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学案(全)
汽化和液化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案汽化和液化教案「篇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水槽、塑料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一、引入b课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1、演示。
2、教学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酒精灯(加热)、烧杯(盛水)、烧杯盖(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分析和论证]: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沸腾的条件。
[评估]:让学生回顾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
本实验可能因使用的温度计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4、教学沸腾相关知识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大气压强有关。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5、学生自学课本第88页的科学世界《不烫手的“开水”》并回答问题。
《汽化和液化》学案
《汽化和液化》学案一、基础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3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⑤酒精的沸点为78℃;水银的沸点为主357℃(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4沸腾比蒸发剧烈;4、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生活中、生产中、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二、重点练习填空:1、晾衣服时,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总是把衣服放在向阳的地方,以提高( );把衣服摊开用衣架支起,是为了(),同时常放在通风处,是为( ),这样做都可以()蒸发。
2、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____。
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
《3.3液化和汽化》导学案
3.3 汽化和液化【我的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两种不同方式的气化现象,知道他们的异同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5)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任务】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会干,水去哪儿了?长时间加热的水会减少,水去哪了?2.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为什么会出现白雾?【我的疑惑】----------------------------------------------课中探究案-------------------------------------------------- 【我的任务】(一)汽化和液化汽化:液化:【活动一】:观察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对比两个生活实例:一锅水用锅煮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现象。
放在自然环境下,同样多的水经过一段时间也能变干,水变成了,发生总结:两者现象,说明汽化的方式有和两种。
【活动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阅读书本p59页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过程,进行小组探究进行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 0 …温度/℃9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方法,绘制水沸腾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4沸点:【活动三】: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实验结论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活动四】:同学们向手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对着酒精的皮肤再吹一口气又如何?初步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的感觉,再吹一口气皮肤上的感觉。
结论:蒸发时热。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班别:姓名:学号:一、汽化和液化1、湿衣服变干,是因为衣服上的_______态的水变为________态的水蒸气,是__________现象。
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汽化。
2、雾的形成是因为空气中的_______态的水蒸气变为_______态的小水滴,是__________现象。
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液化。
3、手上擦酒精会感到凉,是酒精_______时,要________(填吸、放热)。
4、手被开水的热气熏要比开水烫痛,是高温水蒸气______时,要________。
5、填入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1、使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都吸收热量不同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一定温度(沸点)2、熟记:3、蒸发是在_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__________发生的___________汽化现象。
4、沸腾是在________温度下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__汽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叫沸点,一切液体都有沸点。
5、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____,从周围吸热,有__________作用。
液体要达到__________,并且不断____热,才能沸腾。
6、把衣服摊开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水分蒸发。
因为,摊开能增大_________________,向阳能___________________,通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因素能加快水分蒸发,使衣服干得快些。
八年级物理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学案一、课前预习导学:1、什么是汽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2、什么是沸腾?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白雾是什么?3、什么叫沸点?4、回忆烧开水时的情景,比一比水沸腾前后水中汽泡有何变化?水的声音有何变化?5、什么是液化?6、使汽体液化有哪两种方法?二、课堂学习研讨:(一)、活动: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上涂酒精的地方有何感觉?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结论:上述实验中,酒精有态变成态,这种现象叫蒸发。
蒸发时酒精要。
3、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相同体积的一杯水和一盆水,哪个蒸发得快?同样的湿衣服,一件在阴凉处,一件在阳光下,哪个干得快?同样的湿衣服,一件在室内,一件在通风处,哪个干得快?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和。
由此可见蒸发只发生在,在温度下都进行的缓慢的现象。
(二)、活动:观察水的沸腾1、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沸腾前水中气泡,沸腾时水中气泡;沸腾前水的声音,沸腾时水水的声音。
2、将所得的数据用图像画出来,由图像可知: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沸腾后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停止加热,水沸腾,可见沸腾需要。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它与有关。
4、、总结沸腾的条件:首先温度必需达到,还要。
5、与蒸发相比,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三)、学会查沸点表,沸点与气压有关(四)、活动:模拟“雨”的形成1、锥形瓶中潮湿而温暖的空气,当在瓶口附近遇时,水蒸气凝结成。
2、物质由态变成态叫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是。
实验:在注射器中装入乙醚,推拉活塞,观察乙醚状态的变化3、用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液化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气体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的。
三、课内巩固:1、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A.一定降低 B.一定不变 C.一定升高D.有可能降低2、要让湿头发干得快点,怎么做?为什么?3、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为什么人感觉特别冷?4、为什么用高压锅更容易将饭煮熟?5、秋天的早晨,露水是怎样形成的?6、冬天戴眼镜的人喝开水时,为什么眼镜变得模糊不清?四、课后拓展:1、为什么能用纸锅烧开水?2、烧开水时看到的白烟是怎样形成的?3、夏天暴露在阳光下的自来水管“出汗”现象是怎样形成的?4、空气中有氧气、氮气、氢气,现在用降温的办法使它们液化,根据沸点表首先被液化的是什么?最后被液化的是什么?5、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6、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7、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吗?。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4-3汽化和液化学案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导纲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和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学生猜想:〔……〕进行新课:1、探究:水的沸腾()……提出问题()……设计试验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进行试验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2、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问题: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3、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可以使温度下降,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现象:课本81页的想想做做。
4、液化: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达标练习: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过程______热量。
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学案4:3.3汽化与液化
3.3汽化与液化【要点提示】1.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汽化需吸热。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时会放热。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2)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
3.蒸发致冷: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的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家用电冰箱,利用进入冷冻室细管中的氟利昂迅速蒸发吸热,从而达到致冷的目的。
4.沸腾:(1)沸腾: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沸腾时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2)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液体才能达到沸腾。
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腾。
(3)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①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②不同点:A.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C.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基础练习】1.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_______,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2."神舟五号"发射时,"长江二号F型"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3.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4.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5.湿衣服在通风向阳处比在阴凉密闭的房间里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6.为使潮湿的衣服尽快变干,你可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7.夏天,自来水管外有"出汗"的现象,这是空气的_________遇冷后发生的________现象。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精选2篇)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精选2篇)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篇1(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第四节汽化和液化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②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③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②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第四节汽化和液化教案(北师大八年级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②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篇2《液体的蒸发》是新课程七年级第四章第2节中的知识内容,蒸发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之一,也是两种汽化现象中的一种。
本节主要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吸热”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因此,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而且蒸发现象接触较多,感到易学,只要增加丰富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到结论。
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少蒸发的事例。
(3)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归纳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归纳器材烧杯、玻璃片、温度计、酒精、酒精灯、滴管、棉花。
课程资源准备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关蒸发概念,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FLASH动画、幻灯片。
3_3汽化和液化学案
3.3《汽化和液化》学案一、自主学习:1、物质从_____变成______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
由气态变成液态叫。
2、沸腾是___________________汽化现象;蒸发是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
3、观察课本P61图3.3-5,解释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二、交流展示:活动1: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态变为____态叫做汽化。
(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态又变为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3)、认真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请你说出水沸腾时的特点?反馈达标:1、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 逐渐升高B. 不变C. 逐渐降低D. 忽高忽低2、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B.一直下降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三、拓展应用: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现象,_______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四、反馈达标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因为遇冷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有钢罐里的。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
《汽化与液化》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观点及特点;
2. 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汽化和液化的观点;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
3. 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4. 汽化和液化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水的汽化和液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化和液化的观点;
2. 进修:介绍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 讨论:讨论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汽化或液化;
4.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加深他们对这两个现象的理解;
5. 应用:让学生探讨汽化和液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制冷等。
四、导学问题
1. 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有什么特点?
2.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什么?
3. 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4. 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五、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汽化和液化的观点及特点,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条件和过程,同时也知道了汽化和液化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下节课我们将进修更多关于物质状态变化的知识,敬请等候!。
汽化和液化学案
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沸腾吸热;理解沸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体会教学学习的方法;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教学指导1.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vaporization).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称为蒸发.说明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图1.4-2中b比a蒸发快.图1.4-2【例1】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教学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做了研究实验.图1.4-3所示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开的胡萝卜),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图1.4-3(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2)从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些同学认为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路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有关.因此教学的方法是只改变其中某一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在甲图中只改变温度,乙图的几个因素均相同,丙中只改变空气流动的快慢,因此乙不符合教学思想.说明(1)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在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蒸发快慢也不同.如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先干。
(3)蒸友快慢还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减小气压可加快蒸发.4.蒸发过程要吸热液体蒸发时,液面上部分液体分子克服其他分子作用离开液面,液体的温度降低,液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这就是通常所说“蒸发制冷”的原因.【例2】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缺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理发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1.4-4,使用时将食品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地方,并且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起到了保鲜作用.图1.4-4试问:(1)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水的目的是:;(2)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的目的是:.思路与技巧内罐中食品的温度没有升高是因为两罐间水的蒸发吸热所致,因此在沙子上洒水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且水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相同条件下吸热越多.【例3】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A.甲不准确B.已不准确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思路与技巧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5.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称为沸腾.液体沸腾时,分子运动剧烈,大量分子克服分子作用运动到空气中变成自由分子,沸腾时的分子模型如图1.4-5所示.图1.4-56.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特征(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情况如图1.4-6;(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响,沸腾时不响.这是因为容器底层水先升至100℃变成水蒸气向上升,上层水温仍不足100℃,当蒸汽的小气泡升至低于100℃的水层时,就迅速变为水滴,这种先膨胀又再收缩的过程,就引起了水的振动,当大量的小气泡从杯底上升时,就发出嘶嘶的鸣声;图1.4-6(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例4】(2004·无锡市)如图1.4-7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1);(2).图1.4-7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4-8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时间(min) 0 1 2 3 4温度(℃) 90 92 94 96 98时间(min) 5 6 7 8 9温度(℃) 100 100 100 100 100图1.4-8思路与技巧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有多种,如烧杯中水的初温过低、加热中热损失过大、酒精灯火力太小等.要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从上述问题入手.要绘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以表中提供的时间数据为横坐标,以温度数据为纵坐标,先描点,后连线.课后反思:榆中县金崖中学导学案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周佳乐辅备人:周君林审批:——--——————第四节《汽化和液化》精品导学学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沸腾吸热;理解沸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体会教学学习的方法;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教学指导7.沸点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boiling point).说明(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3)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吸热保持其沸腾.【例6】育红中学探索小组,在调查河水污染情况时,收集样品河水,然后用加热器给样品加热,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水的温度如下表,请你根据数据判断水是否污染(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温度(℃) 21 37 53 69 85 101 101 101 101思路与技巧由所测数据可以看出,样品沸腾时温度为101℃,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不等,说明样品受到污染.说明沸点与熔点一样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有其特殊性,因此可利用沸点、熔点进行材料选择,现象判断.8.蒸发和沸腾的区别9.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liquefaction).10.液化的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片,放热降温变成了水,如图1.4-11;(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使气体液化,如图1.4-12.液化石油气、火箭使用的液态氢氧燃料,均采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液化的.图1.4-11 图1.4-12【例7】图1.4-13是小红与小明在冬天室外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她们的对话是否有错误?若有说明理由.图1.4-13思路与技巧思考时应区分水蒸气、小水珠与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烟是固体小颗粒组成;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说明生活中开水“冒气”,冰棒“冒气”及雾、露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11.液化放热【例8】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中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思路与技巧“哈气”与“吹气”的区别是:“哈气”是慢慢地吹气,吹气是快速使空气流动,哈气有利于口中水蒸气液化,液化放热;用力吹气加快空气流动,蒸发加快而吸热.教学体验问题情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藏族同胞的肉类食物通常以烧烤为主;为什么不像我们平原地区的人以“煮”“炖”为主呢?如图1.4-15所示在海拨2000m的地方,水的沸点为93℃,在这儿的人们一般用高压锅煮饭.小明想: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吗?猜一猜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做一做①如图1.4-16所示,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②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瓶内的水;③用酒精灯继续加热,水沸腾时,向烧瓶内压气,会看到水又.图1.4-15 图 1.4-16快乐套餐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烫口,向水吹气2.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3.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给牙齿消毒4.为了防止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A.蒸发吸热B.蒸发放热C.液化吸热D.液化放热5.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很大,自古就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图1.4-18).图1.4-186.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而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儿,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而成的.7.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和物态变化.8.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嵋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较低,导致水的沸点的缘故.9.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白天烈日当空时,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觉到凉爽了.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1);(2).汽化和液化(二)课前导学1、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2、液化的条件是:;3、液化的两种方式:和。
《 汽化和液化》学案 (精品)2022年物理学案附答案
90 时间/min温度/℃时间(分)906248100温度(℃)BCA图2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1〕一、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 2、知道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沸腾和蒸发的特点 2、难点:探究沸腾和蒸发的特点 三、学习过程: 一、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_______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 .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一〕沸腾 1、 探究:水的沸腾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水沸腾后再记录4 -5次 .并根据数据描出温度-时间曲线: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水的温度/℃① 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 ,观察水沸腾前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 ,水沸腾时气泡由______变_______ .②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 ,水的温度_________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 ,水的温度_________ ,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 .停止对水加热 ,水_____ 沸腾 .说明沸腾需要________2、沸腾的特点〔1〕沸腾是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 和____ _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到达一定的温度才沸腾 ,沸腾时温度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 .不同的液体沸点一般 . 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高 ,沸点越 ;气压越低 ,沸点越 .〔3〕沸腾的条件:一、 ;二、 .例题:学生在 "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以下图图象.由图可知:1.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 ℃;2.加热____分钟后 ,水开始沸腾;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 〔填上升、下降、不变〕.4.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 ℃ .〔二〕蒸发1、蒸发是在_____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件刚洗过的衣服怎样让它更快的变干 ?4、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 ,知道蒸发需要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液化 .100 103不同点相同点温度条件发生的部位剧烈程度蒸发都是现象 ,都要热 .沸腾四、课后作业:1、和_______ 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如图 ,甲、乙表示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 , 其中__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可知:水加热记录的初温是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沸腾前共加热了min .沸腾时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 .3、如以下图 ,在 "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水在沸腾时 ,温度计示数如以下图 ,此时水的沸点为;假设继续加热2min ,温度计的示数;〔填 "升高〞、 "降低〞或 "不变〞〕温度计周围的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4、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 ,能使牛奶延缓变质 ,是因为蒸发________5、右图是水的沸腾图象 ,以下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水在AB段沸腾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D.水在BC段沸腾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6、在标准大气压下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才能沸腾 ,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才能汽化7、当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 ,会观察到温度计内液面〔〕A.不断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8、某同学做 "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 ,如以下图 ,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 ,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9.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产生冷气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空气的温度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吸收人体的热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加速人体外表水分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10、〔选做〕用纸做成一个纸盒 ,里面装上水 ,下面用酒精灯加热 ,〔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 ,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 ℃、纸的着火点是183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 ℃~500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水吸收了热量 ,所以纸盒不会烧毁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所以纸盒不会烧毁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 ,所以纸盒不会烧毁D.纸的散热性好 ,所以纸盒不会烧毁11、〔选做〕在图中 ,甲容器内盛有水 ,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假设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 ,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 ,那么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下表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酒精水煤油沸点78 10150选项 A B C三、汽化和液化学案〔2〕一、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的特点,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知道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 ,理解蒸发吸热致冷的原理 .3、知道液化现象 ,液化有两种方法 ,了解液化是放热的 .二、复习回忆:沸腾: - -汽化的方式之一1、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2、沸腾时的特征: 不断 ,但温度保持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叫沸点 . 不同液体的沸点 .4、沸腾的条件:温度要到达 ,同时继续 .三、新知学习〔一〕蒸发1.沸腾是在液体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蒸发是液体在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 ,蒸发的越快 .〔2〕、液体的 ,蒸发的越快〔3〕、液体外表上的,蒸发的越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4、做一做:〔1〕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 ?再对着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2〕两支温度计 ,拿出后先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 ,然后在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酒精棉球 ,擦一擦 ,再观察两支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 ?5、实验说明〔板书〕:液体蒸发时 ,从周围物体或本身 ,导致这些物体温度 .即液体蒸发吸热 ,有作用6、练习:如左图,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7、练习:人淋雨后 ,假设不及时换下湿衣服 ,为什么容易患感冒 ?〔二〕探究液化1、观察课件中的实验 ,你观察到:水加热到沸腾变成 ,水蒸气遇冷放热成的小水珠 ,结论:液化 - - -物质从变成的过程 .请列举实例:2、观看投影例子:可使气体液化;观看视频:可使气体液化 .3、观看视频:观察、思考 ,在实验二根底上 ,先将冷铁棒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 .〔1〕你看到的现象与第|一次实验有不同 .〔2〕与前一次实验比拟 ,又能说明液体才能液化;也就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 .总结:液化要热 .4、考一考:为什么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的严重 ?5、练习:火箭的高温火焰,将水池里的水成水蒸气升到空中,然后这些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成小水珠, 形成白色的气团,这就是 "白气〞.四、课堂小结1、蒸发1〕、蒸发:在都能进行 ,且只发生在上的汽化现象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蒸发要热 ,有致冷作用 .4〕、总结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沸腾蒸发不发生条件同点发生部位发生程度相同点2、液化1〕、液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 .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法:和 .3〕、液化时要热五、课后作业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 ,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 ,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 ,这是由于______ 的原因.3、一杯40℃的酒精,翻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 ,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4、盛有热水的杯子盖上杯盖,过一段时间再翻开杯盖,可以看到杯盖上有水珠,这是水从__变成___的过程,叫做_____.5.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 ,这是因为〔〕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6.夏天 ,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 ,风一吹感到很凉爽 ,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 ,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 ,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 ,所以感到凉爽. 7.以下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A.液体的温度越高 ,蒸发得越快 B.液体的质量越多 ,蒸发得越快C.液体的外表积越大 ,蒸发得越快 D.液体外表上的空气流动越快 ,蒸发得越快8、以下措施中 ,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9.用水壶烧水 ,当水烧开时 ,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 "白气〞 ,这些 "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 ,这是由于_________.10.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 ,翻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 ,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 ,应用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小勇喝开水时 ,向水面吹气 ,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 ,这是为什么 ? 12、电吹风是怎样快速吹干头发的 ?13.探究体验问题情景天气预报中常说 , "……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 ,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蒸气 ,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 ,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呢 ?小红想:大自然中的 "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猜一猜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汽化〕形成的.做一做①如图1.6 -8甲 ,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②取一枯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 ,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看一看在瓶口〔有/无〕朦胧的 "白雾〞 ,蒸发皿底部出现了 ,其原因是:.议一议 -8乙所示 ,瓶口〔有/无〕朦胧的 "白雾〞出现 ,蒸发皿底部其原因是:.可见大自然中 "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热/遇冷〕液化形成的.探究点拨实验探究时尽量创设与实际情况相同的条件,注意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说明:自然界中的"雨〞的成因还有的是水蒸气先凝华成小冰晶而后又熔化成水的〕.物理学案学生____________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识记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运动速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2、难点:s -t图像和v -t图像的处理 .三、学习过程:一、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方法一:时间相同时,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速度越快 .方法二:通过路程相同时,物体用的时间越,速度越快 .问题:甲在1秒内通过了3米.乙在2秒内通过了8米.丙在3秒内通过了21米.丁在6秒内通过了12米.比一比 ,谁更快 ?二、速度〔 velocity ):表示的物理量 .1.定义:运动的物体在内通过的 .常用符号表示 .2、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还可以变形为:; .3.国际单位: ,符号是;常用单位是:;符号是: .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m/s =__________km/h;1km/h = m/s4.火车的速度是72km/h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记住以下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约;自行车的速度约;普通列车运行速度约;真空中光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 .6.会读汽车上速度表的示数: .例题1、假设野兔以16m/s的速度奔跑 ,坦克以54km/h的速度行驶 ,运动得较快的是_________ .例题2、我国优秀运发动刘翔在2021年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 ,成绩是12.91s .这项奥运会记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拟大 ?例题3、如图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在遵守交通规划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黄河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例题4、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 ,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14小时 ,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多少千米三、课堂练习1、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发动位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1〕两运发动中 ,__________的速度较快 ,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发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大〔2〕乙运发动的成绩是10s ,他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2、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 ,比拟可知〔〕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考点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时间和长度单位的换算〕3、某汽车运动速度为72km/h =______m/s ,某同学骑车速度为5m/s =________km/h某物体移动速度为600cm/min =________m/s4、以下关于单位的理解,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的高度大约为C. 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5m/sD.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大约为60km/h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速度的定义:运动的物体在内通过的 .常用符号表示 .2.公式: .还可以变形为:; .3、单位:1m/s =__________km/h;1km/h = m/s四、【课后作业】1.在学校运动会上 ,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 ,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 ,这里比拟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拟时间的方法 .2. 2021年8月在我国的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以你在体育课中的经验估计 ,奥运会百米赛跑运发动的速度大小应该在 〔 〕A 、 lm/s 左右B 、 2m /s 左右 c 、 4 m /s 左右 D 、10 m /s 左右3.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5m/s = km/h ,图中的标志表示汽车速度不能超过 km/h = m/s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方案 ,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 、那么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m .5.我国最|新的 "和谐号〞动车组 .假设该车以160km/h 的速度在长约200km 的沪杭铁路线上行驶 ,那么动车组全程运行的时间约需 h .行驶中乘客发现路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去那么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的 .6.一辆车要通过一座桥 ,该桥全长1600m ,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 ,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以下图 ,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五、预习提示请预习第|一章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六、课后作业答案第2节 运动的描述1、地面 小车2、静止的 运动的3、飞机4、静止 飞机5、1 36、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4.6 汽化和液化 学案
第六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2、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自主探究蒸发致冷实验,加深对蒸发致冷的深刻印象。
【学习重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课前自学】1、解释现象:湿布擦桌子一会儿变干了;湿衣服晾一天也变干了;打针前皮肤上擦些酒精,有什么感觉?。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3、汽化的两种方式:。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
4、探索实验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的关系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设计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5、探索实验二:沸腾实验观察(可以先回家观察)(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___(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__________(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6、思考: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学以致用】1、让学生介绍晾衣服时,我们操作的具体步骤:2、探究酒精蒸发是否吸热?用两支温度计做对比实验:一支干燥的温度计、一支温度计的液泡上有酒精或包裹着蘸有酒精的棉花。
观察示数?3、喝开水烫嘴时,常向水面吹气并用两个杯子来回倒水,你能解释原因吗?4、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5、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有什么用?为什么?6、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_____热,所以蒸发有______作用。
7、物质由液态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形式。
8、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9、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汽化和液化
理解汽化的概念和方式
1.汽化现象: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例如
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目标二蒸发的概念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结论。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液体的越高,蒸发越快)
(2)衣服撑开晾比堆在一起晾干得快(液体的越大,蒸发越快)
(3)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液体的越快,蒸发越快衣)
2. 加快液体的蒸发有三种途径:
,,
【事例】利用蒸发快慢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
夏天吹电风扇,凉爽。
狗为什么夏天要吐舌头?
农民把谷放在通风的场地上,摊开来晒,隔段时间会把谷去翻翻
学生举例:①
②
③
【实验】P129酒精蒸发实验。
学生完成填空。
练习:
1.夏天开风扇吹感觉凉快,是不是风扇使室内温度降低了?
2.100℃水蒸气和100℃开水哪个烫伤比较厉害?
3、两只外形不同的容器,如图所示,原来里面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容器内水的多少情况是()
A.甲容器内水较多
B.乙容器内水较多
C.两容器内水仍一样多
D.缺少条件不好判断
4、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数(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实验】完成P130的活动
1.学生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沸腾前,水温,
沸腾时,水温,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
2、归纳: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升温,不;
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
(2)沸腾是在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然不变,但要。
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
(1)注意:都是在一标准大气压(atm)下的(条件)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见P130的表)
①水的沸点,(条件),℃
②沸点受到气压的影响:气压高,沸点;气压低,沸点
【练习】:1.我们平时用的高压锅的作用是
A、坚固耐用
B、增大压强,提高液体的沸点
C、缩短水沸腾时间
D、增大压强,降低液体的沸点
2. 在高山上煮水,水的沸点一定l00℃,这是因为高山上的
3. 在高山上,水烧开很久鸡蛋也煮不熟,这是因为高山上的缘故,在高
山上要煮熟鸡蛋,则可使用锅,它是利用的道理来煮熟饭菜的。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
(原理见P131)
【讨论】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练习】
1. 蒸发是物质从变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要(吸收;放出)热量,温度且在温度下进行。
洗净的衣服摊开后晒在通风处、阳光下,衣服就会干得快一些,这是利用了提高液体的,增大以及使,加速液体的。
2. 沸腾是物质从变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物质要(吸收;放出)
热量,且在温度下进行的。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要使液体沸腾,先加热液体使其温度达到,液体要继续才能沸腾起来。
3.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4. 夏天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上了岸就觉得冷,这是为什么?试说明原因。
学案汽化和液化
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
【自学】P133
例:朝桌子或窗户嗬气,可以看见上面有小水珠出现。
冷天朝空气中吐气,可以看到“白气”,它其实是小水珠,水蒸气看不见的。
【实验】学生设计水蒸气液化实验。
:
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温【学生设计实验】
(2)加压(压缩气体的体积)【乙醚液化实验】
日常应用:,等
2、液化热:水蒸气冒出上方,放手感觉烫。
冰箱后面会发热等。
【阅读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卫星的温控技术,P134。
3、“白气”问题 P134 讨论
(1)靠近壶嘴一段还是比较高,不会明显。
(2)水蒸气变成水珠液化要,所以,要更烫。
【练习】皮肤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
A. 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B.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C. 水蒸气跟皮肤接触面积大
D. 水蒸气液化时要吸热
【小结】汽化(吸热)
液态←-――――--→气态
液化(放热)
汽化方式: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沸腾(沸点的概念)
液化方法:降温和压缩气体
【课堂练习】
1、在取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水也是100℃,
(1)此物态变化叫,向外界(填“释放”或“吸收“)热量;
(2)猜测一下:当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时,需要(填“放热”或“吸热“)。
2. 铁匠将烧红的铁器打制后放入冷水中时,水面上会升起一团“白气”,
这个“白气”是由()
A. 水升华形成的
B. 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C. 铁水汽化形成的
D. 水汽化形成的
3. 农谚说“水缸穿裙,天要下雨”,指的是水缸外壁与水面相平处直至底部的位置上出现一层小水珠,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
这些小水珠的产生是()
A. 地面上的水渗透上去的
B.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在缸壁上的
C. 从缸的细小孔里渗出的
D.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在缸壁上的
4. 小明早上出门时发现周围一片大雾,当太阳出来一照射,他发现雾就消失了,雾散去的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
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冰
C.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变少了
D.夏天,冰块化成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