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测量观测手薄
第9章-碎部测量
700
600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1000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控制点展绘
900
P3 53.648 800
P2
52.234700 NhomakorabeaP4
600
51.888
P1
52.117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1000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 合测图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附 注 :
10.0 22.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1000 1993年图式。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东村 803厂 钢厂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山东科技大学
第九章 碎部测量
9.1 9.2 9.3 碎部测图方法 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地物和地貌测绘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第九章 碎部测量
• 控制测量—— 先把一系列起控制作用的地面点,经 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地图投影)处理后,作为进一步测 绘及制图的基础。 • 为了在统一的地面坐标系中测定地面点在投影面 上的位置及高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建立起了国家 平面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 • 平面控制网采用“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 高程控制网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 依据控制网可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开展测图工作。
测量学7-第九章_碎部测量[1]讲解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DM
第九章 碎部测量
一、 碎部测量
传统测图法
平板仪测图 经纬仪测图等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2、碎部测图
航空摄影测量法
的方法
数字测图法等
定义
用途及其它
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 测图周期长、精度 传统测图法 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 低等缺点,主要适 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 用于小区域、大比 例尺的地形测图
3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4位置碎部点坐标计算
l 2 2 x xP S 4 l4 cos(T4 arctan 4 ) S4 l4 2 2 y y P S 4 l 4 sin(T4 arctan ) S4
Si为棱镜所在位置到测 站点的距离;Ti 为测站 点至棱镜位置的坐标 方位角,i=0,1,2,3,4。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DM
第九章 碎部测量
二、经纬仪测图
3、操作步骤
(1)安置仪器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A上,并量 取仪器高。 (2 )定向 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0 00’’, 后视另一控 制点。 (3)立尺 立尺员依次将尺立于地物、地貌上。 (4)观测 瞄准p点标尺,读取视距、中丝读数、 竖盘读数和水平角。 (5)记录 将测得的数据一次记入手簿。 (6)计算 算水平距离和高程。 (7)展绘碎部点 按碎部点方向角放置分度规,并在分度规直径 刻划线上依照比例尺量取测站点至碎部点水平距离 的图上长度,即可定出 P 点在图上的位置,并在点 旁注记碎部点的高程。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DM
第九章 碎部测量
四、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
极坐标法
所谓极坐标法即在已知坐标的测站点(P)上安置全站仪 或测距经纬仪,在测站定向后,观测测站点至碎部点的方向、 天顶距和斜距,进而计算碎部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在多数情况下,棱镜中心能安置 在待测碎部点上,如图所示的0点,则该点的坐标为:
测量实习指导书及记录手簿
XXXXXXXXXXXX学院建筑工程测量实训综合报告书经管院XXXXXXXXX学院实训报告项目名称:建筑工程测量学院: 经管院专业班级: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实习地点:教学区实习时间:2011年11 月28日--2011年12 月18日前言(一)实训目的1、熟悉教材测量内容,进一步了解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及皮尺的使用与保养。
熟悉建筑测量的流程与具体操作步骤。
准确无误使用测量计算公式。
2、培养每位同学独立工作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相互协作精神。
在实训工作中学会如何与同学沟通解决相互之间不统一的意见,协调好各工作间的关系,并培养每个同学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培养每个同学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二)实训任务1、控制测量2、控制点工程测量3、水平角度测量4、碎不测量5、导线长度测量6、闭合导线内业计算7、测绘地形图(三)实训要求A、平面控制网测量要求1、坐标系统:校内独立坐标系2、根据实训区内的已知点,在实习区内按闭合导线导线的形式布设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的等级为图根控制;3、导线测量要求(1) 角度测量:用DJ6型经纬仪测量1测回,对中误差应小于1mm,一测回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的偏离值不得超过1格,角度半测回互差应不大于40"。
角度闭合差限差:60"n(2) 距离测量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
用钢尺测量时,每条边均应往返测量各1次,往返测互差应小于1/3000;用全站仪测量时,应往测或返测2次,两次互差应小3m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1/2000.B、高程控制网测量要求1、高程系统:校内独立高程系2、高程测量:根据实习区内的已知点,布设一条图根闭合水准作为首级控制网,高差闭合差限差为12n(mm)。
C、碎部测图碎部测图采用经纬仪测绘法, 困难地区可角度交会、距离交会或”测”与”量”结合的方法测量碎部点。
可采用现测现绘或测记法测图。
D、成图要求所有地物符号必须按图例要求绘制,所有地物符号、测点高程及文字注记的方向必须朝北,图外注记应完整。
第7章 碎部测量
植被是地面各类植物的总称,如森林、果园、耕 地、苗圃等。
植被的测绘主要是各种植被的边界,以地类界点 绘出面积轮廓,并在其范围内配制相应的符号。对 耕地的测绘,还应区别是旱田还是水田等。如地类 界与道路、河流等重合时,则可不绘出地类界,但 与高压线、境界重合时,地类界应移位绘出。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3 地物测绘
地物测绘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点(也 即其碎部点)准确地测绘到图上。连接这些特 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图象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凡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就应将其水平投影位置 的几何形状测绘到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 表示到图上,边界内再充填绘入相应的地物符号。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地物边界重合或冲突的处理
4.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 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5.水涯线与陡坎重合,可用陡坎边线代替水涯 线;水涯线与斜坡脚重合,应在坡脚将水涯线绘出。
6.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 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 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独立地物测绘
独立地物对于用图时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有着重 要作用,应着重表示。独立地物应准确测定其位置。 凡图上独立地物轮廓大于符号尺寸的,应依比例尺 符号测绘;小于符号尺寸的,依非比例符号表示。 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的位置,在现行图式上均有 相应的规定。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任务一: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3.2 工作草图
工作草图是内业绘图的依据,尤其是采用测记法 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草图是绘图的必需品,是 成果图质量的保证。
水准测量手薄
BM.3H =799.375mBM.4H =800.464m
10
TP6
1379
BM.1
13050074Σ来自44675308
-0841
h=-0841
计算验核
Σ -Σ = 4467-5308=-0841
H =799.635m
(1)、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容许值
高差:计算如上表所示。
闭合差:f =Σ =H -H =799.635-799.610=25㎜
f =±12 =±12 =±38㎜
显然, < ,满足规范要求。
(2)、调整闭合差
闭合差的调整是按边长或测站数成正比例且凡符号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然后计算各测段的改正后高差。
根据本闭合回路的特点,调整BM.2、BM.3、BM.4的高程。
调整如下:V =- ×3 -8㎜V =- ×2 -5㎜
V =- ×5 -12㎜
(3)调整后个水准点的高差
水准测量手薄
复核李明武观测员记录员
日期2011年2月24日天气晴天仪器DS 微倾式水准仪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mm
前视读数/mm
高差/mm
备注
1
BM.1
已知水准点
H = m
TP1
2
TP1
TP2
3
TP2
BM.2
Σ
计算验核
4
BM.2
TP3
5
TP3
BM.3
Σ
计算验核
6
计算验核
9
TP5
1482
TP6
1298
0184
测量学第18讲讲碎部测量
二、航空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是在两个不同的位置(摄站)对一物体进行摄影, 从而得到两张影像(左影像和右影像)。然后用摄影测量仪器 分别对左右影像上的同一物体(同名点)进行测量,从而得到 某物体的坐标。
航空摄影测量是在飞机上对地表拍摄航空像片,然后对像片上 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解译,以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 和空间位置,并判定其性质的一门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 均匀、效率高等优点。
一般 城市建 地区 筑区
1∶500
15
1∶1 000
30
1∶2 000
50
1∶5 000 100
60
50
100
70
100
80
150 120
180
120 250 200
300
—
350
—
常规测图方法
传统测图的一般过程:
1、收集资料、初步踏勘,拟订技术计划 2、测区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3、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4、测站点加密 5、碎部测量 6、图边测量和野外接图 7、检查验收 8、图的整饰和清绘
(1)检查 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
幅图的10%)。 (2)拼接 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
差小于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 (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
图面整洁、规范。
——地形图的拼接方法
拼接时用宽5.6cm的透明纸蒙在左图幅的接图边上,用铅笔把坐标 格网线、地物、地貌描绘在透明纸上,然后再把透明纸按坐标格 网线位置蒙在右图幅衔接边上,同样用铅笔描绘地物和地貌;当 用聚脂薄膜进行测图时,不必描绘图边,利用其自身的透明性, 可将相邻两幅图的坐标格网线重叠;若相邻处的地物、地貌偏差 不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则可取其平均位置,并据此改正相邻图幅 的地物、地貌位置。
41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碎部点的选择地形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碎部点。
碎部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就是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就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处的点。
碎部点的密度主要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确定,也决定于测图比例尺和测图的目的。
测绘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对碎部点间距有不同的限定,对碎部点距测站的最远距离也有不同的限定。
7-2-2和7-2-3给出了用视距测量方法测量距离时的地形点最大间距和最大视距的允许值。
二、测站的测绘工作经纬仪测绘法的实质是极坐标法。
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边。
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方向与已知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并测定测站到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
然后根据数据用半圆仪和比例尺把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展绘到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记高程(注意:仅在必要的点上注记),对照实地勾绘地形。
其一个测站上的过程如下:1、安置仪器和图板如7-24所示,观测员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控制点)A点上,包括对中和整平。
量取仪器高i,记录员在“碎部测量记录手簿”中作记录,包括表头的其他内容。
绘图员在测站的同名点上安置半圆仪。
2、定向照准另一控制点B作为后视方向,置水平度盘于0°00′00″。
绘图员在后视方向的同名方向上画一短直线,短直线过半圆仪的半径,作为半圆仪读数的起始方向线。
3、立尺司尺员依次将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立尺前,司尺中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概略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立尺路线。
4、观测观测员照准标尺,读取水平角β、视距间隔(即上下丝读数差)、中丝读数s和竖盘读数L。
5、记录记录员将读数依次记入手簿。
对于有特殊作用的碎部点,如房角、山头、鞍部等,应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全站仪碎部测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第9章 第18页
• 经纬仪测图:采用经纬仪与分度规(量角器)配合测图。
– 绘制直角坐标格网 – 展绘控制点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第9章 第19页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手工计算,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数字化测图在外业主要只完成数据采集,测图工作 主要在内业完成. • 作业周期短 模拟法测图必须严格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数字化测图则允许图 根控制和碎部测量同时进行,即采用“一步测量法”,即使在未知点上设站也可以采用 “自由设站”方法,缩短作业周期。 • 测站覆盖范围大 数字化测图采用全站仪,一般用“极坐标法”测定地形碎部点。在通视 良好、定向边较长的情况下,可以放宽测站点到碎部点间的距离,扩大测站点的覆盖范围。 模拟法测图由于受到测距精度和成图方法的限制,测站点的测量范围较小。 • 工作范围易于划分 模拟法测图是以图板为工具,以图幅为单元进行组织测量。数字化测 图的外业一般没有图幅的概念,而是以自然界线(河流、道路等)来划分作业组的工作范围。 这样便可自然地组织施测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地物接边问题带来的麻烦。
投影方21.式0 :正投影方式 10.8
坐标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密级
22.0 10.8
水准测量记录簿手簿
测点
施测
方向
整段数
余长/m
距离/m
相对误差
平均距离/m
备 注
往测
返测
指导教师: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m
高程/m
备注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计算校核
水准测量业计算手簿
日期班级小组
点号
测段长
或站数〕
平均高差/m
改正数
/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
-
辅助计算
指导教师:
水平角观测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竖盘
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水平角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指导教师:
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天气: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点
施测
方向
整段数
余长/m
距离/m
相对误差
平均距离/m
备 注
往测
返测
指导教师:
钢尺量距记录手簿〔续1〕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记录:
测站
竖盘
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水平角
备注
指导教师:
水平角观测手簿(续1)
组别: 仪器编号: 日期: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天气:地点:观测:记录: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手簿
日期班级小组姓名
指导教师:
水平角观测手簿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
天气:地点:观测:
记录:
指导教师:
水平角观测手簿(续1)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
天气:地点:观测:
记录:
指导教师:
水平角观测手簿(续2)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
天气:地点:观测:
记录:
指导教师:
钢尺量距记录手簿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天气:地点:观测:记录:
指导教师:
钢尺量距记录手簿(续1)
组别:仪器编号:日期:
天气:地点:观测:记录:
指导教师: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地形碎部测量手簿
地形碎部测量手簿地形碎部测量手簿1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地形碎部测量手簿2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 7 8 9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3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 7 810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4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 7910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5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 68910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6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 578910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7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 467891011地形碎部测量手簿8测站:后视点:仪器高=i指标差=x测站高程H:视线高程视H:点号视距kl(m)中丝读数(m)竖盘读数°′″竖直角°′″水平角°′″水平距离m高程m备注1 2 35 6 7 8 91011。
RTK碎步测量的实训内容
RTK碎步测量的实训内容实训目标1、了解和掌握RTK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模式。
2、利用RTK进行点的放样。
3、了解RTK的优点和局限性。
实习内容1)启动基准站。
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阔、没有强电磁干扰、多路径误差影响小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
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新建一个工程,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
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
3)点校正CPS测量的为WCS-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
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A.在已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
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WCS-84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坐标转换关系。
如果上作是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下进行,而且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方式以及基准点坐标,则可以直接定义坐标系统,建议在RTK测量中最好加入1-2个点校正,避免投影变形过大,提高数据可靠性。
B.在不知道转换参数的情况下。
如果在局域坐标系统中工作或任何坐标系统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可以直接采用点校正方式建立坐标转换方式,平面至少3个点,如果进行高程拟合则至少要有4个水准点参与点校正。
4)流动站开始测量A.单点测量: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测量点”选项,即可进行单点测量。
注意要在“固定解”状态下,才开始测量。
单点测量观测时间的长短与跟踪的卫星数量、卫星图形精度、观测精度要求等有关。
当“存储”功能键出现时,若满足要求则按“存储”键保存观测值,否则按“取消”放弃观测。
B.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直线、曲线、DTM道路等各项放样数据。
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
碎步测量
碎部测量一.概念碎步测量: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碎部点:碎部测量中,地物的测绘实际上是地物平面形状的测绘,地物平面形状可用其轮廓点(交点和拐点)或中心点来表示,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的特征点(碎部点)。
这些点被称为地物特征点碎部测量实质:测绘地物和地貌碎部点平面位置和高程。
碎部测量工作两个过程:一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二是利用地图符号在图上绘制各种地物和地貌。
碎部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等传统测图、地面数字测图及航空摄影测量等。
2.传统测图传统测图实质:即图解测图,通过测量将碎部点展绘在图纸上,以手工方式描绘地物和地貌,具有测图周期长、精度低等缺点,主要适用于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
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传统测图工作程序:①在收集资料和现场初步踏勘的基础上,拟定技术计划;②进行测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③进行测图前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测图工作顺利进行;④在测站点密度不够时要对测站点进行加密;⑤逐点完成碎部测图工作;⑥进行图边测图和野外接图;⑦组织检查和验收;⑧野外原图整饰及清绘等工作二.测图方法(一)传统测图1.准备工作:资料准备:包括收集测图规范、地形图图式、控制点成果以及任务书和技术计划书等。
仪器与工具准备:种类繁多,小物件较多,认真准备,以免遗漏,对测图仪器按规定进行检查、检验与校正,使其能满足测图要求。
图板准备:图纸的准备、绘制坐标格网和展绘控制点。
经纬仪测图所用图纸: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0.07~0.1mm,并经过热定型处理。
具有伸缩性小、无色透明、不怕潮湿等优点,便于使用和保管。
测图前,要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在图纸上精确绘制直角坐标格网,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10×10cm方格网。
坐标格网绘制可采用绘图仪、专用格网尺等工具进行。
坐标格网绘制好后,必须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方格网长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3mm;各小方格的顶点应在同一条对角线上,小方格的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1mm;图廓边长与其理论值之差应小于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