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风解读
关于校风,目前还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从我们初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可见。大多数学校最重视校训,其次是校风。最后是学风。一些学校的校风与校训等同,很多学校的校风内容几乎雷同,至少可以说是比较笼统、大同小异,真正有内涵、有特色的校风并不多见。因此一我们有必要对校风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校风的真谛。
一、何谓校风
(一)校风一词的来源
校风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组织风气研究和默里、培斯与斯特恩fMutray、Pace&Stem)的论著中,在英文中为school climate,国内有人译作“学校气候”。在英文中相近的表达还有school culture、school ethos、school envimnment、school organizational climate、school spirit、school life等等。
(二)关于校风的不同理解
校风一直是一个模糊的、不严格的概念,人们对它有各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把校风看成是学校内部人与人之阚的关系;有人把校风理解为学校的秩序、纪律;有人把学生拘个性及学校的特点作为衡量学校风气的参数;也育人认为每一个学校都是一个小社会,有其特定的史化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学校的风气.它包括学院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规范及行为习惯。
布鲁克欧沃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把每个学校都看成一个社会系统,每个系统内部都有为本系统成员(校长、教师、学生)所共同认可而又与其他系统不同的行为规范、期望和信念,它们构成了每个学校的校风。他还指出,规范和期望既包括学校系统内部其他成员对其适当行为的认可,又包括每个成员对这些规范和期望的理解。规范和期望是相互联系的,体现在对学校成员的适当行为方式的共同信念中。布鲁姆等人通过研究。提出:“如果在学习行为发生以前和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这里的“适当的条件”就是指校风。
我国学者对校风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髓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一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上述观点虽然在分析校风问题时切入的角度不同,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其所表达出的校风实质和特征的区别不大。总的来说.校风就是指一所学校的师生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和作风;是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和风格。从文化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精神文化;丛环境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精神环境;从课程角度来说,校风是一种潜在课程。校风一经形成,就会对师生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等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而持久的巨大影响。
(三)校风的内涵和外延
综合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所谓“校风”,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学校的风气。准确地讲,校风是一个学校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关于学风、教风和作风等文化内容的积淀。校风既是每所学校各自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每所学校各自未来发展的指向。
虽然校风的内容各异,但校风一般都包括了学风、教风、作风三个方面的内容。
1.学风
所谓“学风”。泛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求学和治学的风气。在学校,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般学问和学习方面的风气,是学校中长期形成的师生对待学问和学习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学风不仅受到学校校风、教风等内部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社会舆论和时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优良的学风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经过有意识的、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培养教育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巨大的学习动力;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勤奋、严谨、好思、创新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进取等;尊师敬友、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是学校文化长期积淀的精华。我们之所以说学风是校风的基础,因为从广义上讲,学风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师治学风气的综合反映,涵盖了学校领导、管理队伍和教职工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且也是一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综合反映。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风的集中体现。学风好,表明校风正,校风正,学风必然好。
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优良学风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体现学校的校风和精神,体现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而且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好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体现着学校的品位与格调。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
2.教风
所谓“教风”,总的来说就是教师或教师集体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风格,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和学识风范。包括教书育人的目的、态度、行为特点、方法及教师集体的好传统。优良的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忠于职守、爱护学生、言传身教、钻研业务、团结合作、管教管导、为人师表等。
教风是教师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技能、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其人格、修养和知识等内心世界的特定的外化形式,是学校形象的灵魂。在实践中,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各类人员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投入在各类投入中的优先地位。共同决定了教风在校风中的核心地位。
学风和教风有着紧密的关系。“相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治学治教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实际上代表了学校的文化主流,并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久而久之固化为学校之风气,即学风。学风的形成受教师影响最甚。”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风是学风之源。教风是校风的主导,有什么样的教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
3.作风
所谓“作风”,又可称为管理作风或服务作风。是指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过程中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等,其实施主体包括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行政职能部门和系部管理人员等。优良的作风主要表现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办事公道、精诚团结、高效廉政、关心群众、作风民主。
好的作风不仅能促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能引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彰显出学校的良好形象,并且推动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学校的作风直接关系着学校校风的方向和水平.影响着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作风在校风内部系统中居于关键地位,而领导班子的作风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好的校风源于好的学风,好的学风源于好的教风,好的教风源于好的作风,学风、教风和作风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制约。可以说,学风是校风的基础,教风是校风的主导,作风,特别是领导的作风是校风的关键。
二、校风的特征
校风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本校特色的、相对稳定的集体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的集中表现。它是一所学校的品牌和形象、精神和灵魂,如同一所学校的空气和阳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具体地说,校