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26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共26张PPT)

农业:固定粮食税;
工业:大中小企 业全部国有化
恢复私有制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 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取消自由贸 肯定市场和商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 易和商品买卖 品货币关系存在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实物配给制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 按劳分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 二第20 课从“ 战时共 产主义 ”到“ 斯大林 模式” (共26 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 二第20 课从“ 战时共 产主义 ”到“ 斯大林 模式” (共26 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 二第20 课从“ 战时共 产主义 ”到“ 斯大林 模式” (共26 张PPT)
粮食产量增加
工业生产恢复
120
100
80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60,促进了经济迅速 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三 、 斯 大 林 模 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 二第20 课从“ 战时共 产主义 ”到“ 斯大林 模式” (共26 张PPT)
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 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 政工治业—生—产苏极联其成落立后,,斯到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经1济92—8年—,生苏产联力工水业平产,值尤还其是重工业相对落后; 国不际到—德—国处的于一资半本,主是义美国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 中的。八分之一……
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创新。农(业纵:固向定角粮度食看税);
公有制
恢复私有制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
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我们计还划不经能济实现从肯 和小定商生市品产场货到经币社济会商 行主业 自义:由允直贸许接易商过品渡买…卖…,所实以我 们作应为按该提劳利高分用生配资产本力主的义手作段为、小途生径产和和方分 按劳配社法分:会。废配主除;实义物的—配中—给间列制环宁,节,

2.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
队。”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
赶材去料“四排:队1”93买6面年包苏的联主政要府原从因一是个地区收购稞 A麦.长,期每战千争克破付坏社给会农经民济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 B面.战粉时厂共时产,主则义政作策价导93致卢食布品。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请分析:他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 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工业落后的优现先实发;展重重工工业业是国防的基础。
三、现实与理想的合璧:斯大林模式 1、目的:为迅速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
2、途径: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3、特点: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管理手段 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列宁当时面临哪两大难题?
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现实问题:“生存斗争”,新生政权可能被颠覆。
学习探究:
"面包会有的, 牛奶会有的,一 切都会有的。"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国齐外向武我装们干猛涉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国中内光反荣革牺命牲叛。乱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1、2思、考当并时回的答俄诗国中的面野临兽怎和样暴的徒经分济别形指什势么??
一、现实中的理想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经济严重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小结: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实验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对点训练』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
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
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
B.所有制结构
C.经济管理模式
D.产品分配方案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注意题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 商品和货币”,而战时共产主义在产品分配方案则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世界
时空坐标·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阶段特征·宏观把控单元知识
总 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也是一战后由动荡走向 特 暂时稳定,再从大危机、大动荡走向世界大战的时期。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 征 这一时期的典型特点 政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 治 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 上 的灾难。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据材料信息“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可知,当时的经济政 策应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方面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到新经济政策后才实行农业税,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点,由于当时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过渡到共产主 义的条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在农民手里拿走的太多,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不能作为该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失败的 主要原因在于主观因素即苏维埃决策脱离实际,客观原因不能作为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结论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 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 背 景 (二) 目 的 (三) 内 容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义务劳动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 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 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 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 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 背 景 (二) 目 的 (三) 内 容 (四) 评 价
积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保障。 消极: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损害农民利益, 是一种应战解危的措施,不是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 (一) 背 景
连年战争使2000万人丧生,农业生产直线 下降,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 半,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原料短缺使多数 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 的13.8%。……
俄国“至今还没有摆脱半亚细亚的不文明状 态”,“我们还要进行多少顽强繁重的工作, 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根本改变了。”
“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 参加合作社,还必须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 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 十年”“如果不经过这一历史时代……我们就 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 木犁的穷国,他留下 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 强国。
——丘吉尔
三、斯大林模式
(三) 评 价
1、积极影响:开辟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 业化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后来对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精品课件-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32页

精品课件-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32页
精品课件-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战时 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5、 为 中 华、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5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5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
1)问,第一小问根据当时两国国内的工业、 农业发展状况,政权需要巩固的史实,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中国实行的“一五”计划是在 苏联援助下,“一化三改”指的是发展生产力和改革生产关 系同时进行,且中国吸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采取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注意协调发展的措施;苏联的特点根据 材料二中“苏联经济……并且质量低劣”说明片面发展重 工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他们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低下。第(2)问,中国的影响:材料一中“1956 年的工业产
第九页,共25页。
5.[2018·山东滨州模拟]1926 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 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 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 年底到 1928 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 1929 年更趋严重。这说 明新经济政策( )
A.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 C.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
第六页,共25页。
解析 据材料“苏俄(联)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 合 同 …… 实 际 履 行 的 很 少 …… 只 占 全 国 工 业 总 产 值 的 0.6%”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实行后,由于意 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新经济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贯彻,因 此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值的比重很小,故 D 项正确。当时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故 A 项错误;当时战 争已经结束,故 B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适应了苏俄(联)的国 情,故 C 项错误。
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
第十二页,共25页。
解析 开始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故 A 项错误;“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1925 年时“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已被取消,“斯大林模式”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故 B 项错误;材料“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 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 业”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C 项正确;取消新经济政策 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故 D 项错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解析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遭到极大破 坏,而苏联由于被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所以受危机的破坏 较小,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不是苏联吸引美国的主要原因, 故A项错误;1928年,斯大林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片面发 展重工业,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引起了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的农 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的,推动了工业发展,故C项 错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 有制,不可能羡慕苏联的公有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
第26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 “斯大林模式”
考纲要求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 课标提示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 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 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考点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巧学妙用] 思维导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易错易误——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
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 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深化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答案 B
『方法突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 视市场规律,取消自由贸易;新经济政 策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 来扩大生产。根据材料“市场、集市、 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 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可得出是新 经济政策。
『史论链接』 新经济政策的“新” (1)所有制形式: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 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 (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 为逐步过渡。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 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复习14-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学霸优课】2017历史一轮复习14-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的新的退却”“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可知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 认为 这只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B 项正确;当时许多领导人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他们不可能认为它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C 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项错 误。
【解题法】 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问题的一般思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可以从二者制定的背景、内容、实质、作用等角度来分析,具体情况 请参考本考点重难点 1。
3.内容 (1)农业方面:以 固定的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 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 租让制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 (3)商业: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 商品交换 (4)分配方面: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 按劳分配 。 4.特点 (1)利用 商品货币 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 公有制 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5.意义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 社会主义 的正确道路。
撬法· 命题法 解题法
[考法综述] 今后高考仍会沿用新材料、新情境的命题方式,突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 策的比较。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影响及对中国发展经济的借鉴意义,和罗斯福新政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模 式的借鉴意义将会成为命题的重点。
命题法 1 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典例 1 1924 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 ) 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维埃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 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个知识点。 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可以通过材 料概括得出。第(2)问直接作答。第(3)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 析能力,要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实质。第(4)问要从 正反两个方面回答,既要看到取得的成效,又要看到这项政 策没有被长久的实行。 【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目的:列宁想 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 社会主义。(2分) (2)变化:苏俄的经济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以新经济政策取 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3)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 发展资本主义。(2分)原因: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 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 (4)成效: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苏俄经济恢复发展了,巩固 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但是后来苏联废除了新经济 政策。(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 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 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 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 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 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 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 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 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 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 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 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 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走进高考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C
问题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的必要性?
4年世界大战和 3年国内战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农民频繁暴动
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经济困难(落后的生产力) 政治危机
5.下列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正确的有( ) ①从本质上讲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这种体制 有严重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 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 极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课堂检测
1.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 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 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 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 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 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 取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D.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计过渡到社会主义 特点: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 措施。(战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 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时期中,巩固苏维
埃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仅仅是探索历程中的一次尝试)。

人教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必修二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讲课文档

人教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必修二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讲课文档

凯歌年代 退却年代 剥夺年代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
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 品生产和货币。
第七页,共24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列宁:用资本主义 的砖头建设社会主 义的大厦
第八页,共24页。
邓小平:市场经济不等 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
原因
第十二页,共24页。
【技能训练】
答案:
1、A 2、B 3、D
4、
(1)原因:①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 (2分)
②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
(2分)
③吸取中国的教训,巩固国防的需要. (2分)
(2)
经济发展模式在相互借鉴中推动经济发展。 (1分)
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 货币关系发展农 业生产
作用
农业生产逐渐恢复; 改善了工农关系;巩 固了苏维埃政权
美国的 罗斯福 新政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 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 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 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中国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济体制 ,农民长期承包土地,分 改革 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用国家干预经济 的办法来调节供 给与需求的矛盾
币的关系发展生产。 (3分)
美国在经济危机之下,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社会主义
的计划经济,施行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分)
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有利于经济形态的变更和经济结构
的重新组合,使得本国经济高效发展。 (1分)
第十三页,共24页。
材料一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 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 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 争”。

高中考试历史一轮复习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人民版

高中考试历史一轮复习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人民版

第十四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26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熟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熟悉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课前准备区回科教材上实基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一背景(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苏俄进入时期.2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3 .内容(1)农业:实行.(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3)流通:取消.(4)实行普遍.4 .结果: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预,取得了的胜利.二、新经济政策5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6 .标志: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7 .内容(1)农业方面:以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方面:解除了大局部小企业和一局部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贸易方面:改变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和商品交换.(4)分配方面:废除 ,实行按劳分配.8 .影响(1)提升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3)有利于稳定.三、“斯大林模式〞1 .背景(1)苏联成立:1922年,、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苏联主要领导人为斯大林.2 .社会主义工业化(1)目的: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2)特点:优先开展,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开展提供资金.3 .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建立(1)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排斥市场经济.(2)建立相对独立于之外的经济体系.4 .农业集体化运动(1)目的:为了增强对农业的治理,摆脱困难.(2)内容: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⑶ 结果:到1937年,超过90%勺农户参加集体农庄.【问题思考】议一议为什么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个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说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进步?[读一读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 允许商品经济的开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扩大生产.议一议苏联为什么优先开展重工业?,读一读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征:(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单一公有制.(2)在经济治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3)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优先开展重工业.(4)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度.遽堂话幼区突破考点新析热点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1.分析图一中影响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曲线的因素有哪些?图一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方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那么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什么?尝试失败有什么后果?3.分析图一中影响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的因素是什么?4 . 1921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 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当时苏俄在工业企业方面采取的是什么政策?5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何处?6 .从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之处我们得到的启示:精讲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探索了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开展, 稳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考点二斯大林模式1 .观察图二,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图二 1928〜1932年集体化农民占农户总数比例变化匚参加集体农庄 的农户比例2 .结合图三分析,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并结合图四分析这些努力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图三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图四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比重3 .〔追踪社会热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结合起来探讨,可坚决我们走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党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对待“市场〞的态度上,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一取消自由贸易8 .新经济政策一一实行国家垄断贸易C.斯大林体制一一排斥市场的指令性方案经济D.中共“十四大〞一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根据图二、三、四、五谈谈你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图五苏联宣传画: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不顾一切地向共产主义前进精讲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弊端明显,强调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片面开展,无视农业和轻工业;高度集中的经济治理体制;对农村个体农业实施“全盘集体化〞.这种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开展.课堂小结1921年开始,俄共〔布〕放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开始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稳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方案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精题谙练标准者■谡后妹习区一、选择题1. 〔2021 ・淄博模拟〕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2. 〔2021 •抚顺模拟〕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B .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 .义务劳动制3. 〔2021 ・武汉模拟〕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 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4. ?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 把市场,实际就等于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B .实施新经济政策C.优先开展重工业 D .实行农业集体化5. 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C.实行指令性方案经济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6.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方案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方案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方案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方案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方案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正确途径D.方案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7. 〔2021 ・石家庄模拟〕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开展 B .为工业化积累资金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维护方案经济体制8. 〔2021 •鞍山模拟〕上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该状况是〔〕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D.经济体制健康开展题号12345678答案9. 〔2021 •江苏单科,23〕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了面向年* ②工业ft之跻酬胤工业请答复:〔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拟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欣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 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1.(2)国内战争3 . (1)余粮收集制(2)国有化(3)自由贸易(4)义务劳动制4 .国内战争二、2.19213. (1)粮食税(2)租让(3)货币流通(4)实物分配制4. (3)政治形势三、1.(1)俄罗斯联邦5. (2)重工业6.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7. (1)粮食供给(2)集体农庄问题思考议一议(1) “战时〞:①从背景看,它是在面临国内叛乱和国外干预的严峻形势下采取的.②从目的看,它主要是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③从内容看,各项措施主要为战争效劳.(2) “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各项举措均不同程度地表达出“共产主义〞特征.想一想(1)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者的经营活动,提升生产率.(2)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 对勤劳的经营者实行优待, 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议一议(1)苏联刚刚成立,工业根底薄弱.(2)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根本完成后,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农业国.(3)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根底.课堂活动区考点一1. 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战争的影响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的实施.2.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工农联盟受到严重冲击.3. 1921〜1925年,苏联粮食产量有所增长,主要由于新经济政策粮食税的实施.4. 解除了大局部小企业和一局部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无力开发的,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5. 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开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考点二1. 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 (1)努力:采取了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方针;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五年方案;建立方案经济体制.(2)结果: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工业强国.3. B课后练习区1. A [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的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此题根据时间可以判断, 新经济政策实施于1921年3月,国家工业化政策从1928 年开始,农业集体化政策从1925年开始的.]2. A [从材料中的“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可知该战士说的是余粮收集制. ]3. A [1919年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允许自由买卖, A的情况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4. B [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特征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恢复和开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底.它的实施使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出现了材料中所描绘的情景. ]5. B [从时间以及材料的意思看,苏联(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其特点是充分利用市场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开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底. ]6. B [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方案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说法太绝对.]7. B [苏联工业化的实现的做法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来保证工业的开展. ]8. A [图片形象的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的片面开展带来的恶果.苏联通过牺牲农业、轻工业开展重工业,带来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9.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根底. 不同:改变局部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局部生产资料),高度集中治理.评价:开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稳固工农联盟(稳定政?a局势).(2)不准确.无视轻工业开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解析〔1〕问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根据题目要求不难答复.做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目要求,防止答非所问. 此问的审题要点是:“工业化政策〞“理论和实践视角〞.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开展经济, 而斯大林工业化政策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治理模式.〔2〕问第一小问判断的关键在于注意图片下的文字说明,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加以分析判断.苏联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无视农、轻工业的开展,导致比例失调.第二小问需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水平要求高.。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人教版1.(2016·山西康杰中学模拟)《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

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该政策(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从“国有化”“强行征用……剩余农产品”,可以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满足了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应付战争的需要,保卫了新生政权,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流通,不允许存在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该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从结果来看,引发了严重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没有实现其目的,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建立过程中的做法,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6·山东临沂质检)俄国著名学者尤·布尔金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

后来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

”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社会背景是( )A.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凋敝C.苏联人民迫切想过渡到社会主义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

答案 B3.(2015·福建厦门高三期末)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

结果,这一尝试( )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直接过渡”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尝试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巩固工农联盟是指新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1年,是战时共产主义之后的尝试,故C项错误;迅速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是斯大林体制,故D项错误。

2017高考一轮历史教案第35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

2017高考一轮历史教案第35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含解析

第3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考纲明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主干知识理一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拨云见日想一想]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吗?试答提示: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是失败的。

2.试图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答提示: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又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了吗?试答提示:否.新经济政策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4.试图示“新经济政策”.试答提示: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有哪些?试答提示:(1)从根本上讲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捍卫新政权方面功不可没,但政策本身存在严重的弊端。

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必须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体制是指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吗?试答提示:否。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能将它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一种经济体制。

7.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吗?试答提示:否。

斯大林模式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章:社会主义之思考
(1)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同时注意吸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和 教训。) (2)要注意工业、农业协调发展; (3)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
(4)要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5)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篇章:社会主义之梦想
1、梦想——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2、成真——1917 年社会主义政权首先 在俄国建立
一、追随理想的实验
马克思的构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 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 社会主义,实行公有 制、计划经济和按劳 分配,取消商品生产 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
积极作用2: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 业化模式;
两种工业化道路
西方模式(英国)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工业化道 路 农业 经济体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生产资料公有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化农庄 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大农场 市场经济体制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
3、特点与实质
领域 农业 工业 贸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
单一公有制→允许私有制存在
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固定粮食税
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利用市场 恢复自由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制 实行按劳分配
分配
特点? 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 (提示:所有制和经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就 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 我们
工业:优先发展重 工业,由农业和轻 工业提供资金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 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 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 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 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 制形式。
农业:农业集体 化(集体农庄)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公有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化农庄 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 苏维埃体制(高 度集权)、一党 制、终身制。
政治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两党 度 制。
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新”在哪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余粮征集制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农业:粮食税
工业:大中小企 业全部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 贸易和商品买卖 普遍义务劳动制和 实物配给制
部分恢复 私有制
工业:关系国家命脉企业归 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 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肯定市场和商 商业:允许自由贸易,恢 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品货币关系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分配;
问题思考: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意在发展共产主义, 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谈谈你的认识?
(1)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 一些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措施,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稳 定社会秩序。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2)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国家掌握经 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 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沙俄
资本主 义社会
苏俄
1917年十 月革命
苏联 1922年 社会主 义社会
独联体
1991年12月《阿 拉木图宣言》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17 战时 共产 主义
勃列日 戈尔巴 赫鲁 乔夫 列宁 涅夫 斯大林 晓夫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新经 济政 策 斯大 林体 制 重在 重在 突破体 没有从根本上突 经济 农业 工业 制,但 破斯大林模式 政治 社会主义改革 背离社` 方向
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
武器的强国。——丘吉尔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 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 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 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 “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 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 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 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 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 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㈡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勇敢调整的原因 严峻的内外局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引起农民的不满
1921年新经济政策
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与目的: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 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 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 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背景:内忧外患,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帝国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 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 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 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 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经济体制:实行单 一的公有制和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
斯大林模式内容(经济) =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 +单一公有制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
主义的威胁、国内被推翻的资产阶级不断发生叛乱,帝国
主义干涉者和苏俄的反革命势力相勾结,苏俄进入内战时 期) 目的:初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巩固苏 维埃政权 后期: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特点、实质 特点:“战时”和“共产主义” 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 和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经济体制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公有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 发展。 (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弊端
苏联(苏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探索线索图示
苏联
斯大林模式 1928— 1990
新经济政策 1921.3—1928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2
【两种独特的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 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 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 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 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
它是苏联在特定的 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 义计划经济模式。
1.形成背景
1922年,苏联建立,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 位确立 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了维护民族独 立,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 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
史料分析: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上 的主要特点。(工业、农业、经济体制)
福特汽车
嘎斯汽车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 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 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4、评价
⑴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 (1925年),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⑵ 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 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苏俄
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沙俄
1917年3月以前 1917年3月
苏俄
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
苏联
1922年—1991年
二月革命
三种现代化模式探索的比较
西方模式(英 国) 生产资 料所有 私有制 制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工业 道路 农业制 资本主义大农 度 场 经济体 市场经济体制 制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 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 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㈢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三)“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政治集权 经济集中 思想集控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 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 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 治经济体制。
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三种模式
西方模式: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英国为代表)
国家干预经济体制(美国为代表)
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
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为代表)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 经验教训。
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
1卢布。 ──这就是计划经济
消极作用3: 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 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消极作用4:体制日益僵化,导致苏联解体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