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迁移》教案(3)
高中地理《人口的迁移》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1.2人口的迁移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可以分析人口的挪动因素[重点难点]:人口的迁移原因[讲授过程]:[探究活动]读图答复以下问题:[问题]世界人口的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问题]为什么人口要迁移?经济因素,因为人口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兴隆地区。
——人口的迁移人口的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挪动到一定间隔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挪动。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按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挪动[阅读教材,答复以下问题][问题]在新大陆发现后国际上发生了哪些人口挪动?新大陆发现:从欧洲→美洲〔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从非洲→美洲〔黑人的血泪史〕从中、日、印等国→东南亚、美洲〔华工的血泪史〕[问题]二战后国际人口出现了哪些特点:劳务输出:亚、非、拉开展中国家→北美、西欧、西亚国际难民:开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移向兴隆国家人口迁移流向发生的变化:欧洲〔出—入〕拉美〔入—出〕北美、大洋洲〔入〕2、国内人口挪动:[阅读教材,答复以下问题][问题]中国历史时期和解放后分别发生了哪些人口的挪动?历史上:黄河流域——长江、珠江流域、——东北〔闯关东〕;、——、内蒙、〔走西口〕新中国成立后:支边:东部——西部遥远地区改革开放后:落后地区——兴隆地区乡村人口——城二、迁移的原因:分析前面的迁移,赋予很种迁移一个原因得出迁移的主要原因: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历史时期的大迁移现代社会的由落后区迁入经济兴隆区〔图1-2-5〕城化过程〔乡村人口——城人口〕大型工程工程移民〔区域经济开发〕三峡移民100万。
2、政治因素:政治迫害、战争〔例〕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例〕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迫害、民族歧视、文化传统〔中国的叶落归根〕〔例〕4、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差异〔逐水草而居〕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等〕5、其它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种族歧视性别、年龄板书设计:教后感:。
人口迁移教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复习提问)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有怎样的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生复习回顾,回答。
推进新课师(投影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材料一:联合国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前超过中国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根据联合国2005年2月24日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5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3.95亿,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5.93亿。
而目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2025年人口将达到14.41亿,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回落到13.92亿。
另据《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65亿增长到91亿,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欧洲的人口将继续下降。
据统计,到2050年,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28亿下降到6.53亿(包括俄罗斯,不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和德国的人口将继续下降,而法国和英国的人口将有所增长。
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从目前的1.28亿下降到1.12亿。
报告指出:“总体而言,从2005年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将基本保持不变,大约是12亿。
而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将增长两倍多。
”材料二:德国人口负增长现在人口8 200万的德国,到2050年将降至7 000万。
换言之,在20世纪下半叶,德国平均每年增加人口20万;而在21世纪前半叶,德国将平均每年减少人口20万以上。
这是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预测与计算结果。
德国的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
根据预测,2000年退休者与就业者的比例为40∶10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变为75∶100,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随着死亡率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2003年德国人口总数下降了14.3万人。
部分德国官员指出,如果德国政府不放松移民政策,随着人口不断下降,德国会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消失”。
【中学课件】人口的迁移教案
【中学课件】人口的迁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2. 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的现象和影响。
教学内容:1. 定义人口迁移:指人们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2. 分类人口迁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人口迁移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口迁移的了解和观察,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的现象。
3. 讲解:介绍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了解他们对人口迁移的关注点。
第二章: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政治原因、环境原因等。
2. 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城市化、劳动力市场变化、社会融合与冲突等。
教学活动:1. 复习:回顾上一章的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口迁移原因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 讲解:介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了解他们对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影响的认识。
第三章:人口迁移的影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口迁移的影响:个人层面的影响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2. 个人层面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变化、教育和工作机会的改变等。
3. 社会层面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融合与冲突等。
教学活动:1. 复习:回顾前两章的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和原因。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口迁移影响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讲解:介绍人口迁移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本节《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节。
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
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空间形式”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两大模块,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教材中设置了一个探索、一个阅读、三个读图分析和案例分析。
除了案例分析,前面的探索、阅读和读图分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概况一节迁移的分类,案例分析主要适用于分析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由于课本对于人口迁移的概念的相关材料不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适当增加对不同人口流动行为的判断,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以及它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二、学情分析“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学中设计了一些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设计1.配乐导入:公元前54年,昭君因为政治原因,不远万里,远嫁匈奴,她的这次迁移换来汉朝和匈奴的和平长达60年,但是她也永远居住在了异国他乡。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能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运用谈话导入法,通过与学生分享印度人口现在已经达到13.26亿的资料,了解到在不久的将来印度人口必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提问学生影响一个地方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进而引入新课人口的迁移。
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口迁移的概念【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学生。
【问题】(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人口迁移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有何不同?【学生活动】(1)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变更定居地。
(2)人口迁移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
【教师总结】(1)人口迁移判断标准: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界限);居住地的变更;时间限度(长期或永久性,大约1年以上)。
(2)人口迁移除了不影响全球人口的增长外,与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还有其他不同:不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化。
【过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口迁移的类型也有不同,接下来学习一下人口迁移的分类。
2.人口迁移的分类【问题】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成哪几类。
【学生回答】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教师总结】(1)国际人口迁移特点: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之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人口的迁移教案
人口的迁移教案教案标题:人口的迁移教学目标:1. 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原因。
2. 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和影响。
3.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原因:a. 人口迁移的定义: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b. 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 人口迁移的类型:a. 内部人口迁移: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人口迁移。
b. 国际人口迁移: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3. 人口迁移的影响:a. 社会影响:文化交流、社会结构变化、社会融合与冲突等。
b. 经济影响:劳动力供需变化、经济发展与落后地区的差距等。
c. 环境影响: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a. 讲解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的背后因素。
b. 介绍人口迁移的类型,比较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异同。
c.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的综合影响。
3.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b.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4. 案例分析:a. 提供几个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评价:a. 总结人口迁移的定义、原因、类型和影响。
b. 让学生评价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源:展示人口迁移案例和相关数据。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案例和相关信息。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表现评估。
2. 案例分析的解决方案和思考能力评估。
3. 课堂参与和讨论的活跃程度评估。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人口迁移教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口迁移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是国内的城市迁徙,也可以是国际间的跨国迁徙。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和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将介绍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和管理措施。
一、人口迁移的原因1.经济原因经济原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们会根据就业机会和经济条件选择迁徙。
例如,农村地区的人口可能会迁移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同时,国际间的劳工迁移也很常见,因为一些国家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工。
2.教育原因教育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迁徙到更好的学校和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给他们的子女。
这种迁移通常发生在城市间或国家间。
3.环境原因环境因素也会导致人口迁移。
一些地区可能面临自然灾害、干旱或其他环境问题,迫使人们离开原居地。
例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些岛屿国家的居民被迫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1.经济影响人口迁移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迁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不稳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社会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当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市时,城市化现象会加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能会面临压力。
同时,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也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局势。
3.文化影响人口迁移还会对文化产生影响。
当不同地区的人口交流和融合时,文化的多样性会增加。
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多元化,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三、人口迁移的管理措施人口迁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应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管理措施:1.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国家可以制定合理的移民政策来管理人口迁移。
这些政策应该考虑到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平衡国家的利益和移民的权益。
【中学课件】人口的迁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迁移现象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趋势5. 案例分析:我国某城市的人口迁移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分析,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某城市的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某城市的人口迁移数据,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现象的思考。
2. 讲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3.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讲解微观和宏观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4. 讲解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5.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我国某城市的人口迁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口迁移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分析人口迁移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口迁移相关章节。
2. 网络资源:相关的人口迁移数据和案例。
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数据。
4. 笔记本电脑:用于查找和展示网络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3《人口的迁移》教案
1.3 人口迁徙教材解析: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加主要叙述人口的自然增加,实质上,由人口迁徙惹起的人口的机械增加也能惹起人口数目的变化,同时人口迁徙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散布情况,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针对人口挪动从看法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解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商讨,进而使学生可以比较理性地思虑和对待人口迁徙现象。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人口迁徙的看法和分类。
2.研究人口迁徙的特色,举例说明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3.正确认识人口迁徙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经过相关人口挪动的议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解析某一详细的人口迁徙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解析人口迁徙与人口挪动两看法的关系,明确不一样地理看法的差别与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察看能力,解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解析人口迁徙的基来源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要素对人口迁徙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议论过程中,指引学生团结协作,勇敢表达、沟通,发展学生学会集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人口迁徙的学习,使学生可以联合生活实质,解说生活中的实质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看法对待生活。
2.激发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育学生高度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育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课重难点:惹起人口迁徙的要素教法学法:1.为调换学生的踊跃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足利用图片、资料展现、播放录象等手段,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指引学生阅读图表,解析问题,进而培育学生总结概括能力;联合实质,指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创建性思想。
2.采纳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议论,共同概括总结得出答案,进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区分小组,将学生疏成6 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做好分工:讲话人、组织者、纪律监察者教课程序:[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公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挪动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以下问题:①人口改动的原由是什么?②什么是人口迁徙?③短期旅游、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铺买东西是不是人口迁徙提示:人口迁徙是指更改定居地时间为长久或永远,人口迁徙≠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迁移》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迁移》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讲话致辞、报告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迁移》说课稿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迁移》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_“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
理由
●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人
●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口
●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迁
●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移
的
●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空
●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间
●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 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
形
工
式
●国家有计划地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理解人口迁移概念及人 口迁移的空间形式,提高 学生的分析归纳技能 明确“国际人口迁移和国 内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类 型
移
影响是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 出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
的影响是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②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 进行辩论
是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
影响是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了世界
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人们为什么要迁移? 什么力量
阶段
迁移
迁移
原因 特点 方向
把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 不同情况落实到图上
向及原因是什么? ②20 世纪 50~80 年代人口迁移的方向、原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前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
因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人口迁移的方 20 世 纪 80
惯与能力,提高学生分析
国
向、原因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了解
自主探究 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 主要迁入地有哪些?②当今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世界移民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通过点拨归纳承转)
《人口迁移》教案
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节内容的延伸,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原因之一。
在当今社会人口迁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该部分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
本节教学总体上可以遵循“问题提出——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共同建构”的思路展开。
利用“我国春运人口大流动”等现象,引出本节主要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会带来什么影响?人们为什么会迁移?人口迁移有何特点?首先通过举例、讨论、对比等方法,区分人口迁移与短暂的人口移动之间的区别,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
接着联系实际,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对“人口为什么会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一问题,可在分析、探讨“推拉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在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如生态移民、叙利亚难民等)和一些典型案例(如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等)的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不同因素。
人口迁移的特点有一定时空性,分析是要结合人口迁移示意图和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来展开。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的结论,并建构知识框架。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分析,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多列举身边的例子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难点:运用资料,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方法】判断法、比较法、举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到: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疏,而影响到这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分布。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上节内容的延伸——人口空间变化,也就是人口迁移!我们知道,不论何时何地,人们总是在不断的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人口空间移动。
1.2【教学设计】《人口的迁移》(中图版)
《人口的迁移》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人口迁移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针对人口移动从概念到原理,从历史到现实,从成因分析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人口迁移现象。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做好预习和导学案。
2、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学生阅读]回答问题: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② 什么是人口迁移?③ 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中学课件】人口的迁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中学课件】人口的迁移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就业、教育、家庭等。
(3)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尊重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现象。
(3)培养学生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趋势。
2. 教学难点:(1)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2)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迁移的现象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地图和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人口迁移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现象。
(2)提问:什么是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区别?2. 讲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1)讲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特点和类型。
(2)介绍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3. 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讲解经济、就业、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2)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在实际人口迁移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1)展示典型的人口迁移案例,如“民工荒”、“城市移民”。
(2)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人口迁移教案导入
人口迁移教案导入篇一:《1.3 人口迁移》教案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案例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人口迁移也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活动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走西口的视频和从古到今人口迁移的图片和材料,根据课程标准、考纲、学情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自学探究】学生看书自主学习,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激励性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强调。
1、引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哪些因素有关?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影响全球人口数变化)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区域人口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全球人口数无影响由。
3、人口迁移分类:掌握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
)结合教材第17 页活动第 2 题,完成相关内容。
分组讨论:按人口迁移方向,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亦即人口城市化过程)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亦即逆城市化过程)(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清代,大批华北饥民为什么要“闯关东”?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为什么返乡回迁?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思考讨论: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推力:原定居地排斥人口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人口的迁移 教案
人口的迁移教案教案标题:人口的迁移教案目标:1. 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研究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并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人口迁移是什么吗?人口迁移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解释人口迁移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内迁、外迁、城市化和农村化等;4. 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自然灾害、战争等;5. 探讨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如人口密集地区的社会压力、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划问题、农村人口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小组讨论: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进行研究;7. 每个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关数据;8. 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并合作撰写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
展示和评估:9.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10.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评估,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1. 邀请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深入了解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1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人口迁移现象;2. 学生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3. 研究报告的模板。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积极程度;2. 研究报告评估:评估小组报告的准确性和合作能力;3. 学生理解:通过观察学生在展示和回答问题环节的表现来评估他们对人口迁移的理解程度。
人口的迁移教案
人口的迁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和影响。
2.认识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分析人口迁移在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探索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信息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口迁移的定义和类型2.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4.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一组人口迁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后,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什么是人口迁移?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人口迁移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快速回答问题。
教学步骤:步骤1:人口迁移的定义和类型1.通过讲解方式给学生介绍人口迁移的定义和类型。
2.以城市化和农村人口流动为例,解释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
步骤2: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整理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迁移因素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步骤3: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1.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鼓励学生分析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步骤4: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通过教师串讲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引导学生综合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人口迁移的相关概念、原因和影响等知识点。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和作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人口迁移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了解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分析人口迁移问题的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难点: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课件。
2. 教学软件展示地图和图表。
3. 黑板用于书写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人口迁移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影响。
3.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人口迁移的新闻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口迁移,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
2. 讲授新课: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和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配合PPT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 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标准解读1.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
2.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时一定要在明确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读图,理解人口迁移的路线。
重点把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其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湘教版),与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是并列关系.讲述了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的另一个方面: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
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
(二)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共有2个图表资料,6个阅读资料,3个活动,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
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
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3。
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
3。
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五、教学重点1。
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移动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分析人口的移动因素
[重点难点]:
人口的迁移原因
[讲授过程]:
[探索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世界人口的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问题]为什么人口要迁移?经济因素,因为人口是从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的迁移
人口的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即人口移动。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按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移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问题]在新大陆发现后国际上发生了哪些人口移动?
新大陆发现:
从欧洲→美洲(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从非洲→美洲(黑人的血泪史)
从中、日、印等国→东南亚、美洲(华工的血泪史)
[问题]二战后国际人口出现了哪些特点:
劳务输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西亚
国际难民:
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移向发达国家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的变化:欧洲(出—入)拉美(入—出)北美、大洋洲(入)
2、国内人口移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问题]中国历史时期和解放后分别发生了哪些人口的移动?
历史上:
黄河流域——长江、珠江流域
河北、山东——东北(闯关东);河南、山西——甘肃、内蒙、新疆(走西口)
新中国成立后:
支边:东部——西部边远地区
改革开放后:落后地区——发达地区
乡村人口——城市
二、迁移的原因:
分析前面的迁移,赋予很种迁移一个原因
得出迁移的主要原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历史时期的大迁移
现代社会的由落后区迁入经济发达区(图1-2-5)
城市化过程(乡村人口——城市人口)
大型工程项目移民(区域经济开发)三峡移民100万。
2、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例)
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例)
3、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迫害、民族歧视、文化传统(中国的叶落归根)(例)4、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的差异(逐水草而居)
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等)
5、其它因素:
家庭和婚姻
投亲靠友
逃避种族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