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第一章安徽概况1、安徽省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大体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北纬29°41′至34°38′。

2、安徽省周边与6个省为邻,北与山东接壤,东与江苏、浙江相邻,南与江西相接,西与河南、湖北交界。

3、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安徽省境内242公里。

5、皖南主要河流新安江,源出本省休宁、祁门县境,向东南流入钱塘江。

6、黄山为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其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

7、1986年3月1日,安徽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正式批准:黄山松为安徽省省树,皖杜鹃为安徽省省花,灰喜鹊为安徽省省鸟。

8、安徽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的1.45﹪,在全国居第22位。

9、截至2004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总数已达到646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97﹪,居全国第8位。

10、新中国成立后,安徽人口总数分别在1954年和1962年,曾出现两次大的变动。

11、安徽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

12、安徽省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是蒙古族。

13、安徽省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六安市。

14、康熙六年(1667),安徽省正式建省。

15、解放前夕,安徽省会设合肥。

后分设皖北(合肥)、皖南(芜湖)行署,1952年撤销皖北、皖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合肥市。

16、至2003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第二章自然环境1、安徽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其中以平原为主,占49.9﹪。

2、安徽省的平原,主要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主要有:淮河中游平原、沿江平原。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1、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周边与6省接壤(北与山东;东与浙江、江苏;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是我国煤炭、钢铁、粮棉、油料与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2、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域。

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千米,长江流经省内约400千米,新安江流经约242千米。

新安江发源于祁门、休宁县,向东南流入钱塘江;大别山脉为长江、淮河的天然分水岭;黄山为长江、新安江分水水源地。

3、三山五岳:“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指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和中岳嵩山(河南省)。

其中,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莲花峰(1873米)是黄山最高点。

4、1986年3月1日,安徽省六届人大第20次常委会正式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安徽面积约13.9万多平方千米,居全国第22位;人口约7000万,居全国第8位,其中(阜阳市)临泉县人口200多万,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人口约9.6万,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6、长江、淮河将安徽分为三大自然区域: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其中江淮地区面积最大,江南地区面积最小。

7、安徽人口密度(人数/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带、沿江圩区、皖南山区、皖西山区。

其中淮北平原平均人口密度比全省高出约226人。

8、安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老年型社会。

9、安徽人口中,汉族占99.33%,少数民族占约0.67%。

安徽共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10、安徽于1667年(清朝康熙六年)建省,民国初年,省会设于怀宁(安庆),新中国成立前夕省会设在合肥。

1952年,省会重设合肥到今。

11、安徽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等构成。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情)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a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 a 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 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d 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 a ,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 a 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c 。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安徽省情公考常识点[资料]

安徽省情公考常识点[资料]

安徽省情公考常识点[资料]安徽省情公考知识点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6.人口6516万,第8位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 17.至2005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18.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佛教名山:九华山19.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20.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 21(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 21(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

安徽省情常识与试题

安徽省情常识与试题

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6.人口6516万,第8位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17.至2005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18.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佛教名山:九华山19.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20.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 21.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21.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22.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局部。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顶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清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2019年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共10页word资料

2019年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共10页word资料

安徽省情试题及答案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情)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 a 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 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d 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 a ,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 a 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c 。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安徽省情资料

安徽省情资料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地级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249个街道办事处,1239个乡镇【其中968个镇,271个乡(7个回族乡,1个回族
满族乡,1个畲族乡)】。

省政府驻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7119.4万人,比上年增加36.5万人;户籍人口城
镇化率34.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6365.9万人,增加42.3万人;常住
人口城镇化率55.81%,提高1.12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12.03‰,比上年下降0.38
个千分点;死亡率6.04‰,上升0.0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99‰,下降0.46个千分点。

安徽省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分俱全,其中回族、满族、畲族为安
徽省世居少数民族,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50万人。

其中,回族人口较多,约占全省少数
民族总人口的93%,居全国第9位。

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
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各市、县(市、区)均有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徽省的常住人口为6102.72
万人。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安徽省入选特色基地(环境治理、卫生健康)。

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认定新一批413家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安徽省有21家企业入围,总数达到83家,从全国第10位跃居第6位。

安徽省情 版

安徽省情 版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

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襟江带淮,沿江通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

下辖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等16个地级市。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新安江穿行而过,与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河南接壤,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

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

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2017年,安徽省生产总值275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8.5%。

中文名称安徽外文名称Anhui Province别名皖、八皖、新安、吴头楚尾、江淮之滨行政区类别省所属地区中国华东下辖地区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44个市辖区、54个县、1个国家级新区政府驻地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电话区号0550至0566邮政区码230000至247000地理位置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人口常驻6254.8万人(户籍7059.2万)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吴语、徽语、赣语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著名景点逍遥津包公园明中都三河古镇皇藏峪天堂寨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安庆机场、池州机场、阜阳机场等火车站合肥南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黄山北站车牌代码皖A-皖S四大名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四大名湖巢湖、万佛湖、太平湖、花亭湖历史名人老子、庄子、朱元璋、曹操、包拯省份精神善安天下、敢为人先省会合肥省树、省花黄山松、皖杜鹃地区生产总值27518.7亿元(2017年)人均GDP 44206元人民币(2017年)著名高校中国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师大现任领导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安徽省行政区划截至2016年,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省会合肥市居安徽省中部,其余15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辖区最大的是六安市,最小的是淮北市。

安徽省情试题

安徽省情试题

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省情)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 a 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 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d 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 a ,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 a 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c 。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省情常识(全面整理)

安徽省情常识(全面整理)

安徽省情常识(全面整理)安徽省情常识一、安徽概况㈠地理位置与面积1.地理位置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1.安徽建省沿革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

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安徽,简称“皖”,为中国内陆省份,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区;兼跨长江、淮河,是国内南北地理交汇过渡地带。

距东海约300公里,属近海内陆地区。

省会合肥市,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安庆曾为省会。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省名由来:安徽于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

安徽地名由此出。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历史背景: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都,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气候:安徽地处中纬度地带,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安徽属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

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淮河以北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综观而论,安徽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充沛的光、热、水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交绥频繁,天气多变,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常有旱、涝、风、冻、霜、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一、位置面积人口安徽地处祖国东南,黄淮海大平原南部,近海沿江,是我国煤炭、钢铁、粮棉、油料与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东经114度54分—119度37分,北纬29度41分—34度38分之间)。

周边与六个省相邻。

北与山东(鲁),东与江苏(苏)、浙江(浙),南与江西(赣),西与河南(豫)、湖北(鄂)。

(个人感觉:安徽的类比题也经常会考各省的简称,这里可以适当留意一下)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新安江是皖南的主要河流,源出安徽的休宁、祁门县境,向东南流入钱塘江。

皖西枕大别山脉,是长江和淮河天然的分水岭。

南坡水入长江,北坡水入淮河。

雄踞皖南的黄山(原名黟Yi山),是长江和新安江的分水水源地。

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

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安徽省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安徽省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22位。

淮河和长江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部分。

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江淮,淮北,江南。

截至2008年末,安徽户籍人口达6740.8万,居全国第8位。

全省人口密度不一,从大到小排列为: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圩区、皖南山区、皖西山区。

人口最多的县是阜阳市临泉县,最少的县是黄山市黟县。

安徽境内有少数民族55个,其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0.67%。

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主要集中在阜阳、亳州、六安、滁州四市。

二、建省历史康熙六年(1667)正式撤销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时领安庆、徽州、宁国、太平、池州、凤阳、庐州七府以及和、滁、广(德)三州。

(传说中的七府三州~~~)安徽之所以简称皖,一是由于全国各省皆有简称,二是当时的省会安庆附近不仅有皖山皖水,历史上还曾有皖国、皖城、皖庙。

名人名山名水相得益彰。

康熙六年建省的意义:一是基本奠定了安徽的版图;二是南北结合,为建设安徽和开发安徽提供了优越条件。

省情常识

省情常识

2018安徽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省情常识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5.面积为 450*570=13.9 万平方公里,第 22 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6.“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7.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8.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

9.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0.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11.“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2.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13.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其中巢湖位于安徽省,水面面积约为800平方公里。

14.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1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16.“天下第一名山”黄山 199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7.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8.“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20.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21.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22.佛教名山:九华山23.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24.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 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25.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26.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27.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汇总-共7页

安徽省情常识(完美打印版)汇总-共7页

2019年安徽省情一、安徽概况㈠地理位置与面积1.地理位置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据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据2019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1.安徽建省沿革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

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2020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 B )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 D )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 )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是主线)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A)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D) 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 (B) 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 (D)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A),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A)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 C )。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 (A) 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省情一、安徽概况㈠地理位置与面积1.地理位置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2.面积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1.安徽建省沿革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

安徽省当时辖七府(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三州(和州、滁州、广德州)。

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衙门从江宁迁至安庆。

1949年4-5月,安徽江北、江南先后解放。

以长江为界,分设皖北(驻合肥)、皖南(驻芜湖)行署区。

1952年撤消皖北、皖南行署区,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2.省名与简称的由来关于“安徽”省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一说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辖七府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再简称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简称为“安徽省”。

因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又相传周朝在皖山附近封大夫伯国——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二、自然环境㈠地貌特征安徽地处南北交界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74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其中平原占49.9%,山地占15.3%,丘陵占14.1%,台地占13.1%,其余7.6%为大水面。

平原主要集中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面积6.94万平方公里。

主要有淮河中游平原和沿江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面积2.13万平方公里。

丘陵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两山地的外缘、沿江平原的北侧、皖东地区和淮北平原的濉河以北地区,面积1.96万平方公里。

台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淮地区的中、东部,皖西山地丘陵的最外缘和宣(城)郎(溪)广(德)地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

㈡气候特征安徽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旱涝、台风、寒潮、冰雹、霜冻。

㈢自然资源安徽资源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1.土地资源全省现有耕地408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其中可养面积48万公顷)。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⑴土地的适宜性较大。

⑵区域性差异较大,利用不平衡。

⑶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⑷土地质地差。

耕地分布情况:淮北平原最大,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8%左右;江淮丘陵次之,占全省的23%;沿江平原又次之,占全省的19%;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最少,两者相加仅占全省的10%左右。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蕴藏总量约为68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398万千瓦,均居全国第20位。

水力资源可开发利用的为88.15万千瓦,居全国第24位。

3.生物资源由于安徽地处南北交界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因此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共有生物资源1091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0种,珍稀野生动物54种。

白鲟、扬子鳄、白鳍豚等18种被列为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穿山甲、大灵猫等36种被列为国家二类重点保护动物。

4.矿产资源安徽省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大多集中于皖北、沿江和皖南三大矿产集中区。

全省已发现近140种有用矿产,探明储量的67种,煤、铁、铜、硫、磷、明矾、石灰岩等3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53亿吨,居全国第7位;铁矿储量2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万吨,均居全国第5位(铁矿储量居华东之首);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居全国第2位。

钒矿储量也居全国第5位。

5.旅游资源安徽山河壮丽,古迹众多,风景名胜资源丰富。

全省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90多处(2010年末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35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9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迷窟—渐江、太极洞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歙县、寿县、亳州、安庆、绩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凤阳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亳州花戏楼和古地下运兵道、黟县古民居(西递、宏村)、马鞍山朱然家族墓群等。

黄山:古称黟山。

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名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九华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古称陵阳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琅琊山:以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名扬天下。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山: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西递宏村: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境内。

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三、历史文化1.历史概况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

成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建都于亳(今亳州),今天安徽濉溪、亳州等地成为商统治中心的范围;公元前241年,楚国把都城由陈(今河南淮阳县)迁到寿春(今寿县),江淮地区成为楚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在经济方面,安徽是中国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楚庄王时期孙叔敖在寿县建造了春秋时期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今安丰塘),说明春秋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早在汉代,江南就始设全国唯一的官方铜冶机构——“铜官”;被世人称为“文房四宝”的宣纸、宣笔、徽墨、歙砚,早在唐宋时就驰名天下;皖南徽商在南宋时期就开始活跃,从明代至清代,雄踞中国商界,时有“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之说。

1877年起,芜湖逐渐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首。

清代著名理财家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唯一中国人。

在科技方面,安徽拥有许多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发明。

三国时亳州人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创造了保健操“五禽戏”,被世人称为神医;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南宋寿州工匠发明的突火枪,堪称近代枪炮的鼻祖;明代数学家、徽州人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为珠算专著,流传甚广;清代歙县人郑复光是著名的光学家,所著《镜镜詅痴》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光学著作;近代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轮船诞生在安庆。

在文化方面,安徽是个文化资源丰富的省份。

旧石器时代的龙潭洞“和县猿人”遗址,是长江中下游迄今发现的唯一猿人遗址。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改革家管仲(齐国相)为颍上人;先秦诸子中影响较大的道家——老子、庄子,也出生在安徽。

其后,更是名家辈出,从东汉的桓谭、宋代的朱熹、清代的戴震,到现代的陈独秀、胡适,或集一代之大成,或开一代之先河。

文学上,庄子的散文,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建安文学,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方苞等开创的桐城文派,影响都极为深广。

艺术上,先有“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后有自成一格的新安画派,以及现代的黄宾虹等,彪炳艺坛,各领风骚。

2. 安徽名人春秋时期: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效力齐国,主张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今涡阳人),中国春秋时期知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道德经》上下篇,提出无为、公平、简政、反战的政治主张。

庄子:蒙城人。

是战国时期知名思想家,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根据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学说,主张“任天然,去人为”,向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唐玄宗赐号为“南华真人”。

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

庄子还是杰出的散文家,名著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管仲、蹇叔:驰骋政治军事领域的春秋时期政治家。

秦汉时期:刘安:主持编著《淮南子》是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和地理的重要著作。

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我国古代积累的科学知识。

桓谭:东汉初年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新论》,阐发了唯物论和无神论观点。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神医,他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张良、范增:楚汉相争中的著名谋士。

《孔雀东南飞》:东汉末年,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五言长诗。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三国时沛国谯(今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魏武帝,古代知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曹丕、曹植:先秦文学之后又一个辉煌期——建安文学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