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教材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教案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0b2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c.png)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述教案一、引言自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交通、航空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各种控制器的组合和协调,实现对各种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控。
本教案旨在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 理解自动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环路;3.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4. 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交通、航空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2. 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和组成部分;3. 解释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比较,让学生理解两种控制方式的区别和应用场景;4. 展示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交通、航空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解和兴趣;5. 进行课堂练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6. 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资源1. PPT 讲义: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2. 教学视频:展示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3. 相关课程资料:提供给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材料。
六、评估方法1. 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2. 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撰写一份相关报告。
七、延伸拓展1. 了解更多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探索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化、网络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应用。
八、参考资料1. 王明. 自动控制原理.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2. 刘刚, 王艳. 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与预测研究.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1).。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6e75469dc5022abea00e5.png)
(二) 逆变器输出电压与脉宽的关系 单极式SPWM 脉冲幅值1/2Us.在半个周波内有 N个脉冲,个脉冲不等宽 但中心间距一样, 等三角波的周期
令 第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 其中心点相位角
因为从原点始只有半个三角波
因为输出电压波形 负半波左右对称,是一个奇 次周期函数
把N个矩形脉冲代表的 代入上式,须先求的每个 脉冲的起始和终止相位角
五.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对系统校正 工程实践
对系统校正
称心?
N
Y 工程实践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电机学、自控原理、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主要内容 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交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7-1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 式
电机调速时希望磁通量Φm为额定值不变 三相异步机每相电势 Eg=4.44f1N1KN1Φm f1------定子频率 KN1---基波绕组系数 N1-----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 Φm ----每极气隙磁通量(Wb)
一.基频以下调速
f1从额定f1n向下调。 要求: Eg /f1 =常数。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③过程控制系统 特点:对生产过程自动提供一定的外界条件,
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粘度、浓度等参 量保持恒定或按一定的程序变化。对其中的 每一局部,可以是随动系统,也可以是恒值 系统。 例子:化工厂控制系统。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按数学模型分类 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静态模型 变量各阶导数为零的条件下。
二:直接变频装置(AC-AC)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课件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a7195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2.png)
P Ti edt
只要偏差存在,积分作用一直作用下去, 就有输出信号,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除余差
缺点:在偏差出现的瞬间不能立即作用
30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四)微分控制(D控制) • 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与偏差变化速度成
1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过渡过程的几种基本形式图
14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又称自动调节系统 • 自动操纵系统:程序控制 1. 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
7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六、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1、方框图:反映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
互影响和信号联系。
3. 控制器比例度δ的大小与输入输出的关系
比例度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28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4、特点 • 反应快、无滞后,偏差大,输出也变化
大,但存在余差,只适于有差调节系统。 • 存在余差的原因:负荷变化前,浮球在
PID控制器输出特性
35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a02d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8.png)
自动控制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数学模型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
3. 学生能描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学生能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并进行简单的设计与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动控制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自动控制基础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为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控制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定义、分类及基本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述2. 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线性系统特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平稳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4. 控制器设计: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控制器设计5. 自动控制系统实例分析: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优化。
- 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实例6. 实验教学:动手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 自动控制实验本章节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的相结合。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90f292a6c30c2258019e1b.png)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相关概念说明
1. 被控对象 2. 被控量 3. 控制器 4. 控制量
5. 参考输入量 6. 偏差信号
7. 反馈 8. 测量元件 9. 比较元件 10. 定值元件 11. 执行元件 12. 扰动信号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6. 按照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关系分类 单入单出控制系统 多入多出控制系统
图1-10 自动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关系示意图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4.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 稳定性 2. 准确性 3. 快速性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1.4.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要求
的高次幂或乘积项的函数。如 就是非线性函数。
dd 2( 2 y t)tx(t)dd (ty )ty(t)y2(t)x(t)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4. 按照系统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分类 定常控制系统 时变控制系统
5. 按照系统传输信号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理论的内容与发展
自动控制理论根据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 智能控制理论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智能控制理论的研究以人工智能的研究为主要方 向,引导人们去探讨自然界更为深刻的运动机理。
高等教育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列规划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
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 组编 主编 吴秀华 邹秋滢 郭南吴铠 主审 孟 华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概念》课件
![《自动控制系统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9d31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d.png)
03
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的定义
开环控制系统 是一种没有反 馈环节的控制
系统
其特点是系统 的输出量不会 影响系统的输
入量
开环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和准 确性取决于系 统的设计和参
数设置
开环控制系统 广泛应用于各 种工业自动化 领域,如温度 控制、压力控
制等
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输入信号:提供系统所需的控制 信息
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执行相 应的动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进行运算, 产生控制信号
输出信号:反映系统状态的信号, 用于反馈和调整控制信号
开环控制系统的特点
结构简单:没有反馈环节,系统结构简单 稳定性好:系统稳定性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响应速度快:系统响应速度快,适合快速响应场合 控制精度低:由于没有反馈环节,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环节,输出只取决于输入 闭环控制系统:有反馈环节,输出不仅取决于输入,还取决于输出 线性控制系统: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非线性控制系统: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连续控制系统: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时间变量都是连续的 离散控制系统: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时间变量都是离散的
自动控制系统包 括传感器、控制 器、执行器和被 控对象四个部分。
自动控制系统的 工作原理是通过 传感器获取被控 对象的状态信息, 控制器根据这些 信息进行决策, 执行器根据决策 结果对被控对象 进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 应用广泛,包括 工业自动化、智 能家居、机器人 等领域。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控制对象的状态 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指令,改变控制对象的状态 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处理后输出控制指令 反馈回路:用于将控制对象的状态反馈给控制器,实现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认识 PPT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认识 PPT](https://img.taocdn.com/s3/m/7066f47d2f60ddccda38a093.png)
智能建筑:
通信 电梯 供水 通风 空调 安防 抄表 …
工业机器人:
其他机器人:
排爆
步行
灵巧手
吹笛
拉提琴
足球比赛
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
• 军事工业 • 航空航天 • 制造业 • 机器人 • 流程工业
钢铁、石化、 造纸、制药等
• 电子工业 • 家用电器
• 交通系统,楼宇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
自控系统的特点: <1>从信号传送看:c(t)经测量后回到输入端,构成
闭环,具有反馈形式,且为负反馈。 <2>从控制作用的产生看:由偏差产生的控制作用使
系统沿减小或消除偏差的方向运动—偏差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术语
二、常用术语及符号 1)输入量(指令)v(t)——来自反馈系统之外的对系统所施
加的控制作用。 2)参考输入r(t)——输入元件的输出,它是系统的实际输入
二、闭环控制系统:
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论
• 定义:闭环控制——被控量与给定值比较后用 其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亦称反馈控制。
• 特点:不论什么原因使被控量偏离期望值而出 现偏差时,必定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 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被控量与期望值趋于 一致。需要控制的是c(t)、而测量的是c(t)对r(t) 的偏差。只要c(t)出现偏差,系统就自行纠正。
<3>测量(反馈)元件:其职能是检测被控制量的物理量。 如测速机、热电偶、自整角机、电位器、旋转 变压器、浮子等。
基本组成(续)
第一章 自动控制概论
<4>放大元件:其职能是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 信号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受 控对象。如: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 组成的电压、功率放大器。
_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37页
![_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d97f4e9ee06eff9aff8072a.png)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
给定值不断地随机变化。
(例:比值控制系统)
作用: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程序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给定值是变化的,已知的时间函数。(例:金属热处理的温度控制) 作用: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6.6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 执行器(actuator)
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 变阀门的开启度。
6.3.1 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
§6.4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
❖意 义
➢ 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组成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信号联系 ➢ 便于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 组成:传递方块(系统各环节)、信号线、综合点、分支点
对象
y
反馈:输出信号返回到输入端。
测量
负反馈:反馈信号取负值,与输入
变送器
信号值相反(常采用)
❖ 开环系统
信号不构成回路,系统的输出信
p
q
y
自动操纵装置
对象
号对输入信号无影响
§6.5.2 控制系统分类:设定值
❖ 定值控制系统
给定值恒定不变。
(例:液位控制系统)
作用: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回到设定值。
(measuring element and sensor) 把所测的工艺参数值(液位)变换为 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 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
§6.2.4 四大组成环节
❖ 自动控制器(controller)
接受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与设定 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 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 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
❖ 执行器根据P信号的大小改变出口流量Q
❖ 最终使L稳定或回到给定值Lst
f
Lst e -
P
Q
L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执行器
储槽
液位 L
Z
LT
§6.5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结构形式 ❖ 给定值
§6.5.1 控制系统分类:结构
❖ 闭环系统
f
xe
p
q
信号构成回路,输出信号引回到 输入端,对控制作用有影响
控制
-器
z
执行器
基本内容
❖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块图 ❖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6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 自动检测系统 ❖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 自动操纵及开停车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
§ 6.1.1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指示或记录 ❖它代替了操作人员对工艺参数的不断观察与记录 (人眼)。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基本要求
❖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自动控制系统各部分的作用与相互联系 ❖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的意义及画法 ❖ 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各种术语 ❖ 控制系统的几种分类形式 ❖ 系统的动态和静态 ❖ 过渡过程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品质指标
(掌握) (了解) (掌握) (理解) (了解) (掌握) (掌握)
(扰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控制而回到规定的 的数值范围内。
§ 6.2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 液位人工控制 ❖ 局限性及改进 ❖ 液位自动控制 ❖ 四大组成环节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
§ 6.2.1 液位人工控制
❖ 眼看---------------------检 测
用眼睛观察玻璃管液位计中液位的高低,并 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
控制器
执行器
对象
-
测量变送器
设定值 偏差
控制器输出
xe
p
控制器
执行器
-
z 测量值
操纵变量
f 干扰作用
q
对象 被控变量
y
测量变送器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 LT测量出液体储槽的液位值L ❖ 将液位L的高低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Z
❖ 将L与液位给定值Lst相比较得出偏差e= L- Lst ❖ LC根据偏差e大小,按某种规律(p=f(e))发出控制信号P
❖执行器 --------------------------- “手”
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 的开启度
测量变送器 控制器 执行器
液位自动控制
§6.2.4 四大组成环节
❖ 被控对象(controlled object)
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 机器 (液体贮槽)
❖ 测量元件与变送器
❖ 脑想---- 运算(思考)、命令
大脑根据液位高度,与液位设定值进行比较, 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正负,然后发出命令
❖手动---------------------执行
根据大脑发出的命令.通过手去改变阀门开 度(出口流量),使液位保持在所需液位上
???
液位人工控制
§6.2.2 局限性及改进
❖ 人工控制受到人的生理上的限制,控制速度和精度上 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 6.1.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 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装置。 ❖ 当工艺参超过了允许范围,系统自动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
示及时采取措施。
§6.1.3 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 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的操作。
§ 6.1.4 自动控制系统
❖ 对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它们在受到外界干扰
❖ 静态与动态 ❖ 过渡过程 ❖ 品质指标 ❖ 影响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
§6.6.1 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
❖ 静态: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
例:Qi = Qo时,L不变
❖ 动态: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研究重点)
例:Qi ≠ Qo时,L变化
➢ 控制过程:动态 控制 静态 干扰 动态 控制 新的静态
❖ 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过程
研究动态的重要性
❖ 静态是暂时的,动态是普遍的 ❖ 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打破平衡,控制作用使被控
变量变化一段时间内重新稳定,建立新的平衡。
❖ 自动控制系统总是处于一种频繁的、不间断的动态过程中(扰动作用) ➢ 化学工程:关心过程静态,物料、能量静态平衡(无累积量)
❖ 用自动化装置代替上述人工操作,可提高控制精度和 减轻劳动强度
§ 6.2.3 液位自动控制
❖ 测量元件与变送器(LT)--- “眼”
测量液位并将液位的高低转化为一种特定的、 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压或电信号等)
❖自动控制器(LC)------------ “脑”
接受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液位设定值相比 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 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发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