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实验论文

合集下载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在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于研究和评估新药物、治疗方法和疾病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一些要求:1.动物种类和基因型:首先,需要明确实验所使用的动物种类和基因型。

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和基因型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同样的药物在小鼠和人类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3.动物数量和性别分布:描述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和性别分布是必要的。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到统计学的要求,确保具有足够的样本量能够支持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性别的配比应适当,以排除性别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4.动物处理和随机分组:描述动物的处理方法和随机分组的过程。

这是为了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是可靠和有效的,并减少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描述这些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实验的执行和数据的解释。

5.动物的健康状况:描述动物在实验期间的健康状况。

这包括动物的质量、年龄、外观和行为。

同时,还需要描述对实验动物进行的任何健康检查和疾病筛查的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到动物健康问题的干扰。

6.实验过程和监测指标:描述实验过程中动物所接受的处理或操作,并列出监测的指标或参数。

例如,在药物治疗实验中,需要说明给药途径、剂量和频次,并记录监测的结果,如体重变化、生物学标志物的测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7.伦理审查和合规性:描述动物实验是否经过伦理审查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指南的要求。

这包括揭示动物实验所获得的伦理许可和监管机构的批准。

总之,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需要准确、全面,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伦理审查和合规性的要求,确保动物实验的科学和道德的可靠性。

生物科学动物论文3800字_生物科学动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物科学动物论文3800字_生物科学动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生物科学动物论文3800字_生物科学动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生物科学动物论文3800字(一):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摘要:目的:探索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

方法:实践探索法。

结果:构建了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课程“技能培训——野外采集——标本制作——分类鉴定——防腐保藏——效果检查——成绩评定”小组与个人相结合目标责任制的教学模式。

结论: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符合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能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科学;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动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一门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及其发育和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关系的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之一。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如何进一步通过动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培养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对动物种类识别和鉴定,认识动物的特点,了解其用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为保护和利用动物为人类服务做好知识与能力储备,是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就这一问题,许多高校都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如赵格日乐图等研究了“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1],杨晓杰等“生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

近年来,我们针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从以下方面对动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1.制订动物学野外实习计划根据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动物学课程主讲教师制订动物学野外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和实习内容,建立组织(明确实习领队、指导教师对实习班级分组)保障、落实野外实习经费、确定实习地点和实习时间、强调实习纪律、明确实习成绩考核方法。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在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动物咬伤创口暴露后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措施。

虽然人们都知道被犬(动物)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对于伤口的处理特别是创面较大的伤口处理、外用消毒剂的选用及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商榷之处。

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接诊了4590人次动物咬伤病例,现结合动物咬伤门诊碰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哪些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在狂犬病防治范畴中,动物通常是指对狂犬病毒敏感的动物。

如犬、狐狸、山狗、郊狼、豺狼、臭鼬、浣熊、猫、猫鼬、蝙蝠等动物,还包括牛、马、羊等家畜。

常见的动物咬伤有犬、猫、鼠、猫头鹰、黄鼠狼、蝙蝠等动物咬伤。

被鸡啄伤,被甲鱼、黄鳝等咬伤则不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犬(动物)咬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伤情的程度不同,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直接影响到愈后。

许雷等分析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有88%的动物咬伤病人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而导致了狂犬病的发生。

2.1外用消毒剂选择在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好消毒剂也十分重要。

①过氧化氢在既往的伤口处理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对正常组织有腐蚀作用,而动物咬伤又是新鲜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利,故不宜常规使用。

②由于犬咬伤后一般都要用肥皂水清洗,而新洁尔灭是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与肥皂水有拮抗作用,两者是不宜混用。

③醋酸洗必泰:由于该消毒剂对芽胞和病毒无效,因此,从预防狂犬病的角度不主张用。

④10%聚维酮碘为强力杀灭微生物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观察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动物行为、生理、生态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本文将以动物观察实验为主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动物行为和生态的相关问题。

正文内容一、动物观察实验的设计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适合研究的动物种类,确定实验的观察对象和样本数量。

2.确定实验环境:保证实验环境稳定和一致,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和生活空间。

3.制定观察方案:规划实验观察时间、观察视角和观察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进行数据采集:运用相应的观察仪器和记录方法,采集目标动物的生理、行为等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科学解读。

二、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1.食物获取行为:探讨不同动物物种的觅食行为特点和策略,分析环境对其觅食行为的影响。

2.族群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探讨动物在群体中的角色分工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3.繁殖行为观察:研究动物的交配行为和育儿行为,揭示动物繁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栖息地选择研究:分析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选择倾向,了解动物对于栖息地的适应策略。

5.迁徙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迁徙行为,探讨迁徙对于动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三、动物生理与适应能力1.耐寒能力研究:观察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冬眠、蓄能等生理现象。

2.耐热能力研究:探究动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和热应激反应。

3.水分调节研究:研究动物对水分的需求和调节机制,揭示动物在不同水源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策略。

4.光线对生物钟的影响: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物钟调节现象,研究光线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5.飞行行为研究:研究动物的飞行行为和相关生理适应特点,探讨飞行对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四、动物生态与环境保护1.食物链研究:通过生态观察和分析,研究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2.生境破坏研究:观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的生存情况,揭示生境破坏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了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定义和分类了宠物行为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讨论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和结果解释。

针对宠物行为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行为矫正策略,包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正确的驯养方式、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环境调整。

通过实证研究,选择了符合标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制定了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最后,展望了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观念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宠物行为问题;诊断方法;处理策略;行为矫正;实证研究;未来展望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1)1.1.2 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1)第2章宠物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动物行为学基本理论 (2)2.1.1 行为的遗传与进化 (2)2.1.2 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 (2)2.1.3 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2)第3章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 (3)3.1 观察法 (3)3.1.1 主观观察 (3)3.1.2 客观记录与分析 (3)3.2 访谈法 (3)3.2.1 对主人的访谈 (3)3.2.2 对兽医师的访谈 (3)3.3 测试法 (3)3.3.1 行为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3)3.3.2 测试结果的解释 (3)第4章宠物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4)4.1 预防措施 (4)4.1.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4.1.2 正确的驯养方式 (4)4.2 行为矫正 (4)4.2.1 行为训练 (4)4.2.2 药物治疗 (4)4.2.3 环境调整 (4)第5章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择标准 (5)5.2 案例描述与分析 (5)5.3 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5)第6章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展望 (6)6.1 科技进步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2 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并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科学实验论文(5篇)

科学实验论文(5篇)

科学实验论文(5篇)科学试验论文(5篇)科学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老师的科研课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如何让同学既完成有关试验教学内容,又参加到老师的课题中,值得讨论与探究。

我校试验动物学教研室担当了生物技术专业、医学试验技术专业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门课程中均有不同的动物试验内容。

因此,我们削减了基础生物学、比较解剖学、比较生理学、试验动物学等课程的试验教学课时,特地开设了动物试验技术课程,期望通过这门课程使同学系统地学习动物试验原理、技术和方法,并切实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试验技能,使同学对人体解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课程所学到的理论学问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但仅凭有限的课时,无法全部把握纷繁简单的动物试验技术。

因此,在同学把握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学问的基础上,让同学通过动物试验技术课程把握常规动物试验方法,学会观看和分析,然后结合老师的有关科研工作,将一个科研项目划分为几个小的开放性试验模块,依据同学的学问储备和科研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状况的科研内容,并以此组成几个科研爱好小组,让参加的同学在这类试验中得到切实的熬炼,也为其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1.综合性开放性试验模式的内容。

以裸鼠皮下抑制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药物分子的活性评价课题为例,该模型的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试验操作众多,能够较完全、系统的培育同学的科研力量,使本科生能够接触不同层面的学问。

依据试验内容的需要以及本科生课内学时有限性的特点,将该课题项目分解为不同的课题小组,例如:细胞培育课题小组;肿瘤移植动物模型小组;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评价组等,然后每个同学依据所学学问以及爱好爱好,选择自己的试验内容并组建“课外科研爱好小组”。

确定试验内容后,同学自己查询文献并写出具体的试验方案,通过指导老师与同学共同商讨,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方案。

确定试验方案之后,在指导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开展试验,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沟通协作,共同完成。

动物学实验论文(完稿)

动物学实验论文(完稿)

软体动物身体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性特征作者:强化培养学院09级02班赵凡杭天蓉摘要: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

该门动物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等五部分组成。

因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所以通称贝类。

该门动物共分8纲,有10余万种,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例如鲍鱼、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

由于软体动物大多数贝壳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较易捕获,因此远在上古渔猎时期,就已被人类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药用、农业用、工艺美术业用,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对人类有害。

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结构特征1.1.1贝壳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在柔软的身体外覆有1个、2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贝壳,腹足类贝壳,一般呈单一的螺旋形;瓣鳃类贝壳为2个,呈瓣状;掘足类贝壳为1个,呈象牙状;多板类的贝壳为8块,呈覆瓦状排列;头足类有的为外壳,有的被外套膜包入形成内壳或退化。

贝壳的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占全壳的95%,此外还含少量的贝壳素及其他有机物。

典型的贝壳,通常可分为3层,最外的一层为角质层,由一种硬蛋白质贝壳素构成,能耐酸耐腐蚀,色泽多样而薄,起着保护介壳的作用;中层为棱柱层,质厚,占壳的大部分,由钙质的棱柱形结晶构成;内层为珍珠层,通常为钙质和壳基质构成,光滑,具珍珠色彩。

角质层及棱柱层均由外套膜背面边缘分泌形成,随着动物的生长逐渐增大面积。

珍珠层是由外套膜的全表面分泌而成,随着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其厚度。

珍珠就是珠母贝等的外套膜分泌物形成,其性质和形成机理,与珍珠层相似。

因季节不同分泌情况有所变化,有时又因食物不足、繁殖期等原因,会影响外套膜边缘的直接分泌,因而角质层增长不是连续不断的,在贝壳表面常形成生长线,可用来判断软体动物的年龄。

实验动物学论文综述设计抗心力衰竭的实验的方案

实验动物学论文综述设计抗心力衰竭的实验的方案

设计抗心力衰竭的实验的方案Design experiment of anti-heart failure scenarios 摘要: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包括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和炎症等,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心脏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满足身体对代谢的需要,最后导致心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

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可导致心力衰竭,是目前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2)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其发病几率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3)。

Swedberg在2003年ACC年会上报告的1988—2000年12年间心衰患者出院后1年的病死率:55-64岁下降53% , 65-74岁下降44%, 75-84岁下降33%(4)这种改善从1994年开始越来越明显,与同期应用ACE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 inhibitors) (ACEI))和B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一致。

我国部分地区1980年、1990年、2000年3个年段慢性心衰住院病历回顾性调査,2000年段应用ACEI和e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病例明显增加,心衰住院病死率也在逐步下降(由1980年的15.4%、 1990年的12.3%,再下降到6. 2%),说明心衰治疗的进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5)2001近20年来由于对心力衰竭的病理有了进一歩的认识,故在治疗心力衰竭措施上有了转变。

主要针对心室重塑的机理,防止和延缓心室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

(6)关键词:心力衰竭、去甲肾上腺素、黄连素实验背景:据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说明预后严重(7)此外,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因此,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动物医学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动物医学论文范文一:动物医学门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摘要:组织胚胎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课程对于理论课程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主要区别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

通过改革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同时对于组织胚胎学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动物医学门类的实验课程与其他理科项目的实验课程不同,需要用到动物实体或标本。

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的形态学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内化和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使学生对每个器官组织的形态有所掌握,实验课程则是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

通常的实验课程都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但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同时组织胚胎学又是微观形态学科,多数的概念是从具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不太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动物组织学的实验课程要有所设计,灵活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特征性记忆和学生能力等学习效果。

1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观察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教师讲述完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后,由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切片标本观察。

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

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就像流水线一样,将教师要求观察的切片,通过观察后将所观察到的切片标本的大致结构在纸上进行绘图,绘图后将结果交给教师检查。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和说明所观察到的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掌握与否最终只是通过学生提交的绘图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导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图情况进行错误的判断,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篇一:观赏动物学我眼中的动物行为一、动物行为的两面观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活动,总的来说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

但是,动物的行为和其他事物一样,有一利则有一弊。

不能认为它可以绝对保证动物个体的生存。

大家都知道,老鼠有啃咬硬物的行为。

这是因为老鼠常吃硬食物,它的门牙耗损特别快。

可是,它的门牙能不断生长,弥补了门牙的耗损。

但是,当硬质食物不足的时候,就必须常常啃咬硬物磨短门牙。

这种行为保证了老鼠的门牙不致因长的过长而影响吃食,这对它的生存是有利的适应行为。

然而,往往正是由于啮咬木箱发出的声音会把敌害引来,招致被捕食而丧生。

这样看来,老鼠啮咬硬物的行为,可以保证它们正常进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主流。

但是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这就是适应具有相对性。

海鸥是经常以集体防御来对付掠食者的。

当乌鸦飞进海鸥孵化区上空时,大批海鸥飞上天空来阻挠、驱逐。

集体防御行为对保护海鸥蛋是有利的,然而海鸥集体驱敌时,进行孵化工作的海鸥就得离开自己的巢,这就使海鸥巢失去了保护,海鸥蛋和幼海鸥可能遭到偷袭,受到一定损失。

总的说,海鸥的集体防御是有效的,这种行为保护了较多的海鸥蛋和幼海鸥,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利。

再看看海生乌贼是怎样钻了小虾防御行为空子的。

小虾在海底沙床休息时,常常把两根触手伸向两侧,向后扫扒,把一层细沙薄薄地覆盖在背上,以此来逃避许多敌害的发现,此行为对其生存显然有利。

但是,乌贼经常在海底沙床上约几厘米处悠闲游动,每隔一定时间就从喷管中喷出一小股水,水头斜向下方喷扫,使前面的沙砾旋起。

有时正好把掩护小虾的那张沙毯掀开,小虾会立即再扒一层沙来掩护自己。

小虾这一行动,却引起了乌贼的注意,它会立刻用触手端部的吸盘把小虾牢牢吸住,使小虾难以逃脱死亡。

这说明,小虾的防御行为对多数敌害有效果,但对某种敌害则可能无效。

动物医学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探讨防治应激条件下大鼠哮喘的作用[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哮喘发病的影响和调肝法调节应激、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卵蛋白加束缚应激刺激建立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光镜及电镜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皮质酮、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corticoliberin, CRH)阳性神经元,并观察肺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疏肝理肺方可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血浆干扰素γ,降低血浆白细胞介素4,减少下丘脑室旁核CRH阳性神经元,上调海马CA3区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 的表达,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并可明显减轻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论:疏肝理肺方通过抑制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亢进及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应激; 哮喘; 疏肝理肺法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hugan Lifei Recipe on rats with asthma under stress and the mechanisms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 on asthma, the protective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hugan Lifei Recipe on rats with asthma under stressand the mechanisms. Methods: Allergy and stressinduced asthma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rats by giving ovalbumin and restraining stress. Radioimmunoassa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rochemical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ct plasma corticosterone, IL4, IFNγ, expression of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mRNA in hippocampus and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corticoliberin (CRH) positve neuron in hypothalamus.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e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ulmonary hilar and hippocampal tissues.Results: Shugan Lifei Recipe (SGLFR) could reduce plasma corticosterone, decrease CRH positive neurons in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GR mRNA in hippocampus and reduce the injury of hippocampal neuron. SGLFR had certain inhibitive effect on hyperfunction of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cortex (HPA) axis in rats with asthma under stress and could also relie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ulmonary hilar tissue. The level of plasma IFNγ was increased while the level of plasma IL4 was decreased in SGLFRtreated group.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 of SGLFR in treating the rats with asthma under stress is probably to regulate the hyperfunction of HPA axis and the disorder of immuosystem.KEY WORDS stress; asthma; dispersing stagnated liver qi and regulating lung qi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实验动物 科普文章

实验动物 科普文章

实验动物科普文章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的无声英雄
在科学研究的背后,有一种我们常常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存在,那就是实验动物。

它们默默地承受着人类对它们的探索和研究,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验动物,也称为实验室动物,是指被人类用于科学实验、药品和食品等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科学研究等活动的动物。

在科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实验动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猴子等。

这些动物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等。

然而,实验动物并不是随意选择的。

它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能力和饲养条件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动物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方面的检测和控制,以确保它们的健康和安全性。

尽管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求替代实验动物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体外实验、计算模拟等,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总的来说,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的无声英雄。

它们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的生命权和福利。

让我们一起为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而努力。

动物实验学及动物模型研究论文

动物实验学及动物模型研究论文

浅析动物实验学及动物模型研究【摘要】实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常规实验课的基础上,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条件,已成为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平台。

其中,病证结合模型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中医药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而且相应的理论和技术也日益成熟和完善。

就目前主要的两种病证结合模型研究思路而言,大体的理论体系已经建立,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见诸报端。

但还有不少模型研制的重要环节尚需改进和突破,如病证结合点的拓展、多因素复合法的时序性以及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仍严重制约了病证结合模型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动物科学实验模型一、动物实验学(一)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是指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实验室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等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开放的时间和资源面对学生开放使用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更多地强调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培养。

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实践活动的良好条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拓能力,从而实现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开放性实验中今后努力的方向(1)开放实验旨在增强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实验中心今后要积极完善实验仪器配备,并在使用实验室的时间上适当延长,向更多的本科生开放。

(2)增加开放项目,如增加科学研究型、创新型、以及与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相结合的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3)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老师积极努力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实验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总之,通过开放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且独立完成,实验完成后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将学生的兴趣和精力引导到实验、学习和科研中来;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动物实验中如何保护动物(实验动物学论文)

动物实验中如何保护动物(实验动物学论文)

动物实验中如何保护动物作者:XXX【摘要】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进步,各项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动物实验在各项科学研究中愈发重要。

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被广泛运用到疾病、药品、器械的相关研究,以及其他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研究中[1]。

这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实验动物权利的关注,本文简述了动物实验中如何保护动物。

【关键词】动物实验,实验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时生物医学研究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2],一方面实验动物从广义和狭义上是指:广义上是指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动物,包括科学研究、生物和化学制剂、产品质量检查、环境卫生监测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实验;狭义是指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主要是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犬和猴等所谓的实验室动物,另一方面,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中给予动物某种实验处理后观察动物反应及其规律性变化,并将结果推论到人的过程[3]。

实验动物保护主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实验动物的保护,是对各种不良因素的有效控制和实验条件的改善。

1.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地位及重要性1.1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及其他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动物实验是实验动物学两大研究内容之一[4]。

其主要研究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试验手段、试验方法、动物模型,以及在试验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的反应、表现及其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探讨生命科学的疑难问题。

实验结果的好坏不仅与实验动物有关,也与动物实验方法有关[5][6][7],如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季节、温度、湿度、麻醉深度、实验药物、手术技巧等技术环节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动物实验结果。

1.2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8]。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获得高端的仪器设备和高纯度的试剂、及其他必要的信息,已非常容易;而培育并应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却不易。

由于动物质量或其他相关要求不标准,会造成动物实验的准确性差,致使实验动物浪费,并且使科研的科学性及可信度降低,在学术界得不到认可。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学实验报告是对特定动物或一组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科学性文档,通过实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征和生态习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行为模式。

本报告将对一组实验中的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

一、动物的外部特征:1. 观察动物的体型、体长、体重等基本特征;2. 记录动物的体色、毛发和羽毛等外部特征;3. 探究动物的头部结构、四肢形态等特征;4. 观察动物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的形态和构造;5. 记录动物的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二、动物的生态环境:1. 调查动物栖息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2. 分析动物所处环境的地形和植被状况;3. 记录动物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和水域特征;4. 探究动物栖息地的食物来源和天敌情况;5. 分析动物栖息地对其生活和繁殖的影响。

三、动物的行为模式:1. 观察动物的觅食行为和觅食策略;2. 记录动物的睡眠习性和活动规律;3. 探究动物的社交行为和群体组织结构;4. 观察动物的逃避和防御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季节。

四、动物的饮食习性:1. 调查动物食性类型和摄食方式;2. 记录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摄入量;3. 探究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4. 观察动物对不同食物的偏好和适应能力;5. 分析动物的饮食选择和食物摄入与能量需求的关系。

五、动物的繁殖方式:1. 调查动物的性别比例和交配方式;2. 记录动物的交配行为和繁殖季节;3. 探究动物的受精方式和卵胎生或胎生特征;4. 观察动物的孵化或生育过程和育儿行为;5. 分析动物的繁殖成功率和繁殖对后代生存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动物的外部特征、生态环境、行为模式、饮食习性和繁殖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该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信息对于保护和管理特定动物群体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生物实验论文

生物实验论文

生物实验论文
鼠妇(湿生虫)俗称潮虫子、潮虫、团子虫、地虱婆、地虱子、鞋板虫、皮板虫等,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

(注:鼠妇不属于昆虫)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生活环境
鼠妇喜欢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庭院内。

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

如果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都可以找到;但是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

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鼠妇的数量较少,个体也较小,所以很难找得着,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

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数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

我们做一个实验,为了采集的方便,如果把细叶结缕草(台湾草)连根铲起,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可盖两到三层),开始几天不要浇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护环境相对潮湿就可以。

一个月左右开始观察里面,则可得到个体较大,数量较多的鼠妇。

而且,采集过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

在鼠妇的收集过程中,必须小心地保护,收集后,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

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学实验论文
实验名称:切断大鼠迷走神经的肺水肿模型制备设计班级:2013级生物技术班
设计人员:陈建文罗晓明叶东芹卿晓玲
设计日期:2015年11月
切断大鼠迷走神经的肺水肿模型制备(陈建文罗晓明叶东芹卿晓玲)
【摘要】[目的]: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过切断大鼠迷走神经,模拟人类肺水肿探究制备大鼠肺水肿模型的方法,提供一种较好符合临床肺水肿病理生理特征的实验性肺水肿动物模型。

[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夹闭一侧迷走神经组和双侧夹闭组,夹闭迷走神经,观察动物的体征变化,确定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

[结论]:三组大鼠肺系数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pulmonary edema is a common disease, cut through the vagus nerve in rats, simulation human pulmonary edema inquiry system for preparation of the rat model of pulmonary edema, providing a consistent clinical pulmonary edema path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of pulmonary edema. Methods: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sham operation).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bilateral occlusion group.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he lung coefficient. 【关键词】肺水肿切断迷走神经术大鼠动物模型
肺水肿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

肺水肿为内科危急重症,临床症状凶险,病情发展急剧,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极高,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目前,国内外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模型很多,如油酸诱导,注射生理盐水,吸入光气等方法,都有很明显的现象。

我们采用切断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大鼠肺系数等指标进行观察,观察肺水肿模型是否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D大鼠24只,体重
200-290g,雌雄随意,由成都医学院实
验动物中心提供。

1.2实验药品与试剂:3.6%水合氯酸。

1.3实验仪器与器械:电子天平,注射器,烧杯,手术器械(解剖刀,解剖盘,解剖剪刀,手术线眼科镊等)、滤纸,计时器等。

2 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个组,A组B组C 组各8只大鼠。

A组为假手术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 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仅找出迷走神经,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找出一侧迷走神经,用手术剪剪断;C组也为实验组,将大鼠称重麻醉(用3.6%水合氯酸麻醉,按100g/1mL的量)后,找出两侧的迷走神经剪断。

手术处理后,观察大鼠有无呼吸频率改变、湿啰音、咳血、身体抽搐等体征变化,0.5小时后处死所有大鼠。

在解剖时,先结扎气管以免液体外溢,然后将肺和心脏一同取出,剪去心脏和表面的脂肪组织,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最后分别将各组大鼠肺称重,计算肺系数(肺系数=肺重量(g)/大鼠体重(kg))。

2 结果
A组大鼠(假手术组)
大鼠重量(kg)肺重量(g)肺系数
0.2 1.2 6.0
0.21 1.2 5.7
0.22 1.2 5.5
0.23 1.3 5.6
0.25 1.4 5.6
0.22 1.3 5.9
0.22 0.6 2.7
0.29 1.7 5.8
均数 1.2±0.309 5.71±1.145
B组(迷走神经单侧剪断)
大鼠重量(kg)肺重量(g)肺系数
0.24 1.6 6.0
0.2 1.7 5.7
0.21 1.6 7.6
0.25 1.7 5.5
0.2 1.4 5.6
死亡
0.2 1.2 5.9
0.2 1.6 2.7
均数 1.5±0.187 5.5±1.584 C组(迷走神经双侧剪断)
大鼠重量(kg)肺重量(g)肺系数
0.21 1.3 6.2
死亡
0.2 1.1 5.5
0.2 1.3 6.5
0.22 1.4 6.4
0.22 1.5 6.8
0.22 1.2 5.5
0.2 1.3 6.5
均数 1.4±0.167 6.2±0.510
3 实验结果现象
在整个实验中,B组C组中各有一只大鼠在剪断迷走神经时不慎将颈总动脉剪断,导致大出血死亡,A组B组C组都没有出现湿啰音,也无咳嗽,鼻孔与口腔无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出现,也没有抽搐,整个试验期间大鼠都没有死亡。

根据实验结果现象分析,并没有出现肺水肿。

4结论与讨论
肺水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综合病症,有很多的致病因素。

由于对其发病机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常常借助于一些动物模型进行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的试验研究。

结扎迷走神经是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是常用的一种动物模型。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

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在这次试验中,结扎迷走神经一段时间后,即可观察到B、C与A组对照出现的显著性差异,首先为大鼠的呼吸急促、紫绀;试验中观察到A组大鼠双肺呼吸音清晰,试验B、C两组大鼠双肺呼吸急促浑浊,并且有少许的红色粘液出现在鼻孔,显示试验组发生肺水肿,肺泡弥散功能严重降低;试验后解剖各组大鼠,对照组双肺饱满,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未见淤血,肺切面未见溢出粉红色液体。

试验组肺体积明显增大、被膜光亮、湿润,表面呈现红褐色或暗紫色,可见片状淤血出血斑。

目前,国内大量研究表面,肺重系数是一个衡量肺水肿比较好且准确的指标。

大鼠经过结扎迷走神经可以在短时间内诱导肺水肿的发生,并且通过检测几项指标都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变化,效果较好。

夹闭迷走神经来诱导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简单易操作实施,成本小,重复性高,可以作为临床上比较理想的肺水肿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符晖,王桥生等.神经源性肺水肿大鼠模型的改进与评价[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3):141-144.
[2]陈德森,吴胜美等,不同原因致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J].2010(7):655-657.
[3]张青峰,王燕等.油酸诱导大鼠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建立[J].2010:16962-16962
[4]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均以出版社,2001;137-171
[5]KOKSOY C,KUZU M A,KUZU I,et.al.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lung injury caused by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J〕.Br J Surg,2001,88(2):464-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