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合集下载

CH5-1连续分配存储管理

CH5-1连续分配存储管理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 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 , 并不立即进行 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 地址转换, 地址转换 , 而是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 进行地址转换, 因此装入内存后, 进行地址转换 , 因此装入内存后 , 装入 模块中的地址依然是相对地址; 模块中的地址依然是相对地址; 方便存储管理中的“对换” 方便存储管理中的 “ 对换 ” , 以利于提 高系统性能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首次适应分配算法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3)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分配算法
• 空闲分区按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空闲分区按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在进行内存分配时, 在进行内存分配时 ,从空闲分区表 或空闲分区链)首开始顺序查找, ( 或空闲分区链) 首开始顺序查找, 直到找到一个能满足其大小要求的 空闲分区; 空闲分区; 按照分区分配请求的大小, 按照分区分配请求的大小,从该分 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 者,余下的仍留在空闲分区表或空 闲分区链中; 闲分区链中;
例如:编制的程序编译完后,地址为 0000~2020H 0000~2020H,如果分给它的内存空间是 10000H开始的一段内存空间, 从10000H开始的一段内存空间,那么在装 入 时 , 该 目 标 程 序 的 地 址 就 从 10000+0000H 10000+2020H 10000+0000H ~ 10000+2020H 如有一条语句: 2000H 如有一条语句:MOV A,2000H,则将转 变成: 12000H 变成:MOV A,12000H
固定分区式分配方式的内存分配
分区 大 起始 状态 号 小 地址 1 15 30 已分配 2 3 4 …
将这些分区根据大小 将这些分区 根据大小 进行排队, 进行排队 , 并为之建立 一张分区使用表 分区使用表; 一张分区使用表;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优点:实现简单
7
固定分区分配示例
某系统的内存容量为256K,操作系统占用低地址的20K,其 余空间划分成4个固定大小的分区。如下图:
8
固定分区分配
例:在某系统中,采用固定分区分配管理方式,内存分区(单位字节) 情况如图所示,现有大小为1K、9K、33K、121K的多个作业要求进入内 存,试画出它们进入内存后的空间分配情况,并说明主存浪费多大?
适用于控制多个相同对象的场合 缺乏灵活性,小程序浪费空间,大程序无法装入 2. 分区大小不等 为了解决灵活性问题,将内存分为多个大小不等
的分区:小分区(较多),中等分区(适量),大分 区(少量)
4
固定分区分配
每个用户作业占用一个连续分区,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一旦装 入分区后就不能再移动,通常采用静态地址重定位。
收。在可变式分区中,应该检查回收区与内存中前后空 闲区是否相邻,若相邻,则应进行合并,形成一个较大 的空闲区,并对相应的链表指针进行修改;若不相邻, 应将空闲区插入到空闲区链表的适当位置。
回收时的几种情况:
(1)上邻空闲区:合并,改大小 (2)下邻空闲区:合并,改大小、首地址。 (3)上、下邻空闲区:合并,改大小,取消下邻空闲区
5
固定分区分配
分区号 1 2 3 4
分区说明表示例
大小(KB) 始址
8
20
32
28
64
60
132
124
状态 已分配 已分配 已分配 未分配
6
固定分区分配
缺点: 分区数量是固定的,每个分区只能装入一道作业, 限制了系统能容纳的作业数。 分区大小是固定的,每个分区只能装入一道作业, 剩余空间无法再利用,造成浪费。
4.3 连续分配方式

连续存储分配页式存储管理.ppt

连续存储分配页式存储管理.ppt
第十一讲 连续存储分配、页式存储管 理
目的与要求:了解连续存储分配,掌握页式 存储管理。 重点与难点:连续可变存储管理;页式存储 管理。 作业:5,6,7,11
第五章 存储管理
研究作业或进程在主存的存放问题(以放的 方法为线索):
• 放(placement) 连续、非连续 • 取(fetch) • 替换(replacement)
5. 否则将k分成k1、k2,其中k1分给用户 size(k1)=size(v), F = F + {k2}
回收: 当作业结束时,收回作业所占空间,
将此块链入空闲队列。
若空闲队列中原来有与此块的相邻块, 则把这些块合并成一个大连续块。
二、可用空间管理
除用队列表示可用空闲块外,也可以用 数组登记可用空闲块,数组项=用户空间 总量/基本分配单位。
等效访问时间:设访存时间为750ns,搜索 联想存储器的时间为50ns,命中率为80%, 则(这里假设先查联想存储器再查页表): 80% *(50+750)+ 20% *(50+ 750+750)= 950ns
在进程被调度占用cpu时,将进程页表始址 装入页表始地址寄存器,同时作废掉联想存 储器中的原内容,用新的页表项替换。
CPU 地址A < True
+
F
主存
程序性异常
二、作业存储调度
OS
多 ... 3k 4k 1k 2k
4k
队 列
...
5k 6k
6k
法 ... 7k 10k 11k 8k
12k
OS

4k
队 列 ... 7k 3k 4k 5k
6k

12k
三、存储碎片

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5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图4-6 空闲分区表
6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图4-7 空闲链结构
7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为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 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由于 内存分配算法对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人们对它进行了 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于是产生了许多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6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最佳适应(best fit,BF)算法 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 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 用”。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 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17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4. 最坏适应(worst fit,WF)算法 由于最坏适应分配算法选择空闲分区的策略正好与最佳 适应算法相反:它在扫描整个空闲分区表或链表时,总是挑 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从中分割一部分存储空间给作业使用, 以至于存储器中缺乏大的空闲分区,故把它称为是最坏适应 算法。
15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循环首次适应(next fit,NF)算法 为避免低址部分留下许多很小的空闲分区,以及减少查 找可用空闲分区的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在为进程分配内 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 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 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4.3.2 固定分区分配 1. 划分分区的方法 可用下述两种方法将内存的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
大小的分区: (1) 分区大小相等(指所有的内存分区大小相等)。 (2) 分区大小不等。
2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连续分配是指将存储器中的空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连续划分给进程使用的一种存储器管理方式。

常见的连续分配方式有三种:单一连续分配方式、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方式是最简单的分配方式,每个进程只有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

操作系统将整个存储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操作系统占用,另一部分为用户程序占用。

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无法有效利用存储器空间和不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2.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固定分区分配方式是将存储器划分成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作业或进程。

每个进程的大小必须小于等于所分配的存储区域大小。

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存储空间时,优先从大小与所需存储空间最接近的空闲分区开始分配。

优点是管理简单,缺点是会导致存储空间的浪费和外部碎片的产生。

3.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将存储器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存储块,每个进程可以根据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存储块。

当新的进程需要存储空间时,操作系统从存储器的起始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可用空闲块,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优点是存储空间利用率高,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但缺点是会导致内部碎片的产生。

对于动态分区分配方式,还可以采用三种具体的分区算法:a. 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从前向后遍历所有空闲分区,找到第一个大小大于或等于所需存储空间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优点是速度快,但容易产生较多的碎片。

b.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ext Fit):与首次适应算法类似,但从上一次分配的位置开始查找,减少了空闲分区的时间。

可以避免每次都从头开始,但仍会产生较多的碎片。

c.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从所有空闲分区中找到最小且大于所需存储空间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优点是最大限度地避免碎片,但速度相对较慢。

综上所述,连续分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存储器管理方式。

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连续分配方式来管理存储器,以实现存储空间的高效利用和进程的有效管理。

内存管理之一段式与页式管理

内存管理之一段式与页式管理

内存管理之⼀段式与页式管理内存管理⽅法内存管理主要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地址变换、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下⾯主要介绍连续分配存储管理、覆盖与交换技术以及页式与段式存储管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1.连续分配存储管理⽅式连续分配是指为⼀个⽤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

连续分配有单⼀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式。

(1)单⼀连续存储管理在这种管理⽅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户区。

应⽤程序装⼊到⽤户区,可使⽤⽤户区全部空间。

其特点是,最简单,适⽤于单⽤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CP/M 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此种⽅式。

这种⽅式的最⼤优点就是易于管理。

但也存在着⼀些问题和不⾜之处,例如对要求内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使得很少使⽤的程序部分也占⽤—定数量的内存。

(2)分区式存储管理为了⽀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持多个程序并发执⾏,引⼊了分区式存储管理。

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些⼤⼩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其中⼀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程序使⽤,每个应⽤程序占⽤⼀个或⼏个分区。

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持并发,但难以进⾏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和外碎⽚。

前者是占⽤分区内未被利⽤的空间,后者是占⽤分区之间难以利⽤的空闲分区(通常是⼩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

表中各表项⼀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的⼀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将各个占⽤分区向内存⼀端移动,然后将各个空闲分区合并成为⼀个空闲分区。

这种技术在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些弊端,例如:对占⽤分区进⾏内存数据搬移占⽤CPU~t⼨间;如果对占⽤分区中的程序进⾏“浮动”,则其重定位需要硬件⽀持。

1)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个固定⼤⼩的连续分区。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什么是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指的是将内存空间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块,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这些块分配给进程使用。

这种存储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中的进程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等领域。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的常见算法1. 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首次适应算法是按照内存空间的地址顺序,从低地址到高地址依次查找可用的空闲块,并将进程分配到第一个满足大小要求的空闲块中。

该算法简单直接,但容易产生碎片。

2.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最佳适应算法是在所有可用的空闲块中选择最小且能满足进程大小要求的空闲块进行分配。

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内存空间,但是搜索过程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3. 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最坏适应算法是在所有可用的空闲块中选择最大的空闲块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大块空闲空间。

但是这种策略可能导致产生更多的碎片。

4. 快速适应算法(Next Fit)快速适应算法是首次适应算法的改进版本,在分配空闲块时,从上次分配的位置开始搜索。

这样可以避免每次都从头开始搜索,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实现简单:连续分配存储管理算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和理解。

2.内存利用率高:连续分配存储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内存空间,减少空闲空间的浪费。

3.顺序访问性好:由于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连续的块,所以对于顺序访问的进程来说,访问效率较高。

缺点1.碎片问题:连续分配存储管理容易产生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内部碎片是指分配给进程的内存块比进程所需的内存块大,造成内存空间浪费。

外部碎片是指内存空闲块的分布不连续,无法满足大块连续内存需求,导致内存的浪费。

2.分配效率低:由于需要搜索可用的空闲块,连续分配存储管理的分配效率相对较低。

3.控制粒度难以调整: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中,分配块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难以根据进程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所谓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又可把连续分配方式分为: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四种方式。

1 单一连续分配(单独分区分配)最简单的一种存储管理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OS中。

概念:单一连续分配就是整个主存区域的用户空间均归一个用户作业使用。

存储管理方法:将内存分为系统区(内存低端,分配给OS用)和用户区(内存高端,分配给用户用)。

其中用户区是指除了系统区外的内存空间,提供给用户程序使用。

采用静态分配方式,即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就要等待它运行结束后才能释放内存。

主要特点:管理简单,只需小量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便于用户了解和使用。

但因内存中只装入一道作业运行,内存空间浪费大,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

例子:一个容量为256KB的内存,操作系统占用32KB,剩下224KB全部分配给用户作业,如果一个作业仅需64KB,那么就有160KB的存储空间被浪费。

2 固定分区分配分区分配方式是满足多道程序设计需要的一种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法。

2.1 思想:将内存分成若干个分区(大小相等/不相等),除OS占一区外,其余的每一个分区容纳一个用户程序。

这样来实现多道并发。

2.2 分区划分方法:分区大小相等,分区大小不等。

但事先必须确定,在运行时不能改变。

即分区大小及边界在运行时不能改变。

2.3 内存分配:首先:要先建立一张分区说明表或使用表,以记录分区号、分区大小、分区的起始地址及状态(已分配或未分配)。

其次:当某个用户程序要装入内存时,由内存分配程序检索分区说明表,从表中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尚未分配的分区分配该程序,同时修改说明表中相应分区的状态;若找不到大小足够的分区,则拒绝为该程序分配内存。

第三:当程序执行完毕,释放占用的分区,管理程序将修改说明表中相应分区的状态为未分配,实现内存资源的回收。

2.4 特点主要特点:管理简单,但因作业的大小并不一定与某个分区大小相等,从而使一部分存储空间被浪费。

连续分配方式

连续分配方式
1. 划分分区的方法 (1) 分区大小相等, 即使所有的内存分区大小相等。
(2) 分区大小不等。
2. 内存分配
图 4-4 固定分区使用表
1.3 动态分区分配
1. 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1) 空闲分区表。
(2) 空闲分区链。








N
N个 字节 可 用 N


2
2
0
0
图 4-5 空闲链结构
30 KB
用户 程序6
14 KB 用户 程序9
26 KB
(a) 紧凑前
操作 系统 用户 程序1 用户 程序3 用户 程序6 用户 程序9
80 KB
(b) 紧凑后
2. 动态重定位的实现
0 10 0
LOA D1,2 500
25 00 36 5
相对地址 25 00
重定位寄存器 10 00 0
10 00 0 10 10 0 LOA D1,2 500
操作系统
连续分配方式
1.1 单一连续分配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存储管理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 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采用这种存储管理方式时,可把 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系统区仅提供给OS 使用,通常是放在内存的低址部分;用户区是指除系统 区以外的全部内存空间, 提供给用户使用。
1.2 固定分区分配
2. 对换空间的管理
为了能对对换区中的空闲盘块进行管理,在系统中应配 置相应的数据结构,以记录外存的使用情况。其形式与 内存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所用数据结构相似,即同样 可以用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在空闲分区表中的每 个表目中应包含两项, 即对换区的首址及其大小,它 们的单位是盘块号和盘块数。

内存连续分配方式实验

内存连续分配方式实验

内存连续分配方式实验内存连续分配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分配是指将进程所需的内存空间分配给其使用,同时也需要满足内存管理的要求。

内存连续分配方式是指将进程所需的内存空间连续地划分并分配给进程。

下面将介绍内存连续分配的几种方式及实验。

1.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固定分区分配方式是将整个内存空间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区,并为每个分区分配一个进程。

这种分配方式适用于进程数固定或进程大小相对稳定的场景。

固定分区分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缺点是可能会造成内存空间浪费,同时,当进程数或进程大小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划分分区,性能较差。

2.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分配内存空间。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分区,每个分区都可以独立地分配给进程使用。

当有新进程需要内存空间时,系统会根据分区空闲情况找到合适的分区进行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内存空间,缺点是可能会出现内存碎片问题。

3.伙伴系统分配方式:伙伴系统分配方式是一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改进版本。

它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块,每个块大小都是2的幂。

当有新进程需要内存空间时,系统会找到与其大小最接近的空闲块进行分配。

如果找到的块大于所需大小,则将其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块,其中一个分配给进程,另一个留作备用;如果找到的块小于所需大小,则会继续查找更大的空闲块进行分配。

伙伴系统分配方式的优点是减少了内存碎片问题,缺点是实现较为复杂。

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试和比较不同的内存连续分配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和效果。

2.实验环境:使用一台具备内存管理功能的计算机,并在上面运行操作系统。

3.实验步骤:a.首先,选择一种内存连续分配方式,如固定分区分配方式。

b.根据选择的分配方式,设置相应的分区大小和数量。

c.运行一些需要内存空间的进程,并观察它们的分配情况。

d.记录每个进程所分配到的内存空间大小和位置,以及未分配的内存空间大小和位置。

连续分配

连续分配
连续分配方式
一个文件的信息存放在若干连续的物理块中
由一组相邻的物理块组成,是对记录式文件取连续区分配而构成的文件。
优点: 简单
支持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顺序存取速度快
所需的磁盘寻道次数和寻道
时间最少
连续分配的主要优缺点
索引表:一个文件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和其它地址的对照表。
一个索引表就是磁盘块地址数组,其中第i个条目指向文件的第i块
链接分配方式虽然解决了连续分配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但又出现了另外两个问题,即:
(1)不能支持高效的直接存取。要对一个较大的文件进行直接存取,须首先在FAT中顺序地查找许多盘块号。
连续分配的主要优点如下:
(1) 顺序访问容易
(2) 顺序访问速度快
连续分配的主要缺点如下:
(1) 要求有连续的存储空间
(2) 必须事先知道文件的长度
链接分配方式
一个文件的信息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的物理块中,各块之间通过指针连接,前一个物理块指向下一个物理块
优点:提高了磁盘空间利用率
索引表:一个文件所有记录的关键字和其它地址的对照表。
一个索引表就是磁盘块地址数组,其中第i个条目指向文件的第i块
链接指针占用一定的空间
链接结构的一个变形: 文件分配表FAT
索引分配方式
一个文件的信息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专用数据结构--索引表,并将这些块的块号存放在一个索引表中
不存在外部碎片问题
有利于文件插入和删除
有利于文件动态扩充
缺点:存取速度慢,不适于随机存取
可靠性问题,如指针出错
更多的寻道信息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专用数据结构--索引表,并将这些块的块号存放在一个索引表中

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操作系统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负责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各种程序的正常执行。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方法,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为程序或进程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

这种方式相对直观和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

首先,我们来谈谈单一连续分配。

在这种方式下,内存被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

系统区通常存放操作系统内核等关键系统程序,而用户区则只供一个用户程序使用。

这就好比一个房间被隔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主人的私人空间,另一个部分则是留给客人的专属区域。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缺点也很明显,它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因为内存资源无法被多个程序共享,利用率较低。

接下来是固定分区分配。

这就像是把一个大房间提前划分成了几个固定大小的小房间。

每个小房间都有固定的大小,并且只能分配给大小合适的程序使用。

系统会预先将内存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装入一个作业。

这种方式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支持多道程序并发运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如果程序的大小小于分区的大小,就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这就好比一个小个子住进了一个大房间,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

而且,由于分区大小固定,缺乏灵活性,可能会出现大程序无法装入小分区的情况。

然后是动态分区分配。

这有点像一个灵活的仓库,根据货物的大小来随时调整存储空间。

在这种方式下,系统不会预先划分分区,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划分出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分配给它。

当进程运行结束后,再将这块内存空间回收。

为了实现动态分区分配,系统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数据结构来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比如空闲分区表或者空闲分区链。

这种方式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避免了固定分区分配中的一些浪费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

比如说,随着进程的不断装入和退出,内存中会产生很多碎片,这些碎片可能很小,无法满足新进程的需求,从而导致内存的利用率降低。

11第十一讲DRAM存储器-PPT精选文档

11第十一讲DRAM存储器-PPT精选文档
内存的读写工作过程。

4
一 DRAM存储最小单元
8
DRAM存储元的记忆原理
1、MOS 管作为 2 、写 1—— 输出缓冲 5 后存储位 4 、读出 1 —— 输入 3、写0——输出缓 开关使用,信 器和刷新缓冲器关闭; 元重写 1 (1的读出是 缓冲器和刷新缓冲 冲器和刷新缓冲器 息由电容器上 输入缓冲器打开 (R/W 器关闭;输出缓冲 破坏性的 )——输入 关闭;输入缓冲器 的电荷量体 为低 ),DIN=1 送到存 缓冲器关闭,刷新 器 /读放打开 (R/W 打开,输入数据 现—— 电容器 储元位线上;行选线 缓冲器和输出缓冲 为高 ) ;行选线为 DIN=0送到存储元 充满电荷代表 为高,打开 MOS 管, 器 / 读放打开, 高,打开 MOS 管, 位线上;行选线为 存储了 1;电容 位线上的高电平给电 D =1 经刷新缓冲 电容上存储的 1管, 送 OUT 高,打开MOS 器放电没有电 容器充电 器送到位线上,再 到位线上,通过输 电容上的电荷通过 荷代表存储了 0 经 MOS 管写到电容 出缓冲器 /读出放 MOS 管和位线放电 上 大器发送到DOUT, 即DOUT=1
13
实例
例1:某一动态RAM芯片,容量为64K×1,
除电源线,接地线和刷新线外,该芯片最 小引脚数目为多少?
14
三 DRAM的周期

读周期:行地址和列地址要在行选通信号
与列选通信号之前有效,并在选通信号之 后一段时间有效。保证行地址与列地址能 正确选通到相应的锁存器。

写周期:写命令信号必须在选通信号有效 前有效。
读 /写 7.8μs 刷新 读 /写 7.8μs 刷新
8ms 异步刷新方式
四 刷新方式
例3:有一个16K×16的存储器,用1K×4位

文件的存取方法和存储分配方法

文件的存取方法和存储分配方法

文件的存取方法和存储分配方法
文件的存取方法和存储分配方法是计算机存储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文件的存取方法指的是如何访问文件中的数据,包括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两种方式。

顺序存取是按照文件中数据的顺序进行读写,而随机存取则可以直接访问文件中的任意位置。

而存储分配方法则是指如何分配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空间。

通常有三种方法:连续分配、链式分配和索引分配。

连续分配是将文件存储在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中,适用于文件较小的情况;链式分配则是通过链表将文件存储在多个不连续的存储空间中,适用于文件较大的情况;索引分配则是通过索引表来记录文件存储的位置,适用于文件数量众多的情况。

不同的存取方法和存储分配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同时,一些新兴的存储技术如云存储、分布式存储等也在不断推进,将对存储管理带来更多的变革。

- 1 -。

连续内存分配

连续内存分配
When a process arrives, it is allocated memory from a hole large enough to accommodate it.(当一个进程到来的时候,它将从一个足够容纳它分区中分 配内存。)
Operating system maintains information about(操作系统包含以下信息):a) allocated partitions (分配的分区) b) free partitions (hole)(空的分区)
First-fit(首先适应): Allocate the first hole that is big enough.(分配最先 01 找到的合适的分区。)
Best-fit(最佳适应): Allocate the smallest hole that is big enough; must 02 search entire list, unless ordered by size. Produces the smallest leftover hole.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 从全部空闲区中找出能满足作业要求的、且最小的空闲分区. ➢ 能使碎片尽量小 ➢ 为提高查找效率,空闲分区表(空闲区链)中的空闲分区要按从小到大
进行排序,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 ➢ 特点
从个别来看,外碎片较小, 但从整体来看,
➢First-fit and best-fit better than worst-fit in terms of speed and storage utilization.( 在 速度和存储的利用上,首先适应和最佳适应要比最差适应好。)

外存的分配方式

外存的分配方式
第六章 文 件 管 理
6.3.1. 连续分配
✓ 连续分配方式
• 采用连续分配方式时,可把逻辑文件中的记录顺序地存 储到相邻的各物理盘块中,这样所形成的文件结构称为 顺序文件结构,此时物理文件称作顺序文件;
• 为了能使系统找到文件存放的地址,在目录中应记录该 文件第一个盘块号和文件长度
• 如内存的动态分区分配,随着文件建立时的空间分配和 文件删除时的空间回收,将使磁盘空间被分割成许多小 块,这些较小的连续区(碎片)很难用来存储文件,可 以采用“紧凑”的方法,将盘上的所有文件紧靠在一起, 把所有的碎片拼接成一个大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链接方式存在问题(1)不能支持高效直接存取(2)FAT需 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
1. 单级索引分配:
为每个文件分配一个集中存放的索引块(表),包含文件的所 有物理块号,因而索引块实质就是磁盘块地址数组,其中第i项 存放指向文件的第i块盘块号。在该文件的目录项中存储了指 向该索引块的指针。
第六章 文 件 管 理
第六章 文 件 管 理
1. 连续分配 目 录
file start length
count 0 2
tr
15 3
mail 21 6
list 29 3
count
0
1
2
3
f
4
5
6
7
8
9
10
11
tr
12
13
14
15
f
72
16
17
18
19
mail
20
21
22
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连续分配方式的优缺点 • 优点
24

计算机专业考研知识点: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计算机专业考研知识点: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2020计算机专业考研操作系统知识点:连续分配管理方式1.固定式和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1)固定式分区存储管理(考纲不作要求)(2)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根据作业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划分存储空间。

(3)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下次适应算法(Next Fit)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采用“内存紧缩”技术,可以把碎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空闲区。

2.分区的存储保护(1)界地址保护:界地址保护又称为界限寄存器保护。

界限寄存器方式:下界寄存器存放起始地址,上界寄存器存放结束地址。

基址寄存器和限长寄存器:基址寄存器存放起始地址,限长寄存器存放最大长度。

(2)存储键保护:同一作业的各页面所对应的内存块都要指定一个相同的,但又不与其他作业相重的键码。

这个键码存于快速寄存器和该作业的程序状态字 PSW 中,当程序要访问某一块时,将程序状态字中的键码与被访问块的键码进行比较,若相符,则表明允许本次访问,否则发出越界中断。

计算机专业定向营>>>全方位课程体系跟踪式个性服务九大教学阶段环环相扣导学引领基础夯实强化提高暑期特训真题精讲全真模拟目标冲刺一对一辅导指定教材逐一点拨启航内部研发资料针对性教学和专项教学综合提高赢取高分引导考生掌握主要内容真题剖析把握趋势从传统的培训到全面关注引导考生抓住考研命题实质有效提高能力,脱颖而出阶段测试突出重点课前有预习课中有练习课后有模拟让考生对内容一直在强化一线教师来相伴以“个性化精英教育”为根本小班教学与一线教师相结合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打造尊贵VIP教学圆梦启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存储器管理之连续分配方式
所谓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又可把连续分配方式分为: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四种方式。

1 单一连续分配(单独分区分配)
最简单的一种存储管理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OS中。

概念:单一连续分配就是整个主存区域的用户空间均归一个用户作业使用。

存储管理方法:将内存分为系统区(内存低端,分配给OS用)和用户区(内存高端,分配给用户用)。

其中用户区是指除了系统区外的内存空间,提供给用户程序使用。

采用静态分配方式,即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就要等待它运行结束后才能释放内存。

主要特点:管理简单,只需小量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便于用户了解和使用。

但因内存中只装入一道作业运行,内存空间浪费大,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

例子:一个容量为256KB的内存,操作系统占用32KB,剩下224KB全部分配给用户作业,如果一个作业仅需64KB,那么就有160KB的存储空间被浪费。

2 固定分区分配
分区分配方式是满足多道程序设计需要的一种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法。

2.1 思想:将内存分成若干个分区(大小相等/不相等),除OS占一区外,其余的每一个分区容纳一个用户程序。

这样来实现多道并发。

2.2 分区划分方法:分区大小相等,分区大小不等。

但事先必须确定,在运行时不能改变。

即分区大小及边界在运行时不能改变。

2.3 内存分配:
首先:要先建立一张分区说明表或使用表,以记录分区号、分区大小、分区的起始地址及状态(已分配或未分配)。

其次:当某个用户程序要装入内存时,由内存分配程序检索分区说明表,从表中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尚未分配的分区分配该程序,同时修改说明表中相应分区的状态;若找不到大小足够的分区,则拒绝为该程序分配内存。

第三:当程序执行完毕,释放占用的分区,管理程序将修改说明表中相应分区的状态为未分配,实现内存资源的回收。

2.4 特点
主要特点:管理简单,但因作业的大小并不一定与某个分区大小相等,从而使一部分存储空间被浪费。

所以主存的利用率不高
3 动态分区分配
3.1 基本思想: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的为其分配内存空间。

因此分区大小是动态可变的,分区的个数也是可变的。

3.2 主要特点
管理简单,只需小量的软件和硬件支持,便于用户了解和使用。

进程的大小与某个分区大小相等,从而主存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3.3 分区分配的数据结构
为描述空闲分区合已分配的分区,引入如下数据结构。

3.3.1空闲分区表
用于记录每个空闲分区的情况。

每个空闲分区占一个表目,表目重含有分区序号,分区起始地址,分区大小等数据项。

如下图
3.3.2空闲分区链
用链头指针将系统中的空闲分区链接起来,构成空闲分区链。

每个空闲分区的起始部分存放相应的控制信息(如大小,指向下一空闲分区的指针等).
就是在分区头设置一个前向指针,分区尾部设置一个后向指针,这样把所有空闲分区连起来。

3.4分区分配算法
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择一俄国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有下面三种分配算法:
3.4.1首次适应算法
算法过程:
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按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空闲分区表/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第一个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然后再按照作业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分区表(链)中。

算法的特点
优先利用内存低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地址部分的大空闲区。

但由于低地址部分不断被划分,致使低地址端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闲分区(碎片或零头),而每次查找又都是从低地址部分开始,这无疑增加了查找可用空闲分区的开销。

3.4.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算法过程:
由首次适应算法发展而来,每次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是从链首开始,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到找到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

该算法要设置一个起始查寻指针。

用于标识下一次起始查寻的空闲分区。

算法特点
使存储空间的利用更加均衡,不致使小的空闲区集中在存储区的一端,但这会导致缺乏大的空闲分区。

3.4.3最佳适应算法
算法过程:
算法要求空闲分区表/链按容量大小递增的次序排列。

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空闲分区表/链的首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第一个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按这种方式为作业分配内存,就能把既满足作业要求又与作业大小最接近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如果该空闲分区大于作业的大小,则与首次适应算法相同,将剩余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分区表/链中。

算法特点
若存在与作业大小一致的空闲分区,则它必然被选中,若不存在与作业大小一致的空闲分区,则只划分比作业稍大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大的空闲分区,但空闲区一般不可能正好和它申请的内存空间大小一样,因而将其分割成两部分时,往往使剩下的空闲区非常小,从
而在存储器中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小空闲区(碎片或零头)。

3.5分区分配操作
这里所谓的操作是:分配内存合回收内存。

3.5.1分配内存操作
实际上是分区的分割。

具体过程如下:
设请求的分区大小为u.size,空闲分区的大小为m.size,若m.size-u.size size(size 是事先规定的不再切割的剩余分区的大小),说明多余部分太小,可不再切割,将整个分区分配给请求者;否则,即多余部分超过size,从该分区中按请求的大小划分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出去,余下的部分仍留在空闲分区表/链中,然后,将分配区的首址返回给调用者。

分配流程图:
3.5.2回收内存操作
基本过程:当作业执行结束时,应回收已使用完毕的分区。

系统根据回收分区的大小及首地址,在空闲分区表中检查是否有邻接的空闲分区,如有,则合成为一个大的空闲分区,然后修改有关的分区状态信息。

回收分区与已有空闲分区的相邻情况有以下四种:
1)回收分区上邻接一个空闲分区,合并后首地址为空闲分区的首地址,大小为二者之和。

2)回收分区下邻接一个空闲分区,合并后首地址为回收分区的首地址,大小为二者之和。

3)回收分区上下邻接空闲分区,合并后首地址为上空闲分区的首地址,大小为三者之和。

4)回收分区不邻接空闲分区,这时在空闲分区表中新建一表项,并填写分区大小等信息,并根据其首地址插入到空闲链的适当位置。

如下图:
4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4.1 动态重定位的引入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我们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但是,如果在系统中只有一些小分区并且这些分区不相邻链接,即使它们的相加之后的空间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也不可能把程序装入这些内存中。

这些小分区就叫做“零头”或“碎片”。

处理思路“紧凑”: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移动到内存的另一端,使它们全部相邻。

这样,就可以把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这时就可把作业装入了。

称为“紧凑”或“拼接”。

出现问题:紧凑后,明显可以看出内存中的数据和程度的存放位置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更改,则程序不能运行,因此我们需要重定位。

也就是说在每次紧凑之后需要重定位。

4.2 动态重定位的实现
引入重定位寄存器,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和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后的地址。

见课本图p111
动态重定位: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时才进行的。

因此称为动态重定位。

4.3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
和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紧凑功能。

算法流程如下:
5 对换了解
多道程序环境下,会出现某些进程未执行而占据内存空间,而大量的作业在外存而不能进入内存执行。

为了充分的利用内存空间,我们引入了覆盖和对换。

覆盖是早期的操作系统中运用,有兴趣的同学了解一下。

我们主要说一下对换。

对换:将暂时不用的某个进程及数据(首先是处于阻塞状态优先级最低的,根据系统的采用算法决定)部分(或全部)从内存移到到外存(备份区或对换区,采用连续分配的动态存储管理方式)中去,让出内存空间,同时将某个需要的进程调入到内存中,让其运行。

交换到外存的进程需要时可以被再次交换回(选择换出时间最久的,也是根据系统采用的算法决定)内存中继续执行。

这种内存扩充技术就是交换技术。

6 覆盖
6.1 引入:
其目标是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

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与分区存储管理配合使用。

6.2 原理:
一个程序的几个代码段或数据段,按照时间先后来占用公共的内存空间。

–将程序的必要部分(常用功能)的代码和数据常驻内存;
–可选部分(不常用功能)在其他程序模块中实现,平时存放在外存中(覆盖文件),在需要用到时才装入到内存;
–不存在调用关系的模块不必同时装入到内存,从而可以相互覆盖。

(即不同时用的模块可共用一个分区)
覆盖示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