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4篇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4篇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初一生物实验报告4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三、材料用具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四、实验过程(见书P47)五、讨论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为什么?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初一生物实验报告2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三、材料用具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四、实验过程(见书P47)五、讨论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为什么?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 ℃左右(低于50 ℃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初一生物实验报告3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初中实验报告册生物

初中实验报告册生物

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提高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了解其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2. 水滴;3. 显微镜;4. 实验报告册。

三、实验步骤:1. 将植物叶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2. 用镊子将叶片压扁,使细胞排列整齐;3. 将盖玻片覆盖在叶片上,用镊子轻轻压紧;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细胞;5. 调整焦距,换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6. 观察并记录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7. 重复观察不同细胞,对比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2.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通道;3.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全部物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5. 液泡是细胞内的储液器官,储存水分、营养物质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这些结构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保障。

六、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显微镜,注意调节焦距,确保观察效果;2. 观察时要认真、细致,注意不同细胞结构的差异;3. 实验报告要简洁明了,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

七、实验拓展:1. 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2. 研究细胞器的功能;3. 探究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二)2024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二)2024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二,总结了5个大点的实验内容。

这些实验涉及了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旨在帮助初中生深入了解生物学知识并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正文:1. 实验一:观察植物种子发芽的条件a. 准备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容器,土壤等。

b. 设计实验步骤:将不同种类的种子分别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水、光照、温度等),记录发芽情况。

c. 进行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不同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和生长状态。

d.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解释发芽率变化的原因。

2. 实验二: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a. 准备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烧杯,酒精灯等。

b. 设计实验步骤:将叶片放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c. 进行实验操作:使用酒精灯煮沸叶片片段一段时间,观察颜色变化并解释原因。

d.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探讨酒精灯对叶片色素的影响。

3. 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差异a. 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动物组织样本,植物组织样本等。

b. 设计实验步骤:分别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并记录下来。

c. 进行实验观察:比较两种细胞的异同点,重点关注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d. 分析实验结果:归纳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其与功能的关系。

4. 实验四: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a. 准备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基,试管等。

b. 设计实验步骤:将酵母菌分别放置于含糖和不含糖的培养基中,观察发酵过程。

c. 进行实验操作:在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气体检测。

d.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条件,并讨论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5. 实验五:研究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a. 准备实验材料:蚯蚓,不同种类的土壤,容器等。

b. 设计实验步骤:将蚯蚓放置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观察土壤的改良情况。

c. 进行实验观察:观察蚯蚓的行为和土壤的质地、通气性等因素的改变情况。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一)2024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一)2024

初中生物的实验报告(精选)(一)引言概述:初中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精选了几个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内容,旨在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正文:一、观察果蝇发育过程1. 收集足够数量的果蝇卵,并将它们放入适合孵化的培养皿中。

2. 观察并记录果蝇卵孵化的过程,包括卵的孵化时间、幼虫的出现等。

3. 每天观察果蝇幼虫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其从幼虫到成虫的完整发育过程。

4. 进一步观察并记录成虫的繁殖行为以及繁殖周期。

二、测定植物生长的光合作用1. 分别将相同种子的植物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区域和光照不足的区域。

2. 每天测量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茎叶数量等。

3. 在测量期间,用碳酸钠溶液处理其中一组植物,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是否有所不同。

4.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对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三、观察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1. 将同样数量的细菌接种在室温、冰箱温度和高温环境中的培养皿中。

2. 每天观察并记录细菌的生长情况,包括细菌的数量、形态以及培养基的变化等。

3. 比较不同温度下细菌生长的速度和程度,并分析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

4. 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细菌在不同温度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状态。

四、研究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响应1.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种植相同的植物,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2. 探究植物在低温、高温、低光和高光等条件下的适应性。

3. 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速度、茎叶数量以及根系形态的变化。

4. 分析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响应机制,并总结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

五、探究鸟类的飞行原理1. 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纸飞机,并记录它们在飞行中的特点。

2. 观察不同形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飞行时间和稳定性等参数。

3. 分析纸飞机的气动性能和空气阻力对飞行的影响因素。

4. 通过分析纸飞机的设计原理,探究鸟类的飞行机制。

总结:通过以上精选的实验内容,初中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并对生物世界的奥秘有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日期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1.调试显微镜2.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 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3.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
组织类型:主要特征:排列紧密形 成表面分布
2.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
组织类型:主要特征:肌肉组织:呈长条状紧 密排列
组织类型:主要特征:细胞之间间 隙较大
组织类型:主要特征:形状独特呈 发散状 神经系统 四肢,躯干, 内脏器官 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 保护,营养 产生传导兴奋 收缩,舒张 皮肤,消化道 保护,分泌收缩,舒张 皮肤,消化道 保护,分泌
【实验结果】
1.人体基本组织共分四类,即 、结缔组织、 和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1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2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

生物调查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我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们小组开展了本次生物调查小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 掌握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实验材料1. 生物调查工具:望远镜、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2. 生物样本:昆虫、鸟类、植物等。

3. 实验地点:公园、树林、河流等。

四、实验方法1. 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等。

2. 观察与记录:通过望远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生物,并记录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 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采集,以便后续研究。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五、实验过程1.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5日2. 实验地点:某公园(1)调查准备:提前了解公园内的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准备好调查工具。

(2)观察与记录:在公园内观察各种生物,并记录其种类、数量、生活习性等。

(3)样本采集:对感兴趣的昆虫、鸟类等进行采集,并做好标记。

(4)数据整理:将观察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种类:在本次调查中,共观察到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30余种。

2. 生物数量:昆虫数量最多,达数百只;其次是鸟类,有数十只;植物种类较多,但数量相对较少。

3. 生活习性:昆虫多在早晨和傍晚活动,鸟类多在清晨和傍晚鸣叫,植物则在阳光下生长茂盛。

七、实验结论1. 我们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种类繁多。

2. 生物调查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我们了解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意识。

八、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生物,尊重生命,遵守相关规定。

3.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生物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

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

生物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精选9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其反应式如下: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g/mL(B)的硫酸铜溶液。

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三、实验过程(见书P18)四、实验用品(见书P18)五、注意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

生物实验报告8篇

生物实验报告8篇

生物实验报告8篇生物实验报告篇一探究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一、亲自动手,激发兴趣比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做。

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只是这个活动需要近一个星期的观察时间,在融洽整个活动中要安排时间就实验现象和结论让学生交流。

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规范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注重了七个步骤的记忆,忽略了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注重了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各步骤的独立性。

所以老师应该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和教材示例让学生理解各步骤的意义和步骤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

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设计针对某一步骤的强化训练,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

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要有科学的训练。

1、是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

如“解剖观察鸡翅”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由组织构成了器官,我们可以将鸡翅换为柑橘,价廉物美,效果一样。

初中基础生物实验报告(3篇)

初中基础生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本实验通过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紫色洋葱鳞片叶、镊子、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碘液、吸水纸;2. 实验工具:显微镜、酒精灯、烧杯、滴管、剪刀、镊子、解剖针。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3.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4. 使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5. 分析观察结果,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镊子取出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滴加生理盐水,用解剖针轻轻压平,使细胞均匀分布。

最后,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细胞清晰可见。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结构,发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3.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镊子取出薄片,放在载玻片上。

滴加碘液,用解剖针轻轻压平,使细胞均匀分布。

最后,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4. 使用显微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细胞清晰可见。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结构,发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5. 分析观察结果,总结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和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现植物细胞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2)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含有细胞器,是细胞的生命活动场所;(4)细胞核:位于细胞质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5)液泡:位于细胞质内,含有细胞液,储存营养物质。

初中生物_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_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1.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2. 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切片(如洋葱表皮细胞)2. 洗洁精3. 生理盐水4. 滴管5. 显微镜6. 物镜和目镜7. 纸笔实验步骤:1. 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用洗洁精清洗,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质。

2. 将清洗后的细胞切片放入生理盐水中,使细胞膨胀。

3. 将细胞切片用滴管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目镜,使视野清晰。

5. 观察细胞结构,记录所见。

实验结果:1.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呈透明状,较厚。

2. 细胞膜:细胞壁内有一层较薄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密相连,不易观察到。

3. 细胞质: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呈无色透明,细胞质中分布着许多细胞器。

4. 细胞核:细胞质中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核内含有染色体,呈紫色。

5. 叶绿体:部分细胞质中存在叶绿体,呈绿色,内含叶绿素。

6. 细胞间隙: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隙,细胞间隙中充满细胞间物质。

实验分析: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

2. 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3. 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但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4. 细胞间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特征,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避免损坏显微镜。

2. 清洗细胞切片时,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坏细胞结构。

3. 观察细胞结构时,要仔细观察,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实验反思: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八年级上册1.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目的:研究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结构仪器:人血细胞涂片、显微镜步骤:1,取镜,对光2,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3,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转入高倍镜下观察4,取下装片,收镜现象:结果:红细胞数量最多,呈圆饼状,个体较小;白细胞数量小,有细胞核,个体较大2.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目的:了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根据血流速度、方向及血管粗细和分支情况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原理: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仪器:培养皿、纱布、小金鱼、显微镜步骤:1,用纱布包裹小鱼,只露出尾部,将小鱼放置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铺在培养皿底部。

2,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是通光孔正对小鱼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现象:血管的粗细不同,血液在血管内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最细的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结果:血液在尾鳍的流动情况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3.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目的:观察气孔的结构,认识气孔的作用仪器:蚕豆叶、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解剖针步骤: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取蚕豆叶,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丛折断处轻轻撕拉,折断处的白色薄膜就是叶的表皮。

用镊子取一小片薄膜,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把他摊平,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观察叶表皮: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用低倍镜观察现象:除了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绿色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细胞,以及由它们的间隙形成的圆孔。

结果:植物叶表皮存在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细胞构成4.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绿叶是植物举行蒸腾作用的器官仪器:锥形瓶、塑料袋、新鲜树枝、水、食用油步骤:1,取两个锥形瓶,标号A、B,向瓶内注入等体积的水,瓶口处倒入一层食用油2,取两根相似的树枝,将其中一根叶子去掉,插入A瓶,另一根不做处置惩罚,插入B 瓶。

3,两组实验均套上塑料袋,一小时落后行观察。

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在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师期间,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对生物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的报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1.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图片、视频、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过程时,我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让他们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细胞模型,分析细胞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3.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原理。

4.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动物种类,最后汇总成果。

5.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通过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濒危物种时,我让学生了解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激发他们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成果1. 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生物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生物实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学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生物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

实验方法:(1)取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二:观察动物细胞实验目的: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实验方法:(1)取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三: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目的: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规律。

实验方法:(1)取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四:观察微生物实验目的: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了解微生物的分类。

实验方法:(1)培养微生物,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含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遗传信息。

2. 观察动物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细胞膜更加柔软。

3. 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发生在单细胞生物中。

4. 观察微生物实验结果显示,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真菌是多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存在,没有细胞结构。

生物初中小实验报告

生物初中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洋葱鳞片叶、蒸馏水、0.9%生理盐水、10%蔗糖溶液、镊子、滴管、吸水纸、酒精灯。

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镊子取一片洋葱鳞片叶放在载玻片上。

2. 用滴管吸取少量蒸馏水,滴在洋葱鳞片叶上,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正常状态。

4. 用滴管吸取少量0.9%生理盐水,滴在洋葱鳞片叶上,盖上盖玻片。

5.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吸水现象。

6. 用滴管吸取少量10%蔗糖溶液,滴在洋葱鳞片叶上,盖上盖玻片。

7.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失水现象。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细胞质呈正常状态,细胞膜紧贴细胞壁。

2. 在0.9%生理盐水中,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细胞质膨胀,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增大。

3. 在10%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细胞质收缩,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减小。

实验分析:1. 在蒸馏水中,洋葱鳞片叶细胞吸水,细胞膜向外膨胀,细胞壁向外推移,细胞体积增大。

2. 在0.9%生理盐水中,洋葱鳞片叶细胞吸水,细胞膜向外膨胀,细胞壁向外推移,细胞体积增大。

3. 在10%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细胞失水,细胞膜向内收缩,细胞壁向内推移,细胞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会表现出吸水和失水现象。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收缩。

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性,使细胞能够根据外界溶液浓度自动调节水分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污染。

2. 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洋葱鳞片叶破碎。

3. 观察时要保持显微镜的焦距,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通用5篇)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实验能力,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生物实验报告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篇1“教物理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根据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上有一个实在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并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

1、实验设计为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是要解决现实技术问题、知识问题,还是要探索一下教材中将要出现的物理现象等等。

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什么样的,探索书中的知识问题时,应当明白是哪一个问题及什么现象。

目的明确,是实验成功的前题。

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归纳为下面几种:(1)放大法。

利用迭加,反射等原理将微小量放大为可测量,例如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库仑扭秤、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等。

(2)平衡法。

用于设计测量仪器。

用已知量去检验测量另一些物理量。

例如天平、弹簧秤、温度计、比重计等。

(3)转换法。

借助于力、热、光、电现象的相互转换实行间接测量,例如打点计时器的设计,电磁仪表、光电管的设计等。

2、探索性实验的选题学生探索性实验,并不是去揭示尚未认识的物理规律。

而是在经历该实验的全过程之后,对探索性实验有一个实在的感受,掌握探索未知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

探索性实验的选题应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任务相适应。

在选题方面应注意到以下几点:(1)根据中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在实验时间上的限制,实验结果的经验公式以一次线性为宜。

如:①线性关系:Y=a+bx②反比关系:Y=a+b/x③幂关系:Y=axb改直:logy=loga+blogx④指数关系:Y=aexp(bx)改直:Iny=Ina+bx以上各式中x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同时又是被测量,a、b为常数。

(2)两个被测量之间的变化特征具有较强的可观察性。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实验过程
1、取出准备好的材料和用具进行实施实验。
2、教师点拨学生绘图时,可提醒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习惯绘制,这样便于分析问题,提醒学生将测量的数据统计并记算出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3、巡视各组完成情况并选择绘制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和大小花生果实平均值,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实验结果
花生果实的大小异同是环境变化引起的,是营养问题。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生物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班级
科目
生物
时间
第1周星期一。
实验学生
教师:
实验名称
扦插材料的处理
实验器材
剪刀,葡萄枝,花盆,肥沃湿润的土壤。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要注意设置对照,还要注意实验的样本不要太小,以便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当同时观察和照料。
4、设计一个表格,记录每次观察的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实验结果
经过插条下切口、插条上切口、精剪、插条、移栽等过程的成活率更高
实验名称
观察家蚕生殖发育过程
实验器材
纸盒,蚕种,桑叶等
实验过程
(1) 用蚕种孵化家蚕,孵化温度一般在20~25℃,孵化时间在10天左右。采摘桑叶饲养,并 需每天清理饲养纸盒。
实验名称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实验器材
卡纸一张,用于模拟生物生存的环境。彩色小纸片70张(5种颜色,各14张),模拟动物不同的体色。3人一组,1人组长
实验过程
(1)组长监督,其余组员扮演“捕食者”“猎物”是小纸片。
(2)每次“捕食”完剩下14纸片(幸存者)。

生物实验报告(含结论)

生物实验报告(含结论)

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七上1)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二、实验器材:显微镜、花粉粒装片三、实验步骤: 1 取镜和安放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拖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筒中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边缘处7厘米处,安放好物镜和目镜. 2 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理前端与在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的距离) 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睛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目镜、镜筒到达目镜内。

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正面朝上放在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得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 7)左眼向镜筒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花粉粒装片移动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下标本,看看物象朝哪个方向移动。

四、实验现象及结论:显微镜所成的是__倒立____(正立/倒立)、__放大___(放大/缩小)的像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七上2)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认识植物细胞结构。

3.练习画出细胞结构简图。

二、实验器材: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黑藻、西红柿、清水、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三、实验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准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作临时装片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块透明的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其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将其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
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方法和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
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实验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目的要求: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
4.根据观察,概述组织的共同特点,形成组织的概念。

材料器具:
显微镜;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片;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骨、软骨、血液、韧带、肌腱、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的玻片。

方法步骤: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思考】
1.上皮组织一般都分布在人体的什么位置?想一想,上皮组织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2.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与这种功能相适应?3.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组织下定义。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方案
一、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对
准通光孔。

3、一眼注视目镜内,一眼睁开,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通过目镜看到白亮视野后并报告教师。

三、观察
1、把涂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接近涂片。

3、一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报告老师。

4、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四、整理
1、取下涂片并复位。

2、用纱布擦拭显微镜外表。

3、转动转换器,让两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降至最低位置。

4、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实验四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一、目的要求: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二、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材料用具
2、仔细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是否齐全
3、取放、组装、调试显微镜
4、取放显微镜的步骤、方式是否正确;组装、调试显微镜的方法是否科学。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并在尾鳍上放载玻片。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
管中。

五、清洁、整理实验用具
1将显微镜复原,放回显微镜箱。

2将培养皿、滴管等冲洗干净并清洁实验桌面。

六、注意事项
1、是否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2、是否露出小鱼的口和尾部。

3、小鱼的尾鳍是否平贴在培养皿上。

4、是否在小鱼的尾鳍上放载玻片。

5、是否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6、是否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

7、实验后是否将小鱼放回鱼缸
实验五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引课:提起鱼,大家都不陌生,鱼在水中能自由自在的游动,既能向前游动,又能上浮,下潜,还能转弯以及停留在一定的水层。

那么,鱼在游泳中各种鳍起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方法一:模型模拟法(当不能用直接实验法做实验时,可以用模拟实验代替实验法,即用模型代替实验对象进行实验,模拟实验的缺点是:其研究结果易受模型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可靠。

一般来说模型与实验对象的相似程度越高,实验的效果越好。

)方法二:剪除鱼鳍法(太残忍)方法三:捆扎鱼鳍法注意事项:(对实验材料用具的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如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捆绑鱼体的夹板和线绳的选择等。

经实践证明鱼体大小以6~10cm长为宜,捆绑鱼鳍用纱布较佳,捆绑鳍用轻且不易滑脱的材质为宜,如用轻的木片、塑料片等。

要鼓励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实验探究鳍对鱼运动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想办法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分别探讨某一种鳍对鱼的作用,并作好实验记录。

)下面我们就来开始我们的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鱼在游泳时,胸鳍、背鳍、尾鳍分别起什么作用
二、作出假设:鱼在游泳时,胸鳍、背鳍起平衡鱼体的作用,其中胸鳍有转换方向的作
用,背鳍能防止鱼体侧翻;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运动的方向。

三、制定计划:
实验材料及用具:四个玻璃缸、四条大小相同的鲫鱼、轻的木片或塑料片、细绳子、纱
布。

实验步骤:
1、在四只大玻璃缸上分别标上A、B、C、D,然后注水,水的高度为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

2、对三条鲫鱼做如下处理:
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一条鲫鱼的胸鳍后放入A缸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二条鲫鱼的背鳍后放入B缸用木片和绳子缚住第三条鲫鱼的尾鳍后放入C缸第四条鲫鱼做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放入D缸3、观察四条鲫鱼的运动情况
四、实施计划
现象:A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左右摇摆不定,不能转向,不能掌握平衡。

B缸中的鲫鱼能够向前运动,但鱼体侧翻,不能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缸中的鲫鱼能保持鱼体平衡,但基本上没有前进。

D缸中的鲫鱼既能平衡身体,又能自由自在向前游动。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可以产生前进的动力,同时还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六、表达与交流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腹鳍起到稳定流经身体的水流的作用,也有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