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弹性理论》教学计划
教案第2章第4节弹性理论
《经济学原理》教案授课时间_2012_年3月_13日第5_次课+∞ππdp E 1,表示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1%。
奢侈品大多富有弹性。
奢侈品对价格是比较敏感的,当涨价的时候,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生活所必需的,所以人们可能暂时就不买了。
相反降价的时候,人们也可能抢购。
主义这里说的“奢侈品”,是广义的,不单指宝石,也包括大家电。
③单位弹性1=dp E ,表示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也正好等于1%。
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特例。
④完全有弹性+∞=dp E ,表示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的变动为无穷大。
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其含义就是说,在给定价格下,需求是无穷大的。
比如战争年代的军火。
⑤完全无弹性0=dp E ,表示不管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始终不变。
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线(图略)。
其含义是说,需求量与价格无关,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不会变化。
比如一些特殊的药品。
(3)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①商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与需求价格弹性负相关。
重要性越高,弹性越小,比如房子和粮食;②替代品的多少与替代程度的高低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比如日化用品,不同品牌的洗发水,一种牌子涨价,可以用别的牌子;③对某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中支出中的比重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日常使用的针头线脑,人们对其价格的变化就不太敏感;买辆车可能就敏感些。
④时间的长短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假如汽油价格长期上涨,人们慢慢会购买更省油的汽车,或转向更省钱的其他交通工具,因此长期内的弹性更大。
⑤商品用途的多少与需求价格弹性正相关。
也就是说,单一用途的商品弹性会比较低,比如某种特效药。
因为使用的人也相对固定。
2、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它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d d ddM Q M M Q M MQ Q E •∆∆=∆∆==dd Q M dM dQ • (2)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低档商品或劣等品0:奢侈品或高档商品1:生活必需品1:正常商品0πφπφM M M M E E E E3、需求的交叉弹性(1)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2)富有弹性:+∞ππsp E 1,表示价格变动1%时,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于1%。
弹性力学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2)使学生了解弹性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3)使学生具备运用弹性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力学计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弹性力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研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际问题,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2. 应力的张量表达和性质;3. 二维应力状态分析;4. 材料力学性能和弹性常数;5.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6. 杆件、板壳、梁等结构在弹性力学下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弹性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弹性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4.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弹性力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1)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2)应力的张量表达和性质;(3)二维应力状态分析。
3. 讲解材料力学性能和弹性常数:(1)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2)弹性常数及其计算。
4. 讲授弹性力学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几何方程;(3)物理方程。
5. 分析杆件、板壳、梁等结构在弹性力学下的分析:(1)杆件的弯曲;(2)板壳的弯曲;(3)梁的弯曲。
6. 案例分析:(1)讨论弹性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2)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弹性力学问题。
7. 实验演示:(1)验证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天大《弹性理论》学习笔记八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只要把平面应力问题中的 E 转换为 E ,把u换为 u 即可。
1−u2
1−u
弹性理论-学习笔记八
《弹性理论》课程辅导八
——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 几何方程 物理方程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周的学习,掌握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掌握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教学内容: 基本内容:掌握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掌握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重点:掌握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掌握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难点: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
基本要求: 1、掌握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 2、掌握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一、极坐标系的平衡方程
这样极主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是
∂σ ρ ∂ρ
+
1
ρ
∂τ ρϕ ∂ϕ
+ σρ
−σϕ ρ
+
fρ
=0
1
ρ
∂σ ϕ ∂ϕ
+
∂τ ϕρ ∂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τ ϕρ ρ
+
fϕ
=0
二、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 1、几何方程
(4-1)
弹性理论-学习笔记八
如果沿径向和环向都有位移,则可以得到相应的几何方程为:
ξρ
=
∂u ρ ∂ρ
ξϕ
=
uρ ρ
+
1 ρ
∂uϕ ∂ϕ
γ ρϕ
=
1 ρ
∂u ρ ∂ϕ
+ ∂uϕ ∂ρ
− uϕ ρ
(4-2)
2、物理方程
εx
=
1 E
[σ
x
− uσ y ]
εy
=
1 E
[σ
弹性力学教案.doc
弹性⼒学教案.doc弹性⼒学教案第⼀章绪论(4学时)介绍弹性⼒学研究的内容、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1、主要内容:第⼀节弹性⼒学的内容第⼆节弹性⼒学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弹性⼒学的基本假设2、本章重点:弹性⼒学的基本概念。
3、本章难点:弹性⼒学的基本概念。
4、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弹性⼒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
5、教学组织:弹性⼒学是在学习了理论⼒学、材料⼒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
学⽣已经建⽴了关于应⼒、应变、位移的概念。
⽽且能够⽤材料⼒学的⽅法对杆件进⾏应⼒计算;并进⼀步对其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分析。
在本章第⼀节的教学中,要明确弹性⼒学、材料⼒学和结构⼒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分⼯的不同;在研究⽅法上的不同;及其不同的原因。
并且让学⽣初步了解弹性⼒学的研究⽅法。
在本章第⼆节的教学中,要进⼀步深⼊研究作⽤在弹性体上的⼒。
明确内⼒与外⼒、体⼒与⾯⼒、应⼒⽮量与应⼒张量等概念及其表达⽅式。
在本章第三节的教学中,研究弹性⼒学的基本假设。
通过基本假设的讲解,让学⽣明⽩合理的科学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要启发学⽣理解弹性⼒学的各个假设及其限定的缘由。
第⼆章弹性⼒学平⾯问题的基本理论(14学时)本章研究平⾯问题的基本⽅程、边界条件及其解法。
1、主要内容:第⼀节平⾯问题第⼆节平衡微分⽅程第三节斜截⾯上的应⼒、主应⼒第四节⼏何⽅程、刚体位移第五节斜截⾯上的应变及位移第六节物理⽅程第七节边界条件第⼋节圣维南原理第九节按位移求解的平⾯问题第⼗节按应⼒求解的平⾯问题、相容⽅程第⼗⼀节常体⼒情况下的简化第⼗⼆节应⼒函数、逆解法与半逆解法2、本章重点:平⾯问题的基本⽅程、应⼒函数及边界条件。
3、本章难点:平⾯问题的基本⽅程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4、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弹性⼒学平⾯问题的基本⽅程和应⼒边界条件;理解圣维南原理及相容⽅程的意义。
掌握按应⼒求解弹性⼒学问题的基本⽅程和概念;掌握按位移求解弹性⼒学问题的基本⽅程和概念。
弹性教案:探究弹性原理,理解材料弹性的性质
一、弹性教案:探究弹性原理,理解材料弹性的性质二、课时安排:每章25分钟,共1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弹性的基本概念和弹性原理2. 学习材料的弹性性质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弹性的基本概念和弹性原理2. 实验法:进行弹性实验,观察材料的弹性性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和弹性原理的应用4.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分析弹性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内容:1. 弹性概念的介绍2. 弹性原理的解释3. 材料弹性性质的实验观察4. 弹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 弹性原理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一章:弹性概念的介绍1.1 弹性的定义1.2 弹性系数和弹性模量的概念1.3 弹性和塑性的区别第二章:弹性原理的解释2.1 胡克定律2.2 弹性势能和弹性能量2.3 弹性波的传播第三章:材料弹性性质的实验观察3.1 拉伸实验3.2 压缩实验3.3 弯曲实验第四章:弹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1 弹簧的应用4.2 橡胶制品的弹性应用4.3 弹性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五章:弹性原理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5.1 弹性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案例5.2 弹性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案例5.3 弹性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案例六、弹性原理的数学表达6.1 胡克定律的数学形式6.2 弹性势能的数学计算6.3 弹性波的数学描述七、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7.1 设计弹性实验的原则7.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7.3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八、弹性材料的应用案例8.1 橡胶制品的设计与制造8.2 弹簧的设计与应用8.3 弹性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九、弹性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9.1 弹性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9.2 弹性原理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9.3 弹性原理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0.2 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评价10.3 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弹性概念的介绍重点和难点解析:弹性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是学习弹性原理的基础。
《弹性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弹性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631013课程名称:弹性理论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Elasticit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学时(理论+实践):32学分:2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选用教材:《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L《弹性力学》,米海珍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弹性力学引论》,武际中,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中英文课程简介:弹性理论,又称弹性力学。
作为固体力学学科的一个分支。
弹性力学主要研究弹性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力学行为,如应力、形变和位移等。
从而解决工程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Elastic theory, known as Elasticity, is a branch of solid mechanics disciplines.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elastomer, such as stress,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casing by external force, temperature changing or other reasons is mainly researched in Elastic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problems during the engineering design.二、课程目的、性质与任务弹性理论是土木工程、勘察工程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弹性理论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弹性体由于外力载荷或者温度改变,物体内部所产生的位移、变形和应力分布等,为解决工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作准备。
弹性理论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析弹性体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实际工程构件和结构的强度、刚度、可靠性、断裂和疲劳等固体力学问题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
弹性力学教案
弹性力学教案一、引言弹性力学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恢复过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匡助学生深入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理解物体的弹性变形和恢复过程;3. 能够应用弹性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弹性体和非弹性体的区别- 应力和应变的定义- 弹性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 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体的受力分析- 弹性体的变形与恢复过程3. 弹性力学的应用- 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 弹簧的应用- 悬挂系统的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框架。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弹性力学的现象和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弹性力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弹性力学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2. 实验设备:提供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实验所需的设备。
3.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弹性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子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3.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第二周:讲解胡克定律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3. 第三周:讲解弹性体的受力分析和变形与恢复过程。
4. 第四周:讲解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进行实验演示。
5. 第五周:案例分析,讨论悬挂系统的分析方法。
6. 第六周:复习和总结,进行教学评估。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定期采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天大《弹性理论》开篇导学
第 一 部 分 课 程 公 告第 二 部 分 导 学 材 料导学材料是提供给学生阶段学习的纲要性指导材料,由课程辅导教师或课件主讲教师给出,辅导教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修改完成。
每学期的学期初向学生介绍课程整体学习思路和内容简介,为开篇导学材料;学科全部内容分成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给出的关于学习内容和重点难点的指导,为阶段导学材料。
开 篇 导 学 材 料(课程实施方案)主 题: 《弹性理论》课程实施方案学习时间:整学期内 容:《弹性理论》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简介:学分情况: 3学时安排:理论学时32二、课程性质:《弹性理论》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了解弹性力学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解答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值解法。
三、课程教材:1.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徐芝纶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四、教学过程:观看课件的课程讲解、自学 平时作业(课件中作业题)网上课程辅导答疑(网上讨论)考试五、课程任务:《弹性理论》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了解弹性力学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解答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值解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进一步理解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特点,熟悉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能正确地列出边界条件,能正确地应用圣维南原理。
掌握按应力求解和按位移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理解平面问题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基本思路。
通过实例,理解位移单值条件和孔边应力集中等概念。
理解变形体虚位移原理,通过平面问题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分析,初步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同时提高分析能力对工程实际中的弹性力学问题,能够区分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对简单平面问题能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推动学生掌握弹性知识《弹性》大班科学教案
推动学生掌握弹性知识《弹性》大班科学教案。
《弹性》大班科学教案是基于科学教育理论而设计出来的具有启发性的教案项目,它旨在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弹性知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弹性知识的重要性弹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它随处可见。
例如,我们在购买一张床垫时,需要考虑到床垫的弹性以及其它因素。
如果不懂得如何衡量弹性能力,就容易买到一张不舒适的床垫。
同样,在机械制造和建筑领域中,我们需要用到弹性知识来确保机器和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二、《弹性》大班科学教案的设计《弹性》大班科学教案的设计是基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它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弹性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弹性的定义和意义:学生将会学习弹性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2.弹性的测量和计算: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材料的弹性。
3.弹性材料的分类:学生将学习弹性材料的分类和应用特点。
4.弹性的实际应用:学生将学习弹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些教学理论的讲解,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弹性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同时,这个教案还包括进行实验的过程。
三、《弹性》大班科学教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由于学生们对于这些概念还处于初级理解阶段,所以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弹性知识的理论和实际应用。
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创造性的教学: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绘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同时需要注意对所有学生进行同等的指导,如果有任何学生的表现不同,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2.反应机制:教学过剩中应该有一些反应机制,例如画图、解释一些重要的概念等等。
通过这些反馈,学生可以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对弹性知识的理解。
3.强化学习: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于弹性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教学手段,如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看一些相关的实物等等。
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弹性》大班科学教案
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弹性》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如何通过《弹性》大班科学教案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弹性》,它介绍了各种不同材料的弹性以及如何经过实验来观察和测试它们的弹性特征。
通过这个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材料的弹性是怎样确定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对弹性概念的理解。
二、分组讨论的目的和意义针对这个课程的主题,我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过分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就课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培养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另外分组讨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进行分组讨论1.分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全班按照一定的规则分为若干组,学生之间不要有任何的交集。
分组的时候,老师应该能够全程参与,观察和评价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小组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2.讨论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1)学生的个人观点:讨论中,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家切磋交流,以期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弹性特征。
(2)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在分组讨论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展示实验数据的方式,鼓励同学们讨论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
(3)研究成果的讨论:在学生完成分组研究后,可以让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给其他同学展示,让同学们用自己的眼观察和理解这些数据,并设计相应的问题,展开讨论。
3.如何评价讨论结果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仔细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同时,应该突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
四、小结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通过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弹性教学预案
弹性教学预案引言概述:弹性教学预案是指在面对突发情况或者特殊情况下,教育机构和教师采取的一系列灵便的教学方案。
这些预案旨在确保学生能够继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教学预案的五个部份,包括在线教学、录播课程、作业安排、评估方式和学生支持。
一、在线教学:1.1 确定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选择适合学生和教师的在线教学平台,确保平台稳定、易于使用,并能提供互动和沟通的功能。
1.2 制定在线教学计划:为每一个学科和年级制定详细的在线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联贯性和有效性。
1.3 提供技术支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使用在线教学平台,解决可能浮现的技术问题。
二、录播课程:2.1 录制高质量的课程视频:教师可以录制精心设计的课程视频,包括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等内容,以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
2.2 提供录播课程的访问途径: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访问和观看录播课程,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学校网站或者其他合适的途径进行提供。
2.3 配套学习材料和练习:为每一个录播课程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和练习,匡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供在线答疑和指导。
三、作业安排:3.1 确定合理的作业量和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确定合理的作业量和难度,既要保证学习的质量,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压力和时间安排。
3.2 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采用在线测验、小组讨论、实践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3 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并赋予学生反馈,同时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在线测验、口头答辩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评估方式:4.1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定评估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书面考试、项目报告、口头演讲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2 引入自主评估和同伴评估:除了教师的评估,还可以引入自主评估和同伴评估,让学生参预到评估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合作能力。
2024年《弹性》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
2024年《弹性》幼儿园大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弹性》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弹性的概念、探索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品、了解弹性的作用以及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弹性的定义,知道什么是弹性。
2. 能够通过观察、探索,找出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品。
3. 培养幼儿安全使用弹性物品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弹性的概念,能找出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品。
重点: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弹性物品(如弹簧、橡皮筋、气球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弹簧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玩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可以弹跳?”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出弹性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其他弹性物品,如橡皮筋、气球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会有弹性?”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认识的弹性物品。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画的弹性物品。
4. 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教师讲解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不要用弹簧、橡皮筋等勒住自己和他人,避免造成伤害。
(2)幼儿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弹性物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弹性的概念和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弹性: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2. 弹性物品:弹簧、橡皮筋、气球等。
3. 弹性物品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勒住自己和他人,注意安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认识的弹性物品,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画的弹性物品,描述其特点。
2.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品。
答案:弹簧、橡皮筋、气球、皮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弹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找出生活中具有弹性的物品,但在弹性物品的使用注意事项方面还需加强。
弹性力学基础课程设计
弹性力学基础课程设计本文为一篇弹性力学基础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弹性力学知识和训练,以及掌握弹性力学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课程简介弹性力学是材料力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在此同时,还需要考虑物体所具有的弹性特征。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弹性力学方程、杆件、板、壳、复合材料等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弹性力学原理进行解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弹性力学基本概念、弹性体的本构关系、弹性杆件的应力和变形、弹性板和壳理论、弹性体的复合材料力学等。
时间内容第一周弹性力学基本概念、受力分析方法第二周弹性体本构关系第三周弹性杆件的应力和变形第四周弹性板和壳理论第五周复合材料力学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模拟和计算分析等。
1.理论讲解将重点内容通过理论讲解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了解弹性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计算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激发学生对弹性力学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理解弹性力学原理。
3.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进行弹性力学实践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
4.实验模拟利用实验模拟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弹性力学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5.计算分析本课程将涉及一定的计算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实际操作各种软件进行弹性力学计算和分析,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弹性力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1.作业每周的学习结束后,将布置课程作业,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讲授知识。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实践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操作。
弹性科学活动教案设计参考
弹性科学活动教案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弹性的概念,理解弹性与塑性、脆性的区别。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弹性概念的理解,弹性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2.教学难点:弹性与塑性、脆性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关于弹性的现象,如:为什么弹簧可以伸缩?为什么篮球可以弹起来?2.弹性概念的学习(1)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弹性的定义,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去掉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特性。
(2)教师举例说明弹性与塑性、脆性的区别。
3.弹性实验(1)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如弹簧、橡皮筋、玻璃棒等,并讲解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弹性现象。
(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5.课堂小结(2)学生复述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弹性材料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五、教学反思2.教师在讲解弹性概念时,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4.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弹性材料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建筑等。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弹性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弹性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难点补充:1.弹性概念的理解(1)教师展示一个弹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弹簧为什么会伸缩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这是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它可以在受到外力时变形,当外力消失时又能恢复原状。
”2.弹性与塑性、脆性的区别(1)教师拿出一个橡皮泥和一个玻璃杯,问:“如果我用力捏橡皮泥,它会怎样?如果我用力敲玻璃杯,它又会怎样?”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物品可以伸缩或弹起来的现象?”(2)学生举例回答,如:“篮球可以弹起来”,“弹簧床可以伸缩”。
弹性应用教案:应用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弹性应用教案:应用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第一章:弹性概念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性的定义和基本特性。
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弹性现象。
1.2 教学内容弹性的定义与弹性系数弹性的基本特性:弹性模量、弹性限度、恢复力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了解的弹性现象。
演示实验:拉伸橡皮筋、压缩弹簧等,让学生感受弹性的特性。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1.4 作业与评估设计一个简单的弹性测量实验,记录不同形变下的恢复力。
编写一篇短文,介绍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弹簧的弹性特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弹簧的弹性模量与弹性限度。
学会计算弹簧的弹性力。
2.2 教学内容弹簧的弹性模量:定义与计算方法弹簧的弹性限度:定义与影响因素弹簧的弹性力计算公式:F=kx(F为弹性力,k为弹性系数,x为形变量)2.3 教学活动演示实验:观察不同弹簧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弹性力。
计算练习:让学生计算给定弹簧的弹性力。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弹簧的弹性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4 作业与评估完成一系列弹簧弹性力计算练习题。
设计一个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弹性应用在工程中的实例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
分析不同弹性应用的优缺点。
3.2 教学内容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汽车悬挂系统、减震器、弹性梁等弹性应用的优缺点分析:强度、耐久性、成本、可靠性等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分析汽车悬挂系统的弹性应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弹性应用的优缺点,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3.4 作业与评估编写一篇短文,介绍弹性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设计一个实验或模拟,分析弹性应用的优缺点。
第四章:弹性材料的选取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弹性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弹性材料。
弹性应用教案:应用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弹性应用教案:应用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性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弹性的作用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弹性原理的基本概念2. 弹性的作用和应用3. 弹性材料的种类和特性4. 弹性应用实例分析5. 弹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弹簧等弹性物体,引发学生对弹性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弹性原理的基本概念,解释弹性的作用和应用。
3. 介绍弹性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弹性材料的适用场景。
4. 分析弹性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弹性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弹性原理的基本概念、弹性的作用和应用、弹性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弹性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弹性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3. 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弹性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弹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弹性应用实例,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弹性材料样品:弹簧、橡胶、硅胶等2. 弹性应用实例物品:弹力带、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等3. 教学PPT:包含弹性原理的基本概念、弹性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弹性应用实例等4. 小组讨论报告模板5. 课后调查问卷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弹性材料样品和弹性应用实例物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操作。
2. 制作好教学PPT,确保教学内容的清晰和易懂。
3. 准备小组讨论报告模板,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报告。
4. 制定课后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弹性教学预案
弹性教学预案引言概述:弹性教学预案是指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爆发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学校和教育机构制定的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案。
这一方案旨在保证学生的学习进程不受干扰,并提供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弹性教学预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弹性教学预案的重要性1.1 灵活应对不可抗力因素:弹性教学预案能够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调整教学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进程不受干扰。
1.2 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通过弹性教学预案,学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继续学习,避免学习中断带来的影响,确保学生的学习权益得到保障。
1.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弹性教学预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弹性教学预案的实施方法2.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制定弹性教学预案时,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等,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2.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弹性教学预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材、视频和练习题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3 建立有效的教学沟通渠道: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学沟通渠道,包括在线讨论平台、电子邮件和在线会议等,以便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2.4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弹性教学预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包括学习辅导、个别指导和心理支持等,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2.5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弹性教学预案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包括在线测验和作业评估等,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提供及时的反馈。
总结:弹性教学预案在特殊情况下是保证学生学习进程不受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建立有效的教学沟通渠道、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地实施弹性教学预案,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弹性教学预案
弹性教学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引入了弹性教学的概念。
弹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以提供个性化、自主性强的学习体验。
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时,如自然灾害、疫情等,弹性教学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迅速应对并保证学生的学习不中断。
因此,制定一份弹性教学预案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学生在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能够继续学习,保证教学质量不受影响。
2. 原则:a. 灵活性:根据学生需求和资源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
b. 个性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c. 教师支持:提供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开展弹性教学。
d. 安全保障:确保学生在弹性教学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三、准备工作1. 学校网络:确保学校网络稳定,能够支持大量学生同时在线学习。
2. 教师培训:提供弹性教学的培训课程,包括教学平台的使用、在线教学技巧等。
3. 学生设备:确保学生有稳定的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等)进行在线学习。
4. 学习资源: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方案1. 教学平台选择:选择适合学校和教师的在线教学平台,确保平台稳定、易用。
2. 课程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具有一定弹性的课程计划,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学资源:根据课程需求,准备在线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等,以便学生随时访问和学习。
4.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能力,合理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5. 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在线测验、作业提交、讨论参与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6. 互动交流:通过在线讨论、即时聊天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
五、教师支持与监督1. 技术支持:提供教师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解决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弹性教学预案
弹性教学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弹性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的新趋势。
弹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时间,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教育服务。
在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或学生特殊情况(如疾病、家庭原因等)时,弹性教学预案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快速响应,保证学生的学习不中断。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继续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 原则:- 灵活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时间。
- 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教育资源和支持。
- 可持续性:建立长期有效的弹性教学机制,为未来类似情况做好准备。
三、预案内容1. 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内容:制定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教学平台:选择适合的在线教学平台,提供统一的教学环境和工具。
- 教学设备:确保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获得必要的教学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等。
- 网络支持: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够顺利进行在线学习和教学。
2. 学生支持:- 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学习指导,包括教学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等。
- 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习题集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学习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反馈,包括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效果。
3. 教师支持:- 教学培训: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培训,包括在线教学技巧、教学资源的制作和使用等。
- 教学指导:提供教学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
- 交流合作: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4. 家校合作:- 家长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告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 家庭支持:提供家庭学习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题: 《弹性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习时间:整学期
内 容: 《弹性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 Concise Course in Elasticity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技术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工程管理类、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学生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徐芝纶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弹性理论》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了解弹性力学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解答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值解法。
2.课程的任务
《弹性理论》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了解弹性力学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解答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值解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进一步理解体力、面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基本概念,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特点,熟悉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能正确地列出边界条件,能正确地应用圣维南原理。
掌握按应力求解和按位移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理解平面问题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的基本思路。
通过实例,理解位移单值条件和孔边应力集中等概念。
理解变形体虚位移原理,通过平面问题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分析,初步掌握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了解空间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同时提高分析能力对工程实际中的弹性力学问题,能够区分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对简单平面问题能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演算能力:(1)能够确定艾雷应力函数中未知部分,计算应力、应变和位移。
(2)具有用有限元法计算简单的平面问题的初步能力。
自学能力:(1)具有进一步学习弹性力学其它内容的能力。
(2)具有查
阅有关弹性力学应力分析手册、资料和文献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弹性力学的内容
2、弹性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3、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1、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
2、平衡微分方程
3、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4、几何方程 刚体位移
5、物理方程
6、边界条件
7、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
8、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
9、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 相容方程
10、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 应力函数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1、逆解法与半逆解法 多项式解答
2、矩形梁的纯弯曲
3、位移分量的求出
4、简之梁受均布荷载
5、楔形体受均重力和液体压力
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1、极坐标的平衡微分方程
2、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
3、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
4、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
5、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
6、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
7、压力隧道
8、圆孔的孔口应力集中
9、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集中力
10、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分布力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1、基本量及基本方程的矩阵表示
2、有限单元法的概念
3、单元的位移模式与解答的收敛性
4、单元的应变阵列和应力阵列
5、单元的结点力列阵与劲度矩阵
6、荷载向结点布置 单元的结点荷载列阵
7、结构的整体分析 结点平衡方程组
8、解题的具体步骤 单元的划分
9、计算成果的整理
10、计算实例
11、应用变分原理导出有限单元法基本方程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 绪论
重点: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内容和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假定。
难点: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假定。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重点: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基本概念,掌握平衡微分方程和平面一点的应力状态,圣维南原理 应力函数等。
难点:一点的应力状态,圣维南原理,应力函数。
第三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重点:逆解法和半逆解法,矩形梁受均布荷载,位移分量的求出。
难点:简支梁受均布荷载,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
第四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重点:极坐标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轴对称应力,圆孔应力集中,半平面体边界受集中力。
难点:圆孔应力集中,半平面体边界受集中力。
第六章 用有限单元法解平面问题
重点:单元位移模式,单元的应变应力列阵,荷载向量移置,结构的整体分析。
难点:荷载向量移置,结构的整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