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ppt课件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df1112cc58bd63086bd2c.png)
增强心理免疫系统——应对心理危机的根 本
• 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 事实证明心理治疗的效果甚微。心理干预也 是如此。
• 如何更好的预防心理危机? • 增强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免疫系统,心理学
家纳撒尼尔·布兰登(Nathaniel Branden) 提出的。身体健康的理论应用到心理健康同 样有效。
• 1 .认知障碍 • 2 .情感障碍 • 3. 行为障碍 • 从客观原因说,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可度较低
、求平求稳的观念的作祟、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 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效应和示范效应尚未显化、广 大家庭的不支持等客观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 和阻碍了大学生创业勇气和激情。
精品课件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
• 问:你是否存在心理危机? •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们每一人都存在
危机,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观原因
• (1)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 • (2)个性缺陷。 • (3)期望值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
• 不得不承认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部诱因是客观存 在的,每一个危机都是主客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我们仍然发现有许多大学生尽管遭遇了种种危机 事件,但他们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并 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由此,我 们不得不重视主观心理状态对心理危机结果的影响, 甚至可以说,主观的心理状态才是对心理危机的结果 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因素。一句话我们要做一个内心 强大的人!
• 1. 创业成就动机的培养 • 2 .创业思维的培养 • 3 .创业意志的培养 • 4 .创业个性特征的培养
精品课件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训练 • 1.创业情景模拟训练 • 2.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法 • 3.自我暗示法 • 4.认知活动情景法 • 5.发散思维模拟训练 • 6.想象力训练 • 7.创造技法模拟训练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培训课件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fad2faed630b1c59eeb5ec.png)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20
心理咨询不仅要使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 这里的成长﹐就是通过辅导过程﹐使来访者自己 想通了﹐知道该怎么做。
心理咨询使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做自我成長的良 机,学会积极地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与磨难, 从危机中看到生机。所以, 心理咨询在于帮助人 学会辩证看待生活中的忧愁烦恼,从中获得自我成 长。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13
心理咨询不是教导
例:一个学生对咨询老师说“我根本没有朋友,很孤单。” 而咨询老师马上回答:“没有朋友当然会很孤独。一个人太 孤独是不好的,人是群体动物,很需要朋友,你应该多参加 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好让自己在各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况 且,你今年18岁,正是需要通过不同的学习和活动来认识自 己、发展自己的时候”……
So,用说教的形式进行心理咨询,只能说明是蔑视学生的人 格和智力,有如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就想不到,你 看,我一下就想到了。”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14
心理咨询不是给予忠告和建议
例:当事人习惯问“我该怎么办?”咨询老师哦一听见这句 话就马上告诉对方应该这样办、应该那样办(有人没朋友, 他知道怎么办;有人和别人吵架了,他知道怎么办;有人没 钱用了,他知道怎么办……天下似乎没有他不知道、办不到 的事)。
So,要对方能勇敢面对自己和自己的感受,然后进一步积极作 出处理,用一些方法和技术改变当事人的认识倾向和悲伤的 体验。
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17
心理咨询不是单纯地同情
很多人误以为咨询员对待当事人应该像一个慈祥 的老祖母一样,怀有火一般的热情,去同情那些在生 活中的失败者,同他一起哭,一起笑,说一些他们此 时此刻听起来很顺耳的话,陪他长时间坐着……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课件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65715776eeaeaad0f33019.pn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焦点短程心理咨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危机干预
▪ 心理疾病种类与特点 ▪ 容易引起心理危机的应激性事件 ▪ 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分类
▪ (0)器质性精神障碍 ▪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抑郁发作症状标准
▪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9)性欲减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 20.1偏执型分裂症 ▪ 20.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 20.3紧张型分裂症 ▪ 20.4单纯型分裂症 ▪ 20.x1分裂症后抑郁 ▪ 20.x2分裂症缓解期 ▪ 20.x3分裂症残留期 ▪ 20.x5分裂症衰退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咨询的原则
▪ 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 助人自助的原则 ▪ 保密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
▪ 精神分析 ▪ 行为主义 ▪ 认知心理学 ▪ 人本主义 ▪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课件(PPT76张)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课件(PPT76张)](https://img.taocdn.com/s3/m/78a2ee5027284b73f24250bd.png)
• 独立性差也是造成心理问题一个主要原因。 •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一切都 由父母打理,一旦离开家门,生活的种种问 题突然摆在他们面前,一时找不到解决的途 径。 • 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极 有可能引起心理障碍。
• 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 产生心理障碍一个重要因素。 •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 有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感到无助、迷茫,对自 己失望,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许多学生直至毕业,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想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 • 有的学生害怕走出校园,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怕 受到挫折。
三、自杀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
• 1、自杀者的性格特征 • 日本松原达哉认为,从自杀者的性格看,多 有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 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 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等特征。 • 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 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
• 2、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 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 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 想以死来解脱困境。
•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如中断与 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
•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 抑郁的表现
抑郁症的症状评估指标
• • • • • • 情绪低落,早晨明显 负性认知堆积,觉得失败、愧疚、无望 行为一反常态,哭泣、易怒、退缩、混乱 无法入睡或睡眠过多,精神不振 食欲改变,肠胃功能紊乱,体力不支 强迫性地产生“死”的念头,怕自己失去自制力
(2)应当扮好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
• 危机干预是应急性事件,责任大、强度大、时间 紧。辅导员在扮演“处理过程参与者”时,必须 具备三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心理危机往往 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 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 • 当面对一个自杀或急性紊乱者,在学生家长没有 到来之前,需要辅导员陪伴在学生左右,防范危 机事件的发生。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危机事件的 发现、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要求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第二篇第四章心理危机干预最终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件-第二篇第四章心理危机干预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d8b0846af121dd36a22d826c.png)
自杀危机的概念与识别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自杀圣地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闻名于世,呈南北走向,连接马里尼郡和旧金山市北端,桥高约220英尺,吊桥式结构, 显得雄伟壮观,桥上除了行驶汽车外,尚可供行人与骑车人行走。靠旧金山这头桥旁有一大停车场,每天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游客 除了选择大桥为背景拍照留念之外,还可参观建桥纪念碑。
心理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研室
CONTENT
0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重点
0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重点
0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预防
难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小文是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女大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上大学后,从农村来到城市, 一方面,贫困的家庭经济情况很快成了同学人尽皆知的秘密,因此变得非常自卑和压抑。另 一 方面,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压力这些都让小文应接不暇,整日郁郁寡欢, 处 于严重亚健康状态。正在这时,她的妈妈因病去世。从家里奔丧回来,她几乎垮掉了,天 天以 泪洗面,不止一次向同学提起为什么上天如此不公平,那么多不好的事情都降临到她的头上, 她觉得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
自杀专家Richard Seiden说:许多数人认为死在金门 桥下很美、很浪漫,而从海湾大桥往下跳,显得老土。
Jerome Motto则从视觉出发,找到他认定的原因:站 在金门桥上,你会产生如此幻觉,跳下去将会是干净、 平静、柔顺的死亡。
为什么会自杀呢?
自杀危机的概念与识别
自杀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自杀者这一术语的内涵界 定仍存争议。Kaplan等在《精神病学 概要》中认为:“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 害导致的死亡”。这个定义强调个体行 为的动机的控制能力。根据这些定义, 意识障碍,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该 作为自杀。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PPT课件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7b21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8.png)
10/14/2024
.
6
焦虑
99%的焦虑:想的太多,做的太 少
想要的 需要的
10/14/2024
.
7
三个孩子去动物园,
1.躲在妈妈后面 2.声音颤抖,我要回家 3.怒目问:“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一个小孩子,比较瘦弱,锻炼身体,避免挨揍
10/14/2024
.
8
自卑情结:极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解决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
主讲人: 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
10/14/2024
.
1
山东农业大学有没有一个能哭的地方?
求知欲 让我点 了进来,
知识量 让我退 了出去。
装逼让 我点了 进来,
智商逼 我退了 出去。
10/14/2024
.
2
人们听到心理问题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同情,而是抗拒或者嫌弃。
10/14/2024
10/14/2024
.
5
强迫症自我筛查
1.你是否有愚蠢的、肮脏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头、想法或冲动? 2.你是否有过度怕脏、怕细菌或怕化学物质? 3.你是否总是担忧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门没有锁、阀门没有关而出事? 4.你是否担忧自己会做出或说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言语? 5.你是否总是担忧自己会丢失重要的东西? 6.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须重复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须反复想从而获得轻松? 7.你是否会过度洗澡或过度洗东西? 8.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须重复检查多次方才放心? 9.你是否为了担忧攻击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别人而回避某些场合或个人? 10.你是否保留了许多你认为不能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
10/14/2024
.
31
(7)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8)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 (9)求助者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丧失(如由于父母离婚\ 个人虐待\暴力或遭受性虐待等); (10)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 (11)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或突然地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 (12)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大学生危机干预ppt课件
![大学生危机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eeb9a071fe910ef12df8ac.png)
3学会自我保护
生命的列车,只卖单程车,没有来回票。 ——罗曼· 罗兰
3学会自我保护
天灾人祸——可控不可控 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事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You do your best,the god do the rest.
3学会自我保护
1.远离生命的禁区——艾滋病
2005年7月,卫生部正式将高校大学生列入高危人 群。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正处于性意识与 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对性和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 索欲望,因而也面临着较大的感染艾滋病的潜在危险。
1探寻生命意义
生活是一盘棋,只是你不知道这盘棋最终将是什么样子,甚至不知道你 是已经拿到了所有的棋子。 生活是一个迷宫,只是你总试图避开出口。 生活是一场扑克游戏。(它需要运气,你既胜出,也可能落败。) 生活是输赢。少数人是赢家,大多数人是输家。 生活是场冒险。 生活是一种学习经历。 生活是一种恩赐。 生活是受苦。。。。。
3学会自我保护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 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 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 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
1探寻生命意义
人是向死的存在。 ——海德格尔 当作为“存在”的人,从现状出发“选择” 并获得自己的“本质”时,本为“虚无” 的世界才有了意义。 ——海德格尔 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此时此刻、活在当 下、人的唯一性、人的价值等等
1探寻生命意义
1.填空:“生活是(……)。” 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对自己是怎样看的?你最终的目标、期待、希望 和恐惧是什么?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89eff255270722182ef777.png)
8
2021/3/25
检查评估贯穿整个六步法的干预过程中; 前三步是确定问题、保证来访者安全和给予支持,这主要应该是 倾听而非采取行动; 后三步是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和得到承诺, 这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动作和行为作为工作重点。
9
2021/3/25
(1)环境支持。最佳资源,让来访者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 关心自己; (2)应付机制,即来访者可以用来战胜目前危机的行动、行为或 环境资源; (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
2021/3/25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王宋芳 山大附中心理组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
2021/3/25
一、重要的概念的界定
1.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所遇到的无法按照通常方法应对的、紧急 的严重事件。
2.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 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时出现的情绪 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4.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师冲突,亲子冲突, 4 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
2021/3/25
1.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事件 2.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3.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 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 5.校园内发生的自虐、自残、自杀事件
5
三、心理危机发展四阶段
12
2021/3/25
倾听与理解; 同理心; 精神支持; 保持兴趣;
提供宣泄机会; 给予希望,传递乐观精神; 分析现状,劝告建议,探讨未来的后果。
13
2021/3/25
不因该说的
应该说的
时间能治愈一切
2021/3/25
检查评估贯穿整个六步法的干预过程中; 前三步是确定问题、保证来访者安全和给予支持,这主要应该是 倾听而非采取行动; 后三步是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制定计划和得到承诺, 这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动作和行为作为工作重点。
9
2021/3/25
(1)环境支持。最佳资源,让来访者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 关心自己; (2)应付机制,即来访者可以用来战胜目前危机的行动、行为或 环境资源; (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
2021/3/25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王宋芳 山大附中心理组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
2021/3/25
一、重要的概念的界定
1.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所遇到的无法按照通常方法应对的、紧急 的严重事件。
2.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 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时出现的情绪 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4.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师冲突,亲子冲突, 4 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
2021/3/25
1.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事件 2.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 3.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 4.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 5.校园内发生的自虐、自残、自杀事件
5
三、心理危机发展四阶段
12
2021/3/25
倾听与理解; 同理心; 精神支持; 保持兴趣;
提供宣泄机会; 给予希望,传递乐观精神; 分析现状,劝告建议,探讨未来的后果。
13
2021/3/25
不因该说的
应该说的
时间能治愈一切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944af2ed630b1c58eeb55a.png)
中患有精神病的13%一52%。 导致自杀的精神病种很多,尤以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最
多。
可编辑课件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其终生自杀 危险为15-20%;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未婚,既往 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第一个月;出
多数自杀者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的自杀者60%以上有 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 助对象。
可编辑课件
13
目前的调查表明: 精神病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10一90倍,甚至有报
告高于一般人口727倍的。 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比重很高,约为74%一100%,其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困 难有关。因此要么是社会环境系统发生改变,要么是个体适应危机。该 模式最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可编辑课件
9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
自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杀意念,即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自杀,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即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樊富珉、王建中(2002年):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16.51%
可编辑课件
4
有学者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 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等。
在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 问题的二年级最高,一、三、四年级逐渐降低。
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 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最高是来自乡镇 的,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男女学生和文理科学生的比 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多。
可编辑课件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其终生自杀 危险为15-20%;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未婚,既往 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第一个月;出
多数自杀者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的自杀者60%以上有 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 助对象。
可编辑课件
13
目前的调查表明: 精神病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10一90倍,甚至有报
告高于一般人口727倍的。 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比重很高,约为74%一100%,其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困 难有关。因此要么是社会环境系统发生改变,要么是个体适应危机。该 模式最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可编辑课件
9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
自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杀意念,即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自杀,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即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樊富珉、王建中(2002年):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16.51%
可编辑课件
4
有学者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 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等。
在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 问题的二年级最高,一、三、四年级逐渐降低。
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 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最高是来自乡镇 的,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男女学生和文理科学生的比 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ppt课件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dba3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8.png)
02
常见心理问题类型及表现
适应障碍
生活环境变化
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如宿舍、食堂等。
学习方式变化
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时 间管理等。
人际关系变化
难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 关系等。
学业压力
学习任务繁重
面临大量的课程学习、作业和考 试,感到压力巨大。
竞争激烈
大学中竞争激烈,担心成绩不佳影 响未来就业和发展。
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引 起重视。
求助意愿不足
部分大学生对心理问题认 知不足,缺乏主动求助意 愿。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
学业受损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学习兴 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影响学业成绩。
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问题可能使大学生在 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导 致关系紧张。
情绪困扰
焦虑与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常常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担心未来和不确定的事情。
抑郁情绪
持续感到沮丧、失落和无助,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 。
03
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
专制、放任或溺爱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卑、依赖或攻 击性行为。
家庭氛围
家庭关系紧张、缺乏沟通或存在家庭暴力等现象,容易使孩子产生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父母期望
过高的期望可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出现完美主 义倾向或自我否定。
社会文化因素
教育制度
01
应试教育制度可能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分数,而忽视个人兴趣和
全面发展,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社会竞争
02
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人际关系竞争,可能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抑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操作共43页PPT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操作共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83e5d97375a417876f8fac.png)
பைடு நூலகம்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操作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操作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课件课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4991d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3.png)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课件共27页
2、自杀线索
大多数想自杀的求助者,他们不仅提供一些自杀 线索,而且以某种方式请求帮助。这些线索可能是
言语的,行为的.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一般具有 以下一些特征:
①遭遇了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 ②心理需求遇到挫折;
③在情感上感到绝望无助; ④想与别人交流,但找不到交流的途径 ⑤为了寻找出路和心灵的解脱。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课件共27页
3、大学生危机干预模式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课件共27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课件共27页
1、评价阶段 2、建立联系阶段 3、审视问题阶段 4、倾诉阶段 5、解释、评价过去的阶段 6、认知重建阶段 7、善后阶段
建立 事后计 划和协议
发展建立行动计划
分析产生的各种可能性
处理感受和情感问题 审视主要的问题和矛盾 计划、从事危机的评估 建立快速的联系和支持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 干预课件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课件共27页
危机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课件共27页
是一种不稳定、严峻的 时刻或状态。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课件共27页
是指当个体或者群体面对困难情 境时,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 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 即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应对能 力所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困扰。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课件共27页
十不要:
(1)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
(2)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批
评. (3)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 (4)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所
误导。 (5)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
(6)不要过急,要保持冷静。 (7)不要分析求助者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解释。
2、自杀线索
大多数想自杀的求助者,他们不仅提供一些自杀 线索,而且以某种方式请求帮助。这些线索可能是
言语的,行为的.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一般具有 以下一些特征:
①遭遇了不能忍受的心理痛苦; ②心理需求遇到挫折;
③在情感上感到绝望无助; ④想与别人交流,但找不到交流的途径 ⑤为了寻找出路和心灵的解脱。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课件共27页
3、大学生危机干预模式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课件共27页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课件共27页
1、评价阶段 2、建立联系阶段 3、审视问题阶段 4、倾诉阶段 5、解释、评价过去的阶段 6、认知重建阶段 7、善后阶段
建立 事后计 划和协议
发展建立行动计划
分析产生的各种可能性
处理感受和情感问题 审视主要的问题和矛盾 计划、从事危机的评估 建立快速的联系和支持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 干预课件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课件共27页
危机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课件共27页
是一种不稳定、严峻的 时刻或状态。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课件共27页
是指当个体或者群体面对困难情 境时,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 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 即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应对能 力所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困扰。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课件共27页
十不要:
(1)不要对求助者责备或说教。
(2)不要批评求助者或对他的选择、行为提出批
评. (3)不要与其讨论自杀的是非对错。 (4)不要被求助者所告诉你的危机已过去的话所
误导。 (5)不要否定求助者的自杀意念。
(6)不要过急,要保持冷静。 (7)不要分析求助者的行为或对其进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高于一般人口727倍的。 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比重很高,约为74%一100%,
其中患有精神病的13%一52%。 导致自杀的精神病种很多,尤以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最
多。
2020/3/30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其终生自杀 危险为15-20%;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未婚,既往 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2020/3/30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3/30
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不良状态(心理困扰、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2020/3/30
3
王登峰: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 理障碍倾向者约30-4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 占大学生总体的10%。因心理障碍中止学业、休学或退学者约占 在校大学生的2%。
绝大多数自杀前流露出征兆:沉默少语,忧心忡忡,焦虑
紧张,与周围人群疏远等。
2020/3/30
12
可能的自杀诱因以失恋、学习压力大为最常见,缺乏精 神支柱,理想破灭,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紧张,经济问 题也是自杀原因之一。
据相关调查自杀原因中,学业压力占33.3%;人际关系占 27.8%;恋爱情感占22.0%;精神疾病占11.1%;生理疾病占 5.6%。
贝尔金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 心理转变模式。
平衡模式: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心理或情绪 )的平衡状态。最适用于早期干预,稳定心理和情绪。
认知模式:危机是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认知,而不是事件本 身。通过改变认知方式,人们能够获得对危机的控制。最适用于已经稳 定下来的求助者
2020/3/30
5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中学就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经常问题出现在大学一 年级。
未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人格缺陷。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学习与就业压力过大。
2020/3/30
6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几个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 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布拉默(Brammer):危机包括三方面内容:
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特殊应激事件,如交通意外,亲人 丧失、失恋等。这类危机常常是随机、突然、震撼、强烈、灾难性的
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毕业, 择业失败,升学失败、考试不及格、新生入学不适应等。被认为正常的
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人生目的 、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2020/3/30
11
大学生自杀的特点
大学生不是自杀高发人群,但数量在上升。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 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 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
理工科大学生自杀危险高于文科学生。
自杀时间大部分为节假日前后。
自杀方式以服药过量,跳楼,自缢,溺水为最常见。
大量潜在的当事人并不寻求专业帮助。
多数自杀者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的自杀者60%以上有 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 助对象。
2020/3/30
13
目前的调查表明: 精神病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10一90倍,甚至有报
7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 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 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 能“未知未觉”。
2020/3/30
8
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活动和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 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以及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 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的平衡。
樊富珉、王建中(2002年):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16.51%
2020/3/30
4
有学者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 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等。
在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 问题的二年级最高,一、三、四年级逐渐降低。
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 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最高是来自乡镇 的,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男女学生和文理科学生的比 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困 难有关。因此要么是社会环境系统发生改变,要么是个体适应危机。该 模式最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2020/3/30
9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
自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杀意念,即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自杀,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即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第一个月;出
院的第一个月;白天特别是上午多发生。
2020/3/30
15
抑郁与自杀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65%,高出一般人口的80倍; 抑郁症患者的终生自杀危险为15%; 重型(急性)抑郁症自杀率高于轻性抑郁症; 有阳性家族自杀史者自杀危险高。 我国国内报道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的自杀患者中情绪低落者>60%。
自杀死亡是心理危机的极端表达。
2020/3/30
10
自杀预防,是在珍惜生命价值的理念指导下,依据对自 杀行为发生规律的研究,针对自杀高危人群和自杀危险 因素采取的一切预警策略和防范措施。
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之间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关系,作为两项既有所不同又密切相关的工作。
2020/3/30
其中患有精神病的13%一52%。 导致自杀的精神病种很多,尤以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最
多。
2020/3/30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其终生自杀 危险为15-20%;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未婚,既往 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2020/3/30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0/3/30
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
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不良状态(心理困扰、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2020/3/30
3
王登峰: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 理障碍倾向者约30-40%,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 占大学生总体的10%。因心理障碍中止学业、休学或退学者约占 在校大学生的2%。
绝大多数自杀前流露出征兆:沉默少语,忧心忡忡,焦虑
紧张,与周围人群疏远等。
2020/3/30
12
可能的自杀诱因以失恋、学习压力大为最常见,缺乏精 神支柱,理想破灭,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紧张,经济问 题也是自杀原因之一。
据相关调查自杀原因中,学业压力占33.3%;人际关系占 27.8%;恋爱情感占22.0%;精神疾病占11.1%;生理疾病占 5.6%。
贝尔金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 心理转变模式。
平衡模式: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心理或情绪 )的平衡状态。最适用于早期干预,稳定心理和情绪。
认知模式:危机是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认知,而不是事件本 身。通过改变认知方式,人们能够获得对危机的控制。最适用于已经稳 定下来的求助者
2020/3/30
5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中学就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经常问题出现在大学一 年级。
未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人格缺陷。 家庭环境。 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学习与就业压力过大。
2020/3/30
6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成因
几个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 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布拉默(Brammer):危机包括三方面内容:
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特殊应激事件,如交通意外,亲人 丧失、失恋等。这类危机常常是随机、突然、震撼、强烈、灾难性的
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毕业, 择业失败,升学失败、考试不及格、新生入学不适应等。被认为正常的
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人生目的 、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2020/3/30
11
大学生自杀的特点
大学生不是自杀高发人群,但数量在上升。
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 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 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
理工科大学生自杀危险高于文科学生。
自杀时间大部分为节假日前后。
自杀方式以服药过量,跳楼,自缢,溺水为最常见。
大量潜在的当事人并不寻求专业帮助。
多数自杀者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的自杀者60%以上有 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 助对象。
2020/3/30
13
目前的调查表明: 精神病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10一90倍,甚至有报
7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 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 指发生心理障碍。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 能“未知未觉”。
2020/3/30
8
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活动和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 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以及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 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的平衡。
樊富珉、王建中(2002年):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16.51%
2020/3/30
4
有学者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 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等。
在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 问题的二年级最高,一、三、四年级逐渐降低。
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 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最高是来自乡镇 的,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男女学生和文理科学生的比 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困 难有关。因此要么是社会环境系统发生改变,要么是个体适应危机。该 模式最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2020/3/30
9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
自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杀意念,即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自杀,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即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第一个月;出
院的第一个月;白天特别是上午多发生。
2020/3/30
15
抑郁与自杀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65%,高出一般人口的80倍; 抑郁症患者的终生自杀危险为15%; 重型(急性)抑郁症自杀率高于轻性抑郁症; 有阳性家族自杀史者自杀危险高。 我国国内报道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的自杀患者中情绪低落者>60%。
自杀死亡是心理危机的极端表达。
2020/3/30
10
自杀预防,是在珍惜生命价值的理念指导下,依据对自 杀行为发生规律的研究,针对自杀高危人群和自杀危险 因素采取的一切预警策略和防范措施。
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之间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关系,作为两项既有所不同又密切相关的工作。
20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