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330ef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6.png)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疏散通道的设置对于公共场所的安全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紧急情况下的有效疏散。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宽度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保障人员疏散的基本条件之一。
根据人员流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相应的标准。
一般来说,室内疏散通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 1.2米,而室外疏散通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2米。
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剧院、体育馆等,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更大,以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
2. 通道长度:疏散通道的长度也需要考虑。
通道的长度不宜过长,避免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出现疲劳和拥堵。
在设计疏散通道时要合理设置休息区,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息。
3. 材料选择:疏散通道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防火性能和耐用性。
通道的墙面和地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以防止火灾蔓延。
同时,材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能够经受住长期使用和人员的磨损。
4. 通道标识:疏散通道的标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员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在通道的入口处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如指示牌、标志等,以指示人员正确的疏散方向。
标识的颜色应醒目,易于辨识,同时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地看到标识。
5. 疏散通道的通畅性: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障碍物或堆放杂物。
同时,通道的门和走廊不得设置锁具或门闩,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打开并通过。
6. 紧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标识:疏散通道应配备紧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断电或烟雾等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
此外,安全出口标识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起点和终点,以指示人员正确的逃生方向。
7. 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这些设施应设置在通道的便捷位置,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及时使用。
8. 通风设施:疏散通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烟雾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通道中应设置通风设施,如通风口或排烟装置,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06a8eda1ff00bed5b8f31d2b.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浏览:3301 次•查看所有评论•【打印文章】•位置:易安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安全疏散通道也称消防安全通道,它是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情况,快速安全疏散的出口要道。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危。
一、一般规定1.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设置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2)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 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方米,且室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4)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5) 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可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但应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且相邻防火分区必须符合本条第1款或第2款的规定。
2. 建筑面积不大于50平方米,且经常停留的人数不大于15人的房间,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3.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之间或安全出口与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当受条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设置时,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1) 房间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2)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应为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5. 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和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火门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住宅建筑安全疏散通道设计的要求
![住宅建筑安全疏散通道设计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1002c1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5d.png)
住宅建筑安全疏散通道设计的要求
1.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时,或任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2个。
(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 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5)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能从内部徒手开启。
2.每层有2个及2个以上安全出口的住宅单元,套房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楼梯间的形式和疏散方式确定。
3.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形式应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
在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或将对外出口设置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4.住宅建筑楼梯间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不燃性材料。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38a983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是指在建筑物、工厂、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中,必须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撤离。
1.逃生通道的宽度逃生通道的宽度是保证人员疏散的关键要素之一,通道的宽度必须保证足够的空间供人员撤离,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场所内人员容量、建筑物结构、使用情况等因素适当设置,一般规定宽度不应小于1.2米。
2.逃生通道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在建筑物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分布合理的逃生通道,通道设置的位置应保证人员方便快速地到达。
场所内的重点部位如电梯、楼梯、走廊等区域,应设置多条逃生通道。
通道的设置要注意防止死角和堵塞。
3.通道高度和空间通道高度和空间是影响人员疏散效率的重要因素,通道高度应足够供人员通行,通道内部不应有障碍物阻挡,空间宽敞,满足人员中的婴儿车、轮椅及残疾人员的通行需求。
通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短,通道出口的路线应明显,方便人员迅速到达和外出,出口处应采取明显的标志,如亮色的安全出口标志、灯光指示等。
5.通道的防火和照明设施逃生通道设置要求:通道内应配备足够的防火材料,如防火板、防火玻璃等。
同时,通道内应设置明显的紧急照明设施,以保证人员在黑暗中的迅速撤离。
6.紧急情况下,通道门的开启和关闭通道门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开启和关闭,能够决定逃生速度。
门的开启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门的开启方向应不阻挡通道内人员的疏散方向。
7.通道内的维护和管理逃生通道的维护和管理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通道内不得存放杂物,通道内的维护和保养要及时彻底,经常进行巡查和维修。
8.安全疏散通道的应急办法安全疏散通道应急办法是基于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应急办法包括救援人员的配备、人员疏散异常情况处理、通道内的火灾应对等。
因此,合理设置和管理安全疏散通道,是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撤离的重要措施,必须得以重视和实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041382801f69e31433294a5.png)
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
层数
建筑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层
0.65
0.75
1.00
三层
0.75
1.00
?
四层
1.00
1.25
?
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30
高层其它建筑
1.20
非高层建筑
1.10
1.3一般设置要求
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
20
15
?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
22
20
?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98ff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6.png)
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一、疏散通道的要求:1.宽度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场所、人员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一般要求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米,当人员流量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疏散通道的宽度。
同时,出口的通道宽度也应足够,以便人员快速逃离。
2.布局要求:疏散通道应布置在场所的合理位置,尽量避免通道交叉或渗透到其他用途区域。
通道应有清晰的标志,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
3.高度要求:疏散通道的高度不得低于2.4米,以确保人员能够站立通过,避免堵塞和拥挤。
4.通畅要求:疏散通道的整个过程应保持通畅,不得存在任何堆积物、设备或其他遮挡物。
同时,通道的地面应平坦,没有障碍物,以便行走。
5.安全要求:疏散通道应保持干燥,避免滑倒和摔倒的危险。
通道顶部和墙壁应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以防火灾传播。
6.照明与标识要求:疏散通道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情况下能够清晰看到通道和出口的位置。
此外,疏散通道的出口应标明明确的标识,用以指示人员方向。
二、疏散通道的设施:1.疏散指示标识:在疏散通道的途中,应设置明确的疏散指示标识,包括应急照明灯、紧急出口指示灯、标有“疏散通道”、“出口”等字样的指示标志,以引导人员快速疏散。
2.紧急照明设施:疏散通道应安装紧急照明设施,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人员仍能够清晰看到通道,并安全疏散。
3.应急广播设备:在疏散通道中建立应急广播系统,能快速发布相关疏散指令或警示信息,帮助人员迅速疏散。
4.灭火器和消防设备:在疏散通道的合适位置应设置合适的灭火器和消防设备,以便在逃生过程中灭火或应对其他紧急情况。
5.手抓物品:在疏散通道中加装手抓物品,如把手、扶手,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抓住,增加稳定性。
6.防滑措施:疏散通道的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以确保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不会滑倒。
总结: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是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措施。
疏散通道的设计应满足宽度、布局、高度、通畅、安全等要求,同时应配置疏散指示标识、紧急照明设施、应急广播设备、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手抓物品、防滑措施等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a558f7014791711cc7917a8.png)
行业资料:________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11 页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1.3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第 2 页共 11 页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fe0e6d427d3240c8547ef43.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 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1.00 1.25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1.3 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 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 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2.3 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2.4 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 1.4m。
3. 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3.1 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 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d3663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8.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是指对于建筑物、工厂、公共场所等场所内的疏散通道进行规划和设置,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离。
以下是安全疏散通道设置的要求:一、布局和设计要求1. 安全通道的布局应合理,保证人员的迅速疏散和转移。
2. 安全通道的设立应符合建筑物的设计标准和消防法规要求。
3. 安全通道应设在建筑物的主要干道或人流密集区域,不应设置在容易造成拥挤和堵塞的地方。
4. 安全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人数来确定,一般应不小于1.2米,保证单行人员的通过。
5. 安全通道的水平坡度不应大于1.20%。
6. 安全通道的顶部应保持无障碍物,防止掉落物品或悬挂物品。
7. 安全通道的底部应保持光洁,无积水、无杂物。
8. 安全通道入口和出口应明显标识,确保人员容易找到并准确使用。
二、疏散通道标识和指示要求1. 安全通道入口和出口应设置疏散标识,明确标识出逃生通道的位置。
2. 疏散通道的指示标识应采用明显的标识符号,如箭头、图形等,以便人员迅速识别。
3. 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应有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在黑暗或烟雾环境中也能清晰可见。
4. 疏散通道的标识和指示应固定在明显的位置,不易被遮挡或损坏。
5. 疏散通道上的标识和指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和清晰可见性。
三、安全设施要求1. 安全通道应设有适量的应急照明设施,以确保在断电或黑暗环境中也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2. 安全通道应设有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灭火和报警功能。
3. 安全通道应设有安全出口和安全门,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
4. 安全通道的门应设置能够快速开启且易于打开的装置,不得使用锁扣或其他难以打开的装置。
5. 安全通道应保持干燥且通风良好,以避免烟雾、有毒气体等对人体造成危害。
6. 安全通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合理使用。
四、人员疏散的要求1. 安全通道的使用人数不应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fb6eb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b.png)
2024年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建筑结构、人流量、逃生时间等等。
第一,基本要求:1.1 安全疏散通道必须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人流量设置,确保能够容纳全部逃生人员;1.2 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位置,并且能够直接通向安全区域,尽量避免通过已有空间或其他房间;1.3 安全疏散通道的尺寸要满足逃生人员流动和疏散的需要,通道宽度至少为1.5米,通道高度至少为2.2米;1.4 安全疏散通道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包括指示灯、紧急疏散标识和疏散指示标识等,以便逃生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1.5 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良好的照明,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逃生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通道的路径和出口;1.6 安全疏散通道应布设防火、防烟设施,保证疏散过程中的安全;1.7 安全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障碍物或堵塞通道,以确保逃生人员的迅速疏散;1.8 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逃生门或安全阀,方便逃生人员快速离开。
第二,逃生时间计算:2.1 根据建筑的人流量和逃生指标,计算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容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所有逃生人员;2.2 根据紧急情况下人员的行动速度和疏散能力,计算逃生时间,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的长度和数量能够满足逃生时间的要求;2.3 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要在安全疏散通道设计中考虑到适应其需求的设施和措施。
第三,建筑结构要求:3.1 安全疏散通道应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得影响建筑整体的安全性;3.2 安全疏散通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墙体、门窗等建筑构件;3.3 安全疏散通道应设置足够的防火分区和防火门,以及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3.4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要满足建筑结构的负荷要求,能够承受逃生人员和紧急疏散设备的负荷。
第四,疏散预案和培训:4.1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结合疏散预案和培训,确保逃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安全疏散通道;4.2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配备紧急照明和躲避措施,以便逃生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找到避难所和紧急供应品;4.3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恐慌情况,包括设置紧急疏散指引、安抚设施等,以促进秩序井然的疏散;4.4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配备逃生工具和逃生器材,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1fdff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4.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一、引言安全疏散通道是指为了在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下保障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而设置的通道、走廊或楼梯等。
它是建筑物安全疏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二、功能与作用安全疏散通道是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路径之一,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安全、迅速的撤离通道;2. 防火隔离:安全疏散通道在设计上应具备防火功能,保证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3. 人员疏散组织: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应便于疏散人员组织和指挥,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三、设置要求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的种类、使用人数和使用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宽度不得小于人员逃生计划所规定的最小值。
根据建筑界定,一般规定建筑物高度在18m以下时,宽度不得小于1.5m;建筑物高度在18m以上时,宽度不得小于2m。
同时,应保证通道的宽度能够容纳人员迅速疏散,并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2. 高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建筑物内的人员在通道内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恐慌和逃生需求,通道的高度应足够人员站立。
一般来说,通道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m,应确保人员的站立和防护设施的畅通。
3. 转角与坡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中的转角和坡度的设置也是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的。
通道的转角弯曲应适当,不得过急,以免影响疏散人员的行进。
坡度的设计应符合人员疏散的需要,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坡道的设置更为重要,应设置合理陡坡及护栏等设施。
4. 出口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出口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部分。
通道的出口应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出口,并且出口的宽度要足够大,方便人员迅速通过。
出口还应设有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设施,保障通道及出口的防火性能。
5. 光照与通风要求:安全疏散通道应具备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确保人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避免发生踩踏和堵塞。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范本(2篇)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a112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c.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范本在建筑物内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对于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范本,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疏散。
1. 通道宽度要求通道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人数确定。
一般来说,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室内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2米;- 室外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米。
2. 通道承载能力要求通道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受阻碍。
一般情况下,通道的承载能力要求如下:- 室内通道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250kg/m²;- 室外通道的承载能力不得小于500kg/m²。
3. 通道高度要求通道的高度应足够满足人员的站立和通过。
一般来说,通道的高度要求如下:- 室内通道的高度不得小于2.2米;- 室外通道的高度不得小于2.5米。
4. 通道出口标识要求通道出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出口。
标识应满足以下要求:- 出口标识应采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或绿色;- 标识应具备较高的反光性能,以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可见;- 标识的字体应清晰、易读,且文字大小应适中。
5. 通道照明要求通道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
照明设施要求如下:- 室内通道应设置紧急照明设备,如应急照明灯或手电筒等;- 室外通道应设置足够的路灯,以确保通道的清晰可见;- 照明设施的亮度应达到合适的水平,不得造成眩光或过暗。
6. 通道防火要求通道应具备一定的防火能力,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受火灾的威胁。
防火要求如下:- 通道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采用阻燃材料,减小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通道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进行初步的灭火措施;- 通道的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以确保烟雾等有害气体迅速排出,保持通道内空气清新。
7. 通道避难所设置要求通道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避难所,以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3c6a1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2.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是指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而设置的特定通道,用于确保人员的安全迅速地离开现场。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在不同地方和场所可能略有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宽度要求: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是保证人员迅速、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常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不小于1.2米。
在一些特殊场所,如大型公共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疏散通道的通行宽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设置。
2. 通道设施:为了保证人员顺利疏散,安全疏散通道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通道设施。
包括但不限于:紧急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标志、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指示器等设施。
这些设施应当明显可见,并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 通道布局:安全疏散通道的布局要符合疏散原则和流程。
通道的布局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疏散通道应该尽量缩短,减少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移动距离;(2)疏散通道的路径应当明显,直接,不应有任何设施、设备或障碍物阻碍通行;(3)疏散通道应设置在易于寻找、易于到达的位置,便于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找到和进入通道;(4)疏散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应明确标识,并保持通畅,不得被其他物体或设施堵塞。
4. 安全出口:在安全疏散通道的末端,应设置安全出口或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迅速离开现场。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1)确保安全出口通畅无阻;(2)标明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方向;(3)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在断电或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光照;(4)配备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滑地面等。
5. 安全通道的标识和标志:为了使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和识别安全疏散通道,应在通道的入口、出口和沿途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标志。
标识和标志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清晰易懂,不易褪色。
6. 设备和器材:在一些场所,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可能还需要设置适当的设备和器材,用于辅助疏散和救援工作。
例如灭火器、消防栓、安全带等。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b8c14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4.png)
疏散通道设置要求疏散通道设置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通道宽度:疏散通道的宽度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要求宽度不小于1.5米。
这样可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 通道数量:建筑物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所有人员都能够迅速疏散。
通道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人员容量和布局来确定。
3. 通道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疏散通道的位置和方向标识,如指示灯、指示标识等,以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疏散通道。
4. 通道的顺畅性:通道的设计和布置应尽量减少阻碍或阻挡疏散的因素,如过道或门口不应有障碍物、摆设品等,以免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5. 通道的安全性:疏散通道应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滑地板、足够明亮的照明等,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伤害。
6. 通道的持续性:通道的设置要能保持持续性,不受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影响。
通道的设计应考虑到可能的状况,如火灾烟雾扩散时的通风问题,确保通道能够持续安全使用。
以上是一些疏散通道设置的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法规和建筑设计规范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设置中,还需参考相关法规和专业建筑设计指南。
此外,疏散通道的设置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7. 通道的连通性:建筑物内不同楼层之间的疏散通道应有良好的连通性,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疏散。
通道连接楼梯、电梯和楼梯间等,应考虑到各个通道之间的交通流线,提供便利的疏散路径。
8. 通道的稳定性:通道的材料和结构要足够坚固和稳定,能够承受人员的集中使用,不容易发生倒塌或失稳的情况。
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中,疏散通道的结构设计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9. 通道的可达性:疏散通道应具备易于到达和使用的特点,通道入口和出口应设置在易于找到的位置,并保持畅通无阻。
在建筑物内部,通道的设置要尽量避免与其他用途(如供水管道或电缆线路)发生交叉,以确保通道的可靠性和可达性。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89b6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8.png)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引言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物,必须要有完善的安全疏散通道和相应的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和设施的完善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本文将会介绍安全疏散通道的相关要求,以及通道设施的应有之义,以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通道要求1.安全疏散通道应具有被人员及时找到、轻易开启、方便快捷、通畅无阻的特点。
2.通道应该从火灾危险区、危险物料区或其他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疏散,通向安全地带或疏散门,避免造成人群拥挤封堵。
3.通道宽度应符合防火标准、建筑法规及消防规范的要求。
收敛处和摆渡口,伸出心房和洞室等对人员保护均应符合规范和标准规定。
4.安全疏散通道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做好隔热、防火、防烟、防爆、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设计要注意增加通道的韧性和抗震等级。
5.安全疏散通道应保证视距畅通,防止隐蔽和闭塞,视距跨度应符合规范,灯具应符合洁净要求,选用建筑物外表皮上的材料要得到限制。
6.通道表面应保持平整无凸出物,此外,通道内凸出物的高度应小于1.5mm,外表面不得直接明火烧焦。
标识标志1.安全疏散通道入口和出口应该对人员明显可见,同时应在通道起点、重点和分支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增强人员的疏散认知。
2.疏散指示标志应有标准化符号,文字应清晰,色彩应显眼,持续时间需保证在通道内外明显可见,光亮度要足够。
3.消防标志应该在深色和浅色间对比明显,防止混淆,以确保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安全。
4.安全疏散通道上的标记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标志应该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并应在规定周期内进行检查。
设施的应有之义火灾警报系统安全疏散通道需要配备灭火系统和火灾警报系统,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其中,火灾警报系统应在人员易受到干扰或危险的位置设立。
1. 其次,火灾警报系统应设立在通道内,以便人们在进入通道时快速获得警报信息。
2. 警报系统应能够在发生火灾后迅速启动,发射高亮度和高声音的灯光和警报器告诉人们火灾的信息。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c0d05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e.png)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
疏散通道的配置是保障人员安全撤离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疏散通道的有效性和落地执行,以下是疏散通道配置的要求:
1. 通道宽度要求:
-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能容纳通过的人员数量,并确保人员能够自由行走和迅速撤离。
- 在普通建筑物中,疏散通道最低宽度要求为1.2米。
在高层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宽度要求应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通道布局要求:
- 疏散通道应沿着建筑物的主要逃生方向布置,并尽量避免弯曲和拐角。
通道路径应保持简洁明了,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和使用疏散通道。
- 通道入口和出口应明确标示,并配备明亮且可靠的紧急照明设备。
- 疏散通道上不应设置任何障碍物,以确保人员顺利通行。
3. 通道安全设施要求:
- 疏散通道应设置合适的扶手和护栏,以提供人员在撤离过程
中的支撑和保护。
- 疏散通道应配备清晰可见的安全标志,包括指示逃生方向的
箭头、禁止停留和危险提示等。
- 疏散通道中应设置适当的灭火器和紧急电话等应急设备。
- 如果疏散通道需要穿越楼层,应设有防火门和防烟门,以避
免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
疏散通道的配置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具体评估,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为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建筑物的所
有者和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疏散通道,同时进行疏散演练和培训,提高人员应急避险的能力。
以上是疏散通道配置要求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应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
![安全疏散通道的要求和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c7e3a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5.png)
安全疏散路线的要求和设施安全疏散是指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
例如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
为保证安全地撤离危险区域,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疏散设施,如太平门、疏散楼梯、天桥、逃生孔以及疏散保护区域等。
应事先制定疏散计划,研究疏散方案和疏散路线,如撤离时途经的门、走道、楼梯等;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例如,从商场营业厅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的视听信号。
第一节安全疏散的允许时间、出口数量、宽度和距离的一般要求一、安全疏散的允许时间安全疏散的允许时间,指当建筑物着火时,人们离开着火的建筑物并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
安全疏散的允许时间,是确定安全疏散的距离、安全通道的宽度、安全出口数量的重要依据。
如果建筑物为防烟楼梯,则不会计算楼梯上的疏散时间。
安全疏散允许的时间,高层建筑,可按5-7分钟考虑;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6分钟,三、四级耐火等级可为2-4分钟。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应为5分钟,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得超过3分钟,其中疏散出观众厅的时间,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不应超过2分钟,三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1.5分钟。
二、安全备用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是指从房间门或住宅门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的最大距离;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指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目的,在于缩短疏散时间,让人们尽快从火灾现场疏散到安全区域。
三、建筑物安全疏散宽度指标为尽快地进行安全疏散,除了设置足够的紧急出口,适当限制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包括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必须适当。
(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标1.高层民用建筑内走道、疏散楼梯及其前室门的最小净宽度,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的最小总宽度,应按通过人数1m/100人计算;2.首层疏散外门的最小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1m/100人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1.1安全疏散距离(或通道最大长度):指从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
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
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
1.3一般设置要求
1.3.1楼梯间及消防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2.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2.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3.应急照明灯的设置要求
3.1设置范围:单层、多层公共建筑、乙丙类高层厂房、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灯。
3.1.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3.1.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1.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1.4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的300m2地下室。
3.1.5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3.2设置要求:
3.2.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灯,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勒克斯。
3. 2.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灯,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应。
3.2.3应急用明灯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4.疏散指示标志的要求
4.1设置范围:
4.l.1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
4.1.2 影剧院、体育馆、多功能礼堂、医院的病房等的疏散走道和疏散门。
4.1.3人防工程的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处。
4.2设置要求:
4.2.l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顶部;
4.2.2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
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干20mm。
4.2.3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