 情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表 达 方 式

专题15表达技巧(常见修辞)-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专题15表达技巧(常见修辞)-202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面解读精讲精练



首联写“山”和“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 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 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 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 明丽画面。
修辞手法——比喻示例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使语言含蓄、风趣,表达出一种委婉含 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
蓄的情感
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
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手法
分析
事例
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词)作为后一句开 顶真 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的一种修
辞手法
如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 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 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败是历史之必然,已无法挽回
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 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
双关 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 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诗人不把“无忌”作
修辞手法——比拟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 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 香, 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 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 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 析。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 (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 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 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 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 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 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 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三: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涉及最多的的内容,也是整个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对诗歌技巧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常常体现为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

其中表现手法广义上也和表达技巧相似,所以中学阶段我们不作区分。

一、抒情手法
二、描写手法
三、修辞手法
四、构思技巧
提问方式: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1、明手法(准确指出使用了什么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说明诗人如何运用这种手法)
3、谈作用/析效果/表感情(这种手法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题示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注】①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

②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

③若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马诗》借物抒情,(第一步)写出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第二步)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

(第三步);
《南园》直抒胸臆,(第一步)连用两个反问句,(第二步)表达了自己急切的杀敌报国的愿望和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第三步)
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诗中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
答:
【参考答案】:①第二联运用了拟人手法。

(答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也对)
②诗中将人的感情赋予芳草白云,春游锦城时,连绵不断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牵绊着马蹄,不忍离去,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连自然之景尚且有不舍之情,更何况人呢?
③诗人借此强调出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家
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第一步)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第二步)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第三步)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ɡǔ)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②临圻:友人所去之地。

问:三、四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何独特之处?
答案: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运用想象和比喻,②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心中的感情,依依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直追随友人归去。

③春色无边,相思无穷,气魄宏大,感情浑厚丰富。

写离情而不伤感,形象丰满,基调明快。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

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既写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也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示例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

将“红稀”“绿遍”“树色阴阴”的静态描写与杨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凸现了春逝之速。

示例三: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

“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示例四:远景与近景交错。

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凸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5、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扬州逢李十二衍①
袁凯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②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注】①李十二衍:李衍,排行十二。

②东吴城郭:指苏州。

(1)诗的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两幅具体生动的画面,请从虚写与实写的角度对这两幅画面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既写出了两位一见如故的少年豪爽狂放的性情,又点出了彼此间友情的深厚。

(2)前两句为虚写,追忆当年初识一起痛饮的情景;后两句为实写,描述今日重逢同床而眠细说平生的情景。

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③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①山光:照在山上的阳光。

②池月:池边的月亮。

③轩:窗。

(1)请简要分析前两句中“忽”“渐”二字的妙处。

(2)这首诗歌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答案(1)这两个字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

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忽”一“渐”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心理上的快感。

(2)本诗的主要特色是描写细致,读来诗味盎然。

如诗中的五、六两句,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细致地描写了夏日的闲情和适意: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才能闻到;竹上的露水滴在池面上,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

细香可嗅,滴水可闻,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

(答先扬后抑也可)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午枕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你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①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鸟和山都人性化,表达了作者的忧愁。

②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用“窥人鸟”的无情来反衬“隔水山”的有情。

③“悠扬”“宛转”,前者是双声,后者是叠韵,因声见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缠绵不绝的情愫。

④三、四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诗人因鸟唤而梦醒,因梦醒而见山,因见山而人愁,展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

(答对两点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大德歌•秋
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①。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唐五代时在华山修道,相传能一睡百日不醒。

这句是说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

这首曲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对此略作分析。

答案:以秋景切入,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

全曲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境相生,物我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