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梳棉(纺纱学)
第三章 梳棉
![第三章 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95f2776e1eb91a37f1115cb7.png)
第三章梳棉一、名词解释1、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2、气流附面层3、除尘刀高低4、踵趾差5、大圈条6、小圈条7、四锋一准8、清梳分工9、落棉率10、后车肚二、填空题1、梳棉工序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剥取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棉机上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是分梳作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是剥取作用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若盖板速度(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5、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主要有、、、、、。
6、剥棉圈条部分的主要机构有、、等。
7、梳棉机针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剥棉装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分梳作用?()A: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B:、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C: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梳棉
![现代纺纱技术课程教案——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1e2ccb046529647d272852b0.png)
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项目三梳棉第一节梳棉概述梳棉工序任务、梳棉机工艺流程、针齿间作用分析一、梳棉工序的任务分梳/除杂/混和/均匀成条二、梳棉机工艺过程三、针齿间作用分析(一)分梳作用产生分梳作用的条件:1、两针面平行配置2、彼此以本身的针尖迎着对方的针尖相对运动;3、两针面间的隔距小。
(二)剥取作用产生剥取作用的条件:1、两针面交叉配置;2、一个针面的针尖沿着另一针面针齿的倾斜方向运动,则前一针面从后一针面的针齿上剥取纤维;3、针面间隔距小。
(三)提升作用产生提升作用的条件:1、两针面平行配置2、一个针面的针背从另一个针面的针背上超越;3、3、两针面见间有较小的隔距。
梳棉机回转元件之间的作用1、刺辊~锡林之间——剥取作用2、锡林~盖板之间——分梳作用4、锡林~道夫之间——分梳作用编码:01 制订日期:2007.8第二节梳棉机的机构一、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构:棉卷罗拉、给棉板、给棉罗拉、分梳板、刺辊、除尘刀、小漏底等作用:(1)给棉握持(2)刺辊分梳(3)除杂二、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1、主要机构(1)锡林、道夫:由滚筒和针布组成(2)盖板:由盖板铁骨和盖板针布组成,盖板两端扁平部搁在曲轨上。
(3)前后固定盖板:FA201安装有前四后三固定盖板,每块固定盖板上包有金属针布。
(4)盖板清洁装置、前后罩板等2、主要作用(1)锡林、盖板对纤维细致分梳,使之成为单纤维。
(2)除去部分短绒和细小结杂(3)道夫凝聚纤维(4)均匀混合三、剥棉圈条部分(一)剥棉装置1、剥棉装置的工艺要求(1)能顺利剥取纤维层,并保持其结构均匀,不破坏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不增加棉结;(2)对原料、工艺及温湿度的适应性好;(3)机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
2、作用将凝聚在道夫表面的纤维剥下形成棉网。
3、常见剥棉装置形式(1)四罗拉剥棉装置(A186D)(2)三罗拉剥棉装置(A186F、FA201、FA201B)(二)成条和圈条机构及作用1、成条①喇叭口口径:对棉条紧密度影响较大,应与生条定量相适应。
第三章_梳棉工序概述
![第三章_梳棉工序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9a78a91336c1eb91b375da2.png)
第三章梳棉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的任务1、梳理:将小棉束、小棉块梳理成单纤维状态;2、除杂:除去小棉块的细小杂质及带纤籽屑;3、均匀混和:将不同成分原棉进行纤维间的混和,并使输出品均匀;4、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圈放在棉条筒二、梳棉机的发展1、第一代梳棉机:产于50年代,机型为1181,产量10-15公斤/小时;后以生产1181C。
2、第二代梳棉机:产于60年代,机型为A186,产量20-25公斤/小时。
3、第三代梳棉机:产于80年代,机型为FA201,产量35公斤/小时。
4、第四代梳棉机:产于90年代,机型为FA221、FA225,产量50-60公斤/小时。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flash)第二节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梳理作用(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给棉刺辊部分的作用:喂入棉层,刺辊对棉层梳理并除去杂质。
(通过刺辊的高速回转抛落杂质,在刺辊下方形成三个落杂区,除尘刀托持纤维,杂质被挡住而下落,小漏底利用气流除去短绒和尘屑。
50%以上的棉束由刺辊开松成单纤维,并除去50%以上的杂质。
)1、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为了增大棉卷与棉卷罗拉的接触,以增大摩擦力。
2、棉卷罗拉:喂入棉层;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3、给棉罗拉:握持给棉;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介绍给棉罗拉加压)4、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一起形成握持钳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辊梳理。
(介绍给棉板圆弧面)5、刺辊:完成对棉丛的梳理。
刺辊与给棉罗拉间的线速度比较大,棉束得到分梳。
•刺辊的主要作用是对棉层进行梳理并除去部分杂质、短绒等。
刺辊由滚筒和锯条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滚筒表面有螺旋沟槽,用以嵌入锯条。
•由于刺辊与给棉板、刺辊与锡林间隔距很小,且刺辊转速很高,所以对滚筒的圆整度、整个刺辊的动平衡以及滚筒与刺辊轴的同心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
•锯条为刺辊的分梳元件。
锯条的材料、规格及技术状态,对刺辊的梳理作用影响甚大。
纺纱学第三章 梳棉
![纺纱学第三章 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97126671915f804d2a16c12c.png)
FA231A梳棉机结构简图
1.控制柜 2.车肚花吸点 3.棉卷架 4.棉卷罗拉 5.给棉罗拉 6.刺辊分梳板 7.刺辊放气罩吸点 8.刺辊 9.盖板花吸点 10.棉网清洁器吸点 11.后固定盖板 12.后盖板杂质点吸 13.盖板 14.锡林 15.前盖板杂质吸点 16.前固定盖板 17.三角区吸点 18.前棉网清洁器 19.道夫 20.清洁辊吸点 21.剥棉罗拉 22.导棉装置 23.圈条器吸点 24.前压辊 25.圈条器
三种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 (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 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针齿密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针 面间的隔距很小(6-13C)。
40
(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
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 受力分析
9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 组成:棉卷架和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 板;刺辊和分梳板(老机为小漏底)、除尘刀。 作用:
喂入棉卷或棉丛; 进行开松 排除杂质和短绒。
10
1.棉卷架和棉卷罗拉
(1)棉卷架 作用:放置棉卷 槽底倾斜:使棉卷直径较小时增加接触面积, 减轻退解时打滑。 (2)棉卷罗拉 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 凹槽:避免棉卷打滑
棉结少。锡林盖板五点隔距,近口大出口小。
48
(3)针布规格 齿密和齿高:锡林,矮、密;盖板,高、稀
针齿角度:c f
针齿锋利梳理好 (4)梳棉机的产量
产量高,锡林盖板的针面负荷增加,梳理效果 差。要提高产量且保证质量,必须相应提高锡林与 刺辊的速度。
49
(5)锡林周围附加分梳元件的数量 后固定盖板:预梳理,为锡林盖板区的细致梳
《纺纱学》课程提纲复习资料
![《纺纱学》课程提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e3dd2f453610661ed9f4c6.png)
《纺纱学》提纲绪论各纺纱系统、普梳棉纱、精梳棉纱和涤/棉精梳纱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各工序所生产的产品;掌握临界混纺比的概念。
临界混纺比:纺纱的强力和混纺比有关,在某一混纺比时出现强力最低值,此时的混纺比称为临界混纺比第一章 纺纱原料的选配 一、配棉目的:(1)合理使用原棉,多种搭配,取长补短(2)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用棉,降低成本 方法:分类排队法 1.原棉的分类(概念):根据原棉的性能及不同纱线的要求,把适纺某类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称~。
(1)分类原则:先细特,后中粗特纱;先重点,后一般或低档产品。
(2)分类时应考虑的因素成纱要求:普梳纱用细绒棉、精梳纱用长绒棉。
到棉趋势:原棉资源差的少用,好的多用。
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条件应选择成熟度好、含杂少的原棉。
指标的平衡:成纱质量指标的某项较好或较差时,应调整配棉成分。
2、排队(概念):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队,把产地、性质相近的原棉排在一队内,当一批原棉用完,将同队内另一批原棉接替上。
原棉排队时的注意事项主体成分: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作为主体。
主体成分应占70%左右。
队数安排:5~6队交叉抵补:接批时后一批原棉的某项指标太差,选用另一队对应质量较好原棉同时接批。
勤调少调:接批时每次调动的比例小些,调动的次数多些。
如,某批原棉混用25%,接近用完前,先将后批原棉用上15%,前批棉用完后再将后批棉增加到25%。
配棉的注意事项(分别写出分类与排队的注意事项) 二、原料混和重点掌握原料混和的方法:一、混料方法(1)棉包混合(散纤维混合):适于纯棉、纯化纤、化纤混纺纱。
(2)条子混合 :适于棉与化纤混纺。
(3)称重混合 :适于混纺比要求较高的化纤混纺。
重点掌握各种混合方式的混比计算(包括干湿混比的计算): 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 混纺时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1.棉包混和、称量混和:式中:Xi −第i 种纤维的湿混纺比 Yi −第i 种纤维的干混纺比Wi −第i 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
第三章 梳棉 1
![第三章 梳棉 1](https://img.taocdn.com/s3/m/519ffc15866fb84ae45c8de9.png)
(四)两针面对纤维的 作用:
1.分梳作用: (1)分梳作用的条件: 1)两针面的针齿相互平行配置; 2)一个针面的针尖逆对着另一个针面 的针尖运动;V1 >V2 3)两针面间的隔距很小。 (2)分梳过程:无论对那个针面来讲,在
p力作用下,纤维都有沿针齿向针内移动 的趋势,故两个针面都有握持纤维的能 力,从而使纤维在两针面间受到梳理作 用。 (3)梳棉机上“分梳”作用的部位: 锡林与盖板间的作用、锡林与道夫间的 作用均是“分梳”作用。
6. 大漏底:(其位置在锡林下方)
①组成:铁皮和尘棒,分前、后两段。 大漏底的大部分弧面(中部)上为尘棒,前后两端则为平弧板。 ②作用:托持纤维,排除短绒和杂质。
7. 锡林墙板和盖板清洁装置:
(1)锡林墙板: ①组成: 由生铁制成的圆弧形铁板,固定于锡林两侧的机框上。 ②作用:安装曲轨、短轨及盖板部分传动机构的基础。 ③曲轨:由生铁制成的弧形铁轨,盖板在其上缓慢滑行。 利用五只托脚及其螺栓装在墙板上。可借调节螺丝来调节曲轨 高低位置,以改变盖板和锡林间隔距。
1-圈条器 2-大压辊 3-剥棉罗拉 4-道夫 5-清洁辊吸点 6-盖板花吸点 7-三角区吸点 8-前固定盖板 9-锡林 10-盖板 11-刺辊 12-后固定盖板 13-刺辊放气罩吸点 14刺辊分梳板 15-给棉罗拉 16-棉卷罗拉 17-车肚花吸点 18-喂棉箱 19-给棉板 20-条筒 21-三角小漏底很牛逼
1-墙板 2-曲轨 3-后托脚 4-盖板磨针托脚 5-中托脚 6-支撑托脚 7-前托脚 8-托脚调节螺丝 9-后罩板托脚座 10-前罩板托脚座
(2)盖板清洁装置:
包括:上斩刀、螺旋毛刷、小毛刷、五角绒辊等。
1-盖板 2-除尘刀 3-吸落棉风槽 4-清洁罗拉 5-钢丝大毛刷
纺纱学精梳毛纺2
![纺纱学精梳毛纺2](https://img.taocdn.com/s3/m/e33dfe7d011ca300a6c39020.png)
③ 剥取作用区隔距的选择
a 剥毛辊与工作辊之间隔距可稍大, 以能顺利剥取为度 b 由后向前各剥毛辊的隔距可以由大逐渐变小,在同一锡 林上也可采用统一大小 c 斩 刀 和 道 夫 之 间 隔 距 , 一 般 在 0.25~0.38mm (10/1000~15/1000英寸)
(2) 梳毛机速比的确定 大锡林的速度是梳毛机的基本速度 , 其他机件 的速度都随之而变.选择工作辊速比(锡林线速 度与工作辊线速度之比)的一般原则为: ① 梳理细羊毛时,采用大速比,加强梳理 梳理粗羊毛时,采用小速比。 ② 梳理化纤时采用小速比, 减少长度损伤。 ③ 当毛条中毛粒数不超过规定时,应尽量采 用小速比 ④ 抱合力差的纤维加大速比,避免工作辊上 有毛网剥落 从后到前速比越来越大
在精梳毛纺工程中,常常把洗净毛加工成为 精梳毛条,用作精梳毛纺的原料。这种把洗净毛 加工成为精梳毛条的工程,称为毛条制造工程。
法式制条加工系统(国内常用)
原料的混合与加油→梳毛→2-3道交叉式针梳→直型精梳 →条筒针梳→复洗(复洗针梳)→末道针梳→精梳毛条
英式制条加工系统
原料的混合与加油→梳毛→开式针梳→复洗→开式针梳 →成球→圆型精梳→条筒针梳→末道针梳→精梳毛条
返回负荷αb:经道夫后锡林单位面积上剩余的纤维量。 抄针负荷αs:锡林上不参与梳理的负荷。 出机负荷α
D :锡林单位面积交给道夫的纤维量——
数值上=αf.
锡林负荷αc=αs+自由纤维量 区域Ⅰ:αb+ αs
区域Ⅱ0-3: αb+ αf+ β+ αs
区域Ⅲ0-3: αb+ αf+ αs 区域Ⅱ0-3与区域Ⅲ2-5反复重复,但αb、β的内容不一样。
第三章 精梳毛纺工艺设计
纺纱学习题
![纺纱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a8cea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纺纱学习题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第一章原料初加工及选配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2、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3、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4、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5、混和指的是什么?对混和的要求是什么?6、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7、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8、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9、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10、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第二章开清混匀1、自动抓棉机有哪几种形式?试说明其作用和比较它们的优缺点?2、试述影响自动抓棉机开松作用的主要工艺参数?3、试述影响自动混棉机除杂作用的各项因素?4、什么叫横铺直取?简述多仓混棉机的作用原理。
5、试述六辊筒开棉机的作用特点?6、画出尘棒的截面图形,说明“三边两角”的名称与作用?7、尘棒安装角的变化,对除杂、落棉起什么作用?8、简述影响豪猎式开棉机开松、除杂的各项因素?9、为什么说豪猪式开棉机的开松和除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气流的影响有关?10、合理控制气流与落棉,在生产上一般采用哪几种方法?11、清棉机打手的型式主要有哪几种?试比较一下它们的优缺点?第三章梳理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2、什么是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根据什么选定?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纺化纤时如何调整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3、影响刺辊分梳效果的因素包括哪4方面?配置刺辊的分梳度和速度时应考虑哪些因素?4、说出表征刺辊形状的4个重要规格参数,并讨论各个参数与梳理质量之间的关系。
5、梳棉机增加梳理面或梳理点的目的是什么?列举你所知道的方法。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梳棉工序(三)
![纺纱原理与设备的梳棉工序(三)](https://img.taocdn.com/s3/m/b417ccddc1c708a1284a447e.png)
Typical single cylinder short staple card
棉层
作业5: 1.写出梳棉机的任务? 2.写出梳棉机的工艺过程?画出梳棉机的工 艺示意图?并标注主要部件名称? 3.影响刺棍梳理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刺棍落棉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 锡林、盖板与道夫部分 (Cylinder、Flat & Doffer) 一、机件与作用
盖板横截面 活动盖板和针布
踵趾面:每根盖板与锡林针面的隔距,入口趾面 大,出口踵面小,针面能充分发挥梳理作用。
3.道夫 凝聚锡林上的纤维,并实现均匀与混合。 道夫结构类似锡林,直径600~707,转速2 0~30r/min;高产梳棉机道夫线速度90m/min, 出条速度130~170m/min。
纺纱原理与设备
(二)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
1. 刺辊速度
高,落棉多,纤维损伤也多。
2. 刺辊直径 ↑,有利于除杂区分梳除杂附 件的安排,使吸尘点增多。 3. 落杂区分配 –第一落区:↑,保证杂质抛出的必要时间有 利排杂。 –第二落区:↑,有利排杂,但该区落杂总量 <第一落区。 –第三落区,一般不变。
4. 除尘刀的位置
1.锡林 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 2.盖板(活动和固定) 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见后图。
由盖板铁骨和针 布组成,铁骨是一狭 长铁条。为增加铁骨条 联结成环状,沿圆弧 状曲轨缓慢移动。 30~46根盖板形成分 梳区,其余为空程。
(1)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静压大于车肚静压,有利排除 短绒、尘屑,但静压大小要适当, 过小排杂效果差,过大网眼易糊塞。 入口:4.76~9.52mm 出口:0.4~1.59mm 入口隔距↑,气流量↑,小漏底排除落物多,但 被入口分割掉的落物少,使总落棉少,但落棉含杂 率高。 (2)小漏底弦长:弦长短,落棉多。
纺纱学 习题答案 (2)
![纺纱学 习题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e5192604de80d4d8d15a4f4a.png)
《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配棉的目的P21配棉的原则P22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P22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P28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本工序的开清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1、开松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棉块或小棉束。
2、除杂清除原料中的大部分尘杂、疵点和部分短绒。
3、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
当采用清梳联时,则输出棉流到梳棉工序各台梳棉机的储棉箱中。
为完成开松、除杂、混和、均匀成卷四大作用,开清棉联合机由各种作用的单机组合成,按作用特点一般分为四类机械:1、抓棉机械——抓棉机从棉包或化纤包中抓取棉束和棉块喂给前方机械,在抓取的同时也有开松、混和作用。
2、混棉机械——本类机械有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双棉箱给棉机等,它们的作用是将输出的原料充分混和,并有开松和除杂作用。
3、开棉机械——此类机械简称开棉机,型式有多种,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打手进行开松,在原料松解的情况下利用尘棒除杂。
4、清棉机械——此机械通过较细致的打手机件进一步的开松和除杂,并利用均匀成卷机构制成均匀的棉卷。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豪猪打手:由打手轴、圆盘和刀片组成。
圆盘:19个,沿轴向均匀分布,间距为54 mm。
刀片:每个圆盘上12个,共计228个。
(2)尘棒:分布在打手的3/4圆周上,共计68根,分四组安装。
纺纱学教材
![纺纱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841f4a5284ac850ad02428e.png)
目录第一章纺纱原料的选配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配棉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化纤原料的选配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配料方法与配料计算混复习题第二章开清棉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开清棉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抓棉机械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棉箱机械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开棉机械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清棉机械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开清棉机械的联动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棉卷的质量控制及开清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复习题第三章梳棉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梳棉工序的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给棉和刺辊部分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剥棉、成条与圈条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梳棉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生条质量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清棉与梳棉工序除尘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清梳联与自调匀整复习题第四章精梳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精梳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清梳准备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及运动配合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喂棉与钳持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锡林与顶梳梳理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分离接合部分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其它部分第八节第八节第八节精梳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复习题第五章并条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并条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并合原理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并条机的牵伸型式与工艺配置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FA311型并条机的传动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熟条的质量控制第七节第七节第七节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复习题第六章粗纱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粗纱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粗纱机的加捻部分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粗纱机的卷绕部分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粗纱机的传动与工艺计算第六节第六节第六节粗纱张力与伸长率的控制复习题第七章细纱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细纱工序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牵伸工艺配置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细纱的加捻与卷绕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细纱的成型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降低细纱的断头率复习题第八章后加工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络筒与并纱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捻线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花式捻线复习题第九章新型纺纱第一节第一节新型纺纱概述第二节第二节转杯纺纱第三节第三节喷气纺纱第四节第四节摩擦纺纱复习题。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
![纺纱学全部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7579234b7360b4c2e3f64c8.png)
9、炭化工艺流程可分为:(浸酸)、(烘干与烘焙)、(轧炭、打炭)、(中和)和(烘干)。
10、麻纤维脱胶方法有:(微生物脱胶法)和(化学脱胶法)。
11、原料的混合方法包括:(散纤维混合)和(条子混合)。
12、国家标准规定了三丝的量化标准,将三丝含量分成“无、低、中、高”四档,分别用代号“(N)、(L)、(M)、(H)”表示。
答:原理:(1)润湿阶段——洗液渗入弱环,油与纤维之间引力减少。(2)油滴卷缩成球阶段。(3)油滴脱离羊毛,成乳化状态。
工艺过程:原料开松-洗毛-烘干。
6、苎麻、亚麻)的预处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
答:麻(苎麻、亚麻)的主要预处理可统称为脱胶。苎麻、亚麻是韧皮纤维,纤维细胞被胶质粘结在一起,要制取纤维必须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苎麻单纤维的长细度可以满足纺纱的要求,所以脱胶时要求去除全部胶质,称为全脱胶。亚麻单纤维长度比较短,难以用单纤维纺纱,所以采用半脱胶方式处理(通常称沤麻)。亚麻在沤麻后还要进行打麻处理,才能制得亚麻纺纱原料(打成麻)。
则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为62.3/37.7
第二章 开清棉
一、填空
1、开清棉联合机的开关车的顺序为:先开前一台机器的(凝棉器)再开后一台机器的(打手),达到正常运转后,再逐台开(给棉机件)。
2、开清棉除杂率约为(50%)。
3、豪猪式开棉机中,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自进口到出口(逐渐放大)。
4、棉卷质量控制指标是:正卷合格率、(每米重量不匀率)、棉卷含杂率。
线密度
(tex)
1000m长的纤维公定重量克数
0.2-0.15
在正常成熟度的情况下,纤维细,成纱强力大,可纺细特纱,条干均匀
成熟度
纺纱学第三章 梳棉
![纺纱学第三章 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0dba0a8c5fbfc77da269b1a5.png)
第三章梳棉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经过开清棉联合机加工后,棉卷或散棉中纤维多呈松散棉块、棉束状态,并含有40%~50%的杂质,其中多数为细小的、粘附性较强的纤维性杂质(如带纤维破籽、籽屑、软籽表皮、棉结等),所以必需将纤维束彻底分解成单根纤维,清除残留在其中的细小杂质,使各配棉成份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制成均匀的棉条以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
梳棉工序的任务是:(一)分梳在尽可能少损伤纤维的前提下,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彻底的分梳,使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二)除杂在纤维充分分离的基础上,彻底清除残留的杂质疵点。
(三)均匀混和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分布均匀。
(四)成条制成一定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匀均棉条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梳棉工序的任务是由梳棉机来完成的,梳棉机上棉束被分离成单纤维的程度与成纱强力及条干密切相关;其除杂作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纱的棉结杂质和条干;梳棉机在普梳系统各单机中的落棉率最多,且落棉中含有一定量的可纺纤维,所以梳棉机落棉的数量和质量直接与用棉量有关。
综上所述,梳棉机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改善纱条结构、提高成纱质量,节约用棉、降低成本致关重要。
二、国产梳棉机的发展国产梳棉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5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生产了1系列弹性梳棉机(代表机型1181),结束了不会制造的历史。
在以后不断的探索改进中,又研制出了A系列金属针布梳棉机(代表机型A186C),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消化吸收了国外的新技术,研制出了新一代的FA系列梳棉机,并使机型趋向多样化,如表3-1-1所示。
国产梳棉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速度与产量不断提高产量由最初的4~6kg/h到现在的45~85kg/h,国外有的机型可达成100~140kg/h。
(二)适纺范围不断扩大,新型梳棉机的适纺范围在22~76mm,既能加工棉,棉型化纤,还可以加工中长化纤。
(三)主要机件、支撑件的刚度和加工精度不断提高,从而改善了梳棉机的稳定性。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https://img.taocdn.com/s3/m/9f27a5190740be1e650e9a47.png)
积极式除杂类的除杂
调节除尘挡板的安装角度、控制吸尘 槽内的空气压力。
FA224、DK800型除杂机理
第三节 锡林与盖板部分
锡林与盖板部分的作用:进一步将纤维束梳理 成单纤维,比较彻底地排除短绒与杂质。 锡林与盖板部分的组成:锡林、盖板、固定盖
板或前后罩板与抄针门、大漏底
一、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的机构
大漏底
大漏底结构分两类: 两叶百叶窗式自 然除杂方式的大漏 底与带吸风槽的封 闭式新型大漏底。
两叶百叶窗式自然除 杂方式的大漏底
固定盖板
固定作用:增强对纤维束的分梳 作用,此外还有除杂作用。
盖板清洁
盖板清洁分为两类:前置式斩刀剥棉方式与清洁辊清 洁方式。 盖板花的排除量及除杂效果与锡林、刺辊的针齿状态, 盖板运动速度,梳棉机的产量有关。
(三)刺辊 由滚筒和包覆的锯条组成,其结构如图 (P68)所示;螺旋沟槽,用以嵌入锯 条。由于刺辊与给棉板、锡林间的隔距 很小,且转速较高,故对铁胎的圆整度、 刺辊的动平衡以及铁胎与刺辊的同心度, 均有较严格的要求。 锯条是刺辊的分梳元件,一般由中碳 钢加工而成。需要淬火,这样锯齿不易 磨损和变钝。对已包卷的刺辊锯齿表面 要求平整。
四、刺辊梳理效果分析
(一)分梳过程:由下而上, 由外及里,逐渐变薄。7080%单根纤维化
(二)影响刺辊分梳效果的因素
1.给棉板工艺规格 2.锯条规格:材质 、锯齿工作角α 、齿 密N 、齿厚b 、锯齿总高H和齿高、齿尖 角γ 3.刺辊速度: 4.给棉板与刺辊的位置:高低位置、隔 距大小
五、刺辊部分气流与除杂作用
二、金属针布
金属针布 各种规格锡林、道夫、刺辊针布, 可适用于国内外各种规格的梳棉机。 在延长使用周期、提高棉条品质方 面有显著的效果。 稀密盖板 是一种针密度逐渐减小的新型盖 板针布,可有效增加梳理效果、 降低棉结,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同时可延长使用周期、减少附棉, 抄针更加方便
第三章 梳棉
![第三章 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d0d4167a5acfa1c7aa00cca5.png)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机构 1、棉卷架与棉卷罗拉 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棉层。 2、给棉板和给棉罗拉 作用:握持,喂棉。 握持要求:握持牢靠,横向握持均匀。故要对给棉 罗拉或给棉板进行加压。 喂棉方式:逆向喂入、顺向喂入。与顺向喂入相比, 逆向喂入纤维损伤较多。
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
一、梳棉工序的任务 (1)分梳 对喂入棉层进行细致而彻底的分梳,使 束纤维分离成单纤维状态。 (2)除杂 清除原料中残留的杂质疵点。 (3)均匀混和 使纤维在单纤维状态下充分混和并 分布均匀。 (4)成条 制成一定规格和符合质量要求的棉条, 并有规律地圈放在棉条筒中。
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一)气流附面层原理与落杂区划分 1、气流附面层 (1)定义 当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的表面因摩擦而带动 一层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的粘滞与摩擦,里层 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就在运动物体的表 面形成气流层,称为附面层。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2)气流附面层厚度与速度 离附面层越远,附面层厚度δ越大。距运动体 愈近,气流速度uy愈大,接近于运动物体表面速 度;距运动体愈远,其速度愈小。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3、刺辊转速 刺辊转速↑→每根纤维受刺辊锯齿的作用齿数(即 为分梳度)↑,分梳作用↑,棉束百分率↓。但刺辊 转速↑↑→纤维损伤↑。 注意:增加刺辊转速时,还应考虑锡林与刺辊间的 速比,保证纤维顺利转移。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4、刺辊锯齿规格 (1)锯齿工作角α 当α↓→有利于锯齿刺入棉须分梳,但对杂质的抛落 和纤维转移不利,α一般为70度左右。 依据:纤维品种(纺化纤时略大些)。 (2)锯齿密度(纵向密度和横向密度) 锯齿密度↑→每根纤维受到的作用次数↑,但纤维易 损伤,落杂不易抛落,纤维转移差。 选择:采用小齿密与小工作角相配合,兼顾分梳, 落棉与转移。
纺纱学第3章梳理前准备(开松)
![纺纱学第3章梳理前准备(开松)](https://img.taocdn.com/s3/m/75a2b473caaedd3383c4d333.png)
(一)机械除杂
1、打手机械除杂 机械除杂是伴随着打手机械的开松作用同时进行的。杂质 一般是粘附或包裹于纤维之中,纤维块的开松使纤维与杂 质之间的联系减弱。 开松除杂的主要机件是打手与尘格,尘格是在打手周围由许 多彼此平行且具有一定间距的尘棒组成。 尘棒结构:三角形,圆形 ,半圆形,扁形;棉多用三角形, 毛纺多用圆形
1、握持打击
采用高速回转的刀片打手对握持状态下的原料进行 打击,使原料获得冲量而被开松,称为握持打击。
(棉纺清棉机上给棉罗拉与打手之间的开松状态)
给棉罗拉慢慢将棉层喂入机内,高速回转的打手打击 喂给钳口外露的棉层,打击力P沿打手运动轨迹的切 线方向。棉层受到打手的打击,使外露纤维须丛获得 打击强度而被松解为较小的纤维束,一些杂质被分离 出来。打击强度通常用打击冲量和打击次数来衡量。
I Pj t Pt
由式上可知,打击冲量I随打击力P的增加而增大。 随着打手速度的提高,打击力将增加,开松作用加 强,但易损伤纤维并且杂质容易破碎。
(2)打击次数
打击次数是指单位重量纤维层上接受刀片的打击次数。因 此,打击次数多,每次扯下的纤维束质量小,则开松作用 好。其计算式为: Kn
二、各纺纱系统的开松系统 棉:开清棉工序; 毛:洗毛(开毛、洗毛、烘干)、和毛; 麻:脱胶、开松; 绢:精练、开绵。 三、棉纺系统的开清棉
第一节
开松、除杂、混合及均匀的原理
一、开松分类及其基本原理 根据原料喂给方式的不同,开松可分为自由开松 和握持开松两种形式。 按机械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扯松、打松和分割开松 三种形式。 (一)自由开松 自由开松:原料在无握持状态下接受开松机件的作 用。 按对原料的作用方式分为自由撕扯和自由打击。
(4)梳针滚筒式 梳针滚筒式开松机件广泛应用麻、绢和化纤等纤 维的开松。梳针滚筒式开松机件对纤维的开松作 用细致、缓和,对纤维的损伤较少。 (5)锯齿滚筒式(刺辊式) 主要用于棉纺刺辊开棉机,刺辊数量从1~11个 不等。下图所示为典型四刺辊开棉机。该机开松 作用强烈,开松后棉束很小,在开松良好的基础 上又提高了混棉均匀度,并有利于细小杂质的清 除。
第三章梳棉
![第三章梳棉](https://img.taocdn.com/s3/m/0db01d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9.png)
第三章梳棉第三章梳棉一、名词解释1、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2、气流附面层3、除尘刀高低4、踵趾差5、大圈条6、小圈条7、四锋一准8、清梳分工9、落棉率10、后车肚二、填空题1、梳棉工序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针齿间分梳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剥取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棉机上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是分梳作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是剥取作用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前上罩板上口隔距(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若盖板速度(增大或减小),则盖板花数量(增大或减小)。
5、锡林、盖板、道夫部分机构主要有、、、、、。
6、剥棉圈条部分的主要机构有、、等。
7、梳棉机针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剥棉装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下列条件哪一组条件能满足分梳作用?()A:两针面交叉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B:、两针面平行配置,且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大。
C:两针面平行配置,但没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隔距很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刺辊
给棉罗拉
16
(2)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新机型以 分梳板代替小漏底) (3)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小漏底:网眼弧形钢板; 除尘刀:矩形钢板,30º 角; 传统除杂:除尘刀+漏底;
分梳板
17
二、开松
方式:握持开松 过程:三个阶段 (1)穿刺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 被穿刺、分割; (2)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 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 (3)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 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棉束分 解。
隔距:AB逐渐减小; 偏心距e:给棉板圆弧与给
棉罗拉中心的距离;
13
3.刺辊、分梳板、除尘刀 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去除部分杂质。
刺辊下方装有除尘刀、分梳板或漏底;刺辊上方装有罩盖和排气罩。
14
(1)刺辊
铸铁圆筒,两端堵头;表面包锯齿,250mm。
剌辊高速有利于分梳和除杂,但过高会损伤纤维而 短绒率,锡林速度也相应,顺向回转:工作盖板移动方向与锡林转向一致。 作用分析:刚进入盖板区的纤维在清洁盖板的作 用下得到较好的梳理,而在出盖板区时,盖板充 塞已接近饱和,纤维得不到细致的梳理。纤维受 到的梳理作用逐渐减弱,效果不是最理想。
顺向回转
51
反向回转:工作盖板移动方向与锡林转方相反。 作用分析:进入盖板区的纤维先被有充塞的盖板 粗略地梳理,在出盖板区时又被清洁的盖板细致 地梳理,梳理由粗到细、逐渐加强,纤维不会浮 于针面被搓成棉结,分梳效果较为理想。
(2)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 隔距小,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加。(一般
0.18-0.305mm)
23
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对梳理效果的影响
隔距(mm)
棉束百分率(%)
0.23
8.96
0.305
10.14
短绒百分率(%)
24.42
23.35
24
4. 给棉方式 (1) 逆向喂给(下喂棉) :棉层喂给方向与 刺辊分梳方向相反,易损伤纤维。图a (2) 顺向喂给(上喂棉) :棉层喂给方向与 刺辊分梳方向相同,纤维损伤少。图b
21
(2)锯齿规格
工作角:小,有利于分梳; 齿距T(横、纵):小,分离程度好,但要兼
顾 (大,N大 ); 齿尖厚度:薄齿易刺入须丛,分梳效果好。
22
3.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 (1)刺辊与给棉板的高低位置 给棉板鼻尖可高于、低于、平齐刺辊中心位 置。给棉板抬高,分梳工艺长度增加,托持面减 短,梳理效果↓。
4
二、梳棉机的工艺过程
微机控制及数显; 道夫变频调速;带 传动平稳,噪音低; 高精度、整体式锡 林道夫;机内滤尘 箱连续吸,车肚机 外间歇吸;后固定 盖板及刺辊分梳板; 可视棉网的双皮圈 导棉装置;全封闭 安全罩;安全自停 装置;棉卷或棉箱 喂入,自调匀整通 用设计 。
5
DK903梳棉机
6
7
8
1.作用性质:分梳作用(自由梳理) 2.分梳过程
(1)梳理作用,两针面都能抓取纤维; (2)由于条件不同两针面抓取纤维的能力不同,抓 取纤维能力强的针面握持纤维,抓取能力弱的针面 与纤维产生相对滑动—梳理纤维(梳直、梳开)。 (3)由于情况变化,两针面抓取能力变化,纤维握 持与梳理发生变化,纤维在两针面间转移。 (4)在某种条件下,两针面抓取纤维的能力相同, 纤维束分解。
根据经验LA≈纤维的主体长度
20
2.刺辊 (1)速度 速度高,开松好,但过快损伤纤维。 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指标--分梳度。 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nt Z L Tt C v w 1000
w-棉层定量(g/m); nt-刺辊转速(转/min); v -给棉速度(m/min);L-纤维平均长度(m); Tt--纤维线密度(tex);Z-刺辊表面总齿数。 高产梳棉机一般在0.5~1之间。
41
(2)剥取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交叉配置; 一针面的针尖从另一针面 针齿背上越过(顺着针尖) 特点:快速针面抓取纤维, 慢速针面释放纤维。
42
(3)提升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相对运动方向顺着对方 针尖(V2>V1) 特点:两针面都不抓取纤 维,只是使纤维自针隙提 升至针尖位置。
40
(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 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 受力分析 P=Rcosα; Q=Rsinα
R——纤维束产生的张力(梳理力)
特点: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 纤维的能力,纤维束一分为二。 可用以实现纤维从一个针面向另 一个针面的转移。
反向回转
52
4、锡林、盖板的除杂作用
(1)除杂作用 ① 除杂内容:杂质和短绒 短绒、杂质转移到盖板后,因向下只有抓取 力没有离心力而不易再回到锡林上。 ② 除杂方式:盖板花和抄针花的排除 盖板花:杂质+纤维(短纤维40%),生产中 排除。 抄针花:锡林中的杂质和纤维,通过抄针的 方式排除。
1960-1980s
1991-2000s 2005
A186C-F
FA201, FA223-225 TC-03
330-360
360-600 600
18
金属针布
20-100 金属针布 140 金属针布
3
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
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 瑞士立达:C51、C60 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 马佐里(东台):C501 青岛宏大:FA231A、FA232A 郑州宏大:FA225B、FA221D 金坛纺机:JFA226 江阴机械:FA212B 东佳集团:FA208
(a)
(b)
25
5. 梳理元件的数量 多刺辊系统 刺辊分梳板
三刺辊系统 分梳板
以分梳板代替漏底
26
三、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 (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1. 刺辊附面层原理 刺辊附面层:刺辊高速回转时,锯齿带动周围 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的粘性与摩擦,里层 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就在刺辊表面 形成气流层,称~。
27
附面层速度分布:距运动体越远,速度越小。
当速度小至运动体表面速度的1%左右时,该 处即为附面层厚度的边界。
28
2. 纤维、杂质的运动 杂质重,多处于附面层的外层;纤维轻,多 处于附面层的内层。
纤维与杂质的运动轨迹 1—较重杂 2—较轻杂 3—纤维
29
3. 刺辊部分的除杂 除杂原理:除尘刀切割刺辊气流附面层外层。
33
4. 落杂区调节 除尘刀4变薄,第一落杂区A长;导棉板 弦长短第二落杂区B长,影响落棉。
34
第三节
一、元件
锡林、盖板、道夫部分
1.锡林 Cylinder 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 2.盖板(活动和固定) Flat 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见后图。
35
80~110根,用链条联结成环状,沿圆弧状曲 轨缓慢移动。30~46根盖板形成分梳区,其余为 空程。
48
(3)针布规格 齿密和齿高:锡林,矮、密;盖板,高、稀 针齿角度: c f 针齿锋利梳理好 (4)梳棉机的产量 产量高,锡林盖板的针面负荷增加,梳理效果 差。要提高产量且保证质量,必须相应提高锡林与 刺辊的速度。
49
(5)锡林周围附加分梳元件的数量 后固定盖板:预梳理,为锡林盖板区的细致梳 理创造条件。 前固定盖板:补充梳理,有利于纤维的伸直和 提高棉网质量。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 组成:棉卷架和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 板;刺辊和分梳板(老机为小漏底)、除尘刀。 作用: 喂入棉卷或棉丛; 进行开松 排除杂质和短绒。
10
1.棉卷架和棉卷罗拉 (1)棉卷架 作用:放置棉卷 槽底倾斜:使棉卷直径较小时增加接触面积, 减轻退解时打滑。 (2)棉卷罗拉 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 凹槽:避免棉卷打滑
V2
V2
V2
V1
V1 V1
43
三、梳理元件间针齿的作用分析 (一)锡林与刺辊间 1. 作用:剥取作用 刺辊上的纤维因剥取作用转移到锡林上。锡林 速度大于刺辊速度。
44
2. 影响剥取(转移)的因素 (1)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设纤维在转移开始时被锡林抓 取,在接近后罩板以前转移:
S Vc S L Vc S L 1 L Vt Vt S S
FA231A梳棉机结构简图
1.控制柜 2.车肚花吸点 3.棉卷架 4.棉卷罗拉 5.给棉罗拉 6.刺辊分梳板 7.刺辊放气 罩吸点 8.刺辊 9.盖板花吸点 10.棉网清洁器吸点 11.后固定盖板 12.后盖板杂质点吸 13.盖板 14.锡林 15.前盖板杂质吸点 16.前固定盖板 17.三角区吸点 18.前棉网清洁器 19.道夫 20.清洁辊吸点 21.剥棉罗拉 22.导棉装置 23.圈条器吸点 24.前压辊 25.圈条器 9
38
大漏底:有两种形式 中部为尘棒,前后两端为弧形板。主要用来 托持纤维,部分短绒和杂质通过尘棒下落。 弧形托板+吸尘槽,吸附锡林针面的杂质和短 绒。
39
二、两针面间的作用
1. 特点 自由梳理——损伤纤维少,有调头梳理作用 反复梳理——梳理细致 储存纤维——均匀、混和作用 2. 两针面间的作用 三种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 (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 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针齿密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针 面间的隔距很小(6-13C)。
11
2.给棉罗拉和给棉板 (1)给棉罗拉 与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 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 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两 端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