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近期研究进展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的损伤识别与评估变得越来越关键。
传统的损伤检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结果可能不够精确。
然而,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机器学习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分支,它通过从数据中学习并建立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振动特征,识别和评估结构的损伤情况。
以下是机器学习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几种常见方法:1.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支持向量机是一种监督学习方法,它通过寻找最佳的超平面,将不同类别的数据点分隔开。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SVM可以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如频率和振幅,判断结构的损伤程度。
2.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随机森林是一种集成学习方法,它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它们的结果来进行预测。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随机森林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振动响应和频谱特征,判断结构的损伤位置和类型。
3.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它模仿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通过多层次的神经元网络来提取和学习数据的特征。
在结构损伤识别中,深度学习可以通过分析结构的振动信号和图片信息,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评估。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的优势基于机器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自动化: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实现对结构损伤的自动识别和评估,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2. 高效性: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并在短时间内给出准确的结果。
3. 精确性: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并实现对结构损伤的精确识别和评估。
工程结构健康监测近期研究进展
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近期研究进展
刘 继 鹏
( 郑州大学 土木建筑_ 程学院 , T -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1
摘要 : 于振 动的结构健康监测 ( 伤诊 断技术 ) 以其 良好 的应用 前景 , 基 损 , 已成 为 目 结构工 程界 研究 的热点 。 前 但结构健康监测 与状态评估 系统 的研 究 目 尚处于基础性 的探索 阶段 , 前 距离实用性 的系统 目标尚有很大差距。
这些测量值 中抽取对损伤敏感的特征 因子 , 并对这 些特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 , 从而获得结构当前 的健 康状况 。对于长期的健康监测 , 系统得到的是关于 结构在其运行环境中老化和退化所导致的完成预期 功能变化的适时信息。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是要发 展一种最小人工干预的结构健康的在线实时连续监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 健康监测 ; 损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 : U3 12 T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6 1 4 8 (0 6 0 —0 8 1 7 — 9 9 20 }1 0 9—0 4
以人工定期检测为特征的健康保障体系因其所
测、 检查与损伤探测的 自动化系统 , 能够通过局域网 或远程中心 自动地报告结构状态。它与传统的无损
筑 工程 系讲 师 。
・
8 ・ 9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郑州经济 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
J OURNAL Z OF HENGZ HOU L NOMI M A EC ) C NAGEM【NT NSTI E I TUTE
Ma . 0 6 r2 0
前得到普遍关注的是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它是 识别结构的状态 , 因此历史数据至关重要 , 识别的精 综合模态测试 、 数字信号处理 、 模态分析与系统辨识 度强烈依赖于传感器和解释算法。可以说 , 健康监 等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基于结构动力特征改变识别 测有可能将 目前广泛采用的离线 、 静态、 被动的损伤 的监测方法 。现代测试 、 分析技术 、 计算机技术、 数学 检测转变为在线、 动态 、 实时的监测 与控制 , 这将导 理论及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及相互融合 , 极大地促进 致工程结构安 全监 控、 减灾 防灾领域 的一场革命。 了这一技术的初步完善并在工程中探索式地应用。
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
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摘要:在工程实践中,结构损伤识别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传统的损伤识别技术主要依赖于结构零件平衡和质量变化等可测量的物理特征,但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
该方法在结构振动响应的频率域中使用指标来识别结构中的损伤。
和传统技术相比,此方法可以在复杂结构中更准确地检测损伤。
关键词:损伤识别、频率域、振动响应引言:结构损伤识别是评估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
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技术已被开发用于识别结构损伤,如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和监测技术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例如,当损伤非常微小或结构非常复杂时。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于振动响应频率的损伤识别方法。
这些方法基于振动响应的频率域,使用不同的指标来识别结构中的损伤。
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复杂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基于频率的损伤识别新方法。
我们首先回顾了现有的损伤识别技术,并强调频率域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简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展示了在某些复杂结构中的应用实例。
最后,我们总结了该方法的潜力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1.损伤识别的现有技术目前,主要的损伤识别技术包括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和监测技术。
这些技术有如下特点:(1)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基于结构固有振动模型的方法。
在损伤发生时,固有振动模型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对比损伤前后的振动模型来确定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
(2)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通过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来预测结构响应的方法。
在损伤发生时,结构响应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对比损伤前后的响应来确定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
(3)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结构响应来识别损伤的方法。
这些技术包括加速度计、应变计、温度计等传感器的应用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无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然而,这些技术难以适用于某些情况,如当损伤非常微小或结构非常复杂时。
基于动力学特性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
率 的变化 和损 伤之 间 的关 系 , 提 出 了依 据 实 测结 构 并
收 稿 日期 :O 10 - 1修 回 日期 :O 11 -8 2 l -70 ; 2 l -1 1 基 金项 目 : 等学 校 博 士 学 科 点 专 项 科研 基 金 (0 8 49 0 6 ; 高 20 0 50 0 ) 河 南 省 高 等 学 校 青 年 骨 干 教 师 资 助计 划 (0 0 G S 17 2 1G J.2 )
部 的现象 , 给识别 带来 了较 大 困难 。例 如 , 构不 同位 结
固有频 率是 模 态参 数 中最 容易 获 得 的 一个 参 数 。
它与 测 量位 置 无 关 , 于测 量 , 测 试 精度 较 高。 易 且
C WL Y 和 A A 于 2 A E D MS O世 纪 7 0年代 开 始研 究 频
程度 。
来看 , 根据 损伤 识别所 使用 的信 息 , 主要有 以下 的一些
损伤 识别 指标 和方法 。
1 1 基 于 固 有 频 率 变 化 .
基 于 固有频率 法 进 行损 伤 识 别 的研 究 表 明 , 仅 仅 用模态 频率 来识别 损 伤 是不 够 的 , 其 在 损伤 位 置 的 尤 确定方 面 。这是 因为 , 率 尤 其是 通 常 测 得 的前 几 个 频 低 阶频 率是 一种 全局 信 息 , 损伤 一 般 是 一种 非 常 局 而
摘要: 结构 的健 康监 测和损 伤 识别技 术对 于分 析结 构 的工作 状 态 、 估 结构 的安 全性 具 有 重要 的 意 义。 评 近年来, 工程 结构损 伤识 别技 术 受到 了广泛 的关 注。文 章综 述 了 目前 国 内外基 于动 力 学特性 的工 程 结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对现有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概括,并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
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标签:结构损伤识别;神经网络;小波变换0、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建筑物越修越高,越修越复杂,由于各种自然荷载和人为荷载的不断作用,使得构件内部或构件之间连接出现损伤,这间接导致结构承载力下降,而且结构从投入使用开始就面临着损伤累计的问题,并且这些建筑物服役的年限越来越长,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一般损伤识别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损伤位置的识别;二是对损伤程度的判断。
1、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目前,关于结构损伤识别的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
对于工程结构进行损伤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近几十年结构损伤识别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却很有限。
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局部损伤识别和整体损伤识别。
1.1 结构损伤识别的局部法目前常用的局部损伤识别方法有目测法、染色法、声发射法、射线法、磁扰动法等,该法是对结构的局部进行定期检查。
局部损伤识别广泛应用于船舶等领域,但也存在着很多限制和弊端,如:该法只适用于小型结构的损伤检测,而对大型复杂的结构损伤识别并不明显,另外,无法对某些结构实施在线及时的检测。
但将传感器固定在一些重要部件上,对这些部件进行远距离在线检测,较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公路桥梁和民用建筑,其优点是可以直接确定构件的裂纹及其位置。
局部损伤识别技术对于压力容器、油箱等小型有规则的结构能有很好的识别效率,但对于大型、复杂的结构,这种技术用来检测结构的每一部分是不可能的。
因此,局部损伤识别技术仅适用于检测结构的特别部件或局部结构。
1.2 结构损伤识别的整体法结构损伤识别的局部法只适用于小型简单结构的损伤识别,因此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原理,得出了损伤识别技术的基础理论。
结构可以看作由刚度、质量、阻尼矩阵组成的力学系统,因此寻求物理参数和模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便成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核心问题。
损伤识别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综述摘要:首先阐述了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在桥梁结构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用于桥梁结构的各种损伤识别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损伤识别,桥梁结构,神经网络,曲率模态引言桥梁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损伤,导致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的降低,甚至会导致桥梁的倒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性,需要及时的发现桥梁结构存在的损伤情况。
目前,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国内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损伤识别最早用在航天及机械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健康监测引起普遍关注的同时被应用在桥梁领域。
鉴于桥梁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及结构特性的随机性,桥梁的损伤识别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准则参考,实际的应用也较少,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自70年代以来,随着振动测试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广泛开展了应用振动技术对机器设备与工程结构进行损伤识别和监测的研究。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利用振动模态分析理论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识别方法。
早期,主要是以Vandiver和Begg[9]等的研究工作为基础,根据模态频率的变化来探测桥梁结构的损伤。
Spyrakos[5]进行了一系列的桥梁模型试验,分别测试了模型梁在不同类型、位置和程度损伤条件下的低频自振特性,发现一定水平的损伤与结构动态特性有确定的相关性,但是仅用频率改变作为结构损伤因子是不充分的。
Aktan等则从结构静力柔度阵出发,根据桥梁载重汽车静力测试结果,通过对比观测模态柔度和静力测试柔度,评估了模态柔度作为损伤指针的可靠性。
除了这些较为零星的工作以外,美国通过I-40桥梁项目和Alamosa峡谷项目,对桥粱健康诊断中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振型关于结构损伤识别伤较为敏感。
Stubbs等[8]也对I-40桥进行了损伤识别的研究,利用振型曲率计算了结构局部应变能,通过应变能的改变来识别桥梁的损伤。
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
损伤 的程 度。 ( )现有的损伤识别方 法都要 以损伤发生 前 2 结构 的模 型数据或 实测 的原始数据 做参考 ,但是 由于模 型
的建 立可 能 出现 某 些状 态 无 法模 拟 以及 实 测 数据 的不 完 整 ,这就给 损伤识别 带来 困难 。因此 ,研 究一种尽 量少 依 赖于原始 数据 的方法显得非 常重要 。 ( )非线性 问题 的识 3 别是 结构识别 领域 中的关键 问题 ,也是难 点。现有 的方法
态参数 的同 时引入 了有 限元模 型信息 ,如 :能量传递 比法
( T )和 应 变 能 法 。 ER
的布 置方法 以及对测 量噪声 的控制 结构损伤 识别结 果有重
要影响 。 ( )利用 自然条件 激励 的损伤检测研 究。 由于桥 5 梁结构 的大型 性 ,利用 环境激 励使桥梁 振动来 进行损伤 识
多数 都是采用 线形模 型假设 ,这对 于小损伤 是可行 的,但
是 当 损 伤 增 大 , 结 构 的非 线 形 将 越 来 越 明显 。 ( )传 感 器 4
16基 于能量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 由于所 选用 的参数 不同 ,基 于能 量变化 的损伤识 别方 法 有多种 。有些 方法利用 模态参 数表达 能量 ,有些用 到模
践 ,还需要研究 以下几 个问题 : ( )研究能更准确判 断损 1
伤 的识别 指标 。研 究结构 的损伤 ,必须解 决损伤 的位置 和
中得 出受损 区的模态 参数变 化与 结构有 限元模型 分析模态 参数 的灵敏度进 行 比较 ,以此 来评估 结构 受损伤 的程度 。
文献 [5 首先寻 找结构 受损伤 影 响的 自由度 ,然后 在误差 1] 矩 阵范数极 小化方法 的基础 上 ,提 出运用 修正矩 阵的反 复 迭代优 化 ,识别结构 的损伤 程度 。文献 [6利 用剩 余模态 1] 力分析 方法确 定结构 的损伤位 置 ,利 用低 阶模 态作 为状态 变量 , 由最小 二乘法 建立 目标 函数 ,通过非 线性迭代 得到 结构损伤程度的识别值。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作者:王燕锋公晋芳来源:《商情》2009年第31期结构损伤识别是健康监测系统核心技术之一。
本文对目前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重点阐述了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和智能损伤识别方法,对无模型损伤识别的频域法、时域法和小波分析法等也作了一定程度的介绍。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指出了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损伤识别振动特性模型修正一、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可分为静态识别方法和基于振动的整体识别方法。
静态识别方法是通过静态测量数据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而基于振动的识别方法则是运用结构的振动特性对损伤进行识别。
静态识别方法识别结果较为可靠和稳定,但试验时间长、现场工作量大,无法做到实时监控;此外当受损结构在特定荷载作用下变形几乎未受影响时,很难获得理想的识别结果。
而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应用的条件限制少,效率高,但结构响应信号易受噪声的影响,准确性有待于提高。
结构的损伤识别可分为四个水平:(l)判断结构是否损伤。
(2)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
(3)定量结构损伤的程度。
(4)预测结构的剩余寿命。
1.基于损伤指标直接比较的损伤识别方法结构损伤引起结构动力特性变化,只要能找到某些反映结构动力特性变化的量,即损伤指标,直接对比其在损伤前后的变化情况即可达到识别损伤的目的。
目前,已经提出了频率、振型、曲率模态、应变模态、模态应变能等各种损伤指标。
最常用的指标是结构的频率。
频率属于系统全局量,局部损伤也可以反映到频率的改变上,但是使用频率作为损伤指标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结构不同部位的损伤可能造成相近的频率变化,使其不能反映空间结构变化信息。
第二,结构频率的变化对于结构损伤,尤其是早期的低水平损伤很不敏感。
相对频率而言,模态振型的变化对损伤较为敏感,早期的大多数方法是基于直接比较模态振型。
相对于位移模态,应变模态对结构损伤较为敏感。
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326202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进展收稿日期6228作者简介陈志刚(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 陈志刚摘 要:对目前基于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的基本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讨论了各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基于振动损伤识别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发展方向,为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自振频率中图分类号:U447文献标识码:A引言多年来,桥梁结构的安全状况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许多桥梁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桥梁一旦发生倒塌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大桥倒塌原因众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桥倒塌前,其某些关键部位已严重超出设计的极限安全。
如果能在灾难来临之前进行预测,对桥梁的疲劳损伤进行监测,从而对桥梁的健康状况给出评估,那就会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为了把握桥梁工程特别是作为“生命线工程”的大型桥梁工程在运营状态的安全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越来越高的维修费用,桥梁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技术已经愈发受到桥梁界的重视,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1 现阶段研究方法1.1 基于自振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自振频率具有确切的物理意义,是模态参数中最容易获得的参数,在实际结构中易于测量且和测点位置无关,测量误差较振型与阻尼小。
基于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法的理论基础是:结构发生损伤时,结构某处的刚度必定会降低,而结构的质量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Cawly 和Adams 证明了模态频率的变化只是损伤位置的函数[1]。
后来Friwell ,K aouk ,Z immerman 等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充实此理论[2,3],但由于结构自振频率对结构局部损伤不敏感以及测量误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用自振频率变化作为损伤因子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很多的困难。
1.2 基于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相对于固有频率而言,模态振型的变化对损伤较为敏感。
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结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
机械结构损伤,如裂纹、腐蚀、磨损等,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机械结构损伤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对于确保设备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通过对现有检测技术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期为提高机械结构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还将重点关注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机械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未来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机械结构损伤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二、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概述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机械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破坏性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两大类。
破坏性检测方法通常涉及对材料或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以观察其内部结构和性能。
这类方法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但由于其破坏性,通常只适用于无法继续使用或需要彻底评估其剩余寿命的部件。
常见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切割、冲击试验等。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则在不破坏材料或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物理、化学或电磁等手段来评估其内部损伤情况。
这类方法具有无损、快速、可重复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热像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通过高频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识别内部缺陷。
涡流检测则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量涡流的变化来推断材料的物理性能。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综述
总759期第二十五期2021年9月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综述杨汉青(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450045)摘要:房屋或桥梁等大型建筑物在服役期间或灾后会产生损伤,日积月累则会产生安全隐患,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外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已经获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从基于静力参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基于动力指纹的损伤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智能算法的损伤识别方法3个方面对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静力参数;动力指纹;损伤识别;智能算法中图分类号:TU317;TU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5-0107-03 Review on Research Progress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YANG Hanq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450045)Abstract:Large buildings such as bridges will be damaged during service or after disasters.Over time,they will pro⁃duc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and endanger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Therefore,the identifica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has very important engineering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At present,many excelle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d the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rom three aspects: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tatic pa⁃rameters,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fingerprint and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lligent algorithmKeywords:static parameters;dynamic fingerprints;damage identification;intelligent algorithm房屋或桥梁等大型建筑物在服役期间或灾后会产生损伤。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结构的日益复杂,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主要关注于通过动力学响应来识别结构的损伤状态,而健康监测则致力于实时监控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阐述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接着,我们将回顾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和主要成果,包括传统的检测方法和现代的监测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将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实时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未来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包括新型传感器和监测技术的研发、智能化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以及多源信息的融合等。
这些方向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与健康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土木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结构损伤动力检测技术研究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结构损伤动力检测技术在近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结构损伤动力检测主要通过测量和分析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以识别和定位损伤。
这种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实时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因此在土木工程、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结构损伤动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自然激励技术、模态分析技术、频响函数法、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方法。
自然激励技术通过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响应,提取模态参数,进而评估结构损伤。
模态分析技术则通过对比分析结构损伤前后的模态参数变化,实现损伤识别。
频响函数法利用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特性,构建频响函数,从而判断结构损伤状态。
小波分析则通过时频分析,提取结构损伤引起的信号特征,实现损伤定位。
基于振动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
基于振动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流量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可能会出现各种损伤,如裂缝、腐蚀、疲劳等。
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及时被发现和修复,可能会导致桥梁结构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成为了桥梁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振动分析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与结构的物理参数(如质量、刚度和阻尼)之间的关系。
当桥梁结构发生损伤时,其物理参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结构的动力特性也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和分析桥梁结构在振动激励下的响应,可以获取其动力特性,并与未损伤时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在基于振动分析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常用的振动激励方式包括自然激励(如风、交通荷载等)和人工激励(如锤击、激振器等)。
自然激励通常是免费的,但激励信号的随机性较大,不利于数据分析。
人工激励可以提供更可控和更具重复性的激励信号,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操作,成本较高。
测量桥梁结构振动响应的传感器主要有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等。
加速度传感器由于其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桥梁结构振动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
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对于获取准确和全面的振动响应数据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传感器应布置在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跨中、支座处、节点等,以捕捉结构的主要振动模态。
在获取了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滤波、积分和微分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两种。
频域分析通过对振动响应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结构的频谱特性,从而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时域分析则直接对振动响应的时间历程进行分析,如通过时域信号的特征提取、系统识别等方法来判断结构的损伤。
基于振动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Ke wo d : i r t n d ma e d tc in; d l p r me e ;ii lme t me h d y r s vb ai ; a g ee t o o mo a a a tr f t ee n t o ne
随着科 技 发展 , 间结 构越 来越 复 杂化 。飞机 、 空 航 特性 , 能识 别 结构 是 否发 生损 伤 , 就 并确 定 损伤 的位置
识 别 的航 空 发 动 机 零 部 件 结 构 损 伤检 测 的 研 究 , 出综 合 运 用 有 限 元 法 、 验 模 态 分 析 和神 经 网 络 法 对结 构损 提 实
伤进 行 检 测 的方 法 . 取 得 初 步 结 论 。 最后 对该 研 究领 域 的 未 来发 展进 行 了展 望 并
me n me ine a v a e as nt o d bo e r an lz d Ba e o i. r s a c o ” tucur da g dee to o a r — ngn ay e . s d n ta e e r h n sr t e ma e tc in f e o e i e p rs a e o mo l a a t s de iia in” i a t b s d n da p r meer i nt c to s en d n i wh c f i ee n me h d, x ei n a f b i g o e n i h i t lme t ne t o e p rme tl mo l a a y i a d ri ca n ur l e wo k ae i t g ae i t te me h d f tu t r da a e d t ci . da n l ss n a tf il e a n t r r n e r td n o h i t o o sr c u e m g ee t on S m e lmena y o clso a e r wn F n ly, t e r s e t o i r t n b s d a g i e t c t n i lo o ee tr c n u ins r d a . i a l h p o p c f vb a i — a e d ma e d n i ai s a s o i f o prs ned eet .
基于动力指纹识别桥梁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动力指纹识别桥梁损伤检测方法研究在现代交通建设中,桥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然而,由于长期承受自然环境的侵蚀和车辆荷载的冲击,桥梁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并准确评估这些损伤,成为了工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基于动力指纹识别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旨在为桥梁健康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动力指纹。
在物理学中,每个物体都有其独特的振动特性,这就像人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桥梁作为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振动响应也具有特定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桥梁的动力指纹。
通过分析桥梁的动力指纹,我们可以获取其结构的健康状况信息。
然而,要捕捉到这些微妙的振动信号并非易事。
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布置在桥梁的关键部位,这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对桥梁结构造成二次损害。
相比之下,基于动力指纹的检测方法则更为高效和安全。
它通过少量的传感器采集桥梁在不同状态下的振动数据,然后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出反映结构损伤特征的动力指纹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这种方法的优势。
首先,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即使是微小的结构变化也能在动力指纹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得损伤能够在早期被发现。
其次,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无论是钢筋混凝土桥梁还是钢结构桥梁,无论是简支梁还是连续梁,都能通过动力指纹进行有效的损伤检测。
此外,它还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与传统的定期检测相比,基于动力指纹的方法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当然,任何技术都不是完美的。
基于动力指纹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质量、如何处理海量的数据以及如何建立准确的损伤判别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终将得到克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桥梁的安全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
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一、引言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为机械设备振动信号的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手段。
本文将针对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振动信号分析技术1.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谱分析,通过将振动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可以观察到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的能量分布情况。
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分析和相关函数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值,有助于判断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可能的故障。
2. 时间域分析时间域分析是对机械振动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观察信号的波形、幅值和周期等特征来判断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和故障情况。
脉冲响应、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等是常用的时间域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以反映振动信号的瞬态特征,有助于检测和分析机械设备的异常振动。
三、故障诊断方法1.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基于振动信号的特征参数,通过提取和分析信号中的频率、振幅、相位和能量等特征,以发现和识别故障信号的出现。
常用的特征参数包括峰值、峭度、峰值因子、裕度因子等。
通过有效地提取特征参数,可以准确地识别机械设备的故障类型和程度。
2. 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将振动信号与预先建立的模式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信号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从而判断机械设备的状态。
常用的模式识别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模糊聚类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已知的振动信号模式进行学习和预测,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应用案例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为例,通过对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提前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例如,在风力发电机组中,通过对叶片振动信号的分析,可以判断叶片的偏差或破损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基于不确定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基于不确定性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综述姜浩;孙海飞;王凯【摘要】基于静动力特性改变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与损伤识别的确定性方法相比,损伤识别的不确定性方法能更为有效合理地处理损伤识别过程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干扰问题,并从统计意义上实现复杂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早期损伤诊断,因此已成为当前结构损伤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简要回顾了损伤识别确定性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损伤识别不确定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此类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Based on change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ast few pared with the deterministic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uncertainty method can more effectively and reasonably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y interferenc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and realize the early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health monitoring of complex engineering structures from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refore has become the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On the basis of briefly reviewing the determinist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uncertain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s,their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se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analyzed.Topic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uch methods are presented.【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7(039)008【总页数】4页(P36-38,45)【关键词】损伤识别;不确定性;概率;统计识别【作者】姜浩;孙海飞;王凯【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2.3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估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与工程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其中结构损伤诊断是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技术。
有模型损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发 展及 科 学技 术进 步 , 多 工程 结 构正 向着 大 型 种方法 改 进 了直 接 比较 振 型 法 , 需 要 布 置 许 多 测 点 。A J 许 但 ..
化、 复杂化方 面发 展 , 如空 间网格结 构 、 跨度桥梁 、 大 高层 建筑等 , Lee i n和 D.. w n 在 wat M . st v JE is l r We 工作 的基础上 提出了坐标 e 而建筑结构都是 按照 力学原 理设 计 的, 没有 生命 , 不能感 知 自然 模态 置信 度因子( O C 。这种方 法的不足 之处 是 同时需 要位 C MA ) 而在 实 际检 测 中 , 角 模态 是 不可 测得 的。 转 灾 害的作用 , 不能 做 出适 当响应保 护 自己。因此 , 近年 来建筑 结 移模态 和转 角 模态 ,
MS ) 表示振型相关 图的 构 的损伤检测成为工程结构领域 中的重 要研究课 题之一 , 对于 保 还有一些研 究人 员提出模态 比例 因子 ( F , 通过 对损 伤前 后 同阶模态 相关性 分析 , 而识 进 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合理使 用 和人们 的生命 财产 安全 具有 重要 意 最佳直线 的斜率 ,
但 义 。目前结构损伤诊断技术不仅在 理论研究上 取得 了不 少成果 , 别结构损 伤位置。这 种方法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 了识 别精度 , 很 而且在实际工程结构 上获 得 了许 多应 用 。按 照是 否需要 识别 结 难运用 于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 中。
. 构模型把结构损伤诊 断方法 划分 为模型 识别 法和 非模 型识别 法 13 基 于柔度 矩 阵损伤 识 别法
存 在不可避免 的局 限性和期待解决 的问题 :) 1对称 结构在对称 位 的数值模 拟验证 了 D V 方法的可行性 。 L s 置的损伤所引起的固有频率的变化完全相同, 利用频率来进行结 14 基 于模 态应 变能损 伤 识别 法 . 构损伤识别便显得无 能为力。2获取高 阶频率 的技术 有待提高。 ) Ya[ 提 出了利用结构损伤前后模态 应变能 变化进行结构损 o3 J
基于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
基于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引言在现代工程领域中,研究者们对机械结构的检测与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叶片作为飞机发动机、风力发电机等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损伤和磨损程度对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基于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振动信号与叶片损伤振动信号是一种表征叶片工作状态及损伤程度的有用信息源。
当叶片出现损伤时,其振动特性会发生明显改变。
以风力发电机为例,损伤叶片的非正常振动会引起噪音增加、功率下降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机组的故障。
因此,通过分析叶片的振动信号,可以有效检测和评估叶片的损伤程度。
二、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叶片的振动信号采集是基于传感器的技术,一般可以选择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测量叶片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度等特性。
采集到的信号需要经过预处理,如滤波、降噪等处理,以消除干扰信号,并提取出有用的振动特征。
三、叶片振动特征提取与选择振动特征提取是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叶片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可以得到一系列振动特征参数,如峰值、频率、时域波形等。
其中,峰值往往是最常用的振动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叶片振动的最大幅值。
此外,频域分析可以提取叶片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通过分析频率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叶片是否存在异常振动。
四、叶片损伤诊断与评估模型的建立基于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诊断与评估,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
常用的模型有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这些模型基于已知的叶片损伤信息,通过训练和学习,实现对未知叶片损伤状态的预测和评估。
五、实验验证与应用前景展望为了验证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通过对叶片进行人为损伤,再对其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发现叶片损伤和正常状态之间的明显差异。
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在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结论基于振动信号的叶片损伤检测与评估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05-30*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0387)作者简介:韩大建(1940-),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000-565X(2003)01-0091-06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近期研究进展*韩大建王文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是少有的几种全局损伤检测方法之一.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现状及发展,对有关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同时指出了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损伤检测;健康监测;振动特性中图分类号:TU311文献标识码:A近几十年来,结构的健康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器方面,这主要是为了降低人的生命危险.随着大量基础设施使用时间的增长,许多土木结构进入了老化阶段,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与结构造价及通过早期发现结构损伤所节约的维修费用相比,健康监测技术应用和研究所投入的费用实在是微不足道.到目前为止,桥梁的长期检查主要还是定期的人工检测[1].但定期人工检测的局限性比较多:(1)不能及时发现间隔期内的损伤,如在美国的姥岛大桥上,一个工程师推测该桥的主要裂纹在被发现以前已经发展了3天,又如铁岭的青洋河大桥主梁翼板的断裂[2];(2)结构的一些部位人难以到达;(3)工作量大、费用高.要实现连续监测,不破坏结构的性能和整体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无损检测(NDE)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根本检测方法.传统的NDE方法是可视化或者局部化的试验方法,例如声波或超声波方法、磁场方法、雷达成像、涡流及温度场等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要求事先知道损伤的近似位置以及损伤的结构可以接近[3].由于这些限制,上述的试验方法只能检测结构表面或附近的损伤.能够应用到复杂结构的定量的整体检测方法已成为迫切的要求,这导致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通常称为损伤识别(Dam age Identif ica tio n),其基本原理是结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模态振型等)是结构物理特性(质量、阻尼和刚度)的函数,因而物理特性的改变会引起系统动力响应的改变.这种损伤探测方法属于结构整体检测范畴,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以及精密机械结构等方面.除了整体检测的优点外,对于石油平台、大型桥梁等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可以利用环境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来对结构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实时监测,这是很吸引人的.但是对于大型土木结构,该方法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进入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主要体现在:(1)土木结构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大型性导致结构的动力特性测量精度低,损伤识别困难;(2)目前该方法对结构损伤的识别灵敏度过低,与早期发现损伤这一目标差距较大;(3)有关方法往往要求提供结构早期信息.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而又远未成熟的方法,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损伤识别方法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按照所利用的特征量是否使用结构模型,可分为以下两类:(1)无模型识别方法(No n_mo de lBasedM e_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第1期Jo urnal of So uth C hina Univ ersity o f Techno logy V o l.31N o.1 2003年1月(Natur al Scie nce Editio n)January2003tho ds).该法不使用与结构模型有关的特征量,从振动的时程、频谱或时频分析推导而来,通常用于机械的损伤识别.(2)有模型识别方法(Mo del_ba sed M etho ds).该法使用结构模型,基本是有限元模型.使用的是与结构模型有关的特征量,包括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曲率模态、动柔度或动刚度以及FEM(有限元模型)信息等.1.1无模型识别方法无模型识别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直接从振动响应的时程或者相应的傅立叶谱或其他变换(如小波变换)得到的特征量,从而识别损伤的方法.该方法被成功地广泛应用到检测转动机械损伤的存在、位置、类型以及程度.根据振动信号检测孤立的损伤的商业软件已经出现.无模型识别方法可分为时域方法、频域方法以及时频分析方法.常用的时域方法有利用ARMA(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使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算法[4]等一系列方法.对于转动轴承还有下面一些方法:时域峰值(Peak Amplitude)法,振动水平诊断法(Rm s Am-plitude),峰值因素法(C rest Facto r Ananlysis),峭度因子分析法(Kur to sis Analysis),冲击脉冲法(Shock Pulse Metho d)[5].Z ubaydi等[6]对环境振动信号应用随机减量得到自由响应信号,并计算其自相关函数,认为自相关函数能进行损伤识别.频域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傅立叶谱分析、多谱分析(信号高次矩的傅立叶变化)、倒谱分析(变换的变换,特别以傅立叶谱幅值平方的对数的傅立叶逆变换应用最广)等[7,8].Sam man[7]提出了用于桥梁的基于FRF(频响函数)的波形识别指标W ave-f orm C hain Code(WCC)、Adaptive Tem pla te Methods(ATM)、Signature Assur ance Criteria (SAC),秦权等[9]对青马大桥进行损失模拟,指出WCC、ATM能比较明显地反映FRF的微小变化,而SAC指标识别局部损失引起的FRF微小变化的能力较差.Debra[10]对混凝土柱应用双谱分析(三次矩的傅立叶变换)来识别损伤.时频分析方法有小波分析及W igner_Ville分布.小波分析常用于研究从非稳态信号检测机器损伤[11].一个信号在不同尺度下小波系数的幅值和信号自身局部的规律相联系,大的系数因而能被认为是异常情况的可靠指示器[12].对于时变系统(如往复式机械),Wig ner_V ille分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量分布集中性和跟踪瞬时频率的特性.通过比较损伤前后系统的时频特性,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必须解决互谱项的干扰问题[13].土木工程结构一般不会产生强的非平稳振动,这类方法在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比较少.1.2有模型识别方法有模型识别方法是土木工程领域损伤检测研究最多的方法.在做法上有3类:(1)根据已有的破损方案(试验总结或分析计算获得),比较测量结果和破损方案所预示的结果,最接近的破损方案为破损状态,也称为前向问题;(2)指纹直接识别,通过比较结构破损前后的指纹变化确定损伤;(3)模型修正方法,通过测量结果反向识别出刚度、质量、阻尼及荷载变化,从而判别结构损伤,该法也称为反向问题.1.2.1第一类方法第一类方法通常分为4步:(1)获取结构损伤方案(Dama ge States);(2)计算所有损伤方案的指示器的值;(3)试验获得指示器的值;(4)比较损伤前后指示器的值,最吻合一组为可能损伤.损伤方案的获取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实际结构,实测其不同损伤或故障对应的频率特征,这主要是用于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二是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损伤对应的频率特征.对于土木工程结构,一般采用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实际结构不可能实测损伤对应的频率特征,这就要求有限元模型有极高的精度.用有限元法计算时,对于大型结构,计算每一个单元的刚度(节点的质量)比较困难,通常使用子结构方法计算变化,假设损伤为刚度损失和质量变化.固有频率及振型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建立指示器来应用.Caw ley和Adams提出结构发生损伤时,如果质量不变,则损伤引起的两阶模态i及j对应的固有频率的改变量之比仅是损伤位置的函数,与损伤程度无关,因此采用该比值作为指示器[14].Yuen[15]在研究悬臂梁振动时,把模态振型分解为平动位移振型和转动位移振型,构造了两个指示器.在比较测量指示器及方案指示器的吻合方法上,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也有用反向传播前馈型多层神经网络的BP网络建立损伤和指示器的映射关系.含有隐含层的前馈网络是一个通用的函数逼近器, BP算法非常适合这个问题[16].M essina[17]提出基于灵敏度和统计上的方法,称为多损伤位置保证准则(MDLAC),该准则从模态保证准则发展而来,用以比较损伤方案和测量值的相似程度.第一类方法的困难在于破损方案的获取,在损92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伤单一的情况下,相对比较容易,尽管如此,对于损伤位置与程度不定的单一损伤的损伤方案也是很难确定的,当多处损伤发生时,损伤方案几乎不可能获取.对于土木工程结构,破损方案只能通过计算获得,这就引入了计算模型误差,从而导致识别精度大为降低,实际应用比较困难.1.2.2指纹直接识别第二类方法是利用指纹进行直接识别,好处是方法简单,实施方便.利用结构损伤前后的自振特性建立指纹可以很直观地进行损伤识别.利用模态振型建立的指标有模态保证准则(M AC)和坐标模态保证准则(COM AC)或它们的演变形式.M AC利用振型的正交特性比较两个不同振型,在模态试验中常用于检验测量模态振型的正交性.Ew ins认为MAC也指损伤前后模态振型的关联系数,在实际应用时,当MAC大于0.9时,两模态振型相关联;小于0.05时,两模态振型无关[18].M AC及C OM AC均为第一水平的指标,即判断结构是否发生损伤.当用来判别结构是否发生损伤时,采用COMAC比采用MAC所需的测试工作量要少得多,只需要在若干振动大的测点进行测量,就可对结构的状态作出判断.如果用来判断振型对损伤的敏感程度,则应当用M AC.利用模态质量归一化的模态振型及固有频率,可以求得结构的柔度矩阵及刚度矩阵.如果测量点少于要计算的自由度,可用模态振型扩阶技术来获取额外的自由度数据,插值扩阶方法有几何(样条)插值和物理插值法两大类[14].典型的方法有柔度矩阵差值法[19]、Z imm erm an和Kaouk[20]提出的动测刚度变化法以及均载变形曲率法[18](U nifor m Flex ibility Shape Cura ture M ethod),相类似的方法有Lin[21]提出的单位检查方法(Unity Check Method).均载变形曲率法是柔度差值法和曲率模态振型法相结合的产物,由Zhang和Aktan提出,曲率的计算方法可用中心差分,也可用多项式拟合后进行微分获得,多项式拟合比用中心差分法更能提高均载变形曲率法的损伤定位精度[14].利用固有频率、振型及FEM信息的方法有模态应变能(Mo dal Str ain Energy)法及残余角法[20].模态应变能法中的指标有模态应变能改变率(M SE-C R)及模态应变能改变指标(M SEC)[22~24],史治宇等人还作了一些改进,建立单元模态应变能比法和局部频率变化率法.模态应变能法中损伤单元的刚度用未损前刚度代替,是一个缺点.残余角法的优点是只需要一个准确的模态振型.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对结构的刚度变化不灵敏(对于裂缝尤其不敏感),因此上述的指标均容易产生漏判及误判.数值模拟或试验结构都表明,曲率模态振型对损伤的灵敏度远大于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这使曲率模态振型的应用得到极大的重视.对于梁、板类型的结构,应变/应力模态可以试验测量[25].对于普通结构,曲率模态振型不能通过应变直接测量,要通过数学计算获得.计算方法可使用中心差分法和多项式拟合后再求导的方法计算[26].但不管哪种计算方法,如果测点较少时,计算精度都不够高.常用的指标有曲率模态振型差[27]、应变能(Strain Energy)法[28]、直接刚度识别法[29].应变能指标能很好地指示损伤位置,要求结构是接近梁或者板的弯曲型结构.曲率模态和梁的关系为y d=M/EI,其中y是挠度,M为弯矩,EI表示刚度.只要能计算出模态力,就可以直接识别刚度[29].Farrar[18]等人比较了M AC指标、曲率模态振型差、应变能指标、柔度矩阵差、动测刚度改变及均载变形曲率法在I_40桥的应用,发现应变能指标识别位置最好,曲率模态振型改变次之,MAC方法非常不敏感.1.2.3模型修正法模型修正方法的提出是为了建立更准确的有限元模型.结构的原模型参数和实际结构存在误差,必须根据试验结果对原模型进行修正细化,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结构发生损伤,结构的未损模型已经不适合新的测量结果,修正模型的过程中发现不准确的部分也就意味着发现损伤.模型修正法属于数学上的反演问题,由于测量模态较少,方程数少于未知数,是不定问题,只能通过添加约束方程来求解.当同时利用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信息时,目标方程通常表述为残余力方程(或残余力摄动方程). Stubbs[30]的全局破损评估法仅利用固有频率,方程表述为特征值等于刚度参数相对变化乘以灵敏度矩阵.当前大部分方法基于残余力概念.常用的约束条件有矩阵的对称性、稀疏性及正定性条件.求解方法有3类,分别为矩阵优化修正法、灵敏度法和特征结构配置法[3,19].直接对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称为矩阵优化修正法,具体算法有基于最小范数概念的Ber man_ Bar uch的矩阵修正法、拉格朗日乘子法、最小范数第1期韩大建等: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近期研究进展93摄动法[14]以及基于最小秩的最小序摄动法[20,31].最小范数法的缺点是对整个刚度矩阵进行修正,而损伤是局部的,这种处理会造成损伤识别困难. Doebling[32]指出在损伤识别中,最小秩法优于最小范数法.优化求解方法要求所有分析自由度都有模态测量值,故必须采用模态振型扩展或模型减缩技术(如果所有自由度都有测量值则不需要),会引入额外的误差.灵敏度法是对目标函数(如残余力函数)进行一阶泰勒展开,展开时要利用灵敏度矩阵,故称为灵敏度法,灵敏度矩阵由试验给出或理论分析得出.灵敏度方程可以写成迭代形式,用牛顿-拉普森迭代法进行求解;也可以表述为线性方程,方程通常是不适定方程,亚定可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约束最小二乘法,超定可通过最大秩分解法(广义逆法)、奇异值分解法以及分解法等求得[14].灵敏度法的好处是可以识别出结构单元的损伤程度,缺点是灵敏度计算量特别大.如果能够对结构进行大致定位,再采用灵敏度方法,将会大大降低计算量.王柏生等[33]先用损伤指标进行损伤定位,再用灵敏度法识别损伤;H y-o ung[34]则先用优化模型修正方法进行损伤定位,再用灵敏度法识别.这分两步走的方法可能是应用灵敏度方法的一个较佳方案.Lim把最优实现特征向量和测量特征向量一起使用,进行损伤定位[35].特征结构配置法是基于使残余力矩阵最小的虚拟控制器设计,控制器可解析为参数矩阵对未破坏结构的摄动.荷载依赖的Ritz矢量比传统的模态振型矢量对损伤更为敏感,利用Ritz矢量进行损伤检测受到关注.Ho on等[36,37]利用荷载依赖的Ritz矢量,应用模型修正方法进行了损伤检测研究.2损伤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下:(1)发展更可靠的损伤判别指标,该指标不会误判及漏判.要实现这个目的,所使用的特征量必须敏感而且能准确测量.这种指标不一定要能够损伤定位,能够准确判断结构损伤发生就已经是非常有意义了.(2)研究试验参数变化、环境参数变化对结构损伤识别的影响.环境参数,尤其是温度梯度,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38],能否在变化的环境参数下识别损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3)传感器优化布设方法,包括确定传感器的数目及位置.当前一些优化方法,大都依靠结构总体分析模型,再利用一些优化算法选择传感器位置,广义遗传算法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算法.依赖有限元模型是这些方法的最大缺陷,Doebling等[3]指出许多在范例中表现出色的方法实际执行起来效果很差.(4)目前的识别方法依赖于未损结构的精确有限元模型或试验结果,而当前大部分结构不具备这两类信息.发展不依赖早期资料的损伤识别方法是损伤检测方法走向成功的关键.要发展出适合所有结构的损伤检测方法可能有困难,找到能够针对某一类结构,减少对早期资料的依赖的方法就是很大的改善.(5)不依赖外部激励源的损伤检测研究.对于精密机械、宇航结构可以使用压电传感器作为作动器,而土木工程结构由于其大型性,很难采用.利用环境振动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值得深入研究.(6)在实际结构上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必须在不同结构进行大量试验对方法进行验证,才能使损伤检测方法得到广泛应用.(7)在损伤检测中,不可避免带来误差,统计方法能有效降低误差对识别的影响.把统计方法应用到获取和处理试验数据、振动特性试验分析、损伤识别过程之中,可以提高识别的精度.蒙特卡罗方法、Baye s估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模型已应用到损伤识别当中[39,40],发展统计模型已成为提高损伤识别方法精度的一个方向.参考文献:[1]秦权.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J].中国公路学报,2000,13(2):37-42.[2]栾英泉,梁力.桥梁无损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简介[J].东北公路,2000(1):77-80.[3]D oebling S W,Far r ar C R,P rime M B.Summar y r e-v iew of v ibra tio n_based damag e ide nt if icatio n meth-o ds[J].T he Shock and V ibrat io n D igest,1998,30(2):91-105.[4]Seibo ld S,W einer t K.T ime do main metho d f or theloc alization o f cr acks in ro to rs[J].Journal o f So unda nd V ibr ation,1996,195(1):57-73.[5]M a J,L i C J.De tectio n o f localize d def ects in ro llinge leme nt bear ings via c ompo site hypo thesis te st[J].Sym po sium on M e chatr onics,A SM E,1993,50:295-300.94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6]Z uba ydi A,Haddar a M R,Swam idas A S J.O n theuse o f the auto co rr elatio n f unction to identify thedamag e in the side shell of a ship.s hull[J].M ar ineStr uc tur es,2000(13):537-551.[7]Samm an M M.V ibr ation te sting fo r no nde str uctiveeva luatio n o f bridges[J].Journal of Str uctura l Eng-ineer ing,1994,120(1):269-300.[8]F arr ar C R,T homa s A D uffe y.V ibra tio n_ba sed dam-age detection in ro tat ing m achiner y[J].K ey Eng-ineer ing M a ter ials,1999,167:224-235.[9]秦权,张卫国.悬索桥的损伤识别[J].清华大学学报,1998,38(12):44-47.[10]Debr a G,H unter N,Fa rr ar C R,et a l.Identify ingdam age sensitiv e fe atur es using nonlinea r time_se riesand bispe ctra l analysis[A].18th Inte rnatio na lM odal Ana lysis Co nfer ence[C].San A nto nio:SPI E,2000.1796-1802.[11]王吉军,张冰焰,朱泓,等.时频分析方法在机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36(3):301-305.[12]G io va nni N,Pao lo V.W av ele t analysis of struc-tur es:st atics,dyna mics and da mage identification[J].M eccanica,1997,32:223-230.[13]陈章位,路甬祥.Wigner分布中互谱项特性及其消除方法的探讨[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5,10(1):1-5. [14]张德文,魏阜旋.模型修正与破损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Y uen M M F.A numer ical study of the eigenpar ame_ters o f a damaged cantilever[J].Jour nal of Sound andV ibr ation,1985,103(3):301-310.[16]阎平凡,张长水.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进化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7]M essina A,Willia ms E J,Contursi T.Str uctura ldamag e detection by a se nsitivity and statistica l_based metho d[J].Jo ur nal o f Sound and V ibra tio n,1998,216(5):791-805.[18]F ar ra r C R,Ja ur egui D pa ra tiv e study o fdam age ide nt if icatio n algo rithms applie d to abr idge:i.Ex pe riment[J].Smar t M a terial Struc-ture,1998,7(5):704-719.[19]Pande y A K.Exper imenta l v erification o f f lex ibilitydiff ere nce m etho d fo r locat ing damag e in structur es[J].Jo ur nal o f So und a nd V ibr atio n,1995,184(2):311-328.[20]Z imm erm an D C,Ka ouk M.Str uctur al dam age de-tect io n using a minimum rank update theo ry[J].Jo ur nal o f V ibr ation and A co ustics,1994,116(4):222-231.[21]L in C S.U nity check me thod f or str uctur al damagedetection[J].Journa l of Space cra ft a nd Ro ckets,1998,35(4):577-579.[22]Shi Z Y,L aw S S,Z hang L M.Str uct ur al damageloca lization f ro m m odal str ain energ y change[J].Jo urna l o f Sound a nd V ibr ation,1998,218(5):825-844.[23]史治宇,张令弥,吕令毅.基于模态应变能诊断结构破损的修正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3):84-87.[24]L aw S S,Shi Z Y,Z hang L M.Str uct ur al damagedetectio n fr om incom plete a nd no isy mo da l test da ta[J].Journal o f Engineer ing M e chanics,1998,124(11):1280-1288.[25]李德葆.实验应变/应力模态分析若干问题的进展评述[J].振动与冲击,1995,15:13-18.[26]R atclif fe C P.A fr equency and cur va tur e based e x-pe rimental metho d fo r loca ting damag e in str uct ure[J].Jo urna l of V ibr ation and Ac oustics,2000,122(7):324-329.[27]Pane y A K,Biswas M,Samm an M M.D amag e de-tection fr o m changes in cur vat ur e mo de sha pe s[J].Journal o f So und and V ibr ation,1991,145(2):321-332.[28]Co rnw ell P J,D o ebling S W,Far r ar C R.Applica-tio n o f the stra in e ne rg y dam age detection metho d topla te_like str uc tur es[A].15th I nter natio nal M odalA naly sis Conf er ence[C].O r lando:SP IE,1997.1312-1318.[29]M aeck J,Ro ek G D.D ynamic bending and to rsio nstiff ne ss der iv ation f ro m mo dal c ur vature s and tor-sio n r ates[J].Jo ur nal of So und and V ibr ation,1999,225(1):153-170.[30]Stubbs N.G lo bal no n_destructive dama ge e valua tio nin solid[J].I nterna tio nal Jo ur nal o f A nalytical andExper ime ntal M odal Ana lysis,1990,5(2):67-79.[31]Z immer man D C,Smith S W,K im H M,et al.A nex pe rimental study o f str uctura l health m onitor ingusing inc omplete measur ements[J].Journal of V-ibr ation a nd A co ustics,1996,118(4):543-550. [32]D o ebling S W.M inimum_rank optimal update o f ele_menta l st if fness par ameter s fo r str uctur al damag e-ide ntif icat io n[J].A IA A Jo ur nal,1996,34(12):2615-2621.[33]王柏生,倪一清,高赞明.青马大桥桥板结构损伤位置识别的数值模拟[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3):67-72.[34]K im H M,Bar tko wicz T J.A two_step structur al第1期韩大建等: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近期研究进展95dam age detec tio n appr oach with lim ited instr um en-ta tio n[J].Jo ur nal o f V ibr ation and A coustics,1997,119(2):258-264.[35]L im T W.Str uctura l damag e detection using co n-stra ined e ige nstructur e assignment[J].Jo ur nal o fG uidance,Co ntro l,and D yna mics,1995,18(3):411-418.[36]H oo n S,L a w K H.D am age diagno sis using ex per-ime nt al R itz vecto rs[J].Journa l of Eng ineer ing M e-chanics,2001,127(11):1184-1193.[37]H oo n S.Ex tra ctio n of R itz vecto r s fr om vibr ationtest data[J].M echanic al Systems and Signa l Pr o-cessing,2001,15(1):213-226.[38]Philip J C,Far r ar C R,D oebling S W,et a l.Env-iro nmental var iability of mo da l pr oper ties[J].Ex-pe rimental T echnique s,1999,23(6):45-48. [39]Beme nt M,F ar rar C R.I ssue s fo r the applicatio n ofst atistica l mo de ls in damag e de tection[A].18th In-ter national M odal A nalysis C onfe rence[C].SanA ntonio:SPIE,2000.1392-1398.[40]Fugate M L,Hoon S,Farr ar C R.U nsuper vised learn-ing methods for vibr ation_based damag e detection[A].18th Inter national M odal Analysis Conference[C].SanAntonio:SPIE,2000.652-659.Overview of Vib ration_based Damage Identification M ethodsHan Da_jia n Wang Wen_dong(C olleg e o f A rchitecture&C ivil Eng ineer ing,South China U niv.o f T ech.,G ua ng zhou510640,China)Ab stract:Vibration_ba sed dam age identification is o ne of the few methods that detect changes in the str ucture o n a glo ba l basis.This paper sum ma rizes the curr ent state_o f_the_art o f the techno lo gy.A dis-cussio n of critical issues fo r future research in the area o f v ibr atio n_based dam age identification is also pr esented.Ke y words:damag e identif ica tio n;structur al hea lth mo nito ring;vibra tio n characteristics(上接第90页)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of Microwave VacuumPopping of Popcorn and M aizeHuang Ru_qiang Rui Han_ming Zeng Qing_xiao(Co llege o f Fo od and Bio engine er ing,So uth China U niv.o f Te ch.,G uangzho u510640,China)Ab stract:The char acter istics o f micro wa ve v acuum po pping of po pco rn and m aize according to index o f the v olume expansion ratio w 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W ith SEM the ir mechanisms w ere exa mined.It wa s pro ved that the structure w as the im po rtant facto r which influenced the popping characteristic o f po pco rn a nd maize.The fact w as found that the po pping characteristic of popcor n w as better than that of maize,and that the quality of po pco rn flow er o f popcor n a nd its tex ture we re also better,and that the vo lume expansion r atio o f po pco rn w as higher tha n that o f m aize.The v olume ex pa nsio n ratio o f po pco rn was optimum w hen the vacuum wa s26.66kPa.Ke y words:popcor n;m aize;m icrow av e v acuum;po pping96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