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共36页文档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0074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f.png)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1. 品种法,哎呀呀,就像种苹果一样,把同一种类的产品当作一个整体来核算成本!比如说生产一堆相同的零件,那我们就可以用品种法来算算成本哟!
2. 分批法,这就好比给每一批产品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比如说定制的一批特别的机器,咱就得专门用分批法去核算它们的成本呢!
3. 分步法,想象一下啊,就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核算成本呢!比如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要经过好多步骤,分步法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4. 分类法,这就像是把东西分类整理好,然后清楚地知道各类的成本!比如把不同型号的产品分类核算,多方便呀!
5. 作业成本法,哇塞,这就像是给每个作业都贴上了价格标签!比如说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用作业成本法能算得更精细呢!
6. 标准成本法,不就是给成本定个标准嘛,就像给跑步定个目标一样!比如生产一个产品期望的成本是多少,用标准成本法就能对比出来啦!
7. 定额成本法,这跟定额完成任务似的,把成本也定额好啦!像规定好生产一个东西最多花多少钱,就用定额成本法呗!
8. 变动成本法,哎呀呀,就只管那些会变动的成本呀!比如随产量变化的成本,用变动成本法就能抓住重点啦!
9. 约当产量法,这就好像把没完成的东西折算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成本啦!比如半成品的成本,用约当产量法就能大概算出来呢!
我觉得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用处呢,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完整word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完整word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2c7582b8bd63186bcebbcf4.png)
1.审核各项要素费用。
即审核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2。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将应由本月负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
3.将计入本月的生产成本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反映在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4.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1."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计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余额为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
该账户应根据管理要求按车间及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
2.”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计入账户的贷方,该账户的余额为辅助生产在产品的成本.该账户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3.”制造费用"账户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费用一般包括:机物料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提供损失等。
发生的如上费用应计入账户的借方,月末从贷方分配转出,一般情况下月末无余额。
该账户按车间设置明细账。
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的核算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二是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直接在辅助生产成本中核算,实验中注意案例的要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发生材料、燃动力、工资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的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某种产品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明细账的有关项目。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92b21ea8114431b90dd8a7.png)
一、核算方法的选择工业企业一般选用产品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1、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
设产品明细账.2、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等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分车间进行归集,制造费用科目按车间设明细账.制造费用一般包括:生产部门的物料消耗、员工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等与生产相关的费用.制造费用月末无余额,应全部分车间转入生产成本。
3、如实统计本月应承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或经营管理费用.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明细表.4、设低值易耗品科目,采用分期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设立低值易耗品明细账。
5、设月末在产品明细账,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日常: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建立起最起码的仓库管理制度和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保证其资料及时、真实的将单据传递给财务部门。
2、仓库和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如生产通知单、原材料入库单、原材料领用单、原材料退料单、产成品入库单、产成品出库单等与生产相关的单据,要求仓库及生产部门助理如实填写,并建立相应的台账,各原材料、产成品、在产品月末有明细账,财务随时抽盘。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相关的费用应及时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月底:1、计提固资折旧,检查整理归集制造费用科目。
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账原材料与仓库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误,若有应是发票未到,应做原材暂估入账。
原材料的领用归集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检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否摊销计提.4、由各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其完工程度。
四、成本费用分配方法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2、其他成本费用采用比例法分配.如电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可按6:3:1进行分配.五、成本核算的核心1、成本会计核算的核心是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生产情况,月底通过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分析每月成本波动,编制出各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与实际销售成本比对表,及时分析成本中所存在的问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11156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7.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指将全部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都纳入到产品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产品、单一生产过程的企业。
2.差别成本法:差别成本法是指根据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特点,将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进行核算,然后将各项成本相加得到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产品、多生产过程的企业。
3.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无论是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还是间接费用成本,都以实际花费为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成本难以准确划分的企业。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工时标准和材料用量标准,预先确定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用实际发生数与标准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生产规模和生产连续性的企业。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1.确定核算周期: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确定成本核算的周期,一般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等。
2.收集成本数据: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采购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收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3.归集成本数据:根据所采用的成本法,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进行分类归集,分别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4.分配制造费用:对于间接费用,需要将其根据相关分配基数,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到各个产品或生产过程中。
5.计算产品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已经分配的制造费用按照所采用的成本法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产品的成本。
6.计算单位成本:将产品成本除以产品数量,得到单位成本,以便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分析。
7.编制成本报告:根据所需的组织级别或管理层面,编制成本报告,将成本数据展示给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决策。
8.分析成本变动:对于成本变动较大的项目,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找出成本发生变动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课件(PPT 36页)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课件(PPT 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95905fe3d4d8d15abe234ef0.png)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5 日星期 六上午5 时12分 34秒05 :12:342 0.12.5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5时12 分20.12. 505:12 December 5,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5日 星期六5 时12分 34秒05 :12:345 December 2020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 成本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的生产 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不同,所采用的成本计算 方法不同。
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 简单生产、复杂生产 按生产组织特点分为: 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2.2.4 做好成本会计的各项
基础工作(续4)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劳动的 耗费过程。在各种劳动耗费中,财产物资的 耗费占有相当比重。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 计价方法和价值结转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 响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要求: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应采用统一的方法 简便、合理、相对稳定
2.2.4 做好成本会计的各项 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产品消耗定额的作用: 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是审核和控制成本的标准 是分析和考核成本水平的依据 是分配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应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 借方登记应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直
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及 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贷方登记完工验收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 务费用。 期末如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完工的 在产品的辅助生产成本。 该账户应该按照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品种、劳务种 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3aa8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7.png)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核算成本和制定成本指标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生产的成本、了解成本构成、控制成本并评价成本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全面成本核算法和部分成本核算法。
全面成本核算法:1. 分部门核算法:将企业分成多个部门,并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分别核算。
此方法适用于部门独立、生产过程单一的企业。
2. 作业成本核算法:以作业为单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
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多样化的企业。
3. 工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工序,在每个工序完成后,按照工序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企业。
4. 批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批次,在每个批次完成后,按照批次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企业。
部分成本核算法:1. 直接成本核算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作为产品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
2. 间接成本核算法:将不能直接归属到产品上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3. 经济性成本核算法:将成本与产品效益进行比较,评估成本效益。
将经济性考虑在内,淘汰不经济的产品或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标准成本核算法:制定标准成本指标,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差异,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还有生产成本核算法、销售成本核算法和综合成本核算法等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成本核算应完整、准确:核算应覆盖企业所有的生产成本,并确保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成本分类要合理: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将成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配。
3. 核算与控制相结合:成本核算不仅是了解成本构成的手段,还应结合成本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9db0c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5.png)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生产发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审查要点如下: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⒉完善的簿记制度.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⒊严格核对制度.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第一、采用询问法.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第二、采用抽查法.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第一、依赖程度高.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第二、依赖程序一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第三、依赖程度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⒈直接材料成本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⑵采用定额成本法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⑶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⒉直接人工成本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②选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⒊制造费用成本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选择的标准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分配的方法有无变更,防止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多分配应税产品成本,相应少分配免税产品成本.审查发现此类问题应重新正确计算,作出会计调整.二审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内容是为企业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及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车间所发生的费用.从服务的对象上看,部门多、非生产性占有一定的比例,正确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关系到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抽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生产统计表等原始记录资料,从分配标准、费用分配方法、费用分配金额三个环节查证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是否真实、正确.⒈审查各车间的费用分配标准.审查有无将为基本建设、专项工程、福利部门提供的水、汽、机械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费用计入辅助生产;审查是否按实际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分配率是否正确,采用复算方法重新计算,对少分配或非生产性费用挤入生产成本的情况,调增计税利润.⒉审查分配方法.辅助生产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审查进注意有无年度内任意改变分配方法,使各部门分配金额发生不正常波动的情况.如果存在这样情况,应按原方法进行计算,其差额调增调减计税利润.⒊审查费用分配金额.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与辅助生产车间统计表对照,当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金额大于生产统计表中的费用额时,应进一步查明辅助生产费用归集有无虚假,抑或统计有差错.如证实生产统计表正确的情况下,即为多转生产成本的费用,应调增利润.三审查费用确认的原则会计制度规定,确认费用应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收到或支付,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处理.由此可见权责发生制才能真正按会计期间来正确反映各期的盈亏情况.主要审查发生的费用是否归属于本期产品负担,影响当期利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跨期费用,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审查该科目发生的费用是否应由本期产品成本来负担.应从费用真实性、合法性、计入成本时间和方法加以审查,审查时应注意两点:⑴待摊费用应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⑵审查预提费用计入当期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符合成本的列支范围、标准,计提金额是否正确,支付对象是否合理.⒈“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待摊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已经支付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按照费用支付或发生的受益期限平均摊入生产成本,且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为了正确贯彻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分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都相应地设置了“待摊费用”会计科目,便于企业准确核算应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和费用摊销的具体结果.⑴“待摊费用”科目会计核算方法该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支付的应由本期及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的固定资金资产租金、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以及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若数额小,也可一次性列入支付期相关费用.“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贷方反映已经摊入相应期间生产成本、费用的金额,该科目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一定期间内尚未摊销完毕的各项费用.为了便于准确划分各项费用受益期限和摊销期限,“待摊费用”除设置总账外,还应按各项费用的发生时间和种类设置“待摊费用”明细分类账.账务处理:发生时:借:待摊费用—XXX贷:银行存款现金、现金、低值易耗品....摊销时.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等贷:待摊费用—XXX⑵“待摊费用”的审查重点及审查的思路在日常税收审查工作中,由于“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反映企业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实际摊销金额,因此其金额摊销的正确与否,关键是确认受益期或使用期限与摊销期限是否一致,因而产生纳税审查的重点;但切不可忽视对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因为,通过该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能够便于审查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需摊销费用的形成或来源是否真实以及费用的性质.因此在日常的税收审查中,对“待摊费用”科目的审查,其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都应作为审查的重点,不能有所侧重,更不能有主次之分.⑶审查“待摊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企业发生待摊费用时,在正常情况下,“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与“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账户贷方发生额对应.如果与“在建工程”、“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则属于异常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审查.①区别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界限重点审查企业“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中是否有人为混淆成本界限的行为,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项目列入待摊费用,从而分期摊入生产经营成本.常采取的手段的:a.企业人为地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金额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列入“待摊费用”账户进行摊销;b.企业将本期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金额的部分项目有意识地列入“待摊费用”账户实现摊销.如有规律地将基建人员的工资列入“待摊费用”、基建项目领用的材料、基建项目的借款利息等等.②严格划清资本性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a.审查企业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资本性支出有无假借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名义,将从事固定的购建支出费用列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实现摊销.b.审查企业是否有将应列入“递延资产”核算的开办费用,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不能单独归属于一个会计期间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核算的行为;c.审查企业有无将应记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无形资产受让及开发性支出费用一次性直接记入“待摊费用”科目.通过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的审查,从中发现企业是否有人为调节期间生产经营成本的现象.对企业将“待摊费用”科目作为“蓄水池”人为地调节生产经营利润的审查重点应放在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和实行利润承包企业,审查企业是否有采用调节手段达到承包目标的实现和多计提效益工资的目的.对“待摊费用”科目借方发生额实施纳税审查,应遵循“追本求源、刨根问底”的原理.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支出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应满足以下要求:1加强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包括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以及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的制定和修定;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原始记录;以及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等.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为:1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2将本月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ee7d2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7.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在工业企业的运营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还能揭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关键点,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步骤。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成本核算是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会计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要弄清楚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到底花了多少钱。
二、成本核算的重要性1、为产品定价提供依据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让企业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从而制定出合理的价格,既能保证企业的盈利,又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成本控制与优化通过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环节,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决策支持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扩大生产、调整产品结构等决策时,都需要依赖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
三、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
2、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等。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步骤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
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产品的品种、批次、生产步骤等。
比如,对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对象可以是某种型号的汽车,也可以是某一批次的汽车零部件。
2、设立成本项目常见的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制造费用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水电费、折旧费等。
工业企业应如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应如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ce149a3f2f60ddccda38a067.png)
本 的核 葬 就 是企 业 把 生 产过 程 中所 发 生 的 生 产 , 用
,
按 一 定 的 对 象 加 以 归集 和 分 配 并按 照 一 定 的 方 法确 定 各 种 产 品 的 本 期 实际 成 本 和 单 位 成 本 它 包括 生 产
.
费 用的 核 葬 和 产 品 成 本 的计 葬 王 会 计 象我们单位 该 如 何进行生产费用的核算
, ,
“
”
、
“
制 造 费用 两 个 科 目
,
”
实际
,
进 行 总 分 类 核 葬 你 们 单位 的 生 产 资 用 总 分 类核 葬 也 应 通 过 上 述 科 目 进 行核 葬
、 , , 。
应用 成本 就是 我 们 通常所说 的 成本 它是理 论成本 的具 体 化 除 包括 理 论 成 本 中共 性 的 生 产 消 耗 外 还 包括 生 产过 程 中 的 特 殊 消 耗 如 利 乌支 出 锐 金 等
—
”
、 “
基本 生 产 成 现金
”
、 “
”、 “
应
杂
实 际应 用 成 本 的核 葬 不 但 与 企 业 生 产 经 苦 关 系
,
付 福 利 资 等科 目 辐 助 生 产 成 本 应 于 月 终 时按 一 定 的 分 配标 准 分 配 给 各 受 益 对 象 ; 借 记 生 产 成 本
“
密切 而 且 还 受政 策 法 令 的 严格 制 约 王会计 噢 怎 么 核算 呢 ?
, . ,
.
,
、
,
但 这 只 是 在核 茸 的 范 围上 小 了 并
。 ,
,
没 有改 变 成本 核 葬 的租 序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bf18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b.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1. 你知道直接成本法不?就好比你做蛋糕,面粉、鸡蛋这些直接材料的成本就是直接成本法要算的呀。
比如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制造一个零件,那钢材的费用就是直接成本,直接明了!
2. 哎呀,还有分批成本法呢!这不就像给不同批次的产品贴上专属标签,各自算成本嘛。
像服装厂生产不同批次的服装,每批的成本单独核算,是不是很好懂呀!
3. 标准成本法也很重要哦!它就像是一个设定好的标准线,跟实际情况对比。
比如说汽车生产,有个标准的成本设定,然后看看实际成本有没有超,简单又实用啊!
4. 作业成本法是不是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把各种作业当作核算单位呀。
好比物流公司,不同的物流环节就是不同的作业,各自核算成本,有趣吧!
5. 分步成本法就像走楼梯,一步一步来统计成本。
例如化工企业,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都要精确计算,这就是分步成本法的魅力呀!
6. 分类成本法呢,就是把东西分类后算成本呀。
就好像超市把商品分类,然后计算每类商品的成本,很形象吧!
7. 是不是感觉约当产量法有点怪?其实就是把半成品换算一下来核算成本。
就像做面包,没烤好的面包也算一部分成本,这下好懂了吧!
8. 定额成本法,就像有个规定好的成本额度一样。
像建筑企业,给每个项目设定定额成本,照着来就行,多清楚呀!
9. 最后啊,咱得明白,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得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
就像选衣服,得合身才好呀,不能瞎用哦!。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7e7d5c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8.png)
1 .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即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来确定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2 .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
3 .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
4 .对于月末未全部完工的产品,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其基本做法是:第一步,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X完工率(完工程度)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量)第三步,求出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第四步,求出在产品的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二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成本(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⑹定额比例法。
生产成本如何结转?结转生产成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成本会计 第六章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文档资料
![成本会计 第六章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35ad3590c69ec3d5bb75bd.png)
⑤计提折旧费: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 固定资产原值 960 000元,辅助生产车 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384 000元,按 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借:制造费用
9 600
辅助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3 840
13 44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⑥其他支出:基本生产车间发生43 584
乙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生 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 配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直接材料 403 200 = 60(元/件) = 费用分配率 4 800+1 920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4 800×60=288 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1 920×60=115 200(元)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1 920×40%=768(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28 800×8=230 4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9 600×8=76 8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30 400
——乙产品 76 800
贷:制造费用 307 20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只生产一种产品——只需开设一个
产品成本明细账,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
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 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分社
生产多种产品——按照产品品种
分别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发生的生
产费用中,分得清哪种产品耗用的,
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 本项目。
第五章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
![第五章工业企业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2aa8e36294dd88d1d26b04.png)
第四节
分步法
一、分步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 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并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企业. 特点:以产品和生产产品的各生产步骤作为成 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明细账按产品的品种分 生产步骤设置,生产费用按生产步骤归集。 种类: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Thank you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