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纺织行业(鼓励、限制、淘汰,2020生效)

合集下载

纺织、印染行业的相关国家政策

纺织、印染行业的相关国家政策

纺织、印染行业的相关国家政策A.目录a)行业管理体制 (3)b)2014年之前行业主要政策文件 (3)c)“大气十条” (5)d)“水十条” (5)e)“土十条” (6)f)中国制造2025 (7)i.主要内容 (7)ii.五大工程 (8)iii.十大领域 (9)g)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10)i.一、现状和形势 (11)ii.二、总体要求 (12)iii.三、重点任务 (13)iv.四、重点领域 (19)v.五、政策措施 (21)h)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22)i.主要任务 (22)ii.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24)iii.政策措施 (26)i)长丝织造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27)i.长丝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27)ii.主要任务 (28)j)江苏省“十三五”纺织产业发展规划 (30)i.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30)ii.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0)iii.三、《规划》重点任务 (31)iv.四、《规划》重点领域 (32)v.五、《规划》主要政策和保障措施 (32)k)《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 (33)i.一、企业布局 (33)ii.二、工艺与装备 (33)iii.三、质量与管理 (33)iv.四、资源消耗 (34)v.五、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 (34)vi.七、监督管理 (35)l)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35)m)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42)i.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42)ii.二、总体要求 (43)iii.三、重点任务 (44)iv.四、保障措施 (47)v.五、组织实施 (48)n)纺织工业践行《中国制造2025》五大重点工作 (49)o)补充: (51)i.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江苏推出这26项政策 (51)ii.昆山市出台政策鼓励智能制造 (52)iii.扬州扶持先进制造业入围全国500强最高奖励500万 (53)iv.盐城出台22条政策扶持先进制造业 (55)v.浙江省:从六方面扶持智能制造的发展 (56)vi.《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 (58)vii.《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2016-2020)行动计划》 (61)viii.《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61)ix.《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61)x.《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62)xi.《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62)xii.《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 (62)xiii.《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62)行业管理体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作为行业主要宏观管理部门,其相关职能为制定产业政策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组织拟定行业发展战略及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提出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融资等政策建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4.29•【文号】发改运行[2006]762号•【施行日期】2006.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7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财政、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商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省府)城市中心支行、国税、地税、质检、环保厅(局):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但资源、环境和贸易摩擦等制约因素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为保持我国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纺织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十五”时期是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

2005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2690万吨,比“九五”末增长近一倍,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36%以上。

纺织品服装出口117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1.3倍,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左右。

同时,纺织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已经形成。

纺织行业在增加就业、工业反哺农业、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渐突出。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纺织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纺织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纺织产业一、修订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

经国务院批准,我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委第40号令)。

作为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 005年本)》(以下简称《目录(2005年本)》)自发布以来,在引导纺织工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到2009年,全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9641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92.1%,年均增长17.7%;完成工业增加值1104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20.5%。

逐步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2005年以来,全行业共有2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2010年,纺织行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38个,占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6%。

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重由54:33:13调整为51:29:20,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发展得到行业重视。

差别化直纺和新型纺丝冷却技术在化纤行业开始推广应用,废水余热回收、中水回用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行业中的推广利用比例也在逐步提高,纺织工业绿色循环发展的成果初现。

尽管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壮大,但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许多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增长的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正在逐步加剧,已影响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劳动部、纺织总会关于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通知-劳部发[1994]310号

劳动部、纺织总会关于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通知-劳部发[1994]310号

劳动部、纺织总会关于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通知正文:---------------------------------------------------------------------------------------------------------------------------------------------------- 劳动部、纺织总会关于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通知(劳部发〔1994〕3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纺织工业局(厅、公司)、国务院有关部门:纺织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纺织行业出现了一定困难,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中国纺织总会关于解决棉纺织行业存在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1994〕13号),提出必须把压缩总量、调整结构、技术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调整,其中包括人员结构的调整。

为切实贯彻国发〔1994〕13号文件精神,促进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妥善做好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纺织企业主管部门应会同当地劳动部门,对停工和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棉纺织企业中1993年底年满45岁以上的的从事纺纱、织布工作的挡车女工,共同制定出转业训练和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其中基本生活确无保障的,按照国家有关失业保险的规定,经劳动部门批准,可从失业保险金中适当补贴。

二、纺织企业主管部门应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压锭转产后的人员分流方案,并与当地劳动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转岗、转业培训及调剂、推荐就业的规划,并组织实施。

对一些主要因价格、资源紧缺等客观原因造成严重亏损的企业,凡参加了失业保险的,经地方劳动部门审核后,可用适量的失业保险基金扶持其调整产业结构,组织职工进行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对需要发展第三产业安置富余人员的,可适当借予生产自救金或使用适量基金作为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贴息。

发改委拟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淘汰落后产能

发改委拟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淘汰落后产能
维普资讯
广东建材 20 年第 1 期 07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合信息
发改委拟 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 金淘 汰落后产 能
国家 发 改委 正在 酝 酿 建立 健 全 落 后产 能 有 效 退 出 支 持 。
机制 , 建立 产业 结构 调整基 金 来淘汰 落 后产 能 。这 是 国
实行 了行业准 入制 度 。对达 不到 要求 , 不符合 产 业政 策 能 过剩 问题突 出 , 泥 、 水 电力 、 煤炭 、 纺织 行 业 也潜 在 着
的项 目, 要求 不予贷 款支 持 , 土 地 审批 、 保审 批不 予 产 能过剩 的问题 。 在 环
铝制 门窗及 幕墙市 场发展趋势
运 ” 大 理念, 三 奥运 工程 也必 然是 高标 准 的绿色 工程 。 而 随着 小康 生活 的到 来, 费者对 自己 的居 住环 境 的要 求 消 越来 越 高 。绿 色 消 费 成 为主 导 建筑 消 费市 场 的主 导观 念 , 色 消费带 来 了 巨大 的绿 色商 机 。 绿 因此 , 满足绿 色 消 费需 求, 展高 性 能、 技术 生态 建筑 幕墙 及 门窗 , 发 高 不仅 要从 建筑外 观 效果 、 墙 及 门窗 自身 的基本 物 理性 能 以 幕 及 造 价等方 面 去思考 , 要把幕 墙 及 门窗 的整 体设计 与 也 生态环 境挂 上钩 , 建造 后 的幕墙 及 门窗 具有 良好 的性 能 能, 少对环 境 的污 染 , 人 们营造 舒适 的环 境 。 减 给 第 五 , 制 门 窗 、 墙 产 品差 异 性 小 , 争 更 加 激 铝 幕 竞 烈 。铝 制 门窗 、 墙 市场竞 争更 加激 烈 。由于 门窗 、 墙 幕 幕 行 业 已进 入 初 步成 熟 期 阶段 , 争程 度 激 烈 , 竞 导致 目前 各企 业利 润 降低 。建筑 门窗市场 产 品 日渐 丰富 , 形成 了 以铝 、 、 、 四 大材 料 为 主 的 多元 化 市场 结 构, 材 塑 木 钢 新 料、 新技术 的应用将 出现更 多新 产 品, 门窗、 铝 幕墙 产 品 与其 他行业 比 , 品差 异性 小 , 争更 加激 烈 。 产 竞 第 六 , 贷 紧缩 , 小企业 将 出现“ 信 大 马太 ” 效应 。 国家 宏观 政 策凋 控 、 银行 信 贷 紧 缩 、 行利 息 上 调 导致 竞争 银 环 境 恶性化 , 工程垫 资 比较严 重 。 由于 国家要 求各 施 工 单位提 供农 民工工 资保 证金 制度 , 大 了施 工单位 的垫 加 资, 客观 上 占用 了一 部 分现 金 流 , 业 资 金周 转 速度 降 企 低, 加大 了企业 资金周 转 的难度 。 一方面 , 型 门窗幕 墙 大 企 业可 以增加 获得 更 大项 目的可 能性, 中小企业 发展 相 对 艰难 ; 另 一 方 面 , 但 中小 门窗幕 墙 企 业也 可 以结 合 自 身优 势 , 寻找“ 、 、 ” 短 平 快 的项 目, 增大 资金 周转速 度 。 第七 , 品开发 和 技术创 新 将成 为企 业 的核 心竞 争 产 力 。 品开发 更 为理性 , 会根据 各地 气候 的特 点 、 产 将 当地 人 文文 化 的 需求 、 经济 发 展 状 况 、 能环 保 的要 求 等 众 节 多 因素进 行综 合分 析 引导产 品 开发 , 同时将 引进 吸收 国 际 的先进 技术 和材 料进 行产 品 开发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纺织业限制类细分条目解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纺织业限制类细分条目解读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13 、 采 用 聚 乙 烯 醇 浆 料 ( PVA ) 上 浆 工 艺 及 产 品 该工艺的使用加大了印染废水的治理难度,不利于节能减 (涤棉产品,纯棉的高支高密产品除外) 排,需要限制。 14、吨原毛洗毛用水超过20吨的洗毛工艺与设备 15、双宫丝和柞蚕丝的立式缫丝工艺与设备 16、绞纱染色工艺 使用该类工艺和设备废水排放量高,不利于节能减排,需 要限制。 落后工艺和装备,需要逐步退出。 该工艺的印染废水排放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需要限制 使用。
第 1 页,共 2 页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细分条目解读
2005年本
新增条目
2011年本
17、亚氯酸钠漂白设备
修订理由
落后装备,不利于节能环保,需要逐步退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 2 页,共 2 页
列入纺织限制类的全部为新增条目,“2005年版本”中只 有一个条目“74型染整生产线”,现已调整到淘汰类。限 制类所列条目均为技术相对落后、单位产量耗能大或排放 高的工艺和设备,需要企业将其逐步淘汰或进行技术改造 。 随着聚酯装备技术进步和产业快速发展,聚酯产能已趋于 过剩。因此,提高技术门槛,发挥规模效益,有利于提升 企业技术水平。 落后工艺,不利于节能减排。 落后装备,需要逐步退出。 同上 同上 同上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技术 水平。 落后装备,需要逐步退出。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细分条目解读
2005年本 第二类 限制类
十四、纺织
1.74型染整生产线
2011年本 第二类 限制类
十三、纺织
(删除)
修订理由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 纺织各行业展现韧性与活力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 纺织各行业展现韧性与活力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纺织各行业展现韧性与活力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1年第33期8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2021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来看增速尚未完全恢复,行业仍需持续努力。

作为工业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的市场敏感性比较高。

基于此,主要分行业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对本行业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细化的分析,对全行业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从而形成对整个纺织行业发展比较明确的提示。

本期特刊登部分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为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参考。

2021年上半年化纤行业运行分析: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指标回升较快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纺织服装内需市场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市场需求也有所回暖,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为化纤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成本支撑。

化纤行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保持良好,主要运行指标出现较快回升。

展望全年,化纤行业运行仍将面临诸多考验,行业需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化纤行业总体开工负荷较2020年同期明显提升,固然有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但和近几年来同期水平相比也是处于高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6月,化纤产量为3337万吨,同比增加17.12%。

为了避免由于2020年低基数而造成的高增长对行业运行态势的误判,我们以2019年上半年为基期,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下同),化纤产量两年平均增速为9.10%。

分月度来看,随着去年春节后行业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化纤产量基数快速提高,导致今年1—6月的产量同比增速逐月回落。

二、成本支撑明显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持续走强,1—6月国际油价持续上涨,WTI原油价格由年初的50美元/桶左右,6月份突破70美元/桶,超过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油价水平。

受原油价格走高影响,化纤成本随之节节攀升,1—6月化纤市场价格涨幅明显。

全国及各地区纺织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全国及各地区纺织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全国及各地区纺织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
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

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

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国家层面纺织品行业政策
显示,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纺织品行业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加强对纺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组织和引导,组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优势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等行业资源形成合力,如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扩大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规模,加强纺织工业循环利用废旧纺织品,推动废旧纺织品再生产品在建筑材料、汽车内外饰、农业、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鼓励将不能再生利用的废旧纺织品规范开展燃料化利用。

2013-2022年国家层面纺织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层面纺织品行业政策
为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纺织品行业发展,强化产业链配套。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水平、高标准引进印染、服装面料等项目,着力破解我省纺织服装产业链中间环节制约。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细分条目解读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细分条目解读

高品质纱线
根据纺纱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和产业升级方向,对纺纱加
工的鼓励内容进行了具体化。
由原来的第一条“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和第二条“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
7、采用高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细针距大园机等 修订。原条目内容太宽泛,现根据纺织产业链的实际情况
2.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 先进工艺和装备生产高支、高密、提花等高档机织 将鼓励内容分列为纺纱、织造和染整三条。本条目根据织
新增条目
将原来的第一条“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6、采用紧密纺、低扭矩纺、赛络纺、嵌入式纺纱等 和第二条“采用化纤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
高速、新型纺纱技术生产多品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采 修订后新增。原条目内容太宽泛,现根据纺织产业链的实
用自动络筒、细络联集体络纱等自动化设备生产 际情况将鼓励内容分列为纺纱、织造和染整三条。本条目
纺织工业的节能减排目标。
新增条目
14、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品生产,聚酯 回收材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 丝等高附加价值产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旧纺织品大量产生(如更新淘汰 的职业服装、企业的服装边角料,回收的聚酯瓶及聚酯废 料等),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及聚酯等材料进行再生产对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针织纺织品
造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和产业升级方向,对机织、针织
纺织品加工的鼓励内容进行了具体化,使条目内容表述更
清晰。
第 2 页,共 3 页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细分条目解读
2005年本
1.高档纺织品生产、印染和后整理加工
2011年本
修订理由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禁止和淘汰类产业项目目录~(doc文档)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禁止和淘汰类产业项目目录~(doc文档)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禁止和淘汰类产业项目目录注:条目后()内为淘汰期限,标“*”的为立即淘汰;淘汰期限为2005年是指应于2005底前淘汰,其余类推。

一、落后生产能力(一)煤炭行业。

1、未按国家批准的矿区规划确定的井田范围和井型而建设的矿井(露天矿)。

(*)2、没有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书(以下简称“四证”)的各类小煤矿。

(*)3、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即国有煤矿采矿登记确认的范围)内的各类小煤矿。

(*)4、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

(*)5、高硫(全硫高于3%)、高灰(灰分高于40%)煤炭的矿井。

(*)(二)电力行业。

6、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凝汽火电机组(服役期满淘汰)。

(三)有色金属行业。

7、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任何企业。

(*)8、无采矿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办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冶炼企业及钨加工(含硬质合金)企业。

(*)9、采用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氧化锌制品。

(*)10、采用铁锅和土灶、蒸馏罐、坩埚炉及简易冷凝收尘设施等落后方式炼汞。

(*)11、采用土坑炉或坩埚炉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式炼制氧化砷或金属砷制品。

(*)(四)石油和化工行业。

12、无合法资源配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原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安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成品油生产装置。

(*)13、不能生产90号及90号以上车用无铅汽油的成品油生产装置。

(*)14、100万吨/年及以下炼制汽煤柴油装置。

(2005年)15、年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3万吨的硫铁矿制酸。

(2005年)16、年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50万条的斜交轮胎,或以天然棉帘子布为骨架的轮胎。

(*)17、年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1万吨的干法造粒炭黑生产装置。

行业协会在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例

行业协会在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例
变化的情况 ; 、行业协会通常不必像政 2 府部门那样直接对国家行政管理上级负
8 o、
前 漉

调解。 但实际上, 由于存在着 “ 市场失灵”
和“ 政府失灵 ”所 以单通过市场 调节或 ,
政 府 政 策 手 段 是 很 难 达 到 预 期 的 目标
的。 因此 ,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行业协会就 显示出了其独特作用。
会 在 现 阶 段 耋 墨■ l 薅 i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中 的 蔷 t q -
— — 一
■ 鳓 l ~ , 艮 』 鼍 ■ 圈■醴 辨 圈■■■ l_



盆 曩 蕊

二 要 |

- _
以 巾国 纺织 工业协 会为阴
当产业结构运行失衡或结构演进背 离其成长规律 时, 产业结构就需要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可 以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 是经济系统的 自我校 正,通过价格机制 调节资源的短期流向,使市场保持大体
平 衡 。另 一种 是 政府 通 过 政 策手 段 进行
策的作用 , 代替政府对行业进行管理。 由于交易成本过高和官僚机构本身 的僵化和程序化所产生 的障碍 . 政府在 制定 、 颁布了产业政策之后 , 不能够也没 有能力亲 自的去监督每一个企业的落实 情况。 比之下 , 相 行业协会在落实产业政 策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 、由于与行会成 1 员的切身利益有关系 ,协会能和行业紧 密联系, 有更敏锐的嗅觉 , 能迅速地 回应
I. _
_
■i|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行业协会
是面向企业。
二 、 向政 府 的行 业 协 会 面
行 业协 会 是指 经济 组 织 、行 业 组 织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2.04.12•【文号】工信部联消费〔2022〕44号•【施行日期】2022.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产业用纺织品用于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纺织工业高端化的重要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为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

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高端替代应用创新,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推动业态变革、价值创造和结构升级。

坚持需求导向。

以适应医疗健康、安全防护、海洋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需求为重点,加强产品开发设计,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化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市场。

坚持结构优化。

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行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力度,培育优质品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坚持合作共赢。

鼓励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与基础材料及终端应用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完善覆盖生产与应用的标准检测评价体系,建立诚信共赢产业链供应链。

【原创2024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总结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原创2024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总结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原创2024年】纺织行业分析报告总结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纺织行业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纺织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将对纺织行业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纺织行业在2023年实现了稳定增长。

全国纺织品出口额达到了新的高度,显示出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市场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纺织行业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研发投入的增加为行业未来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受全球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纺织品生产所需的纤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

其次是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纺织行业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这些挑战,纺织行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

纺织行业的供应链涉及到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通过与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合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其次是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纺织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未来,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端产品的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

纺织企业需要加大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其次是自主品牌的培育。

纺织行业需要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再次是绿色生产的推进。

纺织行业要加强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纺织行业在2024年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强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纺织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保持竞争力。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部分省市暨重点棉纺企业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部分省市暨重点棉纺企业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国家发 改委经 济运 行局 巡视 员张 莉 ( 1 图 )就 当前 全
当前运行 中存在的 3 个突出问题 ,并对 《 通知》的出 景、重点内容 以及有关要求作了说明。中国棉纺协会 长朱兰芬对全国棉纺织行业运行情况作了分析 , 国家 委经贸司副处长张显斌对棉花供求形势作 了分析和j 与会代表就企业普遍关心的棉花形势、 1棉配额的 进: 3 加强 自主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听取了 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茂新 ( 2 图 )和郑州 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其武 ( 3 图 )介绍当前国 织机械最新进展以及 “ 十一五”纺机发展的构想,塌 会代表参观 了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 《 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升级若二 F
行 对新 建聚酯 项 目的核 准和 纺织项 目的登记 备案 制度 , 防
二 纺 织结构调整 的指导原则和主要 目标
主要 原则 :() 1 充分 发挥 市场机 制作 用和 市场配 置 资
止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产业政策和信贷 原则 合理配置信贷资金 积极支持纺织结构调整 有效 防范信贷风险。
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进行 了分析 , 指出了
艿 纺织导报 C i et edr 20 o6 h a xlLae .06 . nT i e N
维普资讯
行业观察 I
‘一 - _
的通知》 主要 内容 如下 。

策措施
( 大力推进纺织技术进步。 一) 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的财税政策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支
市场竞争不规范。面对 国内外新挑战和行业结构性矛盾 当前大力推进纺织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 促进产业升 级 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和发挥我国纺织行业竞争优势 保 持纺织行业持续健 康发展 的需要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细分条目解读4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细分条目解读4

修订理由
落后的生产设备,能耗高,生产效率低。 落后的生产设备,不利于节能减排。 落后的生产设备,能耗高,废水排放量大,不利于节能减 排。 落后的生产设备,能耗高,不利于节能减排。 同上
新增条目
目前国内涤纶再生纺短纤维生产装臵普遍水平较低,规模 23、螺杆挤出机直径小于或等于90mm,2000吨/年 小,这些设备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 以下的涤纶再生纺短纤维生产装臵 要求,需要逐步淘汰。
5.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 6.B591绒线细纱机
已合并修订至第3条。 同上 落后产能,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修改后使条目表述更为 7.使用期限超过20年的各类国产毛纺细纱机 准确。 8.B601、B601A型毛捻线机 已合并修订至第3条。 修订时将原第9条和第10条关于棉花加工类设备进行了合 5、辊长1000毫米以下的皮辊轧花机,锯片片数在 9.辊长1000毫米以下的皮辊轧花机(长绒棉种 并,使内容表述更为规范。和《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 80以下的锯齿轧花机,压力吨位在400吨以下的皮 子加工除外) 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2006 棉打包机(不含160吨、200吨短绒棉花打包机) 年第49号令)的规定相一致。
第 1 页,共 3 页
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细分条目解读
2005年本
10.锯片在80以下的锯齿轧花机 11.压力吨位在200吨以下的皮棉打包机(不含 160吨短绒棉花打包机) 12.1332SD络筒机 13.BC272、BC272B型分条梳毛机 14.B701A型绒线摇绞机 15.B311C、B311C(CZ)、B311C(DJ)型精梳 机 16.1511M-105织机 17.K251、K251A型丝织机 18.Z114型小提花机 19.GE186型提花毛圈机 20.Z261型人造毛皮机 21.LMH551型平网印花机 22.LMH571型圆网印花机 23.LMH303、303B、304、304B-160型热熔染色 机 24.LMH731-160型热风布铗拉幅机 25.LMH722M-180、LMH722D-180型短环烘燥定 型机 26.ZD647、ZD721型自动缫丝机 27.D101A型自动缫丝机 28.ZD681型立缫机 29.DJ561型绢精纺机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新增条目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纺织行业分析
汇报人:政策研究部
政策信息
政策来源于《国家发改委官网》
PART01
鼓励类
纺织行业
PART02
限制类
PART03
淘汰类
PART01
鼓励类Βιβλιοθήκη 鼓励类纺织1、差别化、功能性聚酯(PET)的连续共聚改性[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 (CDP、ECDP)、碱溶性聚酯(COPET)、高收缩聚酯(HSPET)、阻 燃聚酯、低熔点聚酯、非结晶聚酯、生物可降解聚酯、采用绿色催化剂生 产的聚酯等];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相变储能、光致变色、原液 着色等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的高效柔性化制备技术;智能化、超仿真 等功能性化学纤维生产;原创性开发高速纺丝加工用绿色高效环保油剂 2、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环己 烷二甲醇酯(PCT)、生物基聚酰胺、生物基呋喃环等新型聚酯和纤维的开 发、生产与应用 3、采用绿色、环保工艺与装备生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细菌 纤维素纤维、以竹、麻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 酸纤维(PLA)、海藻纤维、壳聚糖纤维、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PHA)、 动植物蛋白纤维 4、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碳纤维(CF)(拉伸强度 ≥4200MPa,弹性模量≥230GPa)、芳纶(AF)、芳砜纶(PSA)、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纺丝生产装置单线能力≥300吨/年,断 裂强度≥40cN/dtex,初始模量≥1800cN/dtex)、聚苯硫醚纤维(PPS)、 聚酰亚胺纤维(PI)、聚四氟乙烯纤维(PTFE)、聚苯并双噁唑纤维 (PBO)、聚芳噁二唑纤维(POD)、玄武岩纤维(BF)、碳化硅纤维 (SiCF)、聚醚醚酮纤维(PEEK)、高强型玻璃纤维(HT-AR)、聚 (2,5-二羟基-1,4-苯撑吡啶并二咪唑)(PIPD)纤维等] 5、符合环保要求的特种动物纤维、麻纤维、桑柞茧丝、彩色棉花、彩色桑 茧丝类天然纤维的加工技术与产品
PART02
限制类
限制类
纺织
1、单线产能小于 20 万吨/年的常规聚酯(PET)连续聚合生产装 置 2、常规聚酯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法生产工艺 3、半连续纺粘胶长丝生产线 4、间歇式氨纶聚合生产装置 5、常规化纤长丝用锭轴长 1200 毫米及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 6、粘胶板框式过滤机 7、单线产能≤1000 吨/年、幅宽≤2 米的常规丙纶纺粘法非织造 布生产线 8、25 公斤/小时以下梳棉机 9、200 钳次/分钟以下的棉精梳机
16、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国产和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的进口印 染前处理设备、拉幅和定形设备、圆网和平网印花机、连续染色 机
6、Z261 型人造毛皮机 7、未经改造的 74 型染整设备 8、蒸汽加热敞开无密闭的印染平洗槽 9、R531 型酸性粘胶纺丝机 10、4 万吨/年及以下粘胶常规短纤维生产线
10、5 万转/分钟以下自排杂气流纺设备 11、FA502、FA503 细纱机 12、入纬率小于 600 米/分钟的剑杆织机,入纬率小于 700 米/ 分钟的喷气织机,入纬率小于 900 米/分钟的喷水织机 13、采用聚乙烯醇浆料(PVA)上浆工艺及产品(涤棉产品, 纯棉的高支高密产品除外) 14、吨原毛洗毛用水超过 20 吨的洗毛工艺与设备 15、双宫丝和柞蚕丝的立式缫丝工艺与设备 16、绞纱染色工艺 17、亚氯酸钠漂白设备 18、普通涤纶载体染色
6、建立智能化纺纱工厂,采用智能化、连续化纺纱成套装备(清梳联、 粗细联、细络联及数控单机及喷气涡流纺、高速转杯纺等短流程先进纺纱 设备),生产高品质纱线;采用高速数控无梭织机、自动穿经机、全成形 电脑横机、高速电脑横机、高速经编机等新型数控装备,生产高支、高密、 提花等高档机织、针织纺织品 7、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印染技术装备、染整清洁生产技术(酶处理、高效 短流程前处理、针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低温前处理及染色、低盐或无盐 染色、低尿素印花、小浴比气流或气液染色、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 等)、功能性整理技术、新型染色加工技术、 复合面料加工技术,生产高档纺织面料;智能化筒子纱染色技术装备开发 与应用 8、采用非织造、机织、针织、编织等工艺及多种工艺复合、长效整理等 新技术,生产功能性产业用纺织品 9、智能化、高效率、低能耗纺织机械,关键专用基础件、计量、检测仪 器及试验装备开发与制造 10、高档地毯、抽纱、刺绣产品生产 11、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装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应用 12、纺织行业生物脱胶、无聚乙烯醇(PVA)浆料上浆、少水无水节能 印染加工、“三废”高效治理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3、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利用聚酯回收材 料生产涤纶工业丝、差别化和功能性涤纶长丝、非织造材料等高附加值产 品
PART03
淘汰类
淘汰类
纺织
1、使用时间达到 30 年的棉纺、毛纺、麻纺设备、机织设备
11、湿法氨纶生产工艺
2、辊长 1000 毫米以下的皮辊轧花机,锯片片数在 80 以下的锯 齿轧花机,压力吨位在 400 吨以下的皮棉打包机(不含 160 吨、 200 吨短绒棉花打包机)
12、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法氨纶及腈纶生产工艺 13、硝酸法腈纶常规纤维生产工艺及装置
17、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浴比大于 1:10 的棉及化纤间歇式 染色设备
18、使用直流电机驱动的印染生产线
19、印染用铸铁结构的蒸箱和水洗设备,铸铁墙板无底蒸化机, 汽蒸预热区短的 L 型退煮漂履带汽蒸箱 20、螺杆挤出机直径小于或等于 90mm,2000 吨/年以下的涤 纶再生纺短纤维生产装置
谢谢
3、ZD647、ZD721 型自动缫丝机,D101A 型自动缫丝机, ZD681型立缫机,DJ561 型绢精纺机,K251、K251A 型丝织机 等丝绸加工设备
14、常规聚酯(PET)间歇法聚合生产工艺及设备 15、常规涤纶长丝锭轴长 900 毫米及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
4、Z114 型小提花机 5、GE186 型提花毛圈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